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5L Sportback
icon
搜索文档
具身智能行业研究:智元宇树相继发布新品,文远Robotaxi 获沙特自驾牌照
国金证券· 2025-08-03 20:05
行业投资评级 - 智能驾驶和机器人行业景气度稳健向上,ROBO+赛道被视为汽车板块最强产业趋势 [3] 智能驾驶核心观点 - 文远知行Robotaxi获沙特自动驾驶牌照,成为全球唯一拥有六国自动驾驶牌照的科技公司(沙特/中国/阿联酋/新加坡/法国/美国)[1][7] - 长安汽车集团成立注册资本200亿元的新央企,拥有117家分公司和子公司,资产总额3087亿元 [1][10] - 理想汽车首款纯电SUV i8搭载VLA技术上市,售价32.18万元,实现舱驾大一统 [8] - 蔚来乐道L90上市首日订单暴增,BaaS方案起售价17.98万元,搭载全域900V高压架构 [9] - 智己汽车发布800V超级增程技术,CLTC续航1500公里,纯电续航450公里 [11] 机器人核心观点 - 宇树科技发布消费级人形机器人R1,售价3.99万元起,26个关节/25kg重量,集成多模态大模型 [2][25] - 智元机器人发布业界首个具身智能操作系统"灵渠OS",并推出动作驱动平台"Genie Envisioner" [18][51] - 特斯拉第三代机器人进入工厂实测,计划2026年实现百万台量产 [19] - 赛博格Cyborg-R01刷新工业负载纪录,单臂负重20kg [19] - 商汤科技发布"悟能"具身智能平台,腾讯开源混元3D世界模型1.0 [63][65] 产业链投资机会 智能驾驶领域 - 关注大算力芯片(地平线)、激光雷达(禾赛/速腾聚创)、光学器件(舜宇/宇瞳)[67][68] - 整车厂商建议关注华为系(赛力斯/江淮/北汽)、理想、小米等具备五大竞争要素的企业 [67] 机器人领域 - 本体环节关注特斯拉、智元、华为、小米等具备场景化能力的厂商 [72] - 供应链重点关注触觉传感器、谐波减速器、高功率密度电机、PEEK材料等技术迭代方向 [72][73] - 智元供应链垂直商业模式重构,特斯拉供应链预计H2重启定点 [72] 行业重大事件 -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展出3000余项产品,意向采购金额162亿元 [14][16] - 全球首家机器人"6S店"在深圳开业,200家产业链企业表达进驻意向 [19][23] - 科沃斯机器人核心部件项目签约,年产2000万件/产值超10亿元 [57]
奔驰宝马奥迪,拿什么守住自己的豪华?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5-08 22:36
豪华品牌定义与BBA现状 - 豪华品牌的核心标准包括技术创新能力、满足用户超越功能需求的愿望以及提供个性表达机会 最终由消费者支付意愿决定[2] - 2024年奔驰、宝马、奥迪在华销量均下滑 产品力落后国内品牌一个代际 降价策略未能保住市场份额[3] - BBA通过2025年上海车展展示新平台、新电子电气架构、新驱动路线等转型成果 试图弥补技术短板[3] BBA转型战略差异 大众集团 - 放弃全球车型战略 在中国独立开发CMP纯电平台和CEA电子电气架构 联合小鹏、地平线、中科创达等本土合作伙伴[7][21] - CEA架构可跨平台适配CMP、SSP、MEB及混动平台 燃油车平台兼容性仍在讨论中[21] - 奥迪分化为两条路线:一汽奥迪沿用德国PPE平台和E3 1 2架构 上汽奥迪AUDI E5 Sportback由中方主导核心部件[21][22] 宝马 - 坚持燃油车、插混、纯电和氢能多路线并行 氢能车型2028年上市[24] - 新世代平台采用4域控架构 突出驾控大脑自主研发优势 第六代大圆柱电池能量密度提升20% 充电10分钟续航300公里[24][25] - 中国团队参与全球车型开发 设立四大研发中心及专属人机交互设计团队[25] 奔驰 - 调整纯电激进目标 转向纯电、插混、燃油多路线同步盈利策略[27] - MMA平台、MB EA架构和MB OS操作系统统一适配全动力车型 中国版CLA引进Momenta智驾、宁德时代电池等本土供应链[27][28] - CLA加长版采用吉利与雷诺合资公司Horse的发动机 内饰保留品牌特性与主流大连屏设计差异化[28] 核心车型与技术亮点 - 大众ID AURA:首款CMP+CEA组合车型 搭载酷睿程智驾和中科创达座舱 2025年量产[7][9] - 奥迪A5L:首款搭载华为智驾的燃油车 城区辅助驾驶体验媲美新能源车[9][11] - 奥迪AUDI E5 Sportback:突破德方主导模式 由中国团队主导核心部件 设计转向中国风格[11][13] - 宝马新世代:iX3L加长版2025年国产 横贯式HUD和驾驶者为中心座舱设计[15][17][24] - 奔驰CLA:MMA平台首款车型 2024年下半年在华上市 轴距加长并强化本土化配置[17][19][28] 市场反应与行业影响 - 上海车展BBA展台人流证明品牌价值仍受认可[5] - AUDI E5 Sportback若成功可能成为合资车企转型样本 推动更多类似合作路径[15] - BBA产品战略保留品牌独立特性 在技术路线和解决方案上坚持差异化态度[28][29]
2025年,什么样的燃油车会被排队围观?
