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利店

搜索文档
中国便利店十年竞合启示录
36氪· 2025-05-20 07:54
行业趋势分析 - 便利店行业已从市场机会探索阶段(2015-2017)过渡到标准化与本土化发展阶段(2018-2020),并进入数字化、高质量与可持续生态阶段(2021-2024)[14] - 行业未来发展方向包括智慧零售技术、社区化经营、与新能源及低碳发展结合[14] - 便利店正面临跨界竞争新时代,竞争对手包括零食店、折扣店、外送平台等[15][16][17] 便利店大会主题演变 - 2015-2017年主题聚焦行业基础与变革:"有展空间 无限发展"(2015)、"跨界融合 再造价值"(2016)、"聚焦管理 拥抱变化"(2017)[4][6][7] - 2018-2020年强调标准化与本土化:"拥抱便利店新时代"(2018)、"走中国特色便利店之路"(2019)、"夯实基础 蓄势再发"(2020)[7][8][9] - 2021-2024年关注高质量发展与生态建设:"打造便利店双循环新发展格局"(2021)、"推动便利店高质量发展"(2022)、"共建便利店发展生态圈"(2023)、"加快发展便利店新质生产力"(2024)[10][11][12][13] 竞争格局变化 - 便利店竞争从同业排位战转变为异业全方位侵蚀,主要挑战来自零食集合店、折扣店和外卖平台[15][16][17] - 外卖平台通过即时零售服务(美团闪购、饿了么等)直接挑战便利店"实时、近距离"定位[17] - 零售轮转理论显示后进者会不断以低成本策略挑战前者,便利店需持续创新以保持竞争力[18][19] 创新策略与实践 - 中国台湾便利店通过复合店模式创新,如7-ELEVEn推出Fresh店型、全家推出Fami Super等生鲜复合店[28][30] - 便利店强化"到店价值",转型为"社区生活中心",增加服务与商品种类[32] - 数字化应用包括7-ELEVEn的AI智慧货架、光学雷达LiDAR技术实现"拿了就走"体验[28] 会员与订阅经济 - 便利店会员制需从单纯消费积分转向深度数据分析和价值创造[21] - 成功订阅制需具备高频使用、跨场域整合和用户依赖性特征[24][25][26] - 便利店应构建让顾客形成依赖的服务生态而非仅靠价格补贴[27] 企业案例 - 芙蓉兴盛通过转型结合预售、自提与社区团购新模式应对市场变化[33] - 新佳宜将传统便利店升级为场景型店铺以贴近年轻消费群体[33] - 中国台湾7-ELEVEn和全家通过复合店策略提升坪效和差异化竞争力[28][30][32]
从“印尼九条龙”手里抢肉,中国出海者还剩多少机会?
虎嗅· 2025-05-16 09:50
印尼市场概况 - 印尼市场存在新进入者对传统势力的冲击,但能否真正盈利存在不确定性 [1] - 印尼被视为淘金之地,但历史经验表明需把握时机并采取部分资金回流策略以降低风险 [2] - 印尼华人曾受益于当地发展红利,但也因政策变化遭受损失,需关注其特殊性 [3] 印尼华人商界结构 - 印尼本土华人与中国新来者存在竞争关系,本土华人主要指80后商二代,缺乏一代创业者的经历 [4] - 印尼华商一代创业者从本土人手中抢占市场,面对竞争需保持开放心态并提升经营策略 [4] - 华商二代面临大家长未完全交班的问题,缺乏话语权和管理经验,对中国企业进入产生焦虑 [5] 印尼市场垄断格局 - 印尼多个领域被本土华人垄断,"九条龙"代表九位掌控关键产业的商业巨头 [8][9] - 三林集团旗下Indomie即食面品牌市占率超60%,99.4%印尼城市人口月均消费3包以上 [12] - 力宝集团拥有印尼最大零售地产,旗下Lippo Mall年客流量达1.196亿人次,服务中产及以上阶层 [12] 零售与食品行业现状 - 印尼便利店市场由Indomaret(40%-45%市占)和Alfamart(35%-40%市占)垄断,合计超80%份额 [13] - 国际品牌如Uniqlo、Zara、Starbucks等与力宝集团有深度合作 [13] - 食品和零售领域需与"九条龙"合作才能打开市场,华人文化认同和诚信传统提供合作基础 [14] 市场进入策略 - 与"九条龙"等大型企业合作比依赖个人关系更可靠,建议通过专业咨询公司调查合作伙伴 [15] - 印尼2.7亿人口市场遵循人均GDP 4000美元法则,但受民族宗教和地缘政治影响显著 [16] - 中国企业需平衡速度扩张与生态共建,与本土巨头进行资本和利益博弈 [17]
郑州便利店为何多而不强?
