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
搜索文档
华升股份龙虎榜数据(3月26日)
证券时报网· 2025-03-26 17:44
华升股份龙虎榜数据及交易情况 - 公司股票今日涨停,全天换手率4.70%,成交额1.06亿元,振幅10.90% [3] - 营业部席位合计净买入3406.08万元,因日涨幅偏离值达10.10%上榜 [3] - 前五大买卖营业部合计成交5387.03万元,其中买入成交额4396.56万元,卖出成交额990.47万元 [3] - 第一大买入营业部为开源证券西安西大街证券营业部,买入金额2025.95万元 [3] - 第一大卖出营业部为海通证券南京广州路证券营业部,卖出金额491.60万元 [3] 资金流向 - 今日主力资金净流入4702.85万元,其中特大单净流入4675.13万元,大单资金净流入27.72万元 [3] - 近5日主力资金净流入7573.43万元 [3] 财务数据 - 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95亿元,同比增长1.45% [3] - 前三季度净利润为-2183.97万元 [3] - 2024年业绩预告显示预计全年净利润为-5000.00万元至-3700.00万元 [4] 营业部交易明细 - 买二为国泰君安证券上海江苏路证券营业部,买入1199.42万元 [4] - 买三为东亚前海证券四川分公司,买入472.00万元 [4] - 买四为华鑫证券上海光复路证券营业部,买入350.02万元 [5] - 买五为国泰君安证券深圳金田路证券营业部,买入349.16万元 [5] - 卖二为东方证券上海普陀区云岭东路证券营业部,卖出130.06万元 [5] - 卖三为中信证券启东公园南路证券营业部,卖出124.18万元 [5] - 卖四为国泰君安证券总部,卖出123.61万元 [5] - 卖五为国金证券上海静安区南京西路证券营业部,卖出121.02万元 [5]
中国银河证券:1-2月服装社零迎开门红 全年服装内需消费或逐季环比改善
智通财经· 2025-03-18 09:48
文章核心观点 中国银河证券认为2025全年服装内需消费将逐季度环比改善,在政策加持下消费稳复苏,服装行业虽消费弱于社零整体但弹性波动更强,出口受高基数等影响1 - 2月负增长,政府明确2025年首要任务是扩内需、振消费 [1][2][3][4][5] 分组1:2025年1 - 2月消费数据情况 - 2025年1 - 2月全国社零总额83731亿元,同比增长4.0%,其中服装零售总额2624亿元,同比增长3.3% [1][2] - 2025年1 - 2月国内纺织纱线出口同比下降0.90%,服装出口同比下降5.80% [4] 分组2:服装内需消费趋势及原因 - 2025全年服装内需消费将呈现逐季度环比改善趋势,一方面消费政策持续发力,另一方面24年消费低基数和暖冬影响将在2025年回补 [2] - 服装行业消费增速长期低于社零平均增速,因行业发展较早、渗透率和普及度成熟,但零售增速波动幅度大于社零整体,2025年在政策推进下内需消费迎拐点时服装零售波动性特点将体现 [3] 分组3:服装出口情况及原因 - 2024年海外大品牌补库存,新订单比例提升,2024年1 - 2月纺织纱线和服装出口同比分别增长18.9%/16.3%,基数较高,叠加关税及产业迁移影响,2025年1 - 2月服装出口下降较多 [4] - 2025年同期越南出口保持较高增长,2月份越南纺织品和服装出口增速为+20.69%,1 - 2月累计增长9.26%,海外需求维持稳定,2025年1 - 2月其他龙头制造企业整体经营情况良好,丰泰企业等2月份出口订单增速环比提速 [4] 分组4:政府消费政策举措 - 2025年政府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供给端制定提升消费能力等专项举措,释放消费潜力,推动消费提质升级 [5] - 收入端促进居民增收,推动中低收入群体增收减负,完善劳动者工资正常增长机制 [5] - 创新和丰富消费场景,加快新型消费发展,释放文化等消费潜力 [5]
民营企业座谈会释放积极信号
致富证券· 2025-03-12 14:42
