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械

搜索文档
北京:到2027年 构建形成北京市“人工智能+医药健康”创新和应用并举的产业生态体系
快讯· 2025-07-04 11:24
北京市"人工智能+医药健康"创新发展行动计划 - 到2027年构建创新和应用并举的产业生态体系 基本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策源地、应用高地和产业聚集区 [1] - 充分发挥北京在人工智能技术策源、头部医疗资源汇聚、健康数据富集等优势 以应用牵引为导向推进前沿技术创新 [1] - 一体化推进创新范式变革、关键技术突破和产品创新研发 取得国际领先水平的创新成果 [1] 技术创新与产品研发 - 产出一批"人工智能+医药健康"新技术、新工具、新模式 落地转化30个以上核心技术和创新产品 [1] - 着力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创新药械产品研发、生产等环节的应用 实现医药健康产业数智化升级 [1] 应用场景与产业升级 - 以人工智能技术助力不少于20个创新药械研发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1] - 加速推进人工智能技术在医疗服务、康养服务、医学科教等领域不少于10个场景的应用 [1]
国泰海通医药2025年6月第四周周报:高景气延续,持续推荐创新药械-20250701
海通国际证券· 2025-07-01 20:2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整体评级为增持,细分行业中,医药制造业和医药服务业评级均为增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相关赛道高景气延续,持续推荐创新药械等投资主线,持续推荐创新药、创新管线逐步兑现且业绩进入放量期的 Biopharma/Biotech、受益创新且景气度修复的 CXO 及制药上游、有望受益于政策支持和集采优化的高值耗材等投资方向 [1][2][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持续推荐创新药械 - 推荐价值有望迎来重估的 Pharma,维持恒瑞医药、三生制药、科伦药业、华东医药优于大市评级 [2][5] - 推荐创新管线逐步兑现、业绩进入放量期的 Biopharma/Biotech,维持科伦博泰生物、信达生物、百济神州、百利天恒、映恩生物优于大市评级 [2][5] - 推荐受益创新、景气度修复的 CXO 及制药上游,维持百普赛斯,药明康德,泰格医药优于大市评级 [2][5] - 推荐有望受益于政策支持、集采优化的高值耗材,维持惠泰医疗、南微医学优于大市评级 [2][5] - 给出推荐标的盈利预测估值表,包含恒瑞医药、科伦药业等公司 2024A、2025E、2026E 的每股收益、归母净利润增速和市盈率等数据 [6] 2025 年 6 月第四周 A 股医药板块表现稍弱于大盘 - 2025 年 6 月第四周(2025/6/23 - 2025/6/27)上证综指上涨 1.9%,SW 医药生物上涨 1.6%,涨跌幅在申万一级行业中排名第 22 位 [2][8] - 生物医药板块中表现相对较好的细分板块为医疗服务(+2.9%)、医疗器械(+2.1%)、医药商业(+2.1%) [2][13] - 个股涨幅前三为神州细胞(+30.5%)、浩欧博(+27.1%)、华人健康(+26.0%);个股跌幅前三为易明医药(-21.9%)、福元医药(-11.5%)、博瑞医药(-9.4%)(剔除上市 1 个月内个股、ST 个股、退市个股) [2][15] - 截至 2025 年 6 月 27 日,医药板块相对于全部 A 股的溢价水平处于正常水平,当前相对溢价率 78.33% [2][15] 2025 年 6 月第四周港股美股医药板块表现稍弱于大盘 - 2025 年 6 月第四周(2025/6/23 - 2025/6/27)港股恒生医疗保健 +2.9%,港股生物科技 +2.2%,同期恒生指数 +3.2%;个股涨幅前三是云顶新耀(+17%),同源康医药 - B(+16%),锦欣生殖(+13%);个股跌幅前三是来凯医药 - B(-14%),加科思 - B(-13%),宜明昂科 - B(-12%) [2][23] - 2025 年 6 月第四周(2025/6/23 - 2025/6/27)美股标普医疗保健精选行业 +1.5%,同期标普 500 +3.4%;标普 500 医疗保健成分股中涨幅前三是德康医疗(DEXCOM)(+8%),爱德华兹生命科学(EDWARDS)(+6%),波士顿科学(BOSTON SCIENTIFIC)(+5%);跌幅前三是安进(AMGEN)(-4%),KENVUE(-2%),艾伯维(ABBVIE)(-2%) [2][23]
七轮融资超30亿元,镁信健康港股IPO募资猜想:有望成为下半年港交所最大IPO
华夏时报· 2025-07-01 12:23
华夏时报记者胡金华上海报道 完成七轮融资后,上海镁信健康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镁信健康")正式启动港股IPO。 6月30日,镁信健康向港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高盛(亚洲)、中金公司(601995)以及汇丰银行担任联席保荐人。 招股书显示,成立于2017年的镁信健康自2018年开始向机构投资人进行融资,至今共进行了七轮融资,融资金额 达到31.37亿元。工商注册信息显示,目前股东有38家,公司创始人兼CEO张小栋通过以其名义实益持有的股份及 上海盈卓、上海盈雅及上海盈颂等公司合计持有镁信健康约26.22%的投票权;另外前五大股东中,上海医药 (601607)大健康及上药云健康合计持股10.72%,云鑫创投持股10.63%,Prismatic Frame持股7.16%,创新工场合 计持股6.50%。礼安镁上、富达成长基金、亚洲礼来基金、AIHC MASTER FUND等共计12家外资股东参投了前七 轮融资,共计持股比例约为27%。 招股书显示,镁信健康目前仍为亏损状态,但亏损额逐年收窄,在2022年至2024年分别实现净亏损4.46亿元、2.88 亿元、0.76亿元。 以镁信健康此前融资金额测算,业内人士估计 ...
