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伏特加
icon
搜索文档
饮酒思源系列(二十三):海外酒饮品类格局演变深度解析
长江证券· 2025-10-18 23:21
行业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看好丨维持 [12] 核心观点 - 复盘日本、英国和美国酒饮品类格局变迁,经济和行业成熟后品类多样化是必然趋势,波动减小并趋于杠铃化 [4] - 技术或创新变化引领20年级别的大变化,政策塑造10年级别的变化,文化和代际变化是长期内在变量,经济发展波动是趋势的加速剂 [4] - 烈酒化、小规模特色产品化等长期视角或不是绝对趋势,代际变化和女性饮用是风潮转变的关键点 [4] - 传统酒种通常有深厚的文化绑定,通过创新实现新增长或寻找出口机会可应对调整 [9] - 外来酒种破局主要通过文化渗透或创新饮用方式、营造潮流形象导入 [9] 日本酒饮品类格局演变 - 1945年前传统清酒和烧酒为主,清酒消费量占比下降至70%左右 [20] - 1945年-1980年啤酒消费量份额从1955年的32%左右提升至1980年的67.4%,威士忌份额从1960年的2.1%提升至1980年的5.3%,清酒份额从1955年的43.5%跌至1980年的23% [22] - 1980年-1990年烧酒与果汁、苏打水等调和喝法成为亮点,啤酒份额持续突破,威士忌份额下滑 [23] - 1990年-2005年烧酒消费量份额从1990年的5.9%提升至2005年的12.3%,发泡酒份额从1995年的2.2%提升至2005年的20.8%,第三类啤酒份额在2005年达到12% [24] - 2005年至今市场呈现杠铃结构,高端酒、小规模特色产品和便利驱动细分市场同时增长 [24] - 清酒产量从1928年小峰值的904万千升降至2023年的325万千升,但均价从1989年的135日元/L提升至2019年的630日元/L,CAGR为5% [29] - 威士忌在20世纪50-80年代和2008年后有两次快速成长期,三得利通过开设Torys吧和推广Highball饮用方式推动大众化 [33][36] 英国酒饮品类格局演变 - 1800年-1900年啤酒逐步替代金酒成为主导性酒种,苏格兰威士忌在19世纪下半叶开始扩张 [39] - 1900年-1945年啤酒份额提升,烈酒消费被抑制 [40] - 1945年-1980年啤酒占纯酒精消费量比例从1945年高点的84.8%下滑至1980年的58.7%,烈酒份额提升 [40] - 1980年-2000年啤酒份额进一步下降,伏特加成为消费主流,葡萄酒和苹果酒份额快速提升 [40] - 2000年至今市场高度细分和杠铃化,精酿品牌涌现,低无酒精啤酒增长 [41] - 苏格兰威士忌产量从1801年的1万千升提升至1899年的13.7万千升,1975年达到46万千升,出口额从1985年的10亿英镑增长至2024年的54亿英镑,CAGR为4.4% [45][46] - 伏特加通过中性易配的产品性质和鸡尾酒文化完成渗透,成为英国烈酒品类销量第一 [52][54] 美国酒饮品类格局演变 - 1850年-1920年啤酒占酒精消费份额从1850年的6.7%提升至1898年的55.1%,烈酒从89.5%下降至37.4% [59] - 1920年-1935年禁酒令期间烈酒份额显著提升 [59] - 1935年-1950年啤酒回到主流位置,份额恢复至禁酒令前格局 [60] - 1950年-1970年烈酒份额从1950年的37.7%提升至1970年的44%,伏特加销量从1950年的4万箱增长至1955年的400万箱,1967年成为第二大烈酒品类 [60] - 1970年-2000年淡啤推出后快速增长,2009年占美国啤酒销量的52%,伏特加在1976年超越威士忌成为最畅销烈酒 [61] - 2000年至今高端化驱动烈酒复兴,RTD爆发,消费呈现高端和大众双强的杠铃化趋势 [61] - 美国烈酒市场高端和超高端产品销量增速多数时间快于其他,2004年以来Super Premium和High End Premium产品增长显著 [72] 酒饮品类结构可复用经验 - 终局看品类多样化或是必然,经济和行业成熟后波动减小,趋于杠铃化 [77] - 技术或创新变化引领20年级别大变化,政策塑造10年级别变化,文化和代际变化是长期内在变量 [85] - 经济景气波动是品类变动的加速剂,经济良好催生新品类增长,经济衰退加速性价比趋势 [87] - 烈酒化、小规模特色产品化等不是绝对趋势,代际变化和女性饮用是风潮转变关键点 [86] 中国市场映射 - 白酒是传统烈酒核心品类,高端化水平较高,未来出海或成潜在第二增长极 [10] - 黄酒前期错失饮酒消费大升级机会,未来在高端化和年轻化两端或有补增长机会 [10] - 威士忌等外来酒种渗透,产品创新降度降价、餐饮带动自饮或是主要路径 [10]
全国糖酒会在宁举办在即,“展城融合”持续释放城市魅力——
南京日报· 2025-10-15 10:32
核心观点 - 第113届全国糖酒会(秋糖季)在南京举办,模式从3天传统展会升级为贯穿整个季节的城市嘉年华,通过“会、展、商、演、赛”多元化活动实现展城融合,带动城市消费与经济发展 [1][2][5] 场景模式创新 - 打破传统展会时空限制,将城市打造为“没有屋顶的超级展馆”,使会展效益从“短暂爆发”转向“持续升温” [2] - 实现文商旅体展深度融合,例如E3 PARK体育公园的帐篷大会、结合“苏超”赛事的商圈第二现场、以及规模近8万平方米的南京国际汽车展览会与度假房车展联动 [3] - 创新商业场景促进消费,如商场快闪、艺术节、时尚秀等“动静结合、有序混搭”的模式,满足多元化需求,实现“看完秀场,即进卖场” [4] 经济活动与消费数据 - 南京国际汽车展览会与度假房车展联合举办,展会规模近8万平方米,参展品牌91家,近千款车型亮相,新能源车占比超80% [3] - 车展6天吸引20.8万人次参观,现场汽车总订单量8526台,总订单金额15.17亿元,订单量和关注度较去年提升 [3] - 元通商圈和万达商圈系列活动吸引百万客流,客流环比增长19%,营收环比增长30% [5] - 老门东商圈街舞联赛客流同比上升20.7%,新街口商圈甜蜜微醺嘉年华营业额环比上升30.87% [5] 文旅活动与带动效应 - “狮跃金陵·舞动世界”2025年世界华人狮王争霸赛吸引多国冠军队伍及海内外游客 [6] - 第14届咪豆音乐节吸引超6万乐迷,门票及周边收益超3500万元,带动餐饮住宿等旅游收入超1.68亿元 [7] - 园博园寻梦焰火季吸引客流量超6万人次,同比增长16% [7] - 南京森林音乐会期间中山陵景区人流量超100万人次,单日最高超25万人次,同比增长17% [7] - 国庆中秋假期文旅消费十大目的地城市中,南京出行订单量位列第一 [7] 产业与文化融合 - 秋糖季活动如“甜蜜微醺嘉年华”成为网红打卡点,中粮、悠蜜等品牌携手10家知名精酿厂牌亮相,推出具有南京特色的特调饮品 [9][10] - 新街口商圈作为“中华第一商圈”,拥有4个年销售额超40亿元购物中心,是南京的城市名片和形象窗口 [10] - 秋糖季期间举办十多场产业对接会、推介会,如食品行业商务活动、招商推介会等,使其成为聚人气、展形象、促招商的平台,吸引重大项目与产业平台落户 [11]
Bistro大舞台,餐酒搭配怎么来?
