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羊肉卷
icon
搜索文档
天津南开产业帮扶项目开花
经济日报· 2025-08-17 05:50
对口帮扶资金投入与成效 - 天津市南开区累计投入帮扶资金约4.7亿元助力甘肃省环县、庆城县发展 [1] - 电商领域累计投入5600多万元打造三级电商体系 [3] - 劳务培训基地累计投入600万元帮助当地劳动力就业 [3] 产业发展与升级 - 环县肉羊加工基地通过"五级车间"体系将羊肉产品附加值提升至每公斤65元 [2] - 环县羊羔肉品牌价值达55.48亿元 [2] - 375万只存栏羊带动农户人均增收9000元 [2] 电商与物流发展 - 环县电商产业园物流分拣中心日发货量达10吨羊肉熟食制品 [2] - 环县已培育电商企业265家、各类网店经营户2200家 [3] - 环县入选全国农村电商"领跑县"典型案例 [3] 农业科技应用 - 智慧农业云平台实现养殖技术远程指导与疾病诊断 [2] - 新特优苹果品种"瑞阳""瑞雪"使庆城苹果收购价明显增长 [4] 就业与收入提升 - 电商客服岗前培训使从业者月收入超5000元 [3] - 劳务培训基地学员结业后年收入可达10多万元 [3] 市场推广与销售 - 直播活动为两地带来超1000万次曝光量 [1] - "环县羊肉直播间"销售火爆导致订单量激增 [1] - 南开区帮助庆城县果农打开销售渠道 [4]
“月薪5000不要吃”的巴奴,要赴港讲“品质火锅”的故事
观察者网· 2025-06-25 09:18
公司概况 - 巴奴国际控股有限公司正式向香港联交所递交招股书,拟于主板上市,中金公司、招银国际担任联席保荐人[3] - 公司从河南小店起家,逐步发展为中高端火锅市场代表品牌之一,目前在中国39个城市拥有145家自营餐厅[12] - 公司创始人杜中兵将创业比作"纤夫拉船",命名灵感来源于重庆江北码头的纤夫[5] 市场定位与战略 - 公司定位为"中国最大的品质火锅企业",2024年占据中国品质火锅市场3.1%的份额[9] - 2012年战略转型为"产品主义",主打毛肚和菌汤特色,与海底捞形成差异化竞争[7][9] - 坚持直营模式,不开放加盟,2025年第一季度整体翻台率达3.7次,门店经营利润率23.7%[12][13]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14.33亿元、21.12亿元、23.07亿元,2025年第一季度收入7.09亿元[14] - 2022-2024年经调整净利润分别为4146万元、1.44亿元、1.96亿元,经调整净利率从2.9%提升至8.5%[15] - 2024年同店销售额同比下滑9.9%,2025年第一季度恢复2.1%正增长[15][16] 客单价与消费趋势 - 2022-2024年顾客人均消费分别为147元、150元、142元,一线城市客单价最高达165-183元[9][10] - 2024年人均消费同比下降5.33%,同期海底捞人均消费仅97.5元[10] - 行业分析师认为降价是大势所趋,消费降级背景下高端定位面临挑战[11][12] 扩张计划 - 2022-2024年门店数量从86家增至145家,扩张速度加快[16] - IPO募集资金将用于重点城市加密布局及下沉市场渗透,计划在7省建设卫星仓[17] - 资本对赌协议要求公司在2029年12月1日前完成上市,否则需回购投资人股份[24] 品牌争议与风险 - "天价土豆"事件中产品硒含量未达宣称标准,引发食品安全信任危机[18][20] - 旗下超岛火锅被曝羊肉卷掺假,涉及8345桌顾客,赔付总额835.4万元[20] - 创始人杜中兵"月薪5000不要吃巴奴"等言论引发舆论风波,损害品牌形象[21]
吃货立功了!人均消费138元的火锅店,冲击IPO
中国基金报· 2025-06-17 19:27
公司概况 - 知名火锅品牌巴奴已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联席保荐人为中金公司和招银国际 [1] - 公司2024年营业收入达23亿元人民币,净利润1.23亿元 [1] - 截至2024年,公司共有145家直营店,覆盖全国39个城市,其中80%位于二线及以下城市,河南区域占比37% [1] - 顾客人均消费138元,按2024年收入计,公司在中国火锅市场排名第三,市场份额0.4% [1] 发展历程与经营策略 - 公司成立于2001年,创始人杜中兵在河南安阳开设第一家火锅店,品牌名称源自重庆纤夫文化,主打"毛肚+菌汤"产品 [2] - 公司提倡"品质火锅",注重食材选用、健康标准及用餐体验 [2] - 门店数量较2021年末增长74.7%,河南区域拥有53家门店,一线城市31家,二线及以下城市114家(占比78.6%) [2] - 通过中央厨房和冷链体系,门店平均后厨面积占比低于20%,中央厨房可实现次日送达 [2]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14.33亿元、21.12亿元、23亿元,利润分别为-519万元、1.02亿元、1.23亿元 [3] - 利润率从2022年的-0.4%提升至2024年的5.3% [3] - 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7.09亿元(上年同期5.64亿元),期内利润5516万元(上年同期3503万元),利润率7.8%(上年同期6.2%) [3] 股权结构与融资 - 创始人杜中兵及配偶通过D&H(BVI)LTD控制75.26%股份,通过BANU UNITED LTD持有8.11%股份,合计控制83.38%投票权 [3] - 2022年8月完成1.5亿元B轮融资,投资方番茄资本持股约8% [3] 食品安全事件 - 2023年9月,旗下子品牌"超岛自选火锅"被曝光羊肉卷掺假,涉事门店共销售13451份问题产品,涉及8345桌顾客 [4] - 公司决定赔偿顾客835.4万元,并对涉事门店停业整改,引入第三方检测 [4][5] - 北京市朝阳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对涉事公司罚款42.9万元,没收违法所得20096元,合计罚没44.83万元 [5] 行业竞争与扩张计划 - 中国火锅市场高度分散,2024年前五大品牌市场份额合计8.1%,公司在品质火锅细分市场排名第一,份额3.1% [6] - 公司计划2026-2028年每年新开52家、61家、64家餐厅,并计划在河南等7省建设卫星仓(每个仓投资400-500万元) [6] - 行业价格战加剧,海底捞2024年人均消费降至97.5元,部分门店推出22元工作日自助午餐 [7]
吃货立功了!人均消费138元的火锅店,冲击IPO!
中国基金报· 2025-06-17 19:20
公司上市申请 - 知名火锅品牌巴奴已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 联席保荐人为中金公司、招银国际 [1] - 公司计划通过上市募集资金用于拓展自营餐厅网络、提升数字化水平、加强品牌建设及优化供应链 [9] 财务数据 - 2024年营业收入达23亿元人民币 净利润1 23亿元 利润率5 3% [2][5] - 2022年至2024年营收分别为14 33亿元、21 12亿元、23亿元 利润从-519万元扭亏为盈至1 23亿元 [5] - 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7 09亿元 同比增长25 7% 期内利润5516万元 利润率提升至7 8% [5] 门店与市场地位 -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 公司拥有145家直营店 覆盖全国39个城市 较2021年末增长74 7% [4] - 门店分布中 二线及以下城市占比78 6% 河南区域占比37% 拥有53家门店 [4] - 按2024年收入计 公司在中国火锅市场排名第三 市场份额0 4% 在品质火锅细分市场以3 1%份额居首 [2][9] 经营策略与争议 - 公司定位"品质火锅" 主打"毛肚+菌汤" 客单价138元 但呈现持续下滑趋势 [4] - 创始人曾因"月薪5000元不要吃火锅"等言论引发争议 后回应称本意被曲解 [4] - 2023年旗下子品牌"超岛自选火锅"因羊肉卷掺假事件被罚没44 83万元 公司赔付消费者835 4万元 [7] 行业竞争与扩张计划 - 中国火锅市场高度分散 前五大品牌合计份额仅8 1% 行业价格战加剧 海底捞人均消费降至97 5元 [9][10] - 公司计划2026-2028年每年新开52-64家门店 并投资400-500万元/仓在7省建设卫星仓 扩建华中中央厨房5000平方米仓储 [9]
巴奴拟赴港上市,招股书公布:直营店145家,人均138元
搜狐财经· 2025-06-17 13:43
