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文档
免健告开启“非标体”窗口 中高端医疗险加速进军
环球网· 2025-07-15 15:21
行业新风向 - 多家险企推出无需健康告知的中高端医疗险产品 掀起行业新风向 [1] - 泰康在线推出泰享无忧·中高端医疗险 平安产险推出北极星(免健告)中高端医疗险 均以"免健康告知"为卖点 [3] - 众安保险较早掀起这股风潮 推出众民保中高端医疗险后 众多险企纷纷跟进 [3] 产品特点与市场定位 - 免健康告知产品能赔付一般既往症 但部分产品对五大类严重既往症除外 [3] - 产品解决因健康状况被拒保的痛点 适合健康状况欠佳或难以购买传统医疗险的人群 [3] - 当前我国确诊慢性病患者超3亿 "非标体"群体庞大 医疗险市场竞争加剧 向"非标体"市场进军成为险企新选择 [3] 风险管控与产品设计 - 免健康告知中高端医疗险面临"逆向选择"风险 健康状况差的人群更倾向购买 可能导致投保人群整体风险上升 赔付率飙升 [3] - 医疗滥用风险升高 理赔成本失控也是潜在问题 [3] - 产品常通过设置高免赔额 限制既往症赔付范围控制风险 导致健康体和"非标体"保障内容与赔付体验有差异 [4] 市场分层趋势 - 业内专家认为未来中高端医疗险将逐步走向分层 [4] - 健康体追求全面保障和高性价比 "非标体"更关注能否获得针对性保障 推动市场分层 [4] - 健康体可能流向更低价产品 [4]
多项人工智能赋能基础教育代表性成果在京发布
环球网资讯· 2025-07-13 20:32
人工智能赋能基础教育成果发布 - 北京师范大学在"京校协同·智启未来"校城融合论坛上发布三项代表性成果:"师承万象"基础教育大模型、"北极星"基础教育大模型评测场、《人工智能赋能基础教育应用》蓝皮书及案例集 [1] - 人工智能在促进教育公平、打造高质量教育体系、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变革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3] - 基础教育北京人工智能场景应用平台由北京师范大学和好未来共同建设,是首批北京人工智能应用场景联合研发平台之一 [3] "师承万象"基础教育大模型 - 由北京师范大学智能技术与教育应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和好未来共同研发,首个紧扣新课标知识体系的基础教育大模型 [3] - 具备知识理解型智能解题、启发引导式智能答疑、情境创设型智能出题、素养导向型教案生成等教育能力 [3] - 已封装为一体化应用系统,入驻北京市教委AI应用超市,海淀、东城等区已有60余所学校试用 [3] "北极星"基础教育大模型评测场 - 依据《人工智能基础教育大模型评测指标与方法》团体标准研制,首个基础教育领域大模型评测场 [4] - 突破传统解题评测局限,关注新课标要求的启发引导、素养导向、情境创设等教育能力评估 [4] - "北极星"V1.0版本已全面评测50多个主流大模型,评测榜单通过网站(www.bnueval.com)向公众公布 [4] 人工智能应用试点工作成果 - 北京市教委2024年4月启动中小学校人工智能应用试点工作 [5] - 工程研究中心和北京市数字教育中心联合编写《人工智能赋能基础教育应用》蓝皮书,系统呈现人工智能在基础教育阶段的实施路径和应用成果 [5] - 配套典型案例集中呈现具有首都特色的经验做法,为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规模化应用提供科学参考与实践范式 [5]
金融监管总局发布《金融机构产品适应性管理办法》;国有险企长周期考核增五年周期指标;险资扎堆举牌港股获15%超额回报;|13精周报
13个精算师· 2025-07-12 10:56
监管动态 -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发布《金融机构产品适应性管理办法》,要求金融机构划分投资型产品风险等级并进行动态管理,对保险产品进行分类分级管理[5][6] - 七部门鼓励托育服务机构投保责任险和企业财产保险[7] - 四部门开展货车司机护航专项行动,赠送互助保险[8] - 国办提高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比例,中小微企业返还比例最高提至90%[9] - 国务院推进再保险国际化进程[10] - 财政部对国有商业险企实施三年以上长周期考核,增加五年周期指标[11] - 