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奢侈品
icon
搜索文档
三大股指小幅收涨!AI概念股表现突出
金融界· 2025-04-30 17:08
港股市场表现 - 4月30日港股三大指数上涨,恒生指数涨0.51%,国企指数涨0.1%,恒生科技指数涨1.35% [1] - 科技相关概念股表现活跃,包括小米概念股、SaaS概念、AI概念等 [1] - 机器人概念股集体上行,微创机器人涨11.01%,速腾聚创涨6.05%,第四范式涨7.28%,优必选涨4% [2] - 保险股普遍走高,友邦保险涨6.51%,中国太平涨3.66%,中国财险涨3.03%,中国人寿涨1.57% [2] - 芯片股多数上涨,上海复旦涨4.1%,中芯国际涨2.51%,华虹半导体涨1.43%,地平线机器人-W涨1.24% [2] - 消费板块表现强劲,周大福涨8.46%,柠萌影视涨3.4%,中国中免涨3.42%,华住集团-S涨2.43% [3] - 内银股多数走弱,盛京银行跌5.71%,招商银行跌4.61%,工商银行跌2.92%,建设银行跌2.86% [3] - 黄金股、有色金属股全线下跌,赤峰黄金跌2.49%,山东黄金跌1.94%,紫金矿业跌1.28%,招金矿业跌1.18% [3] - 风电、核电、绿电、电力设备等电力相关板块普遍回调 [3] - 医美概念、医药外包概念等医药股表现不佳 [3] 行业动态 - AI竞赛加剧,小米推出首个推理开源大模型Mimo,阿里发布Qwen 3 [1] - 工信部推动人形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摩根士丹利预计2050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收入将达5万亿美元 [2] - 五大上市险企一季度净利润841.76亿元,同比增长1.4% [2] - "五一"假期临近,文旅、餐饮、零售等消费市场预期火热,各地政府推出优惠活动 [3] 公司表现 - 科技股中,金山云飙升14.2%,小米集团-W涨5.27%,金山软件涨7.07%,迈富时涨10.4%,万国数据-SW涨9.29%,金蝶国际涨6.81% [1] - 机器人概念股中,微创机器人涨11.01%,速腾聚创涨6.05%,第四范式涨7.28%,优必选涨4% [2] - 保险股中,友邦保险涨6.51%,中国太平涨3.66%,中国财险涨3.03%,中国人寿涨1.57% [2] - 消费股中,周大福涨8.46%,柠萌影视涨3.4%,中国中免涨3.42%,华住集团-S涨2.43% [3] - 内银股中,盛京银行跌5.71%,招商银行跌4.61%,工商银行跌2.92%,建设银行跌2.86% [3] - 黄金股中,赤峰黄金跌2.49%,山东黄金跌1.94%,紫金矿业跌1.28%,招金矿业跌1.18% [3]
企业感受为先,缩小政策实施“温差”
解放日报· 2025-04-30 15:43
文章核心观点 上海通过创新举措优化营商环境,提升企业感受并塑造竞争新优势,其建设思路不断进化且注重“质”的提升 [1][2][7] 分组1:上海营商环境创新举措 - 开设“无事不扰”白名单,首批411项低风险事项纳入 [1] - 2025年1月1日起全市推广“检查码”制度,减少“多头查”“重复查” [5] - 推进“政策服务优化”,建设惠企政策精准服务平台“随申兑” [5] 分组2:提升企业感受 - “提升企业感受”是上海优化营商环境8.0版行动方案最大特点和主攻方向 [2] - 确定“开门办营商”思路,行动方案制定前走访企业、沟通商会协会园区并征集意见 [3] - 解决企业面对优惠政策“不好找”“看不懂”等五大痛点 [3] 分组3:塑造竞争新优势 - 上海营商环境建设关乎城市经济活力和中国国际影响力,世界银行排名中中国从2018年第78位升至2020年第31位,上海评估权重55% [7] - 新评估标准为上海营商环境建设提供新思路,8.0版行动方案有诸多提“质”措施 [7] - 2025年世界银行排名更新,上海将完善监管规则等塑造国际竞争新优势 [8]
