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资金

搜索文档
一级资金仍强,等待居民资金流入
信达证券· 2025-06-20 13:24
核心观点 - 2025年以来A股资金转为小幅净流出,截至6月16日年度资金净流入占自由流通市值之比为 -0.1%,剔除私募基金与保险后约为 -0.9%;居民资金和公募基金偏弱,私募基金有净流入,公司回购和分红提供支撑,产业资本净减持规模低,股权融资规模收紧 [2] - 2025年5月资金面紧平衡较4月改善,融资余额回升,公募基金份额下降,ETF基金流出,私募基金流入,公司回购、分红增长,资金流出项稳定 [2] - 融资余额5 - 6月回升但年度仍偏弱,2025年1月1日 - 6月16日较2024年减少440.76亿元 [2] - 2025年5月偏股型公募基金份额下降,ETF基金净流出,主动偏股型基金份额有变动但总体偏股型公募基金份额下降 [2] - 上市公司回购、分红季节性偏强,2025年1 - 6月16日减持规模处2019年以来低位,股权融资规模继续下降但月均融资规模较2024年提升 [2] 各部分总结 总览:一级资金仍强,等待居民资金流入 年度层面 - 2025年以来资金转为小幅净流出,年度资金净流入占自由流通市值之比为 -0.1%,剔除私募基金与保险后约为 -0.9%;居民资金和公募基金偏弱,私募基金有净流入,公司回购和分红提供支撑,产业资本净减持规模低,股权融资规模收紧 [9] 月度层面 - 2025年5月资金净流入2971亿元,占流通市值比例0.61%;6月16日资金净流入2428亿元,占比0.56%;5月资金面紧平衡较4月改善,融资余额回升,公募基金份额下降,ETF基金流出,私募基金流入,公司回购、分红增长,资金流出项稳定 [15] A股资金流入及流出分项关键变化 - 个人投资者:5月上证所新增开户数155.56万户环比减少,1 - 5月累计新增开户数较2024年同期增加;5月融资余额环比增加,1 - 6月16日融资余额减少;6月16日融资余额占流通市值比例回落;5月主动偏股型基金份额上升但考虑ETF后偏股型公募基金份额下降,5月股票型ETF基金净流出;4月私募基金管理规模回升,5月持有股票市值增加;5月私募基金仓位上升 [20] - 机构投资者:5 - 6月南下资金净流入速度放缓;5月私募基金仓位回升;2025年保险资金净流入规模或增加 [20][46][54] - 上市公司及股东行为:5月公告回购金额较高,年内公告回购金额创新高;5月分红金额增加符合季节性,1 - 6月16日分红金额表现强;5月减持规模环比升高但仍处历史低位,1 - 6月16日减持规模处2019年以来低位;5月股权融资规模下降,1 - 6月16日股权融资规模处历史低位;5月交易费用较4月略有下降,1 - 5月累计交易费用达1314亿元 [20][21] 2025年5月新增开户数回落 - 5月上证所新增开户数155.56万户环比减少,2 - 3月回暖后4 - 5月回落,1 - 5月累计新增开户数较2024年同期增加;2025年一季度全国银证转账余额或较2024年12月回落 [22][26] 融资余额2025年5 - 6月小幅回升 - 5月融资余额环比增加135.17亿元,6月16日环比增加208.25亿元;1月1日 - 6月16日融资余额较2024年减少440.76亿元;6月16日融资余额占流通市值比例较4月上旬回落但仍处2016年以来高位 [29][32] 2025年5 - 6月ETF基金净流出 偏股型公募基金份额与ETF基金 - 2025年1月 - 6月16日主动偏股型公募基金份额较2024年末下降;5月主动偏股型基金份额上升但考虑ETF后偏股型公募基金份额下降,6月16日主动偏股型基金份额上升但考虑ETF后偏股型公募基金份额下降;5月ETF基金净流出,年度ETF基金净流入大幅低于2024年 [38][40] 南下资金 - 5月南下资金净流入419.92亿元,6月16日净流入388.69亿元,5月以来净流入速度放缓,1月 - 6月16日累计净流入6438亿元 [46] 私募基金 - 4月私募基金管理规模回升,5月持有股票市值增加;5月私募基金仓位环比上升但仍处历史偏低水平 [49] 保险资金 - 2025年保险资金净流入规模或增加,一季度保险公司持有的股票市值增加,资金运用余额环比增加 [54] 回购和分红仍然偏强,产业资本净减持处于低位 回购金额 - 5月公告回购金额1530.67亿元较4月回落但仍处高位,5月实际回购金额提升,年内公告回购金额创新高,6月16日累计公告回购金额和已回购金额规模偏强 [59] 净减持规模 - 5月减持规模环比升高但仍处历史低位,1月 - 6月16日减持规模处2019年以来低位 [61] 分红率 - 5月分红金额增加符合季节性,6月16日分红金额为1830.66亿元,1月 - 6月16日分红金额表现强;5月全A分红率达37.08%,处2014年以来高位 [66] 2025年5 - 6月股权融资规模环比下降 - 5月股权融资规模下降,6月16日处于较低水平;1月 - 6月16日股权融资规模处历史低位;2024年月均交易费用低于2020 - 2023年,2025年5月交易费用较4月略有下降,1 - 5月累计交易费用达1314.35亿元 [73][78]
中国资管业规模已达163万亿元,上海试点不动产信托登记,平安信托新任董事长确定|周报
搜狐财经· 2025-05-30 16:30
中国资管行业规模与结构 - 截至2024年末全国资产管理总规模达163.16万亿元 涵盖银行理财(29.95万亿元) 公募基金(32.83万亿元) 保险资管(33.26万亿元) 信托(27万亿元)等八大细分领域 [4] - 银行理财公司数量达31家 管理规模29.14万亿元(2025Q1) 服务投资者1.26亿人 但机构数量较2024年末减少3家反映行业整合趋势 [6] - 公募基金2025Q1新发产品297只(环比+12.5%) 但募集份额2499.76亿份(环比-24.31%) 个人养老金Y份额规模113.9亿元(较2024年底+21.28%) [7] 私募与信托业务动态 - 证券期货私募资管规模11.74万亿元(2025Q1) 较2024年底降2.75% 私募证券基金规模5.25万亿元(较2024年底+0.04万亿元) 管理人减少140家 [8] - 信托行业非标转标趋势明显 2025Q1固收类产品主导 仅商品衍生品类产品数量萎缩 保险资管股票投资同比增长超28% [9] - 上海试点不动产信托登记 首创慈善信托双受托人模式 覆盖养老/公益等民生场景 流程实现全周期闭环管理 [13][15] 信托公司重大人事变动 - 平安信托新任党委书记王欣拟任董事长 曾任平安资管首席风控官 公司2024年资管规模9930亿元(+49.88%) 定位轻资产服务型信托 [19][20] - 光大信托原董事长闫桂军涉受贿2.12亿元 违规放贷63.9亿元 滥用职权转让股票收益权 当庭认罪悔罪 [24][25]
保险和产业资本支撑股市流动性
信达证券· 2025-05-26 15:47
报告核心观点 - 2025 年以来 A 股资金保持小幅净流入,年度资金净流入占自由流通市值之比为 1.1%,剔除私募基金与保险后资金净流出额占比约 0.1%,年内资金面维持紧平衡,居民资金和公募基金偏弱,私募基金小幅补仓,逆势配置资金主要是保险资金和产业资本,公司回购和分红超季节性增长,股权融资规模收紧 [2][7] - 月度层面上,4 月资金小幅净流出,5 月重回净流入,4 月融资余额下降幅度大,5 月小幅回升,4 月股票型 ETF 净流入大,5 月转为净流出,保险资金或增加,上市公司回购、分红偏强,产业资本净减持规模处于历史低位,股权融资规模继续下降 [2] 各章节总结 总览:保险和产业资本支撑股市流动性 年度层面上,2025 年以来资金面维持紧平衡 - 2025 年以来 A 股资金小幅净流入,截至 5 月 22 日,年度资金净流入占自由流通市值之比为 1.1%,剔除私募基金与保险后资金净流出额占比约 0.1%,居民资金和公募基金偏弱,私募基金小幅补仓,逆势配置资金主要是保险资金和产业资本,公司回购和分红超季节性增长,股权融资规模收紧 [7] 月度层面上,2025 年 4 月资金小幅净流出,5 月重回净流入 - 4 月 A 股月度资金净流出 778 亿元,占流通市值比例为 0.01%,5 月以来资金面好转,截至 