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

搜索文档
中密控股:取得专利证书
证券日报· 2025-08-01 22:09
证券日报网讯 8月1日晚间,中密控股公告称,公司及控股子公司优泰科(苏州)密封技术有限公司于 近日收到9项专利证书。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 ...
跨境电商老板必看:注册海外公司,藏着多少你不知道的红利?
搜狐财经· 2025-07-31 15:12
在当今全球化的商业浪潮中,跨境电商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跨境电商从业者开始考虑注 册海外公司,这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奥秘呢?今天,咱们就一起来揭开这个谜底。 海外一些国家和地区有着极为优惠的税收政策。以香港为例,香港实行地域来源征税原则,只对源自香 港的利润征税,非源自香港的利润无需在香港缴纳利得税。据统计,在香港注册公司的跨境电商,很多 都能通过合理的税务筹划,将企业的税务成本降低20% - 30%。再比如新加坡,它有一系列的税收优惠 计划,对于符合条件的企业,首10万新元应税收入可以享受75%的税收减免。这就好比你在购物时打了 个大折扣,能让企业节省不少真金白银。 总的来说,注册海外公司对于跨境电商而言,就像是给自己的企业配备了一把"万能钥匙"。它不仅能在 税收、形象、资金管理、知识产权保护和市场拓展等方面带来诸多好处,还能让企业在激烈的国际市场 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如果你也是一名跨境电商从业者,不妨考虑注册一家海外公司,开启企业发展的 新篇章。 不知道你对注册海外公司还有哪些疑问或者想法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在跨境电商领域,知识产权的保护至关重要。注册海外公司可以更好地保护企业的知识产权 ...
全国首创 江苏推广“专利产业化+认股权”新模式
证券时报网· 2025-07-10 19:20
江苏省"专利产业化+认股权"工作方案 - 江苏省知识产权局与地方金融管理局联合印发方案,旨在提升高校和科研院所专利转化和产业化水平 [1] - 方案重点面向拥有专利成果的高校和科研院所,鼓励其在运行模式和激励机制上探索突破 [1] 江苏知识产权发展现状 - 截至2024年,江苏省有效发明专利量达634412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74.51件,连续九年全国省区第一 [1] - 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29.14件,是全国平均数的两倍多 [1] 方案主要任务 - 探索"专利产业化+认股权"工作模式,允许高校院所将专利权部分赋予企业或通过独占许可方式授权企业使用 [2] - 强化管理服务,要求高校制定配套管理办法,并建立省级协调机制推进政策落实 [2] - 完善激励机制,鼓励高校建立考核评价机制,并为参与方提供补贴或奖励 [2] 后续工作安排 - 江苏省知识产权局将联合相关部门加强工作分析和统筹,调动各方积极性 [3] - 推动破解专利转化和产业化过程中的市场痛点,助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 [3]
大庆油田:以知识产权“引擎”驱动百年油田建设(科技日报)
科技日报· 2025-06-25 16:53
知识产权战略布局 - 公司围绕重大关键技术和卡脖子技术部署基础专利、核心专利,挖掘核心发明专利54件,PCT国际专利申请4件 [1] - 公司以"一个核心,三条主线"战略布局推进知识产权建设,作为"百年油田"建设的主引擎 [1] - 公司建立"政府、油田、高校"三位一体知识产权平台,黑龙江省企业高价值发明专利培育中心通过验收 [1] 专利成果与创新 - "十四五"以来公司累计专利申请量突破1800件,其中发明专利占比超90% [1] - 公司在非常规油气、智能开采等领域形成密集的"专利森林" [1] - 截至2024年底公司有效发明专利达708件,同比增长8.3% [2] - 三家所属单位通过《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国家标准认证 [2] 专利管理与运用 - 公司建立专利"五级审核+两轮后评估"制度,对专利全生命周期进行严格管理 [2] - 知识产权共享服务站构建起知识创新与产业创新的"双向快车道" [2] - 公司通过专利导航在古龙页岩油、塔架式抽油机等领域梳理出百余个创新点 [2] 技术创新与转化 - 公司将专利导航作为突破"卡脖子"技术的关键手段,在非常规油气开发、智能装备制造等领域展开攻坚 [2] - 知识产权"全链条"管理模式使科研成果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的转化周期大幅缩短 [2] - 知识产权在重大科技项目中全程参与,包括计划阶段、立项阶段、实施阶段和验收阶段 [2]
