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餐

搜索文档
链博会如何体现绿色办展?中国贸促会:提高绿电使用率,倡导循环使用展览材料,避免过度装修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17 15:04
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筹备情况 展会基本信息 - 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将于7月16日至20日在北京举办 [1] - 展会坚持国际化、专业化、市场化、绿色化办展理念 [1] 绿色办展举措 - 绿色农业链作为"六链一展区"之一,以绿色为主题 [1] - 展区设置和展示方案突出绿色发展,例如东方电气展示海上风电、水轮机组等核心装备,带动1.5万家企业协同出海推动低碳发展 [2] - 麦当劳展示与中国供应商实施"再生农业计划"的绿色可持续发展成果 [2] - 展期举办绿色低碳主题研讨活动,包括国际航运企业发起绿色航运倡议、无锡市政府举办源网荷储新质产业链生态会议 [2] - 推行绿色搭建,进行场馆节能改造升级,建立智慧能源管理平台,利用展馆屋面光伏项目并网发电,提高绿电使用率 [2] - 倡导轻质减量、循环使用、模块化展示材料,减少一次性用品和过度装修 [3] - 倡导绿色观展,减少实体门票,鼓励绿色出行、光盘行动、零塑行动,深化垃圾分类 [3] 展会亮点与创新 - 境外参展商比例从32%提升至35%,联合国粮农组织、联合国难民署等国际组织首次参展 [5] - 100多家境外机构将组团观展参会 [6] - 成立中外参展商联盟,推动资源共享与产业协作,打造"永不落幕的链博会" [6] 区域合作与开放布局 - 海南企业继续参展,海南省将举办供需对接会助力自贸港建设 [7] - 内地—香港商会联席会议、内地—澳门商会联席会议首次在链博会期间举办,香港4家、澳门7家商协会负责人率团参展 [7] - 聚焦陆海新通道建设、中国—东盟供应链合作、新疆—中亚产业合作等专题活动 [7] 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 - 构建创新生态链,邀请领军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参展,设置创新链专区 [8] -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国家知识产权局设立展台并举办研讨活动 [8] - 首次绘制"六链一展区"产业图谱,动态展示各产业链关键环节的重点材料、技术、产品和企业 [8]
杨铭宇黄焖鸡创始人杨晓路卸任法定代表人等职务
贝壳财经· 2025-06-17 09:29
公司管理层变动 - 杨铭宇黄焖鸡创始人杨晓路卸任济南杨铭宇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执行董事兼总经理职务,由刘华兰接任并担任董事、经理、财务负责人,但杨晓路仍持有公司100%股权 [1] - 济南杨铭宇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12月,注册资本1000万元,注册地为山东省济南市,是"杨铭宇黄焖鸡"连锁品牌的运营实体,拥有"杨铭宇"系列商标权 [1] - 公司对外投资山东杨铭宇供应链科技有限公司及山东铭和宇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显示其向供应链和信息化领域延伸 [1] 品牌发展历程 - 黄焖鸡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济南老字号"福泉居"的招牌菜,经杨晓路改良后于2011年创立快餐品牌"杨铭宇黄焖鸡米饭" [1] - 2020年品牌以3293家门店成为全国在营快餐类门店数量第一,2021年门店数量翻倍至6000多家,覆盖500多个加盟城市,日销售额达3000万元 [1] 食品安全事件 - 2024年3月河南郑州、商丘3家加盟店被曝光存在食材过期、变质及剩菜回收问题,涉事门店被永久关停 [2] - 公司通过官方渠道致歉并宣布启动全国门店彻查,重点检查食材储存、加工流程及环境卫生 [2] - 国务院食安办对山东、河南两地食安部门发出挂牌督办通知书,要求核查处置相关问题 [2]