BERNSTEIN:2025 年第一季度中国消费动态:在脆弱复苏中平衡刺激支持与关税压力
2025-04-30 10:08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中国消费行业(涵盖食品饮料、酒店休闲、旅游、服装运动、奢侈品、化妆品、家电、汽车等细分行业) - **公司**:茅台、五粮液、百威亚太、华润啤酒、青岛啤酒、路易威登、爱马仕、盟可睐、普拉达、耐克、阿迪达斯、露露乐蒙、安踏、李宁、比亚迪、吉利、小鹏、小米、理想、蔚来等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宏观经济 - **核心观点**:中国消费者信心呈脆弱复苏态势,各行业表现分化,复苏态势脆弱且易逆转 - **论据**: - 2025年Q1中国GDP同比增长5.4%,与2024年Q4表现一致;流动性指标改善,货币供应量M1增长1.6%,M2增长7.0%;3月社会融资总额增长8.4%;信贷冲动虽为负但逐季改善;人均可支配收入与GDP增长同步,农村地区略好于城市 [36] - 制造业和非制造业PMI自1月起逐步改善,但预计4月因关税宣布而减速;消费者信心仍处于低迷水平,家庭消费行为谨慎 [36] - 3月零售销售同比增长5.9%,旅游数据显示旅客持续增长,但CPI平均为 -0.1%,表明定价能力减弱和消费犹豫;房地产市场价格仍在下降但有企稳迹象 [42] 各行业表现 - **中国高端饮料**: - **核心观点**:餐饮应用使用加速,高端啤酒需求向好,茅台等高端品牌价格稳定 - **论据**:餐厅应用使用同比增长26%,表明餐饮需求改善;春节旅行同比增长9%,清明假期旅行同比增长6%,消费者在体验消费上支出增加;茅台批发价稳定在约2100元,其他超高端品牌价格也保持良好 [4] - **中国酒店与休闲**: - **核心观点**:中国酒店RevPAR增长滞后,但预计2025年下半年改善 - **论据**:2024年和2025年初中国酒店RevPAR持续下降,2024年Q4降幅收窄至个位数;预计2025年中国酒店RevPAR增长1 - 3%,仍低于亚太地区(不包括中国)5%的增长预测 [87] - **中国旅游**: - **核心观点**:旅游行业表现坚韧,国内旅游增长稳定,出境游增长有韧性,但酒店和航空存在通缩压力 - **论据**:2025年Q1国内旅游旅客稳定增长约7%;酒店行业增长约10%,但平均每日房价(ADR)下降;机票价格同比下降约5%;出境游航空客运量增长约30%,中国游客前往泰国的人数同比下降25%,前往日本和新加坡的人数在1 - 2月分别增长95%和20% [96] - **中国服装与运动服饰**: - **核心观点**:线上销售强劲,线下销售持续下滑,各品牌表现分化 - **论据**:2025年Q1零售销售同比增长3.6%,与2024年基本持平;线下销售持续下降,如香港百货公司2月销售额大幅下降,运动服饰线下销售3月恶化;线上运动服饰销售在Q1增长14%,抖音成为最大平台,占线上运动服饰销售的51%;耐克受乔丹系列清仓影响,阿迪达斯市场份额回升,露露乐蒙和On Running增长强劲 [124][125][126] - **中国奢侈品**: - **核心观点**:中国奢侈品消费呈现复杂态势,消费向海外转移,消费者更注重性价比 - **论据**:2025年Q1中国奢侈品消费同比增长,但消费继续向海外转移,尤其是日本和欧洲;消费者变得更加挑剔,更倾向于“投资级”品牌或热门创新品牌;中国对奢侈品手表的需求降至疫情前水平以下,预计低迷需求将持续 [157][158][159] - **中国化妆品**: - **核心观点**:Q1美妆电商表现良好,但复苏可持续性存疑 - **论据**:Q1美妆电商跟踪公司的商品交易总额增长12.7%,市场份额平均增加51个基点;但宏观经济指标疲软和关税战争升级使Q2前景不明,Q1强劲数据可能是异常现象而非持续反弹的开始 [10] - **中国家电**: - **核心观点**:Q1表现稳健,但关税可能影响出口 - **论据**:Q1空调出货量同比增长16%,主要受出口拉动,出口增长24%;预计Q2行业出货量将适度放缓,关税可能对出口产生负面影响;国内市场受国家补贴支持,预计将保持强劲势头 [11][12] - **中国汽车**: - **核心观点**:Q1汽车销售好于预期,但宏观经济和消费者信心仍面临挑战 - **论据**:2025年Q1中国乘用车零售量为510万辆,同比增长3.1%;电动汽车(BEV & PHEV)销量同比增长34.7%,达到230万辆,渗透率为46.1%;豪华品牌汽车销量同比下降13.5%,大众市场销量同比增长6.8%;预计2025年行业批发量增长1%,达到约2750万辆,出口将继续成为增长动力 [7][27] 投资建议 - **中国高端饮料**:对百威亚太、华润啤酒和青岛啤酒H股给予“跑赢大盘”评级,对青岛啤酒A股给予“与大盘持平”评级;对茅台和五粮液给予“跑赢大盘”评级 [15] - **中国消费**:对Amer Sports给予“跑赢大盘”评级 [16] - **全球服装与运动服饰**:预计耐克仍将是市场领导者,但2025年市场份额将下降,2026年恢复增长;阿迪达斯市场份额将继续回升;露露乐蒙和On Running将继续保持两位数以上增长;短期更看好On Running [19] - **全球酒店与休闲**:预计2025年中国酒店RevPAR增长将改善,但仍低于亚太地区(不包括中国);洲际酒店集团在中国市场的业务恢复增长可能是2025年的关键利好因素 [20] - **中国旅游**:看好携程(Trip.com),预计其将受益于中国旅游的长期增长趋势和数字渗透率的提高,估值具有吸引力 [23] - **全球奢侈品**:对于悲观者,爱马仕是首选股票;对于乐观者,路易威登的困境正在得到解决,预期已经较低 [25] - **欧洲食品和个人护理产品(有重要中国高端市场敞口)**:对欧莱雅给予“与大盘持平”评级,目标价为380欧元;对拜尔斯道夫给予“跑赢大盘”评级,目标价为155欧元;对联合利华给予“跑赢大盘”评级,目标价为52英镑 [26] - **中国汽车**:对比亚迪、小米和理想汽车给予“跑赢大盘”评级,对小鹏和蔚来给予“与大盘持平”评级;对吉利给予“跑赢大盘”评级,对长城、广汽和上汽给予“与大盘持平”评级 [28]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中国消费市场各行业在Q1表现出明显的渠道分化,线上平台蓬勃发展,而实体零售持续低迷,如服装运动服饰行业线上销售增长,线下销售下滑 [32][124][125][126] - 中国房地产市场价格持续下降,虽有企稳迹象,但仍对家庭财富和消费能力产生直接影响,抑制了消费者的重大购买决策 [40] - 新引入的美国进口关税对全球经济、金融市场和全球货币的负面影响开始显现,增加了全球衰退的可能性,对中国消费者信心产生负面影响,尤其对中国出口企业影响较大 [6][24][160]
欧股“十一罗汉”收盘播报|诺和诺德、Sap、欧莱雅收涨超2%
快讯· 2025-04-30 00:44
德国思爱普Sap和欧莱雅至少涨2.32%,葛兰素史克、罗氏制药、赛诺菲涨1.63%-1.21%,阿斯利康和雀巢至多涨0.87%。 LVMH集团则收跌2.53%。 | 名称 = | 代码 : | 最新价 | 开营 | 高 | | 低 | | | --- | --- | --- | --- | --- | --- | --- | --- | | Novo Nordisk B H | NOVOb | 424.4 | 408.4 | 429.8 | 406.1 | +10.1 | +2.43% | | I SAP公司 | SAPG | 254.600 | 250.950 | 255.800 | 249.900 | +5.800 | +2.33% | | 欧莱雅 | OREP | 388.00 | 381.85 | 388.00 | 381.30 | +8.80 | +2.32% | | តន GSK plc | લેટાર | 1.432.00 | 1.426.50 | 1.435.50 | 1.404.00 | +23.00 | +1.63% | | + 罗氏制药公司 | ROG | 269.00 | 267.10 ...
