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ABS

搜索文档
激活“知产”变“资产” 陕国投A助力中西部首单“双标识”知识产权ABS落地
证券日报· 2025-07-16 14:11
陕国投A作为资产服务机构之一,此次通过设立"陕国投·同睿2567013秦创智权1号知识产权资产服务信 托",激活"知产"变"资产",积极助力中西部首单"双标识"知识产权ABS落地。 事实上,陕国投在探索知识产权ABS,助推科创企业拓宽融资渠道,帮助其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并提速实 现科技成果转化的道路上已经早有布局。就在去年,公司曾参与西部首单知识产权ABS,以国有金融机 构身份积极融入赋能本地实体经济发展。 本报讯 (记者殷高峰)中泰—华科创合—西投保西安知识产权1期资产支持证券(以下简称"华科创合 ABS1期")近日在深交所成功发行,这是中西部地区首单"双标识"(专精特新、中小微企业支持)的知 识产权ABS,极具创新示范意义。 据了解,华科创合ABS1期发行规模1亿元,作为"中西部首单",其以西安吉利电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 司、西安奇芯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等8家高新技术企业所拥有的知识产权为基础资产,票面利率2.79%。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 知识产权ABS是一种针对科创企业的金融工具,是以知识产权所产生的未来现金流为基础资产,通过结 构化设计打包成资产支持证券,在资本市场向合格投资者募集资金的融资方式。 据公司2 ...
财通资管REITs产品获奖 以金融之力筑实体根基
证券日报网· 2025-07-13 16:16
公司获奖与产品创新 - 财通资管旗下"常熟经开工业坊1期资产支持专项计划(长江经济带)"获"金萃奖——年度最佳类REITs产品",这是公司第六次获得该奖项 [1] - 获奖产品是全国首单长江经济带主体贴标类REITs,于2025年1月13日发行,创新性地将国家战略与地方产业升级需求结合 [1] - 产品优化了当地企业融资成本、畅通融资渠道,放大国有资本的产业投资与运营功能,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提供"产融结合"样板 [1] 行业活动与奖项 - 第九届不动产证券化与REITs高峰论坛暨"金萃奖"年度颁奖盛典在上海举行,该论坛是国内不动产证券化与REITs行业具有影响力的年度交流平台 [1] - "金萃奖"评选从推动行业创新、促进市场健康发展、提升资产质量、优化投资回报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判,旨在打造行业标杆 [1] 公司业务发展 - 财通资管发挥券商资管牌照优势,成功发行多单创新资产证券化项目,包括全国首单包含游戏动漫版权的知识产权ABS、首单清洁能源持有型不动产ABS等 [2] - 公司运用资产定价能力与投融端需求匹配能力,为实体经济提供融资支持并助力融资主体强化自身功能 [2] - 2023年上半年公司发行33只ABS产品,合计发行规模259.8亿元,排名行业第八 [2] - 截至2023年6月底,公司累计发行206只ABS产品,合计发行规模1650.9亿元 [2]
“知识就是财富”照进现实,超200亿知识产权ABS行至何处|新产业金融观察③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08 12:55
知识产权证券化发展概况 - 国际首例知识产权证券化实践为1997年发行的鲍伊债券,国内首只标准化产品"第一创业-文科租赁一期资产支持专项计划"于2018年获批 [1] - 截至2025年6月3日全国知识产权ABS累计发行规模超200亿元,2024年发行57单规模98.06亿元同比增25.97% [1][2] - 知识产权ABS主要服务缺乏传统抵押物的中小科创企业,2024年优先级证券加权平均发行利率2.42%较AAAsf级利差缩窄至0.18% [8][9] 市场结构与发行特征 - 发起机构集中度高,2024年前五大机构发行规模占比74.68%,其中深圳市中小担和高新投小贷合计占比58.80% [2][4] - 单笔发行规模通常在1亿元左右,底层资产类型扩展至农业、新能源汽车、中医药专利等新兴领域 [4][5] - 深圳为最大发行城市,累计发行99单规模219.06亿元占全国过半,形成"国资主导+政府补贴+市场参与"的深圳模式 [9][10][12] 跨境融资与运作模式创新 - 深圳探索深港跨境融资模式,通过"知识产权在岸质押+跨境反担保"实现境外募资,单项目融资额度200万元可分批入境 [5][6] - 典型运作模式为:企业质押知识产权→小贷公司放款→担保增信→资产证券化,如高新投4600万元专项计划融资成本低至2.45%/年 [7][8] 行业发展瓶颈与改进方向 - 市场认知度不足导致流动性受限,部分企业对操作流程存在疑虑需加强宣传 [13][14] - 知识产权估值存在技术、法律等多维度难题,需建立专业评估机构并统一标准 [14] - 风险管理依赖分层设计、差额补足等增信措施,企业治理水平直接影响坏账风险 [14][15]
