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茅台王子酒
icon
搜索文档
贵州茅台2025上半年赚454亿 迎难求变国外销售收入增31%
长江商报· 2025-08-14 07:52
核心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910.94亿元,同比增长9.16% [1][7] - 归母净利润454.03亿元,同比增长8.89% [1][7] - 扣非净利润453.90亿元,同比增长8.93% [7] - 营收和净利润增速自2015年以来首次同时低于10% [2][7] 产品结构与销售渠道 - 茅台酒收入755.90亿元,同比增长10.24% [10] - 系列酒收入137.63亿元,同比增长4.68% [10] - 直销渠道收入400.32亿元,同比增长18.59% [10] - 批发代理收入493.58亿元,同比增长1.82% [10] - 通过"i茅台"数字营销平台实现酒类不含税收入107.60亿元 [12] 生产与产能建设 - 茅台酒基酒产量约4.37万吨 [10] - 系列酒基酒产量约2.96万吨 [10] - 2025年计划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7.11亿元 [8] 国际市场表现 - 国外经销商净增加11家,期末总数达115家 [6][16] - 国际市场销售收入28.99亿元,同比增长约31% [6][16] - 发布5款"走进系列"新品和"世博会纪念酒" [15] 盈利能力指标 - 毛利率91.30%,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 [4][17] - 净利率52.56%,保持稳定 [4][17] 行业环境与公司战略 - 白酒行业整体承压,多家企业预告上半年利润下降 [3][14] - 公司积极推进"三个转型"(客群转型、场景转型、服务转型) [15] - 强化科技增能与数字赋能,研发投入2.62亿元 [6][17] - 规划、新建、续建和运营运维平台系统30余项 [16] 业绩目标达成情况 - 上半年业绩增速达到公司制定的9%增长目标 [8][9] - 为2020年以来首次下调年度增速目标至个位数 [8]
贵州茅台上半年实现营收894亿元,净利润454亿元;海外市场大涨31.29%
搜狐财经· 2025-08-13 21:31
财务表现 - 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893.89亿元 同比增长9.10% 归母净利润454.03亿元 同比增长8.89% [2] - 茅台酒收入755.90亿元 同比增长10.24% 系列酒收入137.62亿元 同比增长4.68% [2][3] - 直销渠道收入400.10亿元 同比增长18.63% 批发代理渠道收入493.43亿元 同比增长2.83% [2][6] 渠道结构 - 直销收入占比提升至44.78% [6] - 通过i茅台数字营销平台实现酒类不含税收入107.60亿元 同比增长4.98% [6] - 国内经销商2280家 报告期增加160家 减少23家 国外经销商115家 [5] 国际市场 - 国外市场营收28.93亿元 同比大涨31.29% [2][9] - 国外经销商增加11名至115名 [9] - 2016-2025年上半年国外市场营收从7.25亿元增至28.93亿元 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6.62% [9] 产能与生产 - 茅台酒基酒产量约4.37万吨 同比增加0.46万吨 系列酒基酒产量约2.96万吨 同比增加0.69万吨 [7] - 各轮次基酒均符合预期特征 生产态势稳中向好 [8] 品牌与战略 - 品牌价值4892.08亿元 连续13年稳居食品饮料行业第一 [9] - 2024年海外市场营收51.89亿元 约占中国白酒出口额7.02亿美元的51% [10] - 积极推动消费人群转型 扩大年轻企业家人群触达范围 通过文化IP产品提升品牌势能 [6] 行业背景 - 全球烈酒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达6031亿美元 [11] - 中国白酒2024年出口额9.7亿美元 占出口酒总额51% 为出口第一大酒类 [10] - 公司在中国白酒出口中占据主导地位 国际化进程为行业提供核心动力 [11]
茅台半年报,稳字当头
经济观察网· 2025-08-13 17:01
财务表现 - 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总收入910.94亿元,同比增长9.16%,归母净利润454.03亿元,同比增长8.89% [1] - 茅台酒和系列酒分别实现营业收入755.89亿元和137.63亿元,直销和批发代理渠道分别贡献400.09亿元和493.43亿元 [9] - 海外渠道营收28.93亿元,同比增长31.29%,成为新增长极 [9][10] 产品策略 - 核心产品体系持续健康发展,通过"社会+自营"双渠道优化运营,加大1L装产品及生肖酒等限量款投放 [2] - 酱香系列酒以茅台1935、汉酱、王子酒为核心,通过即时零售、直播发券及官方认证渠道"挺价" [2] - 推出限量25568瓶的70周年纪念酒,单价7000元,采用日期编号提升收藏价值,发售即引发抢购 [3] 市场与渠道 - 国内经销商净增137家至2280家,国外经销商净增11家至115家,强化渠道韧性 [9] - 终端零售价保持平稳,53度飞天茅台动销良好,仍是高端市场首选 [7] - 创新"i茅台"APP直销模式,结合"茅友嘉年华"等跨界活动吸引年轻客群 [3][6] 国际化布局 - 赴30多国开展市场调研,入驻瑞士Globus百货,计划在东京银座、悉尼赌场设体验店 [10] - 亮相APEC、达沃斯等国际会议,打造"茅台之夜"文化IP,强化高端场景如米其林餐厅合作 [10][11] - 出口额占中国白酒行业超七成,瞄准全球烈酒6031亿美元市场潜力 [11] 战略方向 - 实施"控量稳价+多元场景+文化增量"组合策略,短期稳固基本盘,长期培育新增长极 [4] - 推进"三个转型":聚焦新商务客群、拓展宴饮新场景、从卖酒转向卖生活方式 [5][6] - 董事长张德芹提出以"酒文化极致"定位巩固优势,强化服务能力与情绪价值输出 [7][8]
贵州茅台上半年实现净利润454.03亿元 同比增长8.89%
证券日报网· 2025-08-13 14:00
核心财务表现 - 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893.89亿元 同比增长9.10%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54.03亿元 同比增长8.89% [1] - 营业收入增长主要源于销量增加 [1] 产品结构分析 - 茅台酒实现营业收入755.90亿元 同比增长10.24% [2] - 系列酒实现营业收入137.63亿元 同比增长4.69% [2] - 茅台酒基酒产量约4.37万吨 系列酒基酒产量约2.96万吨 [2] 渠道与运营策略 - 批发代理渠道实现营业收入493.43亿元 直销渠道实现营业收入400.10亿元 [2] - 茅台酒采用"社会+自营"双渠道体系优化运营 [2] - 系列酒以茅台1935、汉酱、茅台王子酒为核心构建"一体两翼"产品结构 [2] - 核心大单品500毫升飞天茅台酒通过控量保价策略取得阶段性成果 [3] - 消费场景从"政务+商务"转向"商务+礼赠+悦己"多元驱动 [3] 国际化进展 - 国外市场实现营业收入28.93亿元 同比增长31.26% [4] - 国际化战略采用"三步走"路径:从出口到出海再到国际化 [4] - 上半年发布5款"走进系列"新品和"世博会纪念酒" [4] - 通过"茅台之夜""茅台文化节"等国际IP强化品牌文化价值 [5] 战略方向 - 管理层推行"控量稳价+多元场景+文化增量"组合策略应对市场分化 [3] - 国际化作为全局战略坚持"六大体系"共建 [4] - 中国白酒国际化是行业消费升级转型的客观要求 [5]
