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牙音箱
搜索文档
“充电宝一哥”负债99亿赴港融资,安克创新差钱了?
阿尔法工场研究院· 2025-11-19 08:07
业绩增长与财务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营收达到210.19亿元,同比增长27.79% [1][12] - 2025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为19.33亿元,同比增长31.34% [12] - 储能业务在2024年实现营收30.2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84% [22] 现金流与负债状况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8.65亿元,同比下滑152.38% [5] - 2025年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经营性现金流分别为-2.88亿元和-8.45亿元,第三季度转正至2.67亿元 [5] - 截至2025年第三季度末,公司总负债增长至99.13亿元,资产负债率达49.52%,较2020年上市时的21.75%显著提升 [12] 存货与成本分析 - 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公司存货金额为61.47亿元,相比2024年末大增90.11% [6] - 公司应付职工薪酬约为8.96亿元,相比2024年末下降34.92% [6] - 现金流紧张部分归因于为销售旺季和关税原因进行的提前备货以及人工成本增加 [6] 产品质量与召回事件 - 2025年6月,公司因安全隐患召回生产日期在2024年5月至2025年2月间的7个型号充电宝,共计712,964件 [7] - 2025年以来公司全球召回产品总数已超238万台,相关直接成本预计在4.32亿至5.57亿元之间 [10] - 公司在2025年半年报中已计提1.3亿元产品质量保证金,同时记入2.38亿元存货跌价准备 [10] 销售渠道与市场依赖 - 2025年公司来自亚马逊平台的收入达到64.29亿元,占总营收比例约49.97% [15] - 2024年全年公司来自亚马逊的收入为134.18亿元,占总营收比例约为54.3% [15] - 公司对亚马逊平台存在较高依赖,平台政策变化、FBA及广告成本上涨可能影响其收入和毛利 [15] 新业务拓展与挑战 - 公司业务已从充电配件扩展至便携储能、家用储能、扫地机器人、打印机、三维交互智能硬件等多个品类 [17] - 机器人等新业务面临团队流动剧烈、部门重组等挑战,技术储备和组织难度较高 [20] - 储能等新业务虽增长迅速,但具有高研发、高渠道成本、高售后等特点,需要巨额资金投入 [21][22] 港股IPO与资金用途 - 公司决定启动港股IPO,决议在不到四个月内通过董事会审议 [4] - 上市所募集资金计划用于加大研发投入、推进全球化战略、提升国际品牌形象及补充一般性运营资金 [23] - 在现金流紧张的背景下,公司2025年上半年仍计划派发现金股利3.75亿元,占半年度归母净利润的32.16% [24]
安克创新拟赴港二次上市!年内三度大规模召回产品,引外界担忧
搜狐财经· 2025-11-13 23:04
公司战略与资本市场动态 - 公司拟在境外发行H股并申请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以推进全球化战略布局并提升综合竞争力 [2] - 该事项尚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并取得相关政府及监管机构的备案、批准和核准,具体细节尚未最终确定 [3] - 公司于2020年8月24日在深交所上市,主营业务为自有品牌移动设备周边及智能硬件产品的研发、设计与销售 [4] 近期财务业绩表现 - 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210.19亿元,同比增长27.79%;归母净利润达19.33亿元,同比增长31.34% [6] - 第三季度单季营收达81.52亿元,同比增长19.88%,为2023年一季度以来最低增速;归母净利润达7.66亿元,同比增长27.76%;扣非净利润达5.21亿元,同比小幅下降2.92% [6] - 公司经营现金流由去年同期的16.51亿元转为净流出8.65亿元,降幅达152.38% [6] - 现金流承压主要因为为应对旺季和关税进行大规模备货,存货余额较年初大增90.11%,以及支付给职工的现金较上年同期显著增加 [7] 产品召回事件与影响 - 