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综合体
搜索文档
以商业地产之力促产城融合发展
证券日报· 2025-11-22 00:22
一方面,近年来,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生物医药、低空经济、新能源汽车等产业规模的不断壮大,直接推动了研发 实验室、特色产业园、厂房建设等空间载体的定制化需求大幅增长,商业地产运营商应勇于抓住这一波新需求,发挥自身优 势,加快构建能够满足这类产业需求的商业模式,助力相关产业落地。 另一方面,数字经济基础设施扩张,带动数据中心、算力中心以及智慧生态办公等新型基建需求激增,这将导致相关地产 投资规模大幅增加,甚至高达万亿元,这是增量市场的巨大商机。例如,开发商建设写字楼时,应摒弃传统单一办公业态的设 计理念,转而根据客户需求构建"研发+中试+展示"三位一体空间,甚至可以与当地相关部门加强互动,搭建一站式服务平台, 从最基础的工商财税服务,到全面的IT支持,再到更多的个性化增值服务,都涵盖其中,以此提升运营服务的软实力。 角色二:多元业态融合"商业体"。 过去,商业地产的主流商业模式是建房子、租房子、卖房子,如今这类发展模式已难以适应市场需求。随着智慧城市、城 市群以及区域经济圈发展进入新阶段,小到一座城市,大到一个囊括诸多城市的经济带,其发展潜力均取决于融合了多少"智 慧"。 ■王丽新 当前,各地均在加紧谋划"十 ...
对比世界级标杆商业,中国新一代商业的关键差距是什么?
36氪· 2025-11-18 10:56
文章核心观点 - 世界级商业项目通过高度凝练的“存在宣言”或“战略愿景”定义自身,将自身从单纯的商业设施提升为城市叙事的一部分,承载国家文化、社会价值与时代议题的表达 [1][2] - 中国多数商业项目仍停留在“项目逻辑”和“功能导向”层面,专注于体量、品牌、流量等“硬实力”竞争,缺乏能够统领全局的“战略愿景”,这制约了其从“业务单元”向“城市节点”的跃升,成为走向世界级的关键瓶颈 [2][3][10] - 随着功能性购物需求被线上渠道吸收,以及消费代际转移、城市更新深化,中国商业正站在从“策略定位”向“战略愿景”觉醒的起点,构建有效的战略愿景已成为面向未来的生存题,而非选择题 [3][11][17] 国外标杆商业案例的愿景分析 - 曼谷ICONSIAM以“汇聚泰国之美、连接世界”为使命,将国家文化转化为世界级体验,成为泰国展示文化自信的仪式性空间 [1][3] - 东京麻布台之丘高举“绿色与健康”,通过垂直森林、冥想花园等重构都市人与自然的关系,回应社会对身心平衡的深层焦虑 [1][3] - 歌舞伎町塔喊出“极致热爱之所”,让兴趣成为社交与消费的原动力 [1] - 巴黎老佛爷百货以“Go for Good”推动责任时尚,将伦理价值注入奢侈品叙事 [1] 功能导向与愿景导向的差异比较 - 用户动机:从“购买产品”转向“参与生活方式” [4] - 差异来源:从“业态与品牌”转向“价值与文化” [4] - 传播策略:从“广告曝光”转向“意义共鸣” [4] - 成功衡量:从“销售额、客流”转向“停留时间、社交提及、情绪认同” [4] - 顶层思考:从“怎么卖得更好”转向“我为什么值得被选择” [4] 中国商业演化阶段与愿景缺席的原因 - 第一阶段:空间革命,购物中心以丰富公共空间和多元业态对传统百货形成替代 [5] - 第二阶段:规模制胜,大体量综合体凭借功能组合吸引广域客群,规模成为核心优势 [6] - 第三阶段:场景觉醒,主题街区、IP场景等融入,标志商业体步入“公共化”初始阶段 [7] - 第四阶段:人格崛起,主理人品牌与深度社群运营构成核心竞争力,小体量非标商业崭露头角 [8] - 第五阶段:公共担当,商业体承担城市公共空间职能,需具备萃取地方文化、打造公共活动的能力 [9] - 在前四阶段的高速增长与资本驱动下,竞争焦点为面积、品牌、流量、租金回报率等“硬实力”,谈论“愿景”缺乏紧迫性和容错空间 [10] 当前商业必须构建战略愿景的驱动因素 - 功能性购物动机已被即时零售、直播电商等线上渠道几乎全盘吸收,线下空间必须提供情绪价值、体验深度与意义共鸣才能吸引人流 [11][12] - 同质化陷入“高原陷阱”,缺乏叙事的商业只能陷入“更大、更吵、更便宜”的内卷循环,愿景是提供差异化底层逻辑的关键 [12] - 城市更新进入深水期,强调生活方式重构与文化认同重建,商业体需具备“公共性担当”,愿景成为商业与城市之间的社会契约 [13] - 消费代际转移,年轻一代消费者为价值观驻足,关心可持续、文化认同等,拒绝无价值主张的空间 [14] 有效战略愿景的构建关键 - 战略愿景应具备方向性(明确往哪里走)、整合性(统合所有触点形成一致体验)、召唤性(吸引志同道合的用户、品牌与合作伙伴)三个关键属性 [15] - 愿景是组织的北极星和决策的过滤器,从空间规划、品牌招商到活动策划、服务设计,一切动作都应服务于愿景的兑现 [15] - 愿景决定了项目能吸引谁、拒绝谁、坚持什么、放弃什么,既是方向也是边界,更决定了项目所能触达的天花板高度 [16]
从“增量竞争”转向“存量博弈”,商业地产进入深度洗牌期
观察者网· 2025-11-14 10:35
行业宏观现状 - 商业地产存量庞大但效率偏低,行业进入深度洗牌期 [1] - 2025年1-9月办公楼新开工面积累计1122万平方米,同比下滑22.3% [1] - 2025年1-9月办公楼竣工面积累计1100万平方米,同比上涨16.5% [1] - 2025年第三季度全国开业集中式商业项目89个,商业体量约693万平方米 [1] - 集中交付叠加需求疲软,导致商业项目和写字楼租赁市场空置率与租金双双承压 [1] 市场表现数据 - 截至2025年第三季度末,北京甲级写字楼空置率较上季度减少0.4个百分点,上海减少0.1个百分点 [2] - 截至2025年第三季度末,广州甲级写字楼空置率环比上升0.9个百分点,深圳上升1.2个百分点 [2] - 2025年1-9月重点八城累计平均租金单价为2.73元/平方米/天,较上年同期下滑11.9% [2] - 2025年上半年百大商业街商铺平均租金为24.16元/平方米/天,环比下跌0.35% [2] - 2025年上半年百大购物中心商铺平均租金为27.05元/平方米/天,环比下跌0.12% [2] 行业整合趋势 - 项目层面供需失衡突出,部分项目通过转型、变性或资产重组寻求新生 [3] - 中小型开发商面临管理成本高企、盈利能力不足困境,行业整合成为必然趋势 [3] - 2025年1-9月内地办公资产交易事件达42宗,总交易金额约398亿元 [3] - 上海、北京交易单数占比超60%,交易单数和总金额同比均出现下滑 [3] - 交易主体更集中,金融机构、科技企业、政府平台公司、头部产业企业构成主要参与力量 [3] 资产交易与运营模式 - 中邮保险联合美国汉斯集团、阿布扎比投资局以108亿元收购上海博华广场,创年内最大单笔交易 [4] - 资本青睐核心区位优质资产,“金融+运营”的跨界合作模式正在重塑行业格局 [4] - 行业从“增量竞争”转向“存量博弈”,资源向头部集中趋势不可逆转 [5] - 收入50亿元以上企业数量仅占8%,却占据42%的市场份额 [5] - 2025年行业CR10预计突破35%,较2024年提升5个百分点 [5] 未来发展方向 - 定制化与精细化运营已成为行业主流共识 [5] - 商业业态需从场景、内容、情绪价值三维度切入满足新需求,粉丝经济是重要创新方向 [5] - 宠物经济、银发经济、健康经济等赛道2025年增速超10% [5] - 银发消费群体规模达2.8亿人,催生适老化商业空间等新需求 [5] - 宠物经济市场规模突破3000亿元,带动宠物友好型商场等业态发展 [5] - 企业需回归资产价值创造原点,通过空间场景改造、内容生态重构激活老旧项目 [5]
海珠土拍王炸来了!翠城东地块挂牌,总起价27.5亿元
搜狐财经· 2025-11-05 18:42
地块基本信息 - 地块位于海珠区南泰路,宗地号为AH0124032,俗称翠城花园东地块 [1][5] - 土地用途为二类居住用地兼容商业用地及中小学用地 [1][5] - 出让宗地面积为42208平方米,总宗地面积为64812平方米,计算容积率建筑面积为143507平方米,容积率为3.4 [1][5] - 地块挂牌起始总价为27.5亿元,折合楼面价为每平方米19162.8元(未扣除配建),增价幅度为1000万元 [1][5] - 竞价出让时间定于12月5日上午10点 [1] 地块规划调整与升级 - 