推出22元工作餐 海底捞瞄准“打工人”吃饭生意
北京商报· 2025-06-16 21:36
业务创新 - 公司在部分门店推出工作餐业务,包括22元自助午餐和10-35元不等套餐,北京已有20多家门店上线该业务[1] - 西安门店推出22元自助午餐包含3热菜3凉菜1水果2饮料2主食,供餐时间为12-15点[3] - 北京门店推出15元/份中餐套餐和30-35元下饭菜套餐,供餐时间为11-18点半[4] - 公司还提供12元盒饭包含一荤一素小菜水果和汤,部分门店提供送餐服务[4] 品牌矩阵 - 截至2024年末公司通过内部创业创立11个餐饮品牌共74家门店,包括焰请烤肉铺子、小嗨火锅等[5] - 新品牌覆盖正餐、简餐、快餐等不同消费场景[5] - 公司此前已推出海底捞下饭火锅菜,夜宵时段订单环比增长34%[6] 市场策略 - 工作餐业务旨在吸引外卖骑手、商场员工等消费群体,部分已成为包月顾客[4] - 公司通过露营火锅、演唱会接驳车、掼蛋等创新服务拓展场景[5] - 行业专家认为此举可丰富价格带并形成差异化竞争[6] 行业背景 - 2024年全国火锅市场规模达6175亿元同比增长5.6%,预计2025年达6500亿元[7] - 火锅人均消费从2023年80多元降至2024年70多元,反映性价比趋势[7] - 快餐市场已进入白热化竞争阶段,同质化现象凸显[7] 运营考量 - 工作餐时段非高峰时段,不会对门店经营造成压力[4] - 公司需平衡品牌形象与快餐业务,避免定位模糊[8] - 专家建议利用火锅食材优势研发独特菜品,并通过规模采购降低成本[8]
乡村基董事长公开检讨!食材问题与价格乱象谁来买单?
搜狐财经· 2025-06-16 17:11
公司回应与舆情 - 董事长李红发布公开检讨视频回应消费者质疑,解释口味差异因各地门店厨师对菜品标准的理解和执行存在偏差 [2] - 承诺加强价格和分量管控,确保实惠足量餐食,并透露经典菜品回归计划 [2] - 强调29年来公司是在消费者支持下成长,坚持"做一顿好吃的饭"的使命 [3] 财务表现与区域风险 - 2019-2022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2.57亿元、31.61亿元、46.18亿元、47.06亿元,2022年增速锐减至1.91% [4] - 2019年盈利8270万元,2020年亏损242万元,2021年恢复盈利1.09亿元,2022年下滑至3083.8万元,经调整后净利率不足2% [4] - 乡村基品牌收入94.7%来自重庆、四川,大米先生品牌收入84.7%集中在湖北、上海、湖南、四川,区域集中性导致易受冲击 [4] 产品质量与价格争议 - 2025年4月出现食物异物问题,包括毛发、竹签、霉点鸡蛋块等,外卖小炒牛肉中疑似有淋巴肉 [5] - 部分门店经营模式改为称菜模式自助餐,菜品定价2.98元/两至3.28元/两不等,米饭另收费,一餐费用大多超25元,甚至有达40.70元案例 [5] 战略调整与未来方向 - 强调关闭中央厨房、坚持现做模式,尽管会增加成本 [6] - 需加强食材采购源头把控、优化门店后厨卫生管理流程 [6] - 需综合考量成本与市场接受度,平衡菜品价格与分量 [6] - 必须落实改进措施,重建品牌信任,才能在竞争激烈的中式快餐市场持续发展 [7]
杨铭宇黄焖鸡创始人,卸任执行董事等多项职务!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16 16:05