镁信健康首次“闯关”港交所,股东包括蚂蚁集团和多家国企
南方都市报· 2025-06-30 21:30
公司上市及业务概况 - 公司正式向香港联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 拟赴港上市 高盛 中金公司及汇丰银行担任联席保荐人 [2] - 公司成立于2017年 是国内最大的医药多元支付平台 以服务保单数量计算是规模最大的创新健康保险解决方案提供商 [2] - 公司为约160个城市的惠民保提供综合服务 累计服务保单数量约3 93亿份 与超140家药企及超90家保司合作 [2][3] - 公司定位于解决患者 保司与药企面临的筹资与支付挑战 主要涉足创新药械支付解决方案与商业健康险服务两大赛道 [3] 股东及融资情况 - 公司已完成多轮融资 累计超30亿元 投资方包括蚂蚁集团 上海医药 中国人寿再保险等 [2] - 持股前十的大股东包括CEO张小栋 上药云健康数字科技 上海盈卓健康科技 上药控股有限公司 上海云鑫创业投资有限公司 蚂蚁科技集团股份等 [2] 市场地位及业务成果 - 以2024年平台支付总额计算 公司是中国最大的创新药械解决方案提供商 [3] - 公司去年助力中国约40%的已上市创新1类药落地 通过"智药"和"智保"解决方案累计为患者节省约67亿元自付费用 [3] 行业前景 - 中国创新药械市场规模预计从2024年1620亿元增至2030年4102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16 7% [3] - 中国商业健康险市场规模预计从2024年9773亿元增至2030年2 36万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15 8% [3] - 行业增长得益于"健康中国2030"国家战略及民众对优质医疗服务可及性的需求 [4] 财务表现 - 公司2022年至2024年收入分别为10 69亿元 12 55亿元 20 35亿元 复合增长率约38% [4] - 公司2022年至2024年毛利分别为3 32亿元 4 61亿元 7 29亿元 [4]
历经七轮融资,镁信健康递表启动港股IPO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6-30 20:32
公司概况 - 镁信健康于2017年成立,主要业务分为智药与智保两大板块,智药板块与药企及保司共同研发多元支付解决方案,智保板块为保险公司提供产品精算设计、定价咨询等服务 [1] - 公司是中国最大的创新药械解决方案提供商(以2024年平台支付总额计算),也是规模最大的创新健康保险解决方案提供商(以服务的保单数量计算) [1] - 公司采用"医+药+险"的商业模式,从2018年到2022年末共完成七轮融资,筹资总额约31.57亿元 [2] 股权结构 - 创始人张小栋通过直接持股及关联公司合计持有约26.22%的投票权 [2] - 上海医药旗下公司合计持股10.72%,蚂蚁集团旗下上海云鑫持股10.63% [2] - 其他投资者包括中再寿险、赛富投资基金、上海生物医药基金、创新工场、汇丰银行等 [2] 融资情况 - 七轮融资中投后估值从Pre-A轮的1.5亿元上升至C+轮的约116.78亿元 [2] - 投资支付的每股成本从大约6元上涨至159.7元 [2] - 2022年末C+轮融资后估值达116.78亿元 [1]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20.35亿元,2022-2024年复合增长率约38% [3] - 2022-2024年净亏损分别为4.46亿元、2.88亿元、0.76亿元,呈现逐年收窄趋势 [3] - 2022-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均为净流出,分别为3.42亿元、4.36亿元及0.35亿元 [3] 行业比较 - 同属"医+药+险"赛道的思派健康已于2022年末登陆港股,但股价表现不佳,从发行价18.6港元/股跌至4.64港元/股 [3] - 圆心科技多次递表港交所,2023年2月通过聆讯后至今仍未上市 [3] 上市计划 - 公司于2024年6月30日正式向香港联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拟赴港上市 [1] - 高盛(亚洲)、中金公司及汇丰银行担任联席保荐人 [1] - 此前2021年曾传出上市计划但未实现 [2]
