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向通

搜索文档
南向通扩容下的海外债新机遇
兴业证券· 2025-08-01 23:0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2025年7月8日央行与香港金管局宣布扩大南向通境内投资者范围至非银机构并完善相关机制 这为境内机构投资者配置海外债券提供新渠道 报告介绍债券南向通发展、参与方式和投资机会 指出扩容后或缓解非银机构配置需求 推动海外债部分品种收益率下行 [2][10][9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近年来债券“南向通”发展情况 - 定义与目的:境内投资者经互联互通机制投资香港债券市场 目的是加强两地合作 为内地机构配置离岸债券提供便利 [11] - 监管政策发展历程:2017 - 2020年为政策准备阶段 提出“南向通”机制安排;2021 - 2022年为政策启动阶段 “南向通”正式实施并明确准入规则;2023年至今为深化开放阶段 做市商增加 商讨扩容和推出新措施 [13][16][17] 南向通运作机制和参与方式 - 业务运作与监管机制:参与门槛限于部分银行和QDII/RQDII机构 实行限额管理 投资者通过境内外账户实现跨境托管 涉及多监管机构分工协作 [24][31] - 当前参与南向通业务的境内投资者情况:截至2025年7月末 投资者范围局限于41家一级交易商银行和191家QDII合格机构 [32][37] - 南向通的参与流程:先进行资格审批和账户开通 再通过请求报价模式交易 包括查看报价意向、报价商反馈和确认成交等环节 [38][42][44] 当前南向通的投资机会 - 南向通板块整体情况:可投债券含离岸人民币债、港元及G3货币等债券 香港市场流通债券中中资美元债和点心债占比超7成 港元主权债规模也较大 [50][54] - 聚焦南向通重点板块 - 点心债:近年来规模扩容明显 金融服务与主权债规模大 城投、房地产、银行板块存续规模大且票息高 但近期收益率下行需关注后续表现 [63][64][67] - 聚焦南向通重点板块 - 中资美元债:存续规模大 房地产、互联网媒体、银行、城投板块规模靠前 2023年以来发行节奏放缓 城投、房地产板块票息好 需把控短期风险并关注特定题材个券 [71][74][83] 未来南向通境内机构投资者扩容的影响 - 对非银机构:有望缓解海外债配置需求不满足情况 提供更便利投资渠道 [91] - 对海外债市场:非银机构风险偏好更积极 或使中资美元债地产、城投板块及点心债城投板块等品种收益率下行 [92]
境外债专题:南向通扩容助力中资境外债布局
天风证券· 2025-07-29 10:2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债券南向通即将扩容,在“资产荒”局面下非银资金涌入中资境外债或提升其品种需求,报告聚焦南向通扩容政策及运行机制、中资境外债历史表现回顾、中资境外债未来机遇展望三方面探讨新机遇 [10][1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债券南向通概况 - 南向通扩容政策支持:2025 年多次会议或活动提及南向通扩容,包括延长结算时间、支持多币种结算、扩大合格投资者范围等措施 [10][11] - 南向通概念及约束:“南向通”指境内投资者经内地与香港相关基础服务机构互联互通机制投资香港债券市场债券;此前可参与境内投资者为部分银行类金融机构等,交易对手为 22 家做市商;资金只用于债券投资,不得非法套汇;年度总额度 5000 亿元等值人民币,每日额度 200 亿元等值人民币;可投资境外发行且在香港市场流通债券,起步阶段开通现券交易涵盖一二级市场 [15][21][24][25][26] - 南向通全流程机制:交易规则为符合要求的境内投资者通过交易中心开展业务,交易服务日和时间为内地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日和交易时间,报价、交易及结算币种为票面币种,交易方式为请求报价;托管规则采取名义持有人制度安排,有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及境内外托管行“双托管”两种模式;结算规则为全额“券款对付(DVP)”结算 [28][33][44] 回顾 2025H1 中资境外债:利差收窄,收益相对可观 - 一级发行有何变化:中资美元债一级发行改善,2025 年 1 - 6 月累计发行 894 亿美元,同比增加 12%,发行利率波动下降;点心债一级发行略有收缩,2025 年 1 - 6 月累计发行 4143 亿元,同比减少 9%,发行利率有所分化 [2][45][53] - 二级市场表现如何:中资美元债指数稳步上行,信用利差持续修复,2025 年 6 月 30 日今年以来整体回报率为 4.23%;点心债以国债为锚,跟随在岸信用利差收窄,此前融资成本飙升致信用利差高于美元债和在岸人民币债券市场,未来利差或收窄 [3][61][84] 展望 2025H2 中资境外债:南向通扩容助力布局 - 香港债券市场概况:截至 2024 年末,港币债、离岸人民币债、G3 货币债存量规模分别为 1955 亿美元、1732 亿美元和 5656 亿美元,公司债占比相对更高;人民币债务工具在 CMU 中二级市场成交规模和数量占比排第一 [91][99] - 中资美元债投资策略:境内外利差推动南向资金流入,化债政策下城投美元债有望延续良好回报表现,地产美元债受益政策落实,投资级金融和非金融板块一级供应充足且估值有吸引力;可中短久期配置城投美元债,适度下沉至经济财政实力较强区域,挖掘石油石化、传媒等产业板块及 AMC、信托等金融板块信用资质较好主体 [112][114][120] - 点心债投资策略:中美利差倒挂下,考虑锁汇点心债性价比高于中资美元债,利差收窄空间大,配置价值高;可关注政府债和政金债板块不同久期债券,挖掘城投点心债票息收益,关注建筑、商贸零售等产业板块及 AMC、信托等金融板块信用资质较好主体 [124][128][141]
非银机构拿下债券通“南向通”入场券 券商跨境业务迎新机遇 呼吁优化系统衔接
上海证券报· 2025-07-17 08:34
南向通扩容与券商机遇 - 南向通参与机构扩容,券商等非银金融机构获得新发入场券,满足低利率环境下的多元化投资需求 [1] - 南向通是境内券商国际化发展的战略平台,头部券商有望通过跨境业务提升境内外协同服务能力 [2] - 相比QDII、RQDII等传统渠道,南向通提供更灵活的交易方式,内地投资者可直接与香港做市商交易 [2] 券商跨境业务结构性机遇 - 南向通扩容拓宽投资标的范围,支持多币种债券配置,提升非银机构债券投资弹性和自营收益率 [2] - 内地证券公司、互联网券商、香港交易所等机构的交易经纪收入有望同步提升 [2] - 券商可通过代理交易、产品设计、流动性供给深化资本中介职能,增强对客户和实体经济的服务能力 [3] 券商境外债投资能力建设 - 境外债投资或成券商跨境业务新发力点,具备完善风控和人才储备的机构有望拓展第二增长曲线 [4] - 华福证券看好点心债和中资美元债的长期价值,初期重点配置香港政府债、离岸国债等品种 [4] - 券商已建立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汇率风险三维风控框架,通过基点价值、久期、分散配置等管理风险 [4] 南向通操作优化建议 - 交易系统便利性待提升,需加快多级直连托管与全球托管模式的协同融合,优化一站式交易流程 [6] - 衍生品对冲工具需丰富,建议扩大外汇远期、利率互换等标的与渠道,提升风险管理能力 [6] - 跨境监管协调与纠纷处理机制待完善,需加强内地与香港制度衔接,强化投资者权益保障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