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tlas 960 SuperCluster
icon
搜索文档
“超节点+集群”:华为闯出AI算力自主创新之路
科技日报· 2025-09-29 07:47
算力在数字经济与AI发展中的核心地位 - 算力被视为数字经济时代的发动机和人工智能发展的关键资源 [1] - 截至今年6月底,中国在用算力中心机架总规模达到1085万标准机架,智能算力规模为788 EFlops,位居全球前列 [1] - 迈向通用人工智能和世界模型需要海量算力作为支撑 [1] 华为“超节点+集群”算力解决方案 - 华为提出“超节点+集群”的差异化路径,以突破外部芯片制造工艺限制 [2] - 超节点通过整合算力芯片资源,在单个节点内构建低延迟、高带宽的算力实体,旨在提高算力利用效率以支撑千亿乃至万亿参数模型的训练和推理 [2] - 集群将多个超节点通过高速网络互联,并通过软件层统一调度,实现如云服务般的灵活性 [2] - 华为发布Atlas 950/960 SuperPoD超节点,分别支持8192张和15488张昇腾卡,并推出算力规模分别突破50万卡和达到百万卡的超节点集群 [3] - “超节点+集群”是华为在计算上的核心战略,计划以几乎一年一代、每代算力规模翻倍的速度演进 [3] - 该解决方案旨在为中国人工智能提供可持续、可拓展的算力底座 [3] - 尽管单颗芯片性能及昇腾生态与国际领先者相比仍有差距,但华为对通过计算架构创新满足国内AI算力需求充满信心 [4] 开源开放战略与算力生态建设 - 华为发布并开放超节点互联协议“灵衢2.0”的技术规范,以共建开放生态 [5][6] - 华为已宣布全面开源开放昇腾硬件使能CANN,加速开发者创新 [6] - 开源开放被视为促进硬件规模化使用和生态建设的关键,硬件规模化使用可弥补开源开放的投入 [6][7] - 开放智算生态和开源成标配已成为2025年人工智能产业关键词 [6] - 开源技术有助于降低算力成本,并推动AI开发模式向全系统创新转变 [6] - 中国正通过出台相关政策文件,为开源生态提供政策支持 [7] - 华为认为生态是通过使用发展起来的,需要开发者和合作伙伴共同努力 [7] AI产业的经济前景 - 根据中国电信研究院预测,到2035年,AI将为中国GDP贡献超过11万亿元 [3]
冲破AI算力瓶颈,华为开辟出一条“新中式”路径
经济观察报· 2025-09-26 18:09
全球AI产业格局重塑 - 英伟达以50亿美元入股英特尔,OpenAI与甲骨文敲定三千亿美元算力订单,美国AI产业链加速构建“芯片-算力-模型-应用”闭环 [2] - 全球AI产业正迎来一场以生态整合为核心的格局重塑,资本与技术通过垂直整合筑牢竞争壁垒 [2] 华为算力战略发布 - 华为发布全球最强算力超节点和集群,涵盖四颗昇腾芯片、三个超节点、两个集群及灵衢互联架构,展示全栈AI算力技术能力 [4] - 此次发布被视为昇腾在经历多年制裁后的高调“回归”,标志着战略决心的展现 [4] 非对称竞争路径 - 华为通过系统工程和联接技术优势弥补单颗芯片性能短板,开辟通往世界级AI算力的非对称竞争路径 [5] - 公司战略从追逐“单芯片性能”转向追求“系统性能”领先,改变游戏规则本身 [5] 算力的战略重要性 - 算力被定义为AI时代核心基础设施和新质生产力,是支撑数字经济增长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基石 [6] - 对智能算力的需求呈指数级增长,其增速远超通用算力,成为国家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核心指标 [6] 华为面临的挑战与应对 - 华为因美国制裁无法在台积电投片,单颗芯片算力与英伟达存在差距,曾对昇腾910芯片进行配给销售 [6] - 公司强调算力是人工智能的关键,尤其对中国人工智能发展至关重要,与国家建设国产算力基础设施战略高度契合 [7] 系统性能新范式 - 华为提出以系统工程能力制胜的新架构,用更高效联接更多芯片的方式实现整体性能超越,即“用非摩尔补摩尔、用数学补物理” [8] - 竞争焦点从单个处理器峰值速度转向成千上万处理器间的数据通信效率,将优化重心从“神经元”转移到“神经网络” [8] 超节点与集群硬件产品 - Atlas 950 SuperPoD超节点支持8192张昇腾卡,Atlas 