信用赋能深圳宝安科创企业走向资本市场——东方金诚“信用赋能产业发展”系列沙龙活动(深圳场)成功举办
新浪财经· 2025-05-13 16:42
活动概述 - 东方金诚联合深圳市宝安区科技创新局、深圳高新投集团和湘财证券举办"信用赋能 科创腾飞——宝安区成长性科创企业债券融资分享会" [1] - 活动聚焦"信用评级+金融工具双轮驱动"模式 通过政策解读、案例解析及资源对接助力科创企业债券融资 [1] - 目标为建立"技术-资本-产业"良性循环 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1] 东方金诚的科创服务 - 公司立足国有信用评级机构专业优势 响应国家支持科技创新政策 发布科技创新型企业信用评级方法及模型 [3] - 通过"政策-评级-增信-承销"闭环服务 引导企业运用科创票据、知识产权ABS等工具降低融资成本 [3] - 在全国多地开展科创债专题活动 深圳站是"信用赋能产业发展"系列沙龙的第三场 此前已在上海、四川落地 [4] 宝安区科创企业支持举措 - 宝安区政府通过政企协同搭建融资平台 帮助轻资产、高研发企业突破融资瓶颈 加速成果转化 [3] - 活动是落实"科技金融"战略的务实之举 未来将建立常态化对接机制 推动政策、评级、担保与资本联动 [3] 专题分享内容 - 东方金诚评审中心信评委副主任张佳丽解析信用评级在打通"科技-产业-金融"循环的作用 [3] - 基于汽车产业信用评级方法与模型 针对性分享信用评级如何赋能宝安区科创企业走向资本市场 [3] 未来规划 - 东方金诚将继续联合地方政府搭建产融对接平台 通过信用赋能助力科创企业高质量发展 [4] - 凭借评级专业技术积淀和全国实践经验 为科创企业注入专业动能 [4]
福建:支持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领域项目发行REITs产品
快讯· 2025-05-12 14:51
资本市场服务科技型企业政策 - 福建省提出深挖债券市场服务科技创新潜力 加强与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境内外证券交易所和债券承销机构合作 [1] - 常态化摸排企业发债融资需求 鼓励优质科技型企业发行科创票据、科创公司债 [1] - 探索发行知识产权ABS、技术产权ABS等资产证券化产品 [1] 增信支持与REITs发展 - 发挥AAA级担保增信机构作用 为省内民营科技型企业发债提供增信支持 [1] - 强化公募REITs产品政策与信息互通 支持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项目发行REITs [1] - 鼓励REITs回收资金用于科技创新领域投资 [1]
四川提升金融外汇服务工作实效 对申请“天府外贸贷”的涉美贸易企业开通绿色通道
四川日报· 2025-05-07 12:42
金融机构支持稳外贸措施 - 中国进出口银行四川省分行将外经贸企业专项信贷额度扩大至800亿元,设立不少于50亿元对外投资合作专项额度,优先安排小微外贸企业政策性融资产品研发推广,支持外贸企业开拓非美市场并对涉美进口企业进行多维研判提示 [1] - 中国银行四川省分行建立"总行—省行—辖属行"三级联动机制,对涉美企业实行"一户一策"分层管理,成立涉美复杂结算业务专项工作小组,推出赠送20万至50万美元结汇期权服务 [1] - 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四川分公司加强保单限额支持和大额收汇跟踪,对涉美业务重点客户积极承保出运前风险,加大中间品贸易重点国别限额资源倾斜并优化涉美案件处理流程 [1] 其他金融机构创新服务 - 中信银行成都分行结合中国出口信用保险政策制定信保白名单,适当降低名单内企业授信条件以支持出口企业贸易融资 [2] - 成都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有限责任公司通过"天府科创贷""成长贷""知识产权ABS"等产品精准支持中小微企业低成本融资,强化贴息政策运用 [2] - 多家金融机构运用"天府外贸贷"政策,对1000万元以内信贷额度采用纯信用低成本贷款,为涉美贸易企业开通绿色通道 [2] 跨境融资与汇率避险成效 - 全省44家科技企业累计外债签约金额达66.7亿美元 [2] - 一季度全省参与外汇衍生品企业346家,新增外汇套保"首办户"117家,套保签约额同比增长10% [2]
