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稀土永磁电机
icon
搜索文档
包钢集团:建强创新平台 激发新质生产力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10-17 19:38
科研平台建设与投入 - 公司累计建设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14个,自治区级创新平台33个 [1] - 国家级创新平台累计获得支持资金超过10亿元,承担或参与科研项目2463项,授权专利6840项,参与制(修)定标准1153项 [8] - 公司以平台基地架构体系为创新链条,各平台功能定位清晰,实现独立运行与协同创新 [8] 关键技术突破与研发进展 - 稀土新材料技术创新中心成立3年多,汇聚300多名科研人员,围绕8个领域开展74项课题研究,其中承担自治区“科技突围”工程项目10项 [5] - 该中心布局建设12条中试示范线,累计攻克11项行业关键技术 [5] - 白云鄂博稀土资源研究与综合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在研项目达266项,聚焦摸清资源家底和落实国家找矿突破战略 [6][8] 创新成果转化与产业化 - 公司打造了国内首条稀土微特盘式电机智能示范线等稀土永磁电机产业链,建成了内蒙古首座低压固态储氢加氢示范站等稀土固态储氢重点工程 [8] - 包钢股份技术中心成功研发稀土钢纯净度控制技术等多项新技术,破解稀土钢绿色发展密码 [8] - 稀土新材料技术创新中心正进行消费电子用AI盘式电机及散热系统开发项目,以应对新能源汽车、机器人等领域对散热系统的需求 [3] 未来发展规划 - 面向“十五五”,公司将继续加快科研平台建设,强化科技对产业的支撑,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动高质量发展 [9]
“工业维生素” 疯狂开挂!稀土板块飙涨 7%,这波涨势能抄作业吗
搜狐财经· 2025-10-14 10:00
二级市场表现 - 稀土永磁指数单日大幅上涨7.28%,多只个股涨停,包括银河磁体、惠城环保等3股20cm涨停,以及北方稀土、中国稀土等龙头公司封板 [2] - 板块年内涨幅已超过80%,16只成分股股价实现翻倍,其中九菱科技年内涨幅高达275% [2] - 北方稀土前三季度净利润预计同比增长272.54%至287.34%,公司市值较年初的760亿元大幅增长,中国稀土实现扭亏为盈,上半年净利润达1.36亿至1.76亿元 [2] - 市场呈现差异化格局,A股板块表现显著强于港股,美股MP Materials等地缘溢价短期领涨,形成“美股强、A股韧、港股稳”的格局 [2] 供给端驱动因素 - 国内稀土开采配额增速降至5.9%,总量严控在27万吨,并首次将进口矿和独居石纳入配额管理,此举导致约20万吨中小企业产能退出 [3] - 北方稀土、中国稀土等头部企业掌控超过60%的配额,行业集中度提升 [3] - 海外供给存在变数,缅甸内战导致中重稀土进口量腰斩,美国MP Materials扩产不及预期,2025年全球氧化镨钕供需缺口预计达5.8% [3] - 政策管制加剧稀缺性,7类中重稀土出口管制实施后,海外氧化镝溢价突破300%,形成“国内控量、国际抢货”的局面 [3] 需求端驱动因素 - 新能源汽车、风电和人形机器人构成需求增长的“三驾马车”,每3辆电动车中就有1辆使用稀土永磁电机,风电年消耗稀土达2.1万吨,特斯拉Optimus机器人单台需3.5kg钕铁硼 [4] - 2025年高性能钕铁硼需求增速预计将超过17% [4] - AI领域开辟新应用场景,铈基抛光液用于3nm芯片制造,镱掺杂晶体支撑自动驾驶LiDAR探测突破500米 [4] - 长期来看,2030年全球稀土需求预计达30万吨,年复合增长率超过8% [5] 技术与资本催化 - 稀土回收技术取得突破,全球回收率从5%跃升至18%,国内12家规模化企业形成“城市矿山”补给线 [7] - 资本投入活跃,美国国防部注资4亿美元成为MP Materials最大股东,国内稀土精矿价格连续5次上调,四季度报价环比暴涨37% [7] 行业周期与前景 - 行业被认为处于2022年以来的上行周期早中期,价格与估值均有提升空间 [8] - 短期来看,氧化镨钕价格有望延续强势,磁材企业将迎来量价齐升 [8] - 中期(2025-2026年)供需缺口预计持续,板块将实现业绩与估值双双提升 [8] - 长期受益于逆全球化背景下的战略价值重估 [8] - 个股层面,北方稀土目标价72元(潜在涨幅37.2%),中国稀土目标价61.6元(潜在涨幅12.7%),美股企业因地缘溢价弹性更大 [8]
中美贸易摩擦或再度升级,我国稀土出口管制趋严且首次覆盖半导体或对海外芯片制程产生约束
华西证券· 2025-10-12 21:29
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推荐 [3] 核心观点 - 中国稀土出口管制政策在2025年10月进一步升级,不仅扩大了对稀土物项的管制范围,还首次将半导体相关应用纳入管制,旨在加强对核心技术环节的管控 [1] - 此次管制措施与中美贸易摩擦升级相互交织,美方宣布针对中方的管制措施加征100%关税,并对关键软件实施出口管制,预计将对海外高端制造业(特别是半导体和新能源)的供应链产生显著约束 [1][16] - 中国在全球稀土供应链中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尤其在冶炼分离和稀土永磁体等中下游环节,海外产业链短期内难以实现有效替代,中国持续的管控收紧将强化其战略地位 [12][13][14] 稀土出口管制政策升级 - 2025年第56号公告对稀土生产设备和关键零部件实施出口管制,包括离心萃取设备、焙烧窑、电解槽等,通过精确技术参数限制境外建立完整产业链 [2] - 2025年第57号公告对5种中重稀土物项(钬、铒、铥、铕、镱)的金属、合金、靶材、永磁材料等多形态产品实施全面管制,结合此前管制,实现了对所有12种中重稀土元素的覆盖 [2] - 2025年第61号公告将管制范围延伸至境外,规定若下游产品中中国管制的上游稀土物项价值占比达到0.1%及以上,或生产过程中使用了中国相关技术,均需申请出口许可 [5] - 2025年第62号公告明确禁止出口稀土开采、冶炼分离、金属冶炼、磁材制造及二次资源回收利用等相关技术及其载体 [5] 稀土的战略地位与应用 - 稀土被誉为“工业维生素”,是改造传统产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国防科技工业不可或缺的关键材料 [6] - 在军事领域作用关键:美国爱国者导弹制导系统需使用约3kg钕铁硼磁体,一架F-35战机需417公斤稀土材料,一艘弗吉尼亚级核潜艇需4吨稀土 [6] - 在半导体制造中不可或缺:稀土元素(如镧、钇)用于高k介质材料,是支撑14纳米及以下先进芯片制程(如HKMG工艺)的关键,解决晶体管漏电问题 [7][10] - 在新能源领域占据主导:稀土永磁电机在新能源车电机市场份额超过80%,一辆纯电动汽车需使用3-10kg稀土,每兆瓦风机需使用约200kg稀土 [11] 对海外供应链的潜在影响 - 管制政策首次覆盖半导体领域,最终用途为14纳米及以下逻辑芯片或256层及以上存储芯片的出口申请将实行逐案审批,可能影响海外芯片制程的进度与成本 [10] - 中国在全球稀土供给中占据主导地位:2024年全球稀土储量9000万吨,中国占比48.41%(4400万吨);全球稀土产量39万吨,中国产量27万吨,占比68.54% [12][14] - 海外产业链完整度低:2023年中国冶炼分离产品产量占全球份额92%;预计2025年全球稀土永磁产量31.02万吨,中国产量28.42万吨,占比91.62% [14] - 海外新建项目规模小且进展缓慢:例如Lynas的镝铽分离产线产能仅300吨,MP Materials计划年产1000吨钕铁硼磁体,短期内难以撼动中国的供给主导地位 [14] 投资建议 - 受益标的包括中国稀土产业链龙头公司,如中国稀土、广晟有色、北方稀土、盛和资源,以及磁材企业金力永磁、正海磁材、宁波韵升等 [16]
