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惠保
搜索文档
搭平台、建生态,为科技企业注入强劲金融动能
金融时报· 2025-10-23 14:12
青岛市科技金融联盟的定位与目标 - 联盟聚焦科技型企业金融服务,整合政、银、投、保、担等78家机构资源,运用贷款、债券、股权、保险等手段提供全链条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 [2] - 目标是构建同全市科技创新相适应的科技金融体制,促进科技创新与金融服务深度融合 [2] 联盟协同运作机制 - 通过信息共享与产业部门对接,整合力量进入现有金融对接服务平台,定期发布产品服务巡展信息 [3] - 采用务实灵活原则开展金融供需对接活动,实现单体对接、联合对接和集中对接相结合 [3] - 通过行业培训、技术交流活动提升从业人员专业素质,并融合大数据公司和科技咨询公司资源 [3] 融资担保机构的作用与创新 - 融资担保集团作为政策传导纽带,确保科创企业清晰了解并享受优惠政策 [4] - 推动多方共担风险机制,将单家机构担风险变为多方协同控风险,引导更多金融资源流向科创领域 [4] - 联合金融机构定制担保产品,例如在青科融模式中提供50亿元专项担保额度,并联合地方法人银行推出低成本融资政策 [4] 券商在联盟中的角色与工具 - 通过股权投资绑定成长型资源,早期企业支持技术验证与样品研发,成长期企业支持市场推广与产能建设 [6] - 利用IPO挖掘合规型资源,帮助企业梳理核心专利、规范财务报表,将技术优势转化为市值优势 [7] - 通过资产证券化盘活存量资源,为无形资产设计ABS产品并引入信用增信和保险,为有形资产设计稳定现金流证券化产品 [8] 保险机构的定制化产品与服务 - 利用青科保政策落地中试保险、研发转化保险、重大科技攻关保险等创新产品,例如为半导体企业中试阶段提供综合保险方案并帮助获得1000万元专项贷款 [9] - 围绕青岛市10+1优势产业链,对集成电路、人工智能、海洋科技等关键领域给予资源倾斜,为不同阶段企业提供量体裁衣的保险产品 [10] - 今年以来已为1810家青岛科创企业提供3478亿元风险保障,在海洋科技领域为大国重器提供超6000亿元风险保障 [10]
中国人保 五年来累计赔付支出超1.7万亿元 多领域发展成果显著
人民日报· 2025-10-20 06:00
财务与经营业绩 - 2024年公司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6930亿元,较2020年增长24% [2] - 20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429亿元,较2020年增长114% [2] - 截至2025年6月末,公司管理总资产超过4万亿元,总资产达1.9万亿元 [2] - 公司投资资产规模突破1.7万亿元,较“十三五”末增长56% [4] - 旗下人保财险保费收入突破5000亿元,排名亚洲前列 [5] - 人保寿险2025年上半年保费收入同比增长14.5%,增速为近9年同期最快 [5] - 人保健康实现保费收入487亿元,在专业健康险公司中保持领先 [5] 保险主业与服务成效 - “十四五”时期公司累计承担保险责任金额12104万亿元,累计赔付支出17814亿元 [3] - “十四五”时期日均赔付金额11亿元,较“十三五”时期增长32% [3] - 2024年为5542万户次农户提供农业风险保障2.1万亿元 [8] - 三大主粮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承保面积达3.2亿亩 [8] - 服务新市民1800万人次,新就业形态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参与率86% [8] - 长期护理保险试点项目参与率超65%,政策性健康险项目覆盖超10亿人次 [8] - “惠民保”项目覆盖220个地市近1.5亿人次 [8] 创新业务与商业模式 - 构建涵盖13大类200余款产品的全生命周期科技保险产品体系 [3] - 牵头成立中国集成电路共保体、北京商业航天保险共保体 [3] - 推出国内首款汽车芯片专属保险“强芯保”及多项首创保险产品 [3] - 在财产险领域推动“保险+风险减量服务+科技”模式,2024年提供风险减量服务161万次 [9] - 法人业务风险减量服务客户覆盖率突破30%,提供气象预警1464万次、物联预警19万余次 [9] - 在寿险领域搭建“暖心岁悦”服务网络,覆盖14个省区的50家养老机构 [9] - 在健康险领域合作医院5971家、药店22.5万家,2024年开展健康管理服务815万人次,较2020年增长116% [10] 重点领域发展 - 绿色保险领域取得进展,MSCI ESG评级从2020年BB级跃升至2025年AA级 [7] - 新能源车险市场份额约35%,并推动该业务在中国香港和泰国落地 [7] - 数字保险方面推出生成式AI内容侵权责任险、算力产业链保险等创新产品 [8] - 普惠保险覆盖网约车司机养老计划达129个城市 [8] 经营效率与成本管控 - 财产险近4年综合成本率平均为98.3% [5] - 2025年上半年财产险综合成本率为94.8%,创10年同期新低 [5] - 人身险近3年新业务价值复合增速达91% [6] 改革与数字化建设 - 公司扎实推进“六项改革”,包括公司治理、战略管控、数字化等 [6] - 加快数字化“无悔”项目建设,储备通用AI能力超150项 [6]
