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币

搜索文档
刘晓春:在稳定币浪潮中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稳定币监管
搜狐财经· 2025-07-08 18:14
稳定币的现实需求与风险 - 稳定币是虚拟资产交易和链上交易等新兴经济领域的重要支付工具,传统支付方式难以满足其需求 [3] - 稳定币的匿名性和便捷性使其成为灰色产业和非法交易的工具,例如泰达币(USDT)与美元币(USDC)多次涉及非法金融活动 [3] - 为稳定币立法既是创新的需要,更是金融安全的保障 [3] 稳定币支付的性质与法定货币的关系 - 稳定币支付只是支付结算的一个环节,最终目的是实现以法定货币体现的价值转移 [4] - 只有收款人最终获取法定货币,结算才算真正实现 [4] - 稳定币的使用必须与法定货币的流通紧密结合,监管介入是确保过程安全合规的关键 [4] 境外稳定币对法币主权的影响 - 境外与本币挂钩的稳定币可能对本国金融体系产生风险冲击,曾多次引发金融市场震荡 [5] - 中国有必要制定法规对境外与人民币挂钩的稳定币进行监管,防范潜在风险 [5] - 借助稳定币的全球化特性,主权货币的影响力可拓展至国际支付和金融交易领域 [5] 稳定币与人民币国际化的关系 - 美元稳定币市值占据法币稳定币的95%以上,通过锚定美元稳定币,美元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6] - 发行人民币稳定币的首要目的是为新兴经济发展服务,为人民币国际化服务,而非与美元稳定币竞争 [6] - 在美元仍是国际主要储备货币的情况下,人民币稳定币的推广需结合实际需求稳步推进 [6] 稳定币与央行数字货币的关系 - 法币稳定币与央行数字货币各有侧重、互为补充,稳定币在跨境结算和加密资产交易中具有优势 [7] - 数字人民币广泛应用于国内生活缴费、购物消费等场景 [7] - 稳定币能够成功应用的场景也是央行数字货币适用的场景,人民币稳定币发行有助于数字人民币的推广应用 [7] 推动人民币稳定币发展的建议 - 推动人民币稳定币发展应采取渐进性路线,可考虑在香港尽快推出离岸人民币稳定币 [8] - 发展路径上可尝试"先境外离岸再境内离岸",从香港逐步向内地自贸区推广 [8] - 通过这种方式可扩大离岸人民币的使用范围,为人民币国际化开辟新路径 [8] 全球稳定币浪潮中的战略布局 - 中国应主动作为,通过合理监管稳定币推动人民币稳定币有序发展 [9] - 此举既能防范金融风险,又能为人民币国际化开辟新路径 [9] - 人民币有望借助稳定币的东风进一步提升其全球影响力 [9]
★顺应稳定币浪潮主动作为助推人民币国际化
证券时报· 2025-07-03 09:55
稳定币全球发展趋势 - 全球稳定币市场规模已超过2500亿美元,预计2030年乐观情形下或达3.7万亿美元 [2] - 2025年6月经调整后的稳定币支付交易次数达16亿次,交易金额达7.3万亿美元 [2] - 美国、中国香港、英国、韩国等地区已通过或计划将稳定币纳入立法监管 [1][2] 稳定币的优势与风险 - 与传统支付相比,稳定币结算时间从1-5个工作日缩短至几分钟,成本从6.35%降至1美元以下 [2] - 稳定币被广泛应用于灰色产业,泰达币(USDT)和美元币(USDC)涉及非法金融交易 [2] - 稳定币既满足虚拟资产交易需求,也被用于灰色和非法交易,立法需兼顾创新与金融安全 [3] 人民币国际化的新路径 - 发展人民币稳定币"宜早不宜迟",建议采取数字人民币与离岸人民币稳定币"双轨并进"策略 [1][6] - 境外已出现与离岸人民币挂钩的稳定币,需制定法规防范其对金融体系的潜在冲击 [3][4] - 美元稳定币占据法币稳定币95%以上市值,人民币稳定币首要目标应为服务新兴经济而非直接竞争 [4] 央行数字货币与稳定币的协同 - 央行数字货币桥项目处理跨境支付仅需6-9秒,成本节约近一半 [5] - 稳定币适用于跨境结算和加密资产交易,数字人民币已覆盖国内生活缴费等场景 [5] - 人民币稳定币发行有助于数字人民币推广应用,两者场景高度适配 [5] 人民币稳定币的发展建议 - 可考虑在香港尽快推出离岸人民币稳定币,采取"先境外离岸再境内离岸"的渐进路径 [6] - 香港市场规模有限,未来可向内地自贸区推广以扩大离岸人民币使用范围 [5][6]