新浪财经· 2025-10-09 16:15
文 | 酒讯 子煜 编辑 | 方圆 傍晚六点半,北京金台路的胡同里,一家云南菜Bistro迎来了熟客。一位年轻顾客点了份菌子水饺,再 加一杯低度梅子酒,开启了属于自己的安静夜晚。 这样的场景,如今在一、二线城市的街头越来越常见:不像大排档那样喧闹,也没有酒吧的躁动, Bistro里柔和的灯光、刚好能听清聊天的音乐,还有搭配着"漂亮饭"的酒,成了年轻人下班后"喘口 气"的地方。 Bistro的走红蕴藏着年轻人对吃与喝的新需求。不只是饱腹或微醺,更是一种能放松下来的情绪体验。 而这种需求,也正在悄悄改变餐酒搭配的逻辑,曾经偏向专业品鉴的餐酒融合,变得更贴近日常、更有 温度。 01 bistro的流行密码 要是在小红书上搜"Bistro",会跳出上百万条笔记:评论里高频出现的词是"氛围感""适合聊天""不尴 尬"。 那么,Bistro是什么? 该词源自法语,最早指法国巴黎那些提供平价法式家常菜和高性价比酒水的小酒馆,装修简单、环境休 闲,核心是价格亲民、菜品地道。 然而,当Bistro漂洋过海来到中国后,特别是在一线城市,其内涵和形式都发生了显著变化。 从环境看,国内Bistro大多走"小而美"路线,面积多在50- ...
中俄贸易额突破9000亿,国内市场有哪些俄罗斯品牌?你知道多少?
搜狐财经· 2025-10-09 04:12
中俄贸易宏观背景 - 2025年上半年中俄双边贸易额达到906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9.8% [1] 食品饮料类品牌 - 超过200个俄罗斯食品饮料品牌进入中国市场,年销售额超过85亿元人民币 [3] - 红十月巧克力品牌2025年上半年在中国市场销售额同比增长32%,线上销售渠道增长率达47% [3] - 阿尔宾巧克力品牌在2025年"6·18"购物节期间销售额环比增长68%,位居进口巧克力品牌前五 [3] - 科洛乃西奶油饼干在2025年第一季度销售网点覆盖中国168个城市,较2024年底增加37个 [4] - Prostokvashino乳制品和Bashkirsky蜂蜜在2025年第二季度华东和东北地区高端超市销售额同比增长分别为28%和35% [4] 酒类品牌 - 俄罗斯伏特加品牌在2025年上半年中国高端酒类市场份额达7.3%,较2024年同期增长1.2个百分点 [5] - 波罗的海啤酒在2025年上半年于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销售额同比增长41% [7] 日化美妆类品牌 - 俄罗斯化妆品品牌在中国市场销售额从2022年3.2亿元增长至2025年预计12.8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58.9% [8] - Natura Siberica品牌截至2025年6月在中国开设12家实体店,月均销售额超过800万元 [8] - 婴幼儿洗护品牌Ушастый Нянь在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电商平台销售额环比增长76% [8] 工业和科技类品牌 - 卡玛斯重型卡车2025年上半年向中国出口数量同比增长23%,销售额达4.7亿元人民币 [9] - 卡斯佩斯基在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企业级安全软件市场占有率为6.8%,排名第五 [9] - 苏霍伊民用客机Superjet 100在2025年初与中国区域航空公司签署谅解备忘录,计划引进执飞支线航线 [11] 俄罗斯品牌市场特点 - 俄罗斯品牌在中国市场渗透呈现地域差异,东北三省和新疆的渗透率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7倍 [12] - 俄罗斯品牌在中国市场定位呈现两极分化,部分走中高端路线,部分主打亲民价格 [12] - 俄罗斯品牌注重文化元素植入,例如红十月巧克力"俄罗斯童话系列"限定包装曾带动销量增长超40% [13] - 俄罗斯品牌加速数字化转型,2025年上半年在中国主要电商平台的店铺数量增长35%,总销售额同比增长62% [13] 消费者购买渠道 - 天猫国际、京东全球购等电商平台在2025年上半年拥有俄罗斯品牌店铺863家,较2024年底增加172家 [13] - 跨境电商渠道在2025年上半年进口俄罗斯商品总值达13.7亿元,同比增长47% [13] - 边境互市贸易区在2025年上半年交易额达123亿元,同比增长31% [14] - 截至2025年6月,全国已有超过500家俄罗斯商品专卖店 [15]
中俄免签刚实行不久,新状况就出现了?
