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达
搜索文档
IP行业深度汇报:复盘两大长青IP,看跨越周期的IP生命力
2025-10-19 23:58
行业与公司 * 纪要主要涉及IP(知识产权)行业,重点分析的公司包括三丽鸥(Sanrio)、宝可梦(Pokémon)和高达(Gundam)[1][13][15] * 同时提及华特迪士尼公司、泡泡玛特等作为行业参照[19] 核心观点与论据 IP行业的宏观趋势与投资价值 * IP产业链兼具确定性和成长性,是2025年看好的投资方向,相关上市公司估值已回到合理偏低水平[2] * IP已从流量符号转变为情感商品,通过场景叙事和情感互动构建消费新生态至关重要[4][19] * 全球IP授权零售额市场空间巨大,华特迪士尼公司以620亿美元零售额领先,三丽鸥84亿美元显示仍有增长空间,泡泡玛特等国内龙头处于早期阶段[19] * 优质IP矩阵和强运营渠道能力的公司(如泡泡玛特)以及拥有优质B端客户资源的分销商和内容厂商值得关注[19] 长青IP的成功要素与商业模式 **三丽鸥案例** * 公司发展历程分为四个阶段:初创期(1960-1990)、突破期(1991-1994)、转型期(2001-2012)和改革期(2013至今)[1][3][7] * 70年代至90年代,三丽鸥在日本开设数千家店铺,在礼品杂货市场占据80%份额[5] * 成功关键包括:持续创新与本地化设计(如Hello Kitty年度主题)[1][8]、多元化IP矩阵与全方位营销[1][8]、跨界合作与全球推广(如库洛米吸引Z世代)[1][8]、粉丝共创(如"三丽鸥研究所"项目,新角色花之丸鬼鬼获61万票,总投票超390万)[11] * 公司提出"三丽鸥时间"概念,目标十年内将全球用户接触时间从2023年3月的400亿小时提升至2024年3月的609亿小时,并最终达到3,000亿小时以上,为此拓展教育、元宇宙和虚拟偶像等新领域[12] **宝可梦案例** * 成功关键在于超越游戏的多媒体布局:动漫(如1997年首播)、电影(如2019年真人电影《大侦探皮卡丘》全球票房4.3亿美元)、周边产品及主题乐园(如日本环球影城任天堂世界)[16] * 在中国市场,通过动画早期引入(1998年)逐步培育认知,2016年后正版化加速,包括游戏推出中文版、开设微博账号、与网易腾讯合作推出手游等[14] **高达案例** * 通过动画、玩具和游戏形成的闭环经济圈实现长虹发展,自1979年以来推出超60部影视作品,2022至2023年收入实现双位数增长[15] 特定IP市场动态(PTCG卡牌) * PTCG卡牌市场受疫情和市场情绪影响波动大:疫情初期炒卡热潮推高价格,但随着发行量从2019年32亿张增至2023年120亿张,价格大幅下跌[18] * 2024年底手游《PTCG Pocket》上线后带动实体卡热度回升和价格翻倍增长,但其潮流价值仍需时间验证[4][18] 对国产IP的启示 * 形象类IP受宏观经济影响显著,存在周期性波动,需关注经济走势灵活调整策略[6][9] * 应借鉴国际IP经验:适应宏观环境、持续创新与本地化、多元化发展与全方位营销、跨界合作与国际拓展[9][10] 其他重要内容 * 宝可梦系列游戏是IP核心,伴随任天堂掌机迭代,每代引入新宝可梦和玩法[13] * PTCG卡牌最初为弥补Game Boy昂贵成本而发布,2003-2007年黄金时代通过重整锦标赛系统推动玩家热情[17]
梁冬:用黄金做Labubu,是加速主义与减速主义并存的结果
凤凰网财经· 2025-09-27 21:09
