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恒生港股通高股息低波动指数
icon
搜索文档
行业ETF风向标丨港股红利类资产受热捧,恒生红利低波ETF(159545)规模突破30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7-18 15:29
红利类资产策略表现 - 红利类资产凭借"进可攻、退可守"特性成为资金追捧焦点 [1] - 港股红利类ETF今年净流入145亿元 月内净流入22 7亿元 本周净流入8 2亿元 [1] - 恒生红利低波ETF(159545)月内净流入第一 规模突破30 45亿元 [1] 指数表现与特征 - 恒生港股通高股息低波动指数年内上涨16 8% 近一年上涨33 7% 居红利类ETF跟踪指数之首 [1] - 指数成分股为连续3年派息的高股息低波动证券 股息率5 8% [2] - 成分股集中于高股息传统行业 提供稳定现金流 [2] 产品结构与成本优势 - 恒生红利低波ETF采用"高股息+低波动"双因子驱动策略 [3] - 管理费0 15%/年 托管费0 05%/年 综合费率0 20%/年为同类最低 [3] - 指数成分股50%市值超1000亿港元 央国企含量高 受益于央企市值管理强化 [3] 指数权重股构成 - 前十大权重股包括远东宏信(4 34%)、首钢资源(3 57%)、重庆农村商业银行(3 41%)等 [4] - 其他主要成分股含民生银行(3 27%)、恒基地产(2 57%)、中国石油股份(2 43%) [4]
一年最多12次分红!港股红利低波ETF(520550)7月分红0.35%,近6日资金净申购额已超2亿元!
金融界· 2025-07-10 10:12
港股红利低波ETF分红情况 - 招商旗下港股红利低波ETF(520550)7月每十份分红0.04元,分红比例0.35%,权益登记日为7月14日 [1] - 该ETF年内累计分红比例达0.92%,为上市以来第三次分红 [1] - 跟踪恒生港股通高股息低波动指数,具备月月评估分红机制,一年最多分红12次 [1] ETF产品特征 - 采用最低费率组合,降低投资者布局港股成本 [1] - 支持T+0交易,提升资金使用效率 [1] 资金流动与市场趋势 - 近10日净申购额超2.5亿元,近60日净流入额达4.8亿元,资金抢购力度显著 [1] - 险资等长线资金南下推动港股高股息板块成为布局热点 [1] 机构观点 - 中金建议下半年关注港股分红及自由现金流改善板块,包括传统高股息、集运等 [1]
低利率时代,红利资产才是「压舱石」
搜狐财经· 2025-07-09 19:10
核心观点 - 价值投资大师西格尔强调股利是投资者收益的关键因素,既是熊市保护器也是牛市加速器 [2] - 当前进入低利率时代,传统理财产品收益率下滑,无法满足年轻人"微赚"需求 [2] - 高股息红利资产成为低利率时代的"压舱石",部分红利类ETF可定期分红 [3] - 红利资产在全球市场长期跑赢大盘,在低利率环境下表现尤为突出 [4][6] - 中国低利率环境下,政策推动和资金流入促使红利资产崛起 [9] - 红利指数编制科学,以股息率为核心指标,定期调整成分股 [10][11] - 红利资产具有穿越周期的能力,过去10年多数时间跑赢大盘 [15][16] - 红利ETF成为普通投资者参与红利资产的便捷工具 [17] - 部分红利ETF规模快速增长,显示投资者对稳定现金流的青睐 [18] 低利率环境 - 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仅1.644% [2] - 余额宝七日年化收益率下滑至1.1%,朝朝宝1.32% [2] - 2年期大额存单收益率1.4%,5年期储蓄国债收益率1.7%,均低于2%的CPI目标 [2] - 中国已进入低利率阶段,无风险利率下行 [9] 红利资产表现 - 中证红利指数股息率5.7%,中证红利价值指数6.4%,中证红利低波指数5.1%,恒生港股通高股息低波动指数5.4% [12][13] - 标普500优质高红利指数过去20年年化回报约12%,领先标普500指数1.5% [4] - 2011-2019年低利率周期,标普500优质高红利指数年化回报达14.2% [4] - 中证红利指数过去10年有8次跑赢上证指数 [15] - 中证红利低波指数除2018年外,其余9年均为正收益 [15] - 2024年中证红利指数上涨18.8%,红利低波指数上涨24.8%,均跑赢上证指数的12.7% [16] 红利ETF - 红利价值ETF(563700)、恒生红利低波ETF(159545)和红利低波动ETF(563020)可定期分红 [3][17] - 恒生红利低波ETF已在2月、5月分红,红利低波动ETF在3月、6月分红 [17] - 红利价值ETF将于7月16日发放现金红利 [17] - 截至7月8日,恒生红利低波ETF规模增长4.38倍,净增加20.32亿元 [18] - 红利低波动ETF规模增长1.25倍,净增加12.25亿元 [18] 指数编制 - 中证红利指数筛选连续分红且稳定的公司,选取过去三年平均现金股息率最高的100只股票 [10] - 采用股息率加权,股息率越高权重越高 [11] - 每年根据股息率调整一次成分股,剔除排名靠后的公司 [11] - 其他红利指数如中证红利低波指数、中证红利价值指数等,在股息率基础上结合低波、估值等因子 [11]
沪指重返3500点,红利还能买吗?
