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云智能

搜索文档
报名开启|7月27日,世界人工智能大会腾讯论坛邀您共探AI新纪元
腾讯研究院· 2025-07-11 15:20
2025年,人工智能将如何进一步突破认知的极限?又将怎样更深刻地助力千行百业,并塑造我们共同的 科技未来? 7月27日,由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组委会指导, 腾讯华东总部、腾讯优图实验室主办,腾讯研究院、腾讯 科技、腾讯云智能、腾讯Robotics X实验室、腾讯SSV为村发展实验室、腾讯游戏VISVISE、QQ浏览 器、ima及搜狗输入法 等共同支持的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腾讯论坛 将在 上海 举办。 当科技的浪潮奔涌向前,人工智能正以超乎想象的速度重塑世界。从早期的理论设想,到如今成为变革 世界的核心力量,AI 不再是高悬于科幻云端的概念,已然化作 生活中无处不在的贴心助手 ,驱动着产 业升级、革新用户体验、重构人机协同,在诸多领域展现出令人瞩目的突破性潜能。 2024 年,我们共同经历了生成式AI的深化融合与爆发式应用。以多模态大模型和具身智能为代表的科 技新范式不断涌现,不仅拓宽了AI能力的边界,更深层次地加速了智能与人类社会的共生进程,为人工 智能的发展书写激动人心的新篇章。 今年, 我们将以"智能涌现"为主题, 聚焦全球AI技术与产业深度融合趋势,围绕"大模型垂直落地、场 景创新突破、生态共建协同" ...
Canalys:一季度中国内地在云基础设施服务上的支出达到116亿美元 同比增长16%
智通财经网· 2025-07-11 10:24
智通财经APP获悉,Canalys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内地在云基础设施服务上的支出达到116亿美元,同比增长16%。AI相 关需求已成为推动企业向云端迁移的主要动力。为把握这一增长机遇,云厂商正积极加大对AI基础设施和模型研发的投资。为弥合AI大 模型能力与实际业务需求之间的差距,厂商正采取多种战略路径,包括开源AI模型、拓展合作伙伴生态、推出AI智能体开发平台等。 在其最新发布的《企业AI合同数据库》中,Omdia记录了多项中国内地企业与云厂商之间的新合作案例,企业正通过部署预训练的即用 型模型及相关服务,加速其AI落地进程。2025年第一季度,阿里云在中国内地云服务市场中占据33%的份额,华为云为18%,腾讯云为 10%。 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内地云基础设施服务市场持续加速发展。随着企业加快AI部署,云服务市场的潜力正不断释放。AI大模型对算力 的巨大需求,正在显著推动企业对基于云的GPU资源的依赖。 客户对AI的旺盛需求正在重塑云计算的应用方式。Canalys高级总监 Rachel Brindley 表示:"AI正在全方位推动企业加速上云。一方面, 原本依赖本地数据中心的组织,正将 ...
