钙钛矿材料

搜索文档
天风证券:给予奥来德买入评级
证券之星· 2025-06-19 14:41
公司业绩表现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5.33亿元,同比+3.0%,归母净利润0.90亿元,同比-26.0%,全年毛利率51.22%,净利率16.97% [2] - 2024年第四季度营业收入0.69亿元,同比-32.8%,环比-43.3%,归母净利润-0.11亿元,毛利率51.24% [2]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1.53亿元,同比-40.7%,环比+121.8%,归母净利润0.25亿元,同比-73.2%,环比扭亏,毛利率47.16%,净利率16.61% [2] 材料业务 - 2024年材料业务营业收入3.63亿元,同比+14.31%,连续五年保持稳健增长 [3] - 新产品封装材料、PSPI材料、钙钛矿材料研发及市场推广稳步推进,预计2025年逐步放量 [3] - 2025年一季度材料业务收入1.36亿元,同比+5.33%,创一季度历史新高 [3] - 材料板块规模效应初显,盈利能力有望持续上行 [3] 设备业务 - 2024年设备业务收入1.69亿元,完成厦门天马二期和重庆京东方三期蒸发源项目验收,中标绵阳京东方、武汉天马改造项目 [4] - 2025年一季度设备收入1692.74万元,同比-86.88%,主要因行业向高世代线转型导致6代蒸发源设备承压 [4] - 中标京东方8.6代蒸发源设备订单,金额6.55亿元,预计对2025-2026年业绩产生积极影响 [4] 行业动态 - 显示面板制造行业处于技术迭代升级关键阶段,向更高世代线转型 [4] 盈利预测 - 天风证券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1.63/3.43/5.65亿元(此前2025-2026年前值为2.77/3.20亿元) [5] - 多家机构预测2025年归母净利润范围1.41亿-3.01亿元,2026年2.52亿-4.21亿元 [7] - 90天内7家机构给出评级,6家买入,1家增持,目标均价23.65元 [7]
奥来德(688378):材料实现单季度扭亏,中标京东方8.6代线设备订单
天风证券· 2025-06-19 13:4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行业为电子/光学光电子,6个月评级为买入(维持评级) [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奥来德2024年年报和2025年一季报显示业绩有变化,材料业务扭亏且新产品有望放量,设备业务处于代线转换期但中标京东方8.6代线带来收入增长预期,调整盈利预期后维持“买入”评级 [1][2][3][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数据和估值 - 2023 - 2027E营业收入分别为5.17亿元、5.33亿元、8.47亿元、15.09亿元、21.36亿元,增长率分别为12.73%、3.00%、58.94%、78.24%、41.54% [5] - 2023 - 2027E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1.22亿元、0.90亿元、1.63亿元、3.43亿元、5.65亿元,增长率分别为8.18%、-26.04%、80.45%、110.37%、64.70% [5] - 2023 - 2027E市盈率分别为31.99、43.25、23.97、11.39、6.92 [5] 基本数据 - A股总股本2.49亿股,流通A股股本2.41亿股,A股总市值39.11亿元,流通A股市值37.81亿元 [7] - 每股净资产8.35元,资产负债率21.38%,一年内最高/最低股价为29.00/13.16元 [7] 公司业绩情况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5.33亿元,同比+3.0%,归母净利润0.90亿元,同比-26.0%,全年毛利率51.22%,净利率16.97% [1] - 2024年第四季度实现营业收入0.69亿元,同比-32.8%,环比-43.3%,归母净利润-0.11亿元,毛利率51.24% [1] - 2025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53亿元,同比-40.7%,环比+121.8%,归母净利润0.25亿元,同比-73.2%,环比扭亏,毛利率47.16%,净利率16.61% [1] 