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药械
icon
搜索文档
2025年中国医药流通行业区域现状 长江经济带是全国主要的医药流通地区
前瞻网· 2025-08-09 12:32
医药流通区域分布 - 2023年长江经济带医药销售总额占全国比重达49.8% 其中长三角经济区占比26.7% 京津冀经济区占比12.7%(同比+0.2pct) 珠三角经济区占比10.4% [1] - 华东区域为全国最大医药流通市场 2023年销售额占比36.2%(同比-0.2pct) 中南区占比27.0%(同比-0.2pct) 华北区占比15.2%(同比+0.3pct) 西南区占比13.4% [3] 西药流通格局 - 广东省以10%的占比领跑全国西药流通市场 前五大省份集中于华东地区 包括江苏/上海/浙江/山东等 [7] 中药流通格局 - 北京市以10.7%的占比成为全国中药流通核心区域 浙江/河南/江苏等地同样占据重要地位 [8] 药械流通格局 - 广东省在药械流通领域优势显著 占比高达16.8% 河南/北京/湖北等地紧随其后 [10] 行业研究机构 - 前瞻产业研究院提供医药流通行业深度分析报告 涵盖商业模式与投资机会研究 [12]
香港创科及工业局副局长张曼莉:大湾区如何构建创新生态链
第一财经· 2025-06-06 23:03
香港在大湾区创新集群中的角色 - 香港凭借"一国两制"优势,以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为核心载体,通过政策创新吸引全球创科资源汇聚 [2] - 香港与大湾区兄弟城市协同发展,构建"香港研发及中试生产+大湾区制造及应用+全球市场"的创新生态链 [2] - 香港拥有5所全球百强大学、76个世界领先学科、15所全国重点实验室、30所环球科研实验室的研发实力 [2] 香港的研发与产业化优势 - 香港正大力推动中试转化生产,结合深圳、广州等地的大规模制造能力与应用场景,形成"研发—转化—产业化"的高效衔接 [2] - 香港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生命科学、新能源及新材料等领域的研发基础,配合产业巨头如宁德时代设立的国际研发中心,推动大湾区在全球科技前沿领域占据先机 [2] 香港的国际化双向门户作用 - 香港通过"跨境数据标准合同"、"港澳药械通"等政策创新,为大湾区企业营造与国际接轨的营商环境 [2] - "港澳药械通"允许指定大湾区医院使用部分在香港已上市但未在内地注册的药械,加速全球医药企业在内地的临床试验与注册流程 [2] 香港的未来定位 - 香港将继续担当大湾区的国际研发中试枢纽、人才门户与资本连接器,推动大湾区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全球典范 [3]
7部门联合发文!医药工业数字化转型按下“快进键”
第一财经· 2025-04-29 20:24
医药工业数智化转型政策与目标 - 《医药工业数智化转型实施方案(2025—2030年)》提出打造100个以上医药工业数智技术应用典型场景,建成100个以上数智药械工厂,建设50家以上数智化转型卓越企业 [1] - 计划建设10个以上医药大模型创新平台和数智技术应用中试平台,培育30家以上医药工业数智化转型卓越服务商 [1] - AI技术可缩短药物靶点筛选和适应证预测时间,降低研发成本,自动化智能设备提升药械质量稳定性和一致性 [1] 医药工业数智化转型的痛点与解决方案 - 医药工业面临研发创新能力不足、制药工艺落后、应用验证与中试难度大等痛点 [2] - 支持创建医药工业数智技术应用验证与中试平台,集成共性技术攻关和计算机化系统验证(CSV)技术服务 [2] - 探索工业互联网标识与药品追溯码、医疗器械唯一标识(UDI)融合应用,提升质量追溯和监管效率 [3] AI技术在医药工业中的应用 - AI在研发环节加快药物研发进程、提高成功率,生产环节实现实时监控与智能调度,优化生产参数 [3] - 机器视觉等AI工具提升药品外观缺陷检测精度,医药工业大数据平台为工艺改进和产品溯源提供数据支撑 [3] - 扬子江药业通过全链条数字化改造,单位生产成本下降1%,人工效能提升31%,完美批次率提升9% [5] 传统医药企业数字化转型路径 - 数字化转型分为三步:构建底层数字化基础设施、大数据驱动业务创新、AI+新技术创造新增长极 [4] - 企业需布局智能制药系统解决方案,优化生产流程,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效率 [5] - 完善数字基础设施,评估数据规模和增长趋势,部署网络算力设施和软件系统 [5] 医药工业数智化转型的配套措施 - 加强关键技术研发,通过"揭榜挂帅"、专项资金支持生物医药企业与信息技术服务企业协同攻关 [7] - 推动医药工业企业建立统一数据共享平台,打通供应链各环节数据壁垒 [8] - 建立"AI+医药"跨学科培养体系,打破计算机与医药领域人才壁垒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