半年收入910.9亿元,贵州茅台稳健增长
第一财经· 2025-08-13 13:17
核心观点 - 贵州茅台2025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910.9亿元同比增长9.2% 归母净利润454亿元同比增长8.9% 稳健完成预定增长目标 [1] - 公司通过"三个转型"等改革措施应对消费趋势变化 实现业绩平稳增长 财务指标健康 市场价格稳定 [1] - 白酒行业短期调整不影响长期向好趋势 茅台通过产品体系健康发展和市场策略有效执行保持增长 [4]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910.9亿元同比增长9.2% 归母净利润454亿元同比增长8.9% 达到9%增长目标 [1][2]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1428.85亿元 显示强劲营运能力 [3] - 销售费用增长24.6% 主要由于加大广告宣传及市场投入 [3] 业务结构 - 茅台酒收入755.9亿元占比84.6% 系列酒收入137.6亿元占比15.4% 构建"一体两翼"产品结构 [2] - 直销渠道收入超400亿元占比44.8% 其中"i茅台"平台收入107.6亿元 批发代理渠道收入493.4亿元占比52.4% [2] - 国内业务收入864.6亿元占比97.7% 国外业务收入28.93亿元占比2.3% [2] 市场策略 - 推动客群、场景和服务"三个转型" 聚焦新商务人群 创新餐饮消费场景 优化消费体验 [5] - 采取"音乐+文化"跨界模式吸引年轻消费者 如茅友嘉年华活动 [5] - 推出限量产品如"五星"商标70周年纪念酒 25568瓶2分钟售罄 强化稀缺性和情绪价值 [6] 渠道管理 - 稳定"经销+直销"结构 优化渠道付款节奏 减轻合作伙伴财务负担 [3] - 6月底市场价格恢复平稳 7-8月稳中有升 提振渠道信心 [3] - 主力经销商打款意愿强烈 渠道整体运营平稳 生态良好 [3] 产品矩阵 - 形成金字塔型产品矩阵 核心大单品为普通飞天茅台酒 [5] - 包括1L、750ml、100ml等规格产品 塔尖产品有精品、珍品、陈年茅台酒 [5]
茅台上半年实现营收894亿元:净利润454亿,日赚2.5亿元;海外市场增长31.29%
搜狐财经· 2025-08-13 12:2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893.89亿元,同比增长9.10%,归母净利润454.03亿元,同比增长8.89% [2] - 第二季度营收387.88亿元,同比增长7.28%,归母净利润185.55亿元,同比增长5.25%,业绩环比略降速 [2][8]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31.19亿元,同比下滑64.18%,主要因财务公司吸收存款减少及准备金增加 [9] 产品结构 - 茅台酒收入755.90亿元,同比增长10.24%,系列酒收入137.62亿元,同比增长4.68%,系列酒增速较上年同期的30.50%明显放缓 [2][3][6] - 茅台酒基酒产量4.37万吨,系列酒基酒产量2.96万吨,分别同比增加0.46万吨、0.69万吨 [7] 销售渠道 - 直销收入400.10亿元,同比增长18.63%,占比提升至44.78%,批发代理收入493.43亿元,同比增长2.83% [2][6] - "i茅台"数字营销平台实现酒类不含税收入107.60亿元,同比增长4.98% [6] 