材料业务情况 - 2024年度材料业务实现营业收入3.63亿元,同比增长14.31%,连续五年营收稳健增长 [2] - 2025年一季度材料销售收入1.36亿元,同比增长5.33%,创一季度材料收入历史新高 [2] - 新产品封装材料、PSPI材料、钙钛矿材料研发及推广稳步推进,预计2025年逐步放量 [2] 设备业务情况 - 2024年度设备业务收入1.69亿元,完成厦门天马二期和重庆京东方三期追加蒸发源项目验收,中标绵阳京东方、武汉天马蒸发源设备改造项目 [3] - 2025年一季度设备销售收入1692.74万元,同比下降86.88%,因行业向高世代线转型,6代蒸发源设备业务承压 [3] - 2025Q1中标京东方8.6代蒸发源设备订单,中标金额6.55亿元,预计对2025 - 2026年业绩产生积极影响 [3] 盈利预测调整 - 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1.63/3.43/5.65亿元(25 - 26年前值为2.77/3.20亿元) [4]
新材料产业周报:国能新材自主研发可控联创聚乙烯项目试车,星传新材等多家新材料公司完成融资
国泰海通证券· 2025-06-10 21:4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报告介绍新材料产业发展、投融资和二级市场动态 国能新材等项目推进 星传新材等完成融资 新材料指数上周上涨[1][2][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产业发展动态 - 国能新材年产1.1万吨新型功能材料工业化生产装置项目完成试车 进入生产准备阶段 [1] - 中化西部5万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树脂项目(一期)中交 预计2025年8月投产 [1] 产业投融资动态 - 星传新材完成数亿元B轮融资 衢州产投领投 公司有聚烯烃弹性体合成技术 [1] - 德沪涂膜完成数千万元新一轮融资 用于钙钛矿材料研发和设备升级 [2] 产业二级市场动态 - 上周(2025.6.3 - 2025.6.6)万得新材料指数上涨1.98% 沪深300指数上涨0.88% [4]
具身智能,交大领跑!5月盘点:17家交大系企业获融资,8家为具身智能企业
机器人圈· 2025-06-10 20:02
2025年5月上海交大系企业融资概况 - 5月获得融资的交大系企业共17家,覆盖具身智能、新材料、新能源、集成电路等赛道 [1] - 具身智能赛道最热,8家交大系企业完成融资,技术涵盖人形机器人本体、触觉感知、外骨骼机器人、AI大模型等领域 [1] - 5家交大母基金portfolio企业获得融资,生态效应显现 [1] 具身智能赛道融资详情 智元机器人 - 完成新一轮融资,投资方包括京东及上海具身智能基金 [2] - 构建"本体+AI"全栈技术,拥有远征、精灵、灵犀三大机器人家族,实现人形机器人规模化量产和商业化落地 [5] - 上海交大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宋海涛、机器人研究所闫维新教授为联合创始人 [5] - 交大母基金通过红杉对其进行了投资 [6] 傅利叶智能 - 获得上市公司润阳科技战略投资,总金额不超过3亿,投前估值80亿元 [7] - 2023年发布通用人形机器人GR-1系列产品并实现量产交付 [7] - 创始人顾捷为上海交大机械系校友 [9] - 交大母基金通过红杉对其进行了投资 [11] 魔法原子 - 完成数亿元新一轮战略融资,资金将用于具身智能核心技术研发及场景化落地 [12] - 搭建"全栈自研技术+全链路布局+场景化应用"闭环生态 [12] - 创始人吴长征为上海交大研究生校友,中国最早参与四足机器狗研发的专家之一 [13] UniX AI - 完成数亿元人民币天使轮及天使+轮融资,投资方包括中关村前沿基金等 [15] - 新一代等身人形机器人Wanda 2.0进入量产阶段,基础版本定价8.8万元 [17] - 首席科学家王贺升为上海交大自动化系教授 [17] 千觉机器人 - 完成数千万元融资,专注机器人多模态触觉感知与操作技术 [21] - 创始人马道林为上海交大副教授,提出基于触觉的高精度运动跟踪技术 [21] - 交大母基金通过小苗、交大未来对其进行了投资 [22] 傲鲨智能 - 连续完成两轮融资,资金将用于消费级外骨骼机器人产品线拓展 [35] - 2030年全球外骨骼市场规模预计突破千亿美元,消费级场景占比提升 [36] - 创始人徐振华为上海交大机动学院校友 [36] 新材料与新能源赛道融资详情 臻锂新材 - 