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壤

搜索文档
构建算力新生态 运营商这样布局
经济观察网· 2025-08-24 19:11
中国电信算力布局 - 以第一科技"息壤"为核心构建智能云体系 提供算力+平台+数据+模型+应用一体化服务 [1] - 通过智能调度技术整合全国异构算力资源 实现跨地域跨服务商高效调配 [1] - 依托"灵泽2.0"平台构建山西省数据要素流通交易平台 实现数据确权和可信流通 [1] - 大同与京津冀枢纽节点实现毫秒级时延互联 助力山西算力转型发展 [1] 中国移动算力网络 - 算网大脑3.0发布 全量纳管现网超80EFLOPS多样化算力及超25万个网络链路资源 [2] - 打造1个指挥智能体加N个专家智能体的两层协同架构 实现精准调度 [2] - 联合产业伙伴发布国内首个"芯合"异构超融合综合适配平台 采用芯片+平台+认证+服务四位一体模式 [2] - 启动智算开放互联OISA生态共建战略合作 发布OISA 2.0协议 [2] 中国联通基础设施 - 标准机架总规模突破100万架 建设百兆瓦级超大单体数据中心 [3] - 在宁夏内蒙古布局吉瓦级园区 支撑超十万卡集群 自有和可支配算力规模达33Eflops [3] - 打造双万卡智算集群 训推资源池超300个 "星罗"平台在多省市应用 [3] 中国铁塔资源禀赋 - 推动通信机房变数据机房 构建边缘算力数智底座 [3] - 依托210万铁塔站址和100万座机房 提供边缘基础设施共享和算力共享服务 [3] - 具备位置+计算+电力+安全的资源禀赋和能力优势 [3] 行业发展趋势 - 算网基础设施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 成为全球数字经济增长新动能 [4] - 算力基础设施向全栈适智化升级 应用场景更加丰富多元 [4] - 产业生态加速重构 人工智能推动算力产业爆发式发展 [4]
中国电信(601728):基础业务稳健增长,云改数转战略全面升级
长江证券· 2025-08-19 21:13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9] 核心观点 - 2025H1经营业绩稳步提升,实现营收2694亿元(同比+1.3%),归母净利润230亿元(同比+5.5%);单Q2营收1349亿元(同比+2.6%),归母净利润142亿元(同比+7.1%),服务收入增速回升明显 [6][12] - 维持全年收入、EBITDA、净利润良好增长指引,下调资本开支至<836亿元(同比-27.5%),明确2025年派息率将较2024年进一步提升 [2][12] 业务表现 基础业务 - 移动通信服务收入1066亿元(同比+1.3%),固网及智慧家庭收入641亿元(同比+0.2%),ARPU保持平稳:移动ARPU 46.0元(同比-0.6%),宽带综合ARPU 48.3元(同比持平) [12] 新兴业务 - 产业数字化收入749亿元(同比+1.5%),其中AIDC收入184亿元(同比+7.4%),天翼云收入573亿元(同比+3.8%),智能收入(AI相关)63亿元(同比+89.4%) [12] - 战略升级为"云改数转智惠",构建以"息壤"为核心的智能云体系,提供算力+平台+数据+模型+应用一体化服务,打造160余个AI应用 [2][12] 财务指标 - 资本开支342亿元(同比-27.5%),自由现金流131亿元(同比+13.9%),中期每股派息0.1812元(同比+8.4%),派息率72% [12] - 预测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49/368/387亿元,对应PE 19/18/17倍 [12]
IDC MarketScape:天翼云入选中国政务云解决方案市场领导者象限
环球网· 2025-08-13 16:45
市场地位与行业认可 - 中国电信天翼云位列中国政务云解决方案市场领导者象限[1] - 公司在政务云市场保持领先地位并在多个权威机构排名中位居前列[5] - IaaS、PaaS、SaaS市场份额均处于行业前列[5] 技术能力与基础设施 - 以云操作系统为核心实现从底层基础软硬件到上层高阶云能力的全栈自主可控[3] - 通过"4+4+31+X+O"算力基础设施网络打造长三角和京津冀两大万卡级智算数据中心[3] - 在广东建设全国首个商用超节点集群并构建云智一体算力服务体系息壤[3] - 基于分布式云架构遵循统一建设标准和安全基线探索集约化运营模式[3] 产品与解决方案 - 推出天翼专属云、安全可靠政务云、政务云一体化、城市大脑及智慧乡村等重点解决方案[4] - 为政务客户提供IaaS、PaaS、SaaS一体化上云服务[4] - 研发息壤慧政办公智能体实现一站式智能办公并提升跨部门协作效率[5] - 开发息壤智算一体机和天翼AI云电脑等人工智能时代产品[5] 行业发展趋势 - 政务云角色从传统政务业务与数据承载平台升级为城市级全域数字化改革的智能计算底座[3] - 政府需求扩展至智能化、数据流通效率、安全合规性及服务模式创新等多个维度[3] - 政务云成为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基础设施[3] 公司战略与投入 - 持续加大技术研发投入优化服务质量[5] - 以自主可控政务云服务推动政企数字化智能化转型[5] - 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数字技术支撑[5]