今年以来,公司因电池电芯生产缺陷导致火灾隐患,已实施三次大规模召回 [9] - 10月,公司日本分公司因旗下产品引发41起火灾事故,宣布召回约41万台移动电源和10万台内置锂电池蓝牙音箱 [10] - 9月,在美国召回约48.1万个充电宝,已接获33起火灾爆炸报告,其中4人轻伤,1人财产严重损失 [10] - 6月,在中国召回71.29万台、在美国召回115.8万台存在自燃风险的充电宝 [10] - 2025年以来公司全球召回产品总数已超238万台,直接成本预计在4.32亿至5.57亿元之间 [12] - 产品召回事件带来了额外的善后成本和资金压力 [8] 市场分布与供应链管理 - 公司境外收入占比超过96%,高度依赖海外市场 [14] - 今年前三季度,境内实现营业收入6.97亿元,同比增长21.59%;境外实现营业收入203.22亿元,同比增长28.01%,占总营收比重超过九成 [14] - 公司采用轻资产+高研发模式,研发投入从2022年的9.7亿元增至2025年前三季度的19.46亿元,研发费用率提升至9.26% [15] - 生产环节依赖代工厂,增加了品控难度,部分召回事件因供应商部分批次电芯未经批准变更原材料或使用不当材料导致 [15]
安克创新拟赴港二次上市 年内三度大规模召回产品引外界担忧
南方都市报· 2025-11-13 18:03
港股上市计划 - 公司拟在境外发行H股并申请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以推进全球化战略布局和提升综合竞争力 [2] - 该事项尚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并取得相关政府及监管机构的备案、批准和核准,具体细节尚未最终确定 [2] - 公司于2020年8月24日在深交所上市,主营业务为自有品牌移动设备周边及智能硬件产品的研发、设计与销售 [2] 财务业绩表现 - 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210.19亿元,同比增长27.79%;归母净利润达19.33亿元,同比增长31.34% [3] - 第三季度单季营收达81.52亿元,同比增长19.88%,为2023年一季度以来最低增速;归母净利润达7.66亿元,同比增长27.76%;扣非净利润达5.21亿元,同比小幅下降2.92% [3] - 公司经营现金流由去年同期的16.51亿元转为净流出8.65亿元,降幅达152.38%,主要因应对旺季和关税进行大规模备货,以及支付给职工的现金显著增加 [3] 产品召回事件 - 今年以来,公司因电池电芯生产缺陷导致火灾隐患,已实施三次大规模召回,全球累计超238万台 [4] - 10月,公司日本分公司因产品引发41起火灾事故,宣布召回约41万台移动电源和10万台内置锂电池蓝牙音箱 [4] - 9月,公司在美国召回约48.1万个充电宝,已接获33起火灾爆炸报告,其中4人轻伤,1人财产严重损失 [4] - 6月,公司在中国召回71.29万台、在美国召回115.8万台存在自燃风险的充电宝 [4] 市场分布与风险 - 公司境外收入占比超过96%,高度依赖海外市场 [8] - 今年前三季度,境内营业收入为6.97亿元,同比增长21.59%;境外营业收入为203.22亿元,同比增长28.01%,占总营收比重超过九成 [8] 研发投入与供应链管理 - 公司采用轻资产+高研发模式,研发投入从2022年的9.7亿元增至2025年前三季度的19.46亿元,研发费用率提升至9.26% [9] - 生产环节依赖代工厂,增加了品控难度,部分召回事件因供应商部分批次电芯未经批准变更原材料或使用不当材料导致 [9] - 公司已终止与涉事供应商合作,与宁德新能源签署合作协议,并强化供应商管理,但供应链调整需要时间 [10] 股价表现 - 截至11月13日收盘,公司A股股价上涨0.53%,报110.21元/股,总市值约590.9亿元,表现平稳 [11]
安克创新拟赴港上市:境外收入占比超96% 全球化布局面临多重挑战
中国经营报· 2025-11-13 16:29
赴港二次上市计划 - 公司于2025年11月10日董事会审议通过发行H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的议案 [2] - 此次上市旨在推进全球化战略布局并提升综合竞争力 [3] - 市场此前传言公司考虑最早明年在香港上市,公司于今年7月已开始对香港资本市场股权融资进行研究论证 [4][5] 全球化战略与市场表现 - 公司境外收入占比长期维持在95%以上,2022至2024年连续三年超过96% [3][5] - 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达210.1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7.79%,净利润为19.3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1.34% [7] - 