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机床
icon
搜索文档
美国钢铁关税扩大范围,涉720种衍生商品
日经中文网· 2025-09-28 11:28
美国政府将以钢铁和铝为原材料的商品作为"衍生商品",纳入征税对象(Reuters) 围绕对等关税,美国国内的法院正在争论是否"违反宪法"。很多专家认为,即使被确定违反宪法,"只 要扩大衍生商品的范围,对等关税的大部分可以用行业关税来覆盖"…… 美国特朗普政府的钢铁和铝关税正在给企业带来超出预料的负担。美国政府将以钢铁和铝为 原材料的商品作为"衍生商品",纳入征税对象,迄今已指定了从建筑机械到餐具等约720种商 品。对象商品正在分阶段增加,影响正在扩大至所有行业。 美国商务部每年接受三次新的对象商品的申请。8月份的420多个品类为5月份的申请,9月份 的申请截止到29日。 如果本应只征收对等关税的商品成为钢铝关税的对象,企业负担的成本将增加。牧野铣床制 作所认为,由于机床的一种8月成为征税对象,在美国的价格提高将不可避免。 向美国出口割草机的日本电动工具企业山彦尚未完全掌握关税的计算标准,无法估算准确的 影响额。日本一家大型轴承制造商的负责人表示,"如果不明确征收钢铝关税的部分,也很难 转嫁价格"。 将钢铝关税对象扩大到衍生商品的机制,从特朗普第一任期时就存在。当时的目的是应对通 过将钢铁加工成螺丝等之后再出口 ...
“新”潮澎湃 “智”造未来
辽宁日报· 2025-09-28 09:30
核心观点 - 辽宁省企业通过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积极培育新质生产力,在高端装备制造、绿色能源、钢铁材料、工业数字化及智能机器人等领域取得显著突破 [1][3][5][7] 沈鼓集团 - 为全球最大单体绿氨项目成功研制国产首台套绿氨离心压缩机组及智能全自动控制系统,打破国外垄断 [1][3] - 百万吨乙烯三机等装备实现进口替代,十万空分压缩机保障国家能源战略通道自主可控 [2] - 大型化肥压缩机助力粮食安全,三代核电主泵服务“双碳”战略 [2] 本钢集团 - 开发出0.8毫米吉帕级复相钢新钢种,身份证大小的板材可承受3头成年蓝鲸的重量,服务于新能源汽车轻量化设计 [3] - 酸轧生产线采用智能巡检机器人,退火炉区域使用AI巡检机器人,成品库实现无人吊车作业 [3] - 上半年有32个新产品进入市场销售,公司各项技经指标70次刷新纪录 [3] 中国石油辽阳石化分公司 - 催化联合装置区采用智能巡检终端,“北斗+蓝牙”定位系统使作业许可审批效率提升近3倍 [4][5] - 生产管控一体化平台实时呈现300余项指标及全流程数据,处理设备异常的效率提升10倍 [5] 通用技术沈阳机床 - 数字孪生系统在2025全球工业互联网大会上亮相,实现展台与生产线实时数据同步 [5] - 入选国家“2025年5G工厂”名录,获评“国家卓越级智能工厂”,代表当前智能工厂最高水平 [6] - 借助5G技术加速构建高效、柔性、智能的生产体系 [6] 大连四达高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 从虚拟五轴爬行机器人发展为服务航空航天等多领域的高技术产品矩阵 [7] - 正在进行满足飞机翼面类部件装配需求的数字化柔性装配设备生产线的测试与研发,计划明年投产 [7] 新松公司 - 在2025全球工业互联网大会上展示智能人形机器人,能通过视觉识别完成接水指令,双臂重复定位精度达±0.05毫米 [8] - 联合产业链伙伴开展技术攻关,积极布局具身智能机器人全矩阵产品研发并融入实体场景 [7]
为“硬核”工业装上智慧大脑
中国青年报· 2025-09-27 06:39
中国工业总体成就 - 中国全部工业增加值达40.5万亿元,制造业增加值达33.6万亿元,总体规模连续15年保持全球第一 [1] - 预计“十四五”期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增量达到8万亿元,对全球制造业增长贡献率超过30% [1] - 第25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吸引来自28个国家和地区的近3000家展商参会 [1] 智能制造与机器人技术 - 节卡智能机械臂重复定位精度达到±50微米,依托实时协同控制与图形化拖拽编程技术,已在汽车零部件搬运、航空发动机检测等领域完成批量验证 [2] - 越疆机器人展示多形态机器人协同工作的“未来工厂”缩影,其平台化兼容能力允许企业无需大规模改造现有产线即可实现机器人快速接入与协同作业 [2][3] - 