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加工
搜索文档
精艺股份股价下跌1.82% 上半年净利润同比下滑42.95%
金融界· 2025-08-27 02:00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2025年8月26日收盘价10.78元 较前一交易日下跌1.82% 开盘价10.88元 最高价11.03元 最低价10.75元 [1] - 当日成交量99668手 成交额1.08亿元 [1] 主营业务与板块属性 - 主营业务聚焦铜加工产业 同时探索能源与碳管理相关业务 [1] - 所属板块包括有色金属 广东板块 微盘股 [1] 半年度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3.81亿元 同比增长38.80% [1] - 归母净利润1085.91万元 同比下降42.95% [1]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2.03亿元 较上年同期有所改善 [1] 股权结构与资金流向 - 第一大股东南通三建控股有限公司质押全部持股 占总股本30% [1] - 8月26日主力资金净流出289.32万元 近五日累计净流出3275.38万元 [1]
海亮股份:8月25日召开董事会会议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5 22:10
公司会议与决策 - 公司于2025年8月25日在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协同路368号海亮科研大厦召开第九届第二次董事会会议 [1] - 会议审议《关于提前赎回"海亮转债"的议案》等文件 [1] 财务与业务结构 - 2024年1至12月营业收入构成中铜加工行业占比70.59% [1] - 贸易行业收入占比28.75% [1] - 其他行业收入占比0.49% [1] - 其他业务收入占比0.18% [1] 市场表现 - 公司当前收盘价为12.46元 [1] - 公司市值达258亿元 [1]
有色金属行业观察:铜关税冲击与铝市博弈
搜狐财经· 2025-08-23 20:43
铜关税政策影响 - 美国自8月1日起对半成品铜及铜密集型衍生产品加征50%关税 导致全球铜铝市场波动加剧 [1] - 关税政策直接冲击美国本土铜加工企业 进口原料加工后再出口成本显著上升 部分企业考虑产能转移至海外或回流本土 [1] - 政策限制美国高质量废铜内销比例 2027年起25% 逐年递增至2029年40% 压缩加工企业原料获取灵活性 [1] 铜市场供需格局 - 中国上半年"抢装"新能源项目透支部分需求 叠加美国关税政策引发市场对铜价下行担忧 [2] - 铜矿资源紧张格局未改 智利国家铜业下调产量指引 全球对铜矿资源争夺加剧 [2] - 若美国经济"软着陆"与政策托底效应显现 铜价或维持易涨难跌态势 [2] 企业表现与产能 - 洛阳钼业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大增60.07% 铜产量同比增长12.68% [2] - 公司在刚果(金)铜钴矿区产能持续释放 年产铜能力超65万吨 [2] - 洛阳钼业巴西铌磷矿运营稳健 上半年铌产量同比增2.94% 磷肥产量达58.26万吨 [3] 铝市场状况 - 铝市呈现供需弱平衡特征 美国未对精炼铝加征关税 但本土铝加工企业受成本压力影响部分产品价格上调 [3] - 国内铝锭库存累增不流畅 主因铸锭量提升与部分终端提前备货 [3] - 沪铝价格在20700元/吨附近震荡 短期需求预期偏弱 但中期受低库存与政策预期支撑 [3] 氧化铝市场 - 氧化铝市场延续过剩格局 铝土矿供应扰动频发 但进口矿补充缓和紧张情绪 [3] - 氧化铝产能过剩未改 现货价格持平 低估值限制深跌空间 [3] 宏观政策影响 - 特朗普政府施压美联储降息 市场对9月降息预期概率维持在80%以上 [3] - 若降息落地 美元走弱或为铝价提供短期上行动力 [3] - 铝市核心矛盾在于"金九银十"传统旺季需求能否兑现以及海外库存变化 [3] 行业整体展望 - 铜产业链加速调整 资源型企业韧性凸显 铝市需等待需求端实质性改善信号 [4] - 行业需密切关注宏观政策转向与供需边际变化以应对新一轮周期挑战 [4]
鑫科材料股价回调2.93% 成交额突破14亿元
金融界· 2025-08-20 22:27
股价表现 - 8月20日收盘价4.64元,较前一交易日下跌0.14元,跌幅2.93% [1] - 当日成交量3022万手,成交金额14.13亿元 [1] - 股价最高触及4.89元,最低下探4.52元,振幅达7.74% [1] 公司基本情况 - 主营业务为铜及铜合金板材、带材、箔材、管材等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1] - 产品应用于电子电器、通讯设备、建筑装饰等领域 [1] - 总市值83.81亿元,流通市值83.81亿元 [1] 资金流向 - 8月20日主力资金净流出1.05亿元,占流通市值的1.25% [1] - 近五个交易日累计净流入2.14亿元,占流通市值的2.55% [1]
金田股份深化高端市场布局 半年度净利增速204%远超营收