公司概况 - 巴奴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于6月16日首次递交港交所招股书,联席保荐人为中金公司和招银国际 [1] - 公司2001年创办于河南安阳,2012年定名"巴奴毛肚火锅",2022年总部迁至北京为IPO做准备 [1] - 主打"产品主义"理念,招牌产品为"毛肚+菌汤",定位品质火锅(人均120元以上) [1] 门店运营 - 截至2025年6月9日拥有145家直营店,覆盖全国39个城市(河南53家、一线城市31家) [3] - 2022-2024年门店数量从86家增至144家,2025年Q1净增0家 [4] - 坚持直营模式,创始人称"加盟模式尚未思考闭环" [4] - 已建成5家综合性中央厨房和1家底料加工厂,覆盖14个省/直辖市 [4]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14.33亿元、21.12亿元、23亿元,年内利润从-519万元增至1.23亿元 [11] - 2025年Q1营收7.09亿元,期内利润5516万元 [11] - 门店经营利润率从2022年15.2%提升至2025年Q1的23.7%(一线城市20.7%,二线及以下24.5%) [5] 运营指标 - 2022-2024年人均消费稳定在140元以上,2025年Q1降至138元(同比下降10元) [6][7] - 翻台率从2022年3.0提升至2025年Q1的3.7,一线城市最高达3.7 [8][9] - 2024年餐厅日均销售额5.27万元为三年最低,三线及以下城市表现显著落后 [12][13] 产品与供应链 - "第三代供应链"体系投资约1.5亿元,遵循"能冷鲜不冷冻、能天然不添加、能当天不隔夜"准则 [15] - 2006年即在重庆设立原料加工厂,2021年完成供应链升级 [15] - 所有运营环节均围绕"产品主义"展开,从研发到顾客体验全流程贯彻 [13][15] 舆情与争议 - 2023年因"富硒土豆"硒含量不足宣传值的8.67%下架产品 [15] - 2023年9月因羊肉卷掺假事件赔付835.4万元,门店被罚44.8万元 [15] - 2025年2月创始人"月薪5000不要吃巴奴"等言论引发争议 [16] 上市计划 - IPO募资拟用于拓展自营餐厅网络、数字化升级、品牌建设和供应链优化 [16] - 转战港股被视为更优选择,当前餐饮行业港股上市潮持续 [16]
陕西省 渭南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15批次食品不合格的通告(2025年第6期)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5-22 16:50
食品安全抽检结果 - 渭南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对11类食品145批次样品进行抽检 其中15批次不合格 不合格率为10.34% [3] - 不合格产品涉及粮食加工品 酒类 食用油 食用农产品 淀粉制品 调味品 水果制品 餐饮食品 肉制品 速冻食品 蜂产品等11个食品类别 [3] 不合格产品问题类型 - 农药残留超标问题突出 涉及芹菜 生姜 芒果 香蕉 青椒等农产品 噻虫胺超标最高达3.1mg/kg(标准≤0.2mg/kg)[4][6][9][10] - 食品添加剂违规使用 包括豆芽中检出4-氯苯氧乙酸钠(53.4μg/kg) 粉条铝残留量达358mg/kg(标准≤200mg/kg)[7][11] - 餐饮具卫生问题 检出阴离子合成洗涤剂(0.0146mg/100cm²)和大肠菌群 [8] - 二氧化硫残留超标 甘草杏肉和白芷分别检出0.535g/kg和1.04g/kg(标准≤0.35g/kg)[12][15] 涉事企业分布 - 15家不合格产品经营单位包括澄城县韦庄镇福海佳绿源自选超市 蒲城县阳光生活购物广场 渭南丰汇老实人商业发展有限公司等商超 [4][6][10] - 餐饮服务单位涉及潼关县张永亮鲍汁羊排虾餐饮店等个体工商户 [8] - 生产企业包括陕西富平县王寮镇太平村信西组加工厂等 [11] 检验机构信息 - 主要检测机构为华研检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和西安中检科测试认证技术有限公司 承担了全部不合格样品的检测工作 [4][6][8] - 部分产品经过复检 如甘草杏肉由陕西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进行复检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