黄金价值共识的演变 - 黄金的强势源于跨越历史文化的价值储存共识 但该共识会随人群和时间变化 [2] - 老一辈视为传家宝的物品如红木家具 在年轻一代眼中价值认同可能降低 年轻人可能认为Labubu等潮玩更具价值 [2] 资产配置反映的社会思潮 - 黄金与数字货币的并行反映了加速主义与减速主义并存的故事线 [2] - 加速主义体现为快速拥抱人工智能 数字化等前沿科技并投资数字货币 [2] - 减速主义则体现在难以适应高速变革的人群转向黄金 以寻求心理情感上的稳定锚点 满足对确定性 审美和传世意义的渴望 [2] 不确定性下的投资策略 - 面对不确定性 许多投资者采取两边下注策略 既投资代表未来的数字货币 也持有象征传统价值的黄金 [3] - 黄金与潮流文化结合的产品如高达 Labubu 是加速主义和减速主义同时存在的具体体现 [4] - 这种多元资产配置反映了全球不确定性下人们通过多元化寻求安全感的普遍心理 [5]
野村东方国际 玩具中的“爆款”和“潮流风险”
野村· 2025-09-15 09:49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给出行业投资评级 [1] 核心观点 - 日本玩具行业过去30年整体增速在零附近波动 但企业和IP分化加剧 传统儿童玩具市占率下降 卡牌和兴趣爱好等新兴类别上升 [1][3] - 日本玩具行业自70年代形成与IP结合的商业模式 内容方与下游厂商在创作初期紧密合作 动画制作融入玩具需求 推动衍生品市场发展 [1][6] - 90年代后行业呈现明显成人化趋势 收藏性更高的成人化商品需求增加 促使公司推出细分品类 并伴随行业整合 [1][8] - 日本玩具公司分为IP孵化和IP变现两类 万代和特佳丽多美采取平台化路线 通过收购实现IP变现 分散IP收入占比 增强抗风险能力 [2][15] 日本玩具行业发展趋势 - 1970年代前行业增速最快 但未出现与IP结合的大品类玩具 产品以呼啦圈 皮球等传统类为主 每年有新爆款但持续时间短 玩具公司以中小企业为主 [3] - 1970年代末至1990年代初期 日本出现大量动画漫画作品 与IP结合商业模式成熟 行业以儿童为主要受众 市场增速放缓但仍增长 [3] - 1997年后人口结构剧烈变化 小孩数量减少老年人增加 成人成为主导市场增长的重要力量 [3] - 过去30年行业整体增速在零附近波动 企业和IP分化加剧 传统儿童玩具和教育玩具市占率下降 卡牌和兴趣爱好等新兴类别市占率上升 [3][5] 拼装类玩具市场特点 - 日本拼装类玩具市场具有明显波动性 80年代末期因多个爆款产品同时出现市场规模大幅增加 但增长短暂 90年代初期进入下降阶段 [1][4] - 自60年代以来该细分市场呈现波动性上涨趋势 玩家群体从最初的小朋友扩展到包括成年人在内 [1][4] - 1997年后因人口结构变化 小孩数量减少而成人玩家增加 拼装玩具有更广泛受众基础 但仍受IP吸引力影响显著 [4] - 主要IP包括高达 四驱车和变形金刚 80年代末推动行业达到顶峰 但发展出现分化 高达持续增长而其他IP未能保持同样速度 [10] 代表性公司及产品 - 70年代至80年代期间Poppy(万代子公司)专注于男孩市场的拼装类玩具 1976年其规模甚至超过母公司万代 [7] - 三丽鸥主要面向女孩市场 以可爱角色形象迅速发展 [7] - 特加利多美公司的陀螺战士产品通过动画片推动市场 每季动画播出带动销售增长 但动画结束热度迅速下降 商业规模呈现周期性波动 [12] - 陀螺战士IP导致公司业绩波动明显 21世纪初期 2016年和2020年营业利润增长都与该IP热度相对应 [12] IP发展模式对比 - 迷你四驱车热度呈现明显波动性 主要通过线下大赛反映受欢迎程度 1995年和1996年大赛规模较大 但此后每轮热潮规模递减 2012年大赛热度远低于前两轮峰值 [11] - 迷你四驱车参与者多为成年后仍有兴趣人群 但总体留存度较低 高达IP具有更高用户留存率 即使用户成年仍保留玩耍习惯 [11] - 高达IP能持续吸引不同年龄层用户 迷你四驱车因特定场景限制难以长期吸引成年人 [11] - 《海贼王》经济规模变化显示从漫画到其他形式变现过程 最初十年通过漫画积累粉丝 然后逐步扩展到玩具 手游等领域 [14] - 《海贼王》从2007-2008年开始通过玩具变现 后来手游收入显著增加 受众年龄层不断增长 收入来源多样化 [14] 企业发展战略 - 万代与南梦宫于2005年合并 特佳丽与多美同年宣布合并 这些公司通过收购实现IP变现 [15] - 万代营收结构中不同IP收入占比相对分散 最大单一IP占比约百分之十几 [15] - 万代通过与游戏公司结合 实现针对不同年龄层(小朋友和成年人)的多样化变现形式 [16] - 万代不断扩展和丰富IP矩阵 致力于打造全面强大企业 应对环境变化及自身IP迭代带来的周期性影响 [16]
