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品

搜索文档
环球时报研究院发布中国首次大范围“中拉互视”民调报告:友好关系对中拉未来发展很重要
环球时报· 2025-07-05 06:39
中拉互视民意调查核心发现 - 中国与拉美关系进入平等互利创新开放惠民新阶段 习近平主席提出启动五大工程共谋发展振兴[1] - 首次在中拉开展大范围互视民调 中国样本2099份 拉美样本3373份 覆盖6个国家[2] - 97%中国民众和96%拉美民众对彼此文化事物有高度兴趣[4] - 94%中国民众认可拉美发展潜力 84%拉美民众看好中国经济增长前景[5] - 2024年中拉贸易额达历史性5184亿美元 中国直接投资存量6008亿美元[6][12] 民众相互认知特征 - 中国民众对拉美首要印象:足球(最高频) 热情 桑巴 热带雨林 美食 文化 咖啡[2] - 拉美民众对中国突出印象:技术 经济 文化 食物 产品 中美博弈 人工智能[2] - 55%中国受访者认为拉美人"热情奔放" 拉美人眼中中国人最突出特点是"聪明有创造力"[3] - 拉美年轻群体关注中国电动汽车 机器人技术 游戏《黑神话:悟空》等科技文化产品[3] 双边合作领域与成果 - 拉美20多国加入一带一路 中国实施200多个基建项目 创造百万就业[11] - 93%拉美受访者认为中国带来发展机遇 最认同中国是"关键贸易伙伴"和"主要出口市场"[11] - 近八成拉美民众受益于中国在5G 交通基建 公共卫生等领域的发展援助[11] - 89%拉美受访者愿考虑在中资企业工作 巴西古巴巴拿马意愿超60%[12] 未来合作方向 - 六成拉美受访者期待加强贸易投资合作 超四成关注人工智能 基建 环保领域[12] - 中国受访者最希望在绿色发展(首位) 贸易投资 基建等领域深化合作[12] - 巴西智利墨西哥巴拿马超70%民众认为金砖国家能代表全球南方发声[13] - 80%拉美民众认同中国国际影响力上升 巴西巴拿马认可度近90%[14] 外部影响因素 - 超四成中拉受访者认为"美国施压"是关系发展主要障碍 过半视美为"麻烦制造者"[10] - 35%中国受访者和40%拉美民众不认同拉美是美"后院" 完全肯定者仅13-19%[14] - 美国对全球加征关税行为被近半中国受访者认为破坏贸易秩序[15] - 在拉美国家发展作用排名中 中国平均1.9位(第一) 美国2.3位[15]
美企抢单凸显中美贸易固有韧性
经济日报· 2025-06-05 06:00
中美经贸关系缓和 - 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后双方大幅降低关税水平,贸易关系显著缓和 [1] - 美国采购商订单激增,中美航运市场出现"一船难求"现象 [1] - 从中国到美国的集装箱运输预订量飙升近300%,推动美线海运市场价格上涨 [1] 市场反应与贸易本质 - 美国买家甚至不问价格立即下单采购中国商品,反映中国高性价比产品在美国市场具有难以替代性 [1] - 贸易渠道中断后形势松动便迅速恢复,表明全球价值链建立在效率与互信之上,难以人为切割 [1] - 贸易政策逆市场逻辑而行难敌现实法则回击,美国采购商加紧囤货中国商品是市场逻辑下的合理选择 [1] 中美经济互补性 - 中美经贸关系是结构互补而非零和博弈,中国拥有完善制造体系和高质量人力资源,美国拥有高水平服务贸易与巨大消费市场 [2] - 从纺织服装到电子产品,中国商品凭借突出性价比赢得全球消费者喜爱,为提高美国民众生活质量作出贡献 [2] - 人为破坏互利关系将推高美国企业运营成本、削弱美国民众生活福祉,无法解决美国经济结构性问题 [2] 政策启示与未来方向 - 美企抢单、航运爆仓现象应成为美国政策制定者重新审视美中经贸关系的契机 [2] - 美国企业家与消费者用行动表达对互利合作的需要,呼吁稳定可预期的国际贸易环境 [2] - 中美应利用经济互补性扩大合作范围,共同构建稳定、开放、透明的经贸合作机制 [3]
