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经济

搜索文档
第一财经与中国信通院云大所联合启动!|“低空经济领航者”2025年度典型案例征集
第一财经· 2025-04-14 21:53
4月8日,第一财经与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在京联合启动"低空经济领航 者"2025年度典型案例征集,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所长何宝宏、上海第一财经 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汪钧出席启动活动。 上海第一财经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汪钧表示,第一财经始终关注科技创新和产业变革,期待以此次案 例征集为契机,与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开展更多深入合作,发挥专业媒体的敏 锐意识和调研能力,积极对中国低空经济领域开展全景式的专业报道,形成研究洞察,双方共同助力 推进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算力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在低空经济领域的融合应用。 材料征集: 2025年4月10日--2025年5月20日 材料初审: 2025年5月20日-- 2025年6月14日 专家复审答辩: 2025年6月15日-- 2025年6月30日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推动低空经济安全健康发展",连续两年将其列为新兴产业发展的核 心方向,标志着我国低空经济已从战略布局迈入规模化应用与价值兑现的关键阶段。然而,低空经济 的规模化商用仍面临多重挑战:空域管理法规体系亟待完善,安全监管与基础设施配套需加速 ...
激发民营企业创新活力
经济日报· 2025-04-13 09:02
杭州"六小龙"与民营企业创新 - 杭州"六小龙"在人工智能、大模型、机器人等领域持续突破,成为中国民营企业在创新浪潮中勇立潮头的代表 [1] - 民营企业从早期的市场探索者转变为技术引领者,正加快成为我国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力量 [1] 民营企业的创新优势 - 民营企业贡献了全社会70%的技术创新成果,涵盖了80%的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和90%的高新技术企业 [2] - 在"新三样"(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出口中,民营企业贡献超过一半 [2] - 比亚迪、宁德时代等企业主导的技术标准正改写全球产业格局 [2] -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民营企业从2012年的2.8万家增长至如今的42万多家,占比由62.4%提升至92%以上 [3] 典型案例:微纳星空 - 微纳星空是国内最早一批从事商业卫星研制的民营科技企业,8年时间成功发射25颗卫星 [2] - 卫星重量从最初的10公斤级提升至1000公斤级,核心载荷和关键部组件全面实现自研 [2] - 承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地球观测与导航"专项课题,已完成卫星可行性论证和方案设计 [3] - 具备全栈式能力,拥有2吨级别商业卫星制造能力,取得商业航天领域"三证齐全"资质突破 [4] 民营企业创新面临的挑战 - 商业卫星领域技术壁垒高,民营企业早期面临资金链、资源整合、产业链协同等困难 [4] - 高成本、资源缺口和服务体系不完善导致部分民营企业陷入"不敢创新、不会创新、不愿创新"困境 [4] 协同创新生态构建 - 北京市海淀区为商业航天企业提供优质服务,支持设立星辰未来空间研究院和商业航天创新中心 [4] - 建议政府为初创民营企业提供更多资金、技术支持,推动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帮助企业完成数字化、智能化改造 [4] 民营企业研发投入与成果 - 2023年研发投入前1000家民营企业的研发费用总额达1.39万亿元,占全国研发经费支出的41.88% [6] - 平均研发强度为3.58%,高于全国研发投入强度 [6] - 沃飞长空在eVTOL领域布局350余件专利,完成全球第二、国内首个全倾转过渡飞行试验 [6] 未来发展方向 - 民营企业应坚持"创"为根本、"链"为关键、"制"为保障,积极参与国家重大创新 [7] - 孵化科技含量高、绿色发展足、产业关联强、市场空间大的未来产业,确保创新成果应用转化 [7]