徐州服务业稳健增长 质效双升彰显强劲韧性
新华日报· 2025-08-22 04:53
核心观点 - 徐州市服务业经济呈现趋稳向好态势 主要指标稳步增长 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70.6% [1] - 服务业作为经济增长主引擎 上半年增加值达2630.96亿元 同比增长7.6% 增速高于全国2.1个百分点 [1] - 消费市场持续活跃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2% 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长4.1% 供需关系持续改善 [2] 服务业总体表现 - 服务业增加值2630.96亿元 同比增长7.6% 较一季度提升0.5个百分点 [1][2] - 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580.89亿元 同比增长7.5% 较一季度提升2.7个百分点 [2] - 服务业投资同比增长1% 增速全省第一 较一季度提升4.1个百分点 [3] - 省市服务业重点项目投资完成率分别达64.6%和51.7% 超序时进度 [3] 消费市场表现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2% 增速位居全省第2 [2] - A级景区接待游客3212.37万人次 增长10.5% 实现游客消费102.85亿元 增长2.9% [4] - 银联文旅消费总额166.78亿元 同比增长21.5% [4] - 发放消费券1.6亿元 直接拉动消费超40亿元 [4] - 以旧换新活动补贴资金使用超14.57亿元 带动消费100.4亿元 [4] 重点行业发展 - 规上科技服务业企业341家 实现营收42.19亿元 同比增长26.7% [2] - 科技服务业营收增速高于全市规上服务业18.8个百分点 [2] - 内河集装箱运输量增长30.8% 海铁联运量增长31.2% [5] - 快递无人车投入运营160辆 每月运送快件超600万件 [5] - 人民币贷款新增1264.49亿元 同比增长21.4% [6] 新兴业态发展 - 新招引首店84家 举办首发活动17场 首秀活动23场 [5] - 承办特色展会10场 办展面积11.6万平方米 成交额约12.08亿元 [5] - 展会期间酒店入住率平均提高30%以上 餐饮收入增长50%以上 [5] - 金融服务中心累计签约入驻金融类和总部型企业209家 [6] - 淮海科技城新一代信息技术和科技服务业企业占园区四上企业94% [7] 区域发展情况 - 丰县新签约服务业项目4个 总投资9.8亿元 [8] - 新沂净增规上服务业企业51家 数量全市最多 [8] - 铜山服务业投资增长20.9% 增速领跑全市 [9] - 鼓楼招引首店58家 楼宇新入驻企业89家 入驻率达83.5% [9] - 港务区中欧班列开行219列 完成全年任务一半 [9] 未来发展规划 - 计划引入150余个首入品牌 设计三小时夜游圈 [10] - 推动国企新开发22个商品住宅项目 [10] - 加快云龙湖实验室 国家级高端工程机械创新中心建设 [10] - 推动8个省重点 53个市重点服务业项目年内投产达效 [11] - 加快盒马鲜生 京东MALL等企业在徐分支机构独立运营 [11]
“宁科贷”余额近700亿元、“宁创融”上半年发放110.65亿元
南京日报· 2025-07-25 10:27
金融支持科技创新政策落地 - "宁科贷"政策升级后首笔400万元信贷支持南京智田机电有限责任公司,缓解公司现金流压力并保障生产需求[1][2] - "宁科贷"升级最大亮点是扩大政策覆盖范围至全市所有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2] - 江苏银行南京分行服务南京科技人才企业超3400户,贷款超165亿元[3] 创新金融产品与服务 - 江苏银行南京分行落地全国首单"高校技术转移转化中心签约项目贷款"、全省首单"科创首贷贴息贷款"等创新业务[3] - 人保财险南京市分公司推出"科惠保"普惠型科技保险产品,已为70多家科技型企业提供合计超36亿元风险保障[5] - "科惠保"为某科技公司设计个性化承保方案,累计提供保险金额超2500万元[4][5] 金融支持科技创新数据 - 