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酒

搜索文档
天风证券:关注在高端化、全国化方向已经取得成就的黄酒龙头的成长空间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5 08:02
行业趋势 - 黄酒行业过去面临价位、区域、场景、人群等多方面局限 [1] - 近年来在龙头合力推进"全国化、高端化、年轻化"战略下逐步突破 [1] - 行业有望在龙头引领下迎来复兴 [1] 公司发展 - 黄酒龙头作为行业破局推动者有望率先享受行业复兴红利 [1] - 建议关注在高端化、全国化方向已取得成就的黄酒龙头 [1] - 龙头公司具备显著成长空间 [1]
天风证券:黄酒龙头引领破局,行业复兴可期
新浪财经· 2025-08-15 07:55
行业发展趋势 - 黄酒行业过去面临价位、区域、场景、人群等多方面局限 [1] - 近年来在龙头合力推进全国化、高端化、年轻化战略下逐步突破 [1] - 行业有望在龙头引领下迎来复兴 [1] 龙头企业机遇 - 龙头作为行业破局推动者有望率先享受行业复兴红利 [1] - 建议关注在高端化、全国化方向已取得成就的黄酒龙头 [1] - 龙头企业具备显著成长空间 [1]
食品饮料行业2025年中报业绩前瞻
长江证券· 2025-08-14 22:14
行业投资评级 - 食品饮料行业投资评级为"看好丨维持" [10] 核心观点 白酒行业 - 行业处于主动去库存磨底期,需求端受政策冲击但结构优于上轮,预计随宏观经济修复进入弱复苏态势 [5] - 2025年6月限额以上烟酒类零售额同比-0.7%,1-6月累计增长5.5%,价格指数环比下跌0.38% [16] - 高端酒表现稳健:茅台Q2收入增长7%,五粮液动销优于行业,泸州老窖收入承压 [17] - 次高端及地产酒分化明显,山西汾酒Q2收入预计下滑5%,古井贡酒等地产酒进入去库存通道 [17] 黄酒行业 - 行业集中度显著提升,CR3从2016年18%升至2023年43% [6] - 龙头进入提价周期:会稽山纯正系列提价4-5%,古越龙山部分产品提价2-12% [19] - 消费场景拓展至商务礼赠市场,气泡黄酒通过抖音渠道实现破圈 [20] 大众品行业 乳制品 - 2025年1-6月产量下滑0.3%,但6月单月增长4.1%,原奶价格企稳回升预期增强 [22] - 国家育儿补贴政策(0-3岁婴幼儿每年3600元)有望改善中长期需求 [22] 调味品 - 行业库存压力缓解,但除海天味业外多数公司Q2增长承压 [24] - 成本端进入下行通道,头部厂商盈利改善可期 [24] 啤酒 - 现饮渠道承压导致2025H1产量同比-0.3%,企业转向即时零售新渠道 [25][27] - 青岛啤酒Q2销量预计微增,重庆啤酒受高端产品拖累收入下滑2% [47] 餐饮供应链 - 2025年1-6月社零餐饮收入27480亿元(+4.3%),供应链企业发力商超/新零售渠道 [28] 重点公司业绩预测 白酒板块 - 贵州茅台:Q2收入396.5亿元(+7.26%),归母净利185.55亿元(+5.25%) [31] - 山西汾酒:Q2收入预计下滑5%,库存保持健康 [33] - 洋河股份:Q2收入/利润双位数下滑,主动控货降库存 [34] 黄酒板块 - 会稽山:Q2收入增长15%,气泡黄酒抖音渠道放量 [38] 大众品板块 - 伊利股份:Q2收入增长8%,利润增长25% [39] - 锅圈:中期收入32.4亿元(+21.6%),净利润1.9亿元(+122.5%) [42] - 安琪酵母:Q2收入增长12%,糖蜜成本下行推动利润增长13% [48] - 若羽臣:Q2收入增长50%,抗衰产品618放量 [51]
大消费产业跟踪报告2025年第1期:黄酒复兴:破局与价值重塑
华创证券· 2025-08-08 13:06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给出行业投资评级 [1][2] 核心观点 - 黄酒产业正处于价值重塑黄金时期,通过高端化、文化赋能、渠道融合等多维度举措突破传统瓶颈 [5][8] - 行业呈现存量竞争特征,2023年CR3达42.82%,市场份额加速向古越龙山(20.2%)、会稽山(16.1%)等头部集中 [21][31] - 2023年黄酒占酒类市场销售额不足2%,但2024年上市企业产量同比增长4.1%,释放回暖信号 [21][24] 行业发展现状 竞争格局 - 规模以上黄酒企业数量从2016年112家降至2023年81家(-28%),亏损企业年均14家 [24][27] - 2023年行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23.1%至15.58亿元,呈现"量减质升"特征 [26][28] 区域特征 - 江浙沪产量占全国75%,其中浙江单省占比57.02% [38][39] - 古越龙山/会稽山在江浙沪收入占比分别达57.03%/88.77% [41][42] 渠道与消费 - 2017-2024年经销商模式营收占比维持72%-94%,线上渠道CAGR最高达107.1%(会稽山) [43][76] - 73%消费者为40岁以上人群,年轻群体仅占12.5% [45][48] 价值重塑路径 产品策略 - 会稽山发布首个《高端黄酒分级标准》,古越龙山高端酒占比达73.36%(2024年) [67][68] - 创新产品如气泡黄酒(会稽山"一日一熏"618 GMV 5000万+400%)、咖啡黄酒(古越龙山"啡黄腾达") [50][54] 文化赋能 - 会稽山打造"兰亭IP"沉浸式品鉴会,黄酒小镇2024年游客+97.9%/营收+148.58% [58][75] 政策支持 - 绍兴设立1亿元专项资金,浙江实施"尖兵计划"推动科技赋能 [79] 未来展望 - 行业进入价值提升阶段,需突破地域限制(当前外埠市场占比<41%)和年轻化障碍(35岁以下消费者仅占12.5%) [81][82]