发改委表示"十四五"期间长护险参保人超1.8亿[12] - 医保局新增商保创新药目录,2025年医保目录调整启动[14] - 截至6月30日已有337个地区开通医保钱包[15] - 人社部上调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2%[16] - 职业伤害保障试点2026年扩至全国[17] - 债券通"南向通"参与投资者将扩容至非银机构[18][19] 公司动态 - 友邦保险收购上海松江2252套公寓,总建筑面积13.7万平方米[21] - 弘康人寿举牌郑州银行H股,持股比例达5.55%[22] - 众安在线完成配售2.15亿股新H股,募资39.24亿港元[23] - 友邦保险遭科威特投资局清仓3.7%股份,套现268亿港元[24] - 锦泰财险获批增资8亿余元[25] - 太保寿险上半年商保赔付99.2亿,其中重疾赔付52.3亿[27] - 太平人寿上半年完成理赔44.7万件[28] - 中国太保每股派发现金红利1.08元[29] - 新华保险与邮储银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30] - 大家保险不再设立监事会[31] - 大家保险"城心养老"商标获批,6家在营社区综合入住率超80%[32][33] 人事变动 - 金融监管总局甘肃局局长调整[35] - 童天喜出任中意人寿董事长[36] - 牛增亮担任华泰人寿总经理[38] - 田耕担任中国人保副总裁[39] - 国富人寿高管调整,刘先云任副总经理[40][41] - 建信财险董秘张启航拟升任副总裁[42] - 大滨辉久出任长生人寿副总经理[43] - 席岳担任华泰人寿总精算师[44] - 张浩菁担任中宏人寿审计责任人[45] 行业动态 - 上半年保险业88起核心高管变动[47][48] - 上半年保险业罚单600余张,罚没金额1.16亿元[49] - 上半年"保险版ABS"登记规模超1800亿,同比增长46%[50] - 险资年内举牌20次,已达去年全年水平[51] - 险资举牌港股获15%超额回报,总规模达7622亿[52] - 险资下半年有望增配权益类资产[53] - 5家保险系私募证券基金公司获批[54] - 2025年保险毕业生平均薪资23.18万[55] - 特朗普税改法案或致1200万美国人失去医保[56] - 汇丰人寿推出带黄金追踪功能的指数型万能寿险[57] 产品服务 - 太保产险与蚂蚁集团合作推出"商保码·太平洋产险服务专区"[59] - 新华保险推出"强基工程产品组合能量魔方"理念[60] - 华泰人寿升级"康养3.0"战略,推出"泰享旅居"服务[61] - 2025年度"深圳惠民保"参保人数突破615万[62] - 平安产险推出北极星(免健告)中高端医疗险[63]
中国船舶 驶向深蓝(新时代画卷)
人民网· 2025-07-11 06:51
旅游观光 - 我国首艘自主研发、设计及建造的大型出口客滚船"GNV·北极星"号全长218米、型宽29.6米,配置各类客舱298间 [2] - 我国首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总长323.6米、型宽37.2米,有24层楼高、2125间客房,可载乘客5246人 [4] - 我国首艘近岸型迷你邮轮"九洲湾1号"额定载客368人 [6] 工程生产 - 全球首艘15万吨级智慧渔业大型养殖工船"国信1号2—1"年产鱼类约3600吨 [8] - 全球首艘安装海上碳捕集和封存装置的海上浮式生产储油卸油船AGOGO FPSO船长333米、宽60米,日产原油量可达12万桶 [10] - 全球最大自升自航式海上风电安装船"BOREAS"号最大工作水深80米,能够安装25兆瓦的海上风机 [12] 科学考察 - 我国第一艘自主建造的极地科考破冰船"雪龙2"号是全球第一艘采用艏、艉双向破冰技术的极地科考破冰船,续航力为2万海里 [12] - 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大洋钻探船"梦想"号总吨约3.3万吨,具备海域1.1万米钻探能力 [14] - 我国首艘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深远海多功能科学考察及文物考古船"探索三号"船长约104米、排水量约1万吨 [16] 远洋运输 - 全球最大级集装箱船"东方瓦伦西亚"号最大载货量24188个标准集装箱,满载后可达22层楼高 [18] - 全球装载量最大的汽车滚装船"安吉宏盛"轮拥有9500个标准装载车位 [20] - 我国自主研发、设计建造的第五代大型液化天然气(LNG)运输船"绿能瀛"号能装载17.4万立方米液化天然气 [22]