特朗普的最后一搏
虎嗅APP· 2025-07-03 08:04
稳定币市场表现 - Circle(CRCL)股价在12个交易日内飙升750%,从发行价31美元涨至299美元,市值一度逼近600亿美元[3] - 美国参议院以68:30通过《稳定币国家创新法案》,要求稳定币发行方必须1:1持有美元、93天以内的短期美债或等价流动资产[3] - 最早的稳定币BitUSD于2014年7月上线,随后USDT、USDC等产品推动"数字美元"概念主流化[3] 稳定币的定义与功能 - 稳定币是锚定法币或其他资产、力求价格稳定的加密货币,可作为数字化交付工具[4] - USDT或USDC相当于"全球通用的数字美元",可随时兑换法币或其他加密资产,提升资金流动性和安全性[4] - 稳定币兼具美元稳定性、微信红包便捷性和全球流通性[4] 美国政府对稳定币的态度转变 - 美国政府此前担忧区块链技术颠覆现有金融霸权体系,尤其是SWIFT系统的监管功能被削弱[5] - 现实压力倒逼美国放开稳定币监管,包括科技优势被中国追赶、制造业空心化和债务问题加剧[6] - 美债突破36万亿美元,10年期美债收益率达4.6%,穆迪将美国主权信用评级从Aaa下调至Aa1[6] 稳定币的战略意义 - 稳定币成为美国在数字时代稳住金融霸权、延续美元影响力的"最后抓手"[9] - 特朗普推动美元稳定币旨在将全球数字流动性拉回美元资产池,遏制"去美元化"趋势[11] - 美元在全球外汇储备占比从85%以上滑落至60%以下,稳定币可帮助美国掌握规则和锚定权[11] 稳定币对美债市场的影响 - 全球稳定币总规模约2500亿美元,与36万亿美元美债存量相比体量有限[15] - 稳定币储备资产集中在93天以内短期美债,无法解决中长期资金需求[15][16] - 比特币每上涨1000美元,主流稳定币市值增加约10亿美元,仅5-6亿美元可能流向短期美债[15] 稳定币的风险与局限性 - 稳定币的"稳定"依赖全球信任共识,但无法对冲美元购买力下跌风险[18] - 若美债出现违约或流动性危机,稳定币可能引发"脱锚"危机[18] - 监管松动可能导致美债循环抵押,放大美元信用风险,加速资金流出美元体系[20]
瞭望 | 美元能否造出新需求
搜狐财经· 2025-07-01 14:24
美元国际化历史演变 - 美元国际化最初建立在金本位基础上,以充裕黄金储备为发行基础[5] - 1922年金汇兑本位制确立,美元成为其他货币事实上的"锚"[7] - 二战后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美元成为国际货币,黄金储备和工业产能共同支撑美元价值[8][9] 美元锚定物变迁 - 19世纪英镑以黄金储备为支撑,全球贸易结算份额达60%[6] - 一战导致英国黄金储备转移至美国,美国黄金储备5年内增长50%[6] - 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美国工业产能发挥重要"锚"功能,1968年后制造业竞争力下降导致锚定危机[9][10] - 1970年代"石油美元"模式建立,全球大宗商品交易形成新锚定[11] 当前美元锚定危机 - 美元指数自2025年1月高点持续走低,机构开始撤离美元资产[1] - 石油美元模式面临挑战:能源转型导致石油需求将在2030年达峰,多国推进非美元结算[14] - 美国尝试以芯片/AI为新技术锚,但中国在成熟制程和AI应用领域形成竞争[15] - 关键矿产资源领域难以形成垄断,美国缺乏产能优势[16] 稳定币发展现状 - 泰达币(USDT)和美元币(USDC)锚定美元资产,2023年硅谷银行危机中USDC价格暴跌[18] - 2025年USDT场外价格一度跌至0.97美元,保值功能受质疑[18] - 稳定币发行抑制美元资产流动性,实际需求存疑[19] 国际货币格局变化 - 俄罗斯、伊朗、印度推进人民币/欧元/本币石油结算[14] - 沙特通过mBridge平台进行石油交易,降低美元依赖[14] - 全球对使用欧元、人民币甚至虚拟货币结算的需求增长[12]
