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湿纸巾
icon
搜索文档
瑞银:维持恒安国际(01044)“买入”评级 目标价升至29.5港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8-25 14:18
财务预测调整 - 瑞银将恒安国际2025至2027年盈利预测上调1%至4% [1] - 同期收入预测上调1%至2% [1] - 目标价由27.7港元上调至29.5港元并维持买入评级 [1] 2025年上半年业绩表现 - 公司收入同比下降0.2% [1] - 净利润同比下降2.6% [1] - 剔除汇兑收益后净利润实际下降约12% [1] 业务板块表现 - 纸巾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 [1] - 卫生巾业务收入同比下降14% [1] - 湿纸巾产品表现稳健 [1] - 中低端纸尿裤产品因竞争加剧导致销售下跌 [1] 市场竞争与展望 - 纸巾市场竞争情况优于预期 [1] - 卫生巾及纸尿裤领域竞争加剧 [1] - 公司预期纸巾销售将保持稳健增长 [1] - 卫生产品毛利率预计在2025年下半年改善 [1]
恒安国际:上半年实现营收118.08亿元,将把握卫生用品行业整合带来的机遇
证券时报网· 2025-08-25 00:18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营收118.08亿元 同比基本持平 [1] - 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利润13.73亿元 每股基本收益1.206元 [1] - 董事会宣布派发中期股息每股0.70元 总派发金额8.13亿元 [1] 业务板块表现 - 纸巾业务销售收入同比上升3.2%至71.74亿元 占总收入60.8% [3] - 湿纸巾销售大幅上升34.7%至7.97亿元 占纸巾业务比例提升至11.1% [3] - 卫生用品业务销售收入下跌14.4%至33.04亿元 占总收入28.0% [3] - 卫生用品业务较去年下半年环比增长7.3% 显示复苏迹象 [3] 产品表现 - 高端卫生巾产品"天山绒棉"系列销售大幅增长26.4% [3] - 高档纸尿裤产品"Q MO"销售额达3.4亿元 同比增长6.6% [3] - 成人纸尿裤业务销售额持续上升 受益于市场规模扩大和渗透率提升 [3] 渠道发展 - 电商及新零售渠道销售收入增长7.9%至40.6亿元 占总销售比例34.4% [4] - 电商渠道对纸巾业务销售贡献约40.5% 对卫生用品业务贡献32.5% [4] - 公司将持续拓展电商品牌旗舰店及新兴渠道 提升数据分析能力 [4] 战略与展望 - 卫生巾安全问题成为公司关注重点 企业标准高于国家标准 [5] - 高毛利率主要用于支撑卫生巾业务较高的营销费用 避免价格竞争 [5] - 计划进行产能扩充及技术升级 包括重庆三期及湖北二期项目 [5] - 卫生巾行业降价促销趋势将持续 但育儿补贴政策有望促进纸尿裤需求扩容 [6] - 公司将坚守稳定价格战略 保持稳健流动资金 把握行业整合机遇 [6]
七度空间等销量显著下跌!恒安国际上半年营收净利双下滑
南方都市报· 2025-08-22 17:29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集团营收同比下滑0.2%至118.08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2.6%至13.73亿元,毛利率同比下滑1%至32.3% [1] - 卫生用品收入同比下滑14.4%至33.04亿元,分部利润同比下滑31.3%至7.09亿元 [2] - 纸巾产品收入同比增长3.2%至71.74亿元,分部利润同比增长2.0%至3.13亿元 [2] - 其他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9.1%至1.33亿元,分部利润同比增长72.7%至1.33亿元 [2] 业务结构 - 卫生用品营收占比28.0%但利润占比达61.04%,纸巾业务营收占比60.8%但利润贡献仅27.1% [4] - 电商及新零售渠道销售收入同比增长7.9%至40.6亿元,占集团整体销售比例从31.8%提升至34.4% [3] - 电商渠道对纸巾业务和卫生用品业务的销售贡献分别达40.5%和32.5% [3] 卫生用品业务 - 卫生巾产品销量显著下跌,叠加原材料绒毛浆价格上升导致毛利率同比下滑2.2%至57.3% [4] - 国内品牌采取激进促销策略抢夺市场份额,尤其在电商渠道明显,对卫生巾和中低端纸尿裤销售形成冲击 [4] - 2024年卫生巾业务收入同比下滑8.09%至56.78亿元,分部利润同比下滑12.95%至20.17亿元 [4] 纸巾业务 - 国内纸巾市场促销竞争趋缓,定价压力减少,毛利率同比增长2.3%至21.9% [6] - 湿纸巾销售额同比增长34.7%至7.97亿元,营收占比从8.5%提升至11.1% [6] - 2024年纸巾业务收入同比下滑2.37%至134.22亿元,分部利润亏损2.45亿元(2023年盈利2.44亿元) [6] 战略方向 - 持续推进产品升级和高端化布局,专注湿纸巾品类并提升其市场份额 [4][6] - 适度投放促销费用并持续提高高端产品销售占比 [6] - 预期高端高毛利产品保持稳定增长,在原材料价格平稳下毛利将维持稳定 [6]