含金量还在上升!五大稀土永磁电机领域:我国稀土产业的新突破
搜狐财经· 2025-09-05 12:16
含金量还在上升!五大稀土永磁电机领域:我国稀土产业的新突破 新能源汽车领域:我们已经跑到前面了 你知道电动汽车的心脏是什么吗? 就是稀土永磁同步电机! 特斯拉还在那里鼓捣什么无稀土技术 我们已经把稀土永磁电机玩出花来了! 效率提升20% 体积缩小40% 这不是开玩笑的数据 美国电动车企业现在只能眼巴巴看着我们的技术流口水 说白了 没有中国的稀土永磁电机 他们的电动车就是个大玩具 绷不住了!中国稀土永磁电机又整出大动作了! 五大领域全面开花 美国这回是真的慌了 你以为稀土永磁电机只是个电机? 太天真了! 这玩意儿现在是真正的"工业黄金" 含金量还在疯狂上升! 中国这次在五大稀土永磁电机领域同时发力 效果怎么样? 风力发电:降维打击开始了 风电这块 更是我们的天下 大型风力发电机用的稀土永磁直驱技术 全球95%的产能在中国 你们还在用什么齿轮箱传动? 我们早就甩掉那些笨重的机械结构了 直驱技术 效率直接飙到98%以上 维护成本?不好意思 我们的设备20年几乎不用大修 欧洲那些风电巨头现在都得乖乖来中国采购核心部件 这就是技术碾压的快感! 工业机器人:伺服电机的王者归来 工业4.0?智能制造? 离开了我们的稀土永磁 ...
研报掘金丨华安证券:维持北方稀土“买入”评级,第二季度各材料产销量增长明显
格隆汇APP· 2025-09-03 16:15
财务表现 - 上半年归母净利润9.31亿元 同比增长1951.52% [1] - 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5.01亿元 同比增长7622.51% 环比增长16.27% [1] - 第二季度各材料产销量增长明显 [1] 业务发展 - 发挥稀土资源优势 通过并购重组、独资设立、合资组建等方式发展磁性材料、抛光材料、储氢材料等稀土功能材料产业 [1] - 通过采购加工稀土原料类产品 开发生产销售稀土功能材料产品 [1] - 形成磁性材料-稀土永磁电机的稀土终端应用布局 [1]
直线拉升!一则利好,突然传来!
券商中国· 2025-08-07 17:17
稀土永磁概念股异动 - 8月7日午后稀土永磁概念股集体异动,板块指数涨幅一度超过4.5%,收盘涨幅3.69% [2] - 宁波韵升率先涨停,正海磁材、阿石创20cm涨停,奔朗新材涨超15%,中科磁业、九菱科技涨超10% [2][4] - 北方稀土涨超6%,包钢股份、中国稀土等涨超3.5% [2][4] 行业技术突破 - 国内首条稀土盘式电机智能示范线投产,6毫米超薄永磁电机问世 [1][4] - 该电机功率3瓦,厚度仅6毫米,体积减少60%,重量降低80%,额定转速4500-5500转/分钟 [5] - 示范线预计年底实现量产,年产能50万台,产品将应用于汽车智能座舱散热系统 [5] 稀土市场供需 - 7月中国稀土出口5994.3吨,1-7月累计出口38563.6吨,同比增长13.3% [6] - 7月稀土进口9622.7吨,1-7月累计进口67013.4吨,同比下降16.8% [6] - 上周国内混合碳酸稀土矿价格上涨9.68%,四川氟碳铈矿涨11.11%,山东氟碳铈矿涨13.64% [6] 价格趋势 - 上周氧化镨钕均价上涨3.31%,镨钕金属均价上涨3.55% [6] - 进口美国矿及缅甸矿供应减少,废料价格居高,成本端支撑较强 [6] - 三季度终端订单下达,钕铁硼企业开始备库,市场看涨情绪增强 [7] 行业前景 - 中国稀土永磁产业链规模和技术全球领先,具有国际定价权 [1][8] - 新能源汽车和变频家电需求增长,未来人形机器人和eVtol将增加高性能稀土永磁需求 [7] - 《稀土管理条例》落地将拉开行业供改大幕,头部央企有望受益 [7]
三星DDR4停产时间延后至2026年底|首席资讯日报