960 SuperPoD超节点支持15488张昇腾卡,逻辑上像一台计算机一样工作 [9] - Atlas 950 SuperCluster集群算力规模超50万卡,Atlas 960 SuperCluster集群达百万卡规模,创造高度内聚、极低延迟的计算环境 [11] 昇腾生态建设策略 - 华为商业模式为通过开源开放软件层和互联规范降低开发者门槛,依靠昇腾硬件变现,旨在形成飞轮效应 [12] - 生态推广主要障碍是开发者对英伟达工具链的使用惯性,公司呼吁国内产业界形成合力共同培育自主AI生态系统 [12] 能源与政策支持 - 中国“东数西算”工程利用西部廉价清洁能源和凉爽气候为数据中心提供稳定低成本电力,保障算力战略经济可行性 [13] - 企业技术战略与国家产业政策深度耦合,为超节点+集群战略提供坚实保障 [13] 华为战略演进 - 华为全联接大会主题从“塑造云时代”到“跃升行业智能化”,战略焦点从宏观数字化转型彻底转向重构AI底层算力基础设施 [14][15] - 2025年大会焦点直指算力基础设施本身,旨在为AI应用层“百花齐放”提供肥沃土壤,突破算力瓶颈与生态短板 [16] 全球市场潜在影响 - 华为算力长征战略若成功,全球AI基础设施市场可能形成英伟达/CUDA与华为/昇腾两极分化的生态系统 [16] - 这将挑战AI开发领域长期由单一技术标准主导的格局,为全球技术版图带来新变量 [16]
冲破AI算力瓶颈,华为开辟出一条“新中式”路径
经济观察报· 2025-09-26 17:53
全球AI产业格局重塑 - 美国AI产业链通过资本与技术加速垂直整合,构建“芯片-算力-模型-应用”闭环,例如英伟达以50亿美元入股英特尔,OpenAI与甲骨文敲定三千亿美元算力订单[2] - 全球AI产业正迎来以生态整合为核心的格局重塑,旨在通过垂直整合筑牢竞争壁垒[2] 华为AI算力战略与产品发布 - 华为在上海全联接大会2025上正式发布全球最强算力超节点和集群,被视为昇腾在制裁后高调“回归”的标志[3][5] - 公司一次性发布四颗昇腾芯片、三个超节点、两个集群、一个通用计算超节点及灵衢互联架构,展示业界少有的AI算力全栈技术能力[5] - 华为的战略意图是通过系统工程和联接技术优势弥补单芯片性能短板,从追逐“单芯片性能”转向引领“系统性能”竞争[1][7] 算力的战略重要性与中国面临的挑战 - 算力被定义为AI时代核心基础设施和新质生产力,智能算力需求呈指数级增长,是衡量国家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核心指标[9] - 中国面临严峻结构性挑战,因美国制裁无法使用台积电先进制程,导致华为单颗芯片算力与英伟达存在差距[9] - 在制裁初期,华为曾对昇腾910芯片进行配给,仅卖给国计民生领域客户,反映出底层硬件供应对中国AI产业发展的制约[9] 华为的非对称竞争技术路径 - 公司提出通过系统工程能力制胜的新架构,利用三十多年联接技术积累,以高效联接更多芯片来弥补单芯片性能差距,实现系统性能超越[12] - 具体硬件产品包括Atlas 950 SuperPoD和Atlas 960 SuperPoD超节点,分别支持8192张和15488张昇腾卡,逻辑上像一台计算机一样工作[13] - 超节点可组合成更大规模集群,如Atlas 960 SuperCluster集群算力规模可达百万卡,创造高度内聚、极低延迟的计算环境[15] 昇腾生态建设战略 - 华为确立“硬件变现、软件开源”的商业模式,通过开源昇腾硬件使能CANN、Mind系列套件及灵衢2.0互联规范,降低开发者门槛以培育生态[17] - 生态推广面临开发者对英伟达工具链的使用惯性挑战,公司呼吁国内产业界共同承担早期迁移阵痛,通过使用来解决问题[18] - 国内“东数西算”工程利用西部廉价清洁能源和凉爽气候,为大规模算力集群提供稳定低成本电力,保障战略经济可行性[18] 华为战略演进与长远目标 - 公司全联接大会主题从“塑造云时代”演进至“跃升行业智能化”,战略焦点从应用赋能彻底转向重构AI底层算力基础设施[20] - 长远目标是构筑支撑中国乃至全球AI算力需求的坚实底座,突破算力瓶颈,为AI应用层百花齐放提供土壤[21] - 若战略成功,全球AI基础设施市场可能形成英伟达/CUDA与华为/昇腾两极分化的格局,挑战单一技术标准主导现状[21]
中国人工智能:华为的人工智能雄心-China AI_ Huawei's AI ambition
2025-09-25 13:58