广东夫妇IPO:一年从非洲进账30亿
投资界· 2025-08-17 16:36
公司背景 - 乐舒适有限公司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 中金公司 中信证券 广发证券(香港)为联席保荐人 [4] - 公司由70后夫妇沈延昌和杨艳娟创办 两人毕业于哈尔滨工程大学 早年创办森大集团 聚焦非洲市场 [4] - 乐舒适脱胎于森大集团内部快消品业务 主营婴儿纸尿裤 卫生巾等卫生用品 在非洲市场家喻户晓 [4] - 2024年公司收入约4.5亿美元(约32亿元人民币) 其中婴儿纸尿裤品类收入达3.4亿美元(约24亿元人民币) 占比75.3% [12] 发展历程 - 2000年沈延昌和杨艳娟在广州创办广州奥柯耶经贸有限公司(森大集团前身) 初期出口建材 日用品等产品 [6] - 2004年正式成立森大集团 落户广州 业务涵盖家装建材 快速消费品 五金百货三大板块 [7] - 2009年乐舒适作为森大集团内部业务分部开展业务 在加纳推出Soft care婴儿纸尿裤 进军西非市场 [8] - 2018年开始在非洲建设生产设施 实施本地化生产与销售 [10] - 2025年初获得国际金融公司(IFC)3000万美元投资 用于扩产及营运资金 [15] 业务表现 - 2024年非洲市场占公司收入的98% 婴儿纸尿裤及卫生巾市场渗透率仅为20% 远低于欧美和中国市场70%-86%的水平 [12][13] - 2024年婴儿纸尿裤平均每片售价8.29美分(约0.59元人民币) 卫生巾 婴儿拉拉裤等产品也采取高性价比策略 [14] - 2024年婴儿纸尿裤销量达41亿片 卫生巾销量16亿片 自2022年起复合年增长率分别为17.3%和30.6% [14] - 截至2025年4月30日 公司在非洲布局8个生产工厂及51条生产线 总设计年产能为婴儿纸尿裤63亿片 婴儿拉拉裤3.5亿片 卫生巾28.5亿片 湿巾93亿片 [14] - 以2024年销量计算 公司在非洲婴儿纸尿裤和卫生巾市场份额分别为20.3%和15.6% 均排名第一 [14] 行业趋势 - 广东上市公司中超过六成选择"出海" 出海公司数量及境外业务收入规模位居全国第一 [7] - 中国企业出海成功率不足20% 近年来出海逻辑从"比海外产品更好"转向基于用户需求进行创新 [18][19] - 传音控股在非洲超越三星成为最大手机供应商 大行科工 乐欣户外等企业也在海外市场取得显著成绩 [17][18]
2025中国快消市场一季度纵览
凯度· 2025-05-09 07:2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一季度消费市场稳中有涨,少量高频理性消费,户内快消品市场增长平稳,消费者购买习惯转变,食品饮料和日化品类均呈少量高频购买趋势,小规格发展不可忽视 [69] - 本土产品正当时,进口产品持续承压,进口产品增长承压,价格下降速度快于市场均值,消费者对进口需求下降,增加购买本土产品 [70] - 近场化、便利化趋势延续,零售业态两极化发展,渠道多元化发展,零售商需围绕“质价比”和“品质服务”寻找可持续化发展,即时零售战火升级 [71] - 家外市场欣欣向荣,节庆家外细分场景和渠道的增长红利需把握,一季度家外市场客流双位数增长,春节消费再创新高 [72] - “单身经济”蕴藏着多元化的消费需求,一人户人口比重逐年攀升,消费理念不同,品牌需针对性布局产品结构 [7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市场整体情况 - 2025年一季度中国经济运行态势向好,快速消费品市场增速回暖,GDP增长率+5.4%,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4.9%,城镇消费品零售总额+4.5%,中国城镇快速消费品市场增长率+4.2% [5][6] - 市场整体向好,食品及日化类较上季度提速,各品类呈少量多频购买趋势,乳品持续承压,快消品销售额+4.2%,购买频次+6.3%,单次购买量-0.4%,购买均价-2.3% [8][11] 消费者购买行为 - 满足当下需求成购物主需求,多数食饮类呈小规格化增长,如常温牛奶、巧克力等小规格产品销额增速显著 [12][13] - 购买频次提升体现消费者碎片化购买渠道和多元化场景需求,如湿纸巾、坚果等购买频次增加 [15][17] 进口产品情况 - 