AI搜索

搜索文档
2025年中国智算云服务行业:人工智能时代下IaaS/PaaS/SaaS的产业机遇
头豹研究院· 2025-09-29 20:44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给出行业投资评级 [1][2][3][4][5][6][7][8][9][10][11] 核心观点 - 人工智能正驱动全球计算范式发生根本性变革 市场正加速向以GPU为核心的智能计算演进 [3] - 智算产业已形成"硬件-云-模型-应用"的四层结构 当前正从"算力先行"向"模型生态构建"与"应用商业化"过渡 [10][16] - 行业Agent的商业化落地将成为引爆点 预计2025年有望迎来"应用爆发"的窗口期 [16][19] - 云厂商的客户战略是以核心技术客群为"压舱石" 政企单位为"稳定器" 高价值垂直行业为"增长引擎"的三圈层布局 [20][22] - IaaS层核心价值在于销售GPU算力 获取高价值的关键在于"高端卡保有量"与"垂直行业能力模块建设"的结合 [6][30][33] - MaaS是云厂商一场无法退却的战略战争 决定了AI时代下的算力主导权和未来用户入口 [7][44][45] - 云厂商在SaaS市场的有效破局路径是选择"软硬结合"或"构建Agent平台" 从直接产品竞争者转型为价值整合者与生态赋能者 [8][57][58] 智算产业价值路径全景 - 智算产业链分为四层:底层硬件(GPU/AI芯片)、云平台层(智算平台/云服务厂商)、大模型层(MaaS/Agent平台)、应用与终端层(行业ISV/终端设备厂商) [17][18] - 产业发展经历三阶段:阶段一算力先行(重建设重投资)、阶段二模型生态构建(高投入探索未普遍商业化)、阶段三行业Agent落地(2025年末或将出现局部"应用爆发"窗口期) [19] - 云厂商高价值客户三圈模型:核心技术客群(技术实力强 IaaS直连)、政企单位(政策驱动预算充足)、垂直行业客户(自动驾驶/具身智能/生物医药等高价值高用量场景) [20][21][22] - 云厂商价值增长路径分三层:内层IaaS智算主营增长(2024年目标营收1,200亿 GPU相关业务需贡献180-200亿增量)、中层PaaS/AI产品层增长(目标从20亿营收增长至50亿)、外层行业生态与间接市场机会增长(计算中心政府补贴+回租模式) [25][26][27] IaaS层产业机遇 - IaaS层三类核心客户:互联网与大模型企业(技术能力强需求直达底层裸GPU)、政府央国企(有空置压力偏好签回租协议)、AI驱动新兴行业(具身智能/自动驾驶/生物制药需要云厂PaaS层能力) [30][31] - 高端卡保有量与垂直行业能力模块结合是实现IaaS层高价值获取的关键 [32][33] - IaaS层增长商业闭环:政府项目承接(利用政策驱动力签订回租协议)、资源池二次租赁(富余GPU算力并入公有云资源池提升利用率)、面向行业客户售卖IaaS+PaaS+MaaS套件(增加客户粘性和客单价) [36][38] - IaaS业务增长逻辑从"卖设备"转向"运营资源" 通过资产整合与资源池化将GPU单次销售利润转变为平台化租赁模式下的持续性收入 [38] PaaS层产业机遇 - MaaS正成为驱动底层云平台消耗的新营收入口 改变了过去企业自建AI能力的昂贵模式 [41][42] - 具备自研基座模型的厂商需采取"开源+闭源"双轨策略 依靠性能/性价比/行业适配性等差异化优势锁定客户 [41][42][43] - 不具备基座模型能力的厂商需通过打造丰富"模型超市"和完善低门槛工具链构建生态 [41][42][43] - MaaS层四大差异化竞争能力:模型链接能力(灵活接入自研及三方主流模型)、数据能力产品化(向量数据库/数据处理与标注)、训练/微调工具链(低代码/无代码工具)、行业化适配能力(通用AI技术封装成特定行业解决方案) [48][49] SaaS层产业机遇 - SaaS市场核心竞争从通用工具转向深度垂直整合 行业产品能力成为决定客户留存的最终护城河 [52][55] - 中小厂商凭借低价策略和本地化服务能力保有竞争力 利用本地关系及政府补贴服务对价格更敏感的客户群体 [54][55] - 新兴行业细分场景(如短剧的字幕生成/小游戏的高并发)为新玩家提供市场切入点 大厂因产品节奏缓慢难以快速满足敏捷性需求 [54][55] - 云厂商切入SaaS市场面临三大难题:客户决策链路云厂难覆盖(决策多为业务线/HR/CIO发起)、销售体系不兼容(IaaS/PaaS依赖大客户大单返利而SaaS需小单高频)、渠道成本高投产周期长(代理商维护成本高) [58]
方舟健客涨超8% 杏石医疗大模型登上Nature新闻版面 公司AI慢病管理模式出圈海外
智通财经· 2025-09-26 11:14
股价表现 - 方舟健客股价上涨8.23%至4.34港元 成交额达4077.62万港元 [1] 行业关注与认可 - Nature新闻报道中国医疗大模型 重点关注AI与多种慢性疾病深度融合的慢病管理模式 [1] - 中国AI+慢病管理创新力量崛起 有望实现弯道超车 海外市场同类企业仍较为稀缺 [1] - 方舟健客杏石大模型9月正式落地 创新模式被国外学者关注并首次登上Nature报道 [1] 技术应用与产品功能 - 杏石大模型作为公司超级数字大脑 驱动AI用药助手 AI健康管家 AI医生助手 AI学术助手和AI搜索5大应用 [2] - AI应用覆盖临床与患者端特定场景 包括用药指导 患者教育 诊断辅助及医学文献查询等领域 [2] - AI学术助手配备语音交互功能 支持专家级答案秒级语音播报 提升临床医生工具使用效率和黏性 [2]
大涨!京东,重磅传来!