涉及的行业与公司 * 涉及的行业为中国半导体行业 特别是人工智能AI芯片与半导体设备WFE行业[1] * 核心讨论的公司为华为Huawei 及其AI芯片与集群产品[1] * 报告覆盖并给出投资评级的上市公司包括:中芯国际SMIC[1][4][6]、华虹半导体Hua Hong[1][4][7]、中微公司AMEC[1][4][9]、北方华创NAURA[1][4][8]、拓荆科技Piotech[1][4][10]、海光信息Hygon[1][4][11]、寒武纪Cambricon[1][4][12] 核心观点与论据 **华为AI战略与能力** * 华为在2025年9月18日的HUAWEI CONNECT上公布了其AI路线图 战略基于三大支柱:下一代Ascend AI芯片路线图、开源统一总线UB协议、以及全球最强大的SuperPoD和SuperCluster[1] * 华为单颗芯片Ascend 950的性能仅为英伟达VR200的6% 但通过创新的UB网络协议和全光互联硬件 其单个SuperPoD可集成114倍于英伟达的芯片数量 从而实现6.8倍的总算力[3] * 华为的Atlas 960 SuperCluster计划使用超过100万颗芯片 以提供4 ZFLOPS的FP4算力[3] * 该解决方案需要约16倍数量的芯片 这对晶圆代工和半导体设备需求是通胀性的[1] * 华为公开阐述其AI路线图的意愿 表明其对其未来本土晶圆代工供应韧性的信心[2] **对本土半导体产业链的影响** * 华为AI SuperPoD和SuperCluster的宏大规划 预示着对本土先进逻辑制程产能的爆炸性需求[3] * 华为的战略是以更多但工艺稍逊的产能 通过数量优势进行竞争[3] * 据金融时报FT报道 本土AI产能预计在2026年将增长两倍 该机构的WFE进口追踪器也显示中国资本支出强于预期[3] * 这为整个本土AI供应链带来积极影响 受益方包括晶圆代工厂、半导体设备商和AI芯片设计公司[4] * 中芯国际作为先进逻辑制造能力的领先供应商将显著受益 其7纳米产能扩张直接支持华为加速器生产[4] * 半导体设备商将从产能扩张计划中获得巨大利益 行业领导者如北方华创、中微公司、拓荆科技存在明确的上行空间[4] * 海光信息作为本土领先的x86服务器CPU提供商 在AI集群方面具有优势 但可能面临来自华为的更激烈竞争[4] * 寒武纪作为领先的AI加速器ASIC芯片提供商 是华为的主要替代选择 但面临估值过高的担忧[4][12] **技术规格与路线图** * Ascend芯片路线图包括:Ascend 950PR(2026年Q1)、Ascend 950DT(2026年Q4)、Ascend 960(2027年Q4)、Ascend 970(2028年Q4)[15] * Ascend 960芯片的互联带宽为2.2 TB/s 计算能力为2 PFLOPS FP8和4 PFLOPS FP4 内存容量为288 GB 内存带宽为9.6 TB/s[15][16] * Atlas SuperPoD路线图包括:Atlas 900 A3(2025年)、Atlas 950 SuperPoD(2026年Q4)、Atlas 960 SuperPoD(2027年Q4)[23] **风险与挑战** * 华为尚未证明其能够执行该路线图并获得商业吸引力 因为芯片成本和功耗可能会高得多[1] * 晶圆代工供应链尚未完全本土化 仍存在进一步中断的风险[2] 其他重要内容 **投资建议与目标价** * 报告对多家公司给出Outperform评级:中芯国际H股目标价30港元 A股目标价110元[6];华虹半导体H股目标价60港元 A股目标价85元[7];北方华创目标价450元[8];中微公司目标价300元[9];拓荆科技目标价300元[10];海光信息目标价220元[11] * 报告对寒武纪给出Market-Perform评级 目标价1100元[12] **估值方法** * 中芯国际H股估值基于1.5倍NTM市净率P/B 预计未来四个季度每股账面价值为2.64美元[6] * 华虹半导体H股估值基于2.0倍P/B 预计未来四个季度每股账面价值为3.78美元(约合29.41港元)[7]
果然财经|华为万卡超节点破局,中国芯片从卡脖子到集群算力突围
齐鲁晚报· 2025-09-22 22:40
