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铝
搜索文档
特朗普准备关税“备胎方案”!修改对巴西商品关税范围
中国基金报· 2025-11-23 11:30
(原标题:特朗普准备关税"备胎方案"!修改对巴西商品关税范围) 大家好,简单关注一下特朗普的关税消息。 据悉,特朗普的团队正在幕后制定预案,以防最高法院推翻他所倚重的一项重要关税权力,希望在裁决 一旦不利时,能尽快用新的关税措施进行替代。 11月22日,据美国官员透露,商务部和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都已经研究了在法院裁决不利时 的"B计划"选项,其中包括动用《贸易法》第301条和第122条,这两项条款都赋予总统单方面加征关税 的权力。 第122条的权力可以让总统征收最高15%的关税——这个水平也是特朗普在与其他国家达成一些协议时 反复提到的数值——但最多只能持续150天。特朗普的贸易顾问彼得·纳瓦罗今年早些时候就曾表示,正 是因为这个时间限制,政府并不打算在很大程度上依赖这一条款。 特朗普还动用了《贸易扩展法》第232条,对包括钢铝、汽车在内的一些行业加征关税。政府不断宣布 新的232调查并加征新的关税,而且随着越来越多成品被纳入这些关税。一些贸易伙伴感到不满,其中 包括欧洲国家,他们认为这削弱了美欧贸易协议中对某些行业关税设置上限的安排。 但这些替代工具也存在风险——它们通常要么推进更慢,要么适用范 ...
中方宣布:她访华!美国人又不高兴了,开始上“眼药”了
搜狐财经· 2025-11-07 17:45
中加贸易关系现状 - 2024年中加双边贸易额达到1333亿加元,同比增长6.1% [3] - 2024年前8个月加拿大对华出口逆势增长7.8% [1][3] - 加拿大阿尔伯塔省一半以上原油通过跨山输油管道扩建项目销往中国,创收27.8亿加元 [3] 加拿大对华政策动态 - 加拿大曾于2024年对中国电动汽车、钢铝加征关税,中方以菜籽油、猪肉等产品实施反制 [1] - 加拿大财政部已悄然启动对相关关税的重新审查 [3] - 加拿大外长阿南德访华前表示要恢复双边经贸合作 [3] 行业与商品贸易影响 - 加拿大96%的菜籽出口依赖中国市场 [3] - 加拿大液化天然气对华出口项目实现突破 [3] - 中方反制措施涉及菜籽油、猪肉等农产品,直接影响萨斯喀彻温省农民 [1] 外部环境影响 - 美国对加拿大施加压力,彭博社渲染访华“敏感性”并警告需“慎之又慎” [3] - 美国财长贝森特怂恿盟友对华“脱钩” [3] - 澳大利亚国库部长查默斯表态认为设置贸易壁垒不符合核心利益,为加拿大提供参考 [3]
数十年的布局,一夜坍塌!美国亲密盟友,不顾一切转向中国
搜狐财经· 2025-10-28 10:36
美加贸易关系恶化 - 特朗普政府于2025年2月1日以国家安全为由对加拿大商品征收高额关税,钢铝关税提高25%并后续提高至35% [1][3] - 加拿大对美出口遭受严重打击,出口量大幅下降,工厂关停,工人失业,经济前景阴沉 [1] - 截至2025年5月,加拿大对美国的出口占比减少10个百分点,降至68% [5] 加拿大经济战略转型 - 新任总理马克·卡尼将减少对美依赖作为核心战略,计划在十年内将非美国市场出口翻倍,预计带来3000亿加元收入 [4] - 战略重点包括财政紧缩,同时大力投资科技和绿色能源等新兴领域 [4][8] - 加拿大政府采取削减不必要开支,将资金重新分配到多元化投资上 [8] 国际市场多元化举措 - 外交行动迅速展开,与印尼签署自贸协定以打开2.7亿人口市场,并与阿联酋在人工智能领域合作 [5] - 加强与德国和欧盟的合作,寻求技术互补与北约外的安全保障 [5] - 积极拓展与亚洲的联系,重点推动与中国和印度的贸易与投资关系 [4][7][8] 对华贸易关系调整 - 2024年加拿大与中国的贸易额稳定在1180亿加元左右,2025年因中国加征关税导致农产品、铜矿和原油出口下滑 [7] - 加拿大将原油出口转向中国,海运量增加,以抵消美国市场需求减少的影响 [8] - 2025年10月,加拿大高层先后访问中国,旨在缓解紧张关系并推动双边贸易 [7][8] 国内经济影响与挑战 - 特朗普于2025年10月23日宣布结束所有与加拿大的贸易谈判,并加倍征收钢铝关税 [9] - 国内面临钢铁厂、铝业和林业关停导致的大量失业,超过一半加拿大人对经济前景感到悲观 [8] - 加拿大预计2025年经济增长为1.2%,虽较前年下降,但凭借多元化战略保持稳定 [9] 行业具体影响 - 钢铝行业首当其冲,订单锐减,几千名工人失去工作 [1][8] - 汽车行业装配线停滞,供应链完全混乱 [1] - 林业尤其是英属哥伦比亚社区受松甲虫灾害和贸易不稳定双重困扰 [8]
