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品

搜索文档
特朗普让步,中美成最大赢家?欧盟加拿大日本,被中方下重手反制
搜狐财经· 2025-08-19 21:12
中美贸易关系 - 特朗普签署行政命令延长部分中国商品关税暂停期90天 从8月12日开始生效 [1] - 中美发布联合声明确认暂停额外关税措施 特朗普态度从加税转向让步 [1] - 中美双边贸易额上半年突破4500亿美元 关税暂停延长利好中国出口企业 [3] - 美国股市在8月12日开盘上涨1.5% 中国出口企业获得喘息机会 [5] - 中美在斯德哥尔摩经贸会谈中交换文件 涉及芯片和能源等关键领域 [5] 美国经济背景 - 美国制造业数据下滑 消费者物价上涨 企业库存积压严重 [3] - 继续加税可能导致失业率突破1.2% 经济压力促使特朗普改口 [3] - 特朗普顾问团队评估认为贸易战两败俱伤 暂时稳住局势更有利 [5] 中国反制措施 - 中国对加拿大油菜籽发起反倾销调查 初步裁定倾销幅度75.8% 8月14日起征收保证金 [8] - 加拿大油菜籽2024年对华出口额预计达50亿美元 反制直接影响中西部农场主 [8] - 中国对加拿大和日本卤化丁基橡胶作出反倾销初裁 8月14日起征收保证金 [10] - 中国援引《反外国制裁法》对欧盟两家金融机构采取反制措施 禁止国内组织与其交易 [10] 全球贸易格局 - 特朗普第二任期初对多国加征关税 日本24% 韩国25% 欧盟30% [11] - 加拿大对美国商品加征25%关税 欧盟准备镜像清单 中国限制稀土出口 [11] - 5月12日中美达成临时协议 特朗普将145%关税降至30% 中国相应调整 [12] - 全球供应链受贸易战冲击 欧盟与印尼谈判 加拿大转向其他市场 日本推动与发展中国家合作 [14] 行业影响 - 油菜籽反制打击加拿大农业 中西部农场主可能推动政策调整 [8] - 卤化丁基橡胶反制影响日本轮胎和制药领域供应链 [10] - 欧盟金融机构被反制后需协调客户转移业务以减少损失 [10]
8月29日起,美国800美元免税政策全面取消!跨境卖家迎来规则博弈
搜狐财经· 2025-08-01 18:49
美国取消800美元以下免税进口政策 - 自8月29日起美国全面取消"最低限度豁免"政策,800美元以下进口商品不再免税 [1][3] - 非邮政系统包裹一律征收适用关税,邮政系统包裹按原产国税率或从量税(80-200美元/件)征收 [3] - 政策覆盖全球范围,彻底堵死第三国转运、海外贴标等灰色操作空间 [4] 政策影响范围与历史背景 - 过去十年美国最低限额货物处理量从2015年1.34亿批次暴增至2024年13.6亿批次(增长600%) [4] - 中国商品是绝对主力,Shein、Temu、速卖通等平台为最大受益者 [4] - 美国政府认为该政策导致中国廉价商品倾销,并滋生走私、偷税问题 [6] 行业应对策略与转型方向 - 依赖政策套利的低端卖家将被淘汰,行业需转向合规与价值竞争 [6] - 建议优化SKU结构聚焦高客单价产品,构建差异化竞争力 [6] - 需强化供应链管理、本地合规能力,并打造独立品牌提升溢价空间 [6] 中美贸易关系最新进展 - 7月28日中美同意将24%对等关税暂停期延长90天至11月11日 [7] - 短期内政策不确定性降低,为跨境卖家提供喘息窗口 [9] 行业长期发展趋势 - 政策终结标志着"低价驱动"粗放增长时代的结束 [9] - 具备供应链韧性、品牌意识的企业将成为新主角 [9] - 未来竞争核心是系统能力构建而非价格战 [9]
中美第3轮谈判准备开始,美国抢先发布消息,特朗普不想再等下去
搜狐财经· 2025-07-23 18:41
中美关税谈判进展 - 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预告7月28日将与中方官员会面,讨论延长原定8月12日到期的中美关税暂缓期,当前中美贸易处于"非常好的状态",谈判是"建设性的",暗示延期可能性较大 [1] - 如果8月12日关税恢复,美国对华商品叠加税率最高达160%,直接推高物价 [3] - 谈判最后的结果很可能是关税暂缓期再延长3-6个月,但部分"232国家安全关税"保留,芯片小幅放开 [5] 美国国内压力与战略被动 - 美国国债近期剧烈波动,政府财政运转受威胁,如果贸易战升级冲击经济,特朗普的"减税法案"等政策可能泡汤 [3] - 日内瓦谈判前,美国零售商警告货架空置风险,145%关税导致中国对美出口暴跌34%,物价上涨引发民众不满 [7] - 关税伤及码头工人、卡车司机等特朗普核心选民群体,白宫幕僚警告"政策已伤害自己人" [7] 中美经济相互依赖 - 美国老百姓买的中国商品占沃尔玛货架30%,关税一加,物价立马涨 [18] - 美国军工的稀土85%靠中国,中国一管制,F-35战斗机零件都造不出来 [18] - 中国4月启动稀土出口管制后,美国70%依赖中国的军工和车企面临停产,美方急需用"芯片放行"换稀土 [10] 美国对华战略调整 - 贝森特提出探讨"中国减少依赖出口、转向内需经济"的问题,实则是炒作"中国产能过剩",想限制中国商品冲击国际市场 [5] - 美方强塞"中国买俄油、伊油"问题,试图施压中国配合制裁俄罗斯 [5] - 美国过去忽悠发展中国家学习美国制度,但中国坚持实事求是,靠自己路子成为世界第二,非洲、东南亚纷纷点赞"中国方案" [20] 中美关系新态势 - 中美关系里全程都是美国自己的独角戏,要制裁中国的是美国,急着和中国符合的也是美国 [12] - 美国的这种别扭状态是美国霸权焦虑、国内政治裹挟和现实利益拉扯的"三重分裂" [12] - 能和中国坐下来谈判都被美国的政客当成是了不得的政绩,要提前好几天就要在媒体上广而告之 [25]
环球时报研究院发布中国首次大范围“中拉互视”民调报告:友好关系对中拉未来发展很重要
环球时报· 2025-07-05 06:39
中拉互视民意调查核心发现 - 中国与拉美关系进入平等互利创新开放惠民新阶段 习近平主席提出启动五大工程共谋发展振兴[1] - 首次在中拉开展大范围互视民调 中国样本2099份 拉美样本3373份 覆盖6个国家[2] - 97%中国民众和96%拉美民众对彼此文化事物有高度兴趣[4] - 94%中国民众认可拉美发展潜力 84%拉美民众看好中国经济增长前景[5] - 2024年中拉贸易额达历史性5184亿美元 中国直接投资存量6008亿美元[6][12] 民众相互认知特征 - 中国民众对拉美首要印象:足球(最高频) 热情 桑巴 热带雨林 美食 文化 咖啡[2] - 拉美民众对中国突出印象:技术 经济 文化 食物 产品 中美博弈 人工智能[2] - 55%中国受访者认为拉美人"热情奔放" 拉美人眼中中国人最突出特点是"聪明有创造力"[3] - 拉美年轻群体关注中国电动汽车 机器人技术 游戏《黑神话:悟空》等科技文化产品[3] 双边合作领域与成果 - 拉美20多国加入一带一路 中国实施200多个基建项目 创造百万就业[11] - 93%拉美受访者认为中国带来发展机遇 最认同中国是"关键贸易伙伴"和"主要出口市场"[11] - 近八成拉美民众受益于中国在5G 交通基建 公共卫生等领域的发展援助[11] - 89%拉美受访者愿考虑在中资企业工作 巴西古巴巴拿马意愿超60%[12] 未来合作方向 - 六成拉美受访者期待加强贸易投资合作 超四成关注人工智能 基建 环保领域[12] - 中国受访者最希望在绿色发展(首位) 贸易投资 基建等领域深化合作[12] - 巴西智利墨西哥巴拿马超70%民众认为金砖国家能代表全球南方发声[13] - 80%拉美民众认同中国国际影响力上升 巴西巴拿马认可度近90%[14] 外部影响因素 - 超四成中拉受访者认为"美国施压"是关系发展主要障碍 过半视美为"麻烦制造者"[10] - 35%中国受访者和40%拉美民众不认同拉美是美"后院" 完全肯定者仅13-19%[14] - 美国对全球加征关税行为被近半中国受访者认为破坏贸易秩序[15] - 在拉美国家发展作用排名中 中国平均1.9位(第一) 美国2.3位[15]
美企抢单凸显中美贸易固有韧性
经济日报· 2025-06-05 06:00
中美经贸关系缓和 - 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后双方大幅降低关税水平,贸易关系显著缓和 [1] - 美国采购商订单激增,中美航运市场出现"一船难求"现象 [1] - 从中国到美国的集装箱运输预订量飙升近300%,推动美线海运市场价格上涨 [1] 市场反应与贸易本质 - 美国买家甚至不问价格立即下单采购中国商品,反映中国高性价比产品在美国市场具有难以替代性 [1] - 贸易渠道中断后形势松动便迅速恢复,表明全球价值链建立在效率与互信之上,难以人为切割 [1] - 