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

搜索文档
精研科技: 关于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摊薄即期回报、填补即期回报措施及相关主体承诺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8-02 00:35
核心观点 - 公司拟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并分析了摊薄即期回报对主要财务指标的影响,同时提出了填补回报措施及相关主体承诺 [1] - 本次发行可转债的必要性与合理性在于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5] - 公司在人员、技术、市场等方面已具备实施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条件 [6][7][8][9] 摊薄即期回报分析 - 假设前提包括:经营环境无重大变化、转股率为100%或0%、募集资金规模根据实际发行情况确定、转股价格为模拟测算价格 [2] - 若全部转股,公司总股本将增至19,927.96万股,转股数量为1,320.29万股 [2] - 2025年度、2026年度净利润增长假设分为持平、增长10%、增长20%三种情况 [2][3] - 在全部转股情况下,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均会有所摊薄 [3] 募集资金投资项目 - 新型消费电子与数据服务器精密MIM零部件及组件生产项目:扩大供给规模,优化产品结构,增强盈利能力 [5] - 总部及研发中心建设项目:改善办公环境,开发前沿技术,夯实管理能力 [5] - 精密模具中心建设项目:强化MIM及精密塑胶业务配套模具装备能力 [5] 公司业务与技术储备 - 公司是国内首家金属粉末注射成型(MIM)行业上市公司,全球MIM龙头企业之一 [5] - 公司拥有六大核心产品体系,产品广泛应用于消费类电子、汽车、医疗、智能家居、新能源等领域 [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已授权专利301项,其中发明专利56项,实用新型专利218项,外观专利27项 [8] - 公司参与行业标准起草,并担任中国钢结构协会粉末冶金分会理事单位 [8] 填补回报措施 - 加强对募集资金监管,保证募集资金有效使用 [9] - 加快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投资进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10] - 加强经营管理和内部控制,提升经营效率和盈利能力 [11] - 进一步完善利润分配制度,强化投资者回报机制 [11] 相关主体承诺 - 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承诺忠实、勤勉履行职责,维护公司利益 [12] - 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一致行动人承诺不越权干预公司经营管理 [13]
中金:首予中创新航(03931)“跑赢行业”评级 目标价24.2港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7-24 10:50
公司概况与财务预测 - 中创新航是国内锂电领军厂商,综合实力处于行业领先 [1] - 预计2025~2026年EPS分别为0.87元、1.18元,CAGR为87.9% [1] - 当前股价交易于22.8/16.6x 2025/2026e P/E,目标价24.2港币对应25.8/19.1x P/E和13.1%上行空间 [1] 动力电池业务 - 全球动力电池需求空间广阔,车企供应链战略带来后发厂商突围机遇 [2] - 凭借中镍高电压产品差异化切入长安、广汽等国内头部车企配套,覆盖大部分国内主流乘用车企 [2] - 2024年国内/全球装机份额排名第三/第四,跻身头部厂商 [2] - 积极拓展海外客户和商用车客户,挖掘新增长点 [2] 产能与技术研发 - 持续加码产能布局以匹配下游订单增长,稼动率持续改善 [3] - 研发投入聚焦无钴化、高锰化、高压化、固态化四条技术路线,进展行业领先 [3] 储能业务发展 - 实现多场景、多元化储能产品矩阵,大电芯技术量产领先 [4] - 绑定"五大六小"电力集团及阳光、中车等头部集成商 [4] - 2024年储能出货量全球排名第五 [4] 盈利与国际化布局 - 出货量增长释放规模效应,电池价格企稳叠加客户结构优化推动利润加速修复 [5] - 推进欧洲和东南亚产能布局,拓展海外市场 [5] - 锂电池供应格局向头部集中,稼动率高位有望支撑盈利中枢上行 [5] - 潜在催化剂包括动力/储能份额提升、单位盈利超预期及导入海外主流车企供应链 [5]
中创新航拟合资40亿成立新公司
起点锂电· 2025-05-29 17:52
合资公司成立 - 中创新航与邯郸市产投集团及邯郸市城运集团共同成立合资公司,注册资本为人民币40亿元,中创新航持股60%出资24亿元,邯郸方持股40%出资16亿元 [1] - 合资公司将被视为中创新航的附属公司,其财务业绩将并入集团综合财务报表 [1] - 合资公司主要业务为开发及建设动力、储能电池及储能系统集成项目,有助于公司动力及储能业务的市场拓展和战略布局 [2] 合资方背景 - 邯郸市产投集团是邯郸市产业投资、产业引导、资本运营主体,业务涵盖资本运营、水务环保、清洁能源、文化旅游等多个领域,最终实益拥有人为邯郸市国资委 [1] - 邯郸市城运集团主要承担邯郸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市政公用运营服务等领域的投融资和运营管理,业务包括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土地整理、房地产开发经营等,最终实益拥有人为邯郸市国资委 [2] 行业动态 - 亿纬锂能联手国企成立新公司 [2] - 国轩高科20GWh电池项目动工 [2] - 鹏辉能源落地河南 [2]