湘财基金张泉: 锚定可兑现业绩的成长阶段 践行医药行业基本面投资
中国证券报· 2025-06-30 04:22
投资风格与策略 - 投资风格偏向稳健和强调业绩兑现,注重回撤控制 [1] - 倾向于基本面投资范式,寻找能够兑现利润且利润支撑股价上涨的公司 [2] - 关注公司处于第一增长曲线结束、第二增长曲线未兑现的蛰伏期,此时估值和业绩可能处于底部 [2] - 在适度分散的基础上重仓配置深度研究过的标的,市场给出合理定价时会果断卖出 [3] 重点关注的医药细分领域 - 聚焦原料药、器械耗材、CDMO等医药先进制造企业,认为这些领域具备存量市场整合和新兴需求崛起的机会 [1] - 国内医药制造企业中的细分赛道龙头已初步具备全球竞争优势,未来几年有望迎来成长期 [4] - 原料药行业因药品生命周期和新产品迭代持续催生新机会,合规成本和注册壁垒形成护城河 [4] - 原料药企业有能力切入新品种供应,包括仿制争夺、CMO/CDMO业务及制剂一体化开拓市场 [5] 行业现状与未来展望 - 原料药、器械耗材和CDMO等领域的产能投建周期已基本结束,新订单和新客户将拉动经营效率和利润爆发式增长 [5] - 医药制造行业的毛利率和净利率水平长期优于普通制造业,得益于新品和合规壁垒 [4] - 创新药产业利润兑现尚需时日,目前估值较高且不确定性较大,但行业基本面出现积极变化 [6] - 创新药企业已获得海外大药企首付款,未来随着临床推进可能持续兑现里程碑付款 [6] 研究方法与机会挖掘 - 通过跟踪行业周期、细分赛道景气度、公司发展阶段等多维度研究挖掘处于蛰伏期但后续能兑现业绩成长的公司 [3] - 当公司经营周期向上、行业景气度向上、资本市场周期向上且流动性支持时,可能出现难得的投资机会 [3]
“穗岁康”累计赔付23.4亿元 新增待遇近230人次受惠
广州日报· 2025-06-30 00:20
穗岁康项目概况 - 作为广州市政府唯一指导的城市定制型普惠保险,"穗岁康"采用"政府指导、商业运作"模式,具有政府公益性质,是基本医保的有效补充保障 [3] - 试点以来累计覆盖超1828万广州参保群众,截至2025年5月底累计赔付79.9万人次,总赔付金额达23.4亿元,单笔最高获赔336.9万元 [1][3] - 2025年新增赔付229人次,赔付金额10.3万元,其中辅助生殖待遇赔付86847.7元(72人受益),未成年人住院补偿赔付16590元(76人受益) [1][3] 穗新保产品创新 - 医保部门指导6家保险公司推出"穗新保"系列产品,国寿率先上线"穗新保·国寿创新药械保",定向纳入12项创新药械,突破基本医保目录限制 [1][4] - 产品面向28天至60周岁连续3年参保"穗岁康"未获赔人群,年保费69元可获120万元医疗保障,支持医保个账缴费且不限既往症/职业 [4] 市场推广成效 - 通过"产品介绍+互动问答"形式开展分享会,强化市民对普惠型健康保险的认知,推动健康保障覆盖面持续扩大 [3]
上海:优化国际邮轮药械供船服务
快讯· 2025-06-27 18:14
上海口岸跨境贸易便利化措施 - 上海市商务委等十部门联合印发《上海口岸2025年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若干措施》[1] - 措施重点优化国际邮轮药械供船服务,更新国际邮轮靠港补给药械供船目录以满足实际需求[1] - 海关对目录内药械设置报关专用编码并简化监管手续[1] 国际邮轮行业支持政策 - 上海市药监部门将根据国际邮轮需求动态调整药械供船目录[1] - 政策旨在提升上海港对国际邮轮的靠港补给服务能力[1]
广州服务业增加值连续两年超2.2万亿元,占GDP比重超70%
广州日报· 2025-06-26 12:33