36氪· 2025-05-16 08:11
郑州便利店行业格局 - 郑州便利店市场形成本地连锁(悦来悦喜、福鹿家)、内资头部(美宜佳、唐久便利)与外资(7-ELEVEn河南)三方竞争格局 [1] - 2024年郑州便利店单店覆盖5807人/店,优于全国均值(6866人/店)但低于太原(2582人/店)、长沙(2133人/店)等中部省会 [1][6] - 郑州便利店发展指数增长率从2023年4.55%降至2024年0.3%,排名下降16位至第27位 [3] 市场痛点与竞争态势 - 郑州便利店生态"多而不强",本地品牌悦来悦喜仅420家门店(全国第61位),缺乏千店级本土品牌 [8][9] - 头部品牌集中度低,美宜佳(全国3.8万家)、易捷、昆仑好客等全国性品牌在郑布局但无区域特殊性 [10] - 个体商户达116.07万户,夫妻店对早餐等高毛利品类(毛利率30%-35%)分流显著 [22][24] 供应链与场景创新 - 本地品牌通过自建中央厨房(悦来悦喜新乡基地)或本土合作(7-ELEVEn与三全食品)强化鲜食供应链 [16][18] - 24小时经营比例仅39.13%,悦来悦喜坚持全天营业以激活夜间经济 [18] - 抢占地铁(便利丹)、机场(7-ELEVEn)、高校(福鹿家财大店)等核心场景,教育消费习惯 [14][15][22] 扩张策略与政策支持 - 悦来悦喜开放加盟,全额投资需25万元(分润96%),共同投资需8万元(分润85%) [24] - 郑州被列为河南省首批便利店重点推进城市,2024年GDP1.45万亿元(中部第三)支撑消费潜力 [21] - 大学生数量146万(全国第二),校园店成为品牌差异化布局重点 [22] 未来发展方向 - 需优化品类结构(5%-10%商品淘汰率)并提升数字化水平,匹配行业2025年重点趋势 [25] - 强化供应链标准化(悦来悦喜新品13周上市周期)与集群效应,应对夫妻店与全国品牌挤压 [25][26] - 通过点位密度提升(7-ELEVEn计划十年500店)培养"便利店解决三餐"的消费习惯 [19][22]
【直击】红旗连锁股东大会:深化线上线下融合发展 将向川南等区域渗透布局
证券时报网· 2025-05-15 20:25
公司经营业绩 - 2024年实现营业总收入101 23亿元 与上年度基本持平 [2] - 扣非后净利润4 77亿元 同比减少0 13亿元 [2] - 主营业务收入93 71亿元 较上年度增长0 23% 继2020年17 48%增速后保持稳步提升 [2] - 投资收益下降导致业绩下滑 新网银行投资收益1 22亿元 较上年度减少近0 3亿元 [2] 股权结构与管理层调整 - 2024年11月控股权变更 控股股东变更为四川商投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实控人变更为四川省国资委 [2] - 管理层融合进展顺利 企业文化得到新同事认同 规章制度持续完善 [3] 行业竞争与战略应对 - 零售便利店行业竞争加剧 大型商超频现关店潮 [4] - 公司持续优化"红旗云平台" 提升供应链管理效率和决策准确性 [4] - 深化线上线下融合 2024年抖音直播实现超10亿元销售额 [4] - 通过线下核销引流至门店 沉淀私域流量提升复购率 [4] - 成为支付宝"碰一碰"会员数字化合作伙伴 简化付款流程 [4] 产品与渠道拓展 - 门店引入咖啡、餐食、生鲜等品类 满足多元化即时需求 [5] - 开发"红旗优选"系列产品 增强消费者黏性 注册会员超600万 [5] - 门店数量超3000家 主要集中于成都区域 [5] - 计划向四川二三线城市拓展 推广川字号商品 渗透川南等核心区域 [5]
