哔哩哔哩

搜索文档
充会员也不能免广告!实测:五款视频APP各有套路
新浪科技· 2025-08-13 15:09
视频平台会员广告乱象 - 核心问题:开通会员后仍存在多种形式广告,包括开屏广告、暂停广告、植入广告等,部分广告无法关闭且易误触跳转 [1][4][7][9][12] - 广告形式:前贴片广告(部分平台会员可免除)、暂停广告、弹窗广告、创意中插等十余种类型 [7][9][12] - 用户痛点:手机晃动易跳转广告页面,电视端开机广告长达15秒且无跳过按钮 [9][12] 会员权益分级与收费模式 - 分层收费:爱奇艺基础VIP18元/月、黄金VIP30元/月、白金VIP50元/月;芒果TV SVIP28元/月需升级至35元全屏会员才支持电视端权益 [14][15] - 设备限制:手机端与电视端会员不互通,部分平台需额外付费升级才能享受4K画质 [4][15] - 套娃式收费:会员权益对比显示基础VIP仅支持1台设备,高级别会员才开放多设备或电视端权限 [13][15] 行业监管与用户投诉 - 监管行动:浙江省消保委2020年及2021年两次约谈平台,要求整改广告特权描述不清、自动续费取消繁琐等问题 [18] - 法律依据:广告法第44条要求广告可一键关闭,但部分平台仍存在违规推送无法关闭的广告 [17][18] - 用户投诉:黑猫投诉平台累计3481条相关投诉,涉及腾讯视频SVIP广告未免除、酷喵多重广告插播等 [16] 平台回应与广告来源 - 平台解释:优酷称前贴片广告不包含内生广告,芒果TV承诺广告设置显著关闭标志,腾讯视频称部分广告因版权限制无法消除 [7] - 广告来源:既有平台方投放,也有版权方强制插入,部分广告未标明投放主体 [9]
国泰海通|全球视野掘金科技牛市·海外市场研究
国泰海通证券研究· 2025-08-12 15:00
港股科技投资策略 - 科技是港股下半年胜负手 [6] - 港股是本轮牛市主战场 [6] - AI是最重要的边际和最top的pick [6] 港股市场驱动因素 - 港股涨跌受EDA在中美贸易摩擦中的变量影响 [6] - 历次港股占优行情的驱动因素分析 [6] - 港股定价权在特定资金手上 [6] 资金流向分析 - 解密南下资金:买家构成和剩余空间 [7] - AH溢价中枢将趋势性下行 [7] 科技产业升级 - 从14nm到N2工艺演进牵引EDA创新与产业升级 [6] - 3D-IC新场景引领产业升级 [7] - 全球合并重塑EDA行业竞争格局 [6] 稀缺性资产研究 - AI应用类稀缺资产研究 [7] - 新消费类稀缺资产研究(哔哩哔哩Z世代内容生态) [7] - 红利类稀缺资产研究(ASML先进制程增长) [7] 互联网平台分析 - 从Spotify看TME、网易云音乐的成长空间 [7] - 快手可灵AI驱动的内容生态与商业增长 [7]
摇一摇广告乱跳转,规范指南发布!实测多款App可一键关闭
南方都市报· 2025-07-23 11:05
行业监管动态 - 全国网络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发布《网络安全标准实践指南——摇一摇广告触发行为安全要求》,明确要求App和SDK运营者设置广告关闭渠道及合理触发阈值 [1][5] - 四部门联合开展2025年个人信息保护专项行动,重点整治App开屏场景频繁"意外"跳转广告问题 [1][10] - 工信部此前将"欺骗误导强迫点击跳转"纳入《电信和互联网服务用户权益测评规范》征求意见稿,拟明确摇一摇广告灵敏度参数标准 [6][8] 技术规范要求 - 摇一摇广告触发需调用加速度/重力/陀螺仪传感器,阈值设定需避免误触(如加速度≥15m/s²、转动角度≥35°、操作时长≥3s) [5][6] - 要求第三方广告SDK提供显著关闭标志及摇动操作引导,并向App运营者开放功能开关参数配置 [6][7] - App运营者需在设置页面提供一键关闭摇一摇广告功能,用户关闭后不得再展示此类广告 [7][13] 企业合规进展 - 腾讯视频、滴滴、网易云音乐、百度网盘、哔哩哔哩、虎扑等App已上线"展示摇一摇类开屏广告"开关功能 [1][10][13] - 部分厂商曾通过调高传感器灵敏度提升广告点击率,导致用户日常动作(行走/乘车)误触发跳转 [8][13] - 监管通报显示,开屏弹窗"乱跳转"问题多次被列入侵害用户权益App名单 [8] 用户影响与案例 - 摇一摇广告覆盖移动应用、电商营销等领域,但因阈值过低导致非自愿跳转引发大量投诉 [2][8] - 大学生因摇一摇广告问题起诉平台并胜诉,推动行业整改 [8] - 实测发现仍有部分App未提供摇一摇广告关闭选项 [13]