报告核心观点 - 民营企业座谈会释放积极信号,决策层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涉及战略转型、国际化布局、协同创新等方面,各部门也出台配套政策支持 [3][4][12] 领导讲话要点 - 高质量发展方面,决策层将改革重心转向质量跃升战略,构建全要素价值创新体系 [3] - 科技创新竞争力上,明确将资源配置向智能装备、清洁能源、数字经济等战略领域倾斜 [3] - 服务支撑体系中,税务系统“春雨润企”专项行动实现服务迭代,形成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政务服务体系 [3] - 国际化布局里,民营经济成为全球资源配置先锋力量,政府构建“出海专业平台” [4] - 协同创新方面,产业协作模式将转变,“技术共生”模式改写产业竞争规则,产业政策进入3.0时代 [5][7] 参会企业家情况 - 参会企业家来自传统互联网大企业和小领域领头羊,涵盖高新技术、制造、民生消费等多个行业 [8][9] 各领域企业代表表现 - 硬科技派中,华为深耕通信技术,韦尔半导体专注芯片设计,宇树科技聚焦智能机器人,DeepSeek领跑人工智能,银河航天开拓商业航天 [10] - 制造业领军者中,小米实现跨领域发展,比亚迪新能源车销量领先,宁德时代参与全球产业链重构 [10] - 民生消费领域,新希望集团构建数字化农业生态,为传统农业注入科技动能 [11] 相关配套政策 - 发改委破除市场准入门槛,解决账款和融资问题 [14] - 工信部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完善服务体系,支持数字化转型 [14] - 金管局加大信贷支持,搭建银企对接平台 [14] - 市场监管局实施注册登记便利化改革,整治涉企乱收费 [14] - 央行解决融资问题,提供金融支持 [14]
深度:科技消费,攻守兼备 ——2025政府工作报告解读|聚焦两会
清华金融评论· 2025-03-07 18:40
经济增长目标与政策导向 - GDP增长目标设定为5%左右,符合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目标要求,需保持年均增速4.7%以上[4] - 物价目标从3%下调至2%,反映对通胀管理更趋务实,旨在防止物价过低或过高偏离2%的平均水平[5] - 失业率目标保持5.5%,城镇新增就业维持1200万高水平,就业仍是宏观政策重要跟踪变量[6] - 粮食产量目标上调至1.4万亿斤,体现对粮食安全重视,单位GDP能耗降幅从2.5%上调至3%[7] 财政政策加码 - 财政赤字率4%创近年新高,新增赤字5.66万亿元,中央财政赤字大幅增至4.86万亿元[10] - 预算内新增政府债务规模11.86万亿元,占名义GDP比重8.4%,为2008年以来最高水平[11] - 新增专项债4.4万亿元中预计较大比例用于土地收储和商品房收购,广东模式已试点307亿元[12] - 财政支出结构侧重消费刺激和民生,以旧换新补贴3000亿元预计拉动消费增速1.2%以上[13] 货币政策宽松取向 - 货币政策转向"适度宽松",全年预计降准100-150BP,政策利率降30-40BP,LPR降40-60BP[18] - 删除"盘活存量"表述,新增"超长期贷款"支持两重项目,信用扩张意愿增强[19] - 首次明确促进楼市股市健康发展,资产价格成为政策核心关切,平准基金或落地[19] - 汇率和长债收益率构成宽松制约,二季度美联储降息预期重燃后或迎来窗口期[20] 消费提振战略 - 以旧换新政策扩围至3000亿元规模,覆盖汽车、家电、手机等,财政补贴乘数效应达2.1倍[25] - 全国性生育补贴或落地,按二孩5000元/三孩1万元标准测算年需资金2300亿元[15] - 居民医保补助再提高30元,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上调20元,多措并举减负促消费[27] - 培育智能家电、新能源汽车等新型消费,完善全口径消费统计制度优化环境[29] 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 - 重点发展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布局生物制造、量子科技等未来产业[42] - 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支持大模型应用,发展智能终端和智能制造装备[45] - 制造业重大技术改造工程扩围,推动数字化转型,培育行业数字化服务商[48] - 深化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工业设计、供应链管理等服务型制造[53] 政府投资与产业引导 - 新型城镇化带动1.35万亿元年投资需求,农民工市民化人均成本约15万元[34] - 央国企发行5000亿元"稳增长扩投资专项债",引领产业战略投资和转型[36] - 加强财政金融协同,通过贴息和结构性工具放大财政资金撬动效应[36] - 产业链安全重点关注集成电路、工业母机等领域,全链条推进技术攻关[48]