截至6月末南京落地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贷款82.4亿元[7] - "宁创融"再贷款产品额度增至150亿元,上半年已发放110.65亿元[7] - "宁科贷"合作银行科技创新贷款余额近700亿元[7] - 上半年南京8家经营主体发行8只科技创新债券,发行规模84.4亿元,占全省45%[7] - "宁科债"累计支持发行科技创新类债券超200亿元[7] - 全市重点财产保险公司为科技型企业提供风险保障超万亿元[7] - "宁创担"累计服务企业融资超410亿元[7] 金融资源整合与未来规划 - 南京市管理备案基金2156只,基金规模总资产4375.03亿元,其中私募股权类基金1093只,总资产3621.63亿元[7] - 下一步将持续深入推进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提升科技创新领域金融要素丰裕度和融资可得性[8] - 将用好科技企业首贷贴息、保费补贴、债券贴息等政策撬动更多金融资源支持科技创新[8] - 引导金融机构完善科创金融服务和产品体系,探索"认股权+"综合业务创新[8]
广东加大科技创新金融供给,上半年科技保险同比增长76%
南方都市报· 2025-07-24 17:42
广东科技金融政策与试点 - 广东金融监管局推动科技金融"三项试点"全面落地 包括AIC股权投资 科技企业并购贷款 知识产权金融生态 [2] - 截至2025年6月末 广东科技贷款余额达3.6万亿元 较年初增加3227亿元 [2] - 2025年1-6月 广东科技保险累计为科技企业提供风险保障3.11万亿元 同比增长76% [2] 科技保险产品发展现状 - 广东科技保险产品已覆盖财产损失 责任 保证保险等多个类型 涉及设备 研发 成果转化 知识产权等环节 [2] - 广东保险机构落地多项全国"首单"科技保险业务 提供全方位风险保障与投融资支持 [2] - 截至2025年6月 人保财险广东分公司已为1.6万家科技企业提供11.84万亿元风险保障 [4] 国家政策支持方向 - 2024年12月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提出推动建立科技保险政策体系 完善配套支持措施 [2] - 2025年4月 三部门联合发文明确优化科技保险保障服务 [3] - 2025年5月 七部委提出将建立科技保险发展协调机制 优化支持政策 [3] 科技保险发展面临的挑战 - 广东省尚未出台统一科技保险支持政策和保费补贴机制 中小企业认知不足 [3] - 科技保险产品存在通用化问题 与创新体系和产业布局融合度不足 [3] - 科技创新领域技术更新快 风险复杂 历史数据匮乏 对保险机构专业能力要求高 [3] 未来发展方向 - 人保财险广东分公司将聚焦人工智能 低空经济 生物医药 集成电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4] - 计划深化与政府 科技部门及产业园区合作 推出普惠型产品 探索"费改保"新模式 [4] - 已创新推出高企认定费用损失保险 "科惠保"等特色产品 填补保障空白 [4]
首部民营经济促进法施行在即 保险业多维创新护航民企发展
经济观察网· 2025-05-19 14:08
政策法规与行业方向 - 我国首部民营经济专门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民经济促进法》将于5月20日正式施行 [2] - 金融监管总局2024年12月发布《强监管防风险促改革推动财险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强化民营经济保险保障列为重点任务 [2] - 民营经济促进法第三章明确投融资促进政策,为保险服务指明路径 [2] - 金融监管总局副局长丛林强调重点开发民营企业避灾挽损、用工保障、技术研发等领域的特色保险产品 [2] 科技企业保险创新 - 全国42万余家高新技术企业中民营企业占比超92% [3] - 人保财险在江苏推出"科惠保",覆盖设备故障、成果转化受阻等风险,累计提供超100亿元保障 [3] - 中国人寿财险创新"网络安全保险+"项目,构建覆盖事前防护到事后理赔的全周期保障机制 [3] 新就业形态保险服务 - 中国人寿"企安保"覆盖1.4万家中小微企业,新就业形态职业伤害保障试点服务超3447万人次 [4] - 平安产险与美团合作推出骑手按天投保模式,日均保障达95万人次 [4] - 泰康在线针对装修行业创新"事实劳动关系"认定方案,覆盖全国15万从业人员 [4] 新能源车险发展 - 上海保交所"车险好投保"平台接入22家险企,累计承保41.2万辆新能源汽车,提供3976亿元保障 [5] - 头部险企新能源车险综合成本率较2023年普遍下降4-5个百分点 [5] - 预计2025年新能源车险市场规模将突破1900亿元 [5] - 今年前4月保险业赔付总额约1万亿元,新能源车险承保量突破千万辆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