境外业务毛利率稳定在45.54%,而境内业务毛利率降至22.51%,为上市以来最低水平 [3] 财务与运营状况 - 2025年前三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8.65亿元人民币,同比大幅下降152.38% [9] - 截至2025年9月30日,公司存货余额达61.47亿元人民币,较年初增长90.11% [9] - 现金流紧张及存货攀升主要原因为应对潜在关税政策变化而进行的提前备货 [8][9] 行业趋势与竞争环境 - 多家消费电子企业如蓝思科技、立讯精密、传音控股等均已官宣或启动A+H上市 [6] - 公司充电储能类产品2025年上半年营收68.1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7%,但正面临华为、小米等巨头的加速竞争 [11] - 赴港上市被视为A股龙头企业出海扩张、依托国际资本的重要路径 [6] 风险与挑战 - 公司高度依赖海外市场,对全球贸易环境变化敏感,全球关税政策调整可能增加运营成本和供应链风险 [8] - 2025年因产品安全问题在全球市场多次启动召回,包括在国内召回充电宝超71万台,在美国召回48.1万台,在日本追加召回约52万台产品 [10][11]
安克创新召回风波下冲刺港股 境外营收占比超96%加码全球化
长江商报· 2025-11-13 07:44
赴港上市计划 - 公司拟发行H股并申请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旨在推进全球化战略布局、提升综合竞争力、增强在国际资本市场的品牌影响力与融资能力 [1][3] - 公司成立于2011年,于2020年8月登陆深交所创业板 [3] 全球化市场表现 - 公司高度依赖海外市场,2025年1—9月境外营业收入达203.22亿元,同比增长28.01%,占比高达96.5% [1][3] - 2023年及2024年,公司来自境外市场的收入占比分别为96.36%和96.42% [3] - 公司已入驻北美地区沃尔玛、百思买等全球知名连锁商超,以及日本7-11等,在欧洲、日本等地的线下渠道不断拓宽 [3] 财务业绩增长 - 2025年1—9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0.19亿元,同比增长27.79%;归母净利润19.33亿元,同比增长31.34%;扣非净利润14.83亿元,同比增长13.82% [6] - 公司营业收入从2018年的52.32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247.10亿元,归母净利润从2018年的4.27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21.14亿元 [6] - 分渠道看,2025年前三季度线上渠道营收143.96亿元,同比增长25.22%;线下渠道营收66.23亿元,同比增长33.76% [6] 产品召回事件 - 公司陷入充电宝召回风波,已在全球召回超200万台充电宝 [2] - 2025年6月,公司在中国市场召回71.29万台充电宝,在美国市场召回115.8万台充电宝,原因为电芯存在自燃风险 [4] - 2025年9月,因火灾和烧伤隐患在美国召回约48.1万台充电宝;10月,日本分公司因产品引发41起火灾事故,宣布召回约41万台移动电源及10万台蓝牙音箱 [4] 研发投入与业务拓展 - 公司坚定投入研发创新,2025年7—9月研发费用为7.51亿元,同比增长24.72% [7] - 公司持续强化品牌建设,2025年7—9月销售费用为18.72亿元,同比增长25.13% [7] - 公司已从充电宝拓展为平台型公司,聚焦智能用电、智能家居自动化、智能影音三大产业方向 [5] 机器人业务进展 - 公司在具身智能方向的研发按规划稳步推进,在二维基础型机器人(如扫地机、割草机)领域已形成稳定的商业化规模 [7] - 公司已启动三维移动型机器人(如机器狗、无人机)的技术预研和产品规划,作为安防和清洁领域的补充 [7] - 在三维交互型人形、类人形机器人领域,公司正在搭建底层技术栈和系统化平台,机器狗产品目前仍处于研发阶段 [7]
安克充电宝又召回 安克今年召回产品超238万台
新浪财经· 2025-11-03 12:25
公司产品召回事件 - 安克创新近日在日本市场发布公告,召回部分移动电源及蓝牙音箱产品 [1] - 2025年以来公司全球召回产品总数已超过238万台 [1] - 此次召回事件预计产生的相关直接成本在4.32亿元至5.57亿元之间 [1]
安克创新营收双增 产品曾多次召回
南方都市报· 2025-11-03 07:09
