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服务业

搜索文档
31省份半年报出炉:四川、上海、辽宁排位上升,广东、海南、山西疲软
搜狐财经· 2025-07-28 19:56
全国GDP总量与排名 - 2025年上半年GDP总量前三省份为广东65242.50亿元、江苏63326.3亿元、山东[1] - 上半年GDP超2万亿省份共13个,前十名包括浙江、四川、河南、湖北、福建、上海、湖南[1] - 上海GDP排名从第11升至第9位,四川从第6升至第5位,辽宁从第18升至第17位[1] - 全国GDP同比增长5.3%,20省份增速高于全国线,西藏以7.2%领跑[1][2] 区域经济亮点 上海 - 信息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6%至3637.29亿元,占GDP近七分之一,拉动GDP增长1.7个百分点[5] - 信息服务业营收增速20.4%,较全国高6.1个百分点[5] - 集成电路、人工智能产业同比分别增长11.7%和12.3%[6] - 规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5.6%,为近两年最高水平[6] 四川与河南 - 四川GDP 31918.2亿元,增速5.6%,服务业贡献率62.3%,现代服务业中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长12.4%[8] - 河南GDP 31683.8亿元,增速5.7%,与四川差距缩小至234.4亿元[9] - 四川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3%,创近三年最好开局[8] 西藏 - GDP增速7.2%全国第一,第三产业增加值782.20亿元占主导[17] - 旅游业接待游客3218.48万人次,收入315.52亿元,分别增长11.7%和10.2%[17] - 雅鲁藏布江水电工程开工,装机容量6000万千瓦,年发电量3000亿千瓦时[18] 甘肃 - GDP增速6.3%全国第二,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2%全国第三[20] - 工业投资增长12.8%,进出口总值增长33.8%,对"一带一路"国家贸易占比75.3%[20][21] 湖北 - GDP增速6.2%中东部第一,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4.4%[23] -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5%,进出口增长28.4%[23] 经济增速滞后省份 广东 - GDP增速4.2%全国倒数第三,出口仅增长1.1%,固定资产投资下降9.7%[26][27] - 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16.3%,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下降10.6%[27] 山西 - GDP增速3.8%全国垫底,进出口下降20.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4%[28][29] - 规上工业增加值从负增长跃升至6.3%,旅游业带动消费增长[29] 其他省份 - 海南进出口下降6.1%,固定资产投资下降7.6%[30] - 青海出口增长112.1%,但第三产业增速仅3.3%[31]
“三驾马车”动能新韧性足 上海发布2025年上半年经济数据
解放日报· 2025-07-26 10:28
上海2025年上半年经济表现 - 上半年上海GDP同比增长5 1%达26222 15亿元增速与一季度持平高于全年5%的发展目标[1] - 信息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 6%达3637 29亿元占GDP近七分之一对经济增长贡献最大拉动GDP增长1 7个百分点[1][2] - 第三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 4%占GDP比重达79 1%创历史新高其中金融业增长8 8%达4500 81亿元[2] 信息服务业高速发展 - 信息服务业营收同比增长20 4%较全国高出6 1个百分点较一季度增速提高5 9个百分点[3] - 集成电路设计和平台经济是主要增长动力拼多多小红书美团京东等头部企业形成完善产业链生态[3] - 上海拥有23家中国集成电路创新百强企业大部分为设计企业AI技术推动算力需求增长[3] 工业与新质生产力 - 规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5 6%增速为近两年最高三大先导产业产值增长9 1%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增长6 7%[4][5] -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增长13 9%新能源产业增长12 5%高端装备产业增长10 7%智能手机产量同比增1 3倍[5] - 工业投资增长19 8%计划到2027年工业总产值突破5万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达50%[5][6] 外贸与新兴产品出口 - 外贸进出口总额2 15万亿元同比增长2 4%二季度进出口1 14万亿元创历史同期新高同比增长7 2%[7] - 高新技术产品出口2394 4亿元占出口总值25%生物医药医疗器械电动汽车出口占比超10%[8] - 手术机器人出口额增长3 9倍电动汽车出口同比增长55 5%专精特新企业进出口增长7%[8]