共建生态,智启未来!平安证券协办第二届融资租赁资产证券化高质量发展大会,助力融资租赁资产证券化高质量发展
经济观察网· 2025-04-29 07:39
行业盛会 - 第二届融资租赁资产证券化高质量发展大会在上海举行,由上海自贸区陆家嘴管理局、上海交易集团、上海市融资租赁行业协会主办,吸引监管机构、金融机构及行业专家等多方参与 [1] - 公司作为重要协办单位承办分论坛,并凭借专业服务能力斩获两项"金泉奖",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杨卫东出席主论坛并发表演讲,总经理助理于春洪参加分论坛 [1] 市场地位与奖项 - 公司在融资租赁ABS领域保持市场领先地位,2024年承销规模达418亿元,市场份额约17%,近五年累计承销金额超过1,500亿元,覆盖常规对公融资租赁、汽车融资租赁、小微租赁等多个细分领域 [2] - 公司荣获"年度最佳融资租赁行业资产管理机构奖"及"年度最佳支持设备更新资本市场创新融资奖"两项"金泉奖",该奖项为全国融资租赁行业基于融资端的权威奖项 [2] 行业生态与创新 - 公司承办分论坛探讨融资租赁证券化市场发展与创新,与深圳证券交易所、平安租赁、平安理财等机构代表就创新ABS产品设计、提升市场流动性等热点问题展开圆桌讨论 [3] - 公司提出融资租赁资产证券化良性生态应具备资产端与资金端精准匹配、风险与收益合理平衡、创新与规范有机统一三大特征,并通过"一企一策"服务模式为客户定制差异化产品 [3] - 近三年融资租赁债权已成为我国企业资产证券化市场第一大类基础资产类别,2024年融资租赁ABS发行规模占全市场总发行规模的约21% [3] 服务国家战略 - 公司聚焦金融"五篇大文章",在绿色金融领域成功发行首单新能源车绿色ABS项目,发行规模22.08亿元,基础资产资金流全部来源于新能源汽车融资租赁债权 [4] - 在普惠金融领域助力发行行业首单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ABS,发行规模15.29亿元,资产池入池承租人100%为中小微企业,以制造业为主 [4] - 在养老金融领域协同设立底层资产债务人以公立医院为主的保理ABS产品,赋能医疗健康行业发展 [4] - 公司开展多项创新类资产证券化产品,包括市场首单"促汽车消费流通"ABS、首单助力民营企业设备更新ABS,以及知识产权ABS、长三角一体化ABS、长江经济带ABS、高端制造ABS等 [5]
年内知识产权ABS发行规模超7亿元 从“量增”到“质升”仍需突破关键瓶颈
证券日报· 2025-04-26 02:30
文章核心观点 我国知识产权证券化发展不断提速,但在整个 ABS 一级市场中占比仍相对较低,存在知识产权评估标准不统一等问题,不过行业有望加速从“政策试点”迈向“生态化发展”,且正在多维度探索破局路径 [2][5][6] 分组1:行业发展背景与现状 - 知识产权证券化指发起机构将知识产权或其衍生债权作为基础资产发行证券化产品,自 2015 年政策引导推动以来,我国知识产权证券化发展提速,作用凸显 [2] - 截至 4 月 25 日,我国已累计发行 128 只知识产权 ABS,发行规模合计达 217.51 亿元,今年以来共有 6 只成立,发行规模合计达 7.34 亿元 [3] 分组2:发行趋势 - 发行主体层面,参与机构范围持续扩容,如西南证券首次涉足知识产权 ABS 领域,使计划管理人数量增至 32 家 [3] - 发起机构发行集中度方面,马太效应显著,年内 6 只知识产权 ABS 原始权益人主要集中于三家机构,深圳市高新投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占据主导地位 [4] - 产品增信情况方面,底层企业多为中小型科创企业,主体信用低,部分产品设置内部/外部增信,增信方包括金融机构等 [4] 分组3:占比失衡问题 - 今年以来,我国 ABS 产品数量及规模同比增长,但知识产权 ABS 发行数量与去年同期持平,发行规模下降,市场份额占比被稀释 [6] - 原因包括知识产权价值与现金流关联性弱、估值技术复杂、流动性差、风险处置难、业务操作复杂、市场认知不足等 [6][7] 分组4:破局路径 - 政策层面,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提出统筹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证券化等工作助力中小企业融资 [8] - 建议完善知识产权价值评估体系、创新基础资产模式、优化市场环境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