财务业绩表现 - 公司前三季度营收突破210亿元,同比增长27.79%,归母净利润为19.33亿元,增幅达31.34% [1] - 第三季度营收81.52亿元,同比增长19.88%,增速为2023年第一季度以来最低,归母净利润7.66亿元,同比增长27.76%,但扣非归母净利润为5.21亿元,同比小幅下降2.92% [2] - 公司经营现金流为-8.65亿元,较上年同期的16.51亿元大幅下降152.38%,主要因主动大规模备货导致存货余额较年初增长90.11%,以及支付给职工的现金增加 [2] - 公司2022至2024年营收从142.5亿元增长至247.1亿元,三年复合增长率超30%,归母净利润从11.4亿元增长至21.1亿元 [1] 市场与收入结构 - 公司前三季度境外营业收入203.22亿元,同比增长28.01%,占总营收比重超过96%,境内营业收入为6.97亿元,同比增长21.59% [2] - 日本作为公司重要市场,2025年上半年该区域市场创收达17.99亿元 [3] 产品召回事件与影响 - 2025年以来公司全球召回产品总数已超238万台,相关直接成本预计在4.32亿至5.57亿元之间 [1] - 近期日本子公司因产品引发41起火灾事故,召回约41万台移动电源及超10万台蓝牙音箱,一个月前刚在美国召回48万个移动电源 [3] - 2025年6月在中国市场召回7个型号共71.29万件充电宝,同期在美国市场召回PowerCore 10000等型号共115.8万台产品,两次召回货值合计超亿元 [3] - 自2023年2月以来,公司已发生六次公开的产品召回事件 [2] 研发投入与运营模式 - 公司采用“轻资产+高研发”运营模式,研发费用从2022年的9.7亿元增至2025年前三季度的19.46亿元,研发费用率从6.8%提升至9.26% [3] - 2025年第三季度推出160W多口充电器、家庭能源系统等创新产品,市场反馈积极 [3] 供应链管理与质量管控 - 生产环节依赖代工厂带来质量管控挑战,2025年6月国内召回因供应商擅自变更电芯原材料,公司品控体系未能及时发现 [3][4] - 公司已采取终止与涉事供应商合作、与宁德时代旗下宁德新能源签署合作协议、强化供应商管理等措施 [5] - 行业观点认为消费电子行业不良率需控制在1%以内,轻资产模式下需建立更严格的供应商准入与过程监管机制 [5]
AI、3D打印,正重塑深圳智能耳机产业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02 08:53
行业转型趋势 - 深圳智能耳机产业正经历从OEM代工向高创新、高附加值环节的转型 [1] - AI技术与3D打印工艺渗入声学设备领域,推动产业升级 [1] - 区域产业呈现“高端突破+专业深耕+大众覆盖”的差异化发展图景 [1] 冠旭电子技术突破 - 公司率先将AI能力深度融入硬件研发,开放式AI耳机ARC 5系列搭载6纳米6核带AI引擎的骁龙S7音频平台,AI性能较上一代提升100倍 [1] - 全球首款开放式头戴AI耳机Cleer Clip星弧将重量从240克降至不足40克,仅为行业均值的1/6,依赖于散热结构优化、AI算法本地化部署与6纳米神经网络处理器 [1] - 引入“可更换配饰系统”,将“可穿戴美学”纳入设计,形成“技术+美学”双轮驱动 [2] - 公司在智能耳机领域专利数量位列全球第7,通过核心技术突破将产品附加值向研发设计环节转移 [2] AI耳机市场发展 - 2024年中国AI耳机在电商市场销量达31.5万副,同比激增405.9% [2] - AI融合从功能叠加转向体验重构,AI降噪、实时语音翻译、健康监测等成为核心竞争力 [2] 微醺声学工艺创新 - 公司采用3D打印技术,使用液体树脂原材料制造个性化耳机外壳,打破传统材料可塑性低的局限 [3] - 经过两年自主研发实现从手工生产向3D打印智能化量产转型,用户可自主选择材质、配色和图案,生产效率较传统工艺大幅提升 [3] - 公司深耕专业声学领域,监听耳机搭载12颗喇叭4组分频技术,能精准还原音符细节,产品用于明星演唱会并连续两年获日本VGP耳机大赏 [3] 悦尔实业主流市场覆盖 - 公司瞄准大众消费市场,产品矩阵覆盖TWS真无线蓝牙耳机、蓝牙音箱、有线耳机,远销全球多国 [4] - 明星产品TWS真无线蓝牙耳机支持主动降噪技术和高清音频解码,约6个月时间出货量超过100万 [4] - 公司拥有强大研发团队和现代化生产基地,建立严格品控标准确保产品可靠性 [5] 区域产业生态 - 深圳市龙岗区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智能声学产业核心集聚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形成从研发到市场的完整生态闭环 [5]
充电宝又召回!前三季营利双增 安克创新品控成市场焦点
南方都市报· 2025-10-31 23:14
