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三折叠屏手机
icon
搜索文档
机构:华为时隔多年重新登上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占有率榜首
快讯· 2025-07-16 14:07
据IDC数据,华为今年第二季度在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的份额达到约18%,而vivo和OPPO等品牌的市场份额下滑。分析师表示,华为时隔四年多重回榜首,彰 显了其强大的品牌号召力和高效的出货管理。华为此前推出多款搭载国产芯片的智能手机,其中包括全球首款商用"三折叠屏"手机。 | Company | 2025Q2 Shipments | 2025Q2 Market Share | 2024Q2 Shipments | 2024Q2 Market Share | | --- | --- | --- | --- | --- | | 1. Huawei | 12.5 | 18.1% | 12.9 | 18.0% | | 2. vivo | 11.9 | 17.3% | 13.3 | 18.5% | | 3. OPPO | 10.7 | 15.5% | 11.3 | 15.7% | | 4. Xiaomi | 10.4 | 15.1% | 10.1 | 14.1% | | 5. Apple | 9.6 | 13.9% | 9.7 | 13.5% | | Others | 13.8 | 20.0% | 14.5 | 20.2% ...
eSIM重启,华为与苹果或抢夺国内手机商用“首发”
虎嗅· 2025-07-04 17:38
eSIM技术发展现状 - 国内eSIM业务有望全面重启 华为三折叠屏手机Mate XTs和苹果iPhone17Air将争夺国内eSIM手机商用首发 [1] - 运营商宣称中国eSIM将进入"快车道" 此前因"业务维护升级"在2023年被暂停 [1] - eSIM已在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商用落地 形成成熟产业生态 [1] eSIM技术演进历程 - SIM卡34年发展史 从信用卡大小演变为Nano SIM卡 尺寸缩小至指甲盖大小 [3] - eSIM从电子化虚拟SIM卡演进为嵌入式SIM卡 永久内嵌设备中 支持远程配置和管理 [5] - 相比Nano SIM卡 eSIM节省96%空间 提升终端轻薄度和防水性能 [5] eSIM技术优势 - 为终端厂商提供友好解决方案 适应智能眼镜、智能戒指等小型化设备 [5] - 运营商可通过线上方式便捷发展用户 减少号卡物流成本 [6] - 消费者可便捷选择移动通信网络 物联网设备部署更高效 [7] eSIM应用领域 - 消费电子领域:支持eSIM的智能手机等产品种类增多 满足跨境需求 [7] - 全球提供eSIM手机服务的国家和地区从2018年24个增至2024年123个 运营商从45家增至441家 [7] - 物联网领域:在智能家居、医疗健康、汽车、物流等行业使用日益广泛 [11] 全球eSIM产业链 - 欧美企业占据重要位置 芯片领域有恩智浦、意法半导体等 终端有苹果、三星 [14] - 国内形成完整产业链 但商用一波三折 中国联通发展最积极 [15] - 工信部在"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推动eSIM技术应用 [16] AI推动eSIM发展 - AI时代终端形态多样化 对体积和防护性要求更高 eSIM机会增多 [20] - eSIM可作为AI终端安全认证方式 发展空间极大 [20] - eSIM将是智能连接的安全基石 支持设备实时联网 [21] eSIM未来挑战 - 政策层面涉及境外运营商无证经营和实名制管理问题 [21] - 技术层面需支持支付、身份识别等功能 以及卫星通信鉴权 [21] - 在AI、5G推动下 eSIM正从"可穿戴设备专属技术"向"全域数字基座"转型 [22]
世界正在感知越来越酷的中国(国际论道)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6-30 06:47