涉鹿迅国际货运代理:贸易丝路的现代驼队
搜狐财经· 2025-06-03 19:13
公司概况 - 公司名称为上海涉鹿迅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SHANGHAI SOLUTION INTERNATIONAL FORWARDING CO.,LTE) [2] - 主营业务包括卡车运输、仓储、国际空运及组板服务 [3] 核心业务能力 - 专业团队由物流专家、货物照料者和后勤保障员组成,提供全球贸易路线规划、货物专属防护方案及24小时全流程运输保障 [4] - 精品航线网络覆盖日本(JL)、中国(MU)、菲律宾(5J)、中东(GF)、台湾(CI)、全球(CZ)、美洲(AA)等地区,运输电子产品、中国制造商品、热带水果、石油化工品等特色货物 [5] 跨境电商解决方案 - 智能仓储系统基于销售大数据实现货物智能调配与快速分拣 [6] - 电商专机航班优先保障货物快速送达,并提供全程可视化追踪服务 [6] - 逆向物流体系专门解决跨境电商退货难题 [6] 全球覆盖网络 - 服务范围覆盖澳大利亚(MEL/SYD等)、新西兰(AKL/CHC)、美国(SFO/LAX等)、英国(LHR/MAN等)、法国(CDG/BCN等)、德国(FRA/BER等)、加拿大(YVR/YYZ等)、中东(DXB/RUH等)、印度(DEL/BLR等)、东南亚(MLE/HKG等)等主要城市 [7]
请求访华后,特朗普提出2个要求,美媒察觉事情不妙,中方接受国书
搜狐财经· 2025-05-26 08:00
中美经贸关系 - 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导致美国进口商提高零售价格 消费者价格指数同比上涨6 2% [3] - 中国商品因不可替代性 即便加税后仍比美国本土产品便宜 最终成本转嫁给美国消费者 [3] - 特朗普2018年发起的关税战让美国消费者多支付900亿美元 显示对华极限施压策略失效 [5] 美国经济与政策 - 美国联邦债务规模突破36万亿美元 10年期美债收益率攀升至4 5%高位 [1] - 特朗普施压美联储立即降息 但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明确拒绝 因2026年中期选举压力 [3] - 穆迪将美国主权信用评级下调至Aa1 反映经济政策困境 [3] 中国应对策略 - 中国连续多月减持美债 若持续将冲击美元信用体系 [1] - 中国对中重稀土出口管制导致美国F-47战机项目面临流产风险 [1] - 中方明确谈判底线 必须建立在相互尊重和平等互惠基础上 [5] 国际经贸合作 - 沙特40%石油出口仍输往中国 卡塔尔与中石化签订27年液化天然气长约未受特朗普访问影响 [3] - 沙特引入华为5G技术 阿联酋与中企共建AI研发中心 显示各国寻找美国之外的替代选择 [6] - 中国与海湾国家 东南亚的深度合作持续推进 增强经贸韧性 [8] 美国外交与商业施压 - 特朗普施压沃尔玛不得转嫁关税成本 试图缓解国内通胀压力 [1][3] - 新任驻华大使庞德伟鹰派底色未变 首条公开声明强调"推进美国利益"而非促进双边关系稳定 [5] - 特朗普中东之行宣称带回8000亿美元"投资承诺" 但实际可执行协议寥寥无几 沙特6000亿美元合作中仅1420亿为确定军购订单 [3]
打蛇打七寸?美商家疯抢中国产品之际,美大豆在华市场却彻底失宠
搜狐财经· 2025-05-20 11:49