5 月 22 日,5 月资金净流入规模达 1942 亿元,剔除公司分红也有 287 亿元净流入,占流通市值比例上升到 0.5% [13] - 4 月资金净流出主要因融资余额下降、主动权益型基金和私募基金规模下降,ETF 资金流入、公司回购和分红增长;5 月融资余额小幅回升,公司回购和分红继续增长,股权融资规模下降,支撑资金面重回净流入 [13] A 股资金流入及流出分项的关键变化汇总 - 个人投资者方面,4 月上证所新增开户数环比减少 115 万户,1 - 4 月累计新增开户数较 2024 年同期增加 225.1 万户;4 月融资余额环比下降 1226.21 亿元,5 月 22 日环比上升 211.58 亿元,1 月 1 日 - 5 月 22 日融资余额减少 573 亿元,5 月 22 日融资余额占流通市值比例较 4 月初高点下降 0.31 个百分点,处于 2016 年以来高位 [18] - 机构投资者方面,4 月主动偏股型基金份额较 3 月下降 647.92 亿份,考虑 ETF 份额变动后总体上升 192.36 亿份;4 月股票型 ETF 基金净流入 1876.9 亿元,5 月 22 日转为净流出 422.95 亿元,1 月 - 5 月 22 日 ETF 基金整体净流入 506 亿元;4 月私募基金管理规模环比上升 2567.30 亿元,仓位环比下降 1.24pct;一季度保险公司资金运用余额环比增加 16731.92 亿元,预计 2025 年保险资金净流入规模有望增加;4 月南下资金净流入速度加快,5 月有所放缓,1 月 - 5 月 22 日累计净流入 5860 亿元 [18] - 上市公司及股东行为方面,4 月公告回购金额较 3 月大幅提升,5 月 22 日累计公告回购金额达 4095.64 亿元;4 月上市公司分红金额较 3 月大幅增加,符合季节性,1 月 - 5 月 22 日分红金额达 4451 亿元;4 月全 A 分红率达到 38.08%,处于 2014 年以来高位;4 月减持规模较 3 月降低,5 月 22 日减持规模仍处于历史较低水平,1 月 - 5 月 22 日累计减持规模月均较 2024 年有所回升,但整体处于 2019 年以来较低水平;4 月股权融资规模较 3 月小幅下降,5 月 22 日处于较低水平,1 月 - 5 月 22 日月均融资规模较 2024 年提升,但仍处于历史低位;4 月交易费用较 3 月下降 23 亿元,1 - 4 月累计交易费用达 953 亿元 [18][19] 2025 年 4 月新增开户数回落 - 4 月上证所新增开户数为 192.44 万户,较上月环比减少 114.11 万户,1 - 4 月累计新增开户数较 2024 年同期增加 225.1 万户 [20] - 2025 年 3 月宁波证券公司客户交易结算资金余额同比增速为 13.30%,推算全国银证转账余额或较 2024 年 12 月有所回落 [23] 融资余额 2025 年 4 月下降,5 月小幅回升 - 4 月融资余额环比减少 1318.39 亿元,5 月 22 日环比上月小幅增加 211.58 亿元,1 月 1 日 - 5 月 22 日融资余额总体减少 572.6 亿元 [28] - 5 月 22 日融资余额占流通市值比例较 4 月上旬回落,但仍处于 2016 年以来历史高位,4 月初达到 2.74%高位后开始小幅回落,5 月 22 日回落至 2.43% [30] 2025 年 4 月 ETF 基金大幅净流入 2025 年 4 月股票型 ETF 大幅净流入,5 月转为净流出 - 1 月 - 5 月 22 日主动偏股型公募基金份额较 2024 年末下降 2663 亿份,4 月主动偏股型基金份额较 3 月下降 647.92 亿份,考虑 ETF 份额变动后总体上升 192.36 亿份,5 月 22 日较 4 月小幅上升 8.52 亿份,考虑 ETF 份额变动后较 4 月下降 278.23 亿份 [38] - 4 月股票型 ETF 基金净流入 1876.9 亿元,5 月 22 日转为净流出 422.95 亿元,1 月 - 5 月 22 日 ETF 基金整体净流入 506 亿元 [39] 2025 年 4 月南下资金净流入速度加快,5 