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云基础设施市场加速增长,阿里云稳居第一,华为云与腾讯云加速AI布局
Canalys· 2025-07-11 09:52
中国大陆云基础设施服务市场概况 - 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大陆云基础设施服务支出达116亿美元,同比增长16%,AI相关需求成为企业上云主要动力[1] - 阿里云以33%市场份额保持第一,华为云(18%)和腾讯云(10%)分列二三位[1] - 合作伙伴驱动的云服务收入占比达25%,生态协作成为AI商业化核心推动力[1] AI驱动云服务发展 - AI大模型对算力需求显著提升企业对云GPU资源的依赖,推动IaaS及基础模型服务长期需求[1] - 企业AI工作负载呈现两类迁移模式:本地数据中心向云端迁移,以及现有云架构持续集成AI能力[1] - 阿里云AI工作负载连续七个季度实现三位数增长,成为其核心业务引擎[1] 云厂商战略路径 - 厂商采取双轨战略:通过模型开源构建生态(如阿里云全面开源Qwen3系列8个模型),同时开发智能体平台加速场景交付[1] - 华为云发布"盘古5.5"基础模型套件,覆盖五大领域且推理效率提升8倍,并推出ModelArts Versatile开发平台[2] - 腾讯云迭代混元大模型Turbo S(全球Chatbot Arena前八),推出TCADP智能体开发平台支持多模型接入[2] 头部厂商动态 - 阿里云: - 设立新加坡全球AI能力中心,在马来西亚启用第三座数据中心,计划10月前上线菲律宾新数据中心[1] - 启动"出海加速大会"系列活动推动国际化战略[1] - 华为云: - 推出1.5亿元生态激励计划聚焦昇腾AI等四大方向,云市场KooGallery年交易笔数破百万[2] - 营收同比增长18%,市场份额提升至18%[1] - 腾讯云: - 受GPU资源紧张影响短期增长,但在日本新增云区域强化亚太布局[2]
智能体让大模型“长出手脚”
科技日报· 2025-06-17 07:51
智能体技术发展现状 - 大模型技术快速发展推动智能体成为人工智能开发机构重要发力方向 [2] - 腾讯、百度、京东等企业加大智能体领域投入并推出系列产品 [2] - 智能体具备感知环境、规划任务和自主执行能力,能直接生成任务规划并形成生产力 [3] 企业应用案例 - 腾讯云代码助手使85%开发岗员工编码时间缩短40%,AI生成代码占比超40%,研发效率提升16% [4] - 京东内部已有超1.4万个智能体运行,进入深度应用阶段 [4] - 国家电网与百度合作打造营销供电方案智能体,实现企业办电流程全面智能化 [4] 技术特性与突破 - 智能体具备自主思考和决策能力,可应对自然语言交互场景的开放需求 [5] - 工具调用技术从函数调用模式演进至代码智能体模式,复杂任务处理能力显著增强 [6] - MCP协议实现智能体跨平台通用性,支持调用不同平台生态的应用和数据 [6] 多智能体协同趋势 - 多智能体分工协作可处理复杂任务,如软件开发中分饰不同角色提升效率 [7] - 腾讯云智能体开发平台推出零代码配置多智能体协同转交功能,构建"多专家"体系 [7] 行业落地策略 - 智能体开发平台聚焦细分行业场景,优先嵌入标准化业务流程实现价值落地 [8] - 腾讯云提出融合传统工作流与智能体能力,兼顾流程确定性和智能体灵活性 [9]
“科技+金融” 如何进一步协同促进
金融时报· 2025-06-04 12:01
科技金融政策与协同发展 - 科技金融需要科技界与金融界共同努力,通过银行、证券、保险、创投等多种方式支持科研、成果转化和科技型企业发展 [1] - 科技部与七部门联合印发政策,部署科技金融体制构建,包括多部门协同机制、区域创新实践及综合运用"股债贷保投"等工具 [1] - 地方政府如陕西通过"政策—工具—市场—人才"四维驱动模式推动科技金融,截至2025年1月末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达2972.90亿元(同比+23.75%) [2] 地方试点与创新实践 - 央行与科技部确定北京、上海、重庆等13个重点地区开展科技金融先行示范 [2] - 陕西深化国内外金融机构合作,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余额684.99亿元(同比+40.65%),高新技术企业贷款余额2581.79亿元(同比+25.49%) [2] - 