华为昇腾AI芯片技术突破与路线图 - 公司首次公布昇腾AI芯片完整发展路线图,通过超节点架构与自研灵衢互联协议实现系统级创新,构建自主可控算力底座 [2] - 灵衢互联协议解决超节点互联难题,实现“万卡超节点,一台计算机”,光互联可靠性提升100倍、距离超200米,实现TB级带宽与2.1微秒时延 [3] - 昇腾芯片路线图:2026年Q1推出昇腾950PR,2026年Q4推出昇腾950DT(架构转向SIMD/SIMT),2027年Q4推出规格翻倍的昇腾960,2028年Q4推出昇腾970(FP4/FP8算力及互联带宽全面翻倍,内存访问带宽提升至少1.5倍) [4] - 发布Atlas 950 SuperPoD和Atlas 960 SuperPoD超节点,分别支持8192及15488张昇腾卡 Atlas 950 SuperPoD对比英伟达NVL144S,卡规模是其56.8倍,总算力是其6.7倍,内存容量是其15倍,互联带宽是其62倍 [4] - 发布全球最强超节点集群Atlas 950 SuperCluster和Atlas 960 SuperCluster,算力规模分别超过50万卡和达到百万卡 [4] - 加码软件与生态开放,开源CANN编译器及虚拟指令集接口,计划2025年12月31日前开源Mind系列应用使能套件、工具链及openPangu基础大模型,同时开放灵衢2.0技术规范 [5] 其他科技巨头AI芯片生态布局 - 阿里巴巴布局多元,自研AI推理芯片性能媲美英伟达H20,倚天710服务器CPU证明ARM架构在数据中心可行性,玄铁系列RISC-V芯片持续发展 [8] - 百度昆仑芯系列取得市场成绩,昆仑芯P800用于文心大模型训练,2025年中标中国移动十亿元级订单 [8] - 腾讯通过腾讯云适配国产芯片推动软硬件协同优化,并通过投资布局AI芯片公司及发展异构计算平台 [8] - 字节跳动主要通过投资和供应链合作参与AI芯片领域,计划大幅采购华为昇腾、寒武纪等国产AI芯片 [8] - 国产AI芯片企业沐曦科技、天数智芯、燧原科技和壁仞科技在2025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集体亮相,形成多元化合力 [9] 政策支持与专利布局 - 国家层面出台《新时期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目标到2025年将芯片自给率提升至70%,对线宽小于28纳米且经营期15年以上企业实施“十年免税期” [10] - 地方层面提供强力补贴,如北京海淀区流片补贴最高1500万元,重庆高新区单项最高奖励5000万元,杭州萧山区项目最高补助1亿元,广州开发区流片补助最高500万元 [11] - 华为全球有效授权专利数量突破15万件,AI芯片与通信领域重点专利积累超2万件,昇腾产业生态核心企业发明专利占比超80% [11] - 中芯国际累计获得授权专利14215件(发明专利占比超86%),其联合攻关的国产DUV光刻机通过多重曝光技术实现5nm工艺试产验证,为国产芯片提供非美线量产能力 [12] - 专利布局贯穿“设计-生态-制造”全链条,推动国产芯片产业链从单点突破迈向系统能力提升 [12]
科技行业周报:推理应用驱动算力投资,国产算力景气升级-20250922
第一上海证券· 2025-09-22 19:05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对科技行业持积极看法 强烈看好AI应用驱动的算力需求持续高增长[2] 核心观点 - AI应用进入普及拐点 驱动算力需求高增长 海内外算力需求维持景气[2] - 国产算力产能瓶颈已突破 预计2026年迎来放量[2][3] - 建议关注业绩持续兑现能力 警惕出货节奏、份额波动等短期风险[2] 国产算力供应链 - 国产算力卡脖子环节(先进制程产能、先进封装、HBM供给等)正被逐步攻克[3] - 华为发布算力芯片路线图 计划在26Q1/26Q4/27Q4/28Q4分别推出昇腾950PR/950DT/960/970[13] - 华为推出Atlas 950 SuperCluster和Atlas 960 SuperCluster 分别配备8,192张和15,488张算力卡 Atlas 950算力达英伟达GB300 NVL144的6.7倍[13] - 互联网企业(如字节跳动、阿里)存在智能算力真实需求 推理用算力需求高速增长[3] - 建议关注寒武纪、中芯国际、华虹半导体、海光信息、芯原股份等国产算力硬件产业链公司[4][13] 通信能力升级 - 谷歌、Meta、AWS的ASIC需求上修 