地块容积率从2025年度供地蓝皮书中的4.5降至3.4,总建筑面积从19万平方米缩减至14.3万平方米(含底商),居住舒适度提升 [5] - 住宅限高100米,按最低层高计算楼栋最大高度约为33层 [5] - 中小学用地面积从1.7万平方米增至2.02万平方米,并保留现状海富小学,据传将引入省一级梯队的昌岗中路小学新校区 [7] - 商业地块限高200米,面积为2.78万平方米,容积率7.2,可建设一个约20万平方米的大型商业综合体,或将重塑海珠西商业格局 [7] - 规划还包括约1.68万平方米的公园绿地,地块经调规后升级为海珠西少有的“全能型”地块 [7] 市场定位与潜在意向 - 该地块被视为海珠区土地市场的重点地块 [5] - 与海珠西目前在售的多个体量小、配套有限的“蚊型盘”相比,此地块优势明显 [10] - 市场消息显示,中海、保利、越秀、华润、绿城等多家房企对该地块表示出兴趣 [10]
美联储降息落地:房贷成本下降,但这些坑要避开
搜狐财经· 2025-11-03 16:12
美联储降息对房贷成本的影响 - 美联储降息后,美国30年期固定房贷利率连续四周下降至6.17%,创2024年10月初以来最低水平[3] - 国内市场部分城市房贷利率已降至3%左右,市场普遍预测未来3-6个月5年期以上LPR有望下调10-15BP[3] - 以100万元30年期房贷计算,利率每降0.25个百分点,月供可减少约140元,30年总利息节省超5万元[3] 房地产市场需求基本面 - 2025年7月商品房销售面积累计同比降幅收窄至-4%,但主要源于基数效应,真实需求仍处筑底阶段[3] - 居民收入预期改善不足、就业稳定性担忧等内生矛盾是制约购房决策的核心因素[3] - 存量房贷利率下调空间有限,政策更侧重支持新购需求,不同群体减负效果存在差异[3] 资金流向与核心资产表现 - 美联储降息后,美国再融资申请量同比激增111%,购房贷款申请量同比上升约20%[5] - 外资与国内机构资金聚焦一线及强二线城市核心资产,上海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逆势上涨0.4%[5] - 长三角优质写字楼租金指数环比微升0.3%,反映核心资产抗跌性[5] 非核心资产风险与市场分化 - 三四线城市2025年1-8月二手房价格跌幅达5.8%,部分区域楼盘价格较峰值腰斩,去化周期超36个月[7] - 三四线城市商业综合体空置率普遍超25%,而核心商圈写字楼空置率稳定在12%左右[7] - 人口持续流出导致需求萎缩,投资非核心资产面临显著贬值风险[7] 政策导向与投资策略 - 美联储降息释放国内货币政策空间,缓解稳汇率与稳增长的平衡压力[7] - 政策重心围绕“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避免资金大规模流入房地产[7] - 投资需转向“精选资产”逻辑,重点关注人口净流入、产业升级的核心城市优质住宅与持有型物业[7]
南京高科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第3季度房地产业务主要经营数据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10-21 03:33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第3季度房地产业务销售面积与金额同比大幅增长 但无新增项目储备和新开工 主要依靠现有项目去化和租赁业务贡献收入 [1][2][3][4] 项目储备与建设 - 2025年1-9月 公司无新增房地产项目储备 [2] - 2025年7-9月及1-9月 公司房地产业务均无新开工面积 [2] - 2025年7-9月 公司竣工面积3.55万平方米 权益竣工面积1.56万平方米 [2] - 2025年1-9月 公司竣工面积4.17万平方米 权益竣工面积2.18万平方米 [2] 销售情况 - 2025年7-9月 公司实现合同销售面积0.64万平方米 同比增长255.56% 权益合同销售面积0.53万平方米 同比增长341.67% [2] - 2025年7-9月 公司实现合同销售金额14,081.29万元 同比增长88.03% 权益合同销售金额11,742.75万元 同比增长133.75% [2] - 2025年1-9月 