中美关税调整 - 美国将在未来3个月内把对中国进口商品加征关税从145%降至30% [1] - 中国对美国进口商品加征关税将从125%降至10% [1] - 减税措施将持续至8月12日 [5] 大豆贸易格局 - 巴西是中国最大的大豆供应国 因创纪录的收成和较低的价格而拥有充足的供应 [1] - 2024年巴西对华大豆出口量达到美国的3.5倍 [3] - 中国投资升级巴西桑托斯港 完工后将缩短运输周期至23天 年吞吐量提升30% [1] - 中企斥资35亿美元在秘鲁建设深水港 并在巴西铺设千公里铁路网 [1] - 2019年美国大豆在华市场份额暴跌19% [3] 中国制造业优势 - 中国拥有全球最完整的中低端制造业体系 [3] - 在成本控制、生产效率和供应链响应速度上具有绝对优势 [3] - 中国商品在全球根本没有对手 [3] 航运市场变化 - 中国输美集装箱预订量短期内暴涨277% [5] - 从中国到美国的集装箱运输平均预订量达到21530个20英尺标准箱 [5] - 德国航运巨头赫伯罗特美中航线预订量环比增长50% [5] 美国市场反应 - 美国商家疯狂进口中国商品 [3] - 美国期货价格因贸易摩擦降级而创下3个月来新高 [1] - 巴西大豆出口溢价下跌 [1]
特朗普失算了,美商家疯抢中国产品,美国大豆在华市场却彻底失宠
搜狐财经· 2025-05-20 10:44
中美大豆贸易格局变化 - 美国大豆在华市场份额从40%暴跌至18%,中国买家转向巴西进口240万吨大豆[1][3] - 2024年中国进口1.05亿吨大豆中,巴西占比达7465万吨,美国仅2213万吨[3] - 中国饲料企业通过氨基酸替代技术减少8%豆粕需求,相当于少进口400万吨大豆[3][10] 美国大豆行业困境 - 美国豆农每英亩种植成本达580美元,加征10%关税后每英亩亏损23美元[4] - 美国88家农场申请破产,库存积压60万吨大豆面临滞销[4] - 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大豆期货价格暴跌,反映市场对美豆需求萎缩[11] 巴西大豆产业崛起 - 中国在巴西投资建设铁路和港口,使巴西大豆到岸价比美国低7%[6] - 巴西马托格罗索州通过基建升级成为主要产区,5月240万吨订单清空半年产能[6] - 巴西对华大豆出口量达7465万吨,较美国高出3倍以上[3][6] 中国供应链重构策略 - 与巴西/阿根廷/俄罗斯签订长期供应合同,减少对美国依赖[10] - 开发低蛋白饲料技术使2023年豆粕用量下降8%,优化进口结构[10] - 通过基建投资锁定巴西产能,运输成本低于美国密西西比河航线[6][10] 贸易政策反噬效应 - 美国零售库存增长35%,沃尔玛中国商品涨价12%影响消费者[8] - 澳大利亚企业仍与中国签订900万吨液化天然气订单,削弱反华联盟[8] - 美国大豆协会称中国采购商已将美豆移出供应商名单[4][11]
美国让步程度出乎全世界意料,谈判结束,对中国的称呼都已经变了
搜狐财经· 2025-05-19 08:37
据报道,2025年5月10日至11日,中美经贸高层会谈在瑞士日内瓦举行,双方就双边经贸议题展开磋商 并取得阶段性成果。这场被国际舆论高度关注的谈判,不仅打破了外界对特朗普政府对华政策"反复无 常"的预期,更以美国在关税调整与对华表述上的显著变化,引发全球对中美关系走向的深度审视。 特朗普政府自2025年4月起,先后依据第14257号、14259号、14266号行政令,对中国商品加征多档关 税,其中最高比例达34%。这些措施本被寄望于推动美国制造业回流,却导致资本外流加剧与本土企业 经营压力上升。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范围内近40家企业撤回或下调业绩预期,通用汽车、 捷蓝航空等美国企业均在其列;美国快递巨头UPS更宣布裁员2万人以缩减运营成本。 与此形成对比的是,中国经济在外部压力下展现韧性,相关产业市场份额未受显著挤压,部分领域甚至 实现同比增长。这种"美衰中稳"的差异化表现,迫使特朗普政府重新评估关税政策效能。谈判中,美方 作出实质性让步:取消第14259号、14266号行政令项下的全部加征关税,对第14257号行政令中的24% 关税暂停实施90天,仅保留10%税率。作为对等回应,中方同步调整税 ...
关税,大消息!白宫宣布!