月有所放缓 - 5 月 22 日南下资金净流入 172.6 亿元,4 月净流入 1574.22 亿元,4 月净流入速度较 3 月加快,5 月有所放缓,1 月 - 5 月 22 日累计净流入 5860 亿元 [46] 2025 年 4 月私募基金仓位有所回落,管理规模回升 - 4 月私募基金管理规模为 55098 亿元,较 3 月回升 2567.30 亿元,测算持有股票市值月度增加 399.8 亿元 [51] - 4 月华润信托私募基金管理仓位为 55.32%,环比下降 1.23pct,处于历史偏低水平 [51] 2025 年保险资金净流入规模或进一步增加 - 估算 2025 年一季度保险公司持有的股票市值增加至 41917.46 亿元,较 2024 年 Q4 上涨 5%,一季度保险公司资金约有 3248.45 亿元净流入股市,预计 2025 年保险资金净流入规模有望进一步增加 [55] - 一季度保险公司资金运用余额为 349312.14 亿元,环比增加 16731.92 亿元 [55] 回购和分红仍然偏强,产业资本净减持处于低位 2025 年 4 月 - 5 月回购金额再创新高 - 4 月公告回购金额为 1588.09 亿元,较 3 月大幅提升,实际回购金额也提升,5 月 22 日累计公告回购金额达 4095.64 亿元,已回购金额达 1637.43 亿元 [60] 2025 年以来上市公司净减持规模处于历史较低水平 - 4 月减持规模为 29.87 亿元,较 3 月降低,5 月 22 日减持规模仍处于历史较低水平,1 月 - 5 月 22 日月均减持规模较 2024 年有所回升,但整体处于 2019 年以来较低水平 [64] 上市公司分红率维持在历史较高水平 - 4 月上市公司分红金额为 896.61 亿元,较 3 月增加,季节性偏强,1 月 - 5 月 22 日分红金额达 4451 亿元,主要因 1 月、4 月分红超季节性偏强 [68] - 4 月全 A 分红率达到 38.08%,持续处于 2014 年以来高位水平 [68] 2025 年 4 - 5 月股权融资规模环比下降 - 4 月股权融资规模为 432.06 亿元,较 3 月小幅下降,5 月 22 日为 80.16 亿元,处于较低水平,1 月 - 5 月 22 日月均融资规模较 2024 年提升,但仍处于历史低位水平 [75] - 2024 年交易费用为 2465 亿元,月均 205 亿元,低于 2020 - 2023 年水平,印花税费用累计达 1274 亿元;2025 年 4 月交易费用为 124.43 亿元,较 3 月下降 23 亿元,1 - 4 月累计交易费用达 953 亿元 [77]
李大霄:险资入市是重大利好 或助推中国股市向3400点发起总攻
全景网· 2025-05-23 10:16
而中国股市最大的问题是资金来源短期化,这是股市大起大落的根源。而险资天然的长期性有效地解决 了这个问题,股市中高流动性优质资产又成为险资的最佳选择。这是一个互惠互利的最佳组合。 保险资金作为金融体系重要组成部分,其长期性和稳定性特征构建了区别于其他金融资本的独特运作逻 辑。这两个核心属性不仅影响着保险企业的资产配置策略,更对股票市场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在长期性维度上,保险资金的生命周期与保险合同存续期保持高度契合。人寿保险产品普遍具有10-30 年的保障周期,养老保险资金沉淀时间甚至跨越代际。这种时间跨度为资金管理者创造了跨周期配置的 可能。 金融监管总局新闻发言人、政策研究司司长郭武平5月22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保险资金长期 投资改革试点的首批试点规模是500亿元,第二批试点是1120亿元,最近还要做第三批600亿元的批复, 规模合计是2220亿元。 总的来说,险资和其他长期资金的加盟,有效地改变了中国股市的资金短期化特征,中国股市或步入长 期健康稳定发展新阶段。由于本文篇幅有限,有兴趣读者可以在新书《李大霄投资战略》第三版中详细 阅读。 对此,前券商首席经济学家李大霄表示,该举措为重大利好消息,非 ...
