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每日坚果
icon
搜索文档
县域零售冰火两重天:一条街上,折扣店火爆,超市、便利店冷清
36氪· 2025-11-11 10:31
县域零售市场宏观概况 - 中国县域市场拥有零售网点超过800万个,贡献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38% [7] - 县域零售业态出现显著分化,不同门店经营状况呈现“冰火两重天”的局面 [7][12][18] - 东部县域与中西部县域消费能力差异巨大,2024年东部县域人均社零总额为3.8万元,中西部仅为2.1万元,差距接近一倍 [17] 折扣店业态表现 - 零食折扣店门店数量2024年突破5万家,同比增长67%,县域市场新增门店占比超过55% [10] - 县域零食折扣店单店日均销售额可达5000至7000元,节假日单日销售额可突破万元 [8] - 折扣店商品价格普遍比传统超市低20%-40%,对价格敏感的县域消费者吸引力巨大 [10] - 120平方米的零食折扣店初期投资约25万元,仅需2-3名员工,运营效率高 [8][25] 传统超市业态困境 - 县域传统超市2024年客流量平均下降23%,销售额下降18%,超过65%的经营者表示利润下滑超过30% [11] - 典型传统超市案例显示,其营业额近两年下滑近50%,周末日销售额从六七千元降至三四千元,平时从四五千元降至两千元出头 [11] - 600平方米的传统超市每月固定成本高达五六万元,至少需要10名员工,成本结构臃肿 [25] - 传统超市面临折扣店价格竞争和电商渠道分流,零食品类被蚕食,生鲜品类不敌专业菜市场 [14] 其他零售业态分化 - 县域便利店2024年关店率达18%,显著高于一二线城市的12%,单店日均销售额仅为3200元,远低于一二线城市的4800元 [15] - 烟酒店经营困难,典型店铺日均销售额从五年前的4000元降至1500元,2024年全国卷烟销量同比下降3.2%,县域市场降幅达4.7% [16] - 县域餐饮市场2024年新增9.8万家门店,但同时倒闭8.2万家,关店率高达16%,呈现“头部火爆、腰部艰难、尾部淘汰”格局 [17] - 成功熟食店案例显示,其单日凉拌菜销量可达500斤,凭借卫生、服务态度好和8元/斤的低价策略获得稳定客源 [1][5] 业态分化驱动因素 - 消费需求发生结构性变化,71%的县域消费者将“性价比”列为购物首要考虑因素,比例高于一二线城市的58% [10][19] - 县域消费者线上购物占比从2019年的32%提升至2024年的58%,网购品类从标品扩展至全品类 [21] - 零售业从“大而全”向“小而美”转变,专业化分工趋势明显,业态需精准定位和深耕细分市场 [23] - 县域商铺租金近五年平均上涨40%-60%,人工成本翻倍,能够通过标准化和数字化降低成本的模式获得优势 [23][25] - 资本选择性进入零食折扣、卤味连锁等成长潜力大的业态,带来管理理念和供应链优势 [25] 行业转型趋势 - 已有42%的县域传统超市开展线上业务,其中38%实现线上线下融合经营,销售额同比增长15% [26] - 未来县域零售将是多元化、专业化并存格局,找准定位、提升运营效率的门店拥有广阔生存空间 [25]
安徽原首富的陈先保的瓜子生意,不好干了
搜狐财经· 2025-10-27 16:51
财务表现全面承压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营收为45.01亿元,同比下降5.38% [2][3] - 2025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为1.68亿元,同比大幅下降73.17% [2][3] - 第三季度单季归母净利润为7935.99万元,同比下滑72.58% [3] - 前三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81亿元,同比锐减52.95% [2][4] - 第三季度单季净利率为4.6%,较去年同期的15.6%下降11个百分点 [3] 盈利能力显著恶化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营业成本为35.14亿元,占营收比重高达78.07% [2] - 第三季度毛利率为24.52%,较去年同期的33.1%下降8.6个百分点 [3] - 2025年上半年葵花子产品毛利率为20.93%,同比下降7.67个百分点 [7][8] - 2025年上半年坚果类产品毛利率为14.77%,同比下降13.95个百分点 [8] - 公司整体休闲食品业务毛利率同比下降8.52个百分点至19.93% [8] 成本高企是核心问题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成本为21.93亿元,同比上涨5.70% [6] - 直接材料成本同比上涨5.71%,占营业成本比重为81.53% [6] - 原料成本上升主要由于葵花籽因天气原因质量达标率下降,以及巴旦木、腰果等坚果采购价格上涨 [7] - 第三季度营业成本为13.2亿元,较第二季度的9.28亿元环比上升42.24% [9] 销售渠道面临挑战 - 2025年上半年经销渠道收入为19.73亿元,同比下降18.47% [2][9] - 国内经销商客户数量由去年同期的1362个减少至1306个,国外经销商由108个减少至100个 [9] - 经销渠道收入占比由去年同期的83.5%下滑至71.67% [9] - 电商渠道收入为4.51亿元,同比增长24.79%,但毛利率仅为15.75%,低于传统渠道 [9][10] 地区市场表现分化 - 东方区营收同比下降24.76%,毛利率下降10.10个百分点至22.18% [8][10] - 南方区营收同比增长2.43%,但毛利率下降9.71个百分点至19.87% [8][10] - 北方区营收同比下降19.83%,毛利率下降9.88个百分点至17.50% [8][10] - 电商业务是唯一营收增长且毛利率降幅较小的渠道,毛利率下降1.26个百分点至15.75% [9][10] 公司应对举措 - 2025年7月推出五大新品,包括山野系列瓜子、每日坚果全坚果系列等,但尚未形成规模化销量 [10] - 全资子公司创味来与控股股东合肥华泰集团共同投资设立上海坤泽投资,公司出资1.6亿元,占比40% [11] - 投资公司将聚焦休闲食品产业链投资,旨在整合资源并提升财务收益 [11]
休闲零食赛道:从渠道变革到10亿级大单品之路
第一财经· 2025-10-27 14:49
板块全景与行业格局 - 申万休闲食品板块包含23家公司,其中万辰集团以15.5%的权重和248.39亿元总市值位居榜首,其次是盐津铺子(权重11.54%,市值246.90亿元)和洽洽食品(权重9.31%,市值120.85亿元)[1] - 头部20家企业总市值约1500亿元,与白酒板块(如贵州茅台市值超2万亿元)相比差距显著,反映出零食行业“大行业、小公司”的分散格局[2] - 休闲食品行业规模过万亿,但头部前十名公司市占率仅约20%,远低于白酒(CR10超60%)和乳制品(CR5超50%)的集中度[7] 行业先天劣势与竞争挑战 - 相较于酒类和乳制品,休闲食品成瘾性偏弱、品牌认知度低(消费者“认品类不认品牌”),且对渠道依赖度高[3] - 作为可选消费品,零食需求受宏观经济扰动较大,2021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放缓至1%,导致零食消费量同比下滑5%[5][13] - 产品同质化严重,62%的消费者购买薯片时优先看品类而非品牌,企业难以建立品牌壁垒[6] - 传统商超渠道占比从2018年的35%降至2024年的18%,年复合萎缩率8%,依赖该渠道的企业(如良品铺子)陷入被动[6][9] 渠道变革与业绩冲击 - 零食量贩店采用“工厂直采+规模效应”模式,毛利率仅18-20%,远低于传统品牌40%的毛利率,商品价格比商超低20%左右[11][18] - 2023年休闲食品行业平均降价幅度达12%,但销量仅增长5%,价量剪刀差导致利润缩水[13] - 线上渠道价格战激烈,2023年电商平台导致头部企业线上毛利率下降8-10个百分点,三只松鼠、良品铺子等线上毛利率降至25%以下[13] - 良品铺子2023年底推出“零食顽家”子品牌降价22-45%,但终端价仍高于量贩店20%以上,2024年上半年净利润暴跌;来伊份坚持不降价,同期利润暴跌70%[13][18] 企业类型与发展路径 - 零食公司可分为渠道型(如良品铺子、三只松鼠)和产品型(如劲仔食品、盐津铺子),前者依赖渠道红利、业绩波动大,后者注重产品粘性、增长更稳健[14][15][17] - 产品型公司业绩相对稳健,盐津铺子、劲仔食品增长最快,洽洽食品增速平缓;渠道型公司波动较大,良品铺子、来伊份2023年以来业绩明显下滑[17] - 量贩零食企业直接与2300多家厂商合作,跳过经销商环节,好想来32克薯片售价1.8元,按克计算比商超便宜40%-60%,重构行业价格体系[18] 个案分析与复苏尝试 - 三只松鼠2023年四季度营收重回增长,2024年抖音渠道收入21.88亿元(同比+81.7%),占总营收20.6%,但流量成本高企,推广费用占比从2022年的8%升至2024年的15%[21][23] - 