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成效 - 广州服务业增加值连续两年超2.2万亿元,占GDP比重超70% [1] - 累计新设服务业外商投资企业近1.5万家,服务贸易突破750亿美元,连续两年两位数增长 [1] - 130项试点任务已推进实施128项,实施率达98.5%,13项举措入选全国试点案例 [1] 自动驾驶产业发展 - 开放测试道路1340条(单向里程2601公里)、高快速测试公路10条(263公里) [2] - 自动驾驶公交小巴服务近60万人次,小鹏汽车实现高阶城市场景智能驾驶量产 [2] - 小马智行获沙特1亿美元融资,文远知行登陆纳斯达克成为全球通用自动驾驶上市第一股 [2] 消费业态创新 - "广交汇"消费品牌带动餐饮消费近亿元,"同船渡"延伸"龙舟+"产业链 [3] - 离境退税商店总数突破500家,71户实现"商店内购物+退税"一站式服务 [3] - 离境退税起退点降至200元,现金退税限额提至2万元 [3] 跨境电商与物流突破 - 白云机场带电货物运输时效提升55%,地面成本降低61%,日均出口量达8吨 [4] - 广州保税燃料加注量累计超300万吨,出口货值超160亿元 [5] - 2025年1-5月广州进出口5062.3亿元,同比增长17.7%,出口增速达29.2% [5] 粤港澳大湾区协同 - "港澳药械通"引进82种药物和器械,审批时限压缩50% [7] - 穗港共建马产业经济圈,打造占地超150公顷的马匹训练中心 [7] - 南沙诺华数据首创粤港两地跨境身份核验服务 [7] 制度型开放创新 - 鹏瑞利医院规划提供超200张床位,预计年服务患者超50万人 [8] - 南沙离岸贸易收支规模累计突破100亿美元,认定8家重点企业 [8] - "离岸易"平台整合全球90%集装箱数据、超4.2万辆船舶动态 [8] 新一轮开放政策 - 支持发展数据标注产业和"来数加工"新业态 [10] - 允许外籍医生开设诊所,支持境外医疗专业人员短期执业 [10] - 探索国际保理业务,支持融资租赁公司发行绿色债券 [10]
国泰海通医药2025年6月第三周周报:利好政策频出,持续推荐创新药械-20250623
海通国际证券· 2025-06-23 23:4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对恒瑞医药、科伦药业、华东医药、长春高新、科伦博泰生物、信达生物、百济神州、百利天恒、荣昌生物、映恩生物、泰格医药、惠泰医疗、南微医学、心脉医疗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2][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国家药监局推出政策支持高端医疗器械创新发展,持续推荐创新药械 [1][2] - 2025年6月第三周A股、港股、美股医药板块均有所调整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持续推荐创新药械 - 创新药高景气,推荐价值有望重估的Pharma,如恒瑞医药、科伦药业等;创新管线逐步兑现、业绩进入放量期的Biopharma/Biotech,如科伦博泰生物、信达生物等;盈利增速拐点逐渐体现的CXO,如泰格医药;有望受益于政策支持、集采优化的高值耗材,如惠泰医疗、南微医学等 [2][5] 2025年6月第三周A股医药板块有所调整 - 2025年6月16 - 20日上证综指下跌0.5%,SW医药生物下跌4.4%,涨跌幅在申万一级行业中排第27位 [2][8] - 生物医药细分板块中化学制剂(-0.4%)、化学原料药(-0.9%)、医疗服务(-1.9%)表现相对较好 [2][13] - 个股涨幅前三为昂利康(+21.2%)、悦康药业(+19.3%)、创新医疗(+19.0%);跌幅前三为澳洋健康(-26.3%)、康惠制药(-20.9%)、浩欧博(-19.4%) [2][16] - 截至2025年6月20日,医药板块相对全部A股溢价率79.69%,处于正常水平 [2][18] 2025年6月第三周港股美股医药板块有所调整 - 2025年6月16 - 20日港股恒生医疗保健-7.7%,港股生物科技-8.2%,恒生指数-1.5%;美股标普医疗保健精选行业-2.7%,标普500-0.2% [2][19] - 港股个股涨幅前三是亚盛医药-B(+16%),药明巨诺-B(+15%),先健科技(+7%);跌幅前三是科笛-B(-23%),君实生物(-20%),德琪医药-B(-20%) [2][19] - 美股标普500医疗保健成分股涨幅前三是亨利香恩服务(+3%),阿莱技术(+2%),HCA HEALTHCARE(+2%);跌幅前三是礼来(-7%),百时美施贵宝(-6%),强生公司(-5%) [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