科技部将实施"揭榜挂帅"机制,鼓励地方政府和金融机构探索特色实践 [3] 金融科技与AI应用 - 金融科技通过技术驱动提升科技金融服务效率,需跨领域资源整合及政产学研协同 [4] - AI是金融科技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恒丰银行构建"双飞轮"模型体系,北京银行采用"大模型+小模型"双轮驱动模式 [6] - 腾讯云智能体平台与神州数码Agent中台通过AI技术推动金融行业智能体开发与场景融合 [7] 行业实践与生态升级 - 民生银行升级仿生金融服务(BioFaaS),构建全行级知识体系与智能服务平台 [7] - 科技企业如神州数码将AI原生平台升级为企业级Agent中台,支持AI规模化落地 [7] - AI驱动下科技金融创新潜力显现,需平衡创新与安全以应对行业变革 [7] 长远发展与战略规划 - 统筹金融发展与安全需以新质生产力、数智化、系统性思维、地方分层规划及全球视野为支柱 [8] - 科技金融需立足长远,在"十五五"时期以更高站位推动模式革新 [7][8]
AI智能体时代来临:中国标准引领产业变革新篇章
搜狐财经· 2025-05-30 17:35
行业标准发布 -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联合中国工商银行、百度、腾讯、阿里巴巴、华为等科技巨头发布《面向软件工程智能体的技术和应用要求》系列标准第一部分《开发智能体》(标准编号AIIA/T0219-2025)[1] - 标准聚焦技术能力与服务能力两大板块,为软件开发智能体建立全方位技术规范体系[1] - 该标准标志着中国在AI智能体标准化领域取得历史性突破[1] AI智能体技术特性 - AI智能体能够执行复杂指令、与人类流畅沟通,通过数据搜集和逻辑推理自主解决多步骤问题[1] - AI智能体被视为新型数字劳动力,可协助或替代人类完成各类任务[1] 全球市场发展 - 全球AI智能体市场规模预计从2024年51亿美元增长至2030年471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44.8%[3] - 2025年被业界认定为AI智能体发展元年,实现从"知识增强"向"执行增强"的跨越[3] - 微软智能体解析商业邮件、OpenAI的o1/o3模型处理复杂订单等案例展示AI智能体在自主决策方面的能力[3] - OpenAI推出的ChatGPT Tasks标志着AI智能体发展进入实质性新阶段[3] 中国企业布局 - 腾讯升级大模型知识引擎为"腾讯云智能体开发平台(TCADP)",降低智能体搭建难度[4] - 京东内部运行超过1.4万个智能体,并通过JoyAgent平台向行业输出AI生产力[4] - 国内首款通用AI Agent Manus发布后引发行业广泛关注[4] - 行业认为智能体已从概念验证阶段进入工业化应用阶段[4]
主题投资月度观察(2025年第5期):全球AI跃进与中国硬科技突围-20250529
国信证券· 2025-05-29 17:25
报告核心观点 - 海外科技映射方面,OpenAI收购苹果前设计团队,2026年将推全新AI设备;谷歌AI生态升级,发布多个模型;微软推出地球系统AI模型Aurora;Anthropic发布Claude 4系列;中东AI算力基建加速[3]。 - 国内热门主题方面,小米发布自研芯片,MiniMax语音AI突破,腾讯云升级平台,中国发射太空计算星座,印巴冲突使A股军工板块上涨,双赛推动机器人发展,量子计算有突破,昆仑万维发布智能体[3]。 - 国内政策关注方面,《民营经济促进法》等多部政策法规施行或印发,推动民营经济、上市公司、小微企业、科技金融、科技服务业发展[3]。 海外科技映射 - OpenAI于5月22日宣布以65亿美元收购乔尼·艾维创立的AI硬件公司io,预计2024年夏季完成交易,2026年推出首批AI设备,该设备或为脖挂式可穿戴设备,2027年投入量产[8][6]。 - 谷歌在I/O大会扩展AI产品生态,发布Gemini 2.5系列模型,其Pro版本在多项基准测试领先,Flash版本优化速度和效率,还推出多个产品和功能[13][10]。 - 微软推出地球系统AI预报模型Aurora,计算速度比传统模型快5000倍,极端天气预测精度超7个国际气象中心,未来可应用于更广泛地球系统任务[18]。 - 5月22日Anthropic发布Claude 4系列,包含旗舰版Claude Opus 4和普适版Claude Sonnet 4,在编码、推理和智能体方面表现出色[22]。 - 沙特通过AI推动经济转型,英伟达向沙特AI公司HUMAIN提供超1.8万枚芯片建数据中心,AMD与沙特企业合作;阿联酋与OpenAI建5GW沙漠数据中心[25]。 国内热门主题 - 5月22日小米发布自研SoC芯片玄戒O1,采用第二代3nm制程,性能卓越,小米15S Pro和小米平板7 Ultra搭载该芯片,小米5年研发投入1020亿,2025年预计达300亿[31]。 - MiniMax研发的Speech 02在两项国际评测中超越OpenAI等顶尖模型,实现零样本语音克隆,采用创新架构提升语音真实感与自然度[36]。 - 2025年5月21日腾讯云将大模型知识引擎升级为TCADP,支持企业开发智能体,混元大模型全面升级,多方面能力增强且部分模型开源[39][38]。 - 5月14日中国成功发射“三体计算星座”首批12颗计算卫星,开启太空AI与算力新时代,可提升数据利用率,未来在多领域发挥作用[44]。 - 5月7日印巴冲突中巴基斯坦使用中国歼 - 10C战斗机及霹雳 - 15E导弹,中国A股军工板块集体上涨,尼日利亚等国高官访华表达采购意向[48]。 - AgiBot全球技术挑战赛事5月26日开启报名,《CMG世界机器人大赛·系列赛》机甲格斗擂台赛5月25日在杭州举行,推动机器人技术发展[53]。 - 本源量子推出“本源天机4.0”,支持500 + 量子比特,为百比特级量子计算机量产奠定产业化基础,正支撑下一代量子计算机研发[56]。 - 5月22日昆仑万维发布“天工超级智能体”,支持多模态内容生成,构建专业系统,注重用户体验,开启AI Office智能体新时代[60]。 国内政策关注 - 5月20日《民营经济促进法》施行,这是我国第一部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法律,确立多项重要原则,实现制度创新[62]。 - 5月16日修订后的《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施行,包含建立简易审核程序等四大创新举措,增强市场信心,激发并购活力[66]。 - 5月21日八部门联合印发《支持小微企业融资的若干措施》,从8个方面提出23项工作措施,改善小微企业融资状况[69]。 - 5月14日科技部等七部门发布《加快构建科技金融体制 有力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若干政策举措》,围绕7个方面提出15条举措,为科技创新提供金融支撑[70]。 - 5月19日工信部等九部门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科技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原则,部署重点领域,推动科技服务业规模增长和质效提升[74]。
Agent大潮里,知识库落地走到哪了?
36氪· 2025-05-28 16:53
AI知识库行业发展趋势 - AI知识库正从技术工具演变为企业智能化转型的核心支点,关键在于重塑组织数据文化与管理范式[2] - 自2024年1月起,知识库落地速度显著提升,打破"Demo五分钟,上线花一年"的行业固有印象[2][3] - 摩根士丹利案例显示知识库使用率从20%飙升至80%,单次搜索时间大幅缩短,顾问可将更多时间投入客户互动[4] 技术驱动因素 - 2025年初DeepSeek等新兴工具推动大模型技术成熟度显著提升,厂商从技术竞赛转向应用落地[5] - RAG技术集成使大模型误答率显著降低,某健康咨询平台通过AI聊天机器人减少65%人力客服单量,年节省成本超5万美元[5] - 传统知识库构建需8年培养周期,AI加持后缩短至6年,文档上传后AI可自动生成问答内容,人工仅需审核[10][11] 市场格局与生态 - 2024年知识库需求呈现井喷式增长,增幅达200%-300%[8] - 阿里云百炼、腾讯云智能体开发平台等提供大模型+RAG检索增强技术,字节扣子、AI Agents Flow等Agent平台集成知识管理功能[8] - SaaS知识库提供商如腾讯乐享、HelpLook专注企业知识管理和在线问答云服务,行业生态逐步完善[9] 应用场景升级 - 某软件企业AI助手将自助解决问题比例提升至30%,释放过去80%闲置的"隐形知识"[10] - 传统全文检索仅提供文档位置,AI知识库能识别上下文并直接生成解决方案,查询效率大幅提升[11] - 