券商中国· 2025-09-25 20:52
9月25日,港股延续强势表现,恒生科技指数盘中一度大涨近2%,最终收涨0.89%。其中,京东集团一度大涨超7%,截至收盘,涨幅为3.46%,报137.6港元/股。 "涨"声一片背后,"AI+供应链"的崭新赛道颇受关注:从基础设施、模型、平台到场景,AI大模型正在重构所有产业的供应链。在这步棋上,京东已是先手。 9月25日,京东全球科技探索者大会(JDD)在京举行,"京东不片面追求运动式的AI,追求的是可持续发展、真正为产业创造价值的AI。"京东集团CEO许冉宣布, 未来三年,京东将持续投入,带动形成万亿规模的人工智能生态。 现场,许冉也一次性"官宣"多项新进展:全新的JoyAI大模型、四大场景AI深度应用成果、三大AI原生应用,重磅不断。 新深度应用:覆盖四大场景、深耕产业可持续价值 "人工智能的价值=模型×体验×产业厚度(场景和数据)²。"许冉现场升级了京东AI价值公式。这也意味着,相较于比拼技术,京东的AI战略将更看重技术实用性与 业务融合,强调产业实例和落地场景。 一直以来,京东在供应链及各个产业场景的技术积累和创新沉淀,恰为其在智算基础设施、模型、平台、场景和产品层面形成闭环能力做足铺垫。 会议现场, ...
AI重塑慢病管理:效率提升、服务下沉,加速迈向普惠化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5 16:29
行业背景与市场机遇 - 中国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 慢性病患者已达4.6亿-4.7亿人 慢性病医疗支出占比超70% [1] - 在线慢病管理市场将从2023年455亿元增长至2030年6000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达44.5% [1] - 国家层面出台《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 明确推动AI在辅助诊疗和健康管理场景应用 [2] 技术应用与解决方案 - AI慢病管理实现医生端全周期覆盖 包括导诊分诊和辅助诊疗 患者端聚焦家庭场景形成"AI+动态健康数据+家庭监测设备"闭环生态 [1] - 方舟健客智能问诊服务已开展近40万次 单次问诊时间从30分钟降至20分钟 效率提升33% [5] - 行业代表企业推出多款AI产品 包括方舟健客五大AI核心产品 蚂蚁集团AQ健康应用 平安好医生家医主动护等服务矩阵 [5] 企业案例与商业成果 - 方舟健客2023年上半年实现营收14.94亿元 同比增长12.9% 净利润1248.2万元实现首次扭亏为盈 [1] - 互联网医疗企业加速生态布局 方舟健客与信达生物合作代谢性疾病 京东健康与礼来合作肥胖症解决方案 阿里健康与诺和诺德共建体重管理专区 [7] - 企业核心竞争力体现在技术创新 场景深耕和商业化闭环 需兼具医疗与AI双领域专业能力 [8] 发展挑战与瓶颈 - 医疗数据隐私等级高 医院端和药店端数据整合存在合规性挑战 模型输出可靠性待验证 [6] - AI模型需提升准确性与可解释性以获医生认可 基层医生新技术接受度参差不齐 [6] - 责任归属机制尚未明确 AI误判时医患与技术提供方法律责任难以界定 [6] 未来发展方向 - 医疗AI呈现多模态 个性化 全周期和人机协同四大趋势 其中个性化基于问诊历史定制问题 人机协同强调AI处理数据与医生决策分工 [7] - 减重药物市场规模预计2030年达149亿美元 AI在慢性病人群体重管理应用加速落地 [7] - 互联网医疗有效打破时空限制 提高患者依从性 41.68%医务人员每日工作超10小时凸显效率提升需求 [3]