浙江“天姥云脑”发布运行
中国民航网· 2025-04-12 21:57
低空经济技术创新 - 浙江天姥山低空经济研究院开发的"天姥云脑"首次正式发布运行,作为低空智理革命的核心中枢,将大力推动低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1] - 天姥云脑包含低空数字建模、空域网格计算、气象智能预报、地表信息提取、电磁全域识别五大核心系统,构建完整的低空智能治理生态 [3] - 通过八大智能引擎矩阵实现电子围栏动态生成、空域资源智能调配、飞行态势实时认知和风险价值精准评估等核心功能,形成"感知-计算-决策-执行"的全链路智能闭环 [3] - 依托大模型、分布式计算和数字孪生等前沿技术,创新性地解决了低空经济多主体协同、多业务融合和全要素调度的行业难题 [3] 技术应用与服务 - 天姥云脑通过动态空域优化算法、智能航迹规划与监控、飞行冲突预测性解析等核心技术,为低空飞行提供飞行前、飞行中和飞行后全周期、全场景的数智化服务 [4] - 致力于重塑未来空域管理模式,可为城市空中交通、无人机物流、应急救援等新兴领域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4] 区域发展规划 - 浙江新昌将打造浙江低空经济第一县,出台相关政策举措和金融支持方案 [4] - 依托万丰奥特控股集团这个头部低空经济企业的带动引领,探索出多个市场应用场景 [4] - 充分运用天姥云脑的技术支撑,推动低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4]
硬核!多款“全球首发”,集中在广东涌现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4-02 22:08
核心观点 - 广东正成为全球科技产业"首发经济"的重要舞台,在机器人、新能源、低空经济、新型显示等领域实现多项全球技术突破和产品首发[2][3][4] - 广东1-2月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民用无人机产量分别增长50 9%、31 1%、26 0%、92 7%,显示科技产业高速发展[4] - 广东通过"超级场景+超级市场+超级网络"的创新生态,加速"技术突破-场景落地-产业发展"链路贯通[4][18][22] 行业突破 机器人产业 - 众擎机器人实现全球首例平地起身前空翻,越疆科技发布全球首款灵巧操作+直膝行走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乐聚机器人推出全球首款搭载5G-A技术的人形机器人[3] - 优必选计划2024年生产约1000台人形机器人并投入真实场景数据采集[10] - 广东工业机器人产量24 68万台(套),连续5年全国第一,占全国近半数[22] 新能源产业 - 比亚迪发布全球首个量产乘用车全域千伏高压架构超级e平台,推出闪充电池(5分钟充电续航400公里)、3万转电机及新一代碳化硅功率芯片[11] - 比亚迪启动兆瓦闪充网络布局,计划建设4000座闪充站(首批500座4月启用)[11] - 广东新能源汽车产量361 78万辆,占全国1/4[22] 低空经济 - 小鹏汇天发布全球首款量产分体式飞行汽车"陆地航母",预计2026年量产交付,年产能1万台[12] - 亿航智能成为全球首个集齐适航证、生产证、运营证、经营证"四证"的eVTOL企业,已开展付费载人商业运营[12] 新型显示 - 奥翼电子发布全球首款30寸以上视频电子纸显示屏,突破动态刷新技术瓶颈,功耗低于LCD/OLED[7][8] - 广东超高清视频与新型显示产业2024年产值2065 2亿元,同比增长7 9%[8] 产业生态优势 - 专利与技术:2024年广东专利授权总量69 26万件(全国第一),发明专利有效量79 23万件,技术合同成交额2845 47亿元[14] - 供应链效率:珠三角1小时配齐手机95%零部件,2小时覆盖34个工业门类6万种产品零部件[21][22] - 产业集群:拥有31个制造业大类、9个万亿元级产业集群,15个行业规模全国第一[22] - 人才储备:全职两院院士超150人,高层次人才超5000人,研发人员超135万人,高新技术企业7 7万家[25]
谁又募到钱了
