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途观L
icon
搜索文档
四季度决战,哪几家完不成年度目标
汽车商业评论· 2025-10-15 07:08
行业竞争态势 - 当前汽车行业处于存量市场竞争环境,车企普遍设定高于上一年度的销量目标,但多数难以完成,导致低价清库甚至亏损卖车的恶性循环 [4] - 2025年第四季度成为新车发布高峰期,部分车企为抢占明年购置税退坡前的窗口期,提前了新车SOP时间表 [5] - 2026至2027年,传统车企将携新车型加入新能源竞争,价格战预计将更为残酷,行业可能出现频繁的兼并重组 [54] 2025年车企销量目标完成情况 - 在已公布数据的车企中,小鹏汽车年度目标完成率最高,达89%,这与其年初设定较低的销量目标有关 [7][8] - 上汽集团、吉利控股、比亚迪及小米汽车的年度目标完成率均超过70% [7][9] - 蔚来汽车和理想汽车的年度目标完成率均为46%,与64万辆的年度目标尚有较大差距 [7][51] - 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在四季度进行产能爬升,预计将超额完成年度目标 [9] - 车企通常设定两个销量目标,对外官宣的目标会低于内部目标 [11] 国庆假期市场热度分析 - 2025年国庆假期前三天的4S店进店人流量未达预期,相比2023年和2024年同期,许多门店的数据出现下降 [14] - 全国范围内位于园区的4S店,国庆假期人流量与平常周末相当,甚至更少,一线城市外出旅游人口增多影响了到店客流 [14] - 监测数据显示,2025年国庆假期整体客流量不如2024年,但部分经销店表现相对较好 [16] 主要车企市场表现 - 一汽丰田2025年1-9月累计销售乘用车约58.70万辆,同比增长约9.3%,销量主要由SUV车型拉动 [19] - 广汽丰田同期累计销量约56.75万辆,其混动和纯电车型销量达28.71万辆,占总销量约50% [19][22] - 一汽-大众2025年1-9月累计销售约113万辆,同比增长约5-6%;上汽大众累计销售约75.2万辆,与上年基本持平 [29] - 宝马2025年前三季度累计交付约46.5万辆,同比下降约11.2%;奔驰累计交付约42.5万辆,同比下降27% [39][40] - 蔚来汽车2025年第三季度总交付量为20.1万辆,为第四季度设定了15万辆的单季交付目标 [46] - 小鹏汽车截至2025年第三季度累计交付31.3万辆,同比增长约218%,9月单月交付达41,581辆 [49] - 理想汽车i6车型排产已至明年1月底,蔚来新ES8排产至明年4月,显示部分新车型需求旺盛 [51]
政策消费双驱动 石家庄“十一”车市热度与理性并存
搜狐财经· 2025-10-10 21:29
政策与促销活动驱动市场热度 - 河北省13市及雄安新区于9月24日发布“金九银十迎国庆”活动公告,9月26日至10月5日每日在“懂车帝”App发放汽车置换更新资格券,有效激发市民购车热情[1] - 石家庄裕华汽车园在10月1日至8日举办特色汽车展览会,50余家汽车品牌参展并推出一站式购车服务,同步举办老爷车展、房车露营体验及乐队表演、互动游戏等活动吸引客流[3] - 多家品牌4S店推出假期限时优惠,例如东风日产的现车优惠、别克的订金1000元变3000元活动、宝马的部分车型免机油保养活动,多重利好下市场人气爆棚[3] 假期销售表现与品牌分化 - 多数品牌4S店假期客流量较节前出现爆发式增长,增幅在30%至200%之间,但不同品牌和车型销售情况呈现显著差异[3] - 比亚迪门店假期客流增长100%,订单量同比增长100%[5];长城汽车假期订单完成10月份销售任务的一半,成交量比平时增长400%[5] - 上汽大众、小鹏汽车、别克汽车等品牌假期订单量较平时增长明显,增幅在35%到100%之间[5];宝马汽车订单比平时增长30%以上,其中燃油车占比为80%[8] - 