LV路易威登美妆中国首店或将落地南京德基
新浪财经· 2025-04-29 22:07
路易威登美妆战略布局 - 公司计划2025年秋季推出首个全线美妆品牌La Beauté Louis Vuitton,由化妆师Pat McGrath担任创意指导,首批产品包括55支口红、10支润唇膏和8款眼影盘,包装设计融入品牌标志性手提箱元素 [4][5][7] - 中国首店选址南京德基广场,目前正在招聘店长及美妆造型师,要求化妆品或奢侈品零售领域5年以上经验,同时在北京、上海、武汉等城市同步招聘相关岗位 [1][4] - 美妆产品将由品牌自主生产,背靠LVMH集团资源,首批进入全球116家门店销售 [5][7] 南京德基广场商业地位 - 2024年销售额达245亿元,同比增长2.5%,新开54家首店占玄武区首店总量的50%,负一楼美妆区正在进行品牌调整,涉及LVMH旗下帕尔玛之水等品牌 [5] - 区别于北京SKP的纯重奢定位,该商场通过美术馆、网红卫生间等业态提升大众关注度,被视作商业地产"新星" [5] 奢侈品美妆行业趋势 - 爱马仕美妆部门2021年增长46.4%,但2022年起增速降至15%并持续下滑,思琳单色号口红市场反响平淡 [8][9] - 华伦天奴、普拉达选择与欧莱雅合作,借助其研发和渠道资源快速铺设30余家线下门店,但错过规模化最佳时机 [8][9] - 行业面临国货美妆竞争加剧,欧莱雅、雅诗兰黛财报显示高端美妆市场萎缩,国际品牌需应对消费者忠诚度下降挑战 [8][9][10] 路易威登美妆市场挑战 - 需突破消费者对品牌箱包/成衣的固有认知,建立美妆产品专业度,中国市场的复杂气候和多元审美偏好增加产品适配难度 [9][10] - 直营模式放弃第三方渠道流量支持,需自主解决冷启动问题,在红海竞争中平衡奢侈品调性与大众化需求 [10]
净关25家门店,开云集团“开局艰难”一季度营收下滑14%
新京报· 2025-04-29 12:06
开云集团业绩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总营收下滑14%至38.83亿欧元,股价年初至今累计下跌超25%,市值214.48亿欧元 [1] - 预计第二季度销售仍将以双位数幅度下跌,或将启动裁员计划 [1] - 2023年全年营收196亿欧元同比下降4%,2024年营收171.9亿欧元同比下跌12%,净利润11.33亿欧元同比下降62% [4] 分品牌及区域表现 - 古驰同店销售额下跌25%至15.71亿欧元,直营销售下降25%,批发收入下降33% [4] - 圣罗兰营收6.79亿欧元同比下降9%,葆蝶家营收4.05亿欧元同比增长4%,其他品牌部门收入7.33亿欧元同比下降11% [2] - 亚太市场营收同比下跌25%,欧洲与北美市场同比下滑13%,日本市场下滑11% [2] - 净关闭门店25家,直营网络总数降至1788家 [2] 行业整体趋势 - 2025年全球奢侈品市场增速预计维持在3%,头部集团或将首次出现负增长 [6] - 路威酩轩第一季度总营收203亿欧元同比下降3%,时装与皮具部门营收同比下滑5% [7] - 爱马仕一季度收入同比增长7.2%至41亿欧元,亚洲市场(不含日本)营收仅增长1.2% [7] - 杰尼亚集团收入4.59亿欧元,按有机基准计算下降1.2% [7] 市场环境与挑战 - 美国加征关税导致路威酩轩美国市场销售额下跌3%,开云集团北美市场同比下滑13% [8] - 奢侈品牌生产链暴露短板,路易威登美国工厂皮料浪费率高达40% [8] - 消费市场多元化且个性化,产品创新力成为核心竞争力 [5] 战略调整与新业务 - 开云美妆一季度营收7100万欧元同比增长6%,但营收占比仅1.8% [4] - 古驰任命巴黎世家创意总监Demna为新创意总监,计划9月发布首秀 [5] - 开云美妆为香水品牌Creed聘任新CEO,曾任职雅诗兰黛 [4]
开云集团一季度收入下滑14%,奢侈品为啥跌个不停?