投资界· 2025-04-01 15:52
募资动态 - 3月募资动态共23起 [3] - 康桥资本医疗并购基金首关超70亿元,目标规模100亿元,是国内目前规模最大的专业医疗并购基金,聚焦生物医药、医疗器械、消费医疗、医疗产业服务等领域 [4][5] - 工商银行科技创新基金总规模800亿元,定位耐心资本,以股为主,股债贷保联动,支持硬科技、民营经济 [6][7] - 中银科创母基金采用"子基金+直投"模式,70%资金用于出资科创子基金,30%用于直接投资优质科创项目,首批覆盖八个城市 [9][10] - 深创投成立红土种子一号创业投资基金,深圳着力构建全链条创投体系,"投早投小投科技"蔚然成风 [11][12] - 同创伟业募资2亿元种子基金,聚焦半导体、高端制造、新能源、医疗健康等硬核科技领域 [13][14] - 香港生物科技基金由上实集团与香港科技大学联合发起,专注香港高校及科研机构的早期创新成果转化 [15][16][17] - 苹果宣布在华发起7.2亿元人民币清洁能源基金,目标每年新增约55万兆瓦时的风能和太阳能发电能力 [18][19] - 嘉御资本参设5亿元跨境电商基金,聚焦跨境电商全产业链,采用"国有资本+产业龙头+专业GP"架构 [20][21] - 承树投资完成首支医疗器械基金募集,落地浙江宁波,得到宁波市天使引导基金等支持 [22][23] - 奇安投资完成新一期3亿元人民币基金设立,聚焦网络安全、数据安全、国产信创、人工智能等细分赛道 [24][25][26] - 紫金港资本5亿元新基金完成备案,关注硬科技、新材料、生命健康三大科创高地 [27][28] - 松禾长风基金总规模3亿元,重点瞄准智能硬件、智能家电、智能传感、新能源、新材料等 [29][30] - 民生股权基金备案两支新基金,2025年新设立基金规模超过30亿元 [31][32] - 兴证资本发起设立泉州专精创业投资基金,重点发力数字经济、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节能环保等 [33][34][35] - Fusion Fund超募1.9亿美元第四期基金,管理资金总规模超过5亿美元,70%为机构投资者 [36][37] - 南京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天使基金总规模5亿元,聚焦未来网络通信、第三代半导体、前沿新材料、未来能源等领域 [38][39] - 甘肃中医药大学成立"校—院—企"科研基金,促进甘肃省中医药产业科技成果转化 [40][41] - 湖北长江千帆企航股权投资基金总规模10亿元,是湖北省首支联合省市区三级投资机构共设的AIC股权投资基金 [42] - 广东首只省属AIC股权投资基金落地,总规模100亿元,聚焦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 [43][44] - 湖州设立量子科技天使基金,以量子科技为主要投资方向,依托北京大学电子学院及校友资源 [45][46] - 嘉兴南湖设立10亿元健康产业基金,首期规模3亿元,重点支持创新医疗器械、健康智能装备及数字医疗等领域 [47][48] - 安徽省科转基金设立首支CVC基金,依托海螺集团产业资源,聚焦战略性新兴领域 [49][50] - 成都首支联动低空经济基金首期资金到位,重点投向eVTOL整机领域企业 [51][52]
【光大研究每日速递】20250401
光大证券研究· 2025-03-31 16:36
银行行业 - 四家大型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向财政部等机构定向增发股票,募集资金共5200亿元,用以夯实资本实力和拓展未来发展空间 [4] 电新行业 - 亿航OC取证落地,开启低空商业化进程,旅游观光运营场景打通,回收期2-3年 [5] - 低空经济发展引入地方国资,探索区域产业链+轻资产模式 [5] 越秀服务(6626.HK) - 2024年营收38.7亿元,同比+20%,归母净利润3.5亿元,同比-27.5%,主要由于计提商誉减值2.4亿元 [6] - 公司在手现金47亿元,全年派息2.6亿元,对应股息率6.4% [6] 中集安瑞科(3899.HK) - 2024年营业收入247.6亿元人民币,同比+4.8%,归母净利润10.9亿元人民币,同比-1.7% [7] - 毛利率14.4%,同比下降1.4个百分点,净利率4.6%,同比下降0.3个百分点 [7] - 拟派息每股0.3港元,股息率约为4.4% [7] 舍得酒业(600702.SH) - 2024年总营收53.57亿元,同比-24.4%,归母净利润3.46亿元,同比-80.46% [9] - Q4单季总营收8.97亿元,同比-51.2%,归母净利润亏损3.23亿元,同比-168.1% [9] 海吉亚医疗(6078.HK) - 2024年营收44.46亿元,同比+9.1%,净利润5.98亿元,同比-12.6% [10] - 医院收入43.23亿元,同比+11.1%,其中门诊和住院服务分别实现16.33亿元和26.90亿元 [10]
