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芯片H20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6月对美稀土磁铁出口环比增至7倍以上
日经中文网· 2025-07-22 15:53
中国6月对美国出口的稀土磁铁急剧增长。不过,从与上年的同比来看,出口量减少52%至352吨,仍处 于较低水平。6月面向德国的出口最多。对日本的出口量为131吨,同比减少32%…… 中国6月对美国出口的稀土磁铁急剧增长,环比上月增至7倍以上。不过,从与上年的同比来看,出口量 减少52%至352吨,仍处于较低水平。 中国稀土磁铁的大型厂商(江西省) 按国家和地区来看,中国对美国出口规模位居第二。2024年预计每月在400~700吨之间,某商社的高管 表示,今年6月的出口量"虽较上月有所增加,但仍保持在相对低的水平"。据中国《环球时报》报道, 中国稀土磁铁的出口激增。 从中国稀土磁铁的出口对象来看,6月面向德国的出口最多,达到764吨,同比减少25%。对日本的出口 量为131吨,同比减少32%。不过,如果将稀土磁铁的半成品——磁粉和合金等也包含在内的话,对日 本的出口量则同比增长8%,达到597吨,估计日本企业正通过增加半成品的进口来确保对客户企业的稳 定供应。 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多部田俊辅 北京报道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 中国调查公司"铁合金在线 ...
关税又升级了吗?内需与政策前景
2025-07-21 22:26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互联网、金融、外卖、房地产、制造业、基建、消费、煤炭、钢铁、建材、化工、造纸、家具、小家电 - **公司**:港股互联网公司、阿里、京东、美团、B站、云音乐、腾讯音乐、快手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关税政策 - **美国维持税率以保证财政收入**:美国维持10%-14%的有效税率,对华关税约40%-50%,可保证每年3000-4000亿美元财政收入,抵消大米法案新增支出,避免赤字大幅增加[1][4] - **未来关税不会过高**:避免股债汇三杀,维持财政收入稳定,如今年4月突然提关税致股债汇三杀,后豁免部分关税使通胀数据变化不大[1][5] - **关税变化影响不显著**:新税率较4月2号低,有10%豁免,整体有效税率变化不大,对通胀影响微弱,市场已脱敏,认为是谈判技巧,且美国与其他贸易伙伴达成协议覆盖部分关税[7] 市场表现 - **港股互联网公司**:受芯片H20进展提振上涨,资金面略有改善但持续性待观察,恒生科技指数在对等关税后跑输恒指,互联网公司上涨带动乐观情绪[1][6] - **美元和美股**:过去两到三个月美元明显走强,美股表现优异,预计四季度美元可能再度走强,美股继续跑赢,基于美国基本面和信用周期[1][8] 经济数据 - **GDP**:二季度GDP同比增速从5.4%回落至5.2%,季调环比增速从1.2%降至1.1%,平减指数同比降幅扩大至 -1.3%,一三产提速,二产回落幅度大,建筑业拖累明显[3][18] - **金融数据**:6月超预期增长,社融同比多增1100亿,M1与M2增速提升,预计后期受证券金融工具落地对贷款补充性撬动作用影响继续上行[19] 反内卷政策 - **政策目标**:助力物价合理回升和促进可持续创新,已出台公平竞争审查条例等政策规范行业行为[21] - **受益行业**:煤炭、钢铁、建材、化工、造纸、家具、小家电以及新三样平台类企业[23] 银行投资 - **投资环境改善**:近期金融数据优于预期,信贷需求恢复,财政发力,出口改善,企业信用流修复,居民风险偏好提升,推动银行投资环境改善[25] - **信贷结构**:短期对公票据贴现和非银贷款增速高,与实体经济关系弱,中长期对公和个人贷款自去年以来持续下行,资金需求倾向短期[28] 外卖行业 - **竞争现状**:竞争激烈压制盈利,市场监管总局约谈饿了么、美团、京东三家平台企业,要求规范促销行为,监管介入有望缓解各方投入并改善市场情绪[36][37] - **市场策略变化**:电商平台会将外卖作为市场营销一部分,影响市场竞争格局和行业盈利能力,短期内市场修复空间大,长期需谨慎[39]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美元流动性变化**:大美丽法案通过后美元流动性变化,预计短期内一个季度发债规模约1万亿美元,当前美债利率温和上升,对市场资金扰动不大,港股市场海外流动性边际转弱,7-9月收紧是大概率事件[13] - **AI领域潜力**:未来发展潜力巨大,在游戏、短视频生成、软件和教育四个子方向应用前景好[16] - **市场结构**:呈现哑铃型特征,银行等传统行业与新兴消费和创新药等成长性行业并存,建议关注结构性机会[17] - **政治局会议前瞻**:增量财政政策是重点方向,政策基调偏宽松,可能降息降准各一次,通过结构性货币工具及准财政工具进行财政挖潜与增扩[24]
美国内部阵营分裂?向中国露出笑脸,背后三重压力曝光
搜狐财经· 2025-07-19 12:25
美国对华政策转变 - 特朗普总统在能源峰会上表态将以"友善方式"与中国竞争 与过去七年强硬立场形成鲜明对比 [2] - 美国试图联合盟友对抗中国但遭遇集体冷遇 德国反对脱钩 日本拒绝配合芯片制裁 澳大利亚恢复对华煤炭贸易 [7] - 美国国务院二把手紧急与中国外长会面寻求对话 中国要求美国以客观理性务实态度看待双边关系 [8] 贸易战影响 - 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导致沃尔玛货架上的中国产玩具猴价格从84美元飙涨至140美元 服装价格暴涨60% [5] - 中国对稀土出口限制使美国军工产业和特斯拉等企业面临生产线瘫痪风险 [5] 科技产业动态 - 美国政府特批英伟达向中国出售阉割版AI芯片H20 AMD的MI308芯片也获得类似许可 [8] - 中国占据全球60%高端芯片市场 美国断供将严重损害自身利益 [8] - 华为持续推进芯片自主化战略 [9] 中国应对策略 - 中国商务部继续审查稀土出口许可 保持对关键原材料的控制 [9] - 中国以冷静务实态度应对美国政策变化 继续推进自身发展战略 [9]
英伟达股价狂飙引过热担忧,分析师警示“狂热边缘”风险
环球网· 2025-07-19 10:30
公司表现 - 英伟达总市值达4.23万亿美元,稳居全球上市公司之首,年内涨幅超83% [1] - 14日相对强弱指数(RSI)突破80,创2024年6月以来新高,彼时股价随后六周内暴跌超20% [1] - 预期市盈率34倍仍低于五年均值40倍 [3] 市场情绪 - RSI超70通常被视为"超买"信号,市场情绪已接近"狂热边缘" [1] - 华尔街79位分析师中仅1人建议"卖出",看多情绪高涨 [3] - 部分投资者已减持持仓,担忧市场低估AI行业潜在周期波动 [3] 行业动态 - 美国政府允许英伟达继续向中国出口特供版AI芯片H20,缓解了此前因禁令导致的150亿美元销售损失预期 [3] - 台积电本周强劲业绩进一步印证AI需求旺盛 [3] - 谷歌、微软及Meta将公布财报,其资本支出计划将直接影响英伟达业绩预期 [3] 未来展望 - 数据中心业务强劲增长或持续一至两年,当前无需获利了结 [3] - 贸易政策缓和及AI前景乐观推动资金持续涌入 [3] - 当前估值上升叠加地缘政治不确定性,需警惕行业波动性加剧 [3]
丝毫不顾特朗普颜面,黄仁勋动身访华前,不忘给美国政府一记暴击
搜狐财经· 2025-07-17 19:21
英伟达CEO黄仁勋访华计划 - 黄仁勋计划访问中国以应对美国出口管制政策对公司造成的55亿美元亏损[1] - 专为中国市场开发的高端芯片H20因出口管制无法进入中国市场[1] - 公司坚定服务中国市场的立场,承诺优化产品体系以符合监管要求[7] 美国政府对英伟达的施压 - 两位美国参议员联名警告黄仁勋访华可能影响美国战略优势,并暗示其行为不负责任[3] - 参议员特别强调GPU等高性能芯片对AI发展的重要性,担忧技术外流[3] - 黄仁勋反驳称中国军方有能力自给自足,无需依赖英伟达芯片[8] 英伟达的应对策略 - 公司可能于9月推出"特别版"AI芯片,剔除顶尖技术以符合美国出口管制[5] - 黄仁勋认为中国市场至关重要,是全球最大半导体市场,美国企业必须参与[5] - 公司主张开放合作的技术普惠模式,反对技术封锁[8][10] 中美技术博弈与行业影响 - 美国出口管制政策导致英伟达股价下跌,市场震荡[5] - 黄仁勋呼吁改变政策,认为限制会适得其反,反而助力中国竞争对手[3][8] - 公司认为全球化合作的半导体市场才是技术创新的未来[10]
