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零部件
icon
搜索文档
“投资中国就是投资未来”!外资企业纷纷“再投资”,用行动看好中国市场
央视网· 2025-07-27 11:56
央视网消息: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不少外资企业长期扎根中国,这些企业把在中国经营取得的利润进行再投资,表明他们坚定 看好中国市场,愿与中国市场共同发展。 在苏州工业园区,来自德国的福沃克集团不久前宣布增资5亿元,以利润再投资的模式在当地扩建底盘悬挂系统零部件生产基 地。 阿法拉伐是一家全球知名的换热、离心分离及流体处理解决方案提供商,进入中国已超过40年。企业有关负责人向记者展示的 验资报告显示,过去5年,企业在中国多次进行利润再投资,其中,2022年、2023年、2024年,企业连续三年持续再投资,这些投 入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变化。 据了解,这已经是福沃克集团在中国的第四次增资。2008年,福沃克首次来到中国建厂,从起初的十几名员工租赁厂房生产, 到后来拿地自建工厂,成立本地研发团队。 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不断增加投资源于对于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2024年,中国市场首次超越美国,成为企业全球第一大单 一市场。今年年内,企业还计划再度进行利润再投资,新建产线、进行智能化升级。 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企业年销售额也从最早的2亿元增加到10亿元,现有产能已无法满足市场需求,扩产势在必 行。 中国市场规模庞大、上下 ...
【深圳特区报】开放深圳打造全球投资热土“十四五”以来,全市新设外商投资企业累计达3.3万家
搜狐财经· 2025-07-27 08:16
外资企业在深投资概况 - 今年以来全球102个国家和地区来深投资,包括西门子医疗、达索、德高广告、松下影像等知名企业新设项目[1] - "十四五"以来深圳新设外商投资企业累计达3.3万家(占全国14.6%),实际利用外资400.7亿美元(为"十三五"同期1.2倍)[1][13] - 2024年1-6月深圳实际使用外资209亿元(同比+11.3%),新设外商投资企业5581家(同比+51.5%,占全国18.6%)[4][13] 重点行业外资动态 - 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占比35.2%,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外资同比+122.2%[9][13] - 外资医疗企业新设113家(同比+85.2%),外资电信企业累计635家(同比+60.0%)[12][13] - 西门子医疗投资超10亿元建设高端医疗设备研发制造基地,建成后规模达现基地3倍[7] - 法雷奥将深圳工厂作为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技术迭代载体,村田科技计划引进新技术提升生产效率[8][9] 外资银行发展 - 2024年底深圳外资银行机构达39家(含5家法人银行),数量稳居全国前三[3] - 西班牙桑坦德银行2024年获批筹建深圳分行,成为第9个在深设点的国家和地区[3] - 东亚银行1985年进入深圳,现参与深港数据基建项目推动跨境金融便利化[6] 典型企业案例 - 麦当劳中国在深门店超460家,深圳市场区域门店总数突破830家(全国首个超800家区域)[4] - 法雷奥深圳公司已成为集团智能系统最大生产基地和电子研发中心之一[7][8] - 村田科技在深产品扩展至通信模块等高性能电子元件,应用覆盖智能终端/车载电子/物联网[8] 营商环境优势 - 深圳拥有310家世界500强企业落户,外资银行机构数量40年增长35倍[1][3] - 政策层面连续出台三份优化营商环境方案,推进前海/河套等重大平台建设[11] - 外资企业评价深圳具有"开放程度高、创新氛围浓、产业体系完整高效"特征[10][11]
超20万/平米!“模具大王”女儿从中海手里抢走单价“地王”
贝壳财经· 2025-07-26 21:32