继续释放关税缓和信号!特朗普在最新采访中暗示:大门仍敞开着
中国基金报· 2025-10-20 06:11
贸易政策信号 - 特朗普在采访中继续释放关税缓和信号 暗示大门仍敞开 [1][2] - 特朗普政府正低调放松多项关税政策 近几周已将数十种产品从“对等关税”中豁免 [3] 关税豁免与调整 - 政府提出愿意在各国与美国达成贸易协议时将更多产品排除在关税之外 产品范围从农产品到飞机零部件 [3] - 政府内部观点认为美国应当降低对国内不生产的商品征收的关税 [3] - 9月发布的命令通过“附件二”清单对包括黄金、LED灯、某些矿物、化工品和金属制品等产品发布新的豁免 [4] - “附件三”清单列出一批产品 只要与美国达成的贸易协定生效即可享受零关税 目标为美国无法种植、开采或自然生产的产品 例如某些农产品、飞机及其零部件等 [4] 法律依据与政策工具 - 特朗普团队在扩大依据《1962年贸易扩张法》第232条征收关税的做法 已动用该法为钢铝和汽车关税提供法律依据 [3] - 特朗普本月宣布对重型卡车、医药品和家具征收新一轮关税 [3] - 依据第232条 自11月1日起对卡车及卡车零部件加征25%关税 对巴士加征10%关税 [4] - 作为行动一部分 特朗普扩大了为汽车制造商提供的关税减免计划 允许其申请“抵扣额度” 将汽车和卡车零部件关税的部分成本抵扣期限从2027年延长至2030年 [4] 政策执行与简化 - 9月命令赋予商务部和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新的权限 使其可自行授予关税豁免 而无需由特朗普本人签署行政令 [4] - 白宫官员表示此举将有助于简化关税政策 以便政府在落实已宣布的十余项贸易协定或达成新协议时 不必为每一批豁免都发布行政令 [4]
特朗普,关税突发!
中国基金报· 2025-10-20 00:24
特朗普关税政策动态 - 特朗普释放贸易缓和信号,暗示谈判大门仍敞开[2] - 特朗普政府低调放松多项关税政策,将数十种产品从“对等关税”中豁免[3] - 政策转向反映政府内部观点认为,美国应降低对国内不生产的商品征收的关税[3] 关税政策调整的具体措施 - 依据《1962年贸易扩张法》第232条,特朗普宣布自11月1日起对卡车及卡车零部件加征25%关税,对巴士加征10%关税[4] - 汽车制造商关税减免计划扩大,允许申请“抵扣额度”,将汽车和卡车零部件关税的部分成本抵扣期限从2027年延长至2030年[4] - 通过“附件二”清单对黄金、LED灯、矿物、化工品和金属制品等产品发布新的关税豁免[4] - “附件三”清单列出未来可享受零关税的产品,包括某些农产品、飞机及其零部件以及用于医药应用的非专利制品[4] 政策调整的背景与目的 - 政策调整发生在最高法院将于11月上旬就“对等关税”举行听证会之前,政府可能因败诉被迫退还已征收的大量关税[3] - 在“对等关税”问题上的转向旨在对冲法院可能推翻其广泛征税的风险[3] - 赋予商务部和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自行授予关税豁免的新权限,以简化政策,避免为每一批豁免发布行政令[4]
特朗普再提将加拿大并入美国
新华日报· 2025-10-09 04:56
美加贸易关系 - 美国总统特朗普将加拿大视为经济竞争对手,并指出两国存在天然冲突[1] - 特朗普明确表示与加拿大达成完全免关税的协议是不可能的[1] - 特朗普希望在美国市场上使用本国产品,并称美国人不想买加拿大制造的汽车和钢铝[1] 美加政治关系 - 特朗普提及将加拿大并入美国,并称加拿大人民会再次爱上美国[1] - 特朗普曾表示如果加拿大加入美国导弹防御系统需支付610亿美元,但若成为美国第51个州则无需支付[1] - 特朗普此前多次公开表示加拿大应该成为美国的第51个州,并称要用经济力量实现[1]
投票结果7比4!美国法院正式做出裁定,莫迪等来好消息
搜狐财经· 2025-09-08 04:54