台积电,净利润暴增60%
第一财经· 2025-07-17 16:57
2025.07. 17 本文字数:890,阅读时长大约2分钟 分析师认为,随着H20恢复对华供应,也将推动台积电的订单增长;同时,英伟达对下一代旗舰AI芯 片的研发投入也将推动对芯片上游设备供应链的需求。 荷兰国际集团(ING)分析师马克·赫塞林克(Marc Hesselink)表示,台积电的订单量也对芯片上 游设备制造商,如光刻机巨头阿斯麦(ASML)影响巨大。台积电是阿斯麦最大的客户,预计今年将 订购阿斯麦即将推出的N2制程所需的芯片制造设备。 瑞穗证券在一份分析报告中称,目前看到台积电和中国芯片制造厂商的需求和订单好于预期,但英特 尔和三星的需求和订单不及预期。 不过,美国关税政策对台积电的影响还面临不确定性。特朗普早些时候威胁称,如果台积电不在美国 生产芯片,将对该公司征收100%关税。 作者 | 第一财经 钱童心 7月17日,全球最大的芯片代工制造商台积电公布第二季度业绩, 利润增长60.7%,创历史新高, 并实现连续六个季度的利润增长。 台积电目前在美股市值约1.23万亿美元,已经跻身全球市值最高的十大企业之一。 台积电的主要客户包括芯片巨头英伟达和iPhone生产商苹果公司。台积电称,截至6月3 ...
AI芯片需求推动台积电第二季度利润创新高,激增超60%
第一财经· 2025-07-17 14:53
行业增长前景 - 晶圆代工行业今年整体收入可能增长17%至18% [1][3] - 台积电凭借市场领先地位销售额很可能增长近30% [1][3] 台积电业绩表现 - 第二季度利润增长60.7%创历史新高并实现连续六个季度的利润增长 [1] - 第二季度营收增长达38.6% [3] - 第二季度净利润3983亿新台币(约合135.3亿美元) [3] - 美股市值约1.23万亿美元跻身全球市值最高十大企业之一 [1] 客户与订单动态 - 主要客户包括英伟达和苹果 [3] - 英伟达推动新一代Blackwell Ultra芯片批量出货 [3] - 英伟达AI芯片H20将恢复对华出口并已收到大量订单 [3] - H20恢复供应和下一代旗舰AI芯片研发将推动台积电订单增长 [3] 供应链影响 - 台积电订单量对上游设备制造商如阿斯麦影响巨大 [4] - 台积电预计今年将订购阿斯麦N2制程所需设备 [4] - 台积电和中国芯片厂商需求好于预期但英特尔和三星不及预期 [4] 投资与产能扩张 - 将在美国投资1000亿美元 [5] - 承诺投资650亿美元在亚利桑那州建设三座工厂其中两座已建成 [5] 政策风险 - 美国关税政策对台积电影响面临不确定性 [4] - 特朗普威胁对不在美生产的台积电征收100%关税 [4]
英伟达、AMD大涨,GPU出口“松绑”后仍需面临激烈竞争
第一财经· 2025-07-16 08:00
2025.07. 16 本文字数:1178,阅读时长大约2分钟 作者 | 第一财经 郑栩彤 美股周二收盘,AMD股价上涨6.41 % ,英伟达上 涨4.04% 。消息面上,英伟达昨日宣布将恢复AI 芯片H20在中国的销售,并将推出面向中国市场的全新GPU。随后,又有消息称,美国商务部将对 AMD MI308产品的许可申请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AMD将向中国运送MI308。对于该消息的真实 性,截至发稿前,AMD相关负责人仍未向记者明确回复。 此次英伟达宣布H20"回归"中国,AMD的AI芯片后续也有望重回中国市场,对于这两家GPU厂商是 好事。不过,AI芯片重新进入中国市场,英伟达和AMD将面临趋于激烈的竞争。 在美国出口仍有限制、国内芯片厂商抢占市场等因素作用下,一些市场机构统计的数据显示,国内的 进口AI芯片的市场份额有所下降。IDC数据显示,去年国内数据中心加速卡市场中,国产算力占比 34.6%,英伟达占比65.2%。IDC中国副总裁周震刚告诉记者,预计今年上半年国产算力的占比超四 成,未来不久国产算力还有可能成为主流。 TrendForce集邦咨询6月发布的数据则显示,国内市场有三类AI服务器芯片厂商, ...