中国品牌在印尼,越不过“九条龙”
阿尔法工场研究院· 2025-05-12 20:47
印尼市场概况 - 印尼作为东南亚最大市场,正经历人均GDP从4000美元向10000美元跨越的关键阶段,消费结构向医疗、文娱、教育等多元化升级[4] - 雅加达当前收入水平(2500-3000元人民币)与消费需求相当于2008年的中国,商业发展空间显著[4] - 印尼消费者具有高消费倾向,低收入群体甚至愿意贷款购买百元以下商品,与中国储蓄习惯形成鲜明对比[6] 市场进入策略 - 新进入者需在3-5年内快速扩张,目标是在一线和二线城市开设200家连锁店以站稳脚跟[6][7] - 核心商业点位仍有空缺,通过抢占优质位置、升级店面和新品类的引入可获取竞争优势[6] - 印尼市场未来最大的威胁来自本土品牌的崛起,需在民族意识复兴前建立品牌影响力[7] 本土竞争格局 - 印尼零售和食品行业被"九条龙"华人巨头垄断,如三林集团旗下Indomie即食面市占率超60%,力宝集团旗下Lippo Mall年客流量达1.196亿人次[11] - 便利店市场由Indomaret(40%-45%)和Alfamart(35%-40%)主导,合计市占率超80%[12] - 新进入者需与本土巨头合作,利用华人文化认同和诚信传统建立信任关系[12] 本土华商视角 - 老一代华商建议抓住时机盈利后部分资金回流国内,以应对政策不确定性[9] - 华商二代面临接班难题,缺乏话语权和创新机会,对中国竞争者存在焦虑[10] - 本土华商一代创业者强调开放心态的重要性,认为市场竞争失败源于自身经营策略落后[9] 成功案例与挑战 - 霸王茶姬、蜜雪冰城等中国品牌已在印尼取得阶段性成功,但多数领域仍被本土华商牢牢掌控[11] - 2.7亿人口的印尼市场兼具GDP增长共性和独特宗教地缘特征,需平衡扩张速度与生态共建[13] - 建议进入市场前通过专业咨询公司对合作伙伴进行深度背调,降低合作风险[12]
美国便利店协会谈全球便利店五大趋势:餐饮化、设计化、新产品、新技术、体验提升
36氪· 2025-05-12 15:31
5月8日,亚太区总监 NACS美国便利店协会George Zheng在FBIF2025食品饮料创新论坛及FBIF食品创新 展渠道创新环节,以《解读全球便利零售新脉动:五大趋势引领全球便利零售重塑》为主题进行了分 享。 George Zheng指出,目前便利店应聚焦五大方向,包括更加餐饮化、更加设计化、更多新产品开发、更 多新技术的引用,以及实现更多体验提升。 以下为George Zheng演讲全文(有删节): 讲到便利店,大家更多想到的是外面二三十平方一些小的店型。在美国,7-Eleven有加油站的业务,在 美国,85%的燃油通过便利店在销售。美国是生存在车轮上的一个国家,怎么样能够吸引顾客上门?加 油站就是一个手段,整个加油站还有汽车服务、洗车等等业务。 早上7点,晚上11点,是7-Eleven名字的由来。7-Eleven以卖冰业务起家,率先在卖冰业务基础上增加了 卖鸡蛋,当冰业务萎缩时,又率先将加油业务和便利业务结合在一起。截至2024年12月31日,美国类似 的便利店共有15多万家。 美国56%的啤酒、28%的碳酸饮料、89%的香烟、95%的电子烟是在便利店渠道销售。美国便利店协会 主要提供三方面工作, ...