以技术赋能打破传统金融壁垒 香港成稳定币合规化“全球范本”|聚焦稳定币
证券时报· 2025-06-30 08:36
稳定币的全球发展趋势与香港的角色 - 稳定币正以"技术创新+合规发展"的双轮驱动模式重构全球金融格局 [1] - 香港虚拟资产交易生态中已有11家企业获得SFC发放的虚拟资产交易平台牌照 [1] - HashKey集团旗下HashKey Exchange为持牌交易所之一 已与京东稳定币达成合作并即将上线多种稳定币 [1] 稳定币的普惠金融价值 - 非洲约60%人口缺乏银行账户 但可通过手机钱包接入稳定币体系实现"无账户跨境支付" [4] - 内地小商户海外收款中USDT占比逐年攀升 通过香港持牌交易所兑换法币可节省70%时间与成本 [4] - 稳定币对传统支付体系的颠覆在于用户无需银行账户即可完成全球货币兑换 [4] 香港《稳定币条例》的监管框架 - 实施"分类监管":零售稳定币需100%储备金支持 未获批准稳定币仅限专业投资者交易 [6] - 香港测试"稳定币反洗钱智能监控系统" 可疑交易响应时间从24小时缩短至30分钟 [6] - 持牌交易所需进行"资金来源—用途"双重核验 形成全球合规性最高的交易枢纽 [7] 人民币稳定币的发展路径 - 提出"三阶段策略":离岸人民币稳定币→对接自贸区账户体系→推出在岸人民币稳定币 [9] - 建议构建"法定货币—稳定币"双层架构 通过CBDC账户实现信用背书与可编程性 [10] - 可通过智能合约设定"人民币稳定币仅限东南亚贸易使用 90天内须回流"等约束条款 [10] 数字货币交易所的职能演变 - HashKey Exchange角色为"双向连接器":对接银行系统与严格KYC/反洗钱机制 [6] - 形成"海外收USDT—香港兑换—境内结汇"的合规闭环 符合外汇局规定 [7] - 从法币门户扩张至稳定币门户 实现稳定币与法币的无损换汇服务 [1]
南财快评|稳定币是国际金融博弈的新筹码吗?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27 15:28
公司动态 - 国泰君安国际(1788 HK)获得香港证监会批准 成为国内首家可提供全面虚拟资产交易的中资券商 客户可通过证券账户买卖比特币 以太币等基础加密货币 以及泰达币 美元币等稳定币和狗狗币 瑞波币等代币 [1] - 消息公布后第二个交易日 国泰君安国际股价大涨198 39% 反映市场对虚拟货币发展潜力的认可 [1] 行业趋势 - 数字技术深度互联改变物质世界和生产生活方式 数字支付普及导致流通现金减少 传统货币乘数理论面临挑战 货币与支付系统数字化倒逼央行货币投放和监管方式转型 [1] - 加密货币对货币主权 金融安全 信息透明度和跨境资本流动产生全方位冲击 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正通过发行法定加密货币抢占国际金融规则话语权 [2] 稳定币特性 - 稳定币需有对应法定货币支撑 确保每枚稳定币有等额真实资产 而普通加密货币无明确锚定对象 币值波动大 [2] - 稳定币供给端算法可根据锚定法币面值自动调整 价格低于锚定法币时减少供给 反之增加供给 可理解为准数字化法币 [2] 全球监管动态 - 美国参议院通过《天才法案》推动稳定币成为主流支付方式 日本《支付服务法》规定仅法币支撑的稳定币可作为支付工具 排除比特币等加密货币 [3] - 欧盟推出全球首个加密货币法规《加密资产市场监管法案》 将锚定主权货币的加密货币定义为电子货币代币 限制非欧元电子货币代币使用比例 [3] 稳定币优势 - 跨境交易仅需几分钟 传统银行SWIFT交易需1个工作日 交易成本显著低于传统跨境支付的固定费用加0 1%~2%手续费 [4] - 支持7×24小时全时段交易 突破工作日和时间限制 国际清算银行建议各国央行推进货币代币化 同时警示缺乏监管的稳定币可能威胁金融稳定和货币主权 [4]
美国收编“数字货币”的野心:延续美元霸权
华尔街见闻· 2025-06-26 15:33