三只松鼠线下分销毛利率仅15-18%,2024年门店收入占比仅8%,且坚果类收入占比达65%,新品毛利率较低,2024年毛利率25.3%,净利润率3.2%,均低于同行[24] - 卫龙通过突破食品安全问题、打造高端化产品(白袋辣条均价从不到1元提至3-5元)和强营销,2020年在辣条行业市占率达18%[36][37][39] 大单品战略与成功要素 - 零食大单品需具备低单价、刺激性口味、健康化趋势等特征,市场规模需达到10亿元以上,才能获得渠道资源倾斜[32][33] - 盐津铺子“大魔王”麻酱素毛肚与六必居联名,2025年3月月销破1亿元,其“研发-试产-试销-量产”模式使新品成功率提升至65%(行业平均约30%)[42][47] - 国际头部企业如百事(乐氏薯片占食品业务近40%)、亿滋(奥利奥占比30%)均依靠大单品起家,本土企业可借助中式零食(辣味、卤味等占近4成份额)实现突破[27][29] 未来竞争与出海机遇 - 渠道型公司需聚焦性价比品牌,产品型公司应深耕细分品类超级单品,未来竞争将是综合零食品牌与渠道品牌的对抗[49] - 出海品牌若率先实现产品本土化并被当地消费者接受,将具备更高增长上限[49] - 行业需应对渠道多元化挑战,盐津铺子凭借均衡的渠道结构实现线上线下共振,成为渠道布局最均衡的上市公司之一[44][46]
政策引航助力企业扬帆 驱动轻工业发展乘风破浪
证券时报· 2025-10-21 01:13
行业整体表现与政策驱动 - 2025年前7个月,规模以上轻工企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7%,实现营业收入13.2万亿元,利润7601亿元,延续回升向好态势 [1] - 《轻工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为行业未来两年发展设定目标,旨在凸显其在稳增长、促消费、惠民生中的作用 [1] - “三品”全国行专项行动与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形成呼应,通过政策引导与企业实践的双轮驱动,推动家电、食品、纺织等重点领域产业变革 [1] 内需扩大与以旧换新成效 -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持续加力扩围,截至2025年4月10日,消费者累计购买以旧换新家电产品突破1亿台 [2] - 2024年9月至2025年4月,家电类商品零售额连续8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其中2025年4月限额以上单位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38.8%,在16大类消费品增速中位列第一 [2] - 2025年上半年,京东以旧换新关键词搜索量同比增长超300%,累计为1500万人次提供家电以旧换新服务 [2] - 科沃斯两大新款旗舰洗地机器人组合在以旧换新政策推动下单季销量突破50万台,2025年春节档销量增速近60% [2] - 合百集团旗下百大电器2025年1—8月家电销售以旧换新台数超10万,补贴超8000万元,带动销售超4.5亿元 [2] - 欧派集成家居自家装厨卫以旧换新活动开展以来,订单数量达6.9万单,销售额突破24亿元,同比增长95% [3] -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在资金规模、覆盖品类及补贴标准三方面力度显著提升,2025年一季度数据显示,每1元财政补贴平均撬动11.2元社会消费 [3] 品牌建设与产品创新 - “三品”全国行活动聚焦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发布11批《升级和创新消费品指南》,入选产品914个,覆盖33个细分领域 [4] - 泡泡玛特旗下原创IP产品“Labubu”通过材质创新使玩偶面部表情细腻度提升300%,并借助可拆卸配件系统创造超过10万种个性化组合可能 [5] - 名创优品提出“兴趣消费”概念,推进旗下潮玩板块TOPTOY分拆上市,追求更高品质和附加值以满足情感需求 [5] - 沃隆食品2016年首创“每日坚果”,上市第一年销售额突破1亿元,如今该细分市场规模已达百亿元 [6] - 品牌赋能被视为突破内卷竞争和低端锁定困局的关键,实现从价格竞争到价值竞争、从产品出海到品牌出海的转变 [5][6] 科技应用与智能化升级 - 