搜狐财经· 2025-07-09 13:32
市场表现 - 沪指午盘强势收复3500点 银行股作为红利"领头羊"再创历史新高 四大行全面走强显示红利风格持续强势 [1] - 恒生港股通高股息低波动指数年内涨幅达21.17% 位列两地红利指数首位 最新股息率6.4% 扣除红利税后仍具吸引力 [1] - 港股红利低波ETF(520550)年内41次刷新历史新高 近10个交易日净流入2.1亿元 份额激增近200% [2] 资金流向 - 恒生港股通高股息低波动成分股港股通持有市值达1.58万亿 占流通市值17% 主要受益险资和公募持续增持 [1] - 银行业近一年获南向资金净流入超2100万元 位居行业首位 非银金融、公用事业、煤炭等行业同样受青睐 [1] - 险资预计2025年仍有2500-4000亿元增量资金 分阶段涌入将支撑港股红利强势表现 [5] 产品特征 - 港股红利低波ETF采用月度评估分红机制 年最多可分12次 提供稳定现金流复投机会 [9] - 恒生港股通高股息低波动指数成分股持续获得大资金增持 险资是南向资金流入主力 [2][5]
红利策略攻守兼备 易方达红利基金矩阵护航穿越市场波动
搜狐网· 2025-06-13 15:57
高股息资产市场表现 - 红利基金总规模达2756亿元 较去年四季度末增加312亿元 创历史新高 [1] - 中证红利指数近一年股息率5.73% 基日以来年化收益8.92% [1] - 恒生港股通高股息低波动指数近五年年化回报4.63% 显著跑赢恒生指数(-0.73%)和恒生中国企业指数(-2.93%) [2] 易方达红利产品矩阵 - 中证红利ETF联接基金覆盖银行 煤炭 钢铁等21个申万一级行业 成分股为100只高股息A股 [1] - 中证红利低波ETF联接基金年化收益率8.93% 年化波动率17.18% 风险调整后收益优于沪深300和创业板指 [2] - 恒生港股通高股息低波ETF联接基金采用"高股息+低波动+低估值"三因子策略 聚焦港股通标的 [2] 行业配置环境 - 中证红利 红利低波 恒生港股通高股息低波动指数近一年股息率分别为5.73% 5.63% 7.87% [3] - 监管层强化分红导向 推动上市公司分红率提升 [3] - 利率下行周期增强红利资产吸引力 [3] 投资策略建议 - 稳健型投资者可长期持有红利产品 获取稳定现金流 [3] - 采用"杠铃策略"组合配置 红利资产打底+消费科技资产博弹性 [3]
6月密集分红季,红利迎来年内最佳布局窗口
搜狐财经· 2025-05-29 14:06
端午节后正式迈入6月,高股息红利资产也会迎来一年中的密集分红期。例如中证红利指数的重仓股山煤国际,昨天刚刚发布《2024年年度权益分派实施公 告》,计划于6月4日完成现金红利发放。 2019年至今,从机构统计的中证红利成分股分红所在月份占比来看,6月分红占比接近40%。因为是年报分红的密集时间段,所以部分资金选择在分红前后 兑现,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红利资产六月胜率有所下降。 数据显示,09年至今,中证红利跑赢沪深300和万得全A的概率分别只有25%和12.5%,上涨概率只有37.5%,较5月明显下滑。 | | 图 17:09年以来中证红利在6月跑赢沪深300和万得全A的情况 | | | --- | --- | --- | | 中证红利指数 | 相对沪深 300超额收益 | 相对万得全 A 超额收益 | | 2009年6月 | -6.06 | -2.90 | | 2010年6月 | -1.81 | -1.74 | | 2011年6月 | -1.05 | -2.04 | | 2012年6月 | -0.77 | -2.16 | | 2013年6月 | -0.89 | -1.46 | | 2014年6月 | 0.83 ...
