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食品加工
icon
搜索文档
西安市鄠邑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第11期食品监督抽检产品信息的通告(2025年第11号)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6-25 12:28
食品安全抽检结果 - 本期抽检食用农产品61批次,合格59批次,不合格2批次,合格率为96.7% [1] - 不合格产品涉及农药残留超标,包括芒果(噻嗪酮0.15mg/kg,超标50%)和香蕉(吡虫啉0.10mg/kg,超标100%)[1][2] - 检验机构为陕西太阳景科技服务有限责任公司,依据GB 2763-2021等国家标准判定 [1][2][5] 不合格产品详情 - 西安市鄠邑区大美果蔬店销售的芒果噻嗪酮残留量0.15mg/kg,超出≤0.1mg/kg标准 [1][6] - 西安市鄠邑区美诚壹号超市销售的国产香蕉吡虫啉残留量0.10mg/kg,超出≤0.05mg/kg标准 [2][6] - 两批次不合格产品生产/购进日期均为2025年3月 [6] 合格产品供应链 - 抽检覆盖肉类(牛肉、羊肉、猪肉)、水果(芒果、苹果、沃柑等)、蔬菜(黄瓜、山药、菠菜等)及豆制品 [3][4][5] - 标称生产企业包括陕西双汇食品、牧原肉食品、平遥县祥洋肉业等,涉及陕西、山西等地 [3][4] - 被抽样单位集中于西安市鄠邑区和高新区的超市、便利店及个体商户 [3][4][5] 检验标准与范围 - 抽检依据包括GB 2763-2021农药残留限量、GB 31650-2019兽药残留限量等10项国家标准 [2][5] - 检测项目涵盖农药残留、兽药残留、污染物、食品添加剂等指标 [2][5] - 抽样区域覆盖西安市鄠邑区甘亭街道、涝店镇及高新区草堂街道等 [3][4][5]
南侨食品净利润同比下降13.34% 但董事长陈正文涨薪至440万元
搜狐财经· 2025-06-25 09:55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1.59亿元,同比增长2.49% [3] - 归属净利润2.01亿元,同比下降13.34% [3] 高管薪酬变动 - 董事长陈正文2024年薪酬440万元,同比上涨48万元 [3] - 总经理林昌钰薪酬从2023年209万元降至202万元 [3] - 陈正文历史薪酬波动显著:2020年598万元,2021年746万元峰值,2022年353万元,2023年392万元 [3] 公司治理变动 - 2024年1月实际控制人变更,原控制人陈飞鹏去世,现由陈飞龙、陈正文、陈怡文共同控制 [3] 高管背景 - 陈正文1965年11月出生,研究生学历,工作近28年 [3] - 1997年5月起任天津南侨总经理,2003年起兼任多家子公司负责人 [3] - 2022年1月任南侨投控执行副总裁,2024年7月升任副董事长 [4]
国元证券动态
国元香港· 2025-06-25 09:51
宏观经济 - 美国第一季度经常账户赤字达4502亿美元创纪录[3] - 70%的央行不愿投资美元[3] - 发往中东的货柜运费涨幅约50%[3] 政策动态 - 欧盟准备采取更多关税反制措施对美施压[3] - 欧盟限制中国企业和产品参与其医疗器械公共采购[3] - 央行等6部门联合印发金融支持消费指导意见[3] - 国家新闻出版署6月批准11款进口游戏和147款国产游戏[3] - 商务部组织开展2025年千县万镇新能源汽车消费季活动[3] 金融市场 - 2年期美债收益率跌3.6个基点报3.819%,5年期跌5.08个基点报3.861%,10年期跌4.91个基点报4.297%[3] 市场表现 - 纳斯达克指数涨1.43%,道指涨1.19%,标普500涨1.11%,恒生指数涨2.06%,上证指数涨1.15%等[4]
红棉股份重组完成两年赚5.88亿 拟9028万控股亚洲食品解决同业竞争
长江商报· 2025-06-25 07:47