《轻工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提出拓展人工智能在轻工领域应用,重点推进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产品设计和生产制造 [7] - 奥佳华在“AI+按摩”领域全球首创5D机芯技术,结合AI算法实现按摩力度精准检测和自适应闭环控制 [7] - 美的集团洗衣机荆州工厂获“世界卓越的首个多场景覆盖的智能体工厂”认证,其14个智能体覆盖38个核心生产业务场景,平均提效80%以上,排产响应速度提升90% [8] - 截至2025年上半年,中国轻工企业数字化研发工具普及率达86.2%,经营管理数字化普及率达82.3% [8] - 中国拥有85家“灯塔工厂”,其中轻工业占28家,占比达33% [8] - 人工智能开创多样化新场景,智能家居用品、个性定制产品、功能健康食品等日益丰富,提升了供应链和价值链的现代化水平 [8]
新疆铁路铺就乡村振兴“快车道”
中国经营报· 2025-09-25 02:37
公司业务与战略 - 新疆铁路部门组织100名新疆和田县中小学师生赴北京进行为期11天的主题研学之旅 [1] - 公司自1994年10月起承接对口支援和田县任务 31年来累计选派158名优秀干部驻扎一线 投入帮扶资金实施精准帮扶项目327个 [1] - 公司创新帮扶模式 打造“铁字号”产业链 推动铁路产业长效帮扶新模式 [2] - 公司打造集乡村休闲旅游 特色农家餐饮 民俗文化体验为一体的旅游餐饮广场 带动周边经济繁荣 [2] - 公司在罕艾日克村建成产业基地 推出红枣糕 核桃饼 牛奶馕等特色产品 畅销全国12个城市 [2] - 公司引进金火车农业科技公司 开发杯茶 每日坚果等40余种产品 带动近200名村民就地就业 [2] - 公司充分发挥铁路行业消费帮扶优势 用好铁路电商平台 开辟铁路站车帮销渠道 设立流动销售车和销售专柜 多渠道助力农副产品销售 [2] - 公司开展助学助医 完善基础文化设施 开展综合素质技能培训巩固教育帮扶成效 31年来累计招录千余名南疆毕业生 安置转移劳动力1200余人 [2] - 公司依托铁路电商平台和站车渠道助销和田农产品 2024年直接采购1356万元 帮助销售4120万元 [3] - 公司积极打造“天山雪莲”服务品牌 提升公益性“慢火车”和“民族团结一家亲号”列车服务质量 新增“乡村振兴号”列车 开办“列车巴扎” [3] - 公司常态化开行喀什—乌西集拼集运班列和喀什—阿拉山口 霍尔果斯中亚班列 新增3列乡村振兴 城际班列 满足南疆外运货物运输需求 [3] 公司运营与项目成果 - 2024年罕艾日克村产业基地实现销售额4000万元 该村成为“村集体经济收入超百万元”示范村 村民人均年收入达15424元 [2] - 铁路帮扶的12个村于2020年全部脱贫 2024年村集体收入较2019年翻了一番多 [3] - 公司加快完善南疆地区铁路网络 开通运营和若铁路 结束了洛浦 策勒 于田等脱贫县不通铁路的历史 [3] - 在和若铁路建设中 公司优先租赁当地机械 优先采购当地建材 生活物资 农产品 累计雇佣当地劳动力6000余人 帮助当地增收 [3] 行业影响与发展 - 此次研学活动是庆祝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 深入实施文化润疆工程 助力乡村振兴的具体举措 [1] - 公司的帮扶举措助力和田县从深度贫困县蜕变为自治区乡村振兴示范县 [1] - 公司的帮扶模式为和田县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2]
第十届“9·17坚果健康周”在安徽无为启幕
新浪财经· 2025-09-17 17:26
行业盛会与健康理念 - 第十届“9·17坚果健康周”在安徽无为市启幕,主题为“每天一把坚果瓜子,有益健康”,同期举办2025年全国坚果果干、节令食品精准采供大会 [1] - 历经十年发展,该活动已从理念倡议发展为深入人心的健康生活方式,构建了从理念传播到消费实践、从产业培育到市场拓展的完整体系 [3] - 精准采供大会汇聚全国数千款创新产品和热销精品,两百余家食品企业参与,成为采购商和消费者的一站式选购平台 [1][7] 区域产业发展与集群 - 安徽无为市依托农业资源与区位优势,构建“1+N”绿色食品产业发展格局,创建绿色食品产业园,涵盖坚果休闲、肉禽加工、蓝莓果干食品等品类 [3] - 通过建成124.8万亩粮食生产基地、创建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区等举措,深化前端固链、中端强链、后端延链“三链协同” [3] - 