二次元“破圈力” 从大阪世博看内容经济新可能|《世博双城记》第4期
第一财经· 2025-09-12 11:25
核心观点 - 日本经典动漫形象如阿童木、高达、Hello Kitty成为大阪世博会主角 体现二次元文化IP走向场景化和情景化的新实验 [1] - 造型奇特的吉祥物转化为畅销周边 沉浸式体验推动游客消费 为中国二次元市场发展提供启示 [1] 行业趋势 - 二次元IP通过场景化和情景化实现商业价值最大化 从文化展示转向沉浸式体验与消费转化 [1] - 日本二次元文化在国际盛会中占据核心地位 体现其全球影响力与商业化成熟度 [1] 市场实践 - 大阪世博会以动漫IP为主角 通过吉祥物衍生周边和沉浸式体验实现游客消费转化 [1] - 该模式为中国二次元市场提供参考 强调IP场景化运营对消费拉动的潜力 [1] 战略合作 - 世博会博物馆与第一财经联合推出《世博双城记》 聚焦2010上海至2025大阪世博会的城市发展路径与创新实践 [1] - 项目以全球视野分析上海与世界的联结 通过东方智慧探索未来城市发展模式 [1]
门店开进曼哈顿最大购物中心,泡泡玛特美洲营收激增11倍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8-21 22:38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138.8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204% [9][10] - 经调整净利润47.1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362.8% [10] - 美洲地区营收22.6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142% 增速居各区域之首 [9][10] - 港股股价年初至今涨幅达250% [9] 区域市场发展 - 大中华区营收82.8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35.2% [10] - 亚太地区营收28.5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257.8% [10] - 欧洲及其他地区营收4.8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729.2% [10] - 美洲市场线下门店净增19家至41家 线下营收8.4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744.3% [14] 产品与IP运营 - THE MONSTERS系列营收48.1亿元人民币 占总营收34.7% [12] - MOLLY/SKULLPANDA/CRYBABY/DIMOO四大IP营收均突破10亿元人民币 [12] - 13大艺术家IP收入超过1亿元人民币 [12] - 纽约门店热门款售罄 美国市场定价19.9-40美元(约143-288元人民币) 高于国内 [5] 盈利能力与运营效率 - 毛利率达70.3% 同比提升6.3个百分点 [14] - 海外门店毛利率/单店收入/单位经济效益均高于大中华区 [14] - 线上收入占比达40% 美洲地区实行满29.9美元免运费政策 [14] 行业发展趋势 - IP企业估值与IP生命周期密切相关 流行IP周期通常为2-3年 [16] - 成功IP案例显示:高达等IP增长周期可超过5年 通过多元化方式实现IP变现 [17] - MOLLY和THE MONSTERS 2024年销售额分别为3亿/4亿美元 较Hello Kitty的18亿美元商品价值仍有增长空间 [17] - 非内容型IP受益于短视频平台兴起和内容周期减弱趋势 [17] 战略方向 - 海外市场采用APP/网站预购模式 补货速度快于国内 [6][14] - 未来增长依赖IP创新力/情感共鸣能力及全球化扩张 [9][14] - 毛利率提升被视作创新/科技和研发能力提升的重要指标 [18]