苏州95家企业入选省国家专利产业化样板企业培育库
苏州日报· 2025-06-23 09:12
专利产业化样板企业培育 - 江苏省国家专利产业化样板企业培育库入库企业名单发布,全省共500家中小企业入库,其中苏州市95家企业上榜,占全省19%,数量位居全省第一 [1] - 国家知识产权局等相关部门出台《专利产业化促进中小企业成长计划》,筛选高成长性中小企业建立培育库,开展重点培育 [1] - 苏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以专利产业化为核心目标,系统性推进专利转化运用工作,着力打通高价值专利迈向产业应用的"最后一公里" [1] 产业链固本培新 - 苏州市累计培育国家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185家,数量高居全省首位 [2] - 通过分层分类培育,累计培育知识产权密集型企业1863家,形成成长型、优势型、引领型企业梯次并进的强企集群 [2] - 聚焦"1030"产业体系,构建重点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打造"长三角光通信产业知识产权联盟"等载体,服务企业超1500家 [2] - 累计推动1443家企业的2499件专利密集型产品在国家平台备案,其中235件专利密集型产品获认定,备案数量和认定数量位居全省第一 [2] 技术链精准发力 - 苏州市创新成立全国首个战略性新兴产业标准必要专利研究中心,在"特种电缆""光电产业""纳米技术应用产业""高性能先进金属包装及材料产业"领域分别成立全国首个知识产权与标准协同创新中心 [3] - 在全国率先开展知识产权运营引导项目,已完成37家高校院所近1.4万件专利的入库盘点工作,累计推动7577家企业参与专利盘活工作,约占全省的26%,数量位居全省第一 [3] 服务链持续优化 - 苏州市依托江苏国际知识产权运营交易中心,构建高效的知识产权线上线下交易体系与资源对接平台 [4] - 全市布局38家知识产权工作站(商标品牌指导站),累计开展专题培训近百次,服务企业超8000家次 [4] - 着力培育专家型人才,推动知识产权总监会客厅、转化运用路演大厅与成果展示馆等建设,进一步优化创新生态 [4] 未来发展方向 - 苏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将继续推进专利转化运用,深化固本培新、精准发力、优化服务三大链条,加速释放高价值专利的创新动能与市场价值 [4] - 推动更多专利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从知识产权转化为核心竞争力,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注入更多"知产"动能 [4]
苏州华兴源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关于自愿披露获得第二十五届中国专利优秀奖的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6-09 02:41
公司专利获奖情况 - 公司一项专利荣获第二十五届中国专利优秀奖,该奖项由国家知识产权局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共同评选,旨在表彰对技术创新及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专利权人和发明人[1] - 中国专利奖的评选目的是引导知识产权工作对创新型国家建设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发挥重要作用[1] 公司研发与知识产权 - 公司长期坚持聚焦市场需求,高度重视研发投入及成果转化,并不断完善知识产权相关团队建设[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已获授权发明专利278项、实用新型专利779项、外观设计专利93项、软件著作权301项[2] - 本次获奖是对公司技术创新和知识产权工作成效的认可,有助于发挥公司自主知识产权优势,提升技术创新能力[2] 公司未来发展规划 - 公司将继续坚持科技创新,进一步提升核心竞争力,促进经营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2] - 本次获奖不会对公司当期经营业绩产生重大影响[2]