完成天使+轮融资,累计募集资金近亿元 [30] - 开创"磁控溅射一步法"技术路线,解决复合集流体行业卡脖子难题 [30] - 核心团队来自上海交大机动学院涂层技术小组 [31] 镁源动力 - 完成数千万元融资,将在安徽建设万吨级镁基储氢材料量产线 [33] - 由丁文江院士创立,产品包括高纯氢化镁和镁合金储氢材料两大系列 [33] 肆芃科技 - 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资金用于生物基材料商业化落地 [39] - 上海交大科技成果转化企业,创始人许平为交大微生物代谢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39] - 交大母基金通过本草、交大科技策源基金对其进行了投资 [40] 其他领域融资亮点 极光星通 - 完成超亿元A++轮融资,专注空间激光通信核心技术研发 [27] - 创始合伙人谷文洋、谢腾为上海交大高金校友 [27] 博雷顿 - 2025年5月在香港上市,市值超100亿人民币 [55] - 2024年新能源装载机市场份额18.3%,排名第三 [55] - 总裁邱德波为上海交大EMBA校友 [56] 亘芯悦 - 获深创投、启高资本投资,专注半导体前道量测设备研发 [52] - 创始人之一丁文江为上海交大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专家 [52] - 交大母基金通过启高、菡源资产对其进行了投资 [53]
新材料产业周报:国能新材自主研发可控联创聚乙烯项目试车,星传新材等多家新材料公司完成融资-20250610
国泰海通证券· 2025-06-10 19:0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未提及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新材料产业发展态势良好,多个项目取得进展且多家企业完成融资,二级市场新材料指数表现优于沪深300指数 [1][2][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产业发展动态 - 国能新材自主研发可控交联聚乙烯项目成功试车,年产1.1万吨新型功能材料工业化生产装置项目进入生产准备阶段 [1] - 中化西部5万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树脂项目(一期工程)完成中交,预计2025年8月正式投产,是西北地区首个规模化生产基地 [1] 产业投融资动态 - 星传新材完成数亿元B轮融资,由衢州产投领投,公司拥有聚烯烃弹性体合成技术,有相关项目在建和签约 [1] - 德沪涂膜完成数千万元新一轮融资,将加大钙钛矿材料研发和量产设备投入,推动高效钙钛矿电池商业化 [2] 产业二级市场动态 - 上周(2025.6.3 - 2025.6.6)万得新材料指数(884057.WI)上涨1.98%,沪深300指数上涨0.88% [4]
55页PPT详解新材料产业分析及投资思路(附10篇新材料宝典)
材料汇· 2025-05-18 19:51
新材料概述 - 新材料是指新近发展或正在发展的具有优异性能和特殊功能的材料,或是传统材料改进后性能明显提高和产生新功能的材料 [4] - 新材料可从结构组成、功能和应用领域分类,其“新”体现在技术新、工艺新、应用新三个方向 [4] - 新材料是高新技术发展的基础和先导,是现代工业发展的共性关键技术 [4] 新材料产业特征 - 新材料产业具有“三高三长”特点:高难度、高投入、高门槛、长验证周期、长应用周期、长研发周期 [6] - 研发要求及难度大,涉及超高纯度、超高性能、超低缺陷、多功能、高速迭代等特性 [7] - 新材料产业更重视核心技术打造而非单一产品,利润和价值体现在延伸或关联产业 [7] - 单一企业难以推动行业发展,不适合初创或小企业 [8] 全球竞争格局 - 全球新材料产业重心向亚太地区转移,发达国家占据技术高地 [10] - 高端材料技术壁垒高,呈现独家垄断态势,如日本东丽垄断高性能碳纤维、美国杜邦控制芳纶纤维90%产能 [11] - 我国在244种关键材料中仅13种国际领先,与美国差距显著 [10] 我国新材料产业现状 - 2021年产业总产值超6万亿元,2023年达7.6万亿元,2020-2025年CAGR预计13.5% [13][14] - 形成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三大产业集群,区域特色明显 [17] - 研发周期平均4.5年,低于全球平均9.4年,但底层支撑体系缺失 [18] - 