便利店赛道杀出一匹黑马“左邻右舍”
FBIF食品饮料创新· 2025-05-12 00:14
便利店行业格局 - 美宜佳以近4万家门店规模连续3年领跑行业 前六位品牌(中石化易捷、中石油昆仑好客、天福、罗森、芙蓉兴盛)排名3年内基本稳定 [1] - 第十名红旗连锁门店3447家 较上年第十名2800家(易站)门槛提升 但第100名入围门槛从165家降至129家 显示头部品牌稳固而尾部波动明显 [3] - 驰骋控股旗下左邻右舍与生活驿站首次以合计5310家门店进入前十 位列第七 该品牌未出现在上年榜单中 [3] 左邻右舍增长表现 - 2021年4月两大品牌加盟店共3700家 最新统计显示4年内年均新增超400家 2024年末门店超5800家 一年内新开1200家 [5] - 对比行业:美宜佳近两年保持年增3000-4000家 罗森2022-2023年新增1175家 7-Eleven年增733家 而易捷仅增2家 昆仑好客与红旗连锁分别减少80家和192家 [5] - 2024年商品销售额超11亿 母公司驰骋股份营收10.65亿元(同比+15.39%) 扣非净利润1877万(同比+181.18%) [12] 商业模式与运营策略 - 采用低门槛特许经营模式:30-40平米门店初始投入12-14万元 主要收入来自加盟商供应链采购 禁止外部进货 [6] - 差异化布局便民服务:提供水电代缴、快递代收、公交卡充值等 近年新增保险与广告服务 [6] - 商品结构以本土化为主:侧重烟酒、食品饮料、日用百货 价格较美宜佳/日资品牌更低廉 鲜少进口网红商品 [7][14] - 农村包围城市路径:80%门店分布在浙闽赣苏沪县域 新店集中于三线及以下城市 采用"城区店为龙头、乡镇店为骨干、农村店为基础"网络 [9][12] 行业竞争态势 - 主要对手芙蓉兴盛门店5838家 覆盖16省市80多地级市 与左邻右舍5310家规模接近 未来或直接竞争 [12] - 外部竞争者包括转型社区服务的联华超市及以便民服务闻名的胖东来 显示商超与便利店边界模糊化趋势 [13] - 通过引入爆款商品(如12.9元瑞士卷、17.9元榴莲千层)增强引流能力 应对市场竞争 [14]
中国便利店“开店王”:一年净增4095家,月均服务超过2.5亿人次
搜狐财经· 2025-05-09 20:22
行业概况 - 便利店作为最接近消费者的零售业态之一,提供便捷、及时的服务,在大卖场和百货关店潮下仍保持高速增长,显示出强大的市场需求 [1] - 2024年中国便利店TOP100企业门店总数达19.6万家,同比净增1.4万家(7.7%),入围门槛为129家,较上年下滑36家 [1] - 行业集中度持续提高,38家企业门店数量超过1000家(同比增加7家),TOP20企业门店数占百强总量的75.57% [3] 头部企业格局 - TOP10企业合计拥有124066家门店(占百强63.3%),同比增加8325家(7.19%),进入门槛提高647家至3447家 [3] - 美宜佳以37943家门店连续三年蝉联榜首(同比净增4095家,日均新开11.2家),是唯一突破3万家的品牌 [8] - 中石化易捷(28635家)和中石油昆仑好客(19700家)分列二、三名,其中昆仑好客门店数两年缩水900家 [6][8] - 外资品牌中罗森以6652家门店保持第五(净增332家),7-Eleven净增733家至4639家,全家便利连续两年跌出前十 [5][6] 企业动态与竞争 - 驰骋控股旗下左邻右舍/生活驿站以5310家新晋第七,导致7-Eleven、十足之上、红旗连锁排名各降一位 [3] - 前六名中天福(7521家)、罗森(6652家)、芙蓉兴盛(5838家)保持稳定,罗森计划2025年扩至1万家但进展存压 [5] - 红旗连锁(3447家)和昆仑好客是TOP10中仅有的两家门店减少企业,分别减少192家和80家 [6] 区域与品牌特征 - 美宜佳覆盖22个省市230多座城市,提供30余项便民服务,月均服务顾客超2.5亿人次 [8][9] - 易捷品牌价值达217.45亿元,领跑零售业品牌榜 [6] - 日系便利店呈现分化:7-Eleven通过特许加盟快速扩张,全家便利持续下滑至第十二名 [5] 数据统计 - TOP100榜单显示38家千店级企业,其中前六名门店均超5000家,前三名均超1万家 [3][6] - 会员企业标记(★)显示中石化、中石油、美宜佳等头部企业均为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会员 [12] - 统计标准要求企业需满足直营/紧密加盟、统一收银或80%总部进货等至少两条条件 [13]