可控核聚变系解读
2025-05-27 23:28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可控核聚变行业 - **公司**:CFS公司、Helion公司、新奥科技、新环技能、清华聚能、能量起点、中国聚变能公司、瀚海聚能、CFS MIT、Orion、中国聚电能公司、能达起点能源、北京航天广通科技有限公司、旭光电子、王子新材、联创光电、先捷聚能公司、西部超导、永鼎股份、精达股份、一夕科技、国光电器、安泰科技、合锻智能、应流股份、九立特材、宝银特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安徽金溢、陕西威斯曼、杭州晶日、河南纽瑞、中科富海、安徽万瑞冷电科技、苏州杜尔气体化工装备有限公司、雪人股份、一重、二重、武汉重型机床、上海电器国际重装、东方电气、航天晨光、海陆重工、无锡华丽、中天集团旗下上海超导、西安聚能超导、上海国际超导、合肥易和、西合肥西和超导、凯勒姆公司、ATEC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可控核聚变重要性**:是解决人类能源问题重要途径之一 到2050年全球能源市场将面临50%空缺 风能和光伏仅占全球发电量10%左右 无法满足新增能源需求 核裂变和核聚变技术可填补空缺 各国政府大力支持核聚变发展[2] - **关键技术突破**:高温超导体进步提升磁场强度 如CFS公司基于高温超导磁体技术的托卡马克Spark反应堆 中心场强达11个特斯拉 装置体积缩小为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的1/50 成本从200亿美金降至20亿美金;脉冲功率系统进步显著 如Helion公司实现1亿度离子温度[3][4] - **全球私营核聚变公司发展现状**:数量增长至近50家 比2021年翻倍 约70%的商业化路线图预计在2030 - 2040年间实现并网发电[5] - **中国进展和政策支持**:中科院成立“中科院新能公司” 建设BEST装置 每年投资30 - 40亿元;中核集团计划在上海闵行设计高温超导托卡马克 总融资规模达150亿元;2025年出台“聚变装置辐射安全管理有关事项”通知 标志进入快速发展期[6] - **核聚变技术路线**:主要有磁约束、惯性约束和磁惯性约束三种 磁约束以托卡马克为代表 约束时间长但密度要求较低;惯性约束几乎无约束时间 需要超高密度;磁惯性约束介于两者之间[1][9] - **核聚变能源商业化形式及挑战**:有环形磁约束和紧凑型磁约束两种 环形磁约束成本高昂 如ITER需200亿美元 CFETR预计超1000亿人民币;紧凑型磁约束简化磁体系统 但约束性能差 需要脉冲运行方式[10][11] - **国内外公司进展**:国际上CFS MIT融资30亿美元 预计2030年代发电 Orion计划2028年商业化 已融资10亿美元 2025年上半年新增4亿美元;国内清华聚能希望2028年商业化 2025年有新商用核聚变公司出现并积极融资[13][12] - **国内初创企业技术路线优缺点**:高温超导托卡马克可提升磁场强度 降低装置尺寸和成本 但面临电加热等问题 研发周期长 需千亿量级投入;传统低温超导托卡马克资金成本要求大 乐观预计2050年商业化;球形托卡马克细节未详;直线型装置对标Helion公司 2025年有大量中国企业和机构推出[14] - **MIT技术优势与挑战**:基于物理基础牢固 设计参数在经验标定率数据参数范围内 增加新物理因素 是先进托卡马克装置之一 但需解决高温超导磁体可靠运行、加热到上亿度、大破裂和热负荷等问题[15][16] - **Helion公司反应堆特点及目标**:北极星反应堆2021年实现9个KeV离子温度 计划提升磁场强度 实现Q值目标 达到q大于3实现商业化运行[17] - **解决设备问题方法**:使用偏滤器处理氦灰等杂质 确保设备稳定运行;通过偏滤器磁场位形设计解决氦灰排放问题 但当前偏滤器靶板承受热流能力需提升[18][20] - **离子回旋加热系统现状**:发展到25兆瓦级别 需要多个天线协同工作 主要供应商有北京航天广通科技有限公司和旭光电子 现有技术储备不足[21] - **托卡马克装置稳态运行进展**:中国中科院托卡马克装置实现千秒级H模运行 但未达反应堆参数要求 需解决等离子电流、离子温度、高约束模式相关问题[22][23] - **Helion路线磁压缩技术进展**:在Chinook反应堆上已实现一度 需将磁场强度从8特斯拉提升到15特斯拉 2025年融资4亿美元研发关键组件[24] - **企业创新方案**:联创光电采用聚变裂变混合堆技术 