带动光模块需求攀升[5] - 2026年1.6T光模块预期出货超1,000万只 800G光模块预期出货超4,000万只[5] - 定制化PCIe交换机成为柜内芯片互联主流方案 AWS、Meta、AMD采用NeuroLink和UALink协议[6] - 某美国公司(推测为Astera Labs)在台积电5nm晶圆投片量从2025年6k升至2026年30k[6] - 建议关注中际旭创、新易盛、应用光电、Astera Labs、澜起科技等通信产业链公司[5][6] 端侧AI机会 - Meta发布3款AI智能眼镜 包括首款搭载显示屏的Meta Ray-Ban Display[7][14] - OpenAI计划推出AI硬件(音箱、眼镜等)[8] - 端侧AI硬件需高算力、低功耗 存储硬件需迭代升级[8] - 建议关注兆易创新、佰维存储等端侧存储芯片公司[8] 存储与模拟芯片机会 - SanDisk于2025年9月5日宣布NAND Flash模块涨价10% 长江存储预计25Q4跟进涨价[9] - 消费SSD的256Gb TLC NAND晶圆价格涨幅高于512Gb 原厂产能转向V8/V9导致产能下滑[9] - 商务部对美国进口模拟芯片发起反倾销调查 模拟芯片终端价格近期上涨10-20%[9] - 德州仪器通知客户对工业和汽车料号涨价 晶圆代工价格顺势上涨[9] - 建议关注德明利、兆易创新、香农芯创、华虹半导体、纳芯微、思瑞浦、南芯科技等存储及模拟芯片公司[9] 行业动态 - 英伟达与英特尔合作开发AI基础设施 英伟达以每股23.28美元向英特尔投资50亿美元[12][14] - 合作内容包括:NVLink技术互联CPU与GPU、英特尔为英伟达定制x86 CPU、推出集成英伟达GPU的x86 SoC[14] - 华为公开自研HBM及互联协议灵渠技术 推动中国算力体系化自主化[13] - 国产晶圆厂测试上海宇量昇制造的浸没式DUV光刻机 初步结果鼓舞但大规模生产时间未定[14] - 中国监管机构称英伟达违反反垄断法 继续推进调查[14]
计算机行业周报:华为超节点新品正式发布,阿里云栖大会召开在即-20250922
华龙证券· 2025-09-22 19:05
行业投资评级 - 维持计算机行业"推荐"评级 [2][20] 核心观点 - 中美AI竞争正从"单卡性能"转向"系统级效率" 中国通过集群建设+开源生态+工程化交付实现AI基建弯道超车 [20] - 华为超节点技术用工程系统化弥补国产卡单芯片性能不足 实现从可用到好用的跨越 [17] - 阿里巴巴"云+AI"成为接替电商的第二增长曲线 AI基础设施+大模型+应用格局筑牢竞争壁垒 [19] 华为全联接大会成果 - 发布Atlas 950 SuperPoD超节点 支持8192张昇腾卡 预计2026年四季度上市 [4][13] - 发布Atlas 960 SuperPoD超节点 支持15488张昇腾卡 预计2027年四季度上市 [4][14] - 基于超节点构建Atlas 950 SuperCluster集群 算力规模超50万卡 [4][12] - 基于超节点构建Atlas 960 SuperCluster集群 算力规模达百万卡 [4][12] - Atlas 950超节点相比英伟达NVL144:卡规模达56.8倍 总算力达6.7倍 内存容量达15倍 互联带宽达62倍 [4][14] - Atlas 960超节点相比Atlas 950:总算力/内存容量/互联带宽再翻倍 训练性能提升3倍 推理性能提升4倍 [4][14] 阿里巴巴云栖大会前瞻 - 大会将于2025年9月24-25日召开 聚焦AI基础设施建设和AI应用方向 [4][18] - 主要议题包括:超节点Scale Up互连UALink技术/企业级Agent构建/AI Coding/AI+医疗 [4][18] - FY2026Q1云智能集团收入同比增长26% AI相关产品收入连续八个季度三位数增长 [4][18] - 当期资本性支出386.76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220% [4][18] - 维持未来三年投入3800亿元建设云和AI硬件基础设施目标 [4][18] 投资建议标的 - AI基建领域关注:中科曙光/神州数码/浪潮信息/首都在线/软通动力/优刻得-W [5][20] - 阿里持股/合作伙伴关注:数据港/润建股份/恒生电子/金桥信息/税友股份/亚信安全/用友网络/石基信息 [5][20] 