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酸二甲酯(DMC)

搜索文档
规划产能规模惊人 赛道拥挤的碳酸二甲酯行业亟待整合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8-15 06:22
"十四五"以来,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带动各类锂电化学品需求暴增,DMC这种过去产量几万至十几 万吨的小众产品引来众多企业布局。据隆众资讯统计数据,最近4年国内DMC产能复合增长率28%, 2024年底总产能达到356.5万吨。但产能利用率大幅下滑,2024年下半年全行业进入亏损状态,部分装 置被迫停车以缓解成本及销售压力。 聚碳酸酯(PC)是DMC最大下游,占比五成左右,承载了近年来DMC消费端的增长;其次是电解液溶 剂,占比达46%,但电解液溶剂发展变缓,终端需求跟进清淡,供需矛盾加剧,利润压缩甚至亏损。不 过,国内价格不断下行之下刺激了PC出口,2024年PC出口量同比增长148%。 目前DMC这一赛道已经非常拥挤,"参赛企业"共有33家,除了较早布局并形成完整电解液溶剂、添加 剂产品群的石大胜华(603026),后来居上成为碳酸酯行业龙头的华鲁恒升(600426),依托石化产业 链联产DMC的利华益、海科新源(301292),依托丙二醇联产DMC的德普新材料,更有恒力石化 (600346)、陕煤集团榆林化学这样的"大块头"企业强势入局。 7月以来,装置停车检修供应紧张叠加下游锂电池电解液需求增加,国内碳 ...
煤企业绩喜忧参半,宁夏首富一枝独秀
新浪财经· 2025-05-07 11:06
行业整体表现 - 2025年一季度中国煤炭行业呈现"喜忧参半"态势,70%以上企业保持盈利但多数净利润同比大幅下滑 [1] - 39家上市煤企中32家净利润同比下滑,占比超80%,12家下滑幅度超30%,恒源煤电(-9370%)、甘肃能化(-9048%)、永泰能源(-8906%)等企业暴跌近九成 [4] - 中国神华净利润11949亿元(-1796%)、陕西煤业4805亿元(-123%)、中煤能源3978亿元(-1995%)等头部企业普遍负增长 [2] - 宝丰能源以净利润2437亿元(+7149%)成为唯一逆势大幅增长的企业 [1][2] 利润下滑原因 - 秦皇岛港5500大卡动力煤一季度均价同比下跌25%,直接挤压利润空间 [5] - 暖冬导致供暖需求不及预期,风电光伏发电量同比增长187%替代火电,煤炭进口12亿吨(+15%)加剧供应过剩 [5] - 开采成本刚性上升:山西煤矿平均深度超600米(较2020年+150米),通风排水等成本大幅增加 [5] - 安全环保投入增加:新规实施后安全支出增12%-15%,兖矿能源环保投入同比+8% [6] - 人工成本年增6%-8%,生产效率提升有限 [6] - 政策限制:电煤长协价弹性受限,"双碳"压制高耗能行业需求 [6] 宝丰能源增长驱动因素 - 构建"煤-焦-化"全产业链,煤化工板块贡献65%利润对冲煤炭价格风险 [8] - 宁东基地100万吨/年烯烃项目开工率95%(行业平均85%),原料煤成本较油基烯烃低30%-40%,聚烯烃毛利率35% [8] - 自主研发第三代"宝丰炉"气化技术,碳转化率99%(行业平均94-96%),吨烯烃能耗同比降8%节省成本15亿元 [9] - 投入5亿元建设智能工厂,人均产值达行业平均23倍,产品优等品率998% [9] - 布局新能源材料:5万吨/年DMC装置毛利率45%,氢能项目一季度供应高纯氢2000吨 [10] - 2024年研发投入87亿元占营收35%,拥有专利超300项(发明专利占40%) [11] 行业结构性挑战 - 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已达22%(同比+2pct),新增发电装机中可再生能源占85% [12] - 火电设备利用小时数1050小时(-56小时),2030年电煤需求或从23亿吨降至18-20亿吨 [13] - 总产能超45亿吨/年但2025年消费量仅42亿吨,产能利用率不足95% [13] - 同质化竞争严重:中国神华煤价同比跌225%,中煤能源煤炭业务毛利率降至158% [13] - 区域市场分割:山西动力煤价格跌幅更大导致当地企业利润降幅更显著 [14] - 环保成本攀升:重点区域执行特别排放限值,老矿区生态修复支出占利润15%-20% [14] - 人才断层:采矿专业招生较2015年降40%,一线工人平均年龄超45岁 [15] - 研发投入不足:多数企业研发占比<1%,高端设备依赖进口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