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

搜索文档
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3% 经济运行稳中有进稳中向好
经济日报· 2025-07-16 07:50
宏观经济表现 - 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达660536亿元,同比增长5.3%,其中一季度增长5.4%,二季度增长5.2%,环比增长1.1% [1] - 调查失业率稳定在5%至5.4%区间,6月CPI增长0.1%,核心CPI回升至0.7%,外汇储备维持在3.2万亿美元以上 [2] - 内需对GDP增长贡献率达68.8%,其中最终消费支出贡献率为52%,成为增长主动力 [3] 产业发展态势 - 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5%,1-5月规上战略性新兴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近10% [4] -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0%,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36.2%,锂电池增长53.3% [4] - 1-5月有效发明专利申请量近500万件,增长12.8%,创新成果带动产业融合发展 [4] 消费市场表现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55万亿元,同比增长5%,其中二季度增速加快至5.4% [5] - 服务零售额增长5.3%,体育用品类增长22.2%,金银珠宝类增长11.3% [5] - 新能源汽车、节能家电、智能家电消费保持较快增长,新消费模式不断涌现 [5] 经济支撑因素 - 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59.1%,对增长贡献率超60%,持续保持扩张态势 [7] - 进出口增长2.9%,显示贸易韧性,对单一国家贸易依存度已降至个位数 [7] - 宏观政策协同发力,政策工具箱丰富,将适时推出新措施支持经济稳定运行 [7]
《民营经济促进法》引领民企涉外法治新局面
新华日报· 2025-07-16 06:08
中国民营企业国际化发展 - 中国民营企业凭借电动汽车、工业机器人等高科技产品加速海外扩张 [1] - 2024年全国登记在册经营主体达1.89亿户,其中绝大多数为民营企业 [3] - 《促进法》为民营企业破解国际化发展中的法治难题提供法律支撑 [1][3] 民营企业面临的挑战 - 技术市场双重压力:全球高新技术流动受限叠加海外关税壁垒 [2] - 国际组织救济困境:WTO上诉机构停摆导致多边贸易争端解决机制受限 [2] - 跨国供应链合规压力:需同时遵守东道国劳动法和环境尽职调查要求 [2] 立法对技术创新的支持 - 《促进法》支持民营企业参与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并提供技术人才保障 [4] - 立法推动数据跨境高效合规流动,要求企业处理用户数据合法透明 [4] - 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助力民营企业参与国际技术标准制定 [4] - 知识产权证券化创新融资方式已在深圳、上海成功推广 [4] 国际市场拓展策略 - 新能源汽车、半导体、人工智能等优势产业或纳入关税优惠名单 [5] - 中国与东盟连续5年互为第一大贸易伙伴,2024年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43.85万亿元 [5] - 联合锂电池领域优势与沙特等能源大国共建清洁能源市场 [5] - 通过多方临时上诉仲裁安排应对WTO争端解决机制停摆问题 [5] 涉外合规体系建设 - 重点防范北美市场知识产权侵权诉讼及贸易救济调查风险 [6] - 在东盟布局需申请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优惠原产地证书 [6] - 欧盟市场需关注ESG信息强制披露,宁德时代已推行ESG分级管理 [7] - 省级涉外合规服务中心提供特色法律帮助以降低企业合规风险 [7] 全球竞争新格局 - 民营企业以《促进法》为基础加速技术突破与市场开拓 [8] - 中国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双赢贸易方案及发展机会 [8]