地块成交信息 - 上海徐汇区"王炸"地块以20.03万元/平方米的楼面价成交,溢价率22.38%,刷新"中国单价地王"纪录 [1] - 地块总成交价12.25亿元,面积4705.49平方米(0.47公顷),容积率1.3,住宅总建筑面积限定5200平方米 [3][4] - 按套均500平方米计算,地块仅能开发约10套住宅 [4] 竞得企业背景 - 竞得方为上海祺祥旺宇置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25年1月17日,注册资本15.5亿元 [1] - 公司在竞拍前完成注册资本从1000万到15.5亿元的增资 [1] - 法定代表人叶舒祺为浙江台州汽车"模具大王"叶华彪之女 [1] - 母公司屹丰汽车科技集团年产值达27亿元(2010年数据),为奔驰、宝马等主机厂一级供应商 [2] 地块区位优势 - 位于徐家汇核心商圈,周边有4条轨交线路(1/9/10/11号线)和多个站点 [4] - 毗邻上海交通大学徐汇校区、复旦附属中山医院等顶级教育医疗资源 [4] - 距离徐家汇商圈仅400米,具备风貌别墅地块属性 [5] 市场竞争格局 - 击败中海、招商+上海徐房联合体等央国企对手 [1][2] - 地块面积小、开发成本高、技术指标要求严格,导致传统房企退出竞争 [3] - 地块总价相对较低(12.25亿元)降低了竞拍门槛 [3] 上海土拍市场 - 本次为上海六批次土拍最后一块地,两天内8宗地总成交价达289.6亿元 [5] - 本批次3宗地触发中止价,1宗溢价率超20%,3宗溢价率超10% [5] - 优质地块供应加快或持续支撑上海房地产市场稳定 [5]
170家欧资企业与江苏无锡高新区共成长(见证·中国机遇)
人民日报· 2025-07-26 05:41
行业与公司发展概况 - 高绿精密科技(无锡)有限公司2004年成立以来营业额年均增速5%-15%,成为细分领域领先企业,计划2025年新增2亿元人民币投资用于新能源配件生产线[1][2] - 布赫液压(无锡)有限公司总部已将50多个新产品转至中国生产,中国工厂地位不断提升[2] - 腾达航勤设备(无锡)有限公司销售额从2022年2亿元人民币增长至2024年6.3亿元人民币,成为TLD集团增速最快的子公司[5] - 威巴克(无锡)减震器有限公司去年实现两位数营业额增长,今年预计保持稳定增长[7] 外资企业在华投资布局 - 无锡高新区聚集170家欧资企业,累计获得约150亿欧元投资[1] - 阿特拉斯·科普柯(无锡)压缩机有限公司成长为集团工业压缩机业务全球制造中心[3] - 威立雅无锡基地是威立雅亚太地区最大生产基地,拥有全球唯一完整水处理产品生产线[3] - 施耐德电气在无锡建设6.8万平方米绿色智慧产业园,预计2025年底投用[8] - 博世与无锡高新区签约打造商用车业务创新园,作为中国总部[9] 产业链与产业集群优势 - 腾达航勤设备关键供应商100%可在国内找到,95%位于无锡周边"一小时产业圈"[5] - 威巴克空气弹簧生产线落地无锡,看中30公里半径内的全产业链配套[6] - 无锡高新区物联网、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智能装备等产业突破千亿元级规模[10] - 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突破80%[10] 技术创新与研发投入 - 施耐德电气在无锡设立中国自动化研发中心,是其在中国第五大研发中心[8] - 博世计划加大新能源领域研发投入,加速商用车产品产业化[9] - 法国罗格朗在无锡打造华东总部及Eliot物联网研究中心[10] - 瑞典阿特拉斯·科普柯在无锡设立工业压缩机业务研发制造中国总部[10] 人才与产业生态建设 - 近3年无锡高新区为35家欧洲企业近2000人提供人才政策奖补[9] - 博世与本地院校合作培养"博世班"技术骨干[9] - 无锡高新区设立知识产权法庭、国际商事法庭保障企业权益[3] - 本土企业中捷减震器以威巴克为起点实现规模化发展并上市[7]
江苏资本版图扩容 上半年新增A股公司12家
上海证券报· 2025-07-26 02:21
