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壤

搜索文档
“天翼云息壤杯”高校AI大赛总决赛在京启幕全国顶尖战队竞逐AI巅峰
环球网· 2025-07-17 16:48
来源:东方网 7月15日,为梦想添翼,让AI发光——"天翼云息壤杯"高校AI大赛总决赛开幕式在北京举行。自2024年9 月启动以来,大赛吸引全国3800多支队伍参赛,经过10个月的激烈角逐,来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武汉 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全国高校的60支精英团队脱颖而出来到决赛现场。中国电信、华为、中国自动化 学会、中国通信学会、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全球计算联盟、天翼云等联合主办单位的领导,以及评 委、导师和参赛选手,共同见证了这场聚焦人工智能创新与青年人才培养的高水平赛事总决赛启幕。 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黄智勇在致辞中表示,真正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必须要加快推动关键核心 技术的自主掌控,必须要深深植根于我们自己的土壤。中国电信坚定履行建设网络强国、科技强国、数 字中国和维护网信安全的使命责任,实施云改数转战略,牵头打造云计算原创技术策源地和创新联合 体,天翼云作为国家云的框架全面成型,迈向了智能云发展的新阶段,研发了基于全国产化万卡集群训 练的万亿参数"星辰"大模型,构建了领先的一体化智算服务平台息壤,积极赋能千行百业数字化智能化 转型。以本次高校AI大赛为契机,一是希望各位参赛选手尽情释放才华,享受巅 ...
运营商:全球电信业发展观察
华泰证券· 2025-07-08 17:3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通信行业及通信运营均维持“增持”评级 [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全球电信业需求稳步增长,AI 带来变革机遇,行业配置价值高,建议关注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 [1] - 国内电信业务需求景气度复苏,5G 迈入投资回收期,国内三大运营商成本压力将降,盈利能力提升 [1][3] 各部分总结 全球电信业发展观察 - 2024 年全球主要电信运营商合计营收 8.8 万亿,同比增 3.0%,归母净利润 8342 亿,同比降 8.4%,部分地区利润承压 [12] - 国内三大运营商 5G 周期业绩优异,2020 - 2024 年营收、归母净利润增长 CAGR 表现突出 [15] - 2024 年北美、欧洲龙头企业用户数稳步增长,印度、非洲快速增长,部分地区 ARPU 下滑,企业多策略提升 [17] - 中东、北美运营商盈利能力强,2024 年全球主要运营商平均 ROE 15.66%,国内三大运营商 ROE 略低但将提升 [17] - 2024 年全球主要运营商资本开支 12739 亿,同比降 3.5%,分地区占比和增速有差异 [19] - AI 给全球电信行业带来新变化,如辅助网络运维、洞察客户需求、行政部门降本增效等 [4][22] 各地区市场情况 北美 - T - Mobile 市场份额从 2010 年 7.2%提至 2024 年 30.5%,营收从 41 亿美元提至 814 亿美元,得益于内生增长和外延并购 [25] 欧洲 - 市场格局分散,盈利能力分化,瑞典等地区较好,英国等地区承压,运营商逐步整合 [29] 海外重点电信运营商近期发展动态 - T - Mobile 1Q25 服务收入同比增 5%,EBITDA 增 8%,后付费客户数和 ARPA 增长,市场份额提升 [31] - Verizon 1Q25 无线服务收入同比增 2.7%,ARPA 增长,预计 2025 年无线服务业务和 EBITDA 增长 [36] - AT&T 1Q25 服务收入同比增 1.2%,光纤业务收入增 