中国经济展现强大韧性活力(锐财经·年中经济观察 ①)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7-16 05:32
中国经济半年报核心数据 - 上半年GDP达660536亿元 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3% [2] - 一季度GDP增速5.4% 二季度5.2% 增速较去年同期和全年均提升0.3个百分点 [3] - 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5% "三新"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8% [3] - 内需对GDP增长贡献率68.8% 其中最终消费支出贡献率52% [5] -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0% [6] 宏观经济运行态势 - 月度调查失业率保持在5.0%-5.4%区间波动 [3] - 货物贸易进出口创同期新高 外汇储备维持在3.2万亿美元以上 [3] - 货运周转量同比增长5.1% 旅客周转量增长4.9% [5] - 6月末广义货币(M2)同比增长8.3% [5] 新质生产力发展 - 研发经费投入占GDP比重接近2.7% 超过欧盟平均水平 [6] - 1-5月有效发明专利申请量近500万件 增长12.8% [6] - 规上战略性新兴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近10% [6] - 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增长超30% 汽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产量增长53.3% [6] 产业转型升级 - 山东省东营市推进数字化转型 支持企业打造"智慧工厂" [4] - 传统产业加速对接"互联网+"、"AI+"、"数字+"改造 [7] - 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59.1% 对GDP增长贡献率超60% [9] 下半年经济展望 - 国际机构普遍调高中国经济增长预期 [8] - 服务业景气指数持续保持在50%以上扩张区间 [9] - 消费市场趋于活跃 新产业新业态保持较快增速 [9]
「最年轻」的985大学,出了两个中国首富
创业家· 2025-07-15 18:21
锂电池行业与中南大学 - 中南大学被称为中国锂电池行业的"黄埔军校",全国锂电池企业中约70%的研发人员来自该校 [7][8] - 比亚迪创始人王传福毕业于中南大学冶金物理化学专业,其公司已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龙头企业,市值达6588亿人民币 [9][10][13] - 容百科技创始人白厚善、科力远董事长钟发平等多位锂电行业领军人物均毕业于中南大学,校友企业总市值超7694亿人民币 [15][16][32] 中南大学的学科优势 - 中南大学冶金工程与矿业工程学科全球领先,矿业工程连续四年排名全球第一,冶金工程全球第二 [27][28]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全国排名前10%,ESI全球前1‰,高性能碳/碳复合材料等四大领域跻身世界前列 [28] - 校友创办或控股的上市公司超110家,其中新能源相关企业超30家,数量与清华、北大校友企业相当 [31] 校友回湘与产业联动 - 2024年湘商回归新注册企业1670家,到位资金超6000亿,近半投向制造业 [44] - 比亚迪在湖南布局四大项目总投资超百亿,带动产业链集聚,2024年湖南新能源汽车产量达98.7万辆 [49][53] - 湖南计划2025年新能源产业总产值达4000亿,其中锂电池及储能材料产业2026年目标突破1500亿 [46] 湖南经济发展 - 湖南GDP从2012年2万亿跃升至2023年5万亿,实现十年"四连跳" [56] - 湖南锂矿资源全国第七,结合中南大学校友资源形成"人才+产业"双向奔赴模式 [47][55] - 钠能时代等校友企业回湘投资,如30亿产业化基地项目入选长沙"十大回归标志性项目" [54]
四大锂电项目投产在即!
起点锂电· 2025-07-15 17:44