从长寿IP“高达”看如何将IP魅力发挥到最大值
国际金融报· 2025-07-31 21:12
会议背景与主题 - 中国国际数字娱乐产业大会在上海召开 同期新增ChinaJoy IP大会 主题为"新世代 心触点" 聚焦IP价值链与情感价值及消费动力的关系 [1] - 会议云集中文在线 阅文集团 万代南梦宫 安尼普 华特迪士尼 孩之宝 万达电影 艺画开天等国内外IP行业知名公司高管 [1] IP培育核心要素 - 富有魅力的角色和故事展开是IP产业核心 粉丝对角色的共情和强有力的故事能赋予角色深度 [10] - 高达IP已推出40多部作品 每部作品在主题 角色 世界观上保持独立性 从而吸引不同粉丝群体 实现IP长寿 [10] - 稳固的品牌战略使IP在粉丝心中长期扎根 高达打破日本机器人动画单纯二元对立结构及"给小朋友看"的固有观念 [10] - "机动战士"概念催生高达模型这一主力品牌 [10] 业务与平台战略 - 广泛开展多元化业务战略 涵盖动漫 游戏 电影 实物产品等领域 以更广范围吸引粉丝 [11] - 影像作品 玩具事业 IP授权 游戏事业四大业务联动 合力提升IP价值 [11] - 适应市场需求和潮流趋势 敏感观察最新需求并反映到作品中 针对中国市场开发产品和营销方案 [5][11] - 跨行业合作实现破圈效果 案例包括与麦当劳 老凤祥 外星人等消费品牌联名 [11] 内容创作与创新 - 高达系列作品体现时代背景 如以女子高中生为主人公的《GQuuuuuuX》 以多样性为主题的《水星的魔女》 以资源问题为核心的《高达Reconguista in G》 [8] - 保持对市场趋势敏感 灵活应对变化 以维持IP新鲜感并加强粉丝联系 [5]
单IP火爆周期2-3年,高盛总结IP公司股价反应模式
华尔街见闻· 2025-07-29 15:21
IP流行周期与平台化 - 单一IP流行周期通常为2-3年,如玲娜贝儿(2021-23年)、酷洛米(2022-24年)[2] - 平台化公司可延长IP生命周期,如万代高达IP连续5年增长(2020-25年CAGR 14%)[2] - 短视频平台兴起为非内容类IP创造机会窗口[3] IP公司股价反应模式 - 高增长阶段:股价拐点由高频数据疲软触发(如DeNA游戏排名下降)[5] - 成熟阶段:股价与盈利预期修正同步(如美泰怪物高中IP销售疲软)[5] - 多元化业务公司:股价韧性更强(如迪士尼IP轮换、万代多IP组合)[5] - 减速阶段估值通常修正至20-25倍市盈率[6] 泡泡玛特增长潜力 - 最乐观情景下GMV或达1290亿人民币(180亿美元),销售额810亿人民币(110亿美元)[8] - 长期隐含价值4160亿-5200亿人民币(基于20倍/25倍市盈率)[8] - 市场份额情景分析:全球扩张可实现570-790亿人民币收入[11] 中国IP玩具市场 - 中国人均IP产品支出124元(17美元),仅为北美1/17、日本1/4[12] - IP玩具市场规模760亿人民币,占IP相关产品市场43%[12] - 若2030年支出达日本水平的60%-80%,CAGR为9%-14%[12] IP公司增长驱动力 - 五大关键要素:内容多样化、IP组合扩展、资源投入、变现能力、客户互动[10] - 迪士尼和万代因IP生态系统建设突出而盈利韧性更强[4] IP周期阶段与影响因素 - 四阶段模型:启动(供应短缺)、成长(价格正常化)、变现(销售增长)、衰退(销售下降)[9] - 内因:产品载体多样化、系列化运营、TAM扩张[2] - 外因:名人代言、媒体发展、短视频崛起[2]
暴涨超500%!这一概念,股价频创新高!