19%,预计 2025 年服务收入和 EBITDA 增长 [38] - 德国电信 1Q25 净收入同比增 6.5%,在数字化及 AI 方面进展加速 [45][46] - NTT 2024 财年营收增 2.5%,通信服务收入下滑,数据中心业务高速扩张 [50] - 沙特电信 1Q25 营收同比增 1.6%,净利润增 11.05%,积极探索新业务领域 [52] - 巴蒂电信 2025 财年营收、EBITDA、净利润同比增长,受益于新兴市场需求,数字化业务有进展 [55] 国内电信业关键数据跟踪 用户 - 2025 年一季度移动、固网用户数增长平稳,5G 用户规模扩大 [56] 收入 - 2025 年 1 - 5 月国内电信业务收入累计 7488 亿,同比增 1.4%,移动互联网流量和 DOU 提升 [57] 估值水平 - 国内电信运营商 EV/EBITDA 估值仍低于全球平均 [70] 行业动态 算力侧 - 2025 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5G - A 与 AI 协同创新加速商用,三大运营商展区展示 AI 赋能成果 [72] 网络侧 - 2025 年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加码 5G - A 商用,华为推出 AI WAN SPN 创新架构 [79][80] 招投标 - 2025 年 6 月中国电信 PON 设备集采完成评审,中国移动多项采购项目发布招标或中标公示 [83] 重点推荐公司 - 推荐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给出目标价和投资评级,分析各公司发展潜力和业绩情况 [9][85][87]
中国移动杨杰:硅基生命即将迎来群体性涌现
南方都市报· 2025-06-18 18:29
行业趋势与技术创新 - 硅基生命与碳基生命深度融合将孕育新动能,开创文明新形态,硅基生命具备快速部署、无限复制等特性,未来数量将超过人类 [3] - 数字空间与现实世界深度交融,硅基生命拥有7×24小时在线、多模态感知等能力,极大拓展人类活动边界 [3] - 智能经济将成为数字经济发展高阶形态,依托硅基生命的知识迁移、记忆共享等特质,催生新业态并重塑产业链 [4] - 5G-A/6G与AI技术融合呈现"三个一体"趋势:天地一体化演进、通感一体化发展、通智一体化融合 [4] 运营商战略转型 - 三大运营商资源向算力网络、AI等新兴领域倾斜,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5] - 中国电信2025年一季度算力投资同比增长22%,IDC收入95亿元,智能收入同比激增1516%,量子通信收入增长811% [5][6] - 中国联通云收入1972亿元,大增114%,智算规模超21EFLOPS,5G+工业互联网项目累计落地3万个 [6] - 运营商算力投资"不设上限",中国电信初步安排22%增长但将灵活调度,中国移动强调推理资源投资不设上限 [6] 算力基建与生态布局 - 三大运营商在"东数西算"工程中累计建成超150个智算中心,覆盖全国八大枢纽节点 [6] - 中国移动构建从算网基础设施到应用服务的全栈能力,推出"AI+"行动计划并联合DeepSeek等企业 [7] - 中国电信"云改数转"为核心战略,2025年计划新增智算中心8个,推出"息壤"智算平台 [7] - 中国联通聚焦"联网通信+算网数智"双主业,推动IDC向AIDC升级,AInet网络完成3000公里无损数据传输验证 [7]
中国电信(601728):高股息带来稳健收益,数据入表+前沿布局打开成长空间