锂电行业整体形势 - 锂电行业形势较好,多个项目进入投产阶段,7月份碳酸锂价格小幅上涨 [2] - 形势向好原因包括市场需求增长和政策推动,行业反内卷使订单及招标价格趋向正常化 [3] 四大锂电项目投产情况 国轩高科重卡电芯项目 - 唐山国轩年产10GWh新能源重卡电芯项目已开工,第六期10月试投产,总产能将达30GWh [6] - 2016年布局京津冀市场,2018年二期2GWh投产,2021年三期7GWh扩产,2023年四期10GWh,2024年第六期落地 [6] - 340Ah电芯2024年装机1137台新能源公交车,中冶瑞木高镍三元前驱体材料出货全国,配套企业入驻唐山 [6] 江苏理文化工电解液项目 - 锂电池电解液项目月底竣工验收,去年9月试生产,年产碳酸亚乙烯酯2500吨、氯代碳酸乙烯酯1550吨 [7][8] - 产品收益预计2亿-3亿元,占公司总营收约三成,计划拓展邻地150亩土地,规模提升至5亿元 [8] 星川新能源高功率电池项目 - 一期竣工投产,总投资20亿元,占地101亩,首款135C产品完成两轮试制,预计今年首批量产 [9] - 全部达产后年产值16亿元,客户包括奇瑞、北汽、东风、本田、宝马、奔驰等 [9][10] 赣锋锂业镶黄旗项目 - 二期2万吨碳酸锂项目产品下线,一期60万吨锂铌钽矿项目已投产,三期2GWh电芯及PACK制造项目开工 [11] - 全部达产后预计年产值200亿元,税收18亿元 [11] 行业协同与多元化发展 - 四大项目覆盖重卡电池、动力电池、电解液、正极材料,体现上下游协同 [13] - 理文化工跨界新能源,氟代碳酸乙烯酯添加剂纯度达99.999%,水分18ppm以下,属电子级优等品 [14][15] - 新能源重卡电池需求爆发,宁德时代保持头部地位,国轩高科等厂商快速起量 [15] - 正极材料行业结构性调整,技术出众者获市场肯定,高压实磷酸铁锂产品成竞争重点 [15][16] 行业趋势与竞争格局 - 行业回归理性竞争,技术取代价格战成为企业发展核心保障 [16] - 锂电产业链从无序扩张转向技术驱动,马太效应加剧 [16]
又一锂电池项目落地安徽
起点锂电· 2025-07-15 17:44
安徽世豪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锂离子电池项目 - 公司年产2GWh锂离子动力及储能电池厂项目进入审批前公示阶段 [2] - 项目选址阜阳经济开发区 租赁标准厂房 占地面积10.32亩 建筑面积27902.47平米 [4] - 将购置搅拌机、涂布机等设备 建成后年产1亿只锂离子电池 [4] - 公司成立于2024年4月 注册资本2000万元 法人徐星持股80% 经营范围涵盖电池制造与新能源技术研发 [4] - 项目总投资3亿元 分两期建设 一期投资1.5亿元建设1GWh动力电池生产线 [5] 阜阳锂电产业集群发展 - 阜阳已集聚超10家锂电企业 形成锂电池材料、制造、回收的完整产业链 [5] - 银贮科技实现废旧电池回收与高性能材料制备闭环 华拓新能源形成"原材料-生产-回收"全产业链协同模式 [5] - 2024年6月华拓新能源二期4GW储能电池项目进入设备调试 预计9月投产 [7] - 华拓二期投资20亿元 投产后总产能达7GWh 年产值预计50亿元 一期3GWh项目已于2023年5月投产 [7] 安徽元创新能源材料项目 - 公司1万吨/年动力锂电池正极材料项目进入环评批前公示 总投资10亿元(含环保投资539万元) [8][9] - 项目占地68.2亩 新建厂房及配套设施建筑面积44457.6平米 将购置数智化道窑等设备 [9] - 元创新能源成立于2024年1月 为浙江海创锂电全资子公司 专注三元正极材料及前驱体研发生产 [9] 阜阳锂电产业动态 - 2024年阜阳多个锂电项目取得进展 产业协同能力持续增强 [6] - 行业活动密集 包括2025起点锂电中国行、固态电池竞争力排行榜发布等 [11]
(经济观察)中国经济“半年报”凸显四大亮点
中国新闻网· 2025-07-15 12:57
中国经济"半年报"四大亮点 - 上半年GDP同比增长5.3%,其中一季度增长5.4%,二季度增长5.2%,增速比去年同期和全年均提升0.3个百分点 [2] - 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2%,比一季度下降0.1个百分点 [2] - 6月CPI同比上涨0.1%,核心CPI同比上涨0.7% [2] - 货物贸易进出口创同期新高,外汇储备维持在3.2万亿美元以上 [2] 新动能发展情况 - 高技术制造业增势良好,3D打印设备、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产品产量同比分别增长43.1%、36.2%、35.6% [3] - 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速明显,信息服务业、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投资同比分别增长37.4%、26.3%、21.5% [3] - 