投后估值约150亿,腾讯出手了丨投融周报
投中网· 2025-03-31 15:22
低空经济赛道 - 时的科技完成B+轮战略融资 由上海大零号湾创投和紫峰资本联合投资 [3][7] - 翊飞航空科技完成亿元级别融资 由普华资本领投 元航资本和融道投资此前已参与 [3][8] 硬科技赛道 - 它石智航完成天使轮1.2亿美元融资 蓝驰创投和启明创投共同领投 多家知名机构跟投 [3][17] - 原力灵机完成2亿元天使轮融资 投资人包含君联资本、九坤创投、启明创投 [3][18] - 智元机器人获腾讯领投新一轮融资 投后估值约150亿元 多家产业方及老股东跟投 [10] - 海珀特完成4.5亿元A轮融资 由国投招商等机构联合领投 [12] - 韬盛科技完成数亿元C轮融资 由铁路基金与江苏国企混改基金联合领投 [22] 大健康赛道 - 海斯凯尔完成逾亿元D轮融资 由阳光融汇资本领投 [26][27] - 瑞桥鼎科集团完成超十亿元A轮融资 由康桥资本领投 [28] - 万海医疗获亿元投资 由IDG资本独家投资 [29] - 星赛瑞真完成近亿元天使+轮融资 由复健资本和创瑞投资共同参与 [31] 新消费赛道 - 洛梵狄完成近1亿元B轮融资 投资方包括广州产投等机构 [5] - 禧点茶韵完成3000万元A轮融资 由冠峰商企速联粤海投资领投 [6] 其他科技领域 - ELU.AI完成数亿元Pre-A轮融资 力鼎资本等机构投资 [13] - 溯驭技术完成近亿元Pre-A轮系列融资 多家机构共同参投 [14] - 芯弦半导体完成Pre-A+轮近亿元融资 元禾重元领投 [20] - 清宝机器人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 汉理资本投资 [23] 互联网/企业服务 - 蓝凌星通完成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 麟阁创投领投 [33] - 绘一科技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 灵动基金领投 [35] - 密瓜智能获超500万种子轮投资 多家机构共同完成 [36]
一家宇树科技老股东的投资密码
投中网· 2025-03-25 10:35
容亿投资的核心竞争力 - 专业度是公司成功的关键因素,体现在对科技产业的深度研判和精准布局 [3][4] - 公司战略规划部专注于未来科技大产业的研究,提前布局机器人、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赛道 [6] - 投资团队拥有15年科技产业经验,如黄金平(中兴通讯无线研发部长、总工程师)和刘宏春(中兴4G产品总工) [7] 投资方法论与执行策略 - 四句投资方法论:总工思维选行业,经营思维投企业,产业思维建生态,金融思维保收益 [6] - 采用"苦功夫"策略,全面筛选企业并进行技术、产品、团队的深度比较 [7] - 在资本寒冬期仍保持投资节奏,两年内投资近40个项目 [10] 行业布局与典型案例 - 提前布局机器人(宇树科技)、低空经济(御风未来)、XR产业,被投企业均成为行业头部 [6][10] - 御风未来从天使轮连续加注,六轮融资中参与三次,现为低空经济独角兽 [10] - 自主孵化吉太航空,现为eVTOL航电龙头企业 [10][11] 未来战略与生态建设 - 定位"投早、投科技、投未来科技",已投资130+科技企业(含60+专精特新) [13][14] - 2025年计划招募95后/00后科技人才,强化团队传承 [14] - 发展母基金以构建产业生态圈,支持科技投资机构合作 [14] 行业信心与底层逻辑 - 坚信中国科技产业优势:人才充沛、创业创新活跃、技术发展速度快 [10] - 历史验证中国在电动车、电池、光伏、5G等赛道的全球领先地位 [10] - 拒绝悲观情绪,持续坚定布局未来科技赛道 [9][10]
小镇电影院的投资哲学:科技股的“不确定性”投资
雪球· 2025-03-24 15:37