中国电信企业战略向\"云改数转智惠\"升级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8-01 20:28
公司战略升级 - 中国电信将企业战略由"云改数转"升级为"云改数转智惠",全面拥抱人工智能[1] - 公司以战略升级为契机,深入打造第一科技"息壤",加快天翼云向智能云发展[1] - 目标是为经济社会提供智能云服务,推动人工智能创新发展[1] 人工智能行业趋势 - 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特征明显,已赋能千行百业并成为经济增长新引擎[1] - 2025年被定义为人工智能规模应用的元年[1] 智能云服务布局 - 公司将构建"算力+平台+数据+模型+应用"一体化智能云服务体系,赋能行业数智化转型[1] - 重点提升体系化AI服务能力,强化安全保障和开放合作力度[1] 上海区域发展计划 - 中国电信加快"智云上海"建设,推动从"全城上云"到"智惠全城"的升级[2] - 持续加大在沪科研投入,依托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开展前沿课题攻关[2] - 目标支撑上海建设人工智能"高地",与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使命协同[2] 产业生态合作 - 公司推进全方位人工智能动态防护体系,提升AI安全治理能力[1] - 更大力度开放合作,构建共创共治共享的产业生态[1] - 计划与各界伙伴共同推进"人工智能+"行动,提升行业发展水平[2]
中国电信企业战略向"云改数转智惠"升级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8-01 07:27
公司战略升级 - 公司推动企业战略由"云改数转"向"云改数转智惠"升级 全面拥抱人工智能 [1] - 公司以战略升级为契机 深入打造第一科技"息壤" 加快天翼云作为国家云向智能云发展 [1] - 公司打造"算力+平台+数据+模型+应用"一体化智能云服务体系 赋能千行百业数智化转型 [1] 人工智能发展态势 - 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特征更加明显 开始赋能千行百业和走进千家万户 [1] - 人工智能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今年是人工智能规模应用的元年 [1] 技术能力建设 - 公司提升体系化AI服务能力 强化安全保障 加大开放合作力度 [1] - 公司打造全方位人工智能动态防护体系 提升AI安全治理能力 [1] - 公司更大力度推进开放合作 构建共创共治共享的产业生态 [1] 区域发展布局 - 公司高度重视并加大在上海人工智能布局力度 加快"智云上海"建设 [2] - 公司推动从"全城上云"到"智惠全城" 为城市数智化转型筑牢坚实底座 [2] - 公司持续加大在沪科研投入 依托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与高校开展前沿课题攻关 [2] 产业合作 - 公司与各界伙伴聚力合作 深入推进"人工智能+"行动 [2] - 公司共同推动人工智能发展迈上更高水平 让智能红利惠及千行百业和千家万户 [2]
“天翼云息壤杯”高校AI大赛总决赛在京启幕全国顶尖战队竞逐AI巅峰
环球网· 2025-07-17 16:48
高校AI大赛 - "天翼云息壤杯"高校AI大赛总决赛在北京举行,吸引全国3800多支队伍参赛,最终60支精英团队进入决赛 [1] - 大赛由中国电信、华为、中国自动化学会等联合主办,聚焦人工智能创新与青年人才培养 [1] - 华中科技大学"自动化豪杰"赛队代表参赛学子宣誓,该校教授桑农代表评委专家宣誓 [3] 中国电信战略布局 - 中国电信实施云改数转战略,牵头打造云计算原创技术策源地和创新联合体 [3] - 天翼云作为国家云框架全面成型,迈入智能云新阶段,研发了基于全国产化万卡集群训练的万亿参数"星辰"大模型 [3] - 构建了领先的一体化智算服务平台息壤,积极赋能千行百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3] 产学研协同创新 - 大赛搭建产学研协同创新舞台,对算力资源、技术平台等提出更高要求 [5] - 天翼云息壤平台为赛事提供高算力、高并发、高稳定的一站式智算服务 [5] - 大赛成为国产AI生态共建的"加速器",推动我国AI产业发展的重要平台 [5] 人工智能发展 - 人工智能作为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已成为科技战略制高点 [5] - 校企各方深化人才共育,聚力协同攻关,持续优化人工智能创新实践平台 [3] - 产业各界共建开放生态,培育创新沃土,共同构建国产人工智能繁荣生态 [3]
天翼云公司董事长胡志强详细介绍“息壤”最新技术成果Triless架构
搜狐财经· 2025-04-30 14:53