搜狐财经· 2025-10-07 01:04
中俄免签刚实行不久,新状况就出现了? 之前我已经向各位介绍过中俄实行免签政策的初步情况,今天让我们延续这个话题,深入探讨这项政策带来的连锁 反应。 在东北地区的清晨集市上,包子铺的日销量已经突破两百多份,而摆摊的大妈们现在都会用俄语热情地问候顾 客"доброе утро"。 这种现象不禁让人思考:这究竟体现了中俄关系的亲密无间,还是边境城镇居民先被中俄饮食文化的差异所吸引? 随着免签政策的实施,俄罗斯的货币卢布、特色饮品伏特加,甚至跨国交友的个人资料都纷纷涌入了东北早市这个 充满活力的场所。 面对这些新鲜元素的集中涌入,我们不得不考虑:这个传统市场能否承受住如此多元文化的冲击与融合? 一、流量狂潮的涌现:从夜航航班到婚恋牵线,仅需一次寻常的街头小吃体验 不久前,绥芬河边境通道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猛然推开,MU592航班降落后不到两小时,携程平台上莫斯科至上 海航线的搜索量迅速攀升至去年同期的近两倍,边境检查人员感叹道"护照扫描机都快被磨得发烫了"。 这股汹涌的流量沿着三个主要通道迅速蔓延:首先是商业活动的高速流动,义乌国际商贸城中专营俄罗斯业务的商 户们争相搭乘航班前来补充库存,他们的旅行箱里塞满了卢布现金 ...
穿越“中亚之门”,直通经贸“新丝路”
新华日报· 2025-09-23 07:37
平台定位与功能 - 中国—中亚贸易畅通合作平台由江苏中亚中心升级而来 占地2.3万平方米 包含中亚五国产品展销区 贸易服务区 丝路电商区等五大展区 [1] - 平台功能定位为推动贸易合作 促进产业协作 助力产教出海 加强传播交流 服务国家战略 [7] - 平台通过自建独立站群模式研发苏豪通系统 培育跨境出口B2B生态 依托边境仓 海外仓及国际货运班列公司支持中亚业务 [8] 贸易与文化交流 - 平台以"文化圈+经贸圈"模式推动文化共享与经贸合作 如举办江苏—中亚青年联谊会 吸引中亚及周边10国近120名青年参与 [2] - 通过"中亚之家"直播间和实体展销区展示驼奶粉 蜂蜜 伏特加等中亚特产 促进文化交流与贸易联动 [2] - 文化贸易融合模式参考古丝绸之路 以文化纽带促进人心相通与自然贸易产生 [2] 国际合作与业务成果 - 哈萨克斯坦贸易政策发展中心驻南京办事处已促成对华技术项目合作 规模超500万美元 涉及化工与塑料行业 [4] - 平台推动中哈农产品 矿产品及二手车贸易 在手意向订单达数亿美元 [7] - 2025江苏(阿斯塔纳)进出口商品展吸引60余家国内企业 接待5000多位客商 促成8亿元订单 [7] 区域经济影响 - 平台坐落南京玄武区 依托央企及省级制造企业总部资源 链接全省制造业 形成高效贸易生态圈 [6] - 2024年1—8月苏豪控股集团对中亚进出口同比增长67% [7] - 2024年1—7月江苏对中亚五国进出口189.4亿元 同比增长3.4% [8] 平台发展规模 - 平台国际贸易服务机构预计从14家增至30余家 实现数量翻倍 [8] - 平台整合苏豪云跨境电商服务 亚欧互联等外贸企业资源 推动中亚物产与江苏制造双向贸易 [7]
活力中国调研行|从“建中心”到“搭平台”,这里可以“买遍”中亚五国
搜狐财经· 2025-09-22 21:42
平台定位与功能 - 中国—中亚贸易畅通合作平台由江苏中亚中心升级而来,坐落于南京玄武区,占地2.3万平方米,共7层空间 [2] - 平台包含中亚五国产品展销区、贸易服务区、丝路电商区等五大展区,链接江苏乃至全国的技术项目资源 [2] - 平台功能定位为“推动贸易合作、促进产业协作、助力产教出海、加强传播交流”,从区域性贸易枢纽升级为国家战略的重要载体 [20][19] 贸易合作成果 - 通过平台链接,与哈萨克斯坦等国开展的农产品、矿产品及二手车等进出口贸易在手意向订单规模达数亿美元 [20] - 