券商中国· 2025-05-14 22:21
5月14日,据新华社, 记者14日从商务部获悉,根据美国白宫5月12日发布的《修改对等关税税率以反映与中华 人民共和国会谈情况的行政令》,美方已于美东时间5月14日凌晨00:01撤销根据2025年4月8日第14259号行 政令和2025年4月9日第14266号行政令对中国商品(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商品)加征的共计 91%的关税,修改2025年4月2日第14257号行政令对中国商品(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商品)加 征的34%的对等关税措施,其中24%的关税暂停加征90天,保留剩余10%的关税。同时,美方还下调或撤销对 中国小额包裹(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小额包裹)加征的关税,将国际邮件从价税率由120%下调至54%,撤销原定 于2025年6月1日起将从量税由每件100美元调增为200美元的措施。 专家表示,小额包裹关税降低之后,跨境电商的成本压力变小,美国消费者也会受益。 此前的规定是:自5月2日起,所有从中国进入美国的包裹都被征收相当于其价值120%的关税,或是100美元的固定 费用。6月起,固定费用将再升高至200美元。但这一政策现在被更改为征收价值54%的关税,或是100美元的固定费 ...
应对关税大战不妨把消费主场搬到中国来
中国发展网· 2025-05-08 11:27
刚刚过去的"五一"小长假,直观感受是国内处处都是人潮汹涌,旅游景点、商场、饭馆,哪哪儿都是满 的。 今年不光国内游客"人从众",外国面孔也肉眼可见地变得多了起来。数据可以佐证,仅仅上海一地,从 4月30日到5月4日,入境消费持续火爆,境外来沪消费4.55亿元,同比增长211.6%。不仅如此,"五 一"假日期间,上海离境退税销售额同比增长1.2倍,退税额同比增长1.3倍。 这是什么意思?简单说,就是外国游客在上海买好东西,还没等人离开中国,离境退税就实现了"即买 即退",实实在在的优惠就这么丝滑地到手了,零门槛零难度。目前,上海市办理离境退税备案企业多 达1013家,覆盖品牌商户超3300户。2024年,上海、北京等10个试点地区"即买即退"办理退税规模同比 增长22倍,是全国离境退税规模同比增速的18倍。 随着越来越多的"老外"来中国旅游,他们发现了"新大陆"。中国商品是如此物美价廉,性价比超级高, 以至于催生了"反向代购"现象,即"中国买、外国用",甚至代购的主体也变成了"老外"自己。今年的广 交会上,来华采购的外国客商总数增长超快,就是明证。 美国对华加征关税导致本土进口商品价格飙升,消费者一算账发现,在 ...
卷起来了,俄罗斯电商
投中网· 2025-04-29 14:21
以下文章来源于霞光社 ,作者洋紫 霞光社 . 赋能企业全球化 将投中网设为"星标⭐",第一时间收获最新推送 "机遇还有,只是不好抓住了。" 作者丨 洋紫 编辑丨 李小天 红利期的时间窗口永远短暂,仅3年之后的当下,如果再看俄罗斯电商市场,这样的"暴富故事"几乎 没有重现的可能性。相比前两年,进入俄罗斯市场的门槛变高了,而且已经"卷"起来了。"机遇还 有,只是不好抓住了。"一位俄罗斯外贸从业者一言以蔽之。 2025年,俄罗斯仍是世界上受制裁最严重的国家。据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的研究,自俄罗斯在乌克 兰开始特别军事行动以来,世界有大约50个国家对俄罗斯实施了超过2万项制裁。 制裁的结果显而易见,自苏联时期起就轻工业基础薄弱的俄罗斯,面对大批欧美、日韩等企业集体撤 出,俄罗斯商品供应链遭受系统性冲击,留下的万亿级市场缺口。 而对于中国商家来说,2025年开年以来,以制造取胜的中国商家需要在变动中寻求稳定,多元市场 布局一定是其中的重要举措,在美国市场之外寻找"第二市场"又或者开发是一个"新市场",已经成 为目前大环境下卖家的共识。 两者之间的互补性,意外造就了双方电商贸易的繁荣。 2024年,中俄之间的贸易额达到创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