倍轻松:以专利权质押担保向金融机构申请3000万元授信额度
快讯· 2025-05-26 16:17
融资安排 - 公司拟以名下两项专利作为质押担保向深圳市中小担小额贷款有限公司申请不超过3000万元额度的综合授信 [1] - 授信期限为1年 [1] - 具体融资金额将根据公司运营资金的实际需求来确定 [1] 担保安排 - 深圳市深担增信融资担保有限公司提供连带责任保证 [1] - 公司实际控制人马学军先生提供连带责任保证 [1]
杭州企业占据54席 包揽榜单前五
每日商报· 2025-05-15 07:31
浙江省专利创造力百强企业榜单 - 2024年度浙江省专利创造力百强企业综合专利创造力指数达116.2,较上年提高16.2,创新综合实力稳步提升 [1] - 杭州企业占据百强榜单54席,包揽前五名 [1] - 榜单评定依据包括企业有效发明专利数量、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近三年发明专利授权数量及PCT国际专利布局等指标 [1] 专利数量与结构 - 2024年浙江百强企业平均有效发明专利数量达598.8件,较上年增加103.7件,增幅20.9% [2] - 近三年PCT国际专利布局45.4件,同比增长11.2%,占浙江省总申请量的三分之一 [2] - 高价值发明专利总量占有效发明专利总量的比重达49.2% [2] - 杭州上榜企业平均有效发明专利数量达708.7件,是百强企业平均值的1.18倍 [2] - 杭州上榜企业近三年PCT国际专利布局58.06件,同比增长13.2%,是百强企业平均值的1.27倍 [2] - 杭州上榜企业高价值发明专利占比达56.3%,是百强企业平均值的1.14倍 [2] 专利获权途径 - 78家百强企业通过快保护平台实现专利全球快速布局,较去年增加25家,覆盖百强榜前20强 [2] - 通过快速获权通道申请发明专利3032件,同比增长116.4% [2] - 杭州上榜企业中85%通过快审、优审等途径实现专利快速获权 [2] 国际化程度与数据知识产权保护 - 全省百强企业中有进出口实绩的共85家,平均PCT国际专利布局44.5件,同比增长8.9% [3] - 进出口企业户均有效发明专利数量、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近三年授权发明专利数量分别为621件、304件、343件,高于百强榜平均值 [3] - 杭州上榜企业中有进出口实绩的41家,户均有效发明专利数量、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近三年授权发明专利数量分别达820件、467件、469件 [3] - 全省19家百强企业成功登记数据知识产权234件,其中杭州10家企业登记173件 [3] - 数据知识产权登记企业数、登记量分别较上年度增长111.1%和531%,保护数据权益超2049万条,实现运用金额7500万元 [3]
冲刺IPO中如何应对IP风险——科创板审核知识产权重点问题案例分析
梧桐树下V· 2025-05-13 18:12
科创板IPO知识产权核心观点 - 知识产权成为企业科创板IPO审核的核心关注点之一,涉及"内忧"(权属稳定性、技术来源等)和"外患"(第三方无效宣告、诉讼风险等)[1] - 2024年6月证监会发布《关于深化科创板改革 服务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八条措施》,对"硬科技"定位和科技创新能力提出更明确要求[1] - 企业需化解知识产权风险、突出研发实力并构建完善研发管理布局,以满足合规要求并具备持续创新能力[1] 科创板IPO知识产权相关规定 - 证券监管部门重点关注6大问题:是否符合科创属性评价指引、知识产权完整性独立性、权属清晰稳定性、来源情况、保护措施、瑕疵影响等[2] -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管理办法》要求企业核心技术人员稳定且最近二年无重大不利变化,不存在涉及核心技术等的重大权属纠纷[33][34] - 