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传统产业
icon
搜索文档
陕西:不断做强做优现代能源产业集群 持续巩固优势产业领先地位
快讯· 2025-07-18 14:31
陕西省现代能源产业集群发展 - 陕西省强调高质量发展为首要任务 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做强做优现代能源产业集群 [1] - 会议指出需持续巩固优势产业领先地位 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步伐 [1] - 提出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推动转型发展取得新成效 [1]
打赢深化提升行动“收官战”,这些领域国企改革将提速
新华社· 2025-06-17 20:14
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进展 -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中央企业及各地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重点任务平均完成率超80% [1] - 国务院国资委强调将高质量完成深化提升行动作为2024年国企改革重中之重 [1] - 未来改革举措聚焦科技创新供给质量提升、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协同创新及激励机制健全等领域 [1] 科技创新与原始创新机制 -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需健全国企推进原始创新的制度安排 [2] - 国务院国资委要求建立适应原始创新特点的技术路线选择、考核激励及容错机制 [3] - 推动企业提高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投入比重,完善技术预见与需求凝练机制 [3] 科技成果转化与协同创新 - 当前科技成果市场化转化不足是制约生产力提升的关键痛点 [3] - 国企将通过深化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及开放高价值应用场景(如人工智能)加速技术落地 [4] - 采用"揭榜挂帅"等模式强化跨所有制企业协同创新 [4] 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 2025年一季度中央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同比增长6.6%,固定资产投资达8513亿元 [5] - 国企需科学制定"十五五"规划,明确战新产业培育主攻方向 [5] - 通过并购重组、上市融资等方式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注重重组后的整合融合与协同创新 [5][6] 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 - 国务院国资委将推动国企应用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5G等技术实现传统产业升级 [6] - 边远或技术滞后地区需形成后发优势 [7] 创新评价与激励机制 - 推行分类评价机制:基础研究领域探索虚拟量化评价,应用研究领域设置合同金额等指标 [8] - 战新产业项目可设置亏损豁免期 [8] - 薪酬分配向科研人员倾斜,利用工资总额特殊政策精准激励 [9] - 细化合规免责条款至场景化,明确科研人员行为预期 [9]
汕头市前4月加力提速推进产业扩量提质和集聚发展,2226个项目总投资超248亿元
中国发展网· 2025-06-11 17:44
产业发展总体情况 - 汕头市坚持"工业立市、产业强市"发展思路,以贸促工、以工兴贸、工商并举,推进产业扩量提质和集聚发展 [1] - 前4月全市2226个备案投资项目总投资超248亿元,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积蓄新动能 [1] - "三新两特一大"产业规上企业数占全市70.5%,规上工业增加值占全部规上工业增加值的65.9% [2] 重点产业发展情况 - 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规上工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6.0%,增长11.8% [2] - 新材料产业规上工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18.5% [2] - 新能源产业规上工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3.9% [2] - 纺织服装产业规上工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26.2%,支撑作用明显 [2] - 玩具创意产业规上工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8.4% [2] - 大健康产业规上工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2.9% [2] 产业投资情况 - 前4月第二产业累计投资149.31亿元,占总投资60%,其中工业投资117.24亿元,占47.1% [3] - 第三产业累计投资98.62亿元,其中生产性服务业33.22亿元,生活性服务业65.40亿元(同比增长42.5%) [3] - 电商直播类项目备案投资超4亿元,超过去年同期 [3] - 潮南区备案投资项目数最多(843个),潮南区、龙湖区、潮阳区、华侨试验区投资额领先(50.97亿元、45.48亿元、32.28亿元、31.63亿元) [3] 重点项目建设进展 - 1至4月全市产业类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03.43亿元 [4] - 新一代信息技术工程、传统产业升级工程、生物产业工程、新材料产业工程项目投资进度超过时序进度 [4]
《广东省促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条例》7月1日正式施行 挺进深海装备 深耕蓝色药库
广州日报· 2025-06-04 03:11