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5% [3] - "三新"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8%左右 [3] 绿色发展成效 - 新能源汽车增长超过30%,锂电池增长达53.3% [4] - 绿色消费渐成新风尚,新能源汽车、节能家电、智能家电消费增长较快 [4] 国内大循环改善 - 上半年内需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68.8%,其中最终消费支出贡献率为52% [5] - 货运周转量同比增长5.1%,旅客周转量增长4.9% [5] - 6月末M2同比增长8.3% [5]
“最年轻”的985大学,出了两个中国首富
创业邦· 2025-07-15 12:09
中国新能源汽车及锂电池行业 - 2023年中国成为全球最大汽车出口国,2024年新能源汽车出口超200万辆,产销量连续10年全球第一 [3] - 锂电池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关键环节,全国锂电池企业约70%研发人员来自中南大学 [8][9] - 比亚迪从镍镉电池起家,2003年转型造车,现为全球新能源汽车龙头,镍镉电池曾占全球40%份额 [13][16] 中南大学校友企业矩阵 - 校友创办或控股上市公司超110家,新能源相关企业超30家,总市值达7694亿元 [38][39] - 代表企业包括比亚迪(市值5302亿)、三一集团(1199亿)、格林美(273亿)、容百科技(153亿)等 [39] - 王传福(2009年首富)和梁稳根(2011年首富)均出自该校,校友企业涵盖正极材料、电池回收等全产业链 [40][41][42] 中南大学学科优势 - 冶金工程全球第2、矿业工程全球第1,材料科学/化学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 [33][34] - 国家能源金属资源与新材料重点实验室是国内最大新能源材料研究平台之一 [35] - 参与东方红卫星、歼20发动机、嫦娥五号等国家级项目关键材料研发 [28] 湘商回归与产业联动 - 湘商回归工程累计引入项目投资近2万亿元,2024年新注册企业1670家,到位资金超6000亿 [51][52] - 比亚迪在湘布局四大百亿级项目,带动产业链集聚,2024年湖南新能源汽车产量98.7万辆全国第5 [60][66] - 湖南计划2025年新能源产业规模达4000亿,其中锂电池/储能材料2026年目标1500亿 [57]
中原证券晨会聚焦-20250715
中原证券· 2025-07-15 08:41
核心观点 报告涵盖财经要闻、宏观策略、行业公司等内容,涉及多个行业发展情况及投资建议,中国经济温和复苏,各行业有不同表现和机遇,部分行业处于上行周期,建议关注中报业绩超预期且估值合理的成长标的,根据行业特点选择投资机会 [3][9][14] 财经要闻 - 上半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 21.79 万亿元,同比增长 2.9%,出口 13 万亿元,增长 7.2%,进口 8.79 万亿元,下降 2.7% [3][9] - 6 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 8.9%,M2 同比增 8.3%,人民币贷款同比增 7.1% [3][9] - 截至 2024 年底,全国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约 13.27 亿人,参保率稳定在 95%以上 [3][9] 宏观策略 - 近期 A 股市场震荡,不同行业领涨,上证综指与创业板指数平均市盈率处于近三年中位数平均水平,适合中长期布局,两市成交金额处于近三年日均成交量中位数区域上方,中国经济温和复苏,长期资金入市形成托底力量,美联储降息路径不确定,建议采取均衡策略,关注中报业绩超预期且估值合理的成长标的,短期市场稳步震荡上行,关注政策面、资金面及外盘变化,短线关注部分行业投资机会 [9][10][12] 行业公司 锂电池行业 - 2025 年 6 月,锂电池板块指数上涨 15.16%,强于沪深 300 指数,我国新能源汽车销售 132.90 万辆,同比增长 26.69%,动力电池装机 58.20GWh,同比增长 35.98%,宁德时代等位居前三,上游原材料价格差异化,维持行业“强于大市”投资评级,短期关注板块投资机会 [14] 半导体行业 - 2025 年 6 月,国内半导体行业表现相对较强,全球半导体销售额同比增长,下游需求结构分化,部分芯片厂商库存和产能利用率有变化,存储器价格上涨,多款 AI 眼镜新品将推动出货量增长,建议关注 AI 