安全且能处理核裂变乏燃料 但商业化难度大;先捷聚能公司采用低温缩方式替代高温超导堆芯 系统更简单 提高商业化可行性[26][28] - **反应堆建设成本**:主要集中在低温超导磁体、主机三大件、特种电源、中央控制系统和冷却系统等 低温超导磁体占比约30% 高温超导装置磁体成本占比可达50%左右[3][29] - **商业化进程**:最乐观2028年实现商业化 取决于凯勒姆公司路线;最不乐观需30 - 50年 取决于持续投入与解决困难能力[37] - **投入与融资情况**:国内多个实验堆每年总投入几十亿至百亿人民币 2026年全球预计每年投入100亿人民币;2026年中国核聚变领域融资规模预计每年达100亿人民币;美国几大主要核聚变装置融资约50 - 60亿美元 约三四百亿人民币[38][39][40]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核反应原理**:主要包括氘氚反应等四种主流反应 受控热核反应需将氘氚原子加热到上亿度形成等离子态 满足劳森判据才能有效进行[7][8] - **国内超级电容领域企业**:王子新材技术应用于电磁弹射系统和电磁炮等领域 联创光电采用聚变裂变混合堆技术[25] - **产业链供应商**:低温超导托卡马克领域西部超导垄断;高温超导磁体和线材领域有联创光电等公司;连接器和包层有国光电器等企业;真空室内部件由合锻智能负责[30][31] - **材料部件企业**:应流股份专注聚变堆材料部件 九立特材生产Eter best导体铠甲 宝银特材涉足核裂变管材并用于核聚变[32] - **低温系统研发企业**:中科富海等公司进行低温系统技术研发 雪人股份宣称氦气压缩机符合要求但待验证[33] - **真空室制造企业**:一重等企业具备制造真空室及相关部件的能力 无锡华丽是新能源开发公司供应商之一[34] - **高温超导磁体研发**:处于初期阶段 能量起点公司研发出20特斯拉级超强磁体 可靠性待提升 有八家公司参与研发[35] - **美国核裂变技术情况**:拥有强大供应链与人才储备 但能源充足未给予最高优先级 随着AI耗电量增加可能提前布局 但制造业不如中国 振兴计划面临挑战[36] - **产业近期情况**:产业受关注和资本青睐 热度至少持续到2025年6月中旬 期待Helion Energy实验结果 国际原子能机构建议关注未来实验进展信息发布[44]
25W20周观点:从专业到破圈,解析伯希和高性能户外增长密码:伯希和招股书梳理-20250518
华福证券· 2025-05-18 20:5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强于大市(维持评级) [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政策支持下内需有望复苏,关注大家电、宠物、小家电和品牌服饰、电动两轮车等方向相关公司 [5][74] - 出海仍是长期主题,关注清洁电器、大家电、摩托车、工具品类等方向相关公司 [6][75] - 全球制造业重构下,中国制造优势显著,关注大家电、吸尘器、工具代工以及纺服制造龙头相关公司 [6][7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户外专题(二):伯希和招股书梳理 中国高性能户外生活方式领军者 - 发展历程分市场奠基期(2012 - 2021)和品牌升维期(2023 - 2025),2012年推出旗舰品牌,2013年建立技术平台,2025年获多项设计奖等 [15][16] - 财务上,2022 - 2024年营收规模年复合增速116%,2024年达17.7亿元,服饰为主要销售品类,占比提升,整体毛利率逐年提升,线下DTC毛利率最高,净利快速增长,2024年调整后净利率16.7% [19][23][29] 从产品/渠道/营销角度解析品牌核心优势 - 产品方面,布局四大产品矩阵,截至24年末有572个SPU,2020年引入Excelsior,研发团队40人,有自主科技平台和核心技术,引入外部供应链资源,获国际设计奖项 [32][35][37] - 渠道方面,线上DTC为主要渠道,2022 - 2024年营收年复合增速102%,收入占比77%,线下DTC增速最快,2022 - 2024年年复合增速383%,门店策略保守,一二线城市门店占比提升至62% [44] - 营销方面,通过多元化营销策略崛起,精准投放构建线上营销飞轮,搭建户外社群,以DTC为主的商业模式实现口碑传导 [49] 户外行业:国产户外品牌蓄力,行业集中度待提升 - 2019 - 2024年户外服饰扩容,年复合增速13.8%,2024年增速放缓,国产品牌增速更快,预计2025 - 2027年占比继续提升,线上渠道份额快速增长 [52] - 分品类看,2024年服饰占比最高,冲锋衣裤为最大品类且增速加快,国际品牌规模高但国产品牌增速快 [62] - 竞争格局分散,集中度有提升趋势,伯希和2022 - 2024年复合增速在Top10品牌中最快,线上渠道、冲锋衣品类表现亮眼 [68] 周度投资观点 - 政策支持下内需有望复苏,关注美的集团、海尔智家等公司 [5][74] - 出海仍是长期主题,关注石头科技、科沃斯等公司 [6][75] - 全球制造业重构下,关注美的集团、海尔智家等公司 [6][75] 行情数据 - 本周家电板块涨跌幅+0.3%,白电/黑电/小家电/厨电板块涨跌幅分别+0.4%/-2.9%/+1.0%/+0.6%,LME铜、LME铝环比上周分别+1.32%、+4.95% [4][79] - 本周纺织服装板块涨跌幅+1.01%,纺织制造涨跌幅+0.94%,服装家纺涨跌幅+0.60%,本周328级棉现货14,577元/吨(3.22%),美棉CotlookA 77.25美分/磅(-2.15%),内外棉价差376元/吨(-323.8%) [4][81] 各板块跟踪 - 白电板块重点公司销售数据有不同表现,如海尔冰箱线下销额25M03增长23%等 [95] - 小家电板块公司销售数据有不同表现,如九阳电饭煲线下销额25M03增长14%等 [96] - 黑电板块公司销售数据有不同表现,如海信彩电线下销额25M03增长35%等 [99] 行业新闻 - 海尔智家2025年一季度海外收入同比增长13%,空调出口量同比增幅32.1% [100] - 安德玛2025财年整体营收同比下滑9%,调整后经营利润1.98亿美元,调整后净亏损1.35亿美元 [100] 上游跟踪 家电原材料价格、海运走势 - 涉及铜铝、塑料、钢材价格走势,美元兑人民币汇率走势,海运运价指数,面板价格走势等图表 [108][109][106] 房地产跟踪数据 - 涉及累计商品房销售面积及同比、当月商品房销售面积及同比等多项数据图表 [113][118][128] 纺织原材料价格跟踪 - 涉及328棉现价、CotlookA指数、粘胶短纤价格等走势图表 [124][125][134]
“始祖鸟平替”赴港IPO:销售费用为研发费用15倍,产品质检报告成谜,靠营销狂奔的伯希和还能跑多远?
金融界· 2025-05-15 18:30
公司概况 - 伯希和户外运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向港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正式启动上市进程 [1] - 公司由刘振、花敬玲夫妇创立于2012年,2022-2024年净销售额从3.51亿元增至17.33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122.2% [1] - 公司定位中端市场,2022年推出499元三合一冲锋衣,填补千元级国际品牌与百元级低价产品之间的空白 [3]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总收入分别为3.79亿元、9.08亿元和17.66亿元,年复合增长率115.86% [3] - 2024年毛利率达59.6%,高于始祖鸟母公司亚玛芬(55.4%)和探路者(47.35%) [5] - 2024年单件衣服平均售价约732元,毛利约436元,净利润约117元 [5] 销售与营销 - 2024年线上DTC渠道收入达13.51亿元,占总收入76.5%,主要依赖天猫、抖音、京东三大平台 [18] - 2022-2024年销售及分销费用分别为1.20亿、2.77亿和5.87亿元,占收入比重稳定在30%以上 [18] - 广告及推广费用累计达5.98亿元,销售与营销团队475人,设计与研发部门仅40人 [18][19] 研发与专利 - 2022-2024年研发费用分别为1360万元、1980万元、3150万元,占营收比重从3.58%降至1.78% [19] - 公司在中国内地共有54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仅4项,其余为外观设计及实用新型专利 [19] - 曾因侵害外观设计专利权被起诉,法院判决赔偿3万元 [19] 产品质量与供应链 - 消费者反馈冲锋衣存在质量参差不齐、防水效果不佳等问题,品控管理存在漏洞 [8][10] - 2022年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抽查显示,伯希和男式皮肤衣防紫外线性能不合格 [14] - 