贸易政策逆市场逻辑而行难敌现实法则回击,美国采购商加紧囤货中国商品是市场逻辑下的合理选择 [1] 中美经济互补性 - 中美经贸关系是结构互补而非零和博弈,中国拥有完善制造体系和高质量人力资源,美国拥有高水平服务贸易与巨大消费市场 [2] - 从纺织服装到电子产品,中国商品凭借突出性价比赢得全球消费者喜爱,为提高美国民众生活质量作出贡献 [2] - 人为破坏互利关系将推高美国企业运营成本、削弱美国民众生活福祉,无法解决美国经济结构性问题 [2] 政策启示与未来方向 - 美企抢单、航运爆仓现象应成为美国政策制定者重新审视美中经贸关系的契机 [2] - 美国企业家与消费者用行动表达对互利合作的需要,呼吁稳定可预期的国际贸易环境 [2] - 中美应利用经济互补性扩大合作范围,共同构建稳定、开放、透明的经贸合作机制 [3]
涉鹿迅国际货运代理:贸易丝路的现代驼队
搜狐财经· 2025-06-03 19:13
公司概况 - 公司名称为上海涉鹿迅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SHANGHAI SOLUTION INTERNATIONAL FORWARDING CO.,LTE) [2] - 主营业务包括卡车运输、仓储、国际空运及组板服务 [3] 核心业务能力 - 专业团队由物流专家、货物照料者和后勤保障员组成,提供全球贸易路线规划、货物专属防护方案及24小时全流程运输保障 [4] - 精品航线网络覆盖日本(JL)、中国(MU)、菲律宾(5J)、中东(GF)、台湾(CI)、全球(CZ)、美洲(AA)等地区,运输电子产品、中国制造商品、热带水果、石油化工品等特色货物 [5] 跨境电商解决方案 - 智能仓储系统基于销售大数据实现货物智能调配与快速分拣 [6] - 电商专机航班优先保障货物快速送达,并提供全程可视化追踪服务 [6] - 逆向物流体系专门解决跨境电商退货难题 [6] 全球覆盖网络 - 服务范围覆盖澳大利亚(MEL/SYD等)、新西兰(AKL/CHC)、美国(SFO/LAX等)、英国(LHR/MAN等)、法国(CDG/BCN等)、德国(FRA/BER等)、加拿大(YVR/YYZ等)、中东(DXB/RUH等)、印度(DEL/BLR等)、东南亚(MLE/HKG等)等主要城市 [7]
请求访华后,特朗普提出2个要求,美媒察觉事情不妙,中方接受国书
搜狐财经· 2025-05-26 08:00
中美经贸关系 - 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导致美国进口商提高零售价格 消费者价格指数同比上涨6 2% [3] - 中国商品因不可替代性 即便加税后仍比美国本土产品便宜 最终成本转嫁给美国消费者 [3] - 特朗普2018年发起的关税战让美国消费者多支付900亿美元 显示对华极限施压策略失效 [5] 美国经济与政策 - 美国联邦债务规模突破36万亿美元 10年期美债收益率攀升至4 5%高位 [1] - 特朗普施压美联储立即降息 但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明确拒绝 因2026年中期选举压力 [3] - 穆迪将美国主权信用评级下调至Aa1 反映经济政策困境 [3] 中国应对策略 - 中国连续多月减持美债 若持续将冲击美元信用体系 [1] - 中国对中重稀土出口管制导致美国F-47战机项目面临流产风险 [1] - 中方明确谈判底线 必须建立在相互尊重和平等互惠基础上 [5] 国际经贸合作 - 沙特40%石油出口仍输往中国 卡塔尔与中石化签订27年液化天然气长约未受特朗普访问影响 [3] - 沙特引入华为5G技术 阿联酋与中企共建AI研发中心 显示各国寻找美国之外的替代选择 [6] - 中国与海湾国家 东南亚的深度合作持续推进 增强经贸韧性 [8] 美国外交与商业施压 - 特朗普施压沃尔玛不得转嫁关税成本 试图缓解国内通胀压力 [1][3] - 新任驻华大使庞德伟鹰派底色未变 首条公开声明强调"推进美国利益"而非促进双边关系稳定 [5] - 特朗普中东之行宣称带回8000亿美元"投资承诺" 但实际可执行协议寥寥无几 沙特6000亿美元合作中仅1420亿为确定军购订单 [3]
打蛇打七寸?美商家疯抢中国产品之际,美大豆在华市场却彻底失宠
搜狐财经· 2025-05-20 11:49