高频跟踪 | 地产成交热度攀升
申万宏源宏观· 2025-03-03 23:19
工业生产 - 下游开工继续回暖,汽车半钢胎开工率同比上升3%,涤纶长丝开工同比1.1% [1] - 中上游开工小幅回落,高炉开工同比-0.8pct至2%,PTA开工同比-3.5% [1] - 化工链开工率偏弱,纯碱开工同比+2.9pct至-0.3%,PTA开工同比-3.5%,涤纶长丝开工同比1.1% [4] 建筑业开工 - 基建开工较弱,沥青开工率同比-5.8pct至-2.8% [1] - 水泥产需弱于往年同期,全国粉磨开工率同比-8.5pct至-10.3%,水泥出货率同比-6pct至-11.5% [5] - 玻璃产量表现较弱,同比-0.4pct至-10.6%,但周表观消费同比回升8.8pct至-4.4% [6] 下游需求 - 全国新房成交同比升至50.8%,一线、二线、三线城市成交同比分别升至64.9%、41.7%、55.6% [1] - 电影消费延续高位,观影人次、票房收入同比分别132.8%、149.6% [1] - 人流出行强度持续回落,全国迁徙规模指数同比-7.6pct至6% [1] 物价 - 农产品价格普遍回落,蔬菜、猪肉、鸡蛋、水果价格环比分别-2.1%、-0.7%、-0.5%、-0.4% [12] - 工业品价格延续下滑,南华工业品价格指数环比-1.5%,金属价格环比-0.6%,能化价格环比-2% [13] 出口 - 集运价格持续回落,CCFI综合指数环比-5.2%,地中海航线运价降幅较大(-8.9%) [10] - BDI周内均价有所上升,环比23.9% [10]
关税翻倍:政策如何对冲?(民生宏观陶川团队)
川阅全球宏观· 2025-03-02 22:56
核心观点 - 美国对华加征关税翻倍至20%可能拖累中国名义GDP约0.69个百分点,实际GDP约0.49个百分点[1] - 皮革制品、运输设备、矿产品等行业面临的对美关税将超过45%,化工、纺织、机械设备等出口比重高的行业受冲击更大[2] - 中方反制措施包括关税报复、反垄断调查和出口管制,针对美国煤炭、燃油等顺差领域及科技公司[3][4] - 若20%关税落地,财政对冲规模可能在0.62-1.33万亿元,中位数0.98万亿元,追加特别国债是可能方式[5] 关税对经济影响 - 静态测算显示20%关税拖累名义GDP增速0.69个百分点,实际GDP增速0.49个百分点[1] - 不同出口价格弹性下对名义GDP影响分别为-0.49%、-0.69%、-0.89%[2] - 中国对美出口占总出口比重为14.66%,出口占名义GDP比重为18.87%[2] - 关税影响对美出口增速在-17.81%至-32.06%之间,平均-24.93%[2] 行业影响 - 皮革制品、运输设备、矿产品等行业面临累计关税超过45%[2] - 化工、纺织制品、机械设备等行业对美出口比重在10-15%之间,受冲击更大[2] - 前两年"以价换量"的制造业部门将承受沉重负担[2] 中方反制措施 - 对美煤炭、液化天然气加征15%关税,原油、农业机械等加征10%关税[4] - 对谷歌、英伟达等科技公司展开反垄断调查[4] - 对钨、硫等25种稀有金属实施出口管制,限制军事用途出口[4] - 对铬、锆等关键矿物实施出口许可限制[4] 政策对冲 - 当前经济企稳,短期内政策出手必要性不大[5] - 20%关税可能拖累GDP约0.92万亿元[5] - 财政乘数0.7-1.5倍,对冲规模0.62-1.33万亿元[5] - 年中追加特别国债是可能的对冲方式[5]
特朗普政策对美国就业市场产生负面影响