德邦证券· 2025-06-12 13:2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1][5][7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传统业务维持稳健,产业数字化成效卓著,2020 - 2024 年传统通信业务收入从 2846 亿元增至 3282 亿元,产业数字化服务从 840 亿元增长至 1466 亿元 [5] - 资本开支下行,向算力精准投放,2023 - 2025 年资本开支从 988 亿元降至 836 亿元,产业数字化方向占比从 36%提升至 38% [5] - “现金奶牛”收益稳健,数据资源入表带来估值提升空间,2024 年现金分红 238 亿元,股息率 A/H 分别为 3.3%/5.0%,数据资源入表 3.7 亿元 [5] - 前瞻布局下一代技术,量子、卫星有望实现高成长,2024 年在量子技术和卫星业务有诸多进展 [5] 各目录总结 A+H 双资本平台加持,产业数字化拉动营收增长 - 从零开始参与国内电信业发展,全球头部电信运营商,1995 年成立,历经多次业务剥离与收购,2021 年 A 股上市,截至 2024 年底成为全球头部运营商 [9][13] - A 股 + H 股双资本平台加持,管理层从业经历深厚,A股上市募集约 479 亿元,管理层资历深厚,有助于公司在通信技术变革中保持领先 [14][18] - 传统业务边际放缓,产业数字化带动公司长线增长,2020 - 2024 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年均复合增速分别为 7.65%和 12.17%,但同比增速放缓,产业数字化服务 CAGR 为 15% [21][22] 传统运营商业务稳固,空天地一体代际升级趋势显现 - 传统业务稳固,无线、固网双头并进,“提速降费”告一段落,政策端再次降费可能性低,5G 价值潜能释放,ARPU 触底回升,智慧家庭及千兆加持,固网业务质量持续改善 [35][37][39] - 空天地一体化网络架构演进,深度布局卫星业务,5G 卫星技术方案确定,天地一体化技术体系建立,中国电信前瞻开启卫星通信业务,天通终端销量领先,直连卫星业务未来或大有可为 [43][44][49] - 5G - A 商用启动,关键场景落地带来无线侧新机会,政策支撑 + 运营商推动,5G - A 商用建设开始,通信感知一体化网络助力新场景,公司前瞻布局低空经济,产品体系初步完善 [50][53][55] “第二曲线”提供增长驱动,数据资产拔高公司估值 - 产业数字化成为最大业务,基础能力已得到市场验证,2024 年产业数字化业务营收占比 35%,升级“息壤”平台,接入 50 家算力合作伙伴,发展行业应用项目 4.5 万个 [59] - 量子技术深度布局,先发优势初步确立,2024 年在量子技术能力提升和产业赋能方面有进展,成为国盾量子最大股东,国盾量子技术布局完善,“量—超—智”三算融合时代不远 [63][64][67] - 高股息高分红“现金奶牛”,数据资产入表有望抬升估值,2024 年现金分红 238 亿元,股利支付率 72%,A/H 股息率分别为 3.3%/4.7%,数据资产入表 3.7 亿元 [70] 收入预测及投资建议 - 收入预测,预计 2025 - 2027 年移动通信业务营收增速分别为 2.00%/1.50%/1.00%,固网及智慧家庭服务为 2.00%/2.00%/2.00%,产业数字化为 10.00%/9.00%/8.00%,出售商品为 2.00%/2.00%/2.00%,毛利率分别为 28.80%/29.01%/29.20% [72][75] - 估值分析,预计 2025 - 2027 年总收入为 5457.67/5669.37/5867.25 亿元,归母净利润 349.17/379.69/405.87 亿元,对应 6 月 6 日 PE 倍数为 21.02/19.33/18.08 倍,可比公司平均 PE 倍数为 16.32 /15.39/14.62,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77]
电信日致辞丨中国电信党组书记、董事长柯瑞文:以人为本 智能向善
搜狐财经· 2025-05-17 15:52
