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汽车饰件总成产品
icon
搜索文档
领益智造: 公司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报告书(草案)(上会稿)(摘要)
证券之星· 2025-08-01 00:26
交易方案概况 - 公司拟通过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及支付现金方式收购江苏科达66.46%股权 交易价格为33,230.00万元[6][8][9] - 交易对方包括常州优融 上海迈环 万里扬管理 芜湖华安 常州青枫 常州星远 常州超领 江苏信保等8名机构[6][8] - 公司拟向不超过35名特定对象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 金额不超过20,739.63万元[6][8][15] 标的资产情况 - 江苏科达主营业务为汽车饰件总成产品的研发 设计 生产和销售 属于汽车制造业下的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行业[8] - 标的公司100%股权评估值为50,500.00万元 较2024年12月31日归属于母公司股东账面净资产24,747.72万元增值25,752.28万元 增值率104.06%[9][38] - 标的公司拥有多家整车厂商一级供应商资质 核心客户包括奇瑞汽车 上汽集团 江淮汽车 理想汽车 比亚迪等知名车企[6][36] 支付方式安排 - 交易总对价33,230.00万元中 现金支付9,938.67万元 可转换公司债券支付23,291.33万元[9] - 差异化定价安排:常州优融和上海迈环对应江苏科达100%股权估值43,984.70万元 而其他财务投资人对应估值在66,191.61万元至74,561.47万元之间[9][11] - 初始转股价格确定为6.50元/股 不低于定价基准日前60个交易日股票交易均价的80%[14] 募集资金用途 - 募集配套资金20,739.63万元中 9,938.67万元用于支付现金对价 占比47.92%[16] - 10,025.96万元用于补充标的公司流动资金及偿还银行贷款 占比48.34%[16] - 775.00万元用于支付中介机构费用 占比3.74%[16] 协同效应分析 - 交易完成后公司将快速切入汽车饰件行业 获得汽车内外饰件系统零部件及模具的设计 制造及销售能力[16] - 公司将共享江苏科达的客户资源 拓宽新的客户渠道及应用领域 促进销售协同[17][22][48] - 公司将利用海外运营经验优势 助力江苏科达跟随下游客户完成出海建厂 实现属地化布局[22][48] 财务影响 - 交易完成后公司总资产将从4,516,119.23万元增至4,668,378.60万元 增加152,259.37万元[20][30] - 营业收入将从4,421,122.44万元增至4,511,006.79万元 增加89,884.35万元[20][30] - 基本每股收益保持0.25元/股不变 不存在摊薄当期每股收益的情况[21][31] 业绩承诺安排 - 业绩承诺方常州优融和上海迈环承诺标的公司2025-2027年度净利润分别不低于4,700万元 5,600万元和6,500万元[26] - 业绩补偿金额以业绩承诺方取得的可转债对价金额为上限 补偿覆盖率为47.25%[39] - 业绩承诺期届满后还将进行减值测试 如减值额大于已补偿金额 业绩承诺方需另行补偿[28] 交易进展 - 本次交易尚需取得深交所审核通过和中国证监会注册[2][22] - 公司控股股东 实际控制人及董事 高级管理人员承诺自首次披露交易信息至实施完毕期间不减持股票[23][24] - 交易对方承诺提供信息真实 准确 完整 如存在虚假记载 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将依法承担赔偿责任[3][4]
领益智造: 公司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报告书(草案)(修订稿)(摘要)
证券之星· 2025-07-23 00:27
交易方案概况 - 公司拟通过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及支付现金方式购买江苏科达66.46%股权,交易价格为33,230万元 [8][9] - 交易对方包括常州优融、上海迈环等8名机构,支付方式为可转债和现金相结合 [8][9] - 公司拟向不超过35名特定对象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不超过20,739.63万元 [9][16] 标的公司情况 - 江苏科达主营业务为汽车饰件总成产品的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属于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业 [9] - 标的公司100%股权评估值为50,500万元,增值率104.06% [9][11] - 标的公司2024年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为2,723.45万元 [18] 交易影响 - 交易完成后公司总资产将增加152,259.37万元,营业收入增加89,884.35万元 [18] - 基本每股收益保持0.25元/股不变,不存在摊薄情况 [18][28] - 公司将快速切入汽车饰件行业,深化在汽车产业领域的布局 [17][41] 交易条款 - 可转债初始转股价格为6.50元/股,存续期限为6年 [12][13] - 设置转股价格修正条款和赎回条款,但未约定回售条款 [13][14] - 业绩承诺方承诺标的公司2025-2027年净利润分别不低于4,700万元、5,600万元和6,500万元 [24][25] 协同效应 - 战略协同:帮助公司分散主营业务风险,优化收入结构 [42] - 客户协同:共享江苏科达客户资源,拓宽新应用领域 [43] - 出海协同:利用公司海外运营经验助力标的公司国际化布局 [44]
领益智造收购江苏科达获深交所受理,深化赋能汽车业务
新浪财经· 2025-06-13 13:16
中国汽车行业整体态势 - 前5个月汽车产销量同比增长均超10%,行业呈现稳中向好态势 [1] - "两新"政策加力扩围、车企新品投放、多地车展促销等因素驱动消费活力释放 [1] - 新能源汽车产销快速增长,自主品牌向上发展,汽车出口增速明显提高 [1] 领益智造收购江苏科达交易细节 - 拟以发行可转债及支付现金方式收购江苏科达66.46%股权,交易价格3.32亿元 [1] - 拟向不超过35名特定对象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不超过2.07亿元 [1] - 江苏科达100%股权评估值5.05亿元,较账面净资产增值2.58亿元,增值率104.06% [3] 江苏科达业务与客户资源 - 专注汽车饰件总成产品研发设计生产,拥有65项专利 [2] - 一级供应商客户包括奇瑞汽车、上汽集团、比亚迪、理想汽车、江淮汽车等 [2] - 配套车型涵盖鸿蒙智行智界S7、艾瑞泽8、星纪元ES、理想L7/L8/L9等热门车型 [2] 业绩承诺与协同效应 - 业绩承诺方承诺江苏科达2025-2027年净利润分别不低于4700万、5600万、6500万元 [3] - 领益智造汽车及低空经济业务2024年收入21.17亿元,同比增长52.90% [3] - 收购后将实现从Tier2向Tier1转型,共享客户资源并拓展海外市场 [2][3] 产业链跨界融合趋势 - 消费电子产业链企业凭借技术积累跨界进入汽车供应链 [1] - 领益智造已布局动力电池结构件、柔性软连接母排等汽车精密部件 [3] - 未来将结合AI终端硬件制造优势,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实现协同发展 [3]
政策“组合拳”激活深市并购 “三好”格局引领资本市场加速升级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5-18 19:40
政策改革与市场响应 - 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深化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市场改革的意见》("并购六条")后,深交所已高效召开8次审议会议,加速发行股份类重组项目落地[1] - 2025年5月16日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沪深北交易所同步修订配套规则,预示并购市场将进入新一轮政策利好周期[1] - 简易审核程序将符合条件的项目审核时间压缩至受理后5个工作日内出具意见,证监会注册时间同步缩短至5个工作日,显著提升效率[2] 龙头企业并购案例 - 中钨高新作为全球硬质合金龙头,通过快速审核机制在50天内完成收购全球最大钨矿资源企业的项目,创深市注册制改革后首单快速审核范例[3] - 华大九天拟全资收购芯和半导体,整合后形成从芯片到系统级的EDA解决方案能力[4] - 领益智造拟收购江苏科达66.46%股权,切入汽车饰件总成市场,构建消费电子与汽车双业务线[4] 并购方案创新与产业整合 - 内蒙古电投能源拟收购大股东旗下煤电公司100%股权,推动"煤电+新能源"协同发展模式[5] - 麦捷微电子收购亏损但掌握合金磁粉芯核心技术的企业,实现电子变压器全链条生产[5] - 富乐德科技采用"股份+定向可转债"组合支付方式,满足59名交易对方的多元化对价需求[6] 行业影响与监管导向 - 政策推动下深市并购案例呈现行业广泛性(涵盖硬质合金、EDA、汽车饰件、煤电等)和交易模式多样性[1][4][5] - 深交所明确将提高监管包容度,支持上市公司通过并购服务国家战略,同时强化对不当交易的监管[6]
“果链”企业加速进军“车链”,领益智造开启降维进击之路?