中信证券· 2025-02-24 13:3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提供整体行业投资评级 但包含多个个股和行业的积极观点[10][15][21] 报告核心观点 - 特朗普移民和裁员政策预计将对美国就业市场产生负面影响 若5%-10%联邦政府员工被裁员 极端情况下失业率可能被推升0.1%-0.2%[7] - 美联储会议纪要显示多位官员认为在债务上限问题解决前应考虑暂停或放慢缩表[5][31] - 美国计划对进口汽车、半导体和药品征收25%或更高关税 引发市场避险情绪[4][10][28] 股票市场表现 全球主要指数 - 美股三大指数齐涨:道指涨0.16%至44,627点 标普500涨0.24%至6,144点 纳指微涨0.07%至20,056点[9][10] - 欧股大跌:泛欧斯托克600跌0.91% 英国富时100跌0.62% 德国DAX跌1.8% 法国CAC40跌1.17%[9][10] - 拉美股市下跌:墨西哥IPC指数跌0.70% 巴西IBOVESPA指数跌0.95%[9][10] 港股市场 - 恒生指数跌0.14% 国企指数跌0.15% 恒生科技指数涨0.59%[12] - 机器人概念股领涨:优必选涨13.5% 速腾聚创涨12%[12] - 芯片股表现强劲:华虹半导体涨22.95% 中芯国际涨8.37%[12] A股市场 - 三大指数集体上涨:沪指涨0.81% 深成指涨1.46% 创业板涨2.03% 科创50涨2.31%[18] - 两市近4400只个股上涨 成交额约1.72万亿元[18] - 机器人概念领涨 半导体板块活跃 韦尔股份涨停[18] 亚太市场 - 韩国KOSPI指数大涨1.7% 录得7连升[23][24] - 印尼雅加达综合指数跌1.1% 澳大利亚标普/澳证200指数跌0.7%[23][24] - 台湾、日本、马来西亚及印度股市跌幅介乎0.1%-0.3%[23] 个股与行业观点 科技与半导体 - Equinix受益于AI及高性能计算需求增长 维持长期看好 目标价1,031美元[10] - 半导体设备行业受益于国内需求加速和海外制裁收紧 预计新产能建设每年拉动65亿元设备采购需求[21] - 推荐关注北方华创、中微公司、茂莱光学、芯源微等半导体设备企业[21] 消费与制造业 - 纺服行业关注"对等关税"政策差异影响 推荐产能分布多元化的申洲国际、裕元集团[15] - 资生堂获激进投资者持股5.20% 股价大涨13% 目标价3,240日元[25] - 蒙牛净利润大幅下滑但不影响派息 股价涨10.36%[12] 其他行业 - 中国航信SI业务强劲复苏 净利润超预期 目标价13.2港元[15] - 苹果发布新款平价版手机iPhone 16e 支持Apple Intelligence功能 股价微升0.16%[10] 外汇与商品市场 - 美元指数上升0.11%至107.173[27][28] - 纽约期金跌0.42%至每盎司2,919.4美元[27][28] - 纽约期油涨0.56%至每桶72.25美元 布伦特期油涨0.26%至每桶76.04美元[28] 固定收益市场 - 美国国债收益率下跌:2年期跌3.8个基点至4.27% 10年期跌1.8个基点至4.53%[31] - 中国投资级债券利差收窄1-3个基点[5] - 美国财政部发行160亿美元20年期国债 中标收益率4.83%[31]
潮汕为何掉队?
投资界· 2024-12-07 15:14
潮汕商帮与经济发展 - 潮汕商帮被誉为"东方犹太人",诞生了多位中国首富及亚洲富豪,如黄光裕、马化腾、李嘉诚、吴清亮等[4][5] - 潮汕人口呈现"三个一千万"分布:本地1000万、全国各省1000万、海外1000万[3] - 正大集团业务覆盖泰国人全生命周期,从作物种子到银行房产[5] 潮汕地区经济变迁 - 1990年前汕头为广东第二大城市,外贸出口全国第六,工业产值占GDP82%[11] - 1991年汕头拆分后GDP排名从全国前20跌至50名左右,现跌出100名外[12][16] - 2023年三市GDP总和仅相当于泉州单个城市的一半(汕头3158亿、潮州1357亿、揭阳2445亿 vs 泉州11304亿)[43][44] 产业发展瓶颈 - 纺织服装产业规模超2000亿但缺乏知名品牌,以代工为主(汕头占全国内衣产量70%、潮州年产婚纱2000万件)[28] - 土地资源极度匮乏:汕头2205平方公里(全国倒数第10)、潮州3160平方公里(倒数第18)[21][22] - 人口密度高企:汕头2463人/平方公里(全国第8)、揭阳1072人/平方公里[24][25] 区域竞争格局 - 三市产业同质化严重,无法形成类似广佛/深莞的"辐射-承接"模式[26][27] - 关键基础设施分散:机场在揭阳、首座高铁站在潮州、港口在汕头[33][36][38] - 对比厦漳泉都市圈,缺乏厦门这样的绝对龙头城市(厦门GDP为泉州2.5倍)[45][46] 特色产业潜力 - 汕头被誉"中国美食孤岛",拥有生腌、肠粉、鱼饭等特色饮食文化[52] - 保留大量古汉语词汇及传统习俗(英歌舞、营老爷、四点金民居等)[54] - 工夫茶文化形成独特的社会联结纽带[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