2025年6月举办的江苏(阿斯塔纳)进出口商品展览会吸引60余家国内企业参与,接待5000多位客商,促成8亿元订单 [22] - 2025年1—8月,苏豪控股集团对中亚进出口同比增长67% [22] - 据南京海关统计,2025年1—7月,江苏对中亚五国进出口总额为189.4亿元,同比增长3.4% [25] - 哈萨克斯坦贸易政策发展中心驻南京办事处已促成技术领域项目合作,规模超过500万美元,涉及化工特别是塑料行业 [15] 运营与服务体系 - 平台运营方苏豪亚欧互联科技(南京)有限公司通过自建独立站群模式,自主研发苏豪通系统,培育跨境出口B2B生态 [23] - 公司依托边境仓、海外仓、海外团队及省国际货运班列公司,为传统贸易企业开展中亚业务提供支持 [23] - 平台推出“苏豪云”跨境电商服务型平台,发挥旗下苏豪云商、亚欧互联等外贸企业优势 [20] - 2025年9月11日,苏豪亚欧互联与智能清洁领域龙头追觅科技达成战略合作,以代理商身份助力“江苏制造”开拓中亚市场 [23] 资源互补与产业合作 - 中亚五国拥有丰富的资源优势,而江苏及中国在中亚所需的光伏组件等产业方面优势明显,双方在贸易投资、绿色农业、国际物流等领域合作前景广阔 [18] - 平台招引贸易和服务类型的节点式、枢纽式企业,依托玄武区的现代服务业支撑,形成高效贸易交往生态圈 [19] 平台发展预期 - 到2025年底,平台入驻的国际贸易服务机构预计将由目前的14个增至30余家,数量实现翻倍 [25]
1933年以来最狠关税!美国家庭一年多掏2400刀
搜狐财经· 2025-08-29 17:07
关税政策影响 - 美国平均关税率推升至18.6% 创1933年以来新高 [1] - 美国家庭年度支出预计增加约2,400美元 [1] 电子产品行业 - 电脑售价6月同比上涨近5% [2] - 电子产品价格短期(2-3年)预计上涨18.2% 长期(3-10年)上涨7.7% [2] 服装与皮革行业 - 价格涨幅居首位 调整供应链后仍可能高出近20% [4] - 服装价格短期预计上涨37% 长期上涨17.4% [7] - 皮鞋皮包价格短期预计上涨39.7% 长期上涨18.9% [7] 运动鞋类行业 - Nike宣布上调部分鞋款价格 实施精准调价策略 [6] - 关税成本将转嫁给消费者 秋季开始在美国市场执行 [6] 玩具行业 - 二季度价格已上涨3.2% [9] - 75%以上玩具依赖中国生产 短期内难以转移产地 [9] - 美国对越南玩具加征关税形成新涨价压力 [9] 家电与家居行业 - 沃尔玛 开市客 Williams-Sonoma等零售商已开始提价 [11] - 涉及家电 厨房用品及家居产品 具体涨幅未公布 [11] 日用品行业 - 宝洁8月起上调Tide洗衣液 帮宝适纸尿裤 Oral-B牙刷等产品价格 [13] - 平均涨幅2.5% 用于消化每年约10亿美元关税成本 [13] 食品农产品行业 - 食品整体预计上涨3%以上 [15] - 新鲜农产品价格涨幅可达7% 直接推高家庭日常开支 [15] 咖啡行业 - 巴西咖啡关税高达50% [17] - 零售端价格显著上升 咖啡爱好者开支明显增加 [17] 酒类行业 - 进口葡萄酒与烈酒占美国酒类市场销售额35% [19] - 欧盟葡萄酒 威士忌 伏特加关税从10%上调至15% [19] - 零售价格随之上涨 [19] 汽车行业 - 平均价格预计上涨12%(约6,000美元/辆) [24] - 日本组装车型上涨9%(约3,010美元) [24] - 墨西哥组装车型上涨10%(约3,550美元) [24] - 涉及车型包括丰田Prius 4Runner 雪佛兰Equinox 福特Maverick等 [24] 手表行业 - 瑞士手表对美出口总额超40亿美元 [23] - 关税上调至39% 零售价格预计上涨 [23] - 含皮革材质款式涨幅或接近皮革制品水平 [23]
A股成交额再破3万亿元!白酒股暴涨,加仓时机来了?