会稽山20250807
2025-08-07 23:04
**行业与公司概述** - **行业**:黄酒行业,主要集中在中国江浙沪地区,CR3(前三大公司市占率)约43%,较2016年的18%显著提升[13] - **公司**:会稽山(中国黄酒标杆企业),旗下品牌包括会计山、兰亭、西塘、乌毡帽、唐宋等[6] **核心战略与成果** 1. **高端化战略** - 中高端收入占比从2022年60%提升至2024年67.3%,接近2019年高点[7] - 兰亭系列2024年增长超100%,独立事业部运营后增速连续两年超50%[14][15] - 措施:品鉴会、回厂游、经销商顾问团优化市场策略[16] 2. **年轻化战略** - 产品创新:推出13度小分子工艺的“1743”(绍兴地区销量20万箱,同比增70%)和气泡黄酒[17] - 营销合作:与抖音KOL跨界合作(如白冰),一日一熏产品同比增长476%[4][17] 3. **区域市场表现** - 江浙沪收入占比88.8%(浙江62.1%、江苏10%、上海16.7%),江苏增速亮眼[8] **治理与激励** - 控股股东变更为中建信浙江公司(实控人方朝阳),治理结构清晰[9] - 2024年完成900万股回购,拟用于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计划[9] **行业动态与趋势** 1. **消费场景** - 居家小酌占55%,但商务宴席延伸潜力大(江浙沪经济发达)[11] 2. **行业规模** - 2023年规模以上企业收入85.47亿元,恢复性增长;企业数量从90家降至81家[12] 3. **竞争格局** - 三大上市公司:古越龙山、会稽山、金枫酒业,CR3达43%[13] **财务与估值** - **提价影响**:快递商与国润商协同提价,参考2016-2017年周期(提价后合同销售额5.26亿元),预计提升盈利[19] - **估值**:2025年PE约40倍,因基数低但利润扩增空间大(改革+新品放量)[20] **其他关键信息** - **品牌历史**:创立于1743年,获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1998年成为国宴用酒[3] - **工艺特点**:绍兴黄酒含八大工序(如糯米浸泡15天),按含糖量分四类[10] - **创新方向**:借鉴威士忌Highball案例,探索饮料化黄酒或养生场景[18] (注:未提及部分如具体财务数据单位已按原文保留,如“亿元”)
古越龙山连跌6天,鹏华基金旗下1只基金位列前十大股东
搜狐财经· 2025-08-01 23:46
古越龙山股价表现 - 古越龙山连续6个交易日下跌,区间累计跌幅-5.87% [1] - 公司是中国黄酒行业头部企业,全国520户国家重点企业之一,中国酒业协会副理事长单位 [1] - 鹏华基金旗下鹏华中证酒ETF为古越龙山前十大股东,今年二季度减持 [1] 鹏华中证酒ETF业绩 - 今年以来收益率-7.91%,同类排名3416(总3420) [1] - 近1周涨幅-2.27%,近1月涨幅2.68%,近3月涨幅-4.51%,近6月涨幅-0.65% [2] - 同类平均近1周涨幅-1.03%,近1月涨幅5.12%,近3月涨幅11.29%,近6月涨幅12.75%,今年以来涨幅10.56% [2] - 跟踪标的近1周涨幅-2.37%,近1月涨幅2.13%,近3月涨幅-6.33%,近6月涨幅-2.23%,今年以来涨幅-10.25% [2] 基金经理信息 - 鹏华中证酒ETF基金经理为张羽翔 [3] - 张羽翔累计任职时间9年又321天,现任基金资产规模264.15亿元,在管基金最佳任期回报93.53% [4] - 张羽翔管理过多只基金,包括鹏华上证民企50ETF联接、民企ETF、鹏华新丝路分级等 [3][4] 鹏华基金公司背景 - 鹏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12月 [4] - 公司股东包括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50%)、意大利欧利盛资本资产管理股份公司(49%)、深圳市北融信投资发展有限公司(1%) [4]
古越龙山:累计回购公司股份1375.21万股
证券日报· 2025-08-01 21:41
