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床

搜索文档
港股开盘 | 恒指高开2.4% 华泰证券:坚定看好港股相对收益表现
智通财经网· 2025-04-23 09:37
文章核心观点 4月23日恒生指数和恒生科技指数高开上涨,机构看好港股表现,市场有多个热点事件,多家公司公布一季度业绩或相关动态 [1][2][3][4][5][6][7] 市场表现 - 4月23日恒生指数高开2.4%,恒生科技指数涨3.5%,科网股领涨,阿里巴巴涨5.82%,小米集团涨5.29%,快手涨3.8% [1] 机构观点 - 华泰证券看好港股相对收益表现,因市场中业绩与关税敏感性较高的出口链及中游制造企业市值占比较低,科技企业盈利表现或支持港股行情,市场对内需政策有较大预期 [2] - 银河证券认为中长期关税对经济的影响取决于协商谈判和落地情况,我国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有望加大,当前港股处于历史中低水平,投资价值较高,中长期看好消费和科技板块 [2] 热点聚焦 - 拼多多、淘宝等多个电商平台将全面取消“仅退款”,退款不退货运由商家自主处理 [3]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2025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从3.3%下调至2.8%,2026年预计为3%,美国关税措施冲击和政策不确定性将致全球经济短期内显著放缓 [3] - 工信部征求《云计算综合标准化体系建设指南(2025版)》意见,到2027年新制定云计算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30项以上,开展标准宣贯和实施推广的企业超1000家,加快国际标准供给 [3] - 工信部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印发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4版),到2026年制修订100项以上国家标准、行业标准 [3] 公司要闻 - 中国移动一季度营运收入2638亿元,同比增长0.02%,净利润306亿元,同比增长3.45% [4] - 中兴通讯一季度营业收入329.68亿元,同比增加7.82%,净利润24.53亿元,同比减少10.5% [5] - 津上机床中国预期年度股东应占溢利约7.82亿元,同比增加约60% [6] - 浙江世宝一季度营业收入7.18亿元,同比增加45.47%,净利润4873.5万元,同比增加123.77% [6] - 重庆钢铁股份一季度营业收入66.14亿元,同比减少14.51%,净亏损1.17亿元,同比收窄64.82% [6] - 泡泡玛特一季度整体收入同比增长165%-170%,中国收益同比增长95%-100%,海外收益同比增长475%-480% [6] - 大唐发电一季度累计完成上网电量约603.232亿千瓦时,同比上升约0.76% [7] - 卫龙美味拟于南宁市投资10亿元新建休闲食品生产基地 [8]
节后新低!市场企稳回升还需什么信号?
格隆汇APP· 2025-03-26 17:31
大盘及板块表现 - 两市总成交缩量8.26%至11543亿创春节后新低微盘股反弹超2%但盘面轮动修复特征明显 [1] - 机器人板块修复强势机床领涨南方精工二连板林州重机等涨停工业母机板块资金流入15.16亿 [1][2][3] - 化工涨价板块持续走强中毅达三连板江天化学20cm二连板海洋经济方向太阳电缆四连板 [3] 行业涨幅及资金动向 - 鸡肉板块涨幅3.91%资金流入2.29亿猪肉板块涨2.12%流入4.09亿养殖链表现突出 [2] - 汽车拆解涨2.44%流入3.09亿胎压监测涨2.05%HJT电池涨2.04%资金流入10.44亿 [2] - 稀土永磁涨1.91%流入11.76亿华为汽车涨1.78%流入11.58亿特斯拉概念涨1.70%流入16.18亿 [2] 国际机构观点 - 摩根士丹利上调中国股市评级预测恒生指数年内目标25800点MSCI中国指数目标83点潜在涨幅8% [4] - 三大结构性驱动力包括企业自律性增强股东回报率提升指数成分向优质低敏感行业调整 [4] 市场风险与节点 - 4月2日对等关税落地及4月30日财报截止日前业绩压力测试或加剧市场波动科技线估值仍处高位 [5] - 风格漂移基金季末调仓或冲击科技板块成交量低迷下反弹持续性存疑 [5] 后续关注方向 - 机器人全产业链及智元机器人概念股或存布局机会财报日历显示4月业绩披露密集期 [6] - AI应用光伏有色金属稀土等题材轮动强度需观察市场情绪回暖信号 [3][6]
日本7大车企或进入业绩持续下滑局面
日经中文网· 2025-03-22 08:39
日本车企营业利润表现 - 丰田等日本7家车企2024年10~12月的营业利润连续2个季度下降 [1] - 在过去10年中利润增长转为下降的局面发生过5次 [1] - 从转为下降的下一季度来看包括本次在内4次都出现持续下降或亏损 [1] 机床订单总体情况 - 2月份机床订单总额为1182亿日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连续5个月实现增长 [1] - 海外订单占总额70%为844亿日元增长3% [1] - 日本国内订单增长4%达到337亿日元连续4个月实现增长 [2] 各地区订单表现 - 亚洲订单为411亿日元增长13%连续11个月保持增长 [1] - 中国订单为266亿日元增长17%占亚洲订单60% [1] - 印度订单为53亿日元增长4%占亚洲订单逾1成 [1] - 北美订单为257亿日元略有增长航空和造船等领域出现大笔订单 [2] - 欧洲订单为154亿日元减少10%德国和意大利订单持续减少一年以上 [2] 行业订单表现 - 一般机械、电气和精密行业订单有所下降 [2] - 航空、造船和运输用机械订单大幅增加 [2] 未来订单预期 - 4~6月订单预期指数为-4.1较1~3月指数(-8.2)有所改善 [2] - 汽车和半导体相关投资预计在下半年正式启动 [2] 中国市场观察 - 中国制造业PMI和新车销量在2月份有所恢复 [1] - 需密切关注中国设备投资的影响 [1]
这群济南人,正悄悄垄断着中国汽车生产线
商业洞察· 2024-10-13 15:01
站在底特律的大街上,张志刚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复。 在那来回穿梭的汽车洪流里,竟然找不到一点中国制造的影子,他的心里不服输:中国人应该争 口气。 十年后,中国机床不仅装备了美国汽车生产线,更让德国、日本对手敬畏。 01 以下文章来源于华商韬略 ,作者华商韬略 华商韬略 . 聚焦标杆与热点、解构趋势与韬略 作者: 张静波 来源: 华商韬略(ID: hstl8888) 它,装备了中国汽车产业 2024年,中国汽车席卷全球。 从新势力到传统汽车制造厂,中国品牌全面爆发,生产了全球近七成新能源汽车。 然而,耀眼的光环下,隐藏着一个鲜为人知的事实。 甭管比亚迪、蔚小理,还是小米、赛力斯,乃至各大传统汽车制造厂,其冲压生产线都离不开一 家低调的老国企: 济南第二机床厂。 "你能叫得上来的这些品牌,全是我的。"在被问到,都跟哪家企业合作时,上月刚刚卸任济南二 机床集团董事长的张世顺骄傲地表示。 这个一身蓝色工作装的山东大汉,并没有吹牛,截至2023年,国内车企新建工厂九成以上大型冲 压线来自济南二机床。 按照工艺流程,整车生产分为冲压、焊装、涂装及总装四大工序,作为四大工艺之首,冲压线是 汽车制造的关键设备。 而济南二机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