知识库能力边界从文档存储扩展到企业智能服务"引擎",支持不同场景快速部署轻量助手[11] 行业痛点与挑战 - AI知识库目前仅适用于流程标准化场景,对创造性任务和复杂推理覆盖有限[13] - 企业面临规模管理(百万级知识库)、信息时效性、权限安全(如防止行销线知晓采购成本)等系统性难题[14] - 数据迁移集成困难,初期需整合CRM、ERP等多系统分散数据,避免信息孤岛[15] 实施路径选择 - SaaS方案适合快速构建通用知识应用,部署便捷但扩展受限[15][16] - Agent方案支持跨系统自动化和多步骤任务,需更高设计成本但灵活性更强[16] - 自研+大模型API适合头部企业深度定制,但研发成本和人才风险较高[19] 未来发展方向 - 行业知识库成为新焦点,法律行业"案例推理库"、制造业"故障诊断库"需结合术语库和规则引擎[19] - 需建立"双轨制架构":底层统一知识中台+上层轻量化应用,解决部门各自为政问题[19] - 服务商生态分化为基模厂商、Agent平台和垂直SaaS三大阵营,未来或形成互补格局[20]
腾讯AI,加速狂飙的这半年
雷峰网· 2025-05-27 21:15
腾讯AI战略加速 - 公司从低调布局转向快速落地阶段,2024年第一季度资本开支达274.8亿元,同比增长91% [2][4] - 组织架构调整推动AI业务整合,混元大模型团队、QQ浏览器等并入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CSIG) [2][22] - 高层战略决心明确,马化腾在年会上强调持续投入算力并推动产品化落地 [25] 模型技术突破 - 混元TurboS大语言模型全球排名第八,理科推理能力提升10%,代码能力提升24%,竞赛数学成绩提升39% [6][7] - 混元T1模型在竞赛数学、常识问答、复杂任务Agent能力分别提升8%、8%、13% [7] - 多模态技术实现代际飞跃:图像生成达毫秒级,3D模型几何精度提升10倍,文生3D在17个类目中15项第一 [8] 产品化与场景落地 - 推出游戏视觉生成模型,美术设计效率提升数十倍,覆盖技能特效、角色立绘等五大子模型 [9] - 智能体开发平台支持零代码多Agent协同,演示案例中5分钟完成跨境寄件全流程 [12][15] - 知识库产品腾讯乐享实现企业人效两位数提升,科沃斯案例节省百万级运营成本 [17][18] 市场与用户增长 - 腾讯元宝接入DeepSeek-R1后下载量跃居苹果免费榜第二,Q1月活达2358万,环比增长1546% [23] - QQ浏览器升级AI功能后用户活跃度提升,内置QBot支持双模型调用,覆盖4亿用户 [24][25] 行业趋势与竞争 - 全球AI智能体市场规模预计从2024年52.9亿美元增至2035年2168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40.15% [18] - 国内大模型竞争加剧,DeepSeek等对手推动公司加速资源集结与产品迭代 [21][22]
腾讯大模型落地新路径:智能体协同与知识库升级引领未来
搜狐财经· 2025-05-26 23:56
在近日举行的2025腾讯AI产业应用峰会上,腾讯云智能负责人吴运声深入探讨了腾讯在打造智能体(Agent)产品过程中的技术细节与设计逻辑,揭示了腾 讯如何在这一新兴领域进行布局。 吴运声指出,虽然创建一个智能体在技术层面已不再是难题,但打造既实用又能高效解决业务流中问题的智能体,依然是一个亟待深入研究的重大课题。他 强调,腾讯在智能体产品的开发中,特别注重用户的实际体验。 腾讯还强化了智能体中的问答对功能。由于基础大模型在相同Prompt下可能产生不同的输出结果,因此强化从文档中自动生成准确问答对的能力显得尤为重 要。企业可以对这些问答对进行审核、校验,确保准确性后再发布,从而提高了智能体在企业应用中的可靠性。 吴运声还表示,在ToB场景下,智能体的本质是一种新的应用形态。与传统软件相比,智能体具备自主规划能力,可以根据用户的自然语言指令,自主调用 工具,甚至多个Agent协同完成一个复杂任务。因此,智能体开发需要关注三个核心问题:如何实现更精准地自主规划与执行、如何实现多Agent协同的复杂 任务处理以及如何构建更高效的工具调用机制。 会上,腾讯还宣布了一个重要实践:QQ浏览器升级为AI浏览器,并上线了Q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