私募股权基金份额转让市场月报(2025年4月)
搜狐财经· 2025-05-13 02:27
市场速览 - 截至2025年4月30日,月报共摘录媒体发布相关资讯8条,涵盖私募股权、保险资金、医药健康、人工智能等多个领域 [2] 热点事件 耶鲁大学出售其私募股权投资组合 - 耶鲁大学通过二级市场出售高达60亿美元的私募股权资产组合,首次大规模出清私募持仓,报价存在15%的折价 [2]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保险资金股权投资新规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通知,要求保险机构通过特殊目的实体、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等方式投资企业股权时,需遵守相关规定,尤其是构成重大股权投资的情况 [2][3] 北京市支持创新医药高质量发展 - 北京市医保局等九部门联合印发措施,提出构建500亿元规模医药健康产业基金,新设100亿元规模医药并购基金,发挥两级生物医药投资基金协同作用(市级200亿元、区级100亿元),鼓励商业保险公司设立创新医药投资基金,带动100亿元以上规模社会基金投资医药领域 [3] 北京市顺义区10亿元双基金落地 - 顺义区两只基金先后完成备案,总规模10亿元,重点关注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第三代半导体、高端装备、智能制造、人工智能和信息产业等领域 - 北京中瀛盈科幼麟壹号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首期规模4亿元,中银资本主导投资决策 [5] - 北京盈科中鑫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首期规模6亿元,由顺创产投担任管理人 [5] 600亿元国家人工智能基金将开展投资布局 - 国家人工智能产业投资基金总规模600.6亿元人民币,围绕人工智能全产业链开展投资布局,覆盖算力、算法、数据和赋能应用等环节 [5] 北京市海淀区第2只AIC基金落地 - 北京海淀中瀛扶摇芯科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落户海淀,注册资金10050万元,由中银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联合市场化机构共同出资 [6] 北京市顺义区首只"市-区-镇"三级联动股权投资基金成立 - 顺义领新基金认缴规模5.25亿元,募集管理规模将达6亿元,聚焦新能源智能汽车、航空航天、第三代半导体三大主导产业,同步培育智能装备、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6] 北京亦庄发起设立机器人与智能制造主题基金 - 北京亦庄发起设立机器人与智能制造主题基金,具体规模未披露 [2]
楼市、A股齐迎利好!
第一财经· 2025-05-07 21:12
货币政策 - 央行全面降准0.5个百分点,释放长期流动性约1万亿元 [2][4] - 政策利率下调0.1个百分点,推动房贷利率降低 [2][4] - 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利率从1.75%降至1.5%,PSL利率从2.25%降至2% [2][4] - 增加3000亿元科技创新再贷款额度,设立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 [5] - 汽车金融公司和金融租赁公司存款准备金率阶段性下调至0% [4] 资本市场改革 - 证监会深化科创板、创业板改革,增强制度包容性 [2] - 金融监管总局扩大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范围,拟再批复600亿元 [12] - 调降股票投资风险因子10%,鼓励保险公司加大股票投资 [12] - 央行合并互换便利和股票回购再贷款额度合计8000亿元 [12] - 支持汇金公司发挥类"平准基金"作用 [12] 房地产政策 - 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从2.85%降至2.6%,降幅25个基点 [8] - 房地产"白名单"贷款审批金额增至6.7万亿元,较年初多增1.7万亿元 [8] - 金融监管总局将完善房地产开发、个人住房等贷款管理办法 [9] - 组合贷款(100万元商业+100万元公积金)30年月供累计减少6.76万元 [8] 市场影响 - A股三大指数集体收涨,成交额突破1.5万亿元 [2] - 政策密集出台超出市场预期,为实体经济注入动力 [2][6] - 资本市场对全球投资者吸引力提升,股市有望保持平稳增长 [13]
稳楼市、稳股市、稳外贸……金融监管总局推出八项增量政策,力挺经济发展关键领域
新华财经· 2025-05-07 15:28