数字化转型与人工智能发展 - 今年世界电信和信息社会日主题为"在数字化转型中实现性别平等" 强调技术进步的普惠性目标 [2] - 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快速演进 对经济社会产生颠覆性影响 带来机遇与挑战 [2] - 公司作为国家数字化建设主力军 全面拥抱人工智能 推动战略升级 实现"以人为本、智能向善" [2] 云网融合与算力基础设施 - 数字化转型根基在于云网 "智核"在于AI 公司发挥云网融合优势 建成上海北京两大万卡智算集群 [3] - 在大湾区上线全球首个商用智算昇腾超节点 实现智能算力质与量双重跨越 [3] - 突破分布式云操作系统等关键技术 自主研发全栈云平台 构建"息壤"一体化智算平台 [3] - 通过全国一体化算力互联网实现高效资源调度 将算力转化为"数字水电" [3] 产业赋能与应用落地 - 人工智能价值体现在工业、社区、农业等实际场景 DeepSeek技术降低算力与算法门槛 [4] - 公司打造"算力+数据+模型+应用"一体化服务 已赋能电力、化工、矿山等领域累计4.5万个行业项目 [4] - 从提供裸算力向一站式智能服务升级 加速经济社会数智化转型 [4] 人工智能安全治理 - 构建大模型动态防护体系 实现AI安全可靠可控 覆盖超百亿token数据 [5] - 建立三级安全风险分类标签体系 全量代码上云提升审计溯源能力 [5] - 推进量子骨干网和城域网建设 构建跨域互通的量子安全服务能力 [5] 开放合作与生态建设 - 公司坚持开放共享理念 通过全球云网宽带产业协会(WBBA)等平台开展国际合作 [6] - 加大科技、云网、数据等核心能力开放力度 助力弥合智能鸿沟 [6] - 顺应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趋势 全面实施云改数转战略 [6]
低增长迈入常态化 三大运营商转战AI求破局
中国经营报· 2025-05-03 04:12
本报记者 谭伦 北京报道 2025年第一季度,三大运营商交出了差异化明显的成绩单。 财报信息显示,中国移动(600941.SH)以营收2638亿元、净利润306亿元继续领跑行业,营收规模接 近中国电信与中国联通之和的1.3倍。中国电信(601728.SH)营收1345亿元、净利润89亿元,但以5G用 户渗透率62%的亮点领先行业。中国联通(600050.SH)则首度实现营收突破千亿元规模,达到1033.54 亿元、净利润26.06亿元,其净利润规模仅为中国移动的8.5%。 从经营指标增速的角度来看,中国联通的营收与利润增速为三家中最高,分别达到3.88%和6.50%;对 比之下,中国移动与中国电信的营收同比分别增长0.02%、0.01%,净利润则分别增长3.5%、3.1%,增 速均较往年显著放缓,这一点也在官方数据中得到印证。工信部最新发布的通信业经济运行情况显示, 2025年一季度电信业务收入累计完成4469亿元,同比增长0.7%。 用户规模方面,中国移动的移动用户总数突破10亿大关,5G用户达5.78亿户,占行业总量的54%;中国 电信5G用户增至2.7亿户,渗透率62%;中国联通5G用户1.71亿户,渗 ...
“国云”再升级 助推人工智能+加快落地
中国新闻网· 2025-05-02 21:05
云计算与人工智能融合 - 算力是人工智能发展的基石,云计算正在向云智算、数智云升级 [1] - 云是人工智能发展的关键,中国电信坚持网是基础、云为核心,推动天翼云成为国家云 [1] - 人工智能技术发展推动算力需求从通算向智算转变 [2] 国家云战略 - "国云"是由国务院国资委推动的国家级云计算项目,旨在整合央企资源构建自主可控的云计算基础设施 [1] - 中国电信承担"国云"主要建设工作,推动国家云迈向智能云发展阶段 [1] 中国电信的技术突破与布局 - 已建成上海、北京两大万卡智算集群,在大湾区上线全球首个商用智算昇腾超节点 [1] - 突破分布式云操作系统、服务器操作系统等关键技术,自主研发全栈云平台 [1] - 天翼云服务器操作系统CTyunOS通过国家安全可靠测评,获得安全可靠等级"Ⅰ级" [1] - 构建"息壤"一体化智算平台,推动智能算力供给质与量的双重跨越 [1] 人工智能大模型研发 - 自主研发国内首个全尺寸、全模态、全国产化的万亿参数"星辰"基础大模型体系 [2] - 在央企中率先开源"星辰"大模型 [2]
世界首款四座电动飞机即将在延庆投产;Tangem宣布使用冷钱包芯片的自主管理Visa卡丨智能制造日报
创业邦· 2025-05-01 18:05