上半年宁波市经济运行数据发布
搜狐财经· 2025-07-25 08:38
宏观经济表现 - 上半年宁波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861 0亿元 同比增长5 1 [1] - 三次产业之比为2 2∶42 5∶55 3 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 6%、39 3%和59 1% [1] -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3797元 实际增长4 5% 城乡收入倍差缩小至1 62 [2] 产业发展情况 - 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04 7亿元 同比增长3 7%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 7% [1] - 服务业增加值增长5 6% 增速较一季度加快0 3个百分点 [1] - 36个工业行业大类中25个行业增加值增长 增长面达69 4% [3] 重点行业亮点 - 仪器仪表、计算机通信和石油加工行业分别增长23 4%、15 3%和13 8% [3] - 高技术、数字经济、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3 1%、7 7%和6 5% [3] - 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批发零售业增加值增速分别高于服务业0 3和0 9个百分点 [3] 外贸与投资 - 进出口总额7218 0亿元 同比增长6 1% 其中出口4904 4亿元增长10 1% [2] - 民营企业进出口5592 4亿元 增长8 8% 占全市进出口77 5% [4] - 对非洲、东盟和欧盟进出口分别增长25 2%、20 8%和12 1% [4] 消费与投资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97 7亿元 同比增长2 2% 较一季度回升1 5个百分点 [1] - 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后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 9% 基础设施投资增长24 0% [2] - 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0 7% 其中信息服务业和医药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14 2%和13 3% [3] 港口与机电产业 - 宁波港域货物吞吐量3 53亿吨 增长1 0% 集装箱吞吐量1888 9万标箱增长7 9% [4] - 机电产品出口2859 9亿元 增长12 6% 其中汽车零配件增长9 9% [4]
北京上半年GDP同比增长5.5%,下半年还将完成这些大事
新京报· 2025-07-24 18:07
宏观经济表现 - 上半年北京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5029.2亿元 同比增长5.5% 经济增速连续3个季度保持在5%以上 [1][2] - 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4.1% 市场总消费额同比增长0.9% 其中服务性消费额同比增长4.7% [2] -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2.6%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5144元 实际增长5.1% [2][3] 产业发展与科技创新 - 信息服务业 金融业 工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1.1% 8.1% 6.9% 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合计达87% [2] - 规模以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 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6.8%和9.9% [2] - 首批132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启动运行 高能同步辐射光源成功发射第一束光 [4] - 北京地区6项成果入选中国科学十大进展 连续10年占全国半数以上 [4] 重点领域改革与营商环境 - 建立民营经济政策落实组织协调机制 办理民营企业反映问题1万余个 [4] - 政府采购合同授予中小微企业比重超7成 落地全国首批股权信托财产登记试点案例 [4] - 非现场检查占比提升至67.9% "无事不扰"企业达23.1万家 [4] - 