首席商业评论· 2025-08-07 12:23
三星DDR4生产计划调整 - 三星决定将DDR4 DRAM生产时间延长至2026年12月,原计划2024年内停产 [2] - 延期生产因DDR4需求暴涨,公司战略转向应对HBM竞争压力 [2] 泡泡玛特知识产权事件 - 二连海关查获718个涉嫌侵权泡泡玛特商标的玩偶,货物已被依法扣留 [3] - 侵权玩偶及包装未经授权使用"POP MART"标识,权利人已申请海关知识产权保护 [3] 信宸资本并购基金动态 - 新一期人民币并购基金募集规模超45亿元,落地苏州工业园区 [4] - 基金投资人包括政府引导基金、保险资金、母基金等,市场化机构占主导 [4] - 未来将依托长三角产业集群优势推动产融结合 [4] 智元机器人高管变动 - 联合创始人闫维新即将离职,内部人士称其资源与公司发展阶段不匹配 [5] - 离职或反映公司技术路线分歧及学术与商业化平衡难题 [5] 农药行业政策影响 - 农业农村部"一证一品"政策将优化农药市场秩序,借证租证产品面临淘汰 [6] - 原药质量合规性重要性提升,头部制剂企业及登记证多的公司竞争力增强 [6] 家电行业景气度分析 - 国补资金推动行业高景气,空调需求因夏季高温增长显著 [7] - 黑电均价提升、面板降价、扫地机利润率改善、两轮车销量高增 [7] - 龙头企业份额与利润率表现突出,二三季度业绩预期稳健 [7] TPG收购Infomedia - TPG以4.214亿美元(6.509亿澳元)收购Infomedia,每股溢价30% [8] - 交易通过协议安排进行,董事会一致建议股东批准 [8] 稀土永磁电机技术突破 - 国内首条稀土盘式电机智能示范线投产,首款产品厚度仅6毫米 [9] - 轴向磁通电机高性能引发关注,标志高端稀土永磁电机产业化关键进展 [9] 电影票房与生物技术 - 《南京照相馆》票房突破17亿元 [10] - 剑桥实验室将大肠杆菌密码子从64减至57,新菌株Syn57助力抗病毒药研发 [11] 人工智能与区块链动态 - OpenAI发布GPT-oss-120b/20b开放权重模型,支持文本生成与代码编写 [12] - 京东币链否认退出香港稳定币业务,称正在进行牌照申请准备 [13]
资源股“火”力全开,千亿稀土龙头拉爆了!
格隆汇· 2025-07-24 20:30
市场表现 - A股冲上3600点 市场资源股持续火热 稀土永磁和锂矿股大爆发 [1] - 包钢股份、中科三环、广晟有色、盛新锂能、西藏矿业、天齐锂业等个股涨停 [2] - 龙磁科技涨15.14%至61元 总市值72.82亿 年初至今涨幅98.53% [2] - 北方稀土涨9%至38.14元 总市值1378.79亿 年初至今涨幅80.03% [2][4] - 焦煤主力合约涨停至1198.5元/吨 碳酸锂主力合约涨7.21%至76680元/吨 多晶硅涨逾5% [3] 公司动态 - 北方稀土盘中触及涨停 股价创2022年6月以来新高 11个交易日累计涨幅超52% [5] - 北方稀土预计上半年归母净利润9亿-9.6亿元 同比大增1882.54%-2014.71% [7] - 北方稀土与包钢股份连续四个季度上调稀土精矿价格 [8][9] 行业数据 - 稀土价格指数报203.4 年内首次突破200整数关口 [10] - 稀土冶炼分离产品产量同比增长5.62% 金属产品产量同比增长60.38% [7] - 稀土功能材料产品产量同比增长12.28% 稀土永磁电机完成年度生产任务的56.11% [7] 政策与需求 - 国家安全部严打稀土非法走私 海关总署加强中重稀土出口管制 [12] - 工信部实施十大重点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 提出调结构、优供给、淘汰落后产能 [13] - 江西锂矿审批风波引发碳酸锂价格上行预期 [15] - 新能源汽车产销持续向好 带动锂电池需求增长 [15] - 低空经济和具身智能推动高端永磁材料需求显著增长 [16] - 商务部加快审批稀土磁材相关企业出口申请 下游需求空间有望进一步打开 [16]