《科创属性评价指引》要求形成主营业务收入的发明专利7项以上,或合计50项以上[35][36] 审核关注重点问题 专利侵权诉讼 - 思看科技案例显示,新增专利侵权诉讼需说明纠纷进展、涉案专利运用及收入贡献、败诉影响等,积极应对可降低对IPO影响[4][5] - 智融科技案例中,未决诉讼涉及6,609.37万元赔偿请求,最终撤回申请材料[6] - 监管部门关注案件进展、涉案专利重要性、败诉影响等,标的金额大或涉核心技术的未结案诉讼可能构成实质障碍[7] 专利无效纠纷 - 极米科技案例中,16项发明专利被竞争对手提起无效宣告请求,和解后撤回[8] - 智融科技27项发明专利中26项被提起无效宣告请求,最终撤回申报材料[9] - 监管部门关注无效审查进展、无效可能性分析及对企业业务财务的影响程度[9] 委外/合作研发 - 格蓝若案例显示,与高校合作的7项委托研发项目形成核心技术组成部分,需说明技术来源、独立性等[11] - 监管部门关注委外研发是否涉及核心技术、企业是否具有独立研发能力[11] 共有专利 - 华卓精科案例中,核心专利与清华大学共有,需说明应用情况、收入贡献及对业务独立性的影响[12] - 监管部门关注共有专利是否涉及核心技术及产品,以及对业务独立性的影响[13] 专利继受取得 - 捍宇医疗案例显示,需说明继受专利与核心技术关系、形成过程、定价公允性等[15] - 监管部门关注继受原因及背景、权属清晰性、是否属于核心专利及企业研发能力[15] 专利许可 - 凯普林案例中,支付597万元获得实用新型专利许可,需说明许可产品收入占比及持续研发能力[16] - 监管部门关注许可原因、是否构成底层技术来源及对生产经营的影响[17] 研发人员前任职机构职务发明 - 海创光电案例中,核心技术人员前任职单位背景引发对职务发明及权属纠纷的关注[19] - 监管部门关注研发人员前任职机构关系、是否存在竞业禁止及保密协议等[20] 事业单位技术人员兼职创业 - 北芯生命案例显示,实控人曾任职科研院所,需说明技术来源合规性及与原单位协议情况[22] - 监管部门关注知识产权来源清晰性、兼职合规性及研发团队稳定性[23] 专利权质押 - 誉辰智能案例中,专利质押取得2,800万元授信,需说明质押原因必要性及行权风险[24] - 监管部门关注质押原因合理性及对生产的影响,解除后不影响上市进程[24] 专利集中申请 - 中核西仪案例显示,5项发明专利为2021年集中申请,需说明形成过程及合理性[25] - 监管部门关注是否虚增估值或突击满足科创属性条件,可能引发对研发能力真实性的质疑[26] 专利数量及科创属性评价 - 安芯电子案例中,11项发明专利中5项未形成收入,需说明是否符合"5项发明专利"指标[27] - 仅勉强达到最低标准可能引发对技术先进性和创新持续性的质疑[27] 知识产权权利保护期 - 唯捷创芯案例显示,需说明过期或即将到期知识产权对生产经营的重要性[28] - 监管部门关注到期影响,企业需论证仍能通过技术迭代维持竞争力[28] 应对知识产权风险的实务建议 - 提升科技创新独立性,坚持自主研发核心专利,做好专利布局规划[30] - 境外生产销售前进行专利布局和侵权分析[30] - 完善研发记录管理,采用时间戳等方式明确权属[30] - 做好研发人员背景调查,签署保密竞业协议,事业单位人员需明确兼职合规性[31] - 控制委外研发技术范围,避免涉及核心技术,明确权属和使用约定[31] - 评估共有专利重要性,适时购买剩余权利[31] - 留存继受取得和许可交易材料,确保公允性[32] - 上市期间可聘请专业顾问全面分析知识产权风险,加快审核进程[32]
平均每日产出专利4.7件
深圳商报· 2025-04-29 11:05
知识产权产出与转化 - 过去5年间深圳先进院平均每日产出专利4.7件、转让许可专利1.3件,平均每日签订技术合作协议1份、合作合同额124万元、到账金额85万元 [1] - 2024年新增专利1312件,转让许可专利超527件,成果转移转化合同金额3.5亿元 [1] - 截至4月26日累计申请专利17212件,授权7039件,PCT申请3506件,获国家及省市专利奖13项 [1] 存量专利盘活策略 - 2024年完成存量专利盘点工作,采用"先分类,后分级"策略,综合评分8分以上的高价值专利占比达83.6% [1] - 坚持"边盘点、边推广、边转化"原则,加速"沉睡专利"转化为产业动能 [2] 新专利管理机制 - 以重大科研项目全过程知识产权管理为抓手,落实产业化前景分析为核心的专利申请前评估 [2] - 加强高价值专利挖掘与培育布局,提升新申请专利的转化潜力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