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能玻璃
icon
搜索文档
智能光学材料“上车”:光羿科技柔性EC玻璃搭载小米YU7
经济观察报· 2025-06-28 09:38
小米YU7发布与光羿科技合作 - 小米首款中大型SUV YU7 Max版本标配大尺寸智能调光天幕 核心供应商为光羿科技 [1] - 光羿科技提供的EC智能玻璃可实现99.85%遮光率 阻隔99.9%紫外线和红外线 [1] 光羿科技业务与技术优势 - 公司成立于2017年 同时起步于美国硅谷和中国深圳 在苏州与美国印第安纳州设有制造与研发中心 [1] - 全球唯一具备EC智能玻璃量产能力的企业 产品已应用于超20款量产车型 包括蔚来、极氪、奥迪、比亚迪等品牌 [1] - 苏州制造中心单线月交付能力突破1万套 支撑车规级大规模交付 [1] - 在建筑幕墙、消费电子领域同步拓展 建筑产品已落地上海、浙江多个绿色低碳示范项目 [2] 电致变色行业发展趋势 - 电致变色成为智能材料应用中率先商业化落地的领域之一 [2] - 相比国外厂商以建筑应用为主、车规产品推进缓慢的现状 光羿完成"车规级技术-量产制造-系统集成"全链条技术闭环 [2] - 智能调光玻璃未来5年将向汽车天幕、侧窗、后挡玻璃及航空航天、建筑、消费终端全面拓展 [2] 智能光学材料应用前景 - 汽车智能座舱和智能辅助驾驶发展带动跨行业新兴科技应用 光学材料是重要方向 [1] - 智能调光天幕玻璃应用预示智能光学材料将成为未来汽车座舱重要组成部分 [1] - 用户体验驱动和车企对智能座舱差异化诉求提升 加速技术渗透 [2]
光羿科技为小米YU7提供柔性EC薄膜
证券日报网· 2025-06-27 21:49
小米YU7 Max发布与光羿科技技术应用 - 小米首款中大型SUV YU7 Max版本标配大尺寸智能调光天幕,采用光羿科技新一代电致变色(EC)智能玻璃技术 [1] - 光羿科技是全球首个实现大面积柔性曲面EC产品量产的企业,其技术推动电致变色从概念走向规模化应用 [1] - 公司采用自研柔性PET基底和卷对卷工艺,突破传统玻璃基底限制,实现轻量化、柔性化产品工业化生产 [1] 光羿科技核心技术优势 - 公司是全球唯一具备大面积曲面电致变色产品量产能力的企业 [1] - EC智能玻璃已应用于超20款量产车型,苏州制造中心单线月交付能力突破10000套 [1] - 新一代黑色电致变色产品具备更宽广调光范围、更深暗态表现和更优能效比,同时保持工业制造稳定性 [2] 生产工艺与市场拓展 - 卷对卷工艺成熟度提升带来系统性优势:成本控制、良率稳定和交期能力改善 [2] - 除汽车领域外,公司产品已拓展至建筑幕墙和消费电子领域 [2] - 建筑产品已落地上海、浙江多个绿色低碳示范项目,展现跨场景渗透能力 [2]
从实验室到10万用户:光羿科技柔性EC薄膜借小米YU7驶入主流市场
证券时报网· 2025-06-27 19:13
小米YU7 Max智能调光天幕发布 - 小米首款中大型SUV YU7 Max搭载光羿科技新一代电致变色智能玻璃天幕 可实现99.85%遮光率 阻隔99.9%紫外线和红外线 [1][5] - 对比测试显示 YU7 Max天幕在53°C环境下表现优于Model Y焕新版(59.6°C)和保时捷Cayenne 2024款(56.2°C) [2] - 该技术标志着智能调光玻璃从先锋试水阶段进入普及周期 成为平衡智能与舒适的关键配置 [5] 光羿科技核心技术优势 - 全球首个实现大面积柔性曲面EC产品量产的企业 采用自研柔性PET基底和卷对卷工艺 填补行业轻量化、柔性化空白 [6] - 新一代黑色电致变色产品调光范围更广 暗态表现更深 能效比更优 同时保持工业制造稳定性 [6] - 单线月交付能力突破10,000套 已应用于超20款量产车型 包括蔚来、极氪、奥迪、比亚迪等品牌 [6] 电致变色技术产业化进展 - 智能调光玻璃正成为主流车企新标配 推动座舱体验进入"光控时代" [5] - 相比传统遮光方案 电致变色智能玻璃在动态适应性、集成美感和耐久性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5] - 光羿科技完成"车规级技术-量产制造-系统集成"全链条技术闭环 相比国外厂商在车规产品推进上更具优势 [7] 行业应用前景 - 电致变色成为智能材料应用中率先商业化落地的领域 受益于"双碳"政策和新能源汽车渗透加速 [7] - 未来5年智能调光玻璃应用将从汽车天幕扩展到侧窗、后挡玻璃 并延伸至航空航天、建筑、消费终端等领域 [7] - 光羿科技已拓展建筑幕墙和消费电子领域 建筑产品落地上海、浙江多个绿色低碳示范项目 [6]
【太平洋科技-每日观点&资讯】(2025-05-16)
远峰电子· 2025-05-15 20:09