2025Q1中国移动互联网流量季度报告
艾瑞咨询· 2025-07-12 18:07
移动互联网用户趋势 - 2025Q1中国移动互联网月独立设备数均值同比增长2.6%,环比增速分别为0.27%、-0.03%、0.08%,增量用户空间收窄,行业进入存量竞争阶段 [1][4][5] - 用户粘性持续下滑:单机单日有效使用时间268.0分钟(同比-3.9%),使用次数63.4次(同比-5.1%)[1][11] - 用户注意力向娱乐倾斜:短视频占比29.1%居首,视频服务占比8.9%(同比+0.4pct),通讯聊天、聚合资讯占比分别下降0.5、0.9pct [14] 行业格局变化 - **人工智能**:月活同比+46.5%,DeepSeek月独立设备数突破1亿台,技术向智能伴聊、图像处理等垂直场景渗透 [2][43][48] - **电商**:Q1流量峰值达12.16亿,社交消费潜力释放,淘宝/京东/微信小店推出"一礼多收"等送礼功能 [2][31] - **美食外卖**:京东外卖入局首日订单破千万,美团闪购覆盖3000+县区市,饿了么联合淘宝闪购首周订单破千万 [2][25][28] - **社交网络**:小红书月活逼近3亿,1月吸纳1.7亿"TikTok难民"后登顶多国应用商店,加速国际化 [2][66] 热门APP表现 - **用户增速TOP3**: - 亿级MAU:个人所得税(复合增长18.0%)、WiFi万能钥匙(7.2%)、闲鱼(7.1%)[83] - 5000万级MAU:华为运动健康(16.0%)、豆包(14.9%)、安居客(14.7%)[84] - **用户偏好分化**: - Z世代:Boss直聘(TGI 214.3)、王者荣耀(214.1)、和平精英(198.6)[85][86] - 母婴群体:美图秀秀(TGI 218.6)、小红书(175.4)、闲鱼(170.9)[87] - 白领:大众点评(157.4)、招商银行(155.2)、Boss直聘(153.3)[88] 细分领域亮点 - **视频服务**:B站周活设备峰值1.16亿台,二次元内容播放时长同比+24%,AI广告收入激增400% [74] - **汽车服务**:汽车之家月活6700万台,通过AIGC升级内容生产,布局30+空间站和170+卫星店 [39][42] - **学习教育**:多邻国用户规模同比+59.5%,K12教育月活同比+4.6%,语言教育受碎片化冲击 [55][60] - **智能大屏**:终端规模达3.39亿台,点播/直播时长突出,投屏渗透率超50% [20][23]
2025Q1中国移动互联网流量季度报告
艾瑞咨询· 2025-06-25 00:14
移动互联网整体趋势 - 2025Q1中国移动互联网月独立设备数均值同比增长2.6%,环比增速分别为0.27%、-0.03%、0.08%,增量用户空间收窄,行业进入存量竞争深化阶段 [1][5] - 用户粘性持续下滑,单机单日有效使用时间268.0分钟(同比-3.9%),使用次数63.4次(同比-5.1%),注意力争夺白热化 [1][11] - 短视频以29.1%的使用时间占比居首,视频服务占比同比提升0.4个百分点至8.9%,娱乐内容持续吸占用户时长 [14] 一级行业格局 - 通讯聊天、聚合资讯、生活服务为渗透率TOP3行业,人工智能以62.7%的同比增速成为增长最快领域 [8] - 人工智能行业月独立设备数同比+46.5%,DeepSeek月活突破1亿台,技术应用向智能伴聊、图像处理等垂直场景渗透 [2][44] - 女性亲子等行业负增长,反映市场竞争加剧与需求收缩压力 [8] 重点行业动态 电子商务 - Q1电商行业流量峰值达12.16亿,用户单机单日使用时间23.8分钟,使用次数7.5次,社交场景消费潜力释放 [2][32] - 京东APP流量同比+3.4%领跑行业,淘宝、拼多多活跃用户规模收缩,平台间用户重叠率高 [35] - 