园区内长城汽车、比亚迪、大众、别克、沃尔沃等品牌门店顾客络绎不绝,但也有部分品牌假期订单量反而不如平常[8] 消费者行为结构性特征 - 购买新能源车的主要是35岁以下年轻人,而商务车和宝马、奔驰等豪华车的买家年龄普遍在45岁左右,更倾向于购买燃油车[8] - 消费者决策周期普遍延长,从初次到店到最终成交的时间由以往7天到15天延长至15天到30天[15] - 消费者购车关注点多元化,除价格和配置外,续航里程、充电便利性、售后服务、保值率均成为重要考量因素[15] - 货比三家成为常态,消费者会详细记录各车型价格、配置、优惠政策及续航数据,并对比4S店与线上平台价格以寻求最优惠方案[12][15] 行业销售策略调整 - 针对消费者理性转变,各品牌门店调整销售策略,推出试驾体验周活动让消费者有更充足时间感受车辆性能[17] - 部分品牌建立客户专属服务群及时解答疑问,还有门店提供一对一定制化购车方案,根据消费者需求推荐合适车型和配置[17] - 销售顾问反馈消费者对车型参数、配置、续航里程非常了解,平均需跟进四五次才能成交,相比以往聊一两次即成交的难度显著增加[17]
上汽大众油电同进战略稳步推进
环球网· 2025-09-15 18:12
行业趋势分析 - 燃油车市场占有率下滑速度放缓 市场趋于成熟和企稳[3] - 中国汽车市场正从电动化转型转向多元能源格局理性发展 新能源车占比持续上升但燃油车仍占据约50%市场份额[3][6] - 消费者购车行为日趋理性 更注重全生命周期使用成本而非单一追求新技术[8][9] 公司战略部署 - 上汽大众推进油电同进战略 探索燃油与电动协同发展路径[3] - 实施油电同智战略提升燃油车智能化水平 推出第五代EA888发动机及Pro家族系列产品[6][9] - 形成双轨协同发展模式 2026年计划推出6款全新新能源产品覆盖燃油/纯电/混动细分市场[7] 市场表现数据 - 2025年1-8月上汽大众大众品牌终端零售量66.25万辆 燃油车市场占有率8.76%[5] - 自2024年7月起燃油车市占率连续14个月保持单一品牌第一[5] - 8月朗逸家族销量超2.4万辆 帕萨特家族销售近1.9万辆 途观L保持合资SUV领先地位[7] 产品竞争力分析 - 燃油车在补能便利性/可靠性/保值率/购车成本方面仍具优势[6] - 主力车型朗逸/帕萨特/途观在各细分市场保持领先地位[9] - 将电动车智能化体验延伸至燃油车型 通过技术迭代增强产品竞争力[9]
上汽大众:油电同智战略打造“全势能”竞争力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9-14 23:09
行业趋势分析 - 传统燃料乘用车连续三个月实现正增长 通过智能化水平提升和产品推陈出新改变竞争格局[1] - 燃油车市占率下滑放缓反映市场成熟和消费者理性回归 当前燃油车仍占据约50%市场份额[3] - 燃油车在补能便利性 可靠性 保值率和购车成本方面保持明显优势[3] 公司市场表现 - 上汽大众前8个月终端零售66.25万辆 燃油车市场占有率达8.76%[4] - 燃油车市占率连续14个月保持单一品牌第一名[4] - 朗逸家族8月销量突破2.4万辆 帕萨特家族销售近1.9万辆 途观L稳居合资SUV销量榜首[7] 公司战略布局 - 坚持"油电同进 油电同智"战略 推出第五代EA888发动机和"Pro家族"系列产品[4] - 将电动车智能化技术应用到燃油车上 实现"油电同智"提升产品竞争力[3][4] - 明年计划推出6款全新新能源产品 全面覆盖油 电 混各类市场[7] 产品竞争力 - 几乎每一价格区间都布局了明星燃油产品[7] - 持续推动燃油技术创新 同时将电动车的智能化技术应用到燃油车上[3] - 打造覆盖全域能源市场的产品体系 为消费者提供更多元选择[8]
再苦一苦Model Y
远川研究所· 2025-07-27 21:06