长江商报· 2025-08-20 11:08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592.94亿元 同比增长2.46% [1][2] - 归母净利润3.73亿元 同比大幅增长203.86% [1][2] - 扣非净利润2.63亿元 同比增长117% [2] 业务结构优化 - 境外主营业务收入74.14亿元 同比增长21.86% 占比提升至13.57% [1][4] - 铜材海外销量9.92万吨 同比增长14.52% [4] - 新能源汽车领域铜产品销量同比增长20% [3] 产品与技术优势 - 铜及铜合金材料总产量91.98万吨 持续保持全球产量第一地位 [2] - 800V高压电磁扁线出货量同比增长137% 高压扁线占比提升至42% [3] - 新增新能源驱动电机定点项目42项 其中800V高压平台23项 [3] 研发投入与创新 - 2025年上半年研发费用3.01亿元 同比增长11% [5] - 累计拥有授权发明专利272项 其中国际专利5项 [5] - 主持参与制定国家行业标准82项 获省级科技进步奖20项 [5] 市场表现 - 近五个交易日股价累计上涨56.84% 其中8月19日单日涨幅7.02% [1][5] - 成功切入比亚迪 吉利 小米 宁德时代等核心客户供应链 [3] 产能与全球布局 - 境外子公司达16家 覆盖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4] - 2024年铜材海外销量16.99万吨 同比增长20.58% [4] - 越南铜管生产基地成为首个海外制造中心 [4]
金田股份2025年中报简析:营收净利润同比双双增长,盈利能力上升
证券之星· 2025-08-20 07:00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中报营业总收入592.94亿元,同比增长2.46%,归母净利润3.73亿元,同比大幅增长203.86% [1] - 第二季度单季度营收320.08亿元同比下降3.13%,但归母净利润2.23亿元实现惊人增长1484.67% [1] - 盈利能力显著提升,毛利率2.86%同比增长21.24%,净利率0.64%同比增长203.06%,每股收益0.26元同比增长225% [1] 资产负债结构变化 - 货币资金12.31亿元同比下降18.02%,应收账款80.13亿元同比下降3.08% [1] - 有息负债127.5亿元同比下降9.72%,优化借款结构导致短期借款增长31.15% [1][6] - 应付账款同比下降39.24%因应付原料款减少,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增长45.99%因长期借款到期 [7][8] 现金流状况 - 每股经营性现金流-0.74元,同比改善46.82% [1]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同比增长46.58%因销售回款增加,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改善43.2%因固定资产投资和期货保证金减少 [14] - 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同比下降77.45%因偿还债务金额增加 [14] 特殊项目变动 - 交易性金融资产下降31.74%因未指定套期及远期外汇合约公允价值变动 [1] - 应收票据增长47.9%因持有增加,应收款项融资下降41.83%因银行承兑汇票贴现增加 [2][3] -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下降100%因处置投资,其他综合收益增长373.54%因套期储备增加 [5][12] 费用与成本结构 - 三费总额9.38亿元,占营收比1.58%同比增长7.92% [1] - 管理费用增长39.1%因薪酬费用增加,财务费用占近3年经营性现金流均值达584.3% [13][17] - 预计负债增长128.45%因合同预计亏损金额增加 [10] 行业地位与竞争优势 - 专注铜加工行业39年,是国内规模最大且产业链最完整的铜及铜合金材料制造企业之一 [19][20] - 2021-2024年铜产品产量年复合增长率8%,2024年总产量191.62万吨占中国铜加工材产量9% [20] - 产品应用于新能源汽车、清洁能源、通讯电子、电力电气、芯片半导体等领域,具备一站式采购能力 [20] 机构持仓与预期 - 南华丰元量化选股混合A新进持仓16.63万股,该基金规模0.26亿元近一年上涨40.1% [18] - 证券研究员普遍预期2025年业绩7.13亿元,每股收益均值0.48元 [17] - 另有四只基金新进十大持仓,包括中欧国证2000指数增强A持仓7.30万股 [18] 历史业绩表现 - 2024年ROIC为5.14%,历史中位数ROIC为6.26%,2008年最低为0.86% [15] - 2024年净利率0.37%,显示产品或服务附加值不高 [15] - 公司业绩主要依靠研发及营销驱动 [16]
尽管特朗普豁免了关税,美国铜业公司仍宣布涨价
华尔街见闻· 2025-08-19 22:45
行业动态 - 美国主要电线生产商Southwire Co LLC和Cerro Wire LLC正在上调铜线产品价格 [1] - 美国总统特朗普决定免除基本铜进口关税 预计将使美国铜加工企业受益 [1] 市场影响 - 分析师认为关税决定可能对美国消费者造成通胀压力 [1] - CRU集团的Aisling Hubert指出本土生产商将拥有更大的定价权 [1] - 伍德麦肯兹的Peter Schmitz表示"最终有人会为此买单 那就是美国消费者" [1]