上海交大智邦全球首发智能体机床μAI,实现全球首个“零人工经验”的加工路径自主生成,机床具备10个“大脑”的自主探索与自进化能力 [3] 绿色能源与高端装备 - 上海电气展示全球首个风电耦合生物质绿色甲醇一体化示范项目,利用玉米秸秆等废弃物通过“绿电制氢+生物质气化”模式生产绿色甲醇 [4][5] - 展会展示“华龙一号”核电装备、先进小堆浮式发电平台、可控核聚变等重大技术成果 [5] - 中广核数科“和睦系统”作为中国首个自主核电站核安全级数字化仪控系统,已应用于33台在运在建核电机组,保障安全稳定运行80堆年 [5] 前沿材料与产业赋能 - 上海超导展示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在液氮环境下实现零电阻,可应用于可控核聚变、超导电力等前沿领域 [6] - 海智在线通过AI工具构建数字化产能地图,帮助浙江宁波一家工厂将工艺拉伸比从“1:2.5”提升至突破性的“1:3.5”,成功进入航空航天和医疗器械领域 [7]
第25届工博会:为“硬核”工业装上“智”慧大脑
中国青年报· 2025-09-26 21:12
工博会概况与宏观数据 - 第25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于9月23日至27日在上海举办,吸引来自28个国家和地区的近3000家展商 [1] - 2024年中国全部工业增加值达40.5万亿元,制造业增加值达33.6万亿元,总体规模连续15年保持全球第一 [1] - 预计“十四五”期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增量达到8万亿元,对全球制造业增长贡献率超过30% [1] 机器人及自动化技术 - 节卡智能机械臂重复定位精度达±50微米,依托实时协同控制与图形化拖拽编程技术,已在汽车零部件搬运、航空发动机检测等领域完成批量验证 [1] - 越疆机器人展示具身智能“超级工厂”,具备平台化兼容能力,可通过参数配置实现多形态机器人快速接入与协同作业,形成“越用越聪明”的进化闭环 [2] - 智能体技术正成为工业工具演进的下一个前沿,将大幅降低人力成本并飞跃式提升效率 [2] 智能制造与高端装备 - 上海交大智邦全球首发智能体机床μAI,实现全球首个“零人工经验”的加工路径自主生成,通过10个“大脑”具备自主探索与自进化能力 [3][4] - 智能体机床能显著提升加工效率并大幅降低生产成本,其工艺方案超越传统工艺认知 [4] 绿色能源与高端装备 - 上海电气展示全球首个风电耦合生物质绿色甲醇一体化示范项目,采用“绿电制氢+生物质气化”模式,填补国内规模化生产空白 [4] - 展会展示“华龙一号”核电装备、先进小堆浮式发电平台、可控核聚变等重大技术成果 [4] - 中广核“和睦系统”是我国首个自主核电站核安全级数字化仪控系统,应用于33台在运在建核电机组,保障安全稳定运行80堆年 [5] 新材料与前沿技术应用 - 上海超导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在液氮下实现零电阻,具有大电流输运、产生强磁场能力,在可控核聚变、超导电力等领域有重要应用价值 [6] - 声学纤维可织入衣物实现心跳监测、双向语音通讯,人工智能芯片满足“全功能”“高能效”算力需求 [6] 产业数字化与供应链平台 - 海智在线通过AI工具构建数字化制造业供应链平台,将工厂生产能力从“模糊描述”变为“精准画像”,绘制数字化“产能地图” [7][8] - 平台帮助保温杯内胆生产商将工艺拉伸比从1:2.5提升至突破性的1:3.5,成功进入航空航天和医疗器械领域,实现行业与技术二次突破 [7][8]
津上机床中国(01651.HK)9月26日耗资465.61万港元回购15万股
格隆汇· 2025-09-26 17:38
公司回购动态 - 公司于9月26日耗资465.61万港元回购15万股股份 [1] - 回购价格区间为每股30.54港元至31.66港元 [1]
山东威达股价涨5.2%,诺安基金旗下1只基金重仓,持有10.48万股浮盈赚取7.23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26 14:40
股价表现 - 9月26日股价上涨5.2%至13.97元/股 成交额2.40亿元 换手率4.22% 总市值61.54亿元 [1] 主营业务结构 - 电动工具配件占比52.00% 其他产品占比26.29% 粉末冶金件占比6.90% 自动化装备占比4.63% [1] - 机床业务占比3.04% 新能源汽车换电站业务占比2.26% 锯片产品占比2.01% [1] 基金持仓情况 - 诺安鸿鑫混合A持有10.48万股 占基金净值比例2.9% 位列第十大重仓股 [2] - 该基金当日浮盈7.23万元 今年以来收益率54.96% 近一年收益率74% [2] - 基金成立以来累计收益195.58% 最新规模4371.98万元 [2] 基金经理信息 - 基金经理李迪累计任职4年271天 管理资产规模4389.83万元 [3] - 任职期间最佳基金回报28.27% 最差基金回报-25.85% [3]