36氪· 2025-04-29 11:55
开云集团一季度业绩下滑 - 开云集团第一季度收入下滑14%至39亿欧元,主要受Gucci销售额大降影响[3] - Gucci占集团销售额的一半,但今年前三个月的销售额同比下降24%,2024年总体下降23%[3] - 集团净利润急剧下降至11.3亿欧元[3] - 集团股价在首席设计师任命后第二天下跌11%[3] - 下季度销售额预计将继续以两位数百分比下降[4] 业绩下滑原因分析 - 全球经济放缓导致消费者可支配收入减少,奢侈品消费首当其冲[6] - 经济不景气削弱消费者信心,奢侈品炫耀性消费需求下降[6] - Gucci创新力和市场吸引力减弱,未能及时响应新一代消费者对个性化、独特性和可持续性的需求[8] - 奢侈品涨价策略在当前市场环境下逐渐失效[9] - 全球奢侈品市场增长率连续下滑,行业进入调整期[11] 集团应对措施 - 计划减少集团与品牌层面和地区之间的冗余以降低成本[4] - 任命Balenciaga的Demna Gvasalia为集团首席设计师[3] - 需要加大产品研发、设计创新和服务质量提升的投入[9] - 需要优化供应链管理,提高运营效率[11] - 需要积极开拓新市场和销售渠道,发展线上销售和社交媒体营销[11]
“川普1.0”经济高官:关税影响将于下月底在全美显现,最苦的是穷人
华尔街见闻· 2025-04-28 19:48
美国关税政策影响 - 美国关税政策的全面影响预计在5月底显现 基于货物运输和分发所需时间 [1][3][6] - 关税具有高度"累退性" 低收入人群将100%薪水用于购买商品 而富人存储更高比例收入 [4][7][8] - 低收入家庭首当其冲 商品价格上涨直接削弱其购买力 影响远超富裕阶层 [8] 消费行为变化 - 消费者出现"预加载"或"前端购买"行为 抢购汽车 消费品 洗衣机和科技产品 推动汽车销售创历史新高 [5] - 消费者信心指数等"软数据"显示疲软迹象 未来支出先行指标亮红灯 [5] - 消费品公司一季度财报尚可 但对二季度展望普遍悲观 包括Chipotle 百事可乐 航空公司及LVMH等 [5] 经济数据与预期 - 短期"硬数据"表现稳固 但仅为表面现象 因提前购买行为掩盖后续疲软 [5] - 消费者正撤退市场 仅购买必需品或认为"今天不买明天会更贵"的商品 [5] 美联储政策预期 - 美联储降息可能性不大 因美国处于充分就业状态 通胀率约2.4%接近目标 [9][10] - 关税带来通胀压力 即使一次性价格上涨 成本上升将传导至整个经济系统 [10]
美国突发!最高涨价377%!
搜狐财经· 2025-04-28 00:15
价格调整 - 快时尚巨头Shein在美国市场对多品类商品提前提价,以应对即将生效的小额包裹关税,其中美容与健康类前100款畅销商品平均价格较周四上涨51%,家居、厨房用品及玩具类商品平均涨幅超过30%,女士服装价格上涨8% [3] - 具体商品价格变动显著,如厚厨房清洁毛巾价格从1.28美元涨至6.10美元,涨幅达377%,自叶窗空调经原制从0.80美元涨至2.55美元,涨幅219%,手动鸡肉/肉类切碎机从2.91美元涨至9.02美元,涨幅210% [4] - 在美国购物车中仍可购买的43件商品中,有30件在两天内涨价幅度超过10%,50件商品中有7件在美国市场下架,而英国市场价格基本保持不变且无商品下架 [8][11] 关税政策影响 - 美国政府取消小额包裹"低价值豁免"政策,Shein和Temu等电商平台的多类商品将面临高达120%的关税,从5月2日起寄往美国的每件邮包还将被征收100美元的额外费用,6月1日后费用进一步提高 [4] - 为应对关税政策冲击,Shein鼓励部分供应商在越南建立生产能力,Temu则要求工厂将商品批量直运至美国仓库,采取"半托管"模式 [8] - 法国奢侈品牌爱马仕宣布从5月1日起提高在美国所有业务线的销售价格,以完全抵消新关税带来的影响 [13] 市场反应与销售情况 - 在关税引发的价格上涨生效前,美国消费者大量囤积从化妆刷到家用电器等商品,带动Temu和Shein在3月和4月初的销售回升 [8] - 根据抽样数据,4月24日至26日期间,Shein在美国的整体价格平均上涨约10%,部分商品此前已开始提价,如4月22日女士服装类热销产品价格上涨,使该品类前100名商品平均价格从8.68美元上升至9.06美元,涨幅超过4% [8][11] 经济与政策环境 -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表示已宣布的关税增幅显著超出预期,其经济影响可能包括通胀上升和增长放缓,尽管美国经济仍处于稳健状态,但美联储将保持利率稳定,等待形势明朗后再考虑调整 [13] - 招商证券认为4月乃至二季度美国通胀上行风险仍然可控,真正的冲击可能出现在下半年,若油价无法维持低位,则下半年关税通胀冲击会浮出水面 [14]
OpenAI预计四年内收入增长33倍;Gucci一季度营收下降25%;快消巨头发财报,预警关税影响丨百亿美元公司动向
晚点LatePost· 2025-04-25 19:01
OpenAI收入预测与业务规划 - 预计2029年营收达1250亿美元,2030年增至1740亿美元,较2023年底的37亿美元增长33倍[1] - 预计五年后月活用户30亿、周活20亿、日活9亿,当前周活超5亿[1] - 2029年收入构成预测:ChatGPT订阅从80亿增至500亿,API从20亿增至220亿,Agent业务从30亿增至290亿,免费用户及其他新产品从0增至250亿[4] - 预计2024年推理成本增长两倍至60亿美元,五年后达470亿美元[1] - 毛利润率将从40%升至70%,计划四年投入460亿美元用于数据中心建设[1] 奢侈品行业表现 - 开云集团Q1营收38.8亿欧元同比下降14%,Gucci收入下降25%,Saint Laurent降9%,Balenciaga与Alexander McQueen合计降11%[2] - 除日本外亚太地区营收下滑最严重达25%,集团股价单日跌6.9%,过去一年市值蒸发约一半[2] - 集团任命Balenciaga艺术总监Demna Gvasalia接任Gucci设计总监,CFO表示将通过涨价应对美国关税[2] 快消品行业动态 - 雀巢Q1销售额增长2.8%至226亿瑞士法郎,其中2.1%增长来自提价,0.7%来自销量增长[5] - 联合利华Q1营收148亿欧元增长3%,其中1.7%来自涨价,1.3%来自销量增长,北美和拉美价格涨幅超2%[6] - 百事可乐Q1销售额179亿美元同比下降1.8%,因关税影响下调全年利润预期至持平[7] 科技行业监管与竞争 - 欧盟依据《数字市场法案》对苹果罚款5亿欧元、Meta罚款2亿欧元,要求苹果开放支付系统、Meta改进广告授权[8] - 白宫称欧盟罚款为"经济勒索",表示不会容忍[8] - 华为Q1中国市场份额达19.4%创2021年来新高,销售额增近30%;小米增长16.5%市占16.6%,苹果下滑7.7%跌至第五[14] 汽车行业新品发布 - 上汽大众ID. ERA概念车将配备冰箱/沙发/彩电,搭载1.5T发动机实现350km纯电续航,计划2025年量产[15][16] - smart精灵5号BRABUS版定价37.99万元,CEO强调产品情绪价值而非参数堆砌[16] - 岚图FREE+将搭载华为乾崑智驾ADS4和鸿蒙座舱5,投入超5亿进行1366项改进[16] 互联网与消费趋势 - 小红书取消大小周制度,离职不再签竞业协议,周末加班改为自愿[11] - 闲鱼平台国产IP周边交易额达日本IP的1.2倍,哪吒IP销量同比增20倍[13] - 日版"大众点评"Tabelog上线微信小程序,目标2030年用户达25万[12] AI行业争议 - Geoffrey Hinton等AI专家及10位OpenAI前员工联名反对公司转型营利机构,认为违背造福人类初衷[9][10] - 马斯克通过法律诉讼试图阻止OpenAI转型[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