航天科技 - 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 三名航天员身体状态良好 任务圆满成功[2] 智算平台 - 中国电信"息壤"智算平台总算力规模达62EFLOPS 其中自有算力35EFLOPS 合作算力27EFLOPS 已落地18个城市与行业智算中心[2] 新能源航空 - 世界首款四座电动飞机即将在延庆投产 氢航院新能源四座全复材飞机中试线厂房正式交付 北京锐翔通用航空将入驻并专注氢能通航飞机等研发生产[2] 区块链支付 - Tangem计划2025年推出Tangem Pay Visa卡 该卡嵌入冷钱包芯片 支持自行托管的加密货币消费[2] 人工智能 - 谷歌宣布在医疗保健领域推出人工智能计划[5] - Stability AI发布3D视频生成工具SV3D 可基于单一输入图像创建多视图3D网格[5] 数据服务 - 睿兽分析提供产业图谱和报告服务 涵盖AIGC 智能制造等五大赛道[4][6] - 会员服务包括数据可视化 产业图谱 内容服务和产业链接等功能[11]
中国电信董事长柯瑞文:构建五位一体智能云能力体系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4-30 17:50
公司战略与布局 - 公司构建"算力、平台、数据、模型、应用"五位一体的智能云能力体系,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1] - 2025年计划资本开支836亿元,初步安排算力投资同比增长超20%,且"不设限"灵活调整[2] - 在IaaS层适度超前开展智算建设,强化云智一体能力,建设"中心集群+边缘DC"一体化的AIDC[2] - 在PaaS层持续推动智算平台升级,提供一站式算力调度与AI开发服务[2] - 在DaaS层升级"星海"数据智能中台,推进自有、开源和第三方数据集深度融合[2] - 在MaaS层提升星辰大模型的复杂推理、轻量化低成本部署等核心能力[2] - 在SaaS层聚焦生产、生活和治理数智化需求,推动行业大模型和行业智能体全面升级[3] 技术成果与基础设施 - 已建成上海、北京两大万卡智算集群,在大湾区上线全球首个商用智算昇腾超节点[1] - 自主研发国内首个全尺寸、全模态、全国产化的万亿参数"星辰"基础大模型体系并开源[1] - "星海"数据智能中台形成10万亿Tokens高质量数据集,赋能用户超8700万[1] - 天翼云服务器操作系统CTyunOS通过国家安全可靠测评[1] - 发布Triless平台架构,实现资源无关、框架无关和开箱即用的AI开发环境[2] 业务表现与产品 - 2024财年智能收入达到89亿元,同比增长195.7%[1] - 实现智能体、行业解决方案等AI原生应用以及AI手机、AI云计算机等10余款AI标准化产品[1] - 天翼云2024年收入为1139亿元,同比增长17.1%[1] - "息壤"智算平台完成DeepSeek模型全栈国产化适配[1] - 在政务、工业、教育等领域推出50多个行业应用[1] 行业合作与生态 - 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共同努力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1] - 深度参与成都、沈阳、保定等国家数据标注基地建设和国家级数据赛事[2]
天翼云公司董事长胡志强详细介绍“息壤”最新技术成果Triless架构
搜狐财经· 2025-04-30 14:53
智能云生态大会主论坛 - 会议主题为数智国云、共谱新篇 [1] - 中国电信天翼云公司董事长胡志强介绍天翼云"息壤"最新技术成果Triless架构 [1] AI应用发展前景与挑战 - 2025年被视为人工智能应用元年 未来所有应用将生于AI、长于AI、成于AI [3] - AI大规模落地面临三大难题:高效获取匹配业务的算力资源、选择不受限于芯片差异的训推框架、便捷开发定制化AI应用 [3] 天翼云Triless架构解决方案 - 基于"息壤"平台推出Triless架构 实现算力资源无关、训推框架无关、AI工具无关 [3] - 算力资源无关:升级算力调度技术 接入多方跨域异构算力 用户以任务提交方式使用资源 无需感知底层差异 [3] - 训推框架无关:自研异构训推框架 兼容国产与英伟达算力 提升国产算力性能 已完成120+模型适配 实现一模型多框架运行 [3] - AI工具无关:推出标准化AI开发流水线 抽象封装工具链为流水线 打造开箱即用开发环境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