“红利三杰”中证红利ETF(515080)、港股红利低波ETF(520550)及中证红利质量ETF(159209)携手大涨
格隆汇· 2025-05-20 17:28
市场表现 - 5月20日两市上涨,"红利三杰"中证红利ETF(515080)、港股红利低波ETF(520550)及中证红利质量ETF(159209)分别涨0.46%、0.64%及0.90% [1] 中证红利质量指数 - 采用"红利+质量"双因子策略,筛选50只分红稳定且盈利质量高的成分股 - 兼具高股息防御属性与ROE稳定性,长期收益显著优于主流宽基指数 - 在经济周期波动中体现"避险+成长"双重特性,契合政策倡导分红和盈利质量提升导向 [1] 恒生港股通高股息低波动指数 - 聚焦港股高股息资产,成分股需连续分红且波动率低 - 当前股息率超8%,叠加低估值优势 - 受益于央企市值管理政策,分红持续性增强,在港股低估值与海外流动性扰动下防御属性突出 [1] 中证红利指数 - 覆盖A股100只高股息、分红稳定标的,股息率长期稳定在5%以上,显著高于十年期国债收益率 - 低利率环境下配置吸引力凸显 - 指数调仓后成分股市值结构优化,剔除低股息个股,整体股息率进一步抬升 - 险资增持与资金净流入强化抗跌性,成为中长期资金核心配置工具 [1] 策略适配性 - 三大指数分别以质量深化、低波防御和纯红利策略,共同契合当前避险需求与政策导向下的资产配置逻辑 [2]
港股红利资产成资金“避风港”
中国证券报· 2025-05-19 05:27
港股市场高股息板块表现 - 今年以来港股高股息板块(金融、能源、公用事业、地产建筑)吸引南向资金净流入超1300亿港元 [1] - 港股红利主题ETF净流入近百亿元 总规模从年初不到300亿元增至420亿元以上 [1][2] - 摩根标普港股通低波红利ETF规模从不足60亿元增至超100亿元 成为首只规模破百亿的港股红利ETF [2] 险资机构投资动向 - 险资今年以来举牌港股10余起 集中在银行、公用事业、传媒、非银金融等板块 [3] - 平安人寿近期增持招商银行H股34755万股、邮储银行H股2329万股、农业银行H股147亿股 [2] - 险资偏好港股高股息标的 因港股折价率优势、股息率吸引力及税收优惠 [3] 红利资产配置逻辑 - 港股红利资产现金分红比例和股息率优于A股 低利率环境下配置需求高 [3] - 险资持有港股红利资产超25亿元 包括新华人寿、中国人寿等6家机构 [2] - 天弘恒生港股通高股息低波动指数基金新发规模超20亿元 认购户数超14万户 [2] 南向资金加仓方向 - 近3个月南向资金净买入阿里巴巴超700亿港元 美团、腾讯控股净买入额均超百亿港元 [3] - 富国中证港股通互联网ETF、工银国证港股通科技ETF、景顺长城中证港股通科技ETF合计净流入超400亿元 [4] - 港股科技和消费板块受政策支持 估值较低 基本面边际改善 [4] 哑铃型配置策略 - 建议一端配置高成长性科技与新经济板块 另一端配置高股息红利资产 [5] - 科技板块受益于政策支持与产业升级 高股息品种提供稳定收益对冲波动 [5] - 可关注家电、汽车等与内需相关的顺周期板块 [5]
年内新成立基金发行总规模超3400亿元 权益基金新发规模占比近一半
深圳商报· 2025-05-07 00:50
基金发行市场概况 - 4月以来百余只新基金发行规模近千亿元,年内新成立基金超400只,合计发行规模超过3400亿元,近半数为权益基金 [1] - 股票型基金、FOF、QDII等发行规模同比大增,股票型基金新成立255只,同比增加70%,发行规模1387.73亿元,占比40.52%,同比增长206.43% [1] - FOF新成立20只,发行规模230.31亿元,同比大增456.44%,占比近7%,QDII新成立7只,发行规模41.12亿元,同比增长74% [1] - 混合型基金和债券型基金发行规模分别为201.88亿元和1528.6亿元,占比5.89%和44.64%,均同比下滑 [1] 指数型基金表现 - 271只指数型基金合计发行规模1901.81亿元,占比近56%,同比增长近26% [2] - 被动指数型股票基金与增强指数型股票基金合计240余只,发行规模超过千亿元 [2] - 权益基金中指数基金单只产品发行规模较高,华夏上证科创板综合ETF联接规模近50亿元,易方达上证科创板综合ETF联接超40亿元 [2] - 天弘恒生港股通高股息低波动指数、平安中证A500ETF等多只指数基金发行规模超过20亿元 [2] 市场展望与投资主线 - 公募机构普遍看好权益市场后续机会,博时基金指出伴随美国降息预期抬升可关注外资回流可能 [2] - 二季度建议采取"红利+科技成长"的哑铃型配置,防守为先等待风险收敛 [2] - 投资主线看好震荡颠簸期红利防守、新兴产业技术进步、受益内需政策板块三大方向 [3] - 新兴产业技术进步方面重点关注AI应用端创新进展和人形机器人等投资机会 [3] - 外部冲击下可关注受益内需政策的相关方向,如政策刺激下顺周期、大消费的投资机会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