闲鱼MAU达1.44亿台(复合增长7.1%),位列亿级APP增速前三 [3][84] 美食外卖 - 京东外卖2月入局后单日订单破千万,美团闪购覆盖3000余县区市,淘宝闪购联合饿了么首周订单破千万 [2][26] - 饿了么、美团外卖占据主导,瑞幸咖啡APP活跃用户同比+5.2%,依托高频消费场景提升粘性 [29] 社交网络 - Q1行业流量峰值突破9亿台,小红书月活逼近3亿,1月吸纳超1.7亿"TikTok难民"后登顶多国应用商店 [2][65][67] - 微博以6.6亿月独立设备数居首,小红书用户单日使用时间反超微博 [67] 视频服务 - 聚合视频领域流量同比+10.5%,B站周活设备峰值1.16亿台,二次元内容播放时长同比+24% [71][75] - 游戏直播受电竞赛事拉动增长,社交直播受短视频冲击明显 [71] 新兴技术应用 - 汽车之家APP月活破6700万台,通过AIGC赋能内容生产,构建"空间站+卫星店"新零售网络(全国超30家空间站+170家加盟店) [40][43] - 语言模型类APP DeepSeek、豆包月活分别达1.06亿台、7409.4万台,领跑人工智能赛道 [49] 用户偏好分层 增速榜 - 亿级MAU增速TOP3:个人所得税(复合增长18%)、WiFi万能钥匙(7.2%)、闲鱼(7.1%) [84] - 5000万级MAU增速TOP3:华为运动健康(16%)、豆包(14.9%)、安居客(14.7%) [85] 喜好榜 - Z世代偏好:Boss直聘(TGI 214.3)、王者荣耀(214.1)、和平精英(198.6) [86][87] - 母婴群体偏好:美图秀秀(TGI 218.6)、小红书(175.4)、闲鱼(170.9) [88] - 新蓝领偏好:华为运动健康(TGI 288.3)、Boss直聘(226.5)、哈啰出行(222.3) [90][91]
走进莫斯科孔子学院,对话俄罗斯青年
环球时报· 2025-05-12 05:59
中俄历史认知与文化交流 - 俄罗斯青年通过孔子学院、书籍、电影等渠道深入了解中国抗日战争历史,包括南京大屠杀(30万人死亡)、731部队人体实验等史实,并普遍认同中国在二战中付出巨大牺牲(3500万伤亡)[1][2][3] - 部分俄罗斯青年主动反驳网络上的二战历史歪曲言论,强调中俄贡献,并通过博物馆、影视作品等途径传播真实历史[3][4] - 孔子学院成为俄罗斯青年接触中国文化的核心窗口,吸引大量学生参与语言学习和文化体验[5] 中国文化在俄罗斯的传播与影响 - 中国传统文化(书法、茶文化)和流行文化(周杰伦音乐、《长津湖》《哪吒》影视作品)在俄罗斯青年中广受欢迎,视频平台(TikTok、哔哩哔哩)和社交媒体(小红书)加速传播[5][6][7] - 中国影视剧(如《长安三万里》《消失的她》)和游戏(《原神》)在俄罗斯青年群体中形成粉丝圈层,部分学生因文化兴趣计划赴华留学[6][7] - 俄罗斯青年最向往的中国城市包括北京、上海及西安等历史文化名城,认为中俄关系深化将推动更多文化交流活动(如互办展览、文艺演出)[7]
2025年中国新媒体行业重点细分市场竞争状况 头部平台聚集效应明显(组图)
前瞻网· 2025-04-27 09:13
短视频领域企业竞争格局 - 短视频平台格局从"两强领跑"发展为"三足鼎立",抖音日活稳定在6亿以上,快手平均月活和日活分别达到6 85亿和3 87亿,微信视频号成为重要一极 [1] - 其他短视频平台如央视频、西瓜视频、腾讯微视、好看视频等在差异化细分赛道深耕,平均月活跃人数在1-3亿区间 [1] - 抖音、快手系占据95%以上的市场份额,头部平台聚集效应明显 [4] 短视频平台数据 - 抖音平均月活跃人数超过6亿,所属企业为字节跳动 [2] - 快手平均月活跃人数为6 85亿,所属企业为北京快手科技有限公司 [2] - 西瓜视频平均月活跃人数为1 8亿,所属企业为字节跳动 [2] - 小红书平均月活跃人数为2亿,所属企业为行吟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2] - 哔哩哔哩平均月活跃人数为2 62亿,所属企业为上海宽娱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2] 