特斯拉二季度财报表现 - 二季度营收224.96亿美元,创2012年以来同比最大降幅,但环比增长16% [4] - 汽车业务收入166.61亿美元,同比下滑16%,环比增长19%,略超机构预期 [4] - 净利润同比暴跌71%后,二季度毛利率从16.2%回升至17.2%,止住下滑趋势 [13] Model Y改款的市场影响 - 新款Model Y涨价1万多元(美国1000美元),带动单车均价从27.45万元升至29.39万元 [13][14] - 中国市场首周交付突破6000辆,上半年稳居SUV销量榜首及25万-35万元价位销量第一 [19] - 全球销量占比超95%,蝉联两年销冠,但同比下滑17.5% [19][21] 产品战略调整 - 推出长轴六座版Model Y中国特供车型,延续"拉皮"策略 [23] - 廉价车型Model 2/Q定位为"廉价版Model Y",计划四季度推出 [24] - Cybertruck订单转化率仅2%,未能接棒Model Y的走量任务 [30] 研发投入与人工智能布局 - 2024年资本支出超100亿美元,二季度持续加码AI领域 [34] - 自由现金流从27.42亿美元恶化至1.46亿美元 [35] - Robotaxi目标扩大10倍运营规模,计划2025年部署超100万辆,但机构预测实际落地需至2028年 [41] 市场竞争格局 - 国内新能源市场份额从2024年6%缩水至2025年上半年4.8% [27] - 小米SU7销量同比激增419%,但Model Y仍以17.1万辆销量领先竞品 [21] - 传统燃油车凯美瑞、RAV4等车型增速显著,部分新能源车型增速超30% [21]
车企“花式”促销进行时:“一口价”“0首付+长周期免息”“鸿蒙专属补贴”等悉数登场
华夏时报· 2025-07-09 17:35
市场现状 - 2025年前5个月中国汽车市场产销量分别达1282.6万辆和1274.8万辆,同比增长12.7%和10.9%,但行业盈利能力持续下滑,经销商新车销售毛利贡献率跌至-17.7% [3] - 特斯拉Model 3长续航版逆势调涨1万元,多品牌针对小米YU7展开"订单截胡战",行业呈现价格体系重构与消费信心博弈 [2] - 行业促销策略从价格战转向价值战,90%新势力品牌推出0首付、3-5年免息政策,领克/岚图/阿维塔额外叠加现金补贴 [5] 车企促销策略 - 自主品牌采取组合拳形式:吉利星瑞系车型降价+至高2万元置换补贴+4000元"政务先锋礼",比亚迪延续6月优惠,五菱宏光MINIEV第三代叠加国补后价格下探至2.08万元 [3] - 新势力阵营精准切入年轻客群金融需求:蔚来提供240张换电券可换1.6万元选装基金+5年免息政策可换1.8万元选装基金,乐道品牌针对应届生家庭推出3年0首付方案,理想L6首付降至6.98万元+5年免息月供三千余元 [4] - 合资品牌延续一口价策略:上汽大众、东风本田对途观L、CR-V等主力车型推出限时一口价,凯迪拉克CT5提供"0首付+0息+超低月供"方案 [4] 政策驱动效应 - 河南省推出"鸿蒙专属补贴":购买售价20万元以上搭载鸿蒙车机系统的华为系车型可获3000元现金补贴,总额度600万元 [6] - 全国汽车以旧换新政策带动销售金额1.17亿元,商务部数据显示截至5月31日补贴申领量达412万份,中国汽车流通协会预测2025年报废更新车辆规模将达330万-350万辆 [7] - 地方政府通过政企协同模式激活消费:呼伦贝尔市商务局明确补贴属车企补助非财政支出,形成消费者、车企与地方政府的"三方共赢"生态 [7] 新品竞争动态 - 小米SU7新车型发布后3分钟内收获超20万辆大定订单,小鹏G7上市9分钟大定破万 [8] - 蔚来、阿维塔、极氪等品牌针对小米SU7大定用户推出"转单报销定金"服务实施精准拦截,奇瑞通过幽默营销化解市场压力 [8] - 行业分析师指出当前市场是价格战"软着陆"调整期,政策创新密集涌现,竞争模式转向技术创新与生态协同 [8][9]
昂科威Plus:年轻人买车对比吉利星越,电话谈价同行神助攻
车fans· 2025-06-09 08:29