行情速递 公司公告 ① 宏景科技,发布2024年度权益分派实施公告/QFII/RQFII及首发前限售股 个人/基金每10股实发0.45元/其他股东按持股期限差异化征税/ ② 鼎通科技,发布2024年年度权益分派实施公告/以总股本138,729,646股 为基数/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50元(含税)/ ③ 领益智造,发布关于为子公司提供担保的进展公告/公司已为全资子公司 苏州领汇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提供人民币1亿元的连带责任担保/ ④ 商络电子,发布2024年年度权益分派实施公告/以总股本683,384,011股 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12元(含税)/ 海外新闻 ① 半导纵横,罗姆半导体2024财年(截至2025年3月)综合净亏损约 合3.37亿美元/这是该公司12年来首次出现年度亏损/此次亏损是由多种 因素造成的/电动汽车需求疲软/日本汽车制造商因"认证测试"欺诈丑闻 而减产等原因/抑制了功率半导体和工业产品的销售/ ① 艾邦半导体网,全球封测龙头日月光投控14日代子公司福雷电子公告/将 以每股新台币9元公开收购元隆电子普通股/预定收购最高数量为1.51万张/ 元隆在全面并入日月光投控旗下后/公司将具备 ...
珠海港(000507) - 000507珠海港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428
2025-04-28 18:39
公司业绩情况 - 2024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51.25 亿元,同比下降 6.0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 2.92 亿元,同比增长 5.37% [1][3][4] - 2024 年港口板块营收 7.80 亿,占总营收 15.22%;航运板块营收 3.93 亿,占 7.66%;物流板块营收 5.57 亿,占 10.86%;港口服务板块营收 3.31 亿,占 6.46%;新能源板块营收 24.35 亿,占 47.51%;投资及其他板块营收 6.30 亿,占 12.29% [1][2] - 参股公司天伦燃气 2024 年实现收入 77.81 亿元,同比增长 0.7%;净利润 3.25 亿元,同比下降 35.8%,核心利润为 4.34 亿元,每股基本盈利 0.31 元;拟派发末期股息每股 9.79 分 [4] - 2024 年港口行业上市公司业绩整体表现稳健,大部分企业盈利保持增长,公司净利润位于行业中上游水平 [6][7] 公司业务发展 - 坚持数智绿色战略,关注人工智能在主业港航物流及新能源行业的应用,推进数字化、智慧化升级 [1] - 新能源业务重点在平价光伏电站开发与运营、储能配套行业、氢能利用与开发等领域,审慎做出投资决策 [2] - 后续围绕整体战略规划,深耕“港航物流”“新能源”两大核心主业,构建“产业 + 资本”双轮驱动格局,培育发展新动能 [6] 公司战略规划 - 2025 年 4 月 22 日发布《2025 - 2030 年发展战略规划》,以“港通四海,绿能九州”为使命,聚焦“港航物流与新能源”两大主业,推进三大转变,实施四大战略,实现五化发展 [3] - 战略目标是到 2030 年业务体系完善、结构优化,成为经营业绩佳、创新能力强、治理体系优、市场认可度高的一流上市公司,实施六大重点举措 [6] 公司财务状况 - 截止 2024 年 12 月 31 日资产负债率为 53.06%,较上年末下降 0.92%,将动态管理负债率 [2] - 截止 2024 年 12 月 31 日货币资金约 28 亿,暂不存在短期资金压力 [7] 公司治理与运营 - 建立了结构完整、层级清晰、权责明确的 ESG 管理体系,截至 2024 年第四季度累计完成里程碑事件 101 项,后续事项有序推进 [4] - 独立董事在 2024 年履职尽责,参与重大决策、监督日常运营和财务状况、提供前瞻性建议 [5][6] 公司其他事项 - 转让港弘码头 50%股权,相关协议已签署,反垄断审查通过,其他先决条件达成尚在推进 [1] - 提请股东大会授权董事局办理简易融资事项,后续结合情况择机确定实施方案 [6] - 2024 年经邀请招标聘任北京德皓国际会计师事务所为审计机构,已与原机构充分沟通 [7] - 2021 年及 2023 年实施完成两期股份回购,未来如有新计划将及时披露 [8] 行业发展与挑战 - 在经济提振政策和新型基础设施发展背景下,港口生产有望平稳增长,新能源行业迎来发展机遇 [7] - 美国关税政策调整等外部因素带来挑战,公司将保持战略定力,调整运营策略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