特朗普贸易政策实施 - 特朗普自2024年1月重返白宫后推行全面关税政策 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从10%逐步提高到125% 并对加拿大、墨西哥和印度等贸易伙伴加征10%至50%关税[2] - 2024年4月2日签署行政令 对全球贸易伙伴全面开征关税 并将该日定为“解放日”[2] - 2024年8月对印度铜产品加征50%关税 钢铝和汽车零部件关税提高到最高水平 影响印度对美铜出口3.6亿美元和钢铝汽车零部件出口超20亿美元[2] 美国国内司法挑战 - 五家小企业和十二个州联合起诉特朗普关税政策 指控其未经国会授权违反宪法[3] - 联邦巡回上诉法院于2024年8月29日以7:4裁定特朗普关税行政令违法 认为1977年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未授予总统加征关税权限[3] - 裁决认定国家安全理由不能无限扩张行政权 判决适用于所有受对等关税影响国家[3] 特朗普政府应对措施 - 特朗普在社交媒体宣称所有关税继续有效 指责裁决存在党派偏见[4] - 白宫发言人以贸易逆差和安全威胁为由辩护 财政部长等警告若关税无效需退还上万亿美元关税收入[4] - 政府于2024年9月3日向最高法院上诉 法院允许关税暂留至10月14日待审理[4] 印度经济受冲击 - 2024年8月26日特朗普对印度大部分进口商品加征50%关税 因印度购买俄罗斯石油 影响印度三分之二对美出口 价值865亿美元[6] - 印度股市当日下跌1% 基准指数降至80876点 专家预计GDP增长将从6.5%降至6%以下[6] - 纺织业、宝石珠宝和制药行业受创严重 面临失业风险 竞争对手土耳其、泰国和越南因低关税抢占市场份额[6] 印度政府应对策略 - 莫迪政府推动“印度制造” 呼吁购买本土产品并调整货物服务税 将多数税率降至5%或18%[7] - 出口组织要求暂停还贷本息一年 签署与英国自由贸易协定分散风险[7] - 莫迪于2024年8月31日至9月1日参加上海合作组织峰会 与中国领导人会晤改善贸易关系 与普京讨论深化贸易、肥料和安全合作[7] 中国市场调整 - 中国制造业活动连续五个月收缩 但出口呈现稳定迹象 工厂加速运转转向内销和其他市场[7] - 中国商务部对美国光纤加征33.3%至78.2%关税 反击美国反倾销措施[7] - 全球市场波动加剧 交易员调整头寸 供应链重塑持续进行[7] 政策历史背景 - 特朗普2017年税改法案增加联邦赤字近50% 国家债务上升39% 2018年钢铝关税引发全球反弹[8] - 经济学家指出关税实际由美国消费者承担 每户多支出1300美元 税收基金会估算关税降低美国GDP1% 包括外国报复影响[8] - 特朗普威胁解散与欧盟、日本和韩国的贸易协定 声称若败诉美国将成第三世界国家[8] 长期制度影响 - 判决暴露美国总统权力边界 宪法规定征收关税权属国会 总统仅限临时措施[10] - 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针对异常威胁而非全球关税工具 法学界警告国家安全不能成为权力扩张挡箭牌[10] - 最高法院上诉结果未决 判决为全球贸易提供松绑机会 中印企业计算收益并加速货物打包[10]
投票结果7比4!美国法院正式做出裁定,莫迪等来好消息,特朗普对中印做出的决定,被判定无效
搜狐财经· 2025-09-07 07:44
司法裁决与关税政策 - 美国联邦巡回上诉法院以7票赞成4票反对裁定特朗普加征关税行政令违法 直接认定《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未授予总统随意加征关税权力 法律条文甚至未提及"关税"一词 [1] - 法院判决基于5家美国小企业和12个州联合提起诉讼 认定没有国会授权白宫无权随意加税 该判决适用于所有被"对等关税"影响的国家 [3] - 白宫和财政部警告若关税被判无效 美国可能需要退还高达1万亿美元关税收入 可能导致财政混乱 [3] 特朗普关税措施细节 - 2025年2月特朗普以芬太尼为由对中国输美商品加征10%关税 几周后追加20% 最终将中国商品税率拉至125% [3] - 印度 加拿大 墨西哥等主要贸易伙伴被波及 最高税率达50% 4月2日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对所有贸易伙伴实施10%至50%不等的"对等关税" [3] - 