下半年将出台市场准入效能评估方案 实施新版负面清单 "无事不扰"企业目标突破50万户 [7] 京津冀协同发展 - 首批4所部属"双一流"高校雄安校区全面开工 清华大学与雄安新区联合成立人工智能研究院 [5][6] - 雄安新区中关村科技园新增入驻企业69家 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复制推广北京先行先试政策 [6] - 京津冀与粤港澳大湾区产业交流洽谈会签约项目11个 意向投资超40亿元 [6] 基础设施与民生工程 - 地铁17号线剩余段 6号线南延将于下半年开通 承平高速 京平高速改扩建工程通车 [1][8] - 东六环入地改造工程正式通车 路县故城考古遗址公园对外开放 [6] - 加快建设45个社区嵌入式托育 养老服务设施 试点提供1082套青年公寓 [3]
“三稳”撑起北京经济半年报,下一步实施消费提振等六大专项行动
新京报· 2025-07-22 21:08
在经营主体增长稳方面,北京民营企业数量超过95%,吸纳就业超过60%,占全市GDP比重约1/3。为更 好地服务民营企业发展壮大,北京市建立了民营经济政策落实组织协调机制,常态化召开民营企业座谈 会,今年已办理民营企业反映的问题1万余个。外资企业是北京经济结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1-5月新设 外资企业961家,增速31.1%。目前,北京全市非现场检查占比提升至67.9%,"无事不扰"企业达23.1万 家。上半年,新设企业近15万家、同比增长约二成,新设数量达历史同期峰值。 发布轻微违法免罚事项清单,力争"无事不扰"企业突破50万户 7月22日,记者在北京市发改委举行的上半年首都经济形势解读和民生重点领域发展成效新闻发布会上 获悉,北京上半年经济社会运行"态势稳、动能足、保障实",全市着力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 期,经济回升向好态势不断巩固。具体表现为,上半年北京市地区生产总值超过2.5万亿元,同比增长 5.5%,高于全国0.2个百分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2.6%,完成年度预算的53.9%、超时间进度 3.9个百分点。 北京市发改委副主任张鑫在解读中指出,北京经济大盘稳固,整体来看,主要来自主导产业支撑 ...
上半年山东经济展现“较强韧劲”
齐鲁晚报· 2025-07-22 08:29
经济增长表现 - 山东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6%,超过全年5%的增长目标[1][3] - 面对国际环境变化、内需不足等挑战,经济展现较强韧性[1] 农业领域 - 夏粮单产达452.8公斤/亩,居全国第一[1] - 夏粮总产达547.4亿斤,同比增加4.1亿斤,增量全国第一[1] - 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稳定在98%以上,良种对粮食增产贡献率达47%[1] 工业领域 - 实施工业经济"头号工程",重点推进高端化提质[2] - 目标到2027年重点行业先进产能占比超过60%[2] 服务业领域 - 培育壮大信息服务业,实施工业软件等重大项目[2] - 加快培育批发零售龙头企业,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2] 投资与消费 - 全年谋划15000个省市县三级重点项目,4000个年度拟竣工投产项目[2] - 推出"2025迎新春消费季"系列活动,实施提振消费十大行动计划[2] 外贸领域 - 产品出口至全球242个国家和地区,较去年同期增加10个[3] - 推进"万企出海鲁贸全球"战略,实现出口市场多元化[3]
6月份普惠金融—景气指数稳中有升 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保持稳固
证券日报网· 2025-07-20 18:33
普惠金融景气指数 - 2025年6月普惠金融景气指数达49.03点 较5月上升0.07点 融资端回暖 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稳固 [1] - 经营端小微企业压力仍存 活力指数微涨0.06点 企业发展信心向好 [1] 融资景气度 - 6月融资景气度指数54.47点 环比上升0.53点 稳就业稳经济政策落地改善社会预期 带动信贷需求释放 [1] - 季节性消费需求集中释放支撑信贷 贷款利率持续低位运行 [1] 经营景气度 - 6月经营景气度指数47.96点 较5月微降0.04点 小微企业经营绩效指数下降0.23点 [1] - 分行业九大行业呈4升5降趋势 批发零售业 信息服务业 房地产业 社会服务业景气度回暖 [1] - 农林牧渔业 工业 建筑业 交通运输业 住宿餐饮业景气度下降 [1] 区域表现 - 七大区域经营景气度3升4降 华北45.72点 华中46.39点 西南47.51点 三地指数上升 [2] 行业驱动因素 - 批发零售业和社会服务业受益年中促销及消费刺激政策 活动更活跃 [1] - 信息服务业自1月起保持稳中有升态势 [1] 指数编制背景 - 普惠金融景气指数由中国经济信息社 中国银行业协会 建设银行 中国中小企业协会联合推出 [2] - 工商银行 邮储银行 招商银行 江苏银行 浙江农商联合银行 上海农商银行参与编制 新华指数研究院运营 [2]
透过半年“成绩单”,看四川经济呈现哪些新特点?