公司重组与转型 - 红棉股份前身为广州浪奇 2023年8月完成重组后主营业务变更为食品饮料及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开发和运营 [1][2] - 重组后公司盈利能力显著改善 2023年和2024年合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 88亿元 [1][5] - 公司通过收购亚洲食品39 9996%股权并接受表决权委托 将持有亚洲食品100%表决权 亚洲食品成为控股子公司 [1][3] 收购亚洲食品 - 公司拟以自有资金9028 04万元收购亚洲食品39 9996%股权 评估值为2 33亿元 评估增值1 1亿元 增值率89 81% [1][4] - 收购旨在解决与控股股东轻工集团之间的同业竞争问题 同时扩大饮料板块业务规模 [1][3] - 亚洲食品主要产品包括亚洲沙示汽水、椰子汁、苹果醋、豆奶等 其中沙示汽水为主打产品 [6] 财务表现 - 2023年和2024年公司分别实现营业收入26 29亿元、20 53亿元 净利润7483 29万元、5 13亿元 [5] - 2024年饮料业务实现营业收入3 07亿元 同比增长3 61% 占当期营业收入14 93% [1][6] - 2025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 84亿元 净利润1171 37万元 同比减少10 14%、46 1% [5] 业务协同与战略 - 收购亚洲食品可与公司饮料业务形成协同效应 扩大经营规模和盈利能力 增强市场占有率和品牌影响力 [6] - 公司核心业务板块中 2024年制糖业务、饮料业务、产业园区运营业务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5 02亿元、3 07亿元、2 29亿元 同比增长-1 21%、3 61%、7 11% [6]
奋力建设“五个强省”——学习贯彻省委十一届九次全会精神之二
河南日报· 2025-06-25 07:45
农业强省建设 - 粮食总产量连续8年稳定在1300亿斤以上,以不足全国1/16的耕地生产全国近1/10的粮食、1/4的小麦,每年外调原粮及制成品600亿斤以上、生猪约2000万头 [1] - 牧原、锅圈食汇、卫龙、蜜雪冰城等特色产业集群崛起,推动河南从"中原粮仓"向"国人厨房和世界餐桌"转型 [1] - 通过"粮头食尾,农头工尾"策略实现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加速农产品深加工和品牌化 [1] 制造强省建设 - 以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主攻方向,重点发展新基建、新技术、新材料、新装备、新产品、新业态六大领域 [2] - 建成中原人工智能计算中心、郑州人工智能计算中心等算力设施,推进国家超算互联网核心节点、中原算力谷等重大项目 [2] - 投用中国联通中原数据基地、中国移动(河南)数据中心等6个超大型数据中心,推动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 [2] 数智强省建设 - 统筹原始创新(从0到1)和应用创新(从1到N),打造数字经济新高地 [2] -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快速发展,形成人工智能、超算、数据中心等数字基础设施集群 [2] 交通强省建设 - "米+井+人"综合运输通道基本形成,构建海陆空多式联运开放新格局 [2] - 作为全国综合交通枢纽,强化人流物流信息流中心地位 [2] 文旅强省建设 - 2024年全省接待游客量首次突破10亿人次,旅游综合收入首次突破1万亿元 [3] - 2024年端午节假期接待游客1511.6万人次(同比+4.7%),旅游收入67.9亿元(同比+5.3%) [3] - 通过"吃住行游购娱"新消费场景延伸产业链,推动嵩山少林、开封夜市、洛阳汉服等IP出圈 [3] 未来五年发展规划 - 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3] - 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延伸现代农业产业链 [3] - 加快建设世界文化旅游胜地,打造国内国际市场双循环支点 [3]