公司实现合同销售面积7.49万平方米 同比增长1564.44% 权益合同销售面积6.02万平方米 同比增长1841.94% [3] - 2025年1-9月 公司实现合同销售金额116,205.43万元 同比增长487.03% 权益合同销售金额93,710.37万元 同比增长574.76% [3] - 2025年1-9月销售面积中 商品房项目占4.85万平方米 经济适用房项目占2.64万平方米 [3] - 2025年1-9月销售金额中 商品住宅及车位等项目占106,204.15万元 经济适用房项目占10,001.28万元 [3] 租赁业务 - 截至2025年9月末 公司出租房地产总面积为12.17万平方米 包括商业综合体2.46万平方米 商业办公楼2.56万平方米 工业厂房7.15万平方米 [4] - 2025年7-9月 公司取得租金总收入1,572.70万元 其中商业综合体180.22万元 商业办公楼686.93万元 工业厂房705.55万元 [4] - 2025年1-9月 公司取得租金总收入4,768.25万元 其中商业综合体567.72万元 商业办公楼2,103.72万元 工业厂房2,096.81万元 [4] - 商业综合体出租面积及金额的公司权益占比均为80% [4]
南京高科(600064.SH):1-9月实现合同销售金额11.62亿元,同比增长487.03%
格隆汇APP· 2025-10-20 20:05
房地产业务运营情况 - 2025年第三季度(7-9月)公司无新开工项目,竣工面积为3.55万平方米,其中权益竣工面积为1.56万平方米 [1] - 2025年前三季度(1-9月)公司无新开工项目,累计竣工面积为4.17万平方米,其中权益竣工面积为2.18万平方米 [1] 房地产销售表现 - 2025年第三季度合同销售面积0.64万平方米(均为商品房),同比增长255.56%,权益合同销售面积0.5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41.67% [1] - 2025年第三季度合同销售金额14,081.29万元(均为商品住宅、车位等),同比增长88.03%,权益合同销售金额11,742.75万元,同比增长133.75% [1] - 2025年前三季度合同销售面积7.49万平方米(商品房4.85万平方米,经济适用房2.64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564.44%,权益合同销售面积6.02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841.94% [2] - 2025年前三季度合同销售金额116,205.43万元(商品住宅、车位等106,204.15万元,经济适用房10,001.28万元),同比增长487.03%,权益合同销售金额93,710.37万元,同比增长574.76% [2] 房地产租赁业务 - 截至2025年9月末,公司出租房地产总面积为12.17万平方米,包括商业综合体2.46万平方米、商业办公楼2.56万平方米、工业厂房7.15万平方米 [3] - 2025年第三季度租金总收入为1,572.70万元,其中商业综合体180.22万元、商业办公楼686.93万元、工业厂房705.55万元 [3] - 2025年前三季度累计租金总收入为4,768.25万元,其中商业综合体567.72万元、商业办公楼2,103.72万元、工业厂房2,096.81万元 [3] - 商业综合体出租面积及金额的公司权益占比均为80% [3]
南京高科(600064) - 南京高科2025年第3季度房地产业务主要经营数据公告
2025-10-20 16:45