证券时报· 2025-07-05 12:50
IP经济热潮席卷全球资本市场 - IP经济热潮正席卷全球资本市场 [2] - 日本三丽鸥、万代南梦宫、任天堂等知名IP运营商股价逼近或创历史新高 美国迪士尼股价创近3年新高 中国泡泡玛特旗下LABUBU IP火爆全球 最近一年股价涨幅超过500% [3] 经典IP的长期价值与运营策略 - 三丽鸥旗下Hello Kitty IP历史超50年 万代南梦宫拥有龙珠、海贼王、高达等IP 任天堂以马力欧、宝可梦等游戏IP为主 [5] - 三丽鸥股价从2022年6月持续上涨至今 万代南梦宫和任天堂股价上涨持续十年以上 [5] - 日本圆谷公司凭借奥特曼卡牌在中国市场成功 2022年1月至2023年8月股价涨幅超1000% [5] - 经典IP具备"穿越周期"能力 围绕其开发的卡牌、积木等新产品创造新消费增长点 [6] IP运营商的成功要素 - 迪士尼对米老鼠IP近百年成功运营 同时持续推出新IP并通过影视作品、衍生品验证其市场价值 [6] - 日本经典IP采用体系化、渐进式运营策略 成体系开发漫画、影视剧、游戏、衍生品 并随时代推陈出新 [7] 中国IP产业发展现状 - 中国IP产业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 国产原创IP如哪吒形象、泡泡玛特LABUBU逐渐被市场认可 但距离成为经典仍有差距 [6]
【e公司观察】全球IP运营商集体创新高 经典IP可“穿越周期”
证券时报网· 2025-07-04 18:56
IP经济热潮席卷全球资本市场 - 日本三丽鸥、万代南梦宫、任天堂等知名IP运营商股价逼近或创历史新高 [1] - 美国迪士尼股价于6月30日创近3年新高 [1] - 泡泡玛特旗下LABUBU IP火爆全球 最近一年股价涨幅超500% [1] 经典IP的长期价值与运营策略 - 三丽鸥旗下Hello Kitty IP历史超50年 通过衍生品和乐园开发持续提升影响力 [2] - 万代南梦宫拥有龙珠、海贼王、高达等IP 任天堂以马力欧、宝可梦等游戏IP为主 [1] - 日本圆谷公司凭借奥特曼卡牌在中国市场成功 2022年1月至2023年8月股价涨幅超1000% [1] - 经典IP具备"穿越周期"能力 围绕其开发的卡牌、积木等新产品创造新消费增长点 [2] 新IP开发与体系化运营 - 迪士尼通过影视作品和衍生品持续推出新IP 米老鼠IP已拥有近百年历史 [2] - 日本经典IP采用体系化运营策略 开发漫画、影视剧、游戏等产品并不断推陈出新 [3] 中国IP产业发展现状 - 国产原创IP如哪吒、LABUBU等逐渐被市场认可 但距离成为经典仍需时间 [3] - 中国IP产业起步较晚 但近几年发展迅速 [3]
618存量之战:电商平台重新定义“增长”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18 13:30
电商行业趋势变化 - 618促销活动热度下降,消费者期待降低,促销驱动消费模式触顶,平台需围绕"人"的需求而非促销日做文章 [2] - 电商平台简化优惠策略,采用直观价格呈现和更长促销周期,降低消费者决策成本并提升购物欲望 [3] - 消费者理性回归,更清醒地知道自己要什么,单一的促销对消费者触动越来越少 [4] 高性价比供给常态化 - 主打性价比的供给变得常态化,消费者不再需要等待618等大促节点 [3] - 本土品牌市场份额从2012年的66%上升至2024年的76%,本土企业能更快进行市场创新并拥抱新零售变化 [4] - 消费者积极寻找更经济实惠的产品替代常买产品,"消费平替"趋势凸显 [5] 即时零售崛起 - 即时零售成交额显著攀升,美团闪购618首日酒类同比增长18倍,奶粉增长2倍 [6] - 即时零售通过"线上经营+前置仓"模式压缩履约服务半径与响应时间,创造消费新增量 [6] - 中国消费者平均每年通过7种以上渠道购买快消品,性价比与便利性是选择购物渠道的关键因素 [6] 情绪经济爆发 - 情绪经济成为用户"自我奖赏型消费"的引爆点,如LABUBU和"重养自己一边"等话题 [7] - 淘天玩具潮玩行业618期间6个商家销售破亿元,16款单品破千万元,2400家店铺销售额同比三位数增长 [7] - 潮玩品类通过文化符号、IP联名等方式强化"非理性购买"理由,为产品附加"软价值" [7] 电商平台战略调整 - 平台不再单一押注价格战,而是双向发力即时零售与情绪消费,撬动新增长杠杆 [8] - 淘宝联合小红书推出"红猫计划",实现内容种草与电商转化的深度融合 [7] - 618角色变化,不再承载拉动全年销售的关键任务,而是转向更健康、有序的发展方向 [8] 消费者行为变化 - 消费者依旧在买,但更在意为什么而买,对IP内容的认同与情怀成为消费驱动力 [8][9] - 谷子类商品海外订单同比三位数增长,国产IP衍生品成交占比显著 [8] - 消费者在有限预算下更倾向于选择性价比平替产品,促销影响有限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