搜狐财经· 2025-07-18 08:12
四川2025年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 - 全省GDP同比增长5.6% 增速较一季度加快0.1个百分点 [1] - 第一产业增加值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服务业增加值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均比一季度加快 [1] 产业支撑情况 - 六大优势产业提质倍增和"15+N"重点产业建圈强链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 [2] - 规模以上天然气产量创历史同期新高 同比增长11.5% 水力发电增长5.1% [2] - 规模以上制造业增加值增速持续高于规模以上工业 汽车制造业转型加快 [2] - 电子信息产业 装备制造产业增加值保持两位数增长 [2] - 商务服务 信息服务 科技服务等现代服务业较快发展 [2] 新动能发展情况 - 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10.2% 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3.1% [3] - 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增长14.7% 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增长22.2% [3] - 动力电池 新能源汽车 钒钛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36.5% 11.0% 13.8% [3] - 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2.4倍 光伏电池增长1.9倍 汽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增长53.2% [3] - 信息传输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0.9% [3] 市场活力表现 - 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增长18.7% 工业投资增长10.9% [4] - 限额以上单位通讯器材类零售额增长50.8% 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20.2% 汽车类增长2.7% [4] - 通用设备 电气机械等行业增加值实现两位数增长 [4] -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增长7.0% 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利润总额增长13.9% [4]
上半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2.8%,高技术产业投资势头良好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5 16:56
21世纪经济报道见习记者张旭 北京报道 7月15日,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上半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248654亿元,同比增长 2.8%;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6%。其中,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4.6%,制造 业投资增长7.5%,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11.2%。 国家统计局副局长盛来运在7月15日举行的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虽然上半年投资名义增速有所回落, 但扣除物价后,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增速基本稳定,而且投资结构在改善。 清华大学中国发展规划研究院院长助理李治表示,我国的投资正在发生转变,向高新技术转变,投资质 量更高,更多侧重新质生产力,向产业链上更有优势以及更接近需求端转变。诸多因素下,投资回报率 会有所改善,长远来看也进一步塑造我国的产业竞争力。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继续扩大,制造业投资增长较快。 数据显示,高技术产业中,信息服务业,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投资同 比分别增长37.4%、26.3%、21.5%。盛来运表示,"上半年制造业投资增长7.5%,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 重是25.2%,比去年同期提升了1.1个百分点;高技术服务业 ...
(经济观察)中国经济“半年报”凸显四大亮点
中国新闻网· 2025-07-15 12:57
中国经济"半年报"四大亮点 - 上半年GDP同比增长5.3%,其中一季度增长5.4%,二季度增长5.2%,增速比去年同期和全年均提升0.3个百分点 [2] - 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2%,比一季度下降0.1个百分点 [2] - 6月CPI同比上涨0.1%,核心CPI同比上涨0.7% [2] - 货物贸易进出口创同期新高,外汇储备维持在3.2万亿美元以上 [2] 新动能发展情况 - 高技术制造业增势良好,3D打印设备、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产品产量同比分别增长43.1%、36.2%、35.6% [3] - 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速明显,信息服务业、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投资同比分别增长37.4%、26.3%、21.5% [3] - 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5% [3] - "三新"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8%左右 [3] 绿色发展成效 - 新能源汽车增长超过30%,锂电池增长达53.3% [4] - 绿色消费渐成新风尚,新能源汽车、节能家电、智能家电消费增长较快 [4] 国内大循环改善 - 上半年内需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68.8%,其中最终消费支出贡献率为52% [5] - 货运周转量同比增长5.1%,旅客周转量增长4.9% [5] - 6月末M2同比增长8.3%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