资本市场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江苏新增12家A股上市公司,其中3家登陆科创板,区域分布为苏州4家、常州2家、无锡南通淮安扬州镇江泰州各1家 [2] - 同期6家企业在港股上市,包括曹操出行、药捷安康、恒瑞医药等,另有3家企业登陆纳斯达克 [2] - 江苏目前有近60家企业在沪深北交易所排队上市,超20家企业在港交所排队 [3] 并购市场动态 - 上半年江苏上市公司披露股权类并购事件152起,同比增长50.5%,总金额约396亿元 [4] - 纵向整合案例:灿勤科技2080万元收购苏州纬度天线52%股权以拓展下游应用领域,综艺股份收购吉莱微电子整合IDM能力 [4] - 横向整合案例:亚普股份5.78亿元收购赢双科技54.5%股份强化汽车零部件竞争力,联环药业7038万元收购四川龙一医药51%股权拓展川渝市场 [5] 母基金与产业投资 - 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母基金规模500亿元,已落地36只专项基金总规模914亿元,第三批5只基金规模155亿元于7月启动 [6] - 苏州未来产业天使基金投资12个科创项目,覆盖前沿新材料、量子技术等8大领域,无锡未来产业天使基金注资天荣科技300万元突破绿氢压缩机技术 [7] - 常州新能源产业专项母基金规模50亿元,泰州大健康母基金规模10亿元聚焦医药健康,镇江高端智能制造母基金规模10亿元重点投资新能源等领域 [8]
本周A股稳步上扬4家公司均迎逾50家机构调研
证券时报· 2025-07-26 02:12
市场表现 - A股三大指数本周稳健上涨 上证指数全周涨1 67%收于3593 66点 深证成指涨2 33% 创业板指涨2 76% [1] - 申万一级行业基本实现正收益 银行行业小幅下跌 钢铁 煤炭 建筑材料等行业涨幅居前 [1] - 稀有金属 稀土 水泥制造等题材表现亮眼 121家披露机构调研的上市公司中超七成个股实现正收益 大禹节水以36 24%涨幅领先 [1] 机构调研动态 - 广电计量本周接受54家机构调研居首 公司拟定增募资13亿元投向卫星互联网 航空装备 人工智能芯片等战略性产业 [1][2] - 豪鹏科技获52家机构调研 公司从消费类电池制造商向AI+固态电池核心能源解决方案企业转型 布局AI眼镜 机器人等新兴领域 [2][3] - 飞龙股份 超图软件等公司接受超40家机构调研 飞龙股份解释营收下降主因海外项目周期调整及关税影响 预计下半年订单恢复 [4][5] 战略布局与业务进展 - 广电计量定增项目分3年实施 瞄准高端智能装备与人工智能领域 预计2026年落地 收购金源动力增强检测业务协同 [2] - 豪鹏科技AI眼镜电池下半年量产 人形机器人项目进入试产测试 2025年AI产品已贡献业绩增量 高能量密度电池提升盈利结构 [3] - 飞龙股份液冷领域产品逐步上量 新能源车集成模块订单增长 海外新项目起量将驱动下半年营收改善 [4][5]
迪生力: 迪生力关于召开2025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的通知
证券之星· 2025-07-26 00:49
证券代码:603335 证券简称:迪生力 公告编号:2025-046 广东迪生力汽配股份有限公司 网络投票系统:上海证券交易所股东大会网络投票系统 网络投票起止时间:自2025 年 8 月 11 日 至2025 年 8 月 11 日 采用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络投票系统,通过交易系统投票平台的投票时间为股 东大会召开当日的交易时间段,即 9:15-9:25,9:30-11:30,13:00-15:00;通过 互联网投票平台的投票时间为股东大会召开当日的 9:15-15:00。 二、 会议审议事项 本次股东大会审议议案及投票股东类型 关于召开2025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的通知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 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法律责任。 重要内容提示: 召开的日期时间:2025 年 8 月 11 日 14 点 30 分 召开地点:广东省江门市台山市大江镇福安西路 2 号之四广东迪生力汽配股 份有限公司 6 楼会议室 (五) 网络投票的系统、起止日期和投票时间。 投票股东类型 序号 议案名称 A 股股东 非累积投票议案 上述议案公司将于 2025 年 ...