方舟健客:AI赋能慢病管理的破局者
观察者网· 2025-09-15 14:40
公司战略与市场定位 - 方舟健客发布杏石医疗大模型 标志中国慢性病管理进入AI驱动、系统化协同新阶段 [1] - 公司定位为AI慢病管理第一股 依托技术自研与生态协同构建H2H智慧医疗模式 [2] - 国务院政策明确AI将在辅助诊疗、健康管理和医保服务等方面扮演关键角色 [1] 财务与运营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1250万元 首次扭亏为盈 [2] - 经调整净利润1760万元 同比增长16.8% [2] - 平台注册用户达5280万 月活用户1190万 付费用户复购率85.4% [2] 技术研发与产品 - 杏石医疗大模型聚合知识、导诊、预问诊、医生、电子病历五大智能体形成数智服务团队 [3] - AI辅助问诊累计节省医生时间超6万小时 [3] - 推出五大AI核心产品:用药助手、健康管家、医生助手、学术助手和AI搜索 [4] - AI学术助手基于中华医学会文献库 可实时更新医学文献并提供精准引用 [4] 市场机遇与行业前景 - 中国在线慢病管理市场总交易额将从2023年455亿元跃升至2030年6000亿元 复合年增长率44.5% [1] - 中国慢性病患病率全面攀升 需通过技术突破医疗资源不均等结构性瓶颈 [1] - 减重药物市场规模预计2030年达149亿美元(约1062亿元人民币) [6] 战略合作与生态布局 - 与信达生物战略合作聚焦减重管理市场 结合AI技术与创新药物 [6] - 信达生物玛仕度肽入选2025年全球十大期待药物 具显著减重效果 [6] - 与浙江大冢制药合作聚焦全品类药事服务、数智化营销和健康科普 [7] - AI用药助手为肥胖症患者提供7x24小时在线咨询、找药及用药问答服务 [6] 技术应用案例 - AI助手帮助65岁用户48小时内完成慢性病用药购买 转化率2% [3] - 43岁用户通过AI问诊发现咖啡摄入导致眼睑跳动 调整后症状改善 [3] - AI学术助手可语音解读高血压指南版本差异并生成对比报告 [4]
“颠覆谷歌”口号很响,融资估值很高,但“AI搜索”Perplexity的商业化“进展很差”
华尔街见闻· 2025-09-15 08:41
尽管AI搜索明星公司Perplexity估值飙升至200亿美元并喊出"颠覆谷歌"等豪言,但其商业化进程却陷入 停滞,广告和电商两大核心变现渠道均遭遇严重挫折。 最新的动态显示,该公司的商业化探索正面临多重挑战。9月15日,据《The Information》报道, Perplexity的广告实验项目因其极度谨慎的策略而收效甚微,仅接纳了不到0.5%的广告商申请。更引人 关注的是,负责其广告业务的高管Taz Patel已于上月离职,这可能预示着公司广告战略的重大调整。 与此同时,Perplexity的电商业务也因基础功能缺失而受到掣肘。其购物服务目前缺少最基本的"购物 车"功能,用户无法一次性购买多件商品。这一设计缺陷不仅影响了用户体验,也让希望提升客单价的 商家感到失望。 广告业务陷入停滞 Perplexity的广告试验进展远低于预期。该公司2024年第四季度广告收入仅为2万美元,与其200亿美元 的估值形成鲜明对比。 公司发言人透露,在数千个直接申请在Perplexity投放广告的广告主中,仅有不到0.5%获得批准。为了 不破坏用户体验,其广告项目策略极为谨慎。 广告代理公司Assembly Global的 ...