金田股份(601609):2025年半年报点评:新产业新空间,高端产品驱动盈利能级跃迁
爱建证券· 2025-08-19 12:15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12.53元,对应2025年PE为26.2倍 [2][5] 核心观点 - 2025H1实现营收592.94亿元(+2.46%),归母净利润3.73亿元(+203.86%),扣非净利润2.63亿元(+117.0%)[5] - 高端铜基产品驱动增长:800V高压电磁扁线出货量同比+137%,占比提升至42%;稀土永磁收入7.34亿元(+37.76%)[5] - AI算力产业链布局成效显著:铜排散热产品销量+72%,高精密异型无氧铜排切入全球一线GPU散热模组厂商 [5] - 国际化战略推进:海外收入+21.86%,泰国8万吨精密铜管项目在建,越南电磁扁线已量产 [5] 财务预测 - 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7.11亿/9.99亿/11.86亿,增速53.9%/40.5%/18.7% [4][5] - 毛利率持续改善:从2023年2.3%提升至2027年2.9%,ROE从6.4%升至10.3% [4][7] - 现金流改善:2025E经营活动现金流20.72亿元,较2024年15.40亿元显著提升 [6] 业务进展 - 铜加工规模:上半年产量91.98万吨,销量86.03万吨,切入比亚迪/宁德时代等供应链 [5] - 产能扩张:包头稀土永磁基地二期建成后总产能达1.3万吨 [5] - 绿色转型:再生铜销量+61%,形成全产业链闭环 [5]
金田股份2025半年报
中证网· 2025-08-19 09:36
由于提供的文档内容仅为标题"金田股份2025半年报",缺乏具体数据和详细信息,无法提取关键要点和进行详细总结。建议提供完整的财报内容或相关新闻文本,以便进行专业分析。 当前可确认的信息仅包括: 财报发布 - 公司发布2025年半年度财务报告 [1]
金田股份20250818
2025-08-18 23:10
行业与公司 - 金田股份专注于铜及铜合金材料加工 同时涉及稀土磁性材料业务 是国内最大的再生铜综合利用企业[2][4] - 公司业务覆盖新能源汽车 光伏风电 AI算力 人形机器人 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领域[2][4][7] 核心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主营业务收入546 2亿元(同比增长3 53%) 净利润3 73亿元(同比增长203 86%)[3] - 铜及铜合金材料总产量91 98万吨 销量86 03万吨 产销量同比略增[3] - 境外主营业务收入74 14亿元(同比增长21 86%) 占整体收入13 57% 铜材海外销量9 92万吨(同比增长14 52%)[2][4] 新兴领域进展 - 新能源汽车/光伏风电领域铜材销量10 335万吨 其中新能源(含IGBT)铜材销售同比增长20%[2] - 新能源电子扁线项目量产100余个 新增42项定点项目(含800伏高压平台23项)[2] - AI算力领域:为H100/H200提供3DVC散热铜排 为GB200/GB300提供大功率铜排 合作头部企业[8][9] - 人形机器人领域:提供无框电机/空心杯电机核心材料 工业机器人收入已具规模[11][12] - 低空经济领域:为小鹏飞行汽车/大疆无人机提供高性能电磁线圈材料[12] 绿色低碳与再生铜 - 绿色高端低碳再生铜产品销量同比增长61% 覆盖笔记本散热模组 手机马达 新能源电池连接器等[2][5] - 全球少数实现再生铜回收-提纯-深加工全产业链闭环的企业[4] 技术优势与创新 - 算力芯片散热领域:采用3D VC散热铜牌/液冷管等材料 年增长率超50% 开发氧含量<5ppm的JT专利牌号[10] - 生产工艺:自主研发装备 复杂精密加工 特殊处理工艺 核心客户专属技术团队[19] - 新兴领域技术壁垒高 需与客户高度协同(如新能源汽车扁线涂漆次数迭代)[18] 战略与竞争格局 - 增长策略聚焦高端化 国际化 绿色化转型 主动放弃低利润订单(如某汽车客户供货量减少90%)[14][15] - 行业中小企业因加工费过低退出市场 公司通过转型实现利润增长(非行业普遍性增长)[13] - 废铜回收行业存在税收漏洞 预计"十五五"期间国家整治将改变格局 公司有望受益[16] 合作与供应链 - GPU散热模组合作周期6-12个月 通过Cooler Master等台资供应链间接合作 部分产品独家供应[20][21] - 考虑延伸至液冷板等零部件系统级别产品 整合挤压/机加工/电镀等工序[22] - 稀土磁材业务与铜加工材形成协同效应 可共享机器人/新能源车等高门槛客户[23] 其他关键信息 - 数字化建设提升管理效率 产品毛利与盈利水平显著提升[3] - 公司成立39年 未涉足非相关多元化领域 已完成二代领导人交接[7][15] - 稀土磁性材料收入7 34亿元(同比增长37 7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