洲际航天科技集团 :通过一般授权配售股份募资约 6500 万港元 补充营运资金
新浪财经· 2025-07-26 00:23
点击查看公告原文>> 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本文为AI大模型基于第三方数据库自动发布,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 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不构成 个人投资建议。受限于第三方数据库质量等问题,我们无法对数据的真实性及完整性进行分辨或核验, 因此本文内容可能出现不准确、不完整、误导性的内容或信息,具体以公司公告为准。如有疑问,请联 系biz@staff.sina.com.cn。 配售新股份配售价 0.65 港元,较前一交易日收市价 0.80 港元折让约 18.8%,较前五个交易日平均收市 价 0.79 港元折让约 17.5%。配售股份占现有已发行股本约 19.8%,完成后占扩大股本约 16.6%。 洲际航天科技集团主要从事航天业务(卫星制造、零部件制造、精密电子制造等)及电子制造服务业 务。所得款项中,约 6450 万港元将用于集团的一般营运资金,包括公司持续经营的行政开支以及集团 航天业务的经营开支。本次发行根据股东大会授予的一般授权实施,预计于认购协议所载条件获达成 (或豁免)当日后第五个营业日(或公司与认购人可能书面协定的较后日期)完成。 来源: ...
飞龙股份: 关于收到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乘用车分公司定点通知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26 00:14
核心观点 - 公司成为上汽乘用车某项目热管理集成模块供应商 生命周期内预计销售收入超4亿元 [1] - 该项目对公司本年度业绩无影响 但有利于增加未来年度营业收入与经营效益 [2] 交易对方情况 - 上汽乘用车公司成立于2007年 是上汽集团旗下自主品牌业务核心平台 [1] - 该公司拥有荣威、MG等知名自主汽车品牌 具备雄厚技术实力和先进制造经验 [1] 对公司的影响 - 再次获得热管理集成模块项目定点 体现客户对公司产品的高度认可 [1] - 显著增强公司市场竞争力 巩固在热管理领域的市场地位 [1] - 为热管理业务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1]
奥特佳发布2030战略蓝图 剑指汽车热管理领军地位
证券时报网· 2025-07-25 22:30
公司战略规划 - 公司发布2030发展战略,目标是成为技术一流、全球领先的汽车热管理供应商,2027年跻身国际汽车零部件百强,2030年冲击汽车空调压缩机全球市场份额前三 [1] - 公司自2015年上市以来,成功实现从单一汽车压缩机供应商向热管理系统集成商的战略转型,收入规模和业绩水平持续提高,技术能力领先同业,跻身国内汽车热管理市场龙头地位 [1] - 2024年公司正式纳入长江产业集团战略版图,完成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转变,构建"一核四心两翼+N平台"现代化治理体系,通过精益化管理、组织变革和优化海外业务布局实现经营质效双提升 [1] 行业发展趋势 - 未来五年汽车产业将保持规模扩张与技术升级并行态势,智能化成为驱动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与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的深度融合将成为企业发展的内生动力 [2] - 零部件企业是技术突破的先锋和保障产业变革速度的关键力量,领军企业应加速从单一零部件供应商向系统解决方案提供者转型升级 [2] 集团协同效应 - 长江产业集团将汽车产业确立为"第一战略支柱产业",构建"链主引领、链长统筹"产业生态体系,公司加入进一步完善集团汽车产业链布局,为抢占全球汽车产业技术制高点提供支撑 [2] - 集团将公司确立为汽车产业核心旗舰,明确"技术一流、全球领先"目标,支持其向电动化、智能化转型,公司与集团旗下企业在联合研发、市场开拓和供应链优化等方面形成合力 [3] - 集团通过整合资本、政策和管理等资源为公司创造更优质发展环境,将在资本注入、产业协同和机制创新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支持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