美国加密货币监管战略 - 美国正通过全面监管改革和政策调整争夺全球"加密货币之都"地位 这将重塑全球金融格局和美元霸权 [1] - 监管明确化是数字资产从小众创新转向主流应用的关键因素 美国当前监管态度转向友好 SEC撤销对Coinbase等公司的诉讼并废除不利会计规则 [1][10] - 两项关键立法推进中:GENIUS法案和STABLE法案 要求稳定币发行方100%储备支持 监管责任归属银行机构 [7] 稳定币市场格局 - 稳定币是数字金融核心力量 2024年交易量达28万亿美元 低波动性使其成为理想交换媒介 [3] - 泰达币(USDT)和美元币(USDC)主导市场 分别占67%和26%市值 99%稳定币与美元挂钩 [3][7] - 相比传统汇款6.65%平均成本 稳定币交易费用仅0.5%-3.0% 提供更便宜快速的跨境支付方案 [6] 美国竞争优势 - 机构投资者规模突出 北美占全球加密货币活动22% 其中70%来自机构资金 [8] - 美元挂钩稳定币占比99% 强化美元数字储备货币地位 比特币挖矿活动占全球36% [7][8] - 2025Q1美国占全球加密领域风险投资39% 区块链技术基础设施和人才储备强大 [8] 监管框架创新 - FIT 21法案提出数字资产二分法:数字商品和受限数字资产 明确监管责任归属 [10] - SEC加密货币工作组处理十大关键领域 包括证券认定、交易平台监管和代币化证券等 [10] - 数字资产市场总统工作组将在180天内提交监管改革计划 新分类体系是核心挑战 [9][10] 行业发展阶段 - 全球加密货币渗透率6-7%处于早期采用者阶段 美国17%渗透率接近主流应用门槛 [11] - 加密货币正跨越"鸿沟" 需安全性、简单性和明确用例作为桥梁 美国监管明确性可能成为加速器 [11] - 当前加密货币总市值3.5万亿美元 比特币ETF规模超1000亿美元 全球用户达6.59亿人 [1] 国际竞争态势 - 欧盟MiCA法规已生效 提供27国统一框架 新加坡、阿联酋等地也在构建友好监管环境 [12] - 监管复杂性和立法僵局是美国主要挑战 传统金融机构对反洗钱等风险保持谨慎 [12] - 能否建立适配数字资产的监管框架 将决定美国能否成为全球加密货币中心 [12]
稳定币,是美元的“救心丸”吗?
第一财经· 2025-06-25 12:19
稳定币监管法案通过 - 美国参议院以68票赞成、30票反对通过《指导与建立美国稳定币国家创新法案》,将2500亿美元规模的稳定币纳入法律框架[3][4] - 法案要求每发行1美元稳定币必须有等值高流动性安全资产(如美元、短期国债)支撑,并首次将稳定币纳入反洗钱和金融监管体系[17][18] - 法案允许银行、信用社子公司及符合条件的非银行机构申请稳定币发行许可,需经众议院通过和总统签署后生效[19][20] 稳定币的定义与市场格局 - 稳定币是与法定货币(如美元)挂钩的加密货币,通过现实资产支撑实现币值稳定,区别于比特币等波动性加密货币[6][7][12] - 全球最大两种稳定币USDT和USDC合计市值占市场九成,其中USDC发行公司Circle已在纽交所进行首轮公开招募[14][17] - 稳定币诞生源于加密货币支付功能缺陷,比特币因价格剧烈波动(如2014年单日暴跌15%)更偏向投资属性而非交易媒介[10][11] 美国推动稳定币的战略意图 - 财政部长贝森特预测2030年稳定币市场规模将达3.7万亿美元,通过绑定美债可降低政府借贷成本并缓解36.2万亿美元债务压力[24][26][32] - 构建"链上美债循环":稳定币发行商成为美债大买家,用户美元通过稳定币回流美债市场,法案限制境外实体发行以保持控制权[33][34] - 全球90%稳定币与美元挂钩,美国意图通过区块链跨境支付特性强化美元霸权,可能挤压欧元及发展中国家主权货币空间[35][36] 稳定币机制潜在风险 - 发行机构存在挤兑风险,例如USDT发行商泰达公司持有1200亿美元美债,但国债资产难快速变现应对集中兑付[43][44][45] - 法案要求的反洗钱和审计合规可能抬高成本,驱使用户转向非美平台,削弱对美债的实际需求拉动作用[49] - 稳定币偏好短期国债(T-bills),无法解决占美债80%的中长期债券流动性问题,2023年10年期美债收益率曾从3.8%飙升至5%[51][52]