规模以上企业近2万家,占战略性新兴产业总量的21.3% [19] 核心技术突破 - 碳纤维复合材料首次应用于商业化地铁列车关键部件 [20] - 35千伏公里级超导电缆连续稳定供电超1000天 [20] - 钠离子电池、固态电池等技术取得突破,宁德时代加快商业化应用 [20] 投资逻辑与策略 - 细分赛道选择聚焦行业规模大、增速快的领域,如高温合金(20-30%增速)、碳纤维(20%增速) [43] - 投资阶段分为导入期(高风险高收益)、成长期(跑马圈地)、成熟期(转型与外延) [47] - 产业链位置选择需关注议价权,避免卡位尴尬的企业 [48] - 技术创新能力是长期发展的关键,持续研发投入构筑壁垒 [52] 重点领域投资机会 - 新能源汽车材料:动力电池(NCM/NCA、硅碳负极)、燃料电池(质子交换膜) [54] - 光伏材料:颗粒硅、HJT电池、低温银浆等国产替代机会 [57] - 集成电路材料:光刻胶、靶材等“卡脖子”环节 [59] - 前沿新材料:石墨烯、超导材料、液态金属等 [68]
55页PPT详解新材料产业分析及投资思路(附10篇新材料宝典)
材料汇· 2025-05-13 23:35
新材料概述 - 新材料是指新发展或正在发展的具有优异性能和特殊功能的材料,或是传统材料改进后性能明显提高和产生新功能的材料 [4] - 新材料能够显著开发出传统材料所不具备的优异性能和特殊功能,成为高新技术发展的基础和先导 [4] - 新材料可从结构组成、功能和应用领域等多种角度分类,分类之间相互交叉和融合 [4] - 新材料的"新"可定义为三个方向:技术新(成分、结构或性能独特)、工艺新(改进制备方法)、应用新(新兴产业应用) [4] 新材料产业特征 - 新材料产业具有"三高三长"特点:高难度、高投入、高门槛、长验证周期、长应用周期、长研发周期 [6] - 大部分企业3年内很难盈利,未来市场和技术方向存在不确定性 [6] - 研发要求及难度大,涉及超高纯度、超高性能、超低缺陷等多方面 [7] - 新材料产业与各个行业相关,更重视核心技术打造而非拳头产品 [7] - 单一企业难以推动行业发展,不适合初创或小企业 [8] - 材料导入周期长(10-20年),前期投入高 [9] - 客户测试和导入门槛高,测试周期通常在3-5年 [9] - 新材料品种多且分散,十三五规划提出了7大类42个重点发展方向 [9] - 投资认知门槛高、风险大,回报周期长 [9] 全球竞争格局 - 发达国家抢占新材料技术高地,产业重心逐渐向亚太地区转移 [10] - 我国在244种关键材料中,仅有13种国际领先,39种国际先进,101种与国外有较大差距 [10] - 高端材料技术壁垒高,呈现独家垄断态势 [11] - 日本、美国、欧洲在技术研发实力、经济实力、市占率等方面占绝对优势 [10][11] - 美国新材料产业主要分布在五大湖区和太平洋沿岸地区 [12] - 日本注重实用技术,在电子材料、陶瓷材料等领域全球领先 [12] 中国新材料产业现状 - 作为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年复合增长率超过20% [13] - 2021年总产值超过6万亿元,2023年达7.6万亿元,2024年预计超8万亿元 [13][14] - 2020-2025年CAGR达13.5%,增速较快 [14] - 形成了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三大产业集群 [17] - 整体平均研发周期约4.5年(全球平均9.4年) [18] - 2023年规模以上企业近2万家,占战略性新兴产业总量21.3% [19] - 研发能力不断提升,科技论文和发明专利数位居世界第一 [19] 重点发展领域 - 分为先进基础材料、关键战略材料、前沿新材料和材料相关配套服务4大类19小类 [15] - 13类重点新材料包括先进钢铁材料、新型显示材料、绿色能源材料等 [16] - 在碳纤维复合材料、高温超导材料、稀土功能材料等领域取得突破 [20] - 钠离子电池、锂离子电池、固态电池等储能材料技术取得多项突破 [20] - 630℃超超临界火电机组用钢等一批新材料实现全球首发 [20] 产业挑战与机遇 - 面临"大而不强"问题,中低端材料产能过剩,高端材料国产替换门槛高 [22] - 产学研用脱节,科研成果难以落地 [22] - 高端终端器件产业链向中国转移带来机遇 [22] -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需求巨大,但高端材料自主保障率不足15% [23] - 航空装备、海洋工程、超超临界火电机组等领域材料需求量大 [24] 投资逻辑与策略 - 2017-2022年投资规模快速增长,2024年投融资事件397项,投资额440亿元 [36][37] - 区域分布:广东投资额度最高,江苏项目数量最多 [40] - 投资模式:战略投资/并购占比最大 [40] - 细分赛道选择应关注行业规模可观、增速快的子行业 [43] - 投资阶段选择需考虑企业生命周期(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 [47] - 重点关注技术创新能力、产业链位置和市场地位 [48][49] - 新能源汽车材料关注动力电池、电机、电控及燃料电池关键材料 [54] - 光伏材料关注技术变革中的机遇(颗粒硅、HJT电池、钙钛矿等) [57] - 集成电路材料重点关注国产替代机会 [61] - 显示材料关注国产化和新技术布局 [62] - 5G通信材料关注高频化合物半导体、PCB材料等 [63] - 航空航天材料关注"卡脖子"问题和军民融合 [65] - 前沿新材料关注石墨烯、超导材料、3D打印材料等 [68]
高性能材料品类持续丰富 科创板企业加速推出智能消费应用新场景
证券日报网· 2025-05-08 13:14
行业发展 - 智能消费行业高质量发展信号显著 8家科创板公司围绕技术创新、产品升级、市场拓展展开深入交流 [1] - 国家政策推动"人工智能+消费"发展 加速自动驾驶、智能穿戴、超高清视频等新技术新产品开发与应用推广 [2] - 5G、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成熟与深度融合将推动智能消费产品更加智能化、个性化、人性化 [6] 公司表现 恒玄科技 - 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1 91亿元 同比增长590% [2] - 专注于低功耗无线计算SoC芯片设计与研发 在超低功耗计算SoC技术、双频低功耗Wi-Fi技术等领域持续迭代 [2] - 新一代可穿戴产品BES2800系列芯片采用6nm制程技术 适配耳机、手表、眼镜等AI终端应用 [2] 极米科技 - 连续两年蝉联全球家用投影市场出货量第一 [3] - 2024年起重点投入车载业务 布局智能座舱、智能大灯等车载投影新业务 [3] - 已获取8个车载定点项目 主要为智能座舱相关 大部分将于2025年内量产交付 [3] 珠海冠宇 - 消费电池业务巩固领先优势 持续提升工艺水平与研发力度 [4] - 开发第一代钠离子启停电芯产品 为汽车低温场景提供稳定高效电力供应 [4] - 固态电池样品已具备良好安全性能及循环寿命 [4] 奥来德 - 材料业务连续五年保持营收稳健增长 [4] - 推动GP、RP、BP产品升级迭代 全面覆盖主流面板厂商 [4] - 封装材料、PSPI材料、钙钛矿材料预计2025年逐步实现市场放量 [4] 世华科技 - 2024年度营业收入7 95亿元 净利润2 8亿元 同比分别增长55%、45% [6] - 高性能光学材料营收同比增长442% 展现产品竞争力与市场需求 [6] 市场趋势 - 消费补贴政策激发智能产品消费热情 消费者信心持续回升 多家公司产销两旺 [5] - OLED生产工艺成熟与规模化生产推动成本下降 车载OLED显示屏将向中低端车型渗透 [6]
上海港湾:2024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点评:费用前置阶段性拖累,看好双轮驱动的长期前景-20250502
东吴证券· 2025-05-02 20: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以创新技术和岩土工程综合服务能力为发展基石和引擎,积极开拓以钙钛矿新材料为核心的第二增长曲线,中长期发展前景被看好;考虑贸易冲突下全球经济形势的不确定性,下调公司2025 - 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2.5/3.2亿元(原值为2.9/3.5亿元),新增2027年预测为3.9亿元,4月30日收盘价对应市盈率为19/15/13倍 [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数据 - 2024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2.97亿元,同比+1.5%,实现归母净利润0.93亿元,同比 - 46.9%;24Q4/25Q1分别实现营业收入3.5/3.7亿元,同比 - 6.3%/+29.3%,实现归母净利润 - 1635/3570万元,同比 - 154.3%/+18.6% [8] - 2024全年地基处理/桩基工程业务分别实现营业收入8.2/4.3亿元,同比分别 - 