眼镜产业链和国内存储器产业链投资机会 [15][16][17] 基础化工行业 - 2025 年 6 月,中信基础化工行业指数上涨 6.41%,子行业中锂电化学品等表现居前,产品价格下跌态势放缓,维持行业“同步大市”投资评级,7 月建议关注农药、有机硅和涤纶长丝行业 [19][20][21] 通信行业 - 2025 年 6 月,通信行业指数强于沪深 300 指数,1 - 5 月电信业务量收增速回升,5 月国内通讯器材类零售额同比增长,光模块出口有变化,数据中心光器件市场将增长,维持行业“强于大市”投资评级,建议关注光通信、电信运营商、AI 手机板块 [22][23][25] 光伏行业 - 6 月光伏板块震荡筑底,多数个股正向收益,光伏治沙规划出台,多晶硅料和光伏玻璃产量反弹后将去产能,5 月国内新增光伏装机创历史新高,出口疲软,钙钛矿叠层电池效率刷新,商业化进程加快,建议关注主辅材和新技术领域头部企业 [27][28][29] 新材料行业 - 6 月新材料板块走势强于沪深 300,基本金属、半导体材料等有不同表现,维持行业“强于大市”投资评级,随着下游复苏和国产替代,板块或将迎来景气周期 [31][32][33] 电力及公用事业行业 - 6 月电力及公用事业指数表现弱于市场,全社会用电量和规上工业发电量有增长,太阳能发电单月新增装机容量大,煤炭和天然气量价有变化,维持“强于大市”投资评级,建议关注大型水电企业 [34][35][39] 券商行业 - 2025 年 5 月券商指数先涨后落,经营业绩受多因素影响,6 月业绩有望增长,预计下半年经营环境平稳,建议关注政策面和券商板块 [40][41][42] 机械行业 - 6 月中信机械板块上涨,部分子行业有涨跌,建议配置工程机械、高铁设备等龙头,关注人形机器人和 AIDC 主题投资 [43][44] 传媒行业 - 2025 年 5 - 6 月传媒板块上涨,游戏、IP 衍生品、出版、影视等领域有不同发展,建议关注相关企业 [45][46][47] 重点数据更新 近期限售股解禁明细 - 多只股票在 2025 年 7 月 14 - 16 日有不同数量的限售股解禁 [49] 沪深港通前十大活跃个股明细 - 2025 年 7 月 14 日,北方稀土等 20 只个股为 A 股十大活跃个股,有成交金额、收盘价和涨跌幅等数据 [50][51][52]
蔚蓝锂芯锂电高增净利预增超79% 加速全球扩产海外订单占近50%
长江商报· 2025-07-15 07:48
核心观点 - 蔚蓝锂芯2025年上半年业绩预告显示净利润3亿元至3.6亿元,同比增长79.29%至115.15%,主要受益于锂电池业务出货量持续增加及LED芯片业务贡献提升 [1][2][3] - 公司通过两次战略转型形成LED芯片、锂电池及金属物流三大业务协同发展格局,2024年营收67.56亿元(同比+29.38%),净利润4.88亿元(同比+246.43%) [1][2] - 海外业务成为重要增长引擎,2024年海外订单营收占比接近50%,并通过马来西亚10GWh圆柱锂电池项目布局海外产能 [1][4][5] 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预计净利润3亿元至3.6亿元(同比+79.29%至115.15%),扣非净利润3.18亿元至3.78亿元(同比+156.05%至204.36%) [2][3] - **2025年一季度**:营收17.28亿元(同比+20.9%),净利润1.42亿元(同比+100.56%),推算二季度净利润1.58亿元至2.18亿元(同比+62.89%至124.74%) [2][3] - **2024年全年**:营收67.56亿元(同比+29.38%),净利润4.88亿元(同比+246.43%),创历史新高 [2] 业务结构与发展历程 - **业务布局**:三大板块包括LED芯片、锂电池(通过2016年收购天鹏电源进入)及金属物流(2008年上市时主业),拥有20多家控股子公司 [2] - **转型节点**:2011年进军LED芯片领域,2016年切入锂电池制造,形成多元化协同发展 [2] - **产能规划**:马来西亚10GWh圆柱锂电池项目一期2025年4月投产,预计2025年国内产能达6亿颗 [5] 海外拓展 - **订单里程碑**:2021年与德国博世签订8700万颗锂电池订单(9585万美元),与史丹利百得达成三年供货协议(2022-2024年累计供应6.4亿至7.2亿颗) [4] - **营收占比**:2024年海外订单营收占比接近50% [1][5] 研发投入 - **研发费用**:2020-2024年累计15.99亿元,2024年达4.16亿元,2025年一季度1.24亿元(同比+48.11%,占营收7.2%)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