政策法规出台 - 《广东省促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条例》已审议通过并将于7月1日正式施行 [1] - 条例支持广州等沿海港口城市与港澳共建世界一流港口群 [1] - 条例支持南沙等地在海洋领域市场准入、产权保护、人才引入等方面进行创新探索 [1] 海洋产业发展规划 - 条例将支持产业发展作为独立章节凸显,重点发展邮轮游艇、海上休闲运动、跨岛游等业态 [2] - 广东省将形成新兴产业蓬勃发展、未来产业竞相涌现、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梯次格局 [2] - 广东省将加速发展海洋新兴制造业,包括深海装备、蓝色药库、绿色智能船舶等领域 [3] - 前瞻布局海洋物联网、海洋低空产业、天然气水合物、海水制氢、海洋蓝碳等未来产业 [3] - 计划打造1-2个千亿级产业和若干个百亿级新兴产业集群 [3] - 改造提升海洋传统产业,延伸海洋化工产业链,提升海洋交通运输业 [3] - 加快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产业集群 [3] 科技创新支持 - 广东省海洋领域现有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省实验室3个、省重点实验室49个 [4] - 2024年全省海洋领域专利公开数超1.7万件 [4] - 条例鼓励成立海洋创新联盟,加强行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 [4] - 支持企业承担海洋科技攻关项目,强化涉海科技型企业梯次培育机制 [4] - 加强海洋高端装备制造等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4] - 健全海洋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打通从研发到中试到量产全流程创新链条 [4] 区域合作与国际交流 - 条例规定加强海洋产业、生态保护、文化等领域对外交流合作 [5] - 鼓励涉海企业参与境外海洋经济领域投资和海洋资源开发 [5] - 深化与港澳在海洋产业发展、科技创新等领域的合作 [5] - 支持横琴、前海、南沙、河套在海洋领域进行创新探索 [5] - 加强与周边沿海同级人民政府在港航、渔业、旅游等领域的合作 [5] 海洋经济规模 - 2024年广东海洋生产总值突破2万亿元,同比增长5.4% [5] - 成为全国首个海洋生产总值突破2万亿的省份 [5] - 连续30年稳居全国首位,约占全国海洋生产总值的五分之一 [5] - 广东海洋经济对地区经济名义增长的贡献率达27.3%,拉动经济增长0.7个百分点 [6] 海洋资源禀赋 - 广东海域面积41.93万平方千米(全国第二) [6] - 大陆海岸线长4084.5千米(全国首位) [6] - 海岛1963个(全国第三) [6]
强化新型工业化的绿色底色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30 01:53
新兴产业的绿色低碳发展则更加强调高起点的绿色规划与发展和政策设计。在产品设计阶段,将绿色设 计理念贯穿于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各个环节,综合考虑原材料获取、生产制造、产品使用以及废弃处理等 过程中的资源消耗和环境影响,通过优化产品结构设计、选用环保材料、提高产品可回收性和可降解性 等措施,从源头上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同时,注重构建绿色供应链体系,协同上下游企业采用绿 色生产技术和环保原材料,实现全链条绿色低碳发展。 新兴产业作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新动能,在绿色低碳领域发展迅猛。以太阳能电池、锂电池、电动汽车等 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凭借创新的技术理念和广阔的市场前景,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链条也日趋完 善,部分技术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然而,新兴产业也面临诸多挑战。第一,经济性瓶颈制约使得氢 能、新型储能等部分产业难以短时间进行大规模普及应用,尚难做到快速响应市场需求。第二,大量企 业涌入导致部分领域竞争激烈,部分产品价格低于生产成本,行业利润空间被压缩,不利于新兴产业的 技术研发和可持续发展。第三,新兴产业发展速度远快于相关标准和规范的制定进程,导致市场上产品 质量参差不齐,缺乏统一的质量评价标准和市场准入规范,制约了 ...
国常会推动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结合大规模设备更新,加快重点行业绿色改造升级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6 14:11
北京中创碳投科技有限公司首席双碳官孟兵站曾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时表示,生态补偿机制涉及横 向补偿,以及跨地区、跨地域的纵向补偿。以河流上下游横向补偿为例,上游地区若能有效保护水质, 下游地区便能享受到清洁的水资源,进而利用这些资源发展工业。然而,上游地区在保护水质的过程中 可能会错失一些经济发展机会,因此,下游地区应当对上游地区进行相应的补偿。 上海大学文化新经济研究院秘书长吴华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方面,我国之 前以纵向补偿为主,横向补偿经常提及,但由于没有国家性的规则性文件,所以各地普遍无法实施。当 前国家层面出台政策,有望明确补偿原则和计价依据,对横向补偿肯定是有实质性的推动作用。但被补 偿地区的本质发展还是需要设计系统化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把自身的绿色资源变为可持续发展资 马军进一步表示,传统产业方面,鉴于其普遍具有高能耗、高排放、高污染的产业特征,须通过系统性 升级改造实现转型突破。新兴产业领域,当前光伏、风电、新能源汽车等战略产业已具备显著的绿色低 碳属性,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亦展现出赋能低碳转型的潜力。特别需要强调的是,新兴产业在指数级增 长过程中伴随的能源消耗强度 ...