方舟健客(06086.HK)近期价格有所上升 发布杏石大模型作为其五项旗舰应用的基石
格隆汇· 2025-09-14 20:13
公司股价表现 - 公司股份于2025年9月12日在联交所价格有所上升 [1] 战略合作与业务发展 - 公司发布专有"杏石"大模型作为五项旗舰应用(AI用药助手、AI健康管家、AI医生助手、AI学术助手及AI搜索)的基石 [1] - 与信达生物制药达成战略合作 整合H2H数字健康生态系统与信达体重管理疗法管线 [1] - 初步利用杏石大模型为信达的玛仕度肽提供个性化数字维护及依从性支持 [1] - 与浙江大塚制药展开战略合作 结合AI技术优势与大塚创新药组合开发全方位数字解决方案 [1] - 合作内容包括药物支援服务、针对性病患外展项目及健康教育计划 [1] 信息披露声明 - 董事会确认新闻稿资料不构成内幕消息 [2] - 董事会不知悉股份交易价格上升之任何理由 [2]
方舟健客:H2H 大会消息非内幕消息 不知股价上涨原因
智通财经· 2025-09-14 20:11
公司股价表现 - 公司股份于2025年9月12日在联交所价格出现上升 [1] 战略合作与技术创新 - 公司发布专有"杏石"大模型 赋能五项旗舰AI应用(AI用药助手、AI健康管家、AI医生助手、AI学术助手及AI搜索) 提供临床诊断支援和个性化慢病管理服务 [1] - 与信达生物制药达成战略合作 整合H2H数字健康生态系统与信达体重管理疗法管线 通过杏石大模型为玛仕度肽提供个性化数字维护及依从性支持 瞄准中国快速增长的体重管理市场 [1] - 与浙江大冢制药有限公司展开战略合作 结合AI技术优势与创新药组合 共同开发覆盖药物支援服务、病患外展项目及健康教育计划的全方位数字解决方案 [1] 信息披露声明 - 董事会确认第十届H2H医疗服务生态大会相关新闻稿内容不构成内幕消息 [2] - 公司未发现导致股价上升的具体理由或需披露的内幕信息 [2]
方舟健客(06086):H2H 大会消息非内幕消息 不知股价上涨原因
智通财经网· 2025-09-14 20:06
公司股价表现 - 公司股份于2025年9月12日在联交所价格出现上升 [1] 战略合作与业务发展 - 公司发布专有"杏石"大模型作为五项旗舰应用的基石 包括AI用药助手、AI健康管家、AI医生助手、AI学术助手及AI搜索 赋能临床诊断支援和个性化慢病管理 [1] - 与信达生物制药达成战略合作 整合H2H数字健康生态系统与信达体重管理疗法管线 利用杏石大模型为玛仕度肽提供个性化数字维护及依从性支持 瞄准中国快速增长的体重管理市场 [1] - 与浙江大冢制药展开战略合作 结合AI技术优势与大冢创新药组合 共同开发覆盖药物支援服务、病患外展项目及健康教育计划的全方位数字解决方案 [1] 信息披露声明 - 董事会确认新闻稿资料不构成上市规则第13.09(2)条或证券及期货条例第XIVA部规定的内幕消息 [2] - 董事会不知悉股份交易价格上升的任何具体理由 或需要披露以避免虚假市场的任何内幕消息 [2]
AI提速 方舟健客发布杏石医疗大模型
南方都市报· 2025-09-12 10:40
公司商业模式 - 公司独创H2H(Hospital to Home)智慧医疗生态模式 通过AI实现提效升级 [1] - 公司采用"熟人医患"模式 聚焦复诊、续方和慢病管理 将线下医患关系迁移至线上精细化运营 [3][4] - 平台付费用户复购率达84.7% 形成价值驱动的内生增长 无需依赖持续购买流量 [4][5] 财务表现 - 2025年中报营收14.94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2.9% 实现净利润1250万元人民币 [3] 用户与医生规模 - 截至2025年6月平台拥有超5280万注册用户和22.9万名注册医生 [4] AI技术突破 - 发布杏石医疗大模型 整合中华医学会170多种核心期刊及超110万篇文章 建立权威医学知识库 [6] - 通过精准解析用户意图、深度检索及答案验证流程 解决AI医疗领域"幻觉"问题 [6][7] - AI医生助手累计提供近40万次技术辅助 为医生节省超6万小时工作时间 [8] - AI健康管家将用户单次问诊平均时间缩短超70% [8] 产品矩阵与商业化应用 - 推出五大AI核心产品:AI用药助手、AI健康管家、AI医生助手、AI学术助手及AI搜索 形成医患企三端协同网络 [7] - AI赋能短视频投放使素材起量率提升超80% 基于Uplift算法的精准营销推动用户三日复购率提升近30% [8] 战略规划 - 2025年目标实现语音助手日均调用超10万次 [10] - 2026年计划接入电子病历系统 打通患者数据-AI解读-诊疗方案全链路 [10] - 2027年拟推出"方舟医疗智慧云" 目标成为行业公认临床决策标准 [10] 行业背景 - 中国C端互联网大健康市场规模从2015年60亿元人民币增长至2030年2.04万亿元人民币 未来五年仍处高速增长期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