中国文化产品全球化 - 拉布布毛绒玩具成为全球文化符号,被蕾哈娜、贝克汉姆等名人携带,引发美国洛杉矶通宵排队和英国抢购打斗现象 [1][2] - 中国潮玩品牌Molly在伦敦艺术时尚界成为跨界合作新宠,拉布布被设计师视为"东方视觉怪诞主义"代表 [2] - 中国电子游戏《黑神话:悟空》和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取得全球成功,比亚迪电动汽车因高性价比受欧美市场关注 [2][7] 文化产业转型与软实力 - 中国正从"世界工厂"转向"全球创意中心",高科技高附加值文化产品成为出口增长引擎 [1][2][4] - TikTok和小红书重塑全球娱乐社交方式,中国动画、时尚设计持续影响国际潮流 [2][5] - 微短剧在墨西哥、印尼等国流行,中餐品牌如蜜雪冰城在东南亚扩张,58%印尼消费者因此对中国品牌看法更积极 [3][7] 数字文化影响力 - 中国AI模型DeepSeek被海外科技公司采用,抖音国际版吸引西方用户展示中国消费文化 [2][5] - 全球中文学习者超2亿人,85国将中文纳入教育体系,美国学生中文学习人数同比激增216% [8][9] - 中国影视剧、网络文学通过流媒体平台全球供应,海外玩家开始学习《西游记》等传统文化背景 [7][8] 国际形象与旅游经济 - 2024年中国入境游客1.3亿人次同比增长60%,外国博主通过社交媒体展现真实中国形象 [7] - 全球软实力指数显示中国排名从第8升至第2,净好感度评分达8.8分超美国 [6][9] - 美国网红"甲亢哥"直播体验中国无人机配送、飞行汽车等科技产品,视频触达4000万订阅者 [5]
早报:华为新款三折叠屏手机消息曝光 雷军谈小米路测
搜狐财经· 2025-06-06 08:17
华为三折叠新机 - 华为将于下半年推出迭代三折叠新机 屏幕方案不变 主要升级处理器和影像 外围规格也有提升 [1][3] - 新款三折叠机将采用与Mate XT 非凡大师相同的折叠方式 目前仍是市场上唯一的三折叠产品 [3] - 去年发布的Mate XT 非凡大师曾引发抢购热潮 [1] 小米汽车动态 - 小米第二款纯电SUV YU7已进入工信部申报目录 预计2025年7月上市 [5] - 小米团队启动大规模路测以验证车辆性能 包括NVH测试 能耗评估及耐久性验证 [5] - 雷军表示坚持大量路测是为了提升产品品质 [1][3] App Store生态系统 - 2024年全球App Store生态系统支持的商品和服务销售总额达1.3万亿美元 [7] - 其中90%销售额未向苹果支付佣金 [7] 东风汽车产销数据 - 5月东风集团乘用车产量132,813辆 同比下滑 [9] - 1-5月累计产量656,966辆 同比下降19.5% [9] - 新能源汽车表现亮眼 1-5月累计产量163,486辆 同比增长37.9% 其中新能源乘用车增长45.8% [9]
今天,优质供给从何而来(中国消费向新而行)
人民日报· 2025-06-06 05:40
消费市场新趋势 - 00后消费群体注重"情绪价值"解锁新消费场景,中年人通过智能科技重构生活仪式感,银发族偏好康养旅居生活方式 [1] - 消费升级呈现个性化、品质化、场景化特征,优质供给需满足智能化、绿色化、健康化需求 [1] - 2024年全国新增消费品超2100万种,智慧家居、智能温控羽绒服、外骨骼机器人等产品成为市场新宠 [1] 优质供给的核心特征 - 优质供给需直击消费者痛点,如海尔三筒洗衣机通过分区洗涤和AI识衣算法解决洗衣难题 [3] - 中国在家电领域技术领先,专利申请量占全球67.34%,新能源汽车三电技术全球领跑 [3] - 84%轻工业企业采用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45%实现网络化协同,汽车家电等行业加速普及柔性生产等5G+工业互联网场景 [4] 企业创新路径 - 技术创新驱动:实验室成果转化为智慧生活场景,如三筒洗衣机独立驱动技术、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数字协同 [3][4] - 服务体验升级:胖东来推出84项免费服务,电商物流提升配送效率与包邮范围 [5] - 业态跨界融合:泡泡玛特敦煌联名盲盒、新式茶饮+国漫IP、唐宫夜宴商业街区等案例拓展供给边界 [6] 产业升级与品牌跃升 - 中国规模以上消费品企业达18万家,占工业企业总数38%,供给体系日益完善 [1] - 华为三折叠屏手机、安踏李宁国风运动服饰、百雀羚等老字号年轻化转型,推动中国品牌向产业链高端突围 [6] - 消费升级与供给侧改革形成良性循环,推动中国制造向"微笑曲线"高端迁移 [6][7] 数字化与产业链协同 - 新能源汽车头部企业实现每分钟下线一辆车的生产速度,依赖自动化车间与数字协同 [4] - 人工智能辅助研发设计,反向定制模式使高端定制服务大众化 [4] - 汽车家电服装行业加速应用智能理货、协同设计等工业互联网场景 [4]
民营经济必将走向更加广阔的舞台 ——写在民营经济促进法施行之际
人民日报· 2025-05-21 05:40