搜狐财经· 2025-08-25 23:09
A股市场表现 - A股成交金额再次突破3万亿元 为2024年10月8日以来首次 [1][3] - 开盘不足半小时成交额连续63个交易日突破1万亿元 较前一交易日同期放量超3200亿元 [3] - A股连续9个交易日成交额突破2万亿元 刷新历史纪录 [3] 白酒板块行情 - 白酒股全线活跃 舍得酒业涨停 水井坊涨超7% [3] - 含港股珍酒李渡及主板顺鑫农业在内的20只白酒股全部上涨 [3] 华致酒行业绩表现 - 上半年营业收入39.49亿元 同比下降33.55% [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5620.55万元 同比下降63.75% [5] - 扣非净利润3298.05万元 同比下降76.03% [5] - 白酒产品营收36.32亿元 同比下降34.98% 毛利率8.70%同比下降0.66个百分点 [5] - 计提存货跌价准备5576.58万元 占利润总额比例达-78.35% [5] 酒业渠道变革 - 酒类行业渠道变革加速推进 华致酒行在变革中明显掉队 [5] 企业破产事件 - 肇庆蓝鹰葡萄酒业有限公司宣告破产 该厂为广东蓝带集团1996年合资成立 [6][8] - 蓝鹰酒厂2006年被吊销营业执照 近20年后由政府发起强制清算 [8] 国际贸易影响 - 欧盟葡萄酒和烈酒仍需缴纳15%美国关税 导致欧洲饮料集团股价下跌 [9][11] - 特朗普关税预计为美国政府带来9.871亿美元收入 但成本将转嫁美国消费者 [11] - 苏格兰威士忌单杯价格预计上涨1美元 爱尔兰威士忌和波兰伏特加分别上涨26美分和52美分 [11] 企业人事变动 - 富邑葡萄酒集团首席执行官冯沃德将于9月30日卸任 山姆·费舍尔10月27日接任 [13] - 费舍尔拥有30年全球管理经验 现任狮牌首席执行官 [13] 品牌资产处置 - 帝亚吉欧同意出售澳大利亚即饮品牌UDL和Ruski Lemon给Vok Beverages 预计10月1日完成交易 [15] - 此次出售正值帝亚吉欧计划未来三年实现6.25亿美元成本节约 [15] 葡萄酒拍卖市场 - 勃艮第白葡萄酒拍卖量2024年增长37% 占拍卖行白葡萄酒总成交量28.7% [17] - 全年售出26657瓶勃艮第白葡萄酒 其中3700瓶为特级园酒款 [17] - 61%特级园酒款来自博纳丘产区 39%产自夏布利 [17] - 卢瓦尔河谷和罗纳河谷等法国产区白葡萄酒拍卖份额持续增长 [17] 渠道拓展合作 - 贵州茅台酱香酒营销有限公司与淘宝闪购启动深度合作 首批超1000家官方门店上线 [19] - 未来将链接全国270多家体验中心和6500多家主题终端门店实现全量上线 [19] 生产安全事故 - 喜力啤酒法国最大啤酒厂发生氨气泄漏事故 超过300名员工被紧急疏散 [19][20] - 该厂位于法国里尔市郊区 2024年啤酒产量达26万千升 [20]
野村东方:国产威士忌头部品牌优势凸显 - 知日鉴中,探究中国威士忌行业发展趋势