财务业绩表现 - 公司前三季度营收突破210亿元,同比增长27.79%,归母净利润为19.33亿元,同比增长31.34% [2] - 第三季度营收81.52亿元,同比增长19.88%,增速为2023年第一季度以来最低,归母净利润7.66亿元,同比增长27.76%,但扣非归母净利润为5.21亿元,同比小幅下降2.92% [3][5] - 公司经营现金流净额为-8.65亿元,较上年同期的16.51亿元大幅下降152.38%,主要因主动大规模备货导致存货余额较年初增长90.11%,以及支付给职工的现金增加 [5][6] 产品召回事件与影响 - 2025年以来公司全球召回产品总数已超238万台,相关直接成本预计在4.32亿至5.57亿元之间 [2] - 近期日本市场因产品引发41起火灾事故,召回约41万台移动电源及超10万台蓝牙音箱,此前9月在美国召回48万个移动电源,6月在中国和美国市场分别召回71.29万件和115.8万台产品 [8][9] - 日本作为重要市场,2025年上半年区域市场创收达17.99亿元,日本经济产业省已向公司发出行政指导,要求全面排查在日销售的所有锂离子电池类产品 [9] 运营模式与质量管控 - 公司采用“轻资产+高研发”运营模式,研发费用从2022年的9.7亿元增至2025年前三季度的19.46亿元,研发费用率从6.8%提升至9.26% [10] - 生产环节依赖代工厂带来质量管控挑战,部分召回事件因供应商擅自变更电芯原材料或使用不当材料所致 [10] - 公司已采取终止与涉事供应商合作、与宁德新能源签署合作协议、强化供应商管理等措施,行业认为需建立更严格的供应商准入与过程监管机制以控制不良率 [10] 市场结构与增长 - 公司境外收入是创收主力,前三季度境外营收203.22亿元,同比增长28.01%,占总营收比重超过96%,境内营收6.97亿元,同比增长21.59% [8] - 2022至2024年,公司营收从142.5亿元增长至247.1亿元,三年复合增长率超30%,归母净利润从11.4亿元增长至21.1亿元 [3]
充电宝又召回!前三季营利双增,安克创新品控成市场焦点
南方都市报· 2025-10-31 22:54
财务业绩表现 - 公司前三季度营收突破210亿元,同比增长27.79%,归母净利润为19.33亿元,同比增长31.34% [2] - 第三季度单季营收81.52亿元,同比增长19.88%,增速为2023年第一季度以来最低,归母净利润7.66亿元,同比增长27.76%,但扣非归母净利润为5.21亿元,同比小幅下降2.92% [3][5] - 公司经营现金流净额为-8.65亿元,较上年同期的16.51亿元大幅下降152.38% [5] - 公司2022至2024年营收从142.5亿元增长至247.1亿元,三年复合增长率超30%,归母净利润从11.4亿元增长至21.1亿元 [3] 经营现金流与运营状况 - 经营现金流转负主要由于为应对旺季和关税进行大规模备货,存货余额较年初大幅增长90.11%,以及支付给职工的现金显著增加 [6] - 产品召回事件带来了额外的善后成本和资金压力 [7] 产品召回事件 - 2025年以来公司全球召回产品总数已超238万台,相关直接成本预计在4.32亿至5.57亿元之间 [2] - 近期日本市场因产品引发41起火灾事故,召回约41万台移动电源及超10万台蓝牙音箱,产品采用特定批次锂电池组件,在特定条件下可能过热引发火灾 [8] - 2025年6月在中国市场召回7个型号共71.29万件充电宝,同期在美国召回115.8万台产品,两次召回货值合计超亿元 [8] - 自2023年2月以来,公司已发生六次公开的产品召回事件 [8] - 日本经济产业省因上报41起严重案例,已向公司发出行政指导,要求全面排查在日销售的所有锂离子电池类产品,2019年至今公司在日累计召回产品超百万件 [9] 业务模式与研发投入 - 公司采用"轻资产+高研发"运营模式,研发费用从2022年的9.7亿元增至2025年前三季度的19.46亿元,研发费用率从6.8%提升至9.26% [10] - 2025年第三季度推出160W多口充电器、家庭能源系统等创新产品,市场反馈积极 [10] 供应链管理与质量管控 - 生产环节依赖代工厂带来质量管控挑战,2025年6月国内召回因供应商擅自变更电芯原材料,7月日本召回因电芯供应商使用不当材料 [10] - 公司已采取终止与涉事供应商合作、与宁德时代旗下宁德新能源签署合作协议、强化供应商管理等措施 [10] - 行业认为消费电子行业不良率需控制在1%以内,轻资产模式下需建立更严格的供应商准入与过程监管机制 [10] 市场分布 - 公司前三季度境外收入为203.22亿元,同比增长28.01%,占总营收比重超过96%,境内收入6.97亿元,同比增长21.59% [7] - 日本作为重要市场,2025年上半年该区域市场创收达17.99亿元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