理论视野 | 统筹增进民生福祉与有效扩大内需
旅游消费与文旅融合 - "五一"假期期间各地推出丰富多彩的旅游产品供给,加强文旅融合和科技赋能,带动旅游消费欣欣向荣 [1] - 大力发展文旅经济和冰雪经济,通过提供丰富的文化体验与多元化的旅游服务,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10] 消费提振与内需扩大 - 将保障和改善民生与着力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促进消费,摆在突出位置,是应对当前风险挑战、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关键之举 [1] - 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使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更多依托国内市场实现良性循环 [2] - 提振内需消费是畅通国内大循环的核心环节,能够为国内企业提供巨大的需求支撑,消化外部需求波动带来的冲击 [5] - 创新消费场景,增加消费补贴,抓住重点节庆等消费旺季,加大消费补贴力度,简化补贴核验流程 [10] 收入分配与消费能力 - 解决居民增收难题需要以更大力度强化民生保障,释放消费潜力 [4] - 通过更大力度的稳岗扩岗政策、技能提升计划以及对中小微企业的纾困支持,持续夯实工资性收入增长的基础 [4] - 完善收入分配体系是促进消费的重要保障,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健全企业内部薪酬分配激励约束机制 [8] - 通过税收调节和转移支付优化再分配过程,减少收入不平等 [8] 社会保障与消费预期 - 加快完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特别是提高劳动、养老和医疗保障水平,能够有效降低居民的预防性储蓄动机 [4] - 持续优化养老保障体系,动态调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切实保障居民实际购买力 [9] - 健全政府引导、企业参与、个人储蓄共同构建的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加快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 [9] 企业活力与就业支持 - 拓展就业渠道,夯实民生根基,扩大就业机会是提升居民收入水平的有效手段 [7] - 优化政策工具箱,加快形成涵盖高校毕业生、进城农民工、灵活就业人员等重点群体的就业支持政策体系 [7] - 增强企业活力,稳固民生基础,加速传统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加大设备更新与研发的财政补贴力度 [10] - 针对中小企业实施精准纾困,通过减税降费、提供专项补贴等政策组合拳降低运营成本 [10]
海洋经济向新向好发展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4-30 10:38
海洋经济总体表现 - 一季度海洋生产总值2.5万亿元,同比增长5.7%,高于国内生产总值增速0.3个百分点 [1] - 海洋经济呈现向新向好发展态势,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 [1][3] 海洋资源要素保障 - 全国新批准用海用岛面积7.1万公顷,涉及投资额1856亿元 [1] - 海洋原油、天然气产量同比分别增长1.7%、13.8% [1] - 海上风电发电量、新增并网容量同比分别增长1.4%、41.6% [1] - 海洋水产品产量同比增长4.5% [1] 主要海洋传统产业 - 海洋船舶新承接订单量、海船完工量和手持订单量保持全球领先 [1] - 海洋货物周转量、货运量同比分别增长5.8%、4.2% [1] - 海运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0.1%,其中出口额同比增长5.6%,进口额同比下降8.4% [1] - 海洋旅游业实现增加值3842亿元,同比增长7.5% [1] 海洋新兴业态发展 - 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新承接海工订单金额同比增长57.1% [2] - 海洋生物医药研发取得新进展,免疫抗肿瘤海洋一类新药BG136启动临床二期试验 [2] - 海洋信息服务业加快培育,"瀚海智语"海洋大语言模型发布并开始试用 [2] - 7家涉海企业完成IPO上市,融资规模36.2亿元 [2] - "海洋经济"股票价格指数较上年末上涨5.7% [2] 海洋对外贸易 - 海运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0.1%,海运贸易总体保持稳定发展 [2] - 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出口连续4年保持增长势头,一季度增长10.8% [2] - 风力发电机组出口同比增长43.2% [2] 政策与展望 - 国家宏观政策"组合拳"继续发力显效,市场预期信心不断改善 [3] - 需加快推动海洋领域增量政策和存量政策落地显效,培育海洋新质生产力 [3] - 着力推进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建设,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3]
多领域发布一季度“成绩单” “数”里行间彰显经济活力与民生“温度”
央视网· 2025-04-29 17:40
央视网消息:商务部消息,2025年一季度,我国服务贸易较快增长,服务进出口总额19741.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7%。服务贸易逆差 3038.8亿元,比上年同期减少244.6亿元。 一季度文化新业态行业快速发展 国家统计局4月29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一季度,随着文化供给不断优化、文化场景持续创新,激发文化市场活力,文化企业发展稳中有升,文 化新业态行业快速发展。 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达33939亿元,同比增长6.2%,增速比2024年全年加快。其中,新 闻信息服务、创意设计服务、内容创作生产等3个行业大类营业收入增长较快,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10.5%、8.6%和7.5%。 文化新业态行业快速发展。一季度,文化新业态行业实现营收14846亿元,同比增长12.5%,对全部规模以上文化企业营收增长的贡献率为 83.5%。其中,娱乐用智能无人飞行器制造、数字出版、互联网广告服务等行业营收增速较高,同比分别增长36.8%、19.8%和16.4%。 2025年一季度,全国社会物流总额,即物流运行中的实物价值量总和为91万亿元,同比增长5.7%,比1—2月份加快0.4个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