金融政策支持稳市场稳预期 - 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联合推出"一揽子金融政策",聚焦稳市场、稳预期、强创新、促转型 [1] - 八项增量政策精准解决房地产、民营经济、科技创新、保险及外贸领域痛点 [6] - 政策目标包括巩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推动高质量发展 [6] 八项增量政策具体内容 - 加快出台适配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的融资制度,覆盖开发贷款、个人住房贷款、城市更新贷款 [3][7] - 扩大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范围,拟新增600亿元增量资金 [8][9] - 调降保险公司股票投资风险因子10%,鼓励加大入市力度 [4][9] - 推出小微企业、民营企业融资支持政策,深化融资协调机制 [4] - 制定银行业保险业护航外贸发展措施,提供关税影响精准服务 [5] - 修订并购贷款管理办法促进产业升级 [5] - 扩展金融资产投资公司(AIC)设立主体至全国性商业银行,签约意向金额突破3800亿元 [7][11] - 制定科技保险高质量发展意见,完善科创企业风险分担 [6][13] 房地产领域支持措施 - 商业银行已审批房地产"白名单"贷款6.7万亿元,支持1600万套住宅建设交付 [7] - 一季度房地产贷款新增7500亿元,个人住房贷款创2022年以来单季最大增幅,住房租赁贷款同比增28% [7] - 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区分企业风险与项目风险,压实房企主体责任和地方政府属地责任 [8] 资本市场稳定举措 - 保险资金投资股票和权益类基金规模超4.4万亿元,占总投资12% [9] - 推动长周期考核机制,促进"长钱长投",提升资本市场活跃度 [9] - 政策意图通过保险资金多元化配置拉长市场资金久期,提振投资者信心 [9] 外贸金融支持 - 融资协调机制扩展至全部外贸企业,确保应贷尽贷、应续尽续 [10] - 优化出口信用保险政策,提高承保能力并实施快赔预赔 [10] - 组建"内贸险共保体"强化出口转内销融资保障 [10] 科技金融创新路径 - AIC股权投资试点扩围,18个城市试点银行首单业务落地 [11] - 银行通过投贷联动模式服务科创企业,信贷与直接融资融合 [11] - 科技保险将覆盖高失败率技术风险,增强科技创新韧性 [13]
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再批复600亿元 进一步扩大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范围
快讯· 2025-05-07 09:49
政策支持 - 中国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表示将继续支持稳定和活跃资本市场 [1] - 监管总局再批复600亿元资金用于扩大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范围 [1]
保险资金积极深耕债券投资,持续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财富与资管
清华金融评论· 2025-04-27 18:21
保险资金与新质生产力发展 - 我国保险机构在总投资规模和债券投资等领域已跻身全球领先行列,成为资本市场中宝贵的"耐心资本"[2] - 保险资金需根据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内在需求,从融资新需求和投资新趋势等方面进行战略布局,助力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2] - 新质生产力以创新为主导,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保险资金可通过科技、绿色、普惠、养老、数字等金融五篇大文章助力其发展[4] 保险资金的特点 - 资金规模大:截至2024年二季度末,保险业资金运用余额超30万亿元,同比增长约11%[6] - 资金期限长:人身险负债久期平均超过12年,部分保单期限达20年及以上,资产久期部分长达10年以上[6] - 资金来源稳定:保险资金运用余额在不足4年时间里增长超10万亿元[6] - 风险偏好低:追求稳健投资回报,倾向于低风险组合以确保安全性和偿付能力[6] - 追求风险与收益平衡:在保证风险可控的情况下最大化风险调整后收益[6] 保险资金的债券投资 - 债券投资与保险资金风险偏好和预期收益高度契合,成为核心配置[8] - 2024年二季度人身险公司资金运用余额约28万亿元,同比增长12%,债券占比约五成,同比增长超23%[8] - 财产险公司资金运用余额约2万亿元,同比增长5%,债券占比约四成,同比增长超10%[8] - 预计未来保险资金债券配置规模将进一步扩大[8] 主题债券分类与规模 - 科技债券存量规模最大,约3.45万亿元,占比38.74%[13][14] - 绿色债券规模约3.25万亿元,占比36.45%[13][14] - 普惠债券规模约2.20万亿元,占比24.72%[13][14] - 养老债券和数字债券规模较小,分别为23.5亿元和54.19亿元,占比不足1%[13][14] 主题债券期限结构 - 相关主题债券以5年以内中短久期为主,合计占比55.14%[14] - 1~3年占比30.67%,10年以上占比23.30%,7~10年占比最小为2.25%[14] - 保险资金对长久期债券的强烈需求有望推动相关主题债券发行期限结构由短向长转变[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