中美关税调整 - 美国将在未来3个月内把对中国进口商品加征关税从145%降至30% [1] - 中国对美国进口商品加征关税将从125%降至10% [1] - 减税措施将持续至8月12日 [5] 大豆贸易格局 - 巴西是中国最大的大豆供应国 因创纪录的收成和较低的价格而拥有充足的供应 [1] - 2024年巴西对华大豆出口量达到美国的3.5倍 [3] - 中国投资升级巴西桑托斯港 完工后将缩短运输周期至23天 年吞吐量提升30% [1] - 中企斥资35亿美元在秘鲁建设深水港 并在巴西铺设千公里铁路网 [1] - 2019年美国大豆在华市场份额暴跌19% [3] 中国制造业优势 - 中国拥有全球最完整的中低端制造业体系 [3] - 在成本控制、生产效率和供应链响应速度上具有绝对优势 [3] - 中国商品在全球根本没有对手 [3] 航运市场变化 - 中国输美集装箱预订量短期内暴涨277% [5] - 从中国到美国的集装箱运输平均预订量达到21530个20英尺标准箱 [5] - 德国航运巨头赫伯罗特美中航线预订量环比增长50% [5] 美国市场反应 - 美国商家疯狂进口中国商品 [3] - 美国期货价格因贸易摩擦降级而创下3个月来新高 [1] - 巴西大豆出口溢价下跌 [1]
特朗普失算了,美商家疯抢中国产品,美国大豆在华市场却彻底失宠
搜狐财经· 2025-05-20 10:44
中美大豆贸易格局变化 - 美国大豆在华市场份额从40%暴跌至18%,中国买家转向巴西进口240万吨大豆[1][3] - 2024年中国进口1.05亿吨大豆中,巴西占比达7465万吨,美国仅2213万吨[3] - 中国饲料企业通过氨基酸替代技术减少8%豆粕需求,相当于少进口400万吨大豆[3][10] 美国大豆行业困境 - 美国豆农每英亩种植成本达580美元,加征10%关税后每英亩亏损23美元[4] - 美国88家农场申请破产,库存积压60万吨大豆面临滞销[4] - 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大豆期货价格暴跌,反映市场对美豆需求萎缩[11] 巴西大豆产业崛起 - 中国在巴西投资建设铁路和港口,使巴西大豆到岸价比美国低7%[6] - 巴西马托格罗索州通过基建升级成为主要产区,5月240万吨订单清空半年产能[6] - 巴西对华大豆出口量达7465万吨,较美国高出3倍以上[3][6] 中国供应链重构策略 - 与巴西/阿根廷/俄罗斯签订长期供应合同,减少对美国依赖[10] - 开发低蛋白饲料技术使2023年豆粕用量下降8%,优化进口结构[10] - 通过基建投资锁定巴西产能,运输成本低于美国密西西比河航线[6][10] 贸易政策反噬效应 - 美国零售库存增长35%,沃尔玛中国商品涨价12%影响消费者[8] - 澳大利亚企业仍与中国签订900万吨液化天然气订单,削弱反华联盟[8] - 美国大豆协会称中国采购商已将美豆移出供应商名单[4][11]
美国让步程度出乎全世界意料,谈判结束,对中国的称呼都已经变了
搜狐财经· 2025-05-19 08:37
中美经贸高层会谈成果 - 2025年5月日内瓦会谈中,美国取消第14259号、14266号行政令下的全部加征关税,暂停第14257号行政令中24%关税90天,保留10%税率 [2] - 中方对等调整反制措施:暂停24%关税、取消部分加征关税并搁置非关税手段 [2] - 美国企业受关税政策反噬明显,2025年Q1全球近40家企业下调业绩预期,UPS宣布裁员2万人 [1] 美国政策转向与市场影响 - 美国财政部长将中国称为"合作伙伴",对抗性表述出现重大转变 [4] - 美国单边关税政策引发盟友反弹:日本要求取消汽车关税,欧盟拟磋商农产品关税 [5] - 特朗普政府政策反复性引发疑虑,2025年4月行政令签署后迅速调整 [7] 中国产业表现与战略应对 - 中国经济展现韧性,部分领域实现同比增长,市场份额未受显著挤压 [2] - 中国军工技术获实战验证(如巴基斯坦使用歼-10战机),增强国际博弈筹码 [4] - 中国坚持"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原则,未在核心利益上妥协 [7] 全球经贸格局重构 - 美国政策不确定性削弱各国信任,多国寻求产业链多元化合作路径 [5] - 中国"共商共建共享"治理观与美"美国优先"政策形成对比 [5] - 中美关系走向将影响未来90天关税暂停执行及后续磋商机制 [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