核心观点 - 科技股投资本质是为"不确定性"定价,不同阶段投资者面对的不确定性类型不同,形成三类投资策略:"占座的"、"买座的"和"抢座的" [3][6][12][19][24] - 科技股产业趋势分为技术变革和国家战略两类,前者依赖产品成熟度与成本下降,后者由政府主导推动 [7] - 科技股与消费股差异显著:科技股涨幅集中在2-3年且三个阶段分布均匀,消费股涨幅主要出现在"买座的"阶段 [26] 三类投资者策略分析 占座的投资者 - 包含两类群体:黄牛型投资者通过组合押注多个赛道获取概率收益,科技信仰者专注单一赛道长期埋伏 [6][7] - 黄牛策略核心:选择底部隐形冠军公司,利用产业趋势未明确前的低估值机会,通过高频换手赚取价差 [6][8] - 典型案例:量子信息科技赛道因商业化周期长,适合黄牛型投资者进行脉冲行情操作 [7][8] 买座的投资者 - 分为机构投资者与趋势投资者:前者赚取"从不确定到确定"的价值重估收益,后者依据右侧信号追涨 [15][16] - 此阶段特征:产业趋势初步明确(技术路线/客户需求/产业链价值),但业绩释放节奏仍不清晰 [15] - 2023年AI行情分化:激进投资者主攻大模型和应用,机构投资者聚焦光模块等算力基础设施 [16] 抢座的投资者 - 操作模式:利用产业趋势中的四类波动(风格切换/政策变化/过度炒作/板块轮动)进行高抛低吸 [20] - 当前挑战:人形机器人与智能驾驶领域面临AI成熟度、技术路径与政策法规的多重不确定性 [20][21] - 风险特征:核心标的估值已充分反映预期,任何不及预期事件都会引发剧烈波动 [21] 产业趋势演化规律 - 技术变革类:需经历产品成熟度提升与成本下降周期,如光伏产业早期参与者多数被淘汰 [10] - 国家战略类:受政策推动但存在部门协调难题,低空经济典型体现政策不确定性 [17] - AI应用类:需求爆发存在随机性,标的筛选难度大,更适合组合投资或紧密跟踪 [18] 投资方法论对比 - 研究重点:"占座的"关注投资者心理,"买座的"侧重产业跟踪,"抢座的"需要综合评估性价比 [24] - 能力要求:黄牛需概率思维,机构需深度调研能力,趋势投资者需快速决策能力 [8][15][20] - 科技股特性:每个阶段都可能出现3-5倍机会,但波动剧烈且需要持续跟踪标的更替 [10][26]
【广发策略】如何看市场调整?深海科技会是下一个低空经济吗?
晨明的策略深度思考· 2025-03-23 18:18
如何看待本周市场的调整 - 风格裂口弥合通常通过落后风格补涨或领涨风格下跌完成,3月以来属于强势补涨状态(50、300、红利补涨;恒生科技、1000、科创板震荡)[1] - 历史数据显示风格切换后80%概率回归原风格:如2013年成长→消费→成长(创业板指-13.4%)、2014年稳定→金融→成长(金融+69.3%)[2][14] - 中小盘指数上半年日历效应显著:春节至两会上涨概率超90%(中证1000达93.3%),两会后平均30交易日调整,4月上旬一季报驱动反弹[3][5][6][7][15] - TMT成交额占比安全阈值测算:2月高点44.6%回落至32%(接近0.7倍阈值31%),历史显示回落至情绪顶部70%位置后超额收益回升[9][17] - 全年科技风格仍为主线,建议布局订单兑现快的领域:CSP大厂上游(AIDC)、推理应用工具(昇腾一体机)、端侧(字节/小米)、军工电子[10][18] 深海科技产业分析 - 政策定位提升:首次写入2025政府工作报告,与商业航天、低空经济并列,地方政策接力(青岛/上海3月出台支持文件)[11][19][29] - 产业链三大环节: 1)上游:钛合金材料(耐高压腐蚀)、声呐/水听器等通信设备[21] 2)中游:ROV/AUV潜水器、深海机器人、海工船[21] 3)下游:矿产开发(钴/锰储量超陆地)、国防、能源开采[21][22] - 产业特征: - 军民两用属性(美日俄强化深海国防技术)[22][24] - 24年海洋经济规模10万亿(+5.9%),对标低空经济25年1.5万亿预期[22] - 国产替代空间大(高压环境技术要求高)[23] 深海科技行情对标低空经济 - 启动环境相似:科技催化剂空窗期(GTC/财报落地)+一季报景气线索稀缺(仅风电/电子等少数板块亮眼)[26][27][28] - 行情空间测算:低空经济龙头涨幅1-2倍(万丰奥威+279%)、持续2-3个月,当前深海仍处早期阶段[30][33] - 差异点:低空以eVTOL为核心链状结构,深海更分散,建议关注"卖铲子"环节(材料/装备)[33] 行业数据跟踪 - 房地产:1-2月新开工面积同比-29.6%(较1月降6.6pct),3月成交面积环比+62%[35] - 新能源车:3月前两周零售同比+41%(累计+36%),渗透率升至55.3%[36] - 资源品:螺纹钢价周跌2.4%至3205元/吨,原油库存下降推动WTI涨1.6%至68.28美元[37][38] - TMT板块调整:计算机(-5.32%)、传媒(-4.96%)领跌,TMT成交占比回落至3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