一夜涨超1万亿元!英伟达市值重回全球第一,黄仁勋透露重磅信号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26 12:29
公司股价与市值表现 - 英伟达股价大涨4.3%至154.31美元,总市值达3.77万亿美元,超过微软成为全球市值第一的公司 [1] - Loop Capital预测英伟达市值可达6万亿美元,分析师将目标价上调至250美元,为华尔街最高目标价 [3] 财务与业务表现 - 2026财年Q1营收440.6亿美元,同比增长69%;GAAP净利润187.8亿美元,同比增长26%;Non-GAAP每股收益0.81美元,同比增长33% [7] - 美国政府限制导致本财年Q1减值45亿美元,Q2预计损失80亿美元,但市场仍看好公司前景 [2] 战略布局与业务转型 - 公司定位从"芯片公司"升级为"AI基础设施平台提供商",深化GPU、CUDA平台、软件服务及数据中心生态 [8] - 宣布每年发布新一代AI芯片,包括Blackwell、Vera Rubin系列,应对模型推理及训练需求增长 [5] - 重点布局机器人、自动驾驶领域,提出三种机器人类型:代理机器人、自动驾驶汽车、人形机器人 [6] 行业趋势与市场机会 - 公司认为正处于"十年AI基础设施建设周期"开端,AI和机器人技术代表数万亿美元市场机会 [4] - 分析师指出生成式AI进入"黄金浪潮",英伟达处于需求前端 [4] - 加速主权AI建设,与全球政府合作部署AI基础设施,抵消出口管制影响 [6][7] 竞争与挑战 - 中国市场受限,公司尝试更新芯片设计以符合管制标准 [9] - 面临AMD、谷歌、亚马逊等竞争对手压力,但高端AI芯片性能仍具优势 [9]
英伟达股价历史新高 股东大会传递哪些信号?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26 12:24
公司股价与市值表现 - 英伟达股价大涨4.3%至154.31美元,创历史新高,总市值达3.77万亿美元,超过微软(3.66万亿美元)成为全球市值第一 [1] - Loop Capital预测英伟达市值可达6万亿美元,分析师AnandaBaruah将目标价从175美元上调至250美元,为华尔街最高目标价 [1] 财务表现与减持情况 - 2026财年Q1营收440.6亿美元(同比+69%),GAAP净利润187.8亿美元(同比+26%),Non-GAAP每股收益0.81美元(同比+33%) [3] - 黄仁勋6月减持10万股(价值1450万美元/约1亿人民币),平均售价144美元/股,属于预定交易计划 [3] AI战略布局 - 公司定位从"芯片公司"升级为"AI基础设施平台提供商",构建包括GPU、CUDA平台、软件服务及数据中心的生态 [3] - 宣布每年发布新一代AI芯片,已为Blackwell、Vera Rubin等系列做准备 [2] - 黄仁勋提出"十年AI基础设施建设周期"概念,认为AI和机器人技术代表数万亿美元市场 [1] 机器人领域发展 - 提出三类机器人布局:代理机器人/代理AI、自动驾驶汽车、人形机器人 [2] - 黄仁勋强调"通用机器人时代已经到来",劳动力需求与AI技术推动产业化 [2] 全球化与主权AI - 加速主权AI建设,加码政府与超大规模合作项目,欧洲已达成多个大型项目 [2][3] - 全球各国加速AI基础设施部署,公司尝试更新芯片设计以符合对华出口管制标准 [3] 行业竞争环境 - AMD、谷歌、亚马逊等加大AI布局,但高端AI芯片性能仍难撼动英伟达地位 [4] - 美国政府限制导致H20芯片出口损失:Q1减值45亿美元,Q2预计损失80亿美元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