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高溢价并购
icon
搜索文档
【e公司调查】603007,1.8亿购入资产36万元甩卖!高溢价并购走向何方?
证券时报网· 2025-10-30 11:10
(原标题:【e公司调查】603007,1.8亿购入资产36万元甩卖!高溢价并购走向何方?) *ST花王(603007)近日宣布,公司拟将全资子公司中维国际工程设计有限公司(下称"中维国际")100% 股权对外转让,交易对价为36万元。 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注意到,中维国际系*ST花王当初累计耗资1.82亿元并购的企业。在业绩承诺期过 后,中维国际的经营情况便直线下滑,沦为上市公司的业绩包袱。 *ST花王上市后,在资产并购上屡陷泥潭,其间因"并购后遗症"等问题步入破产重整,苏州辰顺浩景企 业管理合伙企业(下称"苏州辰顺")成为新大股东。 目前来看,实控人的变化未能给公司经营带来实质性提升。在重整业绩承诺的紧逼下,新东家也操盘起 了"高溢价"并购。 亿元并购资产仅卖36万元 据*ST花王近期披露,公司拟将持有的中维国际100%股权转让给海南融汇万邦企业管理合伙企业(下 称"融汇万邦"),交易对价为36万元。 中维国际成立于2007年,注册资本1100万元,主要从事建筑装饰业务。对于出售该公司,*ST花王称是 为了优化资产和业务结构。 当初,*ST花王为收购中维国际付出了巨大代价。 2017年9月,*ST花王宣布以 ...
1.8亿购入资产36万元甩卖 *ST花王高溢价并购走向何方?
证券时报· 2025-10-30 02:42
*ST花王(603007)(603007)近日宣布,公司拟将全资子公司中维国际工程设计有限公司(下称"中 维国际")100%股权对外转让,交易对价为36万元。 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注意到,中维国际系*ST花王当初累计耗资1.82亿元并购的企业。在业绩承诺期过 后,中维国际的经营情况便直线下滑,沦为上市公司的业绩包袱。 *ST花王上市后,在资产并购上屡陷泥潭,其间因"并购后遗症"等问题步入破产重整,苏州辰顺浩景企 业管理合伙企业(下称"苏州辰顺")成为新大股东。 中维国际成立于2007年,注册资本1100万元,主要从事建筑装饰业务。对于出售该公司,*ST花王称是 为了优化资产和业务结构。 2017年9月,*ST花王宣布以现金1.44亿元收购谢绍宁、荣艳、王伟等股东持有的中维国际80%股权。截 至2017年6月末,公司资产净额为2441.32万元。经收益法评估,其股东权益价值达1.81亿元,增值率为 640.64%。2016年,中维国际营收为3745.97万元,净利润为613.98万元。 对于并购中维国际,上市公司称是为了加速完成西南地区的业务布局,扩大业务规模。对于中维国际高 溢价估值的原因,上市公司称,中维国 ...
1.8亿购入资产36万元甩卖*ST花王高溢价并购走向何方?
证券时报· 2025-10-30 02:35
当初,*ST花王为收购中维国际付出了巨大代价。 *ST花王(603007)近日宣布,公司拟将全资子公司中维国际工程设计有限公司(下称"中维国际") 100%股权对外转让,交易对价为36万元。 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注意到,中维国际系*ST花王当初累计耗资1.82亿元并购的企业。在业绩承诺期过 后,中维国际的经营情况便直线下滑,沦为上市公司的业绩包袱。 *ST花王上市后,在资产并购上屡陷泥潭,其间因"并购后遗症"等问题步入破产重整,苏州辰顺浩景企 业管理合伙企业(下称"苏州辰顺")成为新大股东。 目前来看,实控人的变化未能给公司经营带来实质性提升。在重整业绩承诺的紧逼下,新东家也操盘起 了"高溢价"并购。 亿元并购资产仅卖36万元 据*ST花王近期披露,公司拟将持有的中维国际100%股权转让给海南融汇万邦企业管理合伙企业(下 称"融汇万邦"),交易对价为36万元。 中维国际成立于2007年,注册资本1100万元,主要从事建筑装饰业务。对于出售该公司,*ST花王称是 为了优化资产和业务结构。 2017年9月,*ST花王宣布以现金1.44亿元收购谢绍宁、荣艳、王伟等股东持有的中维国际80%股权。截 至2017年6月末 ...