2024年无为市绿色食品全产业链产值达165.7亿元,增速15.6%,培育链上企业276家,其中规上企业24家,累计获批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132个 [5] 龙头企业与产能建设 - 无为市重点扶持三只松鼠、紫约蓝莓、蓝田龟鳖三大龙头企业,并联合高校成立绿色食品产业研究院推动技术转化 [6] - 三只松鼠华东基地无为每日坚果工厂总占地面积892亩,自动化生产线从选料到成品最快仅需一两分钟,生产20余款产品,其中经典款累计销售额超10亿元 [6] - 无为经济开发区将绿色食品产业作为首位主导产业,成功引进一批项目,其中坚果企业约占整个绿色食品产业的80% [5] 市场互动与产品创新 - 本届健康坚果体验官活动吸引了近10万人次参与,通过社交平台传播收集了消费者对产品品质、口味偏好的宝贵意见 [7] - 活动通过圆桌论坛等形式探讨行业发展新思路,全方位展现行业创新成果 [7]
三只松鼠(300783):2Q25收入高增业绩略有亏损,烘焙及综合品类快速扩张
海通国际证券· 2025-08-28 23:19
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给出三只松鼠的具体投资评级 [1] 核心观点 - 三只松鼠2Q25收入实现双位数增长但业绩出现亏损 烘焙及综合品类快速扩张 [1] - 公司全渠道运营体系成熟 短视频平台成为增长新引擎 [4] - 坚果品类保持行业龙头地位 全品类协同发展 [5] 财务表现 - 1H25总营业收入54.8亿元 同比增长7.9% 其中2Q25营收17.5亿元 同比增长22.8% [2] - 1H25归母净利润1.4亿元 同比下降52.2% 扣非归母净利润5082.8万元 同比下降77.8% [3] - 2Q25归母净利润-1.0亿元 同比下降441.4% 扣非归母净利润-1.1万元 [3] - 1H25毛利率25.1% 同比下降0.7个百分点 2Q25毛利率21.6% 同比下降0.3个百分点 [3] - 1H25销售费用率20.4% 同比上升2.8个百分点 管理费用率2.8% 同比上升0.9个百分点 [3] 业务板块表现 - 坚果业务1H25营收27.3亿元 同比下降1.0% 毛利率23.9% 同比下降2.6% [2][3] - 烘焙业务1H25营收6.8亿元 同比增长12.0% 毛利率22.7% 同比上升1.1% [2][3] - 综合品类1H25营收14.0亿元 同比增长49.7% 毛利率32.01% 同比上升1.53% [2][3] 渠道发展 - 线上渠道营收占比78.4% 其中抖音系平台贡献14.78亿元 占比27.0% [4] - 线下分销业务营收9.4亿元 同比增长40.2% [4] - 国民零食店数量达353家 收入1.8亿元 [4] - 通过"D+N"全渠道协同体系实现线上线下均衡发展 [4] 产品与竞争优势 - 坚果类产品连续八年中国市场销量领先 [5] - 成功打造每日坚果、夏威夷果等多款销售额过亿元明星单品 [5] - 紫皮腰果、开心果等多款产品销量突破五千万元 [5] - 自建工厂提升自产比例 与头部供应商合作保障供应链稳定性 [5] - 自有品牌占比超90% 增强产品粘性和客单价 [5]
三只松鼠20250828
2025-08-28 23:15
**三只松鼠 2025年上半年业绩与战略转型关键要点** **一 公司业绩与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收入环比改善 二季度整体收入增长20%[3] - 国际坚果原料成本上涨10%-15% 对毛利和净利造成挑战[3][22] - 线上平台费率提高 运营成本增加[3][6] - 供应链基地建设导致折旧摊销费用增加[14] **二 战略转型与核心举措** - 从同质化竞争转向品质化与差异化战略 聚焦“好品适价”[5][10] - 通过规模集采 预付比例提升 自建工厂控制成本[4][22] - 测试国际原料中国化 坚果礼盒混搭等优化措施[4][22] - 全国化供应链布局新增西南简阳和广东佛山基地 目标资产占比达六成[2][14] **三 渠道战略与业态创新** - 线下分销和货架电商为优先级首位[4][16] - 开设300多家国民零食店及首家自由品牌生活馆 反馈良好[3][9] - 计划年底在芜湖开设新生活馆店铺[9][11] - 电商思维重构线下分销体系 采用跨品类极优化控企模式[2][11] - 公域流量转化私域流量 关注客户评价和回购率[2][10] **四 产品与品类策略** - 核心品类为每日坚果 开心果 瓜子 AD钙奶 乳酸菌饮料 坚果八宝粥等[11][27] - 新增几十款饮料商品 预计保留十几个大单品[11] - 