“植脂末大王”,给近2万股东送咖啡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24 22:07
公司实物回馈活动 - 佳禾食品向全体股东免费赠送金猫®咖啡产品,包括冻干咖啡1盒、现磨鲜萃20倍浓缩咖啡液2盒、咖啡浓缩液(榛果风味)1盒,申领时间为2025年6月26日至7月25日 [1] - 三款产品在天猫旗舰店的售价分别为59 9元/盒、28 91元/盒、14 16元/盒,按1 96万户股东计算,账面总价值约258万元 [1] - 公司表示实物回馈为惯例,选择咖啡作为赠品因近期重点发展咖啡业务,财务测算显示活动成本可控 [1] 业务结构及财务表现 - 佳禾食品是国内植脂末行业头部企业,主要客户包括统一、香飘飘、娃哈哈等食品工业企业及蜜雪冰城、沪上阿姨等新茶饮企业 [2] - 2024年营收23 11亿元同比下滑18 68%,归母净利润0 84亿元同比下滑67 43%,主因新茶饮"去植脂末化"导致植脂末业务营收下滑39 82%至11 59亿元 [2] - 咖啡产品2024年营收2 78亿元同比增长6 58%,毛利率16 26%显著高于其他产品,但C端占比仅12%,B端占比达88% [2] 市场表现 - 截至6月24日收盘股价报13 71元/股,总市值62亿元,年内累计涨幅仅2 45% [3]
潍坊安丘:打造高端食品产业高地 激活县域经济新动能
齐鲁晚报网· 2025-06-24 21:36
园区建设进展 - 安丘市高端食品产业园内9家企业建设项目同步推进 包括春华食品 瑞丘尔食品 邦歌食品等项目 [1] - 邦歌食品肉制品精深加工项目预计6月底完成主体施工 10月底全面竣工 年内实现投产 [1] - 园区内所有在建项目抢抓工期 预计2023年陆续建成 [1] 产业发展战略 - 安丘市以食品产业一二三产深度融合为突破口 推动产业向高端化 绿色化 高附加值方向发展 [1] - 兴安街道辖区拥有沃华科技 斧创生态大姜等农业龙头企业 具备42项技术标准 2022年服务3200户种植户 [2] - 聚集100余家蔬菜初加工企业 年生产净菜30余万吨 产品从出口转向本地精深加工企业 [2] 产业链布局 - 建成高端食品产业园和宠物产业工园 吸引中粮面业 今麦郎饮品等20余家龙头企业落户 [2] - 实现从田头到餐桌全链条贯通 产业链不断延伸强化 [2] - 2023年新引进欧安姜汁精深加工 派勒特生物科技等高附加值项目 [3] 政府支持措施 - 创新"领导包靠+专班服务"机制 春华食品项目实现2个月完成立项审批 "拿地即开工" [3] - 2023年协调解决今麦郎饮品电力线路 福瑞喜项目用地等20多项实际问题 [3] - 定期组织技术对接会 产地互采会 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3] 未来发展规划 - 推动产业链向高端食品研发 品牌销售环节延伸 [3] - 通过政策引导 平台搭建和精准服务提升产业附加值 [3] - 打造更具竞争力的食品产业集群 [3]
“烟火气”与“国际范”齐飞 成都郫都商务交出新答卷
搜狐财经· 2025-06-24 18:38
消费场景创新 - 成都佛罗伦萨小镇推出"十分钟离境退税"服务,覆盖240个品牌,领跑西南地区[1][7] - 郫都区首家AI智能超市"缤纷魔方"实现无感支付,已在成都布局100余个点位[3] - 上半年计划发放消费补贴超2000万元,覆盖家电、汽车、花卉等全品类,全年策划促消费活动超百场[3] 外贸与品牌国际化 - "郫县豆瓣"IP川菜礼盒在日本大阪世博会售罄,品牌曝光量较往期国际展会提升25%[1][7] - 鹃城牌郫县豆瓣通过"预制菜+调料包"组合及多语种宣传片,吸引上百名国际采购商[7] - 2024年组织50家企业参加20余场国际展会,促成订单近3亿元,2025年计划拓展至广交会、巴黎食品展等[7] 非遗与电商融合 - "手工日晒面"非遗技艺通过电商直播展示"阳光揉面"过程,年销售额突破2000万元,远销欧美[3] - 春田纪农业集团获0.2元/单物流补贴支持,蓝莓直播销售额破1亿元[8] - 商务局搭建电商平台培育人才,开展产销对接活动助力品牌出川[10] 企业服务优化 - 推行"政策直通车"和"免申即享"模式,2025年拟兑现政策资金6000余万元,惠及130家企业[10] - "首席服务官+联络官"双轨制走访企业300多家次,解决个性化诉求40个,解决率95%以上[10] - 建立标准化解决方案库,针对融资、市场拓展等问题"即查即办"[10] 区域经济成效 - 郫都区入选2024年四川省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培育县[7] - 成都首趟中亚班列降低企业运输成本,加速"郫都造"品牌出海[7] - 推动"花街+花艺+花影"等跨界融合场景,激发消费新活力[3]