中创新航(03931.HK)拟成立合资开发及建设动力、储能电池及储能系统集成项目
格隆汇· 2025-05-28 22:59
合资公司成立 - 公司与邯郸市产投集团及邯郸市城运集团订立合资协议,共同成立合资公司 [1] - 合资公司注册资本金为人民币40亿元,公司持股60%出资24亿元,邯郸方持股40%出资16亿元 [1] - 合资公司将被视为公司附属公司,财务业绩并入集团综合财务报表 [1] 合资公司业务 - 合资公司主要开发及建设动力、储能电池及储能系统集成项目 [1] - 成立合资公司有利于集团动力及储能业务的市场拓展和战略布局 [1] 合作方背景 - 邯郸市产投集团是邯郸市产业投资、产业引导、资本运营主体,业务涵盖资本运营、水务环保、清洁能源等 [1] - 邯郸市城运集团主要承担邯郸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市政公用运营服务等 [2] - 两家合作方的最终实益拥有人均为邯郸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1][2]
国轩高科(002074):2024年业绩符合预期 客户结构优化突破
新浪财经· 2025-05-12 14:38
2024年业绩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353.92亿元,同比增长11.98% [1] - 归母净利润12.07亿元,同比增长28.56% [1] - 扣非归母净利润2.63亿元,同比增长125.86% [1] - 动力电池营收256.48亿元,占总营收72%,毛利率15.14%,同比提升1.33个百分点 [1] - 储能电池营收78.32亿元,占总营收22%,毛利率21.75%,同比提升4.64个百分点 [1] - 海外地区营收110亿元,同比增长超70%,占总营收31% [1] 市场占有率 - 2024年全球磷酸铁锂装机量排名第三,市占率6.18% [2] - 全球动力锂电池装机量同比增长73.8%,市占率3.2%,排名第八 [2] - 中国地区动力锂电池装机量同比增长48%,市占率4.59%,排名第四 [2] 2025年一季度业绩 - 2025Q1营收90.55亿元,同比增长20.61% [2] - 归母净利润1.01亿元,同比增长45.55% [2] - 扣非归母净利润0.15亿元,同比增长37.59% [2] - 2025Q1电池出货量约18Gwh [2] 业务发展 - 动力电池领域获得奇瑞星纪元、吉利银河、零跑等高端车型定点 [2] - 亚太市场巩固Vinfast及TATA客户,获得新战略客户定点 [2] - 欧非市场完成多家头部车企定点,进入关键商务期 [2] - 储能领域完成二十余座电站交付,与大唐唐山新能源、河北林海科技集团签约 [2]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年营收466.21亿元,同比增长31.73% [3] - 预计2026年营收536.73亿元,同比增长15.13% [3] - 预计2027年营收636.90亿元,同比增长18.66% [3] - 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17.46亿元,同比增长44.67% [3] - 预计2026年归母净利润23.31亿元,同比增长33.46% [3] - 预计2027年归母净利润29.07亿元,同比增长24.77% [3]
利元亨Q1扭亏为盈:现金流转正达1.18亿元,战略调整成效凸显
证券时报网· 2025-05-06 10:5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 15亿元 归母净利润1282万元 成功扭亏为盈 [2] - 经营性现金流净额达1 18亿元 实现转正 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同比分别下降22 37%和41 17% [3] - 销售毛利率同比提升17 46个百分点 环比飙升27 1个百分点至34 84% [4] 研发与技术突破 - 研发费用率保持在12 26% 通过精准研发策略优化资源分配 [4] - 在锂电设备领域持续获得批量订单 智能仓储业务拓展至金融 医疗等新兴场景 [4] - 建成-50℃露点干燥环境的全固态实验室 完成干法电极 固态电解质压制转印等核心设备样机研发 [4] - 与国内头部车企合作落地首条硫化物固态电池产线 形成差异化竞争力 [5] 业务布局与战略 - 构建"3+2+2"全球制造网络 国内以惠州三大基地为核心 海外布局波兰 加拿大及德国研发服务中心 [6][7] - 积极探索具身智能机器人 eVTOL等新兴领域的技术应用 [7] - 2025年将聚焦锂电设备及智慧整厂解决方案 加大固态电池 钙钛矿 移动机器人 AI算力产线设备等领域的投入 [8] 行业机遇 - 固态电池预计2027年装车验证 2030年量产 2025年为工艺研发与设备定型关键期 [5] - 万亿级市场的崛起对电池性能提出更高要求 为公司技术转化带来新机遇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