区域市场 - 国内市场营收864.59亿元,同比增长8.74%,国外市场营收28.93亿元,同比大涨31.29%,占酒类营收的3.24% [6] - 国外经销商增加11名至115名,国内经销商增加160名且均为系列酒经销商 [7] 战略动态 - 公司推动消费人群转型,扩大年轻企业家人群触达,并通过文化IP产品提升品牌势能 [6] - 系列酒以茅台1935、汉酱、茅台王子酒为核心,拓展销售网络,打造样板市场 [6] - 国际化方面聚焦东亚、南亚市场,坚持"六大体系"齐抓共建 [7] 渠道与库存 - 二季度末合同负债55.07亿元,环比减少32.73亿元,应收票据28.16亿元,环比增加6.89亿元,反映公司主动控速缓解经销商压力 [9] - 公司调整飞天茅台发货节奏,推出四瓶/箱版本挖掘礼赠需求,优化调货机制消化库存 [9]
贵州茅台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454亿元,增长8.89%
证券时报网· 2025-08-13 07:39
财务表现 - 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910.94亿元 同比增长9.16% [2] - 实现净利润454.03亿元 同比增长8.89% [2] - 茅台酒实现营业收入755.89亿元 系列酒实现营业收入137.63亿元 [3] 生产情况 - 茅台酒基酒产量约4.37万吨 系列酒基酒产量约2.96万吨 [2] - 各轮次基酒符合轮次特征 生产质量稳中向好 [2] 销售渠道 - 直销渠道贡献营收400.09亿元 批发代理渠道贡献493.43亿元 [3] - 国内经销商数量2280家 净增加137家 [3] - 国外经销商数量115家 净增加11家 [3] 市场营销 - 公司利用社会加自营双渠道体系优势优化运营体系 [2] - 系列酒以茅台1935 汉酱 茅台王子酒为一体两翼战略核心 [2] - 全面加大国际市场开拓力度 与国际IP合作发布5款走进系列新品和世博会纪念酒 [2] 行业展望 - 白酒行业处于宏观经济周期与产业调整周期双重叠加时期 [2] - 未来发展面临挑战与压力 但有利因素强于不利因素 [2] - 总体发展态势依然向好 [2]
贵州茅台上半年营收净利双增 主要指标稳定向好
证券时报· 2025-08-13 01:24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总收入910.94亿元,同比增长9.16% [1] - 净利润454.03亿元,同比增长8.89% [1] - 茅台酒和系列酒分别实现营业收入755.89亿元和137.63亿元 [3] - 直销和批发代理渠道分别贡献营收400.09亿元和493.43亿元 [3] 生产与销售 - 茅台酒基酒产量约4.37万吨,系列酒基酒产量约2.96万吨 [2] - 国内经销商数量2280家,净增加137家;国外经销商115家,净增加11家 [3] - 利用"社会+自营"双渠道体系优势优化运营 [2] - 系列酒以茅台1935、汉酱、茅台王子酒为核心拓展销售网络 [2] 市场策略 - 从"渠道为王"向"消费者为王"转变 [4] - 推出五星商标上市70周年纪念酒,限量25568瓶售罄,销售额1.79亿元 [5] - 从"政务+商务"转向"商务+礼赠+悦己"多元场景驱动 [6] - 强化与国际IP合作,发布5款"走进系列"新品和"世博会纪念酒" [2] 行业趋势 - 白酒行业处于宏观经济周期与产业调整周期双重叠加时期 [1] - 行业加速从以商品为中心转向以消费者为中心的时代 [3] - "控量稳价+多元场景+文化增量"组合策略应对市场分化 [6] 社会责任 - 在5个县(市、区)种植高粱60余万亩,覆盖农户11万余户 [6] - 户均增收1.37万元 [6]
贵州茅台 上半年“成绩单”来了!