“苏超”爆火带飞股价,特朗普与马斯克的合与分丨一周热点回顾
第一财经· 2025-06-07 10:09
"苏超"带动文旅消费大幅增长 - 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苏超")吸引超过18万名球迷现场观赛,上座率堪比职业联赛 [1] - 赛事带动6个主场城市文旅消费,6月2日至8日省内景区预订量同比增长305% [1] - A股足球概念股受热捧,共创草坪5连板,金陵体育连续3个20%涨停 [1] - 赛事成功因素包括低票价、草根球员参与、"散装江苏"网络梗及社交媒体传播 [1] 长安东风重组暂停 - 长安汽车间接控股股东中国兵装集团将分立汽车业务组建独立央企,东风汽车暂不参与重组 [2] - 两家公司2月公告引发重组猜想,资本市场反应热烈 [3] - 行业合并重组趋势明显,未来可能在特定领域或技术合作 [3] 智能辅助驾驶安全国标即将出台 - 工信部拟立项《智能网联汽车组合驾驶辅助系统安全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 [4] - 标准涵盖运动控制、驾驶员监测、系统安全性等7方面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 [4] - 主要起草单位包括中汽中心、东风汽车、华为等 [4] 稳定币第一股Circle上市首日暴涨168% - Circle发行价31美元/股,首日最高涨幅234.68%,收盘价83.23美元,市值超180亿美元 [6] - USDC流通量610亿美元,2024年总营收16.76亿美元中99%来自利息收入 [6] - 上市恰逢美国GENIUS法案落地及香港《稳定币条例》即将生效 [7] 广东出台政府投资基金管理新规 - 管理费原则上从基金收益支付,未产生收益可暂从本金预支但需补回 [8] - 传统管理费率为1%-3%按实缴出资计提 [9] - 新规终结"稳赚不赔"模式,可能被其他省市效仿 [9] 美国上调钢铝关税 - 美国将进口钢铝关税从25%上调至50%(英国除外) [12] - 中方指该措施违反世贸规则,扰乱全球产业链 [12] - 专家认为将冲击美国汽车、机械制造、建筑等行业 [12] 特朗普与马斯克公开争执 - 导火索为"大而美"法案取消电动汽车税收抵免 [13] - 马斯克称特朗普"忘恩负义",特朗普称要终止政府补贴 [14] - 特斯拉股价当日大跌14.26%,市值蒸发1500亿美元 [14]
稳定币概念股集体回调 持续大涨后风险显现?
新华财经· 2025-06-06 14:42
值得注意的是,当地时间6月5日,全球第二大稳定币美元币的发行商圆环(Circle)公司在纽交所进行 首次公开募股,成为稳定币领域首家上市公司。从首日表现来看,Circle受到资金狂热追捧。股价在盘 中一度涨超200%,最高触及103.75美元/股。截至收盘,报82.23美元/股,涨幅达168.48%。 国内股市本轮稳定币行情主要受香港《稳定币条例》正式生效带动——5月30日,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 政府在宪报刊登《稳定币条例》,标志着该条例正式生效。 这一里程碑式立法引发资本市场强烈关注,券商机构迅速响应,掀起密集研究热潮。三天内,22家券商 集中发布30篇研报,超过20场电话会议相继召开,8场路演活动蓄势待发。券商研究覆盖计算机、区块 链、金融科技、跨境支付等多个维度,普遍认为香港新规将推动稳定币从交易媒介升级为关键金融基础 设施,加速数字金融产业链发展。 二级市场方面亦反应强烈,如连连数字在5月29日股价上涨近45%,6月2日再度大涨64.27%,股价在3个 交易日内涨近126%。A股市场方面,四方精创同期股价涨幅亦超过40%。 排排网财富研究员隋东对新华财经表示,近期A股和港股市场稳定币相关标的显著走强,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