销量表现 - 昂科威Plus是别克中型SUV的销量担当,上个月单店销售19台中有12台为该车型,占比63% [2] - 最畅销配置为28T白金版黑色,占该车型销量的80%,四驱版和艾维亚版本销量较低 [2] - 目前日均进店量8人,较去年同期下降50%,其中50%客户专程来看昂科威Plus [2] 客户画像 - 主要客群为在外务工人群,其中纺织厂工人占比达50% [4] - 典型客户月收入约15K,购车决策受亲友影响显著,案例显示亲友拥有别克车辆达7-8人 [6] - 年轻消费者存在品牌认知差异,部分认为别克"老气",更倾向选择吉利等新锐品牌 [10] 竞品对比 - 官方竞品定位为大众探岳、途观L,实际客户对比中红旗HS5和吉利星越占比达50% [8] - 流失客户主要被吉利星越吸引,原因包括价格优势(预算15万内)、年轻化设计和社交圈层影响 [10] - 在终端竞争中,销售服务质量可能成为决定性因素,案例显示因竞品销售态度导致订单转化 [12] 购车偏好 - 金融方案显示:贷款购车占比高,典型60期方案贷款额10万元,总利息15,000元 [19] - 现车库存全部为黑色,颜色选择单一成为客户主要抱怨点 [21] - 当前促销政策为交1000抵3000,被描述为半年来最佳优惠 [16] 消费心理 - 家庭决策中子女偏好权重提升,案例显示母亲最终妥协于小儿子的车型选择 [14] - 情感营销有效,销售通过"将来儿媳妇会喜欢"等话术促成四驱版升级 [14] - 客户存在明显价格观望行为,典型客户持续询价长达一年才下单 [6] 售后服务 - 保养周期为5000公里/半年,单次基础保养费用约500元 [21] - 当前购车可叠加国补/省补政策,具体额度需咨询当地门店 [22]
从小开到大,“限时一口价”!头部合资车企放大招
中国基金报· 2025-06-02 20:37
上汽大众降价活动 - 上汽大众启动"限时一口价+整车终身质保"购车活动,覆盖途岳新锐、新途岳、途观L、途观L Pro、途昂X、途昂Pro等多款燃油SUV车型,活动时间为5月31日至6月30日 [1] - 途岳新锐售价7.99万元起、新途岳10.99万元起、途观L14.29万元起、途观L Pro19.29万元起、途昂X24.99万元、途昂Pro26.99万元起 [8] - 以途观L出众款为例,"限时一口价"为14.29万元起,整车终身质保,限牌城市可享8000元以旧换新补贴,非限牌城市可享6000元以旧换新补贴 [8] - 参与限时一口价活动的车型平均优惠1万元左右 [9] - 活动是在建议零售价或官方指导价已实施价格优惠的基础上,再次给予一定幅度的价格优惠 [8] 行业动态 - 上汽大众作为头部合资车企正式参与"降价潮",此前多家国内本土车企已推出"限时一口价""百亿补贴"等活动 [3] - 5月31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关于维护公平竞争秩序,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倡议》,反对无序"价格战" [3][18] - 部分车企表示不会参与"降价潮",而是选择"卷技术""卷管理""卷服务" [18] -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倡议企业严格遵从公平竞争原则,不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倾销商品,不进行诱导消费者的虚假宣传 [18] 上汽大众经营情况 - 上汽大众是一家中德合资企业,由上汽集团和大众汽车集团合资经营,持股比例各为50% [9] - 公司生产与销售大众、奥迪和斯柯达三个品牌,合计超30款车型 [9] - 5月销量同比下降1.43%至8.87万辆,前5月累计销量同比下降7.14%至39.94万辆 [11] - 5月产量97,115辆,同比增长9.72%,前5月累计产量425,211辆,同比下降2.09%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