野村· 2025-08-06 22:45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提及行业投资评级 核心观点 - 中国威士忌市场正经历价格回归 2023年进口均价达峰值后下滑 为国产高端品牌提供发展空间 [1] - 中国烈酒市场以白酒为主导 国际烈酒占比仍小 但威士忌零售额占比稳定在16%左右 2016-2023年复合增速达9% [1] - 中国威士忌进口金额自2023年下滑 但国产产量显著增加 2023年总产量同比增长127% 出口数量和金额均保持高双位数增长 [1] - 中国进口高端威士忌定价空缺 为国产品牌提供向上空间 2023年国内蒸馏产能设计同比增长33% 实际蒸馏产能同比增长50% 未来规划总产能同比增长67% [1] - 中国威士忌市场价格区间延展 高性价比产品需求增长 出口均价降至十年来最低水平 0-500元和500-1 000元价格区间销售额占比上升 高端威士忌占比下降 [1] 中国威士忌行业发展趋势 - 进口量下滑 国产产量增长 价格带分化和消费场景拓展明显 头部品牌断层式领先 如百润股份等公司表现突出 [2] - 日本威士忌发展经验对中国有借鉴意义 包括标准建设 塑造差异化风格及场景创新 [3] - 全球威士忌价格快速回归 2023年中国进口威士忌均价达128元每升 为阶段性峰值 此后逐年下滑 [5] - 中国市场中白酒仍占主导地位 国际烈酒零售额占比约3%~4% 威士忌零售额占国际酒类比重稳定在16% 2016-2023年复合增速9% [6] - 中国进口与国产威士忌呈现不同发展态势 2025年上半年进口金额同比增长3% 但长期自2023年以来持续下滑 国产产量显著增加 2023年总产量达50百万升 同比增长127% [7] 国产与进口威士忌竞争格局 - 中国进口高端产品定价空缺 为国产品牌提供向上空间 2023年国内蒸馏产能设计达8万千升 同比增长33% 实际蒸馏产能4 5万千升 同比增长50% 未来规划总产能25万吨 同比增长67% [8] - 中国威士忌市场价格区间显著延展 高性价比产品需求快速增长 2025年上半年出口均价降至52元每升 为过去十几年来最低水平 [10] - 0-500元和500-1 000元价格区间销售额占比上升 分别从2022年的36%和24%提升至2024年的45%和25% 高端威士忌(1 500元以上)销售额占比从2022年的28%降至2024年的20% [10] 消费场景与产能分布 - 威士忌消费场景拓宽 从私人品鉴走向日常分享 年轻群体和女性消费者成为重要推动力 女性爱好者占比约40% [11] - 中国本土威士忌产能快速扩张 但陈年酒桶储备稀缺 两年以下陈酿达5 5万千升 十年以上仅有0 1万千升 品类分布麦芽 谷物 调和威士忌分别占65% 23%和12% [12] - 本土威士忌主要集中在浙江 云南 四川等地 全国注册有50家酒厂 每年新增数量有限 [13] 头部品牌与百润股份表现 - 国产头部品牌如莱绅 伽马蓝等具有明显优势 长尾品牌数量众多 仍有机会通过细分渠道或特定地区取得成功 [14] - 百润股份邛崃酒厂是亚洲领先生产基地之一 已完成第50万桶陈酿灌注 计划未来4到5年内翻倍产能 具备综合酿造各种烈酒的能力 [15] - 百润股份组建专业营销团队 以体验式营销为核心策略 加速落地场景化营销载体 如成都邛崃建设九旅文化融合体验中心 [15] - 百润威士忌在线上线下渠道拓展传统烈酒经销商 积极进入餐饮场景和线上零售渠道 约40%销售通过小酒实现 [16] - 百润威士忌推出莱州和百利得两大品牌 覆盖高中低端市场 莱州主打高端单一麦芽威士忌 定价239至799元 百利得以亲民价格定位调和威士忌 [17] - 百润威士忌采用不同类型陈酿桶赋予酒体不同风味 包括传统波本桶 葡萄酒桶及中式黄酒桶等 参与国际奖项提升品牌效力 [18] - 威士忌业务将呈现高速增长 成为百润公司毛利率增长重要推动力 净利率将显著提升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