全景网· 2025-04-25 16:22
消费电子企业跨界汽车行业的优势 - 消费电子产业链企业凭借深厚积累跨界进军汽车行业,展现出显著优势,小米作为典型案例,自2021年进入新能源汽车赛道后转型成果突出[1] - 小米依托消费电子业务构建的庞大供应链体系,拥有强大议价能力,并将精细化成本管理经验迁移至汽车制造,快速搭建汽车供应链体系[1] - 小米首款车型SU7自2024年上市后迅速走红,截至2025年初交付量超13.5万辆,订单积压达15-18万辆,平均交付周期延长至五个月以上[1] 领益智造的精密制造技术优势 - 领益智造在消费电子精密制造领域深耕多年,制造精度达微米甚至纳米级,工艺把控炉火纯青,为苹果等品牌提供精密结构件和功能模组[2] - 进入新能源汽车行业后,公司精密制造优势延续,电池结构件如方壳、电芯钢/铝外壳等对精度要求极高,领益智造产品质量超越部分传统汽车零部件企业[2] 研发创新与AI技术迁移 - 消费电子行业快节奏竞争促使企业持续投入研发,领益智造在AI终端硬件精密制造领域积累丰富经验,可迁移至汽车智能化转型[3] - 公司在消费电子中积累的小型化、集成化设计经验可应用于汽车智能座舱零部件设计,解决传统汽车零部件企业技术瓶颈[3] 成本控制与供应链管理 - 消费电子企业通过大规模生产降低成本并构建高效供应链体系,领益智造作为"果链"企业深谙此道,可优化汽车零部件生产流程[4] - 小米复用手机领域供应链资源,与宁德时代等合作降低电池成本,领益智造可借鉴此类模式,以性价比赢得市场份额[4] 领益智造收购江苏科达的战略布局 - 领益智造2024年汽车及低空经济业务收入达21.17亿元,同比增长52.90%,收购江苏科达是其在汽车领域布局的关键一步[5][6] - 江苏科达为奇瑞、上汽、比亚迪等一级供应商,收购后公司产品矩阵将丰富,单车配套价值有望从300-500元提升至2000-3000元[6] - 交易价格3.32亿元对应江苏科达2024年PE为9.02倍,低于行业平均20倍,交易对手承诺2025-2027年扣非净利润合计不低于1.68亿元[7] 技术协同与市场前景 - 江苏科达的汽车饰件开发能力与领益智造精密制造能力互补,可加速高端内饰件国产替代并提升附加值[6] - 领益智造全球58个生产据点及研发中心结合江苏科达整车厂优势,有望拓展国际市场并配合整车企业属地化布局[6] - 江苏科达与小鹏汇天合作探索飞行汽车技术,站在汽车行业创新前沿,未来发展潜力巨大[7]
领益智造时隔4月再融资:标的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98% 30亿定增募投项目均无疾而终
新浪证券· 2025-04-24 15:21
领益智造收购江苏科达交易分析 - 公司拟发行可转债募资收购江苏科达66.46%股权 同时定增募集配套资金2.07亿用于支付现金对价、补流及还贷 [1] - 标的公司主营汽车内饰件 主要客户为奇瑞、上汽、比亚迪等车企 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达97.81%-98.19% [2][3] - 标的评估增值率达104% 负债率高达80%以上 其中应付票据及账款合计7.94亿占总资产60% 经营现金流持续为负 [3][6] 标的公司财务状况 - 江苏科达2023-2024年营收分别为7.98亿和8.83亿 归母净利润2532万和4098万 但经营现金流分别为-195万和-2301万 [3] - 公司客户集中度极高 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连续两年超97% 存在重大依赖风险 [3] - 负债结构不合理 2024年末应付账款类负债占比达60% 显示严重资金链压力 [3] 领益智造业务扩张路径 - 公司以模切业务起家 通过多次收购拓展至光伏、新能源车、机器人等领域 此次收购将新增汽车内饰业务 [6] - 2024年成立AI研发中心 探索XR、机器人等AI终端硬件应用 [6] - 历史收购包括赛尔康充电器业务、浙江锦泰新能源业务等 显示多元化发展战略 [6] 公司融资行为异常 - 2024年12月刚完成21.4亿可转债募资用于8个新项目 但2020年30亿定增的3个项目全部终止 [7][8] - 在资金紧张情况下仍计划斥资2-4亿回购股份 用于股权激励 与持续融资行为矛盾 [10] - 近年来频繁融资但资金状况未见改善 显示财务管理策略存在疑问 [8][10] 交易合理性存疑 - 标的公司业绩与现金流背离 负债高企 收购必要性值得商榷 [1][3] - 公司主业已过度多元化 持续收购可能加剧管理难度 [6] - 历史募投项目多次失败 新项目执行能力受市场质疑 [7][8]