公司管理层变动 - 济南杨铭宇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创始人杨晓路卸任法定代表人、执行董事、总经理职务,由刘华兰接任法定代表人并担任董事、经理、财务负责人[1] - 公司成立于2011年12月,注册资本1000万元人民币,由杨晓路全资持股[2] 品牌命名背景 - 杨铭宇品牌名称来源于创始人杨晓路儿子的名字,杨晓路曾表示将公司视为孩子般精心呵护[2][4] - 公司已注册四十余个杨铭宇商标,涵盖食品、方便食品、金属材料、燃料油脂、机械设备、灯具空调、钮扣拉链、网站服务、日化用品、珠宝钟表等多个类别[5][6] 食品安全事件 - 2023年3月媒体暗访发现多家加盟店存在食品安全问题,包括回收剩菜二次加工、徒手接触食材、生肉随意放置、员工无健康证明上岗等[8] - 公司发布致歉信承认管理漏洞,宣布涉事门店永久关停并启动全国门店排查[8] - 国务院食安办、市场监管总局约谈济南、郑州、商丘三市副市长,指出事件暴露企业主体责任未落实、属地管理不到位等问题[9][10] - 监管部门要求三市严肃追责并提升食品安全水平,国务院食安办将进行整改落实情况检查[10][11]
卖不到6000元就关店!快餐巨头“断臂求生”
36氪· 2025-06-16 11:35
战略转向背景 - 汉堡王母公司RBI宣布中国市场战略根本转变 核心矛盾包括门店效率短板 本土运营失焦 资本模式滞后 [1][2] - 过去六年由土耳其TFI集团代理运营 门店从52家增至千店 但远程管控导致市场响应迟缓 2018年"三年千店计划"完成不足一半 [3][4] 本土化团队组建 - 引入百胜中国前首席供应链官陈玟瑞强化本地供应链 麦当劳中国前高管薛冰出任首席变革官负责数字化营销与新品研发 [5] - RBI集团主张"本地控制权至关重要" 新团队具备本土餐饮巨头基因 [5] 资本模式重构 - 2025年2月RBI以1.58亿美元收购TFI及笛卡尔资本持有的汉堡王中国全部股权 实现近100%全资控股 [7] - 已注入1亿美元资本推动转型 与摩根士丹利合作物色新特许经营伙伴 建立"资本+本土洞察"双引擎模式 [7] 单店业绩压力 - 2025年Q1汉堡王中国1474家门店年均销售额40万美元(约290万元) 日均8000元 显著低于肯德基(73万美元)和麦当劳(80-113万美元) [8] - 2022-2024年中国汉堡市场份额持续下滑 6000元日销(年销售额30万美元)以下门店将被淘汰 [8] 新合作伙伴要求 - 需具备本土洞察 雄厚资本 卓越运营能力三大特质 纠偏单一依赖国际代理商模式 [9] - 战略收缩门店数量实则以退为进 通过资源重置突破竞争对手规模效应 [9] 行业影响 - 战略重塑核心在于平衡关店止损与高质扩张矛盾 可能改变行业价值标尺 从比拼门店数量转向单店盈利能力 [11]
日均销售额低于六千或被关店,汉堡王中国预计今年门店数下降
南方都市报· 2025-06-15 12:12
公司战略调整 - 汉堡王中国任命两名新高管:陈玟瑞任首席执行官副手兼首席供应链官,薛冰任首设首席变革官 [1] - 公司计划2025年关闭部分选址及运营不佳门店,同时新增40-60家新餐厅,门店总数预计下降 [2] - 关闭标准为年销售额低于30万美元(约216万元人民币)的门店,日均销售额及格线设定为6000元以上 [4][5] - 公司称优化门店网络是为未来高质量增长奠定基础,战略布局一、二线城市核心商圈 [2] 门店运营数据 - 汉堡王中国门店数从2023年底1587家降至2024年底1474家,净减少113家 [2] - 2024年汉堡王中国系统销售额约7亿美元,单店平均年销售额约40万美元,远低于法国(380万美元)和韩国(120万美元) [5] - 福建加盟商反映销售额相比2019年下滑60%,2024年较2023年下滑10%,2020年以来持续亏损 [11] 市场竞争格局 - 汉堡王中国门店数远低于华莱士(19729家)、肯德基(11938家)、塔斯汀(9600家)等竞争对手 [9] - 公司面临塔斯汀等低价品牌竞争压力,被迫跟进9.9元促销活动但效果有限 [12] - RBI集团旗下品牌在中国市场包括汉堡王、天好咖啡Tims Hortons和炸鸡品牌Popeyes [7] 未来发展计划 - RBI集团预计2027-2028年中国市场所有品牌新增约300家门店 [7] - 公司将继续强化本土化策略,推出定制化新品及促销活动,突出皇堡等标志性产品 [13] - RBI集团已与摩根士丹利合作,计划一年内确定汉堡王中国新的本地操盘手 [13] 历史背景 - 汉堡王中国2005年进入市场,2012年由土耳其餐饮集团接手时仅60多家店,2019年超1300家 [8] - RBI集团2024年2月以1.58亿美元收购土耳其餐饮集团持有的汉堡王中国全部股权 [9]