16.9%/+55.1%,境内/外分别实现营收2.1/10.8亿元,同比分别 - 35.5%/+13.7% [8] - 2024全年公司实现综合毛利率29.6%,同比 - 4.7pct,境内/外毛利率水平分别为20.3%/31%,同比分别 - 26.7/+1.4pct;25Q1实现综合毛利率25.9%,同比 - 11.4pct [8] - 2024全年净利率6.7%,同比 - 6.6pct [8] - 2024全年实现经营活动净现金流 - 0.83亿元,同比下降2.17亿元,收现比为86.5%,同比 - 5.8pct [8] - 2024年全年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为2.16亿元,同比增加1.38亿元 [8] - 截至2024年末公司资产负债率为22.4%,同比+3.1pct [8] 订单情况 - 2024年全年累计新签项目数量72个,金额20.5亿元,同比+93%;截至2024年底期末在手订单总金额14.1亿元,同比+58%。其中,已签订合同但尚未开工项目金额3.5亿元,在建项目中未完工部分金额10.5亿元 [8] 第二曲线发展 - 公司组建研发团队,攻克极限温度考验与稳定性难题,申请20余项专利,发射5颗搭载钙钛矿材料的卫星,在商业航天领域有先发优势,随着我国卫星战略推进,钙钛矿材料或将加速发展 [8] 盈利预测 |项目|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1,277|1,297|2,000|2,500|3,000| |同比(%)|44.33|1.51|54.24|25.00|20.00|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174.10|92.52|252.11|317.21|388.13| |同比(%)|11.04|(46.86)|172.50|25.82|22.36| |EPS - 最新摊薄(元/股)|0.71|0.38|1.03|1.29|1.58| |P/E(现价&最新摊薄)|28.19|53.05|19.47|15.47|12.64| [1] 三大财务预测表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资产负债表相关(百万元)| | | | | |流动资产|1,821|2,156|2,512|2,937| |非流动资产|515|580|670|738| |资产总计|2,336|2,736|3,181|3,675| |流动负债|482|694|860|1,026| |非流动负债|40|41|41|41| |负债合计|522|735|901|1,067| |归属母公司股东权益|1,811|1,999|2,278|2,606| |所有者权益合计|1,814|2,001|2,281|2,608| |负债和股东权益|2,336|2,736|3,181|3,675| |利润表相关(百万元)| | | | | |营业总收入|1,297|2,000|2,500|3,000| |营业成本(含金融类)|913|1,340|1,675|2,010| |税金及附加|1|2|3|3| |销售费用|9|13|17|20| |管理费用|195|260|325|390| |研发费用|41|40|50|60| |财务费用|(19)|(7)|(9)|(11)| |加:其他收益|4|4|4|4| |投资净收益|2|2|2|2| |公允价值变动|2|0|0|0| |减值损失|(41)|(44)|(52)|(49)| |资产处置收益|1|0|0|0| |营业利润|125|313|394|485| |营业外净收支|0|1|1|1| |利润总额|125|313|394|485| |减:所得税|34|61|77|97| |净利润|91|252|317|388| |减:少数股东损益|(2)|0|0|0|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93|252|317|388| |每股收益 - 