36氪· 2025-04-30 19:55
新能源车市场表现 - 上海车展1300辆展车中超过七成是新能源车,BBA和保时捷等传统品牌均推出多款新能源车型[1] - 鸿蒙智行、小米、蔚来等新势力展台人流量密集,消费者对新能源车关注度高[1] - 新能源车零售渗透率在3月达51.1%,但燃油车仍占展车三成[1][11] 燃油车市场现状 - 长城汽车展出全新自研4.0T V8发动机及坦克300虎克版,沃尔沃XC90凭借高安全定位吸引消费者[3][5] - 保时捷展台18台展车中9台为博物馆藏品,雷克萨斯设置"时光"主题区展出初代LS400[8][10] - 汽车之家研究院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2月仍有超四成用户买车只看油车[11] 消费者偏好分析 - 30%纯电车主表示后悔并计划下次购车回归燃油车阵营,主要因机械质感和驾驶乐趣无法替代[14][16] - 95后燃油车主更偏爱机械美感,认为电车同质化严重,燃油车个性鲜明[16] - 部分消费者因情怀关注经典燃油车型,如雷克萨斯LS400和丰田世纪老款车型[10][14] 燃油车差异化策略 - 宝马M4纽博格林限量版售价108.8万元,搭载3.0T发动机并融合赛道元素[17][19] - 保时捷911 GT3 Touring预售价226.8万元,优化动力操控并配备电动调节扰流组件[18][21] - 奥迪A5L Sportback和Q5L燃油车型搭载华为乾崑ADS3.0高阶智驾系统,实现"油电同智"[20][23] 未来市场趋势 - 燃油车需在性能纯粹性和智能便捷性间找到平衡点,否则可能失去立足之地[23] - 行业预计燃油车将从小众市场寻求发展,通过独特设计和高性能产品满足特定需求[16][20] - 燃油车与新能源车或长期共存,各自满足不同消费者需求[23]
上海车展迸发转型升级新动能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4-30 09:24
2025上海车展核心观点 - 2025上海车展以"拥抱创新 共赢未来"为主题,集中展示全球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新趋势,成为汽车技术和产品发展的风向标[2] - 车展规模庞大,包括1300余辆展车、千余家中外企业参展、193场新品发布会,凸显行业创新活力[2] - 中国汽车品牌凭借自信与实力站到车展中心位,跨国车企更加重视中国市场并加大在华投资力度[8][9] 新车发布与产品创新 - 首发新车超过100款,自主品牌占据主导地位,合资品牌紧追猛赶,跨国品牌展现"更中国"战略[3] - 比亚迪展示多款首发新车包括腾势概念超跑、海狮06DM-i等,以及仰望U8加长版豪华车[3] - 奔驰全球首发基于VAN.EA纯电架构的概念车Vision V,宝马发布三款"新世代"概念车及全新操作系统X[3] - 极氪、华为、比亚迪等企业展示兆瓦级超充技术,极氪V4极充桩单枪峰值功率达1.3兆瓦,华为产品最大功率1.44兆瓦[3] 智能化与安全趋势 - 车企在智能化宣传上更加克制,减少L2+++等夸大表述,转而强调安全性能[5][6] - 岚图CEO指出部分企业存在技术能力宣传与实际产品不符的问题,呼吁正确引导用户认知[5] - 赛力斯发布四大安全域智能安全体系,奔驰强调"安全是最大的豪华"[6] - 行业认为智驾发展需以安全为前提,本届车展可能成为踏实发展智驾技术的新起点[6] 国际化与出海战略 - 2023年一季度中国汽车出口154万辆,同比增长16%,显示海外需求旺盛[7] - 小鹏汽车计划2025年进入60个国家和地区,行业建议加快海外本地化战略[7] - 跨国车企改变策略,在中国设计新能源汽车再推向全球,体现中国市场重要性[8] - 日产汽车宣布2026年底前在华追加投资100亿元人民币开发电动汽车[9] 市场与消费趋势 - 车展与上海"五五购物节"联动,叠加各级补贴政策,促销优惠力度空前[10] - "汽车+"生态构建新消费场景,促进汽车由交通工具向生活空间转变[10] - 跨界融合项目成为政策新导向和行业新趋势,有望带动相关产业发展[10]
合资车企们,悄然发动“华务运动”
虎嗅APP· 2025-04-29 22:04