证券时报网· 2025-08-12 22:48
财务业绩 - 营业总收入910.94亿元 同比增长9.16% [2] - 净利润454.03亿元 同比增长8.89% [2] - 茅台酒营业收入755.89亿元 系列酒营业收入137.63亿元 [3] - 直销渠道收入400.09亿元 批发代理渠道收入493.43亿元 [3] 生产与质量 - 茅台酒基酒产量约4.37万吨 系列酒基酒产量约2.96万吨 [2] - 各轮次基酒符合轮次特征 生产质量稳中向好 [2] 市场营销与渠道 - 国内经销商数量2280家 净增加137家 国外经销商数量115家 净增加11家 [3] - 优化"社会+自营"双渠道运营体系 拓展茅台酒销售渠道 [2] - 系列酒以茅台1935/汉酱/王子酒为核心战略产品 拓展销售网络并打造样板市场 [2] - 推出五星商标上市70周年纪念酒 限量25568瓶售价7000元/瓶 实现销售额1.79亿元 [5] 品牌与国际化 - 加大国际市场开拓力度 与世博会/亚洲职业高尔夫球巡回赛等国际IP合作 [2] - 发布5款"走进系列"新品和"世博会纪念酒" [2] - 通过文化IP产品提升品牌势能 成功转向"商务+礼赠+悦己"多元消费场景驱动 [5] 行业趋势与战略方向 - 白酒行业处于宏观经济周期与产业调整周期双重叠加时期 总体发展态势向好 [2] - 行业加速从商品中心向消费者中心转型 进入"商品+服务"时代 [3] - 坚持"酒文化的极致"定位 强化服务能力并提供情绪价值 [4] - 实施"控量稳价+多元场景+文化增量"组合策略 短期稳固基本盘长期培育新增长极 [5]
贵州茅台: 贵州茅台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12 21:14
核心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达到893.8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10%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54.0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89% [2] - 基本每股收益为36.18元/股,同比增长9.01% [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31.19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64.18%,主要因财务公司吸收存款减少及存放央行准备金增加 [2] 生产与产能 - 茅台酒基酒产量约4.37万吨,系列酒基酒产量约2.96万吨 [4] - 各轮次基酒生产质量稳中向好,符合轮次特征 [4] 销售与市场拓展 - 通过"社会+自营"双渠道体系优化运营,积极拓展销售渠道 [4] - 系列酒以茅台1935、汉酱、茅台王子酒为核心产品结构,拓展销售网络并打造样板市场 [4] - 国际化方面全面加大市场开拓力度,与世博会、亚洲职业高尔夫球巡回赛等国际IP合作,发布5款"走进系列"新品和"世博会纪念酒" [4] - 通过"i茅台"数字营销平台实现酒类不含税收入107.60亿元人民币 [5] 成本与费用 - 营业成本为77.7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21%,主要因销量增加及生产成本上升 [5] - 销售费用为32.6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4.56%,主要因广告宣传及市场费用增加 [5] - 管理费用为36.9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68% [5] - 财务费用为-8.95亿元人民币,主要因商业银行存款利率下降 [5] 资产与负债 - 货币资金为516.4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2.90% [6] - 存货为549.7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6% [6] - 合同负债为55.0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2.59%,主要因经销商预付货款减少 [6] - 应付职工薪酬为4.2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92.67%,主要因支付上年年终绩效工资 [6] 研发与创新 - 研发费用为0.92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0.03%,主要因费用化项目投入减少 [5] - 积极推进创新平台建设,贵州省生物制造实验室正式揭牌运行 [4] - 首次参与《酒类商品碳标签分级评价指南》国际标准起草,推进5项国家、行业标准修订 [4] - 开发支出为1.4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5.33%,主要因资本化项目投入增加 [6] 关联交易 - 与关联方发生日常经营关联交易总额476.23亿元人民币 [8][9] - 主要关联交易包括购买商品、接受劳务、销售商品及提供劳务等 [8][9] - 使用母公司商标支付商标使用权费12.77亿元人民币 [10] 经销商网络 - 国内经销商数量为2,280家,报告期增加160家,减少23家,新增均为系列酒经销商 [5] - 国外经销商数量为115家,报告期增加11家 [5] 投资活动 - 私募基金投资情况:茅台招华基金实缴出资22.04亿元人民币,累计投资3.97亿元人民币;茅台金石基金实缴出资22.04亿元人民币,累计投资8.79亿元人民币 [7]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为0,同比减少100%,主要因债务工具投资到期收回 [6] 公司治理 - 公司董事、监事发生变动:周雪女士当选董事,刘世仲先生离任;田鹏先生当选职工监事,闻勇先生离任 [7] - 公司及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报告期内诚信状况良好 [8] 乡村振兴与社会责任 - 建立"43·25"帮扶工作机制,在5个县(市、区)种植高粱60余万亩,覆盖农户11万余户,户均增收1.37万元人民币 [8] - 通过采购农产品、帮助销售等方式直接带动农户增收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