中长视频领域企业竞争格局 - 爱奇艺、腾讯视频、芒果TV、优酷、哔哩哔哩、咪咕视频六大长视频平台用户渗透率占据近93%的市场份额 [7] - 爱奇艺月活量为3 94亿人次,腾讯视频月活量为3 86亿人次,芒果TV月活量为2 68亿人次,哔哩哔哩月活量为2 19亿人次,优酷月活量为1 99亿人次 [10] 直播领域企业竞争格局 - 热门直播平台包括虎牙直播、斗鱼直播、YY直播、映客直播、花椒直播等,平台调性区分明显 [11] - 斗鱼、虎牙、YY三大直播平台用户渗透率占据市场74 2%的份额,娱乐/游戏直播应用头部平台聚集效应明显 [11] 网络游戏领域企业竞争格局 - 头部游戏制作发行方包括腾讯游戏、网易、米哈游、完美世界、三七游戏等 [14] - 腾讯游戏2024年上半年营业收入达到485 05亿元,网易2024年前三季度游戏业务收入达到209亿元 [14]
研判2025!中国网民网络视频行业产业链、市场规模及重点平台分析:网络视频行业市场规模持续攀升,内容多元化到技术赋能全面重塑视听生态[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4-25 09:31
行业概述 - 网民网络视频是通过互联网传播的视频内容,包括电影、电视剧、新闻、综艺节目等多种类型 [2] - 网络视频利用流媒体格式如FLV、WMV、RM等,通过主流播放器进行播放 [2] - 按视频主题分类可分为生活类、知识类、娱乐类、体育类和新闻类等 [2] 行业发展历程 - 1994年至2005年为萌芽期,中国全功能接入互联网,乐视网成为首个专业视频网站 [4] - 2006年至2009年为快速崛起期,优酷网、土豆网上线,UGC短视频兴起,被称为"中国网络视频元年" [4] - 2010年至2015年为移动化转型期,4G网络普及,视频向移动端迁移,爱奇艺、腾讯视频上线 [4] - 2016年至2019年为短视频爆发期,抖音上线,MCN机构兴起,内容质量提升 [5] - 2020年至今为成熟与融合期,AI生成内容普及,VR/AR技术推动沉浸式观影,短视频与电商深度融合 [6] 行业产业链 - 上游包括内容生产、基础支持、技术支持、版权分销等 [8] - 中游为网民网络视频平台运营与分发 [8] - 下游为用户消费与变现 [8] - 2024年我国网民规模达11.08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78.6%,为网络视频行业提供广阔空间 [9] 市场规模 - 2024年中国网民网络视频行业市场规模为1.19万亿元,同比增长5.90% [1][11] - 2024年上线的剧、综、影、纪、动、微总数为4363部,同比增长16.22% [1][11] - 使用AI工具进行图片、视频制作的用户占比从25.6%上升到31% [1][11] - 2024年中国网络视频用户规模为10.70亿人,同比增长0.33%,网络视频网民使用率为96.6% [13] 重点平台竞争格局 - 长视频领域腾讯视频、爱奇艺、优酷、芒果TV、哔哩哔哩占据近9成市场份额 [15] - 短视频领域抖音、快手用户规模超10亿,微信视频号依托社交链快速崛起 [15] - 微短剧用户达6.62亿,推动内容生态变革 [15] - 爱奇艺2024年总营收为292.25亿元,同比下降8.31%,毛收入为72.72亿元,同比下降17.08% [17] - 哔哩哔哩2024年总营收为268.32亿元,同比增长19.11%,毛利为87.74亿元,同比增长61.23% [19] 行业发展趋势 - 生成式AI快速发展,使用AI工具进行图片、视频制作的用户占比从25.6%升至31% [21] - 8K/VR/AR技术推动沉浸式观影普及,催生虚拟主播、互动影视等新形态 [21] - 短视频用户规模10.40亿,使用率93.8%,人均日使用156分钟 [22] - 微短剧用户达6.62亿,半年增长14.8%,使用时长追平即时通讯 [22] - 直播电商GMV超1.5万亿元,职业主播规模达3880万 [23] - 政策引导加强,广电总局推动微短剧规范发展,出台《网络微短剧内容审核细则》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