黑芝麻再收警示函:资金占用、违规担保 业绩波动难掩治理问题
犀牛财经· 2025-06-24 17:32
公司治理问题 - 广西证监局向公司及相关责任人出具警示函,指出存在控股股东及关联方非经营性资金占用、违规对外担保以及公司治理不规范等问题 [2] - 2024年年报显示控股股东广西黑五类食品集团及关联方天臣新能源非经营性占用上市公司资金且未及时披露 [2] - 2020年一笔6553万元对外担保直到2024年10月才公告,严重违反信息披露规则 [2] - 公司存在股东大会监票人违规、董事会会议记录缺失等管理问题 [2] - 今年4月因同一笔违规担保被深交所纪律处分,投资者对公司治理能力产生质疑 [2] 财务表现 - 2019年至2024年营收从44.76亿元缩水至24.65亿元,仅2021年微增,其余年份均下滑 [2] - 净利润波动剧烈,2021年巨亏后近两年扭亏,但2025年一季度营收、净利双降,扣非净利润亏损138万元 [2] 主业与跨界战略 - 核心传统糊类产品销量持续下滑,2024年冲饮类和直饮类产品合计销量仅529.86万件,较巅峰时期缩水近半 [3] - 新推出的黑芝麻丸等年轻化产品营收占比仅1.33%,难以支撑业绩 [3] - 近年频繁跨界物流、电商、储能均失败,2017年投资的储能项目天臣新能源未带来收益且成为资金占用"重灾区" [3] 市场反应 - 今年以来股价持续阴跌,投资者担忧公司若不能改善治理结构、聚焦主业,仅靠短期资产处置和财务调整难扭转长期颓势 [3]
工厂里的AI“打工人”,干得咋样
科技日报· 2025-06-24 16:46
AI赋能制造业 - AI在制造业中加速落地,改变生产方式,赋能千行百业[2] - AI技术走入车间和核心岗位,提升生产效率[3][7] - 制造业是AI技术产品应用落地的重要领域[6] 轻工业数字化转型 - 光明乳业将AI深度嵌入产业链各环节,提升效率并降低成本[3] - 饲喂环节:TMR精准饲喂系统提升饲料利用率12%,年节省成本800万元[3] - 生产环节:AI智能温控系统节能9%,保留更多营养活性物质[3] - 冷链运输:AI算法动态规划配送路径,日均配送效率提高35%[3] - 消费端依托AI实现提质增效,低温奶复购率增长40%[4] - 工业和信息化部提出轻工业数字化转型目标,到2027年重点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90%,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75%[5] 柔性智造与生产效率 - 三一重机微挖智能工厂实现"少批多样"柔性智造,日均可下线100-120台设备[8] - 亨通光纤科技光棒智能制造工厂实现高速拉丝,智能集控系统优化设备工艺参数[9] - 光纤预制棒可连续拉丝6天,总长度达上万公里[9] - 产业链上游智能化程度提升,生产效率更高[9] "智慧大脑"应用 - 人形机器人通过AI技术变得更"聪明",如上海智元新创的Genie Studio平台提升机器人交互水平[10] - "AI+机器人"实验体系加快科研节奏,应用于新药合成、新材料开发等领域[10] - AI技术在多个行业重塑业务流程[11] - 上海电气电站设备公司:系统自动规划最佳切削路径,效率提升超30%,大型转子加工节能18%,年节省电费超300万元[11] - 苏州华兴源创:AI视觉系统检测效率提高40倍,产品合格率提升12%[11] - 博众精工:AI技术嵌入产品设计流程,自动生成标准公差和建模草图[11] 政策与未来方向 - 工业和信息化部将组织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揭榜挂帅"行动,加强大模型研发布局[12] - 加快建设工业领域高质量数据集,夯实技术基础底座[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