公司采用代工模式,合作委托制造商超过250家,管理难度大 [17] 品牌与市场挑战 - 国际品牌如始祖鸟定价下探至1500元区间,本土品牌骆驼推出399元冲锋衣冲击价格壁垒 [20] - 2024年存货规模达5.95亿元,制成品存货同比增幅180%,库存周转天数从189天延长至213天 [20] - 品牌名"PELLIOT伯希和"被指与法国汉学家保罗・伯希和有关联,引发舆论争议 [21][23] 高端化与渠道布局 - 2024年推出2400元"北极星"系列专业登山硬壳冲锋衣,但线上线下多以6-7折销售 [23] - 2025年推出万元级巅峰系列,但销售额尚未披露 [23] - 内地146家门店中直营仅14家,联营模式难以支撑高端产品所需的场景营造与服务体验 [23]
“始祖鸟平替”一年卖17亿,中产又捧出一个IPO
凤凰网财经· 2025-05-01 11:24
行业背景与公司定位 - 户外运动风潮带动冲锋衣销量激增,行业出现"运动奢侈品"趋势,始祖鸟成为标杆品牌 [2] - 公司定位为"中国高性能户外生活方式第一股",主打性价比路线,经典冲锋衣定价500元仅为始祖鸟同类产品十分之一 [2][4] - 腾讯在IPO前1个月投资3亿元持股10.7%,成为最大机构投资方 [2] 财务表现与业务结构 - 2024年营收17.66亿元(同比+94.5%),净利润2.83亿元(同比+86%),三年复合增长率显著 [3][5] - 服装收入占比从2022年80.7%升至2024年91.1%,冲锋衣为核心产品 [6][8] - 整体毛利率从2022年54.3%提升至2024年59.6%,单件冲锋衣平均售价710元,净利约110元 [10][11] - 三年累计销售冲锋衣380万件,服装业务累计收入27亿元,毛利15.9亿元 [9] 销售渠道与营销策略 - 线上渠道贡献76.5%收入(2024年13.51亿元),但占比逐年下降 [12][13] - 2024年广告及推广费用同比+104%,三年累计达7.45亿元 [13] - 明星代言效应显著,成毅代言后14小时GMV突破6000万元 [14] - 线下门店146家(2024年),90%为联营模式,直营仅14家 [14] 研发与供应链 - 研发团队40人占比4.5%,远低于销售人员475人(占比53.2%) [15][16] - 研发投入占比从2022年29.2%降至2024年23.7%,代工模式为主 [15] - 存货同比增长150%至5.95亿元(2024年),制成品存货激增180% [16][17] - 周转天数从189天(2023年)回升至213天(2024年) [17] 市场竞争与挑战 - 高端产品线"北极星"系列(售价超2000元)市场接受度低,实际以6-7折销售 [20] - 面临始祖鸟技术壁垒与品牌溢价压制,同时被骆驼、探路者等大众品牌价格战挤压 [20][21] - 行业同质化严重,消费者心智仍停留在"始祖鸟平替"认知层面 [21][22]
财达证券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全景路演】
2024-10-31 08:57
尊敬的各位投资者大家下午好我是财达证券董事会秘书张磊欢迎大家参加财达证券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本次会议采用网络直播的形式和大家进行互动交流 首先非常感谢上海证券交易所上证录影中心和全景网为公司搭建这样一个与投资者交流的平台增加公司向资本市场展示的机会增进投资者对公司的了解及时传递公司的投资价值 一直以来公司高度重视与关注资本市场发展的各界人士投资者的互动交流去年我们组织召开了三次定期业绩说明会和一次河北辖区上市公司投资者集体接待日在遵循公平公正公开原则的基础上向投资者全面展现公司形象增进社会各界对财大证券的了解 连续两年获评中国上市公司协会年报业绩说明会最佳实践接下来请允许我介绍出席本次会议的公司管理层他们分别是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张明先生董事副总经理财务负责人唐建军女士独立董事韩永强先生 独立董事王慧霞女士非常欢迎各位嘉宾的参与今天我们的业绩说明会将分为五个部分首先有请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张鸣先生致欢迎词尊敬的各位投资者各位朋友大家下午好欢迎参加财大证券2024年度一级说明会 我代表财大证券向参加此次一级说明会的投资者表示热烈欢迎向一直以来支持财大证券的社会各界朋友表示衷心感谢2024年财大证券坚持以习近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