2025年7月特朗普对印度铜产品加征50%关税 8月将钢铝和汽车零部件关税提到最高 [7] 各方反应与影响 - 特朗普在社交媒体称所有关税仍然有效 将裁决斥为"党派偏见" 白宫发言人强调贸易逆差和国家安全属"紧急状态" [5] - 美国财政部长 国务卿 商务部长齐称判决会引发"外交灾难" 让美国在贸易谈判中陷入被动 [5] - 印度在WTO框架下发起磋商 提出对等报复 2025财年印度对美铜出口3.6亿美元 钢铝和汽车零部件出口超20亿美元 [7] 法律与制度层面分析 - 美国宪法明确规定征收关税权力属于国会 总统只能在授权下临时采取措施 [5] - 《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允许应对异常威胁 但"监管进口"不等于"加征关税" 以往仅用于金融制裁而非全球关税工具 [5] - 法学界警告国家安全不能成为行政权力任性扩张的挡箭牌 [5]
美国关税战再遇挫折?上诉法院裁定特朗普相关举措非法,全美爆发千场抗议
搜狐财经· 2025-09-06 10:15
关税政策法律争议 - 联邦上诉法院以7比4投票结果裁定特朗普政府实施的普遍性关税不合法 认定总统无权依据《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实施全面加税措施[2] - 法院判决允许针对特定行业或国家征收关税 但禁止一刀切式征税方式 导致未来关税政策可能更零散复杂[4] - 当前关税措施被判决维持至10月14日 特朗普表示将上诉至最高法院[3] 制造业受影响情况 - 克利夫兰某钢铁厂二季度亏损数亿美元 已关闭三个生产工厂[3] - 汽车制造业面临成本上升 福特公司每辆车生产成本增加数百美元[3] - 钢铁行业出现大规模半停工状态 部分工人工资遭削减[3] 消费品行业价格波动 - 加拿大啤酒因关税导致进货价格上涨30% 餐饮行业利润率从每杯1.5美元降至0.5美元[2] - 百威英博宣布啤酒产品价格上调8%[3] - 进口商采取分批进货策略规避风险 导致运输成本增加[3] 产业链应对措施 - 企业缩短订单周期避免长期合约 应对政策不确定性[3] - 进口商优先考虑多批次小批量采购模式 尽管会增加额外运费成本[3] - 商家面临税率计算复杂化 需按行业和国家分类核算关税[4]
“对等关税”被裁定违法,特朗普称将上诉至美最高法院
环球时报· 2025-09-01 06:49
美国关税政策司法裁决 - 美国联邦上诉法院以7比4投票结果维持原判 认定《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未授权总统通过行政令征收关税[3] - 裁决涉及特朗普政府实施的"芬太尼关税"和"对等关税" 相关关税措施被判定违法[3] - 该裁决将于10月14日前暂缓生效 以便特朗普政府向最高法院提出上诉[3] 特朗普政府关税征收规模 - 2023年2月至7月期间征收约1070亿美元关税 其中相当部分援引《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征收[4] - 美国政府警告撤销这部分关税可能导致"财政崩溃"[4] - 根据《1962年贸易扩展法》第232条款实施的钢铝关税和汽车关税不受本次裁决影响[4] 贸易谈判进展状况 - 美国已与英国 越南 印尼 菲律宾 韩国 日本 欧盟等达成贸易协议概要 但最终协议仍待细节敲定[6] - 与中国 巴西 印度等主要贸易伙伴因存在分歧尚未达成协议[6] - 日本贸易代表因对农产品关税计划不满取消赴美行程 双方正撰写减轻"对等关税"负担的特例措施文件[7] 国际贸易伙伴反应 - 印度对美国加征50%关税表示不会屈服 将专注开拓新市场且暂无报复计划[6] - 巴西对等加征50%关税并启动经济对等法案程序 总统表示希望通过谈判化解争端[6] - 欧盟提出将美国工业产品进口关税降为零 以换取汽车关税下调 但遭欧洲议会反对单方面让步[7] 潜在经济影响 - 裁决可能对美国经济产生直接影响 并对全球市场产生连锁反应[5] - 贸易伙伴需评估美国关税措施的法律效力 可能影响正在进行的贸易协议谈判[5] - 若最高法院推翻裁决 将开创先例鼓励总统更激进使用该法律[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