项目储备 - 2025年1 - 9月公司无新增房地产项目储备[1] 竣工面积 - 2025年7 - 9月房地产业务竣工面积3.55万平方米,权益竣工面积1.56万平方米[1] - 2025年1 - 9月竣工面积4.17万平方米,权益竣工面积2.18万平方米[1] 销售情况 - 2025年7 - 9月合同销售面积0.64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55.56%;权益合同销售面积0.5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41.67%[2] - 2025年7 - 9月合同销售金额14081.29万元,同比增长88.03%;权益合同销售金额11742.75万元,同比增长133.75%[2] - 2025年1 - 9月合同销售面积7.4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564.44%;权益合同销售面积6.02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841.94%[2] - 2025年1 - 9月合同销售金额116205.43万元,同比增长487.03%;权益合同销售金额93710.37万元,同比增长574.76%[3] 租赁情况 - 2025年9月末出租房地产总面积12.17万平方米[3] - 2025年7 - 9月房地产业务租金总收入1572.70万元[3] - 2025年1 - 9月房地产业务租金总收入4768.25万元[3] - 商业综合体出租面积及金额公司权益占比均为80%[3]
房产盛宴开启美好篇章 2025宁晋县首届房博会启动会举行
搜狐财经· 2025-10-16 18:30
活动概况 - 宁晋县举办第一届房博会,主题为“宜居宁晋·幸福家园”,旨在通过集中展示楼盘、普及政策、提供咨询来搭建房企与购房者的交流平台,激发市场活力 [1] - 活动由宁晋县委宣传部、住建局、网信办、城管执法局及自媒体协会联合主办,宁晋县自媒体协会房产专栏广厦房产承办 [1] - 活动地点设在宁晋县凤凰公园,该区域交通便利、环境优美、空间开阔,便于布展和群众参观 [1] 政府支持与行业定位 - 房地产被定位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对推动经济增长、改善居民居住条件和提升城市形象具有重要意义 [3] - 县政府在房博会期间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和措施,并与多家银行合作推出低首付、低利率的房贷产品,以降低购房者资金压力 [3] - 政府未来将继续加大对房地产市场的支持力度,加强城市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承载能力和吸引力 [5] 市场参与与产品展示 - 房博会展示了从高端别墅、舒适电梯洋房到现代商业综合体及功能齐全的养老社区等多种类型楼盘,满足不同购房需求 [3] - 展会现场设置了咨询台和洽谈区,由专业销售人员提供详细的楼盘信息、购房建议并解答疑问 [3] - 宁晋县自媒体协会及房产专栏负责人表达了对当地房地产市场的信心,期望通过展示精品楼盘推动市场繁荣发展 [3] 行业未来发展 - 政府将鼓励房地产企业创新发展模式,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打造更多高品质楼盘项目 [5] - 推动房地产行业的转型升级,目标是使城市变得更加宜居、宜业、宜游 [5]
浙江浦江以产业为纽带助推乡村全面振兴 片区组团蹚出共富新路
人民日报· 2025-09-25 07:09
片区发展模式 - 横山共富片区通过党建引领将8个村联合起来,从单兵突进转为组团作战 [1] - 片区统筹开发运营前一共富夜市、西溪共富大楼等10个特色项目 [1] - 片区发展不搞拉郎配,让每个村找准定位、发挥优势,合力做大做强产业 [2] 产业与经济效益 - 前一村共富夜市带动村集体年增收300多万元 [1] - 截至今年8月底,片区8个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均超50万元,同比增长25.1% [2] - 盈旺新能源精密结构件项目落地后,配套布局夜市、体验店、商业综合体,形成产城融合新格局 [1] 资源协调与项目推进 - 片区党委协调县自然资源局、农业农村局现场办公,解决共富大楼项目用地指标问题 [1] - 片区另外7个兄弟村出资补足了西溪村共富大楼项目的资金缺口 [1] - 根据省市指导意见,推动产业要素在各村自由流动、优势互补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