最新股本摊薄(元)|0.38|1.03|1.29|1.58| |EBIT|105|307|386|474| |EBITDA|172|382|481|584| |毛利率(%)|29.59|33.00|33.00|33.00| |归母净利率(%)|7.13|12.61|12.69|12.94| |收入增长率(%)|1.51|54.24|25.00|20.00| |归母净利润增长率(%)|(46.86)|172.50|25.82|22.36| |现金流量表相关(百万元)| | | | | |经营活动现金流|(83)|(66)|161|243| |投资活动现金流|91|(136)|(182)|(175)| |筹资活动现金流|(58)|(89)|(90)|(110)| |现金净增加额|(50)|(315)|(112)|(42)| |折旧和摊销|67|76|96|110| |资本开支|(209)|(158)|(186)|(178)| |营运资本变动|(277)|(436)|(301)|(301)| |重要财务与估值指标| | | | | |每股净资产(元)|7.37|8.13|9.27|10.60| |最新发行在外股份(百万股)|246|246|246|246| |ROIC(%)|4.26|12.84|14.40|15.43| |ROE - 摊薄(%)|5.11|12.61|13.92|14.89| |资产负债率(%)|22.35|26.86|28.32|29.03| |P/E(现价&最新股本摊薄)|53.05|19.47|15.47|12.64| |P/B(现价)|2.71|2.46|2.15|1.88| [9]
上海港湾(605598):2024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点评:费用前置阶段性拖累,看好双轮驱动的长期前景
东吴证券· 2025-05-02 19:1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以创新技术和岩土工程综合服务能力为发展基石和引擎,积极开拓以钙钛矿新材料为核心的第二增长曲线,中长期发展前景被看好;考虑贸易冲突下全球经济形势的不确定性,下调公司2025 - 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2.5/3.2亿元(原值为2.9/3.5亿元),新增2027年预测为3.9亿元,4月30日收盘价对应市盈率为19/15/13倍 [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数据 - 2024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2.97亿元,同比+1.5%,实现归母净利润0.93亿元,同比 - 46.9%;24Q4/25Q1分别实现营业收入3.5/3.7亿元,同比 - 6.3%/+29.3%,实现归母净利润 - 1635/3570万元,同比 - 154.3%/+18.6% [8] - 2024全年地基处理/桩基工程业务分别实现营业收入8.2/4.3亿元,同比分别 - 16.9%/+55.1%,境内/外分别实现营收2.1/10.8亿元,同比分别 - 35.5%/+13.7% [8] - 2024全年公司实现综合毛利率29.6%,同比 - 4.7pct,境内/外毛利率水平分别为20.3%/31%,同比分别 - 26.7/+1.4pct;25Q1实现综合毛利率25.9%,同比 - 11.4pct [8] - 2024全年净利率6.7%,同比 - 6.6pct [8] - 2024全年实现经营活动净现金流 - 0.83亿元,同比下降2.17亿元,收现比为86.5%,同比 - 5.8pct [8] - 2024年全年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为2.16亿元,同比增加1.38亿元 [8] - 截至2024年末公司资产负债率为22.4%,同比+3.1pct [8] 订单情况 - 2024年全年累计新签项目数量72个,金额20.5亿元,同比+93%;截至2024年底期末在手订单总金额14.1亿元,同比+58%。其中,已签订合同但尚未开工项目金额3.5亿元,在建项目中未完工部分金额10.5亿元 [8] 第二曲线发展 - 公司组建研发团队,攻克极限温度考验与稳定性难题,申请20余项专利,发射5颗搭载钙钛矿材料的卫星,在商业航天领域有先发优势,随着我国卫星战略推进,钙钛矿材料或将加速发展 [8] 盈利预测 |项目|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1,277|1,297|2,000|2,500|3,000| |同比(%)|44.33|1.51|54.24|25.00|20.00|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174.10|92.52|252.11|317.21|388.13| |同比(%)|11.04|(46.86)|172.50|25.82|22.36| |EPS - 最新摊薄(元/股)|0.71|0.38|1.03|1.29|1.58| |P/E(现价&最新摊薄)|28.19|53.05|19.47|15.47|12.64| [1] 