合资车企市场份额变化 - 自主车企在中国乘用车市场份额从2022年底的52.7%上升至2025年第一季度的62.9%,创历史新高,而合资车企份额下降至37.1% [4] - 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预测合资品牌份额将从40%降至10% [2] 合资车企应对策略 - 合资车企通过降价、推出"一口价"等方式参与价格战,但效果有限 [5] - 合资车企转向打造更具竞争力的产品,如广汽丰田推出首款搭载激光雷达的纯电SUV"铂智3X",售价低于15万,月订单突破2万台 [10][11] - 东风日产N7起售价12万,顶配15万,配置与新势力看齐,包括高通8295P座舱芯片、Momenta智驾方案等 [13] 合资车企技术合作与本土化 - 广汽丰田"铂智3X"和"铂智7"采用广汽埃安电动化技术,并搭载鸿蒙座舱 [11] - 东风日产N7硬件由日产负责,软件由东风开发,并非简单换壳 [14] - 上汽奥迪A5L Sportback搭载华为乾崑智驾技术,成为首款支持高阶辅助驾驶的燃油车 [15][17] - 奥迪电车品牌AUDI与Momenta合作,全系标配激光雷达与Orin-X芯片 [17] 合资车企组织架构调整 - 日产未来3年将投入100亿元扩建技术中心,授权本地团队主导开发 [20] - 保时捷中国研发中心升级,下半年启用新办公地址 [20] - 部分合资车企直接与本土供应商签约,跳过全球总部流程 [20] 行业竞争与合作趋势 - 合资车企加速电动化、智能化转型,采用新技术架构和全新品牌 [23] - 大众与小鹏合作开发电子电气架构,并开放超快充网络 [25] - 上汽奥迪新品牌AUDI由上汽主导智能座舱和驾驶开发,奥迪负责传统优势领域 [25] -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技术领先,推动"以技术换市场"模式 [25]
合资车企们,悄然发动“华务运动”
虎嗅· 2025-04-29 09:24
行业格局变化 - 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预测合资品牌市场份额将从40%降至10% [1] - 2025年Q1自主车企市场份额达62.9%创历史新高,合资份额降至27.1%,较2022年底的52.7%下降近半 [4] - 合资车企通过深度参与价格战(增加降价车型数量/幅度、推行"一口价"策略)试图减缓份额流失 [4] 合资车企转型策略 - 打破传统经营模式三大局限:外方决策权过重、产品全球化导致本土化不足、市场反应速度慢 [13] - 采用"华务运动"模式:借鉴自主品牌技术(如广汽丰田铂智3X采用广汽埃安技术、东风日产N7借鉴东风奕派eπ007)[12][16] - 加速技术合作:广汽丰田铂智3X/7搭载激光雷达和鸿蒙座舱、奥迪A5L Sportback采用华为乾崑智驾、AUDI E5 Sportback合作Momenta [9][11][21][22] 产品力升级案例 - 广汽丰田铂智3X:15万元级首款搭载激光雷达的合资纯电SUV,月订单突破2万台 [9][10] - 东风日产N7:12-15万元价位标配高通8295P芯片+Momenta智驾+3C快充电池,硬件性能对标新势力 [15] - 上汽奥迪A5L Sportback:全球首款搭载华为高阶智驾的燃油车,支持城区领航功能 [21] 组织架构调整 - 丰田提出"立全球、更中国"战略,日产升级为"在中国、为中国、向全球",计划3年投入100亿元扩建研发中心 [26][27] - 保时捷升级中国研发中心架构,下半年启用新办公场地以加强电动化/智能化研究 [28] - 合资车企采购流程变革:从全球总部统采转为直接对接本土供应商 [29] 中外合作深化 - 大众与小鹏合作开发电子电气架构并共享超快充网络 [33] - 上汽奥迪建立AUDI子品牌:奥迪负责外观/底盘,上汽主导智能驾驶/座舱开发 [34] - Momenta已获奔驰、东风日产、广汽丰田等订单,多款合资车型采用其智驾方案 [23] 市场竞争展望 - 合资车企转型思路明确:保留燃油车优势同时加速电动化/智能化,采用全新架构和品牌 [30] - 新能源市场竞争加剧,但将促进中外车企技术交流(如40年前"市场换技术"转为现在"技术换市场")[3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