22亿元收购案,刚开始就“黄”了,A股芯片公司:好聚好散,股价年内已涨超70%
36氪· 2025-10-24 08:59
此次收购"闪电"终止,系由卖方,即贝特电子的实际控制人及主要股东主动叫停。根据公告,扬杰科技于10月23日收到了对方签署的相 关通知书,对方坦言,在交易推进过程中,双方"在业务类型、管理方式及企业文化等方面存在差异,各方对贝特电子的未来经营理念和 管理思路上亦存在较多分歧"。 此前,这笔交易曾因其高达282.89%的评估增值率、收购标的"专精特新小巨人"的身份以及复杂的"现金补偿+7.16亿股票质押"双重业绩保 障机制而引发市场高度关注。 10月23日晚间,扬杰科技表示,由于股份尚未交割且转让款尚未支付,终止交易不会导致公司产生经济损失,亦不会对公司发展战略和 生产经营产生实质性影响。 一场备受瞩目的高溢价并购,在获得股东大会批准后不到一个月便戛然而止。 10月23日晚间,扬杰科技(300373.SZ,股价74.26元,市值403.49亿元)发布公告,宣布终止筹划月余的重大关联交易——即以22.18亿元 现金收购东莞市贝特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贝特电子)100%股权。 这距离9月11日晚间该收购案首次披露仅过去42天,距离9月29日扬杰科技召开2025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该议案仅过去20余 天 ...
22亿元收购案,刚开始就“黄”了,A股芯片公司:好聚好散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4 06:26
收购交易终止概述 - 扬杰科技终止以22.18亿元现金收购贝特电子100%股权的重大关联交易 [1] - 交易从首次披露(9月11日)到终止(10月23日)仅历时42天,距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仅过去20余天 [1] - 交易终止由卖方(贝特电子实际控制人及主要股东)主动发起,原因为双方在业务类型、管理方式、企业文化及未来经营理念上存在较多分歧 [1][2] 交易背景与定价 - 扬杰科技收购贝特电子旨在补全产品版图,形成“电压控制+电流/温度保护”的完整解决方案,实现产品矩阵、客户资源和技术研发的协同 [3] - 贝特电子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深耕电力电子保护元器件20余年,客户包括比亚迪、格力、美的等龙头企业 [3] - 交易对价22.18亿元基于评估价值,较贝特电子归母股东权益账面价值5.8亿元增值16.4亿元,增值率高达282.89% [3] 交易终止安排与影响 - 扬杰科技董事会同意终止交易且不向贝特电子股东主张违约责任,原因为股份尚未交割且转让款尚未支付 [1][6] - 公司表示终止交易不会导致任何经济损失,不会对财务状况、发展战略及生产经营产生实质性不利影响 [1][7] - 随着交易终止,原设定的业绩承诺(2025-2027年累计扣非净利润不低于5.55亿元)及7.16亿元股票质押履约保障方案一并作废 [7] 公司业务与市场表现 - 扬杰科技是国内少数实现产业链垂直一体化(IDM)的半导体厂商,产品线覆盖分立器件、MOSFET、IGBT、SiC等,应用于汽车电子、AI、清洁能源等领域 [4] - 自9月11日宣布收购案至10月23日,公司股价一度上涨至82.48元,最高涨幅超过30%;年初至今股价涨幅已超70% [7]
晶丰明源32.8亿豪赌易冲科技:一场高溢价并购背后的双刃剑博弈
新浪财经· 2025-09-16 16:50
交易概况 - 上海晶丰明源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以32.8亿元收购四川易冲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权 交易对价对应评估值32.9亿元 较账面净资产增值260.08% [1] - 交易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完成 其中20.33亿元以定向增发股份支付 12.49亿元以募集配套资金覆盖 [2] - 交易尚待证监会注册批准 被视为半导体行业从散点式创新向生态化竞争转型的缩影 [5] 收购方财务状况 - 