三大财务预测表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资产负债表相关(百万元)| | | | | |流动资产|1,821|2,156|2,512|2,937| |货币资金及交易性金融资产|567|252|140|99| |经营性应收款项|624|960|1,200|1,440| |存货|143|210|263|315| |合同资产|433|667|834|1,001| |其他流动资产|55|66|74|82| |非流动资产|515|580|670|738| |长期股权投资|0|0|0|0| |固定资产及使用权资产|419|506|596|665| |在建工程|6|1|2|2| |无形资产|4|5|7|9| |商誉|0|0|0|0| |长期待摊费用|8|8|8|8| |其他非流动资产|78|60|57|54| |资产总计|2,336|2,736|3,181|3,675| |流动负债|482|694|860|1,026| |短期借款及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7|6|6|6| |经营性应付款项|352|517|646|775| |合同负债|6|10|12|15| |其他流动负债|117|162|196|231| |非流动负债|40|41|41|41| |长期借款|0|1|1|1| |应付债券|0|0|0|0| |租赁负债|7|7|7|7| |其他非流动负债|33|33|33|33| |负债合计|522|735|901|1,067| |归属母公司股东权益|1,811|1,999|2,278|2,606| |少数股东权益|2|2|2|2| |所有者权益合计|1,814|2,001|2,281|2,608| |负债和股东权益|2,336|2,736|3,181|3,675| |利润表相关(百万元)| | | | | |营业总收入|1,297|2,000|2,500|3,000| |营业成本(含金融类)|913|1,340|1,675|2,010| |税金及附加|1|2|3|3| |销售费用|9|13|17|20| |管理费用|195|260|325|390| |研发费用|41|40|50|60| |财务费用|(19)|(7)|(9)|(11)| |加:其他收益|4|4|4|4| |投资净收益|2|2|2|2| |公允价值变动|2|0|0|0| |减值损失|(41)|(44)|(52)|(49)| |资产处置收益|1|0|0|0| |营业利润|125|313|394|485| |营业外净收支|0|1|1|1| |利润总额|125|313|394|485| |减:所得税|34|61|77|97| |净利润|91|252|317|388| |减:少数股东损益|(2)|0|0|0|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93|252|317|388| |每股收益 - 最新股本摊薄(元)|0.38|1.03|1.29|1.58| |EBIT|105|307|386|474| |EBITDA|172|382|481|584| |毛利率(%)|29.59|33.00|33.00|33.00| |归母净利率(%)|7.13|12.61|12.69|12.94| |收入增长率(%)|1.51|54.24|25.00|20.00| |归母净利润增长率(%)|(46.86)|172.50|25.82|22.36| |现金流量表相关(百万元)| | | | | |经营活动现金流|(83)|(66)|161|243| |投资活动现金流|91|(136)|(182)|(175)| |筹资活动现金流|(58)|(89)|(90)|(110)| |现金净增加额|(50)|(315)|(112)|(42)| |折旧和摊销|67|76|96|110| |资本开支|(209)|(158)|(186)|(178)| |营运资本变动|(277)|(436)|(301)|(301)| |重要财务与估值指标| | | | | |每股净资产(元)|7.37|8.13|9.27|10.60| |最新发行在外股份(百万股)|246|246|246|246| |ROIC(%)|4.26|12.84|14.40|15.43| |ROE - 摊薄(%)|5.11|12.61|13.92|14.89| |资产负债率(%)|22.35|26.86|28.32|29.03| |P/E(现价&最新股本摊薄)|53.05|19.47|15.47|12.64| |P/B(现价)|2.71|2.46|2.15|1.88|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