重点发展品类包括1号蛋 手撕包 蜀香牛肉 魔芋等[27] - 瓜子品类目标体量5亿至10亿[28] **五 组织创新与运营能力** - 508名“迷你CEO”机制打破部门壁垒 实现品销合一[2][8][17] - 网络型组织模式提升市场响应速度[8][17] - 具备跨品类多品牌自有品牌管理能力[11] **六 市场与行业挑战** - 线上平台流量结构变化 短视频电商仍为新品推广重要阵地[6][16][20] - 即时零售赛道为长期机会 考虑依托门店或直接合作渠道[21] - 港股上市根据业绩和战略需求推进 不流血发行[24] - 天猫渠道上半年下滑 受年货节因素影响[25] **七 供应链与产能布局** - 全国四大直营基地及坚果 零食工厂产能逐步饱和[5] - 为沃尔玛提供每日坚果 为奥乐齐提供开心果[5][7] - 年底三个临时工厂投产 2026年新增四个工厂[14] - 区域化供应链加强渠道合作[26] **八 增长目标与调整** - 分销渠道保持增长势头 但距全年目标仍有差距[20] - 股权激励可能根据市场变化调整[19] - 短期利润承压 三季度调整投流及利润策略[18]
三只松鼠(300783) - 300783三只松鼠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828
2025-08-28 15:58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54.78亿元 [1] -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1.38亿元 [1] - 二季度营收同比增长超20% [1] - 小鹿蓝蓝营收4.37亿元 [4] 成本与利润压力 - 坚果原料成本上涨导致礼包利润下滑 [1] - 线上平台流量变化使费率提升 [1] - 线下分销市场费用投入增加 [1] 渠道发展策略 - 综合电商为业务基本盘 [2] - 短视频电商定位"品类发动机" [2] - 线下分销二季度实现翻倍增长 [1] - 自有品牌生活馆为首要机会业态 [2] 产品战略转型 - 从性价比向品质化、差异化升级 [1][2] - 坚果为核心心智品类 [3] - 具备沃尔玛、奥乐齐代工资质 [3][4] - 零食大单品包括手撕面包、蜀香牛肉等 [4] 组织与供应链能力 - 布局全国四大集约基地及自有工厂 [2] - 建立"小而美"经营体网络型组织 [2] - 实现核心品类自主生产能力 [2][3] 子品牌与新品类拓展 - 小鹿蓝蓝推出care/plus子品牌及出海业务 [4] - 孵化火鸡面、螺蛳粉等超百万级新品 [4] - 探索魔芋、AD钙、瓜子等大单品机会 [4]
营收54.78亿,二季度增速超20%,三只松鼠公布最新财报
中国经济网· 2025-08-28 14:49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54.78亿元,归属母公司净利润1.38亿元 [1] - 二季度整体营收增速超20%,线下分销渠道销售实现翻倍增长 [1][2] - 分销业务营收9.38亿元,同比增长40.21% [5] 战略布局 - 推行"高端性价比"总战略,深化"全品类、全渠道"布局 [1] - 构建"D+N"全渠道体系,试水乳饮饮料及日销品铺市 [1][2] - 向"制造、品牌、零售"前后一体化模式推进 [1][5] 组织变革 - 实施"品销合一网络型组织",以互联网化理念替代科层制管理 [3] - 建立近500个小而美经营体,培养超500名MINI CEO [3] - 组织聚焦产品适配市场,实现内外部高度协同 [3] 产品与品类 - 累计上线13492款SKU,年销售超千万SPU达301款 [3] - 打造每日坚果、夏威夷果等亿级大单品及多款五千万级单品 [3] - 自有品牌生活馆SKU超1000款,自有品牌率超90% [6] 渠道拓展 - 线下分销二季度翻倍增长,试水即时零售新业态 [2] - 首家自有品牌全品类生活馆开业三天销售额突破100万元 [6] - 生活馆覆盖米面粮油、生鲜蔬果、现制烘焙及日化洗护全品类 [6] 品牌矩阵 - 孵化小鹿蓝蓝care/plus、超大碗、蜻蜓教练等新品牌 [7] - 布局母婴用品、健康轻食、宠物食品等垂直品类 [7] - 推出高端坚果品牌"大满坚果"及咖啡品牌"第二大脑" [7] 供应链建设 - 聚焦四大集约基地,新增华南(广东佛山)供应链基地 [7] - 扩展华东南陵零食产业园,实现全国化供应链布局 [7] - 通过"一区一品一链"战略打造全品类经营格局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