中国稀土传喜讯,高超音速有新进展,美专家:留给美国时间不多了
搜狐财经· 2025-06-30 22:05
中美稀土博弈 - 中美两国围绕稀土供应展开较量,最终美国在关税贸易问题上让步,换取中国部分放宽对美稀土供应管制 [1] - 美国军工体系对中国稀土依赖度达80%,被迫在谈判中妥协 [9] - 中国通过《稀土管理条例》强化出口管制,将镝、铽等重稀土元素纳入"限制出口清单" [11] 中国稀土技术突破 - 内蒙古研发出"超高音速飞行器舵机负载模拟器低惯量高动态响应永磁电机系统",采用稀土钕铁硼材料,重量比传统电机减轻40% [5][7] - 该永磁电机在0.1秒内完成从静止到全速运转切换,动态响应速度提升3倍,能耗效率高出60% [7] - 东风-17高超音速导弹因该技术射程从1800公里提升至2500公里,末端突防速度达10马赫 [7] - 中国2024年有53项稀土相关技术成果落地,涵盖永磁电机到红外隐身材料全领域 [11] 稀土产业链格局 - 全球90%稀土永磁材料产能集中在中国,内蒙古形成从矿山开采到高端材料应用的完整产业链 [8] - 美国本土稀土产业链重建需10年时间,投入150亿美元后到2030年仅能满足自身需求30% [13] - 美国MP材料公司稀土精炼厂投产时间从2024年推迟至2026年 [17] 高超音速领域竞争 - 中国已部署东风-17、鹰击-21等多款高超音速武器,美国AGM-183A导弹2025年试射失败率仍达60% [15] - 中国在高超音速滑翔飞行器领域技术领先美国至少5年,差距以每年20%速度拉大 [15] - 美国若无法在2027年前突破稀土永磁电机技术,其"哥伦比亚"级核潜艇静音性能将落后中国096型一代 [15] 美国军工依赖现状 - F-35隐身战机雷达系统需要稀土钐钴永磁体,"爱国者"导弹制导系统依赖稀土石榴石激光材料 [9] - 美军1300枚"民兵-3"洲际导弹惯性导航装置中80%磁性元件来自中国 [9] - 乌克兰"海马斯"火箭炮因中国断供稀土永磁电机导致火箭弹精度下降30% [9] - F-18战机发射的AIM-9导弹导引头铟锑化合物传感器几乎全由中国供应 [13]
人才强区如何破题?
内蒙古日报· 2025-06-20 12:49
产学研合作与人才引进 - 包头稀土研究院专家王誉与英思特稀磁新材料公司合作,聚焦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研发、钕铁硼制备技术粉体改性工艺及表面处理技术攻关 [2][4] - 包头长安永磁电机公司与西安交通大学联合成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共同研发稀土永磁变频器,加速传统输变电方式更新替代 [4] - 包头稀土高新区推行"博士挂职"机制,7名博士被聘为"产业教授"和"科技副总",促进科研院所理论与企业实践结合 [2][4] 人才政策与培养体系 - 稀土高新区设立1000万元人才专项资金,提供博士后设站补贴及30万元在站生活补贴,一季度已兑现311.22万元惠及64家企业和510名人才 [6] - 该区拥有11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6个创新实践基地,引进6名博士后,与上海交大、西安交大等高校联合培养人才 [5] - 实施"事业编制企业用"政策,形成高层次人才、专业型人才、高校毕业生等分层分类的人才体系,累计集聚377名高水平人才和89名柔性引进专家 [5][8] 企业技术研发动态 - 安泰北方科技研发总监周磊担任内蒙古科技大学"产业教授",推动稀土永磁材料领域产学研深度融合 [6][7] - 包头长安永磁电机公司采用"双站双城"培养模式,链接西安与包头两地高等教育资源服务科技创新 [4] - 英思特稀磁新材料公司通过"科技副总"机制,系统性攻关稀土永磁材料性能与可靠性提升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