晶丰明源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连续亏损 分别为-2.06亿元 -0.91亿元 -0.33亿元 2025年上半年实现盈利1576万元 [4]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末账面现金仅1.82亿元 经营活动现金流同比下滑53.97% [2][4] - 并购旨在构建电源管理+信号链双平台战略 通过整合有望将销售规模推至行业前五 [4] 被收购方经营状况 - 易冲科技为无线充电芯片全球前三企业 2023-2024年营收同比增幅达45.02% 47.04% 在汽车电源管理芯片领域实现国产替代 [3] - 公司近两年累计亏损超10亿元 2024年毛利率从36.59%下滑至31.88% 研发费用达4.13亿元 占营收比重超40% [3] - 业绩承诺采用混合模式 充电芯片板块2025-2027年净利润承诺分别为9200万 1.2亿 1.6亿元 其他电源管理芯片板块仅承诺营收目标 [3] 交易财务影响 - 交易完成后商誉将大幅增加至19.97亿元 占总资产比例35.56% 净资产比例62.10% [2] - 商誉不作摊销处理 但需每年进行减值测试 若外部环境发生重大不利变化可能引发商誉减值风险 [2] - 交易溢价率260% 双方均处于亏损状态 形成蛇吞象式并购格局 [1][3][4]
科博达6.5倍溢价收购实控人亏损资产,长周期对赌为哪般?
钛媒体APP· 2025-09-05 18:19
交易概述 - 科博达拟以3.45亿元自有资金收购实控人柯桂华旗下科博达智能科技60%股权 [1] - 交易构成关联交易 标的公司实控人为柯桂华 持股38.67%且拥有100%表决权 [1] - 以2025年7月31日为评估基准日 标的公司100%股权评估值5.75亿元 增值率653.25% [3] 标的公司财务表现 - 2024年营收1.78亿元 净亏损4189.58万元 2025年1-7月营收2.99亿元 净亏损3518.55万元 [4] - 2024年研发费用率达43.62% 2025年1-7月降至20.79% 优化22.83个百分点 [5] - 资产总额从2024年末5.18亿元增至2025年7月末7.79亿元 净资产从7000万元增至7482万元 [5] 业务发展状况 - 专注于汽车智能中央算力平台及域控制器产品 覆盖4家主流车企 [4] - 定点项目生命周期销售额预计超200亿元 2024年第三季度实现首款产品规模化交付 [4][5] - 未披露具体产品名称 量产规模 产能利用率及市占率等关键信息 [6] 业绩承诺安排 - 设置5年5个月累计净利润不低于6.3亿元的对赌协议(2025年8月至2030年末) [7] - 采用"累计"考核方式而非年度考核 业绩审计需至2030年期满后完成 [7][9] - 交易款分两期支付:首期2.07亿元于2026年末前支付 尾款1.38亿元根据业绩完成情况结算 [10] 交易逻辑与影响 - 公司称标的将开启第二增长曲线 成为业绩重要引擎 [12] - 通过尾款与补偿联动机制降低风险 若补偿额超尾款需30日内补足差额 [10][12] - 标的公司为上市公司原参股20%企业 交易后持股升至80% 剩余20%由员工持股平台持有 [3]
“相中”兴感半导体!必易微2.95亿元并购背后疑点
北京商报· 2025-08-27 22:12
收购交易概述 - 公司拟以2.95亿元现金收购兴感半导体100%股权 [1][4] - 交易采用市场法评估,标的公司股东权益评估价值为3.01亿元,增值率266.33% [1][6][7] - 收购资金来源为自有或自筹资金,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公司货币资金约2.93亿元 [9] 标的公司财务表现 - 兴感半导体2024年营收4670.08万元,净亏损1378.68万元;2025年1-5月营收1863.73万元,净亏损423.79万元 [4] - 交易对方承诺2026-2029年累计净利润不低于7500万元,分年度承诺为1000万元、1500万元、2000万元、3000万元 [1][4] - 标的公司主营高性能传感器芯片,产品包括电流传感器及磁传感器,面向能源电力、工业控制、新能源汽车等领域 [7] 公司自身财务状况 - 公司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5.26亿元、5.78亿元、6.88亿元;同期归属净利润分别为3796.35万元、-1907.27万元、-1717.09万元 [4] - 2025年上半年营收2.83亿元,同比下降6.99%;归属净利润-881.46万元,同比减亏;扣非净利润-1452.11万元,同比减亏 [5] - 毛利率改善源于设计精进、工艺升级、供应链优化及产品结构调整 [5] 战略协同效应 - 收购将补齐电流检测与运动感知环节,形成"电流检测-运动感知-电源管理-电池管理-电机驱动"完整产品体系 [10] - 通过技术融合提升产品性能和可靠性,强化技术领先地位 [10] - 整合采购需求和供应链资源,通过规模效应提升议价能力,优化采购成本 [10] 市场反应 - 8月27日股价盘中创年内新高54.2元/股,收盘涨7.25%至48.5元/股,总市值33.87亿元,成交金额3.84亿元 [11]
250%溢价并购后股价跌停,卤味第一股回应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2 19:07
股价表现与市场反应 - 煌上煌8月12日开盘后迅速跌停,收盘价14 35元/股,总市值缩水至80 28亿元,4 6万手封死跌停板 [1] - 此前5个交易日股价连续上涨,8月5日至11日累计涨幅达20 94% [1] - 市场资金转向或与公司高溢价并购公告有关 [1] 并购交易细节 - 煌上煌拟以4 947亿元收购立兴食品51%股权,溢价率约250%(以立兴食品2025年6月末净资产为基准) [1] - 交易设置业绩承诺:2025-2027年立兴食品扣非净利润分别不低于7500万、8900万、1亿元,三年累计需完成2 64亿元 [2] - 立兴食品当前盈利水平显著低于承诺目标,2024年及2025上半年净利润分别为4221 75万元和4188 3万元 [2] 标的公司基本面 - 立兴食品为冻干食品龙头企业,拥有37条生产线,年产冻干产品近6000吨、植物萃取粉及浓缩液近10000吨 [2] - 产能规模及市场占有率全国前列,2024年营收4 15亿元,2025上半年营收2 51亿元 [2] - 产品已进入大型知名商超并持有军工订单 [1] 收购方财务与战略背景 - 煌上煌2024年营收17 39亿元(同比减少9 44%),归母净利润0 4亿元(同比大跌42 86%) [2] - 2025上半年业绩部分回升,归母净利润0 77亿元,但营收仍同比下降7 19%至9 84亿元 [2] - 此次为8个月内第二次收购尝试,2024年12月曾筹划收购展翠食品但最终终止 [2] - 公司称与立兴食品合作早有基础,2021年曾通过子公司共同研发冻干锁鲜技术粽子产品 [3]
250%溢价并购后股价跌停,卤味第一股回应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2 18:59
煌上煌股价异动与并购事件 - 8月12日煌上煌开盘后迅速跌停,收盘价14.35元/股,总市值缩水至80.28亿元,此前5个交易日累计涨幅达20.94% [1] - 股价异动与公司4.947亿元高溢价收购立兴食品51%股权相关,溢价率约为250% [1] - 公司证券部表示收购旨在扩大业务范围,看好立兴食品作为冻干领域龙头的技术实力及军工订单等发展前景 [1] 立兴食品经营数据 - 立兴食品拥有37条冻干生产线,年产冻干产品近6000吨、植物萃取粉及浓缩液近10000吨,产能规模及市占率位居全国前列 [2] - 2024年营收4.15亿元,净利润4221.75万元;2025上半年营收2.51亿元,净利润4188.3万元 [2] - 交易设置业绩承诺:2025-2027年扣非净利润分别不低于7500万、8900万、1亿元,三年累计需完成2.64亿元 [1] 煌上煌经营状况 - 2024年营收17.39亿元同比减少9.44%,归母净利润0.4亿元同比大跌42.86% [2]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0.77亿元有所回升,但营收仍同比下降7.19%至9.84亿元 [2] - 近8个月内第二次启动收购,2024年12月曾筹划收购展翠食品但最终终止 [2] 并购背景与进展 - 公司表示此前收购失败主要因对方原因,当前与立兴食品沟通顺利 [3] - 双方合作早有基础,2021年曾通过子公司真真老老与立兴食品共同研发冻干锁鲜技术粽子产品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