知识驱动创新模式和难点
搜狐财经· 2025-06-14 22:12
知识驱动创新的跨界应用与突破 - 知识驱动的创新是资源到价值转换的核心,通过将专业知识跨界应用实现突破 [2] - 京都陶瓷从电视机零件扩展到汽车刀具、民用刀具及医疗领域,利用陶瓷技术解决心脏瓣膜排斥反应问题 [2] - 和勤公司凭借电力行业知识切入电信发射塔领域,实现10亿规模增长 [3] - 福特受屠宰场流水线启发开发汽车组装线,麦当劳和Aravind眼科医院通过跨界模仿开创行业新模式 [3] 知识驱动创新的三大难点 知识产业化周期过长 - 新技术从研发到商业化应用周期长,影响创新效率 [4] 多知识融合的挑战 - 互联网企业与传统产业知识割裂,阻碍深入发展 [5] - 比尔·盖茨整合流行病学、生物学和导弹技术团队,提出针对性灭蚊方案 [5] - 地平线公司面临互联网与汽车行业人才文化融合难题,需解决组织协作问题 [6] 社会配套设施依赖 - 华为通过IBM流程改造实现产品标准化,从30亿规模2000种型号中优化管理复杂度 [7] - 流程改善需持续探索更短路径,依赖认知与技术进步 [8] 模仿与知识创新策略 - 日本企业"守破离"理论强调先复制再突破最后创新,与华为"僵化-优化-固化"模式一致 [8][9] - 中国企业过去依赖测绘模仿西方技术,现需转向需求场景驱动的应用创新 [9]
“整个人都不好了”!华莱士吃出活蛆,涉事商家回应
凤凰网财经· 2025-06-14 19:05
食品安全事件 - 消费者在华莱士购买的炸鸡腿中发现活蛆虫,引发强烈不满[1] - 涉事鸡腿经过高温油炸(170-200度油温炸13分钟),但仍有活虫存在[4] - 消费者与商家协商未果,商家最初仅提议补送鸡腿,后提高到赔偿100元[2] 公司回应与处理 - 涉事门店声称鸡腿为现腌现炸,标注有效期且未变质[3] - 门店已报警并接受市场监督部门调查[4] - 公司设有督导检查和后台监控机制,但问题仍频发[9] 公司经营与行业现状 - 华莱士门店数量达19729家,覆盖31个省份,为西式快餐巨头[5] - 主打低价策略,2023年人均消费18.9元,位列行业倒数第三[8] - 2023年毛利率5.33%,虽较2022年4.24%提升,仍显著低于行业10%-20%平均水平[8] 历史食品安全问题 - 2023年多地门店被曝使用过期食材、伪造健康证、后厨脏乱差[9] - 2022年消费者食用后出现急性胃肠炎、汉堡中生肉等事件[11] - 2019-2021年因卫生问题多次被监管部门处罚,最高单次罚款19.57万元[13]
“整个人都不好了”!华莱士吃出活蛆,涉事商家回应
凤凰网财经· 2025-06-14 19:04
食品安全事件 - 消费者在华莱士购买的炸鸡腿中发现活蛆虫,引发强烈不满[2] - 消费者与商家协商未果,商家最初仅同意补送鸡腿,后提出赔偿100元但被拒绝[2][5] - 商家否认责任并报警,市场监督部门已介入调查[6] 公司经营状况 - 华莱士门店数量达19729家,覆盖31个省份、357个城市[7] - 公司主打低价策略,2023年人均消费仅18.9元,在西式快餐品牌中排名倒数第三[9] - 2023年毛利率为5.33%,虽较2022年的4.24%有所提升,但仍显著低于快餐业10%-20%的平均水平[9] 食品安全管理问题 - 公司虽设立督导检查和监控监管模式,但食品安全问题仍频繁发生[10] - 多地门店被曝光使用过期食材、修改效期标签、后厨卫生条件差等问题[11][12] - 员工健康证造假现象存在,部分门店通过中介办理假证[11] 历史违规记录 - 2019年南昌门店因卫生问题被罚款75432元[15] - 2020年黄冈7家门店因违规采购被查封,责任人被拘[15] - 2021年北京门店被吊销食品经营许可证,主要负责人被罚19.57万元[15] 消费者投诉案例 - 2023年武汉消费者食用华莱士外卖后出现急性胃肠炎症状[14] - 2023年广东消费者发现汉堡中存在生肉[14] - 2023年郑州、合肥门店被曝光使用过期食材[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