智能云生态大会主论坛 - 会议主题为数智国云、共谱新篇 [1] - 中国电信天翼云公司董事长胡志强介绍天翼云"息壤"最新技术成果Triless架构 [1] AI应用发展前景与挑战 - 2025年被视为人工智能应用元年 未来所有应用将生于AI、长于AI、成于AI [3] - AI大规模落地面临三大难题:高效获取匹配业务的算力资源、选择不受限于芯片差异的训推框架、便捷开发定制化AI应用 [3] 天翼云Triless架构解决方案 - 基于"息壤"平台推出Triless架构 实现算力资源无关、训推框架无关、AI工具无关 [3] - 算力资源无关:升级算力调度技术 接入多方跨域异构算力 用户以任务提交方式使用资源 无需感知底层差异 [3] - 训推框架无关:自研异构训推框架 兼容国产与英伟达算力 提升国产算力性能 已完成120+模型适配 实现一模型多框架运行 [3] - AI工具无关:推出标准化AI开发流水线 抽象封装工具链为流水线 打造开箱即用开发环境 [3]
天翼云董事长胡志强透露云业务最新实践成果 称将聚焦三大领域升级
搜狐财经· 2025-04-29 16:30
天翼云AI发展战略 - 加快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基础设施化需在AI能力标准化、AI服务普惠化、AI应用普及化、AI全产业链自主化四个方面取得突破 [3] - AI能力标准化目标是为用户提供类似通信网络的标准化AI服务 屏蔽底层技术差异 [3] - AI服务普惠化需实现全域算力资源统一调度和高效运营 通过工具链创新降低算力成本和技术门槛 [3] - AI应用普及化要推动AI技术从C端辅助工具发展为B端生产力工具 [3] - AI全产业链自主化因应大国博弈背景 需推进关键技术自主可控和生态重构 [3] 天翼云技术升级 - 推出Triless架构 从分层服务转向融合服务 实现资源/框架/工具三无关特性 [4] - Triless架构借鉴云原生Service概念 开发者只需专注业务逻辑 大幅降低大模型应用门槛 [4] - 国产化根技术研发从基础软件技术攻坚升级为基础软件一体研发 [4] - 从局部环节自主可控扩展至全产业链自主可控 [4] 天翼云生态建设 - 第二代云电脑升级AI应用中心 覆盖政务/教育/科研/管理等场景 [4] - 通过魔乐社区构建开发者生态 加速AI应用落地 [4] - 聚焦平台架构/国产化根技术/AI应用生态三大重点领域实现突破 [3][4]
国资委加快推进“AI+”行动
中国基金报· 2025-03-25 21:54
国资委加快推进"AI+"行动 在3月25日上午召开的中央企业"人工智能+"成果媒体通气会上,国务院国资委规划发展局负责同志 表示,国务院国资委连续两年召开"AI+"专题推进会,出台专项支持政策,开展人工智能特训,持续深 化中央企业"AI+"专项行动,指导央企紧盯发展态势、服务国家战略,全力当好国家智算基础设施的重 要供给者、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的重要破题者、产业体系化布局的重要组织者,着力提升中央企业在 人工智能领域全方位的能力,在应用、算力、数据、模型等人工智能产业重点领域取得积极成效。 首先是场景应用竞相落地。 中央企业在工业制造、能源电力、智能网联汽车等重点行业、超500个场景布局应用人工智能,科 研、生产、客服等方面降本增效明显。 引导中央企业主动向社会开放应用场景,通过搭建合作平台、加大采购力度等方式,强化与各类企 业的合作。 更加突出智算筑基,夯实算力基座,为技术突破、应用落地提供有力支撑。将积极引导中央企业加 大资金投入,坚持产投结合、以投促产,持续壮大发展人工智能的长期资本、战略资本、耐心资本,优 化人才引育,建立更加符合行业特点规律的人才评价体系,发挥需求规模大、产业配套全、应用场景多 的优 ...
中国电信董事长柯瑞文:2024年研发费用同比增长11.3%,将持续加强核心技术攻关
新浪科技· 2025-03-25 18:59
中国电信董事长柯瑞文:2024年研发费用同比增长 11.3%,将持续加强核心技术攻关 另外,中国电信全力打造息壤,强化集"算力、平台、数据、模型、应用"五位一体的智算服务体系 和能力,自有及接入智算规模达到62EFLOPS。天翼云实现以"息壤"为核心的智能云升级,全年收入达 到1139亿元,同比增长17.1%。他提到,息壤突破多项核心技术,打造全国首个全国产化万卡训练方 案,承载DeepSeek等优质模型和高质量数据集,完成央企首个全尺寸DeepSeek国产化部署,行业地位 进一步巩固。 责任编辑:何俊熹 新浪科技讯 3月25日晚间消息,中国电信今日公布2024年业绩。报告期内,中国电信实现经营收入 为5294.17亿元,同比增长3.1%;净利润为330.1亿元,同比增长8.4%。 在业绩说明会上,谈及在科技创新上的布局,中国电信执行董事、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柯瑞文表 示,中国电信把科技创新作为企业战略的核心内涵和高质量发展的根本支撑,加大科技创新研发投入,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11.3%,基本形成科技人才的雁阵格局,涵盖了5名领军人才、千名左右首席/高级专 家等顶尖人才队伍。聚焦四大根技术方向,持续加强核心技术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