津上机床中国(01651.HK):精密车床翘楚 内生成长加速
格隆汇· 2025-09-26 04:41
公司概况与市场地位 - 公司为中高端数控车床领军企业 控股股东为日本津上集团 产品矩阵以车床(走心机)为主 加工中心和磨床为辅 [1] - 2025财年营收42.62亿元 归母净利润7.8亿元 同比分别增长36.6%和63% [1] - 2024年中国数控机床市场规模715亿元 公司市占率4.1% 为车床细分市场第一名 [1] 产能扩张与行业前景 - 2025年1-8月中国金属切削机床产量累计增速14.6% 较2024年景气修复 预计2026年行业需求持续 [1] - 2025年3月公司建设平湖第六厂区 预计新增组装产能3,000台/年 [1] 财务表现与股东回报 - 公司经营质量稳健 存货周转和收现比等指标表现良好 [2] - 自2023财年以来分红率维持在40%以上 [2] 新业务布局与增长潜力 - 2024年以来公司积极布局AI液冷连接器加工 人形机器人丝杠和减速器加工领域 [2] - 市场暂未充分重视液冷和机器人领域的增量潜力 [2]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2026/2027财年EPS分别为2.6/3.1元 三年复合增长率22% [2] - 目标价38.6港元 对应2026财年13倍市盈率 现价对应2026/2027财年市盈率为11/10倍 [2]
工业母机ETF(159667)盘中涨超2%,人形机器人产业化加速或提振设备需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5 14:40
人形机器人行业发展 - 国内人形机器人商业化步伐加快 头部企业持续释放利好[1] - 优必选在手订单金额已达近4亿元 智元 慧智物联等企业积极推动不同场景应用落地[1] - Figure获得10亿美元融资 特斯拉发布Optimus 3最新进展 产品迭代升级显著[1] - 政策支持与产业链企业合作加快 产业有望进入快速发展期[1] 工业母机ETF产品特征 - 工业母机ETF(159667)跟踪中证机床指数(931866)[1] - 指数从沪深市场选取机床整机制造 数控系统 关键零部件供应等业务上市公司证券[1] - 覆盖机械设备 电子 新能源及机器人等领域 聚焦中国机床产业链核心环节[1] - 指数反映机床产业上市公司证券整体表现 兼具盈利稳健性和技术创新成长性特征[1] 基金投资渠道 - 无股票账户投资者可关注国泰中证机床ETF发起联接A(017471)和C类份额(017472)[1]
研报掘金|中金:首予津上机床中国“跑赢行业”评级及目标价38.6港元
格隆汇APP· 2025-09-25 12:08
投资评级与目标价 - 中金首予津上机床中国跑赢行业评级 目标价38.6港元 [1] 盈利预测与增长前景 - 预计2026及2027财年每股盈利分别为2.6元和3.1元 年均复合增长率达22% [1] 市场机会与潜力 - 液冷和机器人领域上升潜力未被市场充分重视 公司有望受益于相关机会 [1]
机器人产业快速发展!机床ETF上涨1.84%,华工科技涨停
新浪财经· 2025-09-25 11:00
市场表现 - A股三大指数集体上涨 上证指数盘中上涨0 03% [1] - 机床板块大幅走强 机床ETF(159663)上涨1 84% [1] - 成分股恒而达上涨14 24% 华工科技和合锻智能涨停 思进智能上涨4 16% 新时达上涨2 23% [1] 行业驱动因素 - 马斯克工作重心回归机器人 全身心投入Optimus生产 [3] - 2025年设备更新需求释放及增量政策效果落地将推动机床下游需求持续复苏 [3] - 航空航天和人形机器人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带动中高端数控机床需求持续增长 [3] 产品定位 - 机床ETF(159663)紧密跟踪中证机床指数 覆盖高端装备制造领域 [3] - 投资范围包括激光设备 机床工具 机器人 工控设备等行业 [3] - 该ETF是新质生产力理念强调创新驱动与产业升级落地实践的核心阵地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