民营经济促进法实施 - 我国首部民营经济基础性法律《民营经济促进法》于2025年5月20日施行,首次将"两个毫不动摇"写入法律并明确民营经济法律地位 [1] - 法律明确规定"促进民营经济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是国家长期坚持的重大方针政策",具有里程碑意义 [1] -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民营经济快速发展,法治护航对保障其未来发展至关重要 [1] 民营经济发展现状 - 民营企业数量从2012年1085.7万户增至目前逾5700万户,占全国企业总量比例由79.4%升至92.3% [4] - 对进出口和税收贡献超50%,对城镇就业贡献超80% [4] - 民营企业进出口额年均增长10%以上,占全国进出口总额比重由30%增至56%以上,成为第一大外贸主体 [9] - 2024年一季度有进出口实绩民营企业达45.5万家创历史新高,占比86.1% [9] 民营企业产业表现 - 安踏2.9亿美元全资收购德国狼爪品牌,拥有迪桑特、始祖鸟等品牌成为世界第三大体育用品集团 [3] - 华为发布全球首款三折叠屏手机和原生鸿蒙操作系统 [4] - 格力产品远销190多个国家和地区 [4] - 福耀玻璃全球专利申请超2000件 [4] 民营企业创新实力 - 极米科技创办10年出货量升至全球家用投影市场前列 [6] - 西井科技打造全球首款正向研发无人驾驶重卡,服务28个国家和地区 [7] - 宇树科技成为全球首家公开零售高性能四足机器人公司 [7] - 民营经济集中超80%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92%以上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超60%A股上市公司 [7] 民营企业国际化发展 - 比亚迪欧洲总部落户匈牙利布达佩斯,将创造上千就业岗位 [9] - 好孩子集团产品远销90多国,全球主要国家平均市占率超1/3 [17] - 新希望集团成长为全球农牧与食品产业龙头企业 [17] - 广州明珞装备跻身顶级车企供应链 [18] 政策支持措施 - 《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25版)》事项数量较2018版缩减约30% [12] - 高铁领域杭温高铁成功投运,核电项目民间资本参股比例达20% [12] - 国家发改委建立多层级民营企业常态化沟通机制 [11] - 民营经济促进法包含9章78条,从市场准入、要素支持等多方面作出规范 [15]
从经济“一季报”看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
人民日报· 2025-04-30 06:17
美国政府滥施关税,严重损害国际经贸秩序,外部环境严峻复杂。当前,世界经济面临很大不确定性。 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4%,国民经济起步平稳、开局良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中国经 济"一季报"彰显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 "70多年来,中国发展始终靠的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从不靠谁的恩赐,更不畏惧任何无理打压。" 4月25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以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急剧变化的不确定性。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迎难而上、主动作为,坚定不移办好自己的 事,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无惧风雨、勇毅前行。 (一) 稳定表现,有硬核实力作支撑。 "技术日新月异,产品应有尽有。"4月15日,第137届广交会第一期启幕,美国采购商菲利普·理查德森 很快找到多家音响设备供应商,"从图纸到样品,中国工厂72小时内就能响应。产品从工厂装货到摆上 货架,顶多1个月。" "中国拥有全球最先进的技术""世界离不开中国制造""中国供应商研发速度快,性价比高"……近15万名 境外采购商"用脚投票",成为中国制造实力的生动写照。 实力,产品为证。全球最快高铁CR450加紧试验、全球陆上首台12000 ...