公司回购股份情况 - 公司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A股股份1375 21万股 [2] - 已回购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为1 51% [2] - 回购计划将持续至2025年7月31日 [2]
古越龙山最年轻副总吕旦霖离职
国际金融报· 2025-07-31 20:31
人事变动 - 副总经理吕旦霖因工作调动于7月30日离任 持有公司10.45万股股票 离任后需遵守股份买卖限制性规定 [1] - 吕旦霖为2023年聘任的三位副总经理之一 任期原定2027年7月截止 现提前两年离任 [1][3] - 公司近年高管变动频繁 今年4月聘任蒋宏伟为副总经理 去年12月聘任马川为总经理、潘良灿为副总经理 [3][4] 管理层背景 - 当前8位副总经理中 2位具有政府机构工作背景 6位来自黄酒集团或公司内部 [5] - 吕旦霖曾任绍兴市人力社保局人才综合处处长 蒋宏伟曾任诸暨市科技局局长 马川曾任绍兴市发改委副主任 潘良灿曾任绍兴市经信局投资装备处处长 [1][3][4] - 吕旦霖为2023年管理层中最年轻成员(43岁) 未在2023年领取薪酬 2024年税前薪酬54.03万元 [3] 战略与业绩 - 吕旦霖主导公司"年轻化、高端化、国际化"战略 推动产品进入东亚和西欧市场 与东方演艺集团开展合作 [3] - 2023年营收19.36亿元(同比增长8.55%) 酒产品营收19.05亿元(同比增长10.41%) 但归母净利润2.06亿元(同比下滑48.17%) [7] - 2024年一季度营收5.39亿元(同比下滑4.9%) 净利润0.59亿元(同比下滑6.14%) [10] 目标与展望 - 董事长孙爱保提出2024年目标:酒类销售增长12%以上 利润增长12%以上 营收超20亿元 [9] - 公司连续四年未达成业绩目标 2021年"双20%"目标及2022-2023年"双12%"目标均落空 [9] - 2025年目标已调整为:酒类销售增长6%以上 利润增长3%以上 [9] 行业环境 - 黄酒市场竞争激烈 行业处于转型升级关键阶段 [10] - 公司正推进产品结构优化和高端化战略以适应消费升级趋势 短期业绩可能出现波动 [10]
古越龙山副总吕旦霖提前离任,近两年密集发生高管变动
南方都市报· 2025-07-31 00:01
高层人事变动 - 吕旦霖辞任古越龙山董事、副总经理职务,原定任期至2027年7月11日,提前离任原因为工作调动 [2][3] - 吕旦霖持有公司股票104,500股,离任后将遵守股份买卖限制性规定 [6] - 今年以来公司已发生多次高层人事变动,包括1月总经理徐东良辞职、马川接任,4月聘任蒋宏伟为副总经理 [7] 战略转型进展 - 公司持续推进"年轻化、高端化、国际化"战略,推出"只此青玉"等特色产品,开设慢酒馆,创新黄酒咖啡等跨界产品 [6] - 吕旦霖任内主导高端单品"只此青玉"推出及东亚、西欧市场拓展 [7] - 常态化举行"越酒行天下"国际活动加速黄酒出海 [6] 经营业绩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19.36亿元(+8.55%),净利润2.06亿元(-48.17%) [7] - 2025年一季度营收5.39亿元(-4.90%),归母净利润5901.87万元(-4.82%) [7] 人事变动影响 - 公告称吕旦霖离任不会影响公司相关工作正常开展 [5] - 业内人士指出战略需要连续承接,副总经理职责需重新分配 [7] - 吕旦霖离任后公司仍有8名副总经理 [7]
非白酒板块7月30日涨0.43%,*ST椰岛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出7649.92万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7-30 16:26
板块表现 - 非白酒板块当日上涨0.43%,领涨股为*ST椰岛(涨幅4.93%)[1] - 上证指数上涨0.17%至3615.72点,深证成指下跌0.77%至11203.03点[1] - 板块成交额前列个股包括青岛啤酒(5.22亿元)、重庆啤酒(2.91亿元)和燕京啤酒(2.98亿元)[1] 个股涨跌 - *ST椰岛表现最强(收盘价7.23元,成交量22.85万手)[1] - 涨幅超0.5%个股包括中信尼雅(1.05%)、燕京啤酒(0.88%)和青岛啤酒(0.67%)[1] - 珠江啤酒(0.38%)、重庆啤酒(0.34%)等6只个股涨幅低于0.5%[1] 资金流向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7649.92万元,游资净流出6309.61万元,散户净流入1.4亿元[2] - *ST椰岛获主力资金净流入1211.33万元(占比7.45%),但遭游资净流出543.3万元[2] - 威龙股份资金流出最显著(主力净流出447.55万元,游资净流出451.15万元)[2] - 莫高股份获主力与游资共同流入(分别126.7万元和142.1万元)[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