便利店赛道杀出一匹黑马“左邻右舍”
新浪财经· 2025-05-08 08:07
行业格局 - 中国便利店TOP100榜单显示头部品牌地位稳定,美宜佳以近4万家门店规模连续3年领先,中石化易捷、中石油昆仑好客、天福、罗森、芙蓉兴盛等前六名品牌排名基本不变 [1] - 前十名入围门槛提升,第十名红旗连锁门店数量3447家,较上年第十名易站2800家增长23%,但第100名门槛从165家降至129家,显示尾部品牌波动更大 [1] - 驰骋控股旗下"左邻右舍"与"生活驿站"首次以合计5310家门店进入前十名第七位,而前一年榜单未出现该品牌 [1][3] 公司扩张 - 左邻右舍母公司驰骋控股2022年新三板挂牌时披露两大品牌加盟店共3700家,最新数据显示4年内年均新增超400家,2024年末门店规模超5800家,一年新增1200家 [3] - 对比行业增速,2022-2023年罗森与美宜佳分别新增1175家和3840家,美宜佳近年保持年增3000-4000家,左邻右舍增速已跻身前列 [3] - 前十名品牌中7-Eleven年增733家,易捷仅增2家,昆仑好客与红旗连锁分别减少80家和192家,左邻右舍1200家增速显著领先 [4] 商业模式 - 采用特许经营模式,集中在江浙沪及福建江西地区,类似蜜雪冰城,主要收入来自加盟商供应链进货费用 [4] - 上海地区30-40平米门店投入成本约12-14万元,包含保证金、加盟费及首批货品,仅收取货品采购费用且禁止外部采购 [4] - 提供水电费代缴、快递代收等便民服务,商品以烟酒、食品饮料、日用品为主,价格较日资品牌更亲民,定位"城区店为龙头、乡镇店为骨干、农村店为基础" [5][6][8] 财务与竞争 - 2024年左邻右舍商品销售额超11亿,驰骋股份营收10.65亿元同比增15.39%,扣非净利润1877万元同比增181.18% [8] - 主要竞争对手芙蓉兴盛门店5838家,覆盖16省市80多地级市,两者规模接近可能引发正面竞争 [8] - 联华超市等商超正强化社区服务定位,左邻右舍通过上新瑞士卷(12.9元/8个)、榴莲千层(17.9元/盒)等爆款商品引流 [9]
7-Eleven新任CEO:顾客挑剔带给他灵感
财富FORTUNE· 2025-05-07 21:35
例如,达克斯表示,通过优化供应链并借助连锁品牌的全球覆盖优势可以降低成本,而单纯降低食品价 格只会导致顾客流失。 他说道:"日本市场的业务根基在于创新。" 图片来源:Kiyoshi Ota/Bloomberg via Getty Images 上周五,7-Eleven首位外籍候任首席执行官斯蒂芬·海耶斯·达克斯表达了对公司的信心,他认为即使经 济放缓,这家日本连锁便利店仍将继续吸引精打细算的顾客。 但达克斯拒绝对当前正在研究的各项投资计划细节置评,包括加拿大Alimentation Couche-Tard公司提出 的收购计划。达克斯是美国人,其母亲是日本人。 他表示,公司有一个特别委员会正在"完全客观地"研究各种选择,但他并非该特别委员会的成员。 目前担任董事的达克斯在7-Eleven母公司柒和伊控股(Seven & i Holdings Co.)的东京总部对少数记者 表示:"整个进程正朝着非常积极的方向推进。" 他出任首席执行官的任命,仍需在5月获得股东批准。过去一年,柒和伊控股的股价累计上涨逾2%。 达克斯精通日语和英语。他表示,他决心借鉴在沃尔玛(Walmart)、优衣库(Uniqlo)及其他零售商 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