消费电子厂商加码汽车产业链布局 领益智造拟3.32亿元收购江苏科达66.46%股权
证券日报网· 2025-04-22 21:01
收购交易概述 - 领益智造拟以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及支付现金方式收购江苏科达66.46%股权 交易价格为3.32亿元[1] - 江苏科达100%股权评估值为5.05亿元 交易基准日为2024年12月31日[1] - 公司拟向不超过35名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配套资金 金额不超过2.07亿元[2] 标的公司业务表现 - 江苏科达主营汽车饰件总成产品研发设计生产销售 是上汽集团和比亚迪等整车厂商一级供应商[2] - 2023年及2024年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2531.99万元和4097.88万元 2024年营收达8.99亿元[2][3] - 2024年与广东汇天航空航天科技达成合作 共同攻关飞行汽车相关技术[2] 战略转型价值 - 收购后汽车业务实现从Tier2向Tier1供应商转型 增强客户黏性与业务稳定性[2] - 获得汽车内外饰件系统及模具设计制造能力 形成互补的国内外客户资源[2] - 动力电池结构件等现有业务与江苏科达协同 拓宽客户渠道与产品应用领域[2] 汽车业务发展现状 - 公司已布局动力电池结构件/柔性软连接母排/注塑件等精密结构件产品[3] - 2024年汽车及低空经济业务收入21.17亿元 同比增长52.90%[3] - 收购江苏科达后将实现汽车业务规模快速扩张[3] 行业趋势与案例 - 头部车企优先选择具备消费电子基因的供应商 看重量产能力与成本管控优势[3] - 消费电子厂商多通过收购合作进入汽车产业链 如立讯精密收购Leoni AG股权推进汽车线束业务全球化[4] - 立讯精密与轻舟智航合作开发智能辅助驾驶软硬一体技术解决方案[4] 同业业绩表现 - 深圳顺络电子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14.61亿元 同比增长16.03%[4] - 其中汽车电子业务销售额3.14亿元 同比增长65.46% 成为增长最快板块[4] 产业链发展策略 - 消费电子厂商需构建技术+生态双重护城河 强化垂直整合能力[5] - 从单一制造向设计-研发-方案输出延伸 深度绑定车企联合研发需求[5] - 差异化布局高附加值环节 提高自研能力及比例[5]
领益智造收购江苏科达 配套“鸿蒙智行”切入“飞行汽车”
证券时报网· 2025-04-22 10:19
收购交易核心条款 - 领益智造拟通过发行可转换债券及支付现金方式收购江苏科达66.46%股权 交易价格3.32亿元 对应江苏科达100%股权估值5.05亿元 [1] - 公司拟向不超过35名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配套资金 金额不超过2.07亿元 [1] 标的公司业务属性 - 江苏科达为汽车饰件总成研发制造企业 拥有65项专利 是奇瑞、上汽、比亚迪、理想、江淮等整车厂商一级供应商 [2] - 主要配套车型包括鸿蒙智行智界S7、艾瑞泽8、星纪元ES、理想L7/L8/L9、比亚迪海豹/夏、腾势D9等 [2] - 2024年11月与小鹏汇天达成合作 共同攻关飞行汽车技术 [2] 协同效应与战略转型 - 收购后公司汽车业务将从Tier2转型为Tier1 切入汽车饰件行业 获得内外饰件系统及模具设计制造能力 [3] - 可共享江苏科达客户资源 拓宽应用领域 并利用海外运营经验助力下游客户出海建厂 [3] - 公司2024年汽车及低空经济业务收入21.17亿元 同比增长52.90% 已布局动力电池结构件及精密结构件产品 [3] 财务绩效与承诺 - 江苏科达2023年归母净利润2531.99万元 2024年增长至4097.88万元 [4] - 业绩承诺方保证2025-2027年净利润分别不低于4700万元、5600万元和6500万元 [4] - 江苏科达2024年营收8.99亿元 收购后将快速扩张公司汽车业务规模 [4] 行业发展趋势 - 新能源汽车市场在政策推动下高速增长 智能化、电动化趋势提升对轻量化结构件、车载屏幕、车规芯片等产品需求 [5] - 公司可通过AI终端硬件精密制造优势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实现跨越式发展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