深圳智造海外频频“圈粉” 全球市场“含深度”与“含金量”双双提升
深圳商报· 2025-04-28 00:50
深圳智造海外热销现象 - 影石创新旗舰款全景相机Insta360 X5在纽约引发抢购热潮,具备8K超高清全景视频拍摄、AI自动剪辑、云存储及"自拍杆自动隐形"等创新功能[1][2] - Insta360 X5上市首日登顶天猫、京东、抖音相机类单品销售额榜首,同时拿下亚马逊美国等8国运动相机品类销量冠军[2] - 影石在全球全景相机市场份额连续六年第一,2024年预计达81.7%,即全球每售出10台全景相机有8台来自该公司[2] 深圳企业全球化表现 - 比亚迪2025年一季度新能源乘用车海外销量20.6万辆,同比增长约110%[3] - 雷鸟创新AI拍摄眼镜V3在CES 2025获海外青睐,多次斩获"黑五"等销售节点品类销量第一,覆盖北美、欧洲、东南亚市场[3] - 越疆科技机器人设备全球累计出货量超8万台,销售覆盖100多个国家和地区[3] 深圳产业升级与创新投入 - 2024年深圳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突破5.4万亿元,全部工业增加值突破1.2万亿元,连续三年全国城市"双第一"[4] - 2024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1.5万亿元(占GDP 42.3%),智能网联汽车、低空经济、机器人、人工智能集群分别增长38.8%、26.4%、15.9%、12.7%[4] - 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6.46%,企业研发投入占比超90%[5] 政府政策与市场拓展 - 宝安区发布《"热销单品"核心供应链企业培育行动计划》,提出2025年底前打造全球竞争力"热销单品"并提升供应链水平[5] - 深圳制定优势企业产品出海推介清单,着力构建全球最佳科创生态和人才环境[5] - 深圳电子信息产业生态链完善,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打造"爆品"[5]
“甲亢哥”中国行,直播体验“黑科技”!各地文旅忙着“科技整活”,下的是一盘什么大棋?
证券时报· 2025-04-10 16:35
国际网红"甲亢哥",给各地文旅上大分。 自3月底以来,来自美国的网红"Speed"开启了一场中国行直播,到访不同城市体验当地风土人情。由于在直播中表现激动和亢奋,被中国网友们戏称为"甲亢 哥"。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国游览的过程中,除了观赏山川湖海、建筑古迹,体验古老文明、传统民俗以外,前沿科技也成为了旅程中的关键词。 在上海体验飞驰的高铁、在北京故宫通过AR技术看全息皮影戏、在深圳和机器人"斗舞"并采购华为三折叠屏手机……"甲亢哥"的镜头展现的不仅是科技元素 与国人日常生活的结合,同时也是各地发力"文旅+科技"的缩影。记者采访发现,各地推动科技与文旅深度结合,不仅是出于创新消费场景、激发文旅消费潜 力的需要,同时也是为了以科技塑造城市品牌与形象,吸引更多人才与投资,在"润物细无声"中扩大城市的影响力。 各地发力"科技+文旅" "我的天呐,这个车没有下沉,中国车做到了!"在深圳,"甲亢哥"乘坐着比亚迪的仰望U8体验"水上漂移"并成功上岸。而在此之前,他已经在重庆观看了仰 望U9原地掉头、四轮悬空跳跃、随乐舞动等,被中国汽车的先进技术惊艳得连连赞叹。 "甲亢哥"在深圳体验比亚迪仰望U8的"水上漂移"功能。 除了新能 ...
任平文章来了!
证券时报· 2025-04-09 13:20
经济增长目标与推动力 - 2024年全国两会提出5%左右的增长目标,被国外媒体评价为"雄心勃勃",体现中国保持增长的明确决心[2][3] - 2024年中国经济总量突破130万亿元,增量相当于一个中等经济体总量,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保持在30%左右[5] - 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形成新质生产力,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推动力[5] 政策与战略实施 - 中央政治局2023年9月部署增量政策组合拳,推动经济运行回升,社会信心提振[11] - 首次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重点投向民生领域[12] - 造船业三大指标连续15年全球领跑,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10年全球第一[12] 产业转型升级案例 - 辽宁本钢通过智能化改造实现劳动生产率提高65%、产量提升25%,6类产品获低碳认证[14] - 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连续7年写入《政府工作报告》,2024年加紧推进封关准备工作[16] - 江苏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指数89.0连续四年全国第一,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首超50%[24] 消费与内需潜力 - 2024年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44.5%,消费者信心指数连续3个月回升[18] - 华为三折叠手机近2万元仍一机难求,国博文创单品8个月销量破百万件[18] - 政策层面推出消费品"以旧换新"、优化消费环境三年行动等30条促消费措施[19] 区域经济发展 - 广东培育9个万亿元级产业集群,珠海横琴15年间经济总量增至538亿元[26] - 山东加快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重点布局14个海洋新质生产力领域[26] - 安徽2024年1-2月汽车及新能源汽车产量跃居全国第一[27] 技术创新应用 - 山东泰山景区应用外骨骼设备提升游客体验,智能机器狗实现年清运垃圾超2万吨[20] - 武汉氢能重卡实现400公里零碳续航,24条低空航线覆盖物流运输等场景[20] - "人工智能+"行动加速智能穿戴、机器人等新技术产品商业化应用[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