进口产品增长承压,源于均价下行,前三进口产品来源国家销额下滑,美国-13.9%,法国-10.2%,日本-18.5% [18][19] 市场渠道情况 - 下线市场拉动消费,消费者对近场和便捷消费需求增强,全渠道销售额增长率+4.2%,现代渠道+2.5%,线上渠道渗透率+1.1pt,户均花费+6.3% [21][22] - 现代渠道分化持续,物美、家家悦积极加入自主调改,盒马销额增长34%,从多业态发展到双核驱动 [24][25] - 抖音带领兴趣电商继续领跑,对于头部品牌未来仍有很大增长空间,抖音在液态奶、生活用纸等品类的品牌集中度有体现 [31][32] - 即时零售战火升级,平台竞争加剧,前置仓和零售商自营引领增长,美团发布“美团闪购”,京东上线“自营秒送”业务 [34][35] 家外消费市场 - 2025年家外消费市场持续繁荣,春节家外消费再创新高,食品饮料家外购买场景客流和人均花费同比有增长 [37][38] - 春节与平日场景需求不同,品牌可针对不同时期场景偏好重点布局,如亲友家中、餐饮等场景客流增速和场景偏好指数有差异 [40][41] - 消费者在杂货店和超市的家外消费增长,零食店和大卖场是春节触达消费者的有效途径,品牌可加强与零食店合作,布局娱乐场所/出游景点 [43][44] 不同家庭形态消费情况 - 成熟家庭、一人户第一季度快消品花费增长强劲,成年家庭销售额增长率+9.9%,一人户+6.5% [51][52] - 一人户更关注自身,带有情绪价值属性的品类更受欢迎,追求高效便捷,如猫粮、漱口水等购买指数较高 [54][55] 健康消费情况 - 国家号召与全民大健康需求双驱动下,企业要把握中国健康消费浪潮机遇,存在健康领航组、消极观望族等五类健康人群 [57][58] - 通过链接沟通行为,可帮助企业精准掌握不同健康人群与品类/品牌的互动规律,助力精准触达目标消费人群 [59] 美妆市场情况 - 美妆市场销量带动市场回暖,熟龄人群和年轻女性群体推动整体美妆市场增长 [66]
新春看消费之美容护理:但闻新人笑,亦闻旧人哭
市值风云· 2025-01-24 18:04
行业概况 - 2023年我国化妆品类零售总额达4,142亿元,较2011年增长近3倍,但2024年1-11月同比下滑1.3%,行业首次出现负增长[3] - 2024年前三季度A股美容护理板块总营收1,011.6亿元,同比增长3.68%,其中市值前十大公司营收345亿元,同比增长11.18%,占比提升至34%[6] - 行业呈现明显分化:头部企业集中度提升(前十大公司营收占比同比增加2个百分点),尾部企业加速出清[6][7] 头部公司分析 爱美客 - 以552亿元市值稳居行业第一,但2024年前三季度营收23.76亿元(+9.5%)、净利润15.86亿元(+11.8%),增速较2020-2023年显著放缓[10][13][15] - 核心产品玻尿酸毛利率达94.8%,净利率66.7%,但季度净利润增速逐季下滑至Q3的2.1%[13][17] - 手握肉毒素、司美格鲁肽等新品管线,研发壁垒构成长期竞争力[22] 珀莱雅 - 市值335.6亿元(行业第二),2024年前三季度营收69.7亿元(+32.7%),双十一蝉联天猫/抖音/京东国货美妆销量榜首[23][25][28] - 多品牌+大单品策略见效,红宝石/双抗等产品驱动增长,2018-2023年收入利润均翻4倍[25][30] 华熙生物 - 市值245.85亿元,功能性护肤品收入连续下滑:2023年37.6亿元(-18.45%),2024H1 13.81亿元(-29.74%)[32][33] - 玻尿酸原料龙头转型遇阻,2023-2024年业绩两连降[36] 稳健医疗 - 市值245.04亿元,健康生活消费品业务(棉柔巾等)2023年收入42.6亿元(+6.4%),占比过半,但难抵医用耗材业务缩水[39][43] - 2024年市值逆势上涨10%,必选消费属性受市场青睐[47] 锦波生物 - 市值183.22亿元,2024年前三季度营收9.9亿元(+91.2%)、净利润5.2亿元(+170.4%),毛利率92.4%[48][50][53] - 胶原蛋白产品技术优势显著,有望颠覆传统玻尿酸市场[56][58] 贝泰妮 - 市值180.83亿元,"薇诺娜"品牌占敏感肌市场20.4%份额,但2024年销售费用率升至50%压缩利润空间[59][61][66] - 2024年前三季度营收40.2亿元(+17.1%),但净利润连续下滑[63][65] 其他公司 - 敷尔佳:械字号面膜毛利率超80%,2024年前三季度营收14.7亿元(+9.5%)[72][76][77] - 丸美生物:缺乏爆款产品,2021-2024年净利润持续低于疫情前水平[79][81][83] - 上海家化:传统品牌老化,2024年前三季度营收44.8亿元(-12.07%),净利润1.6亿元(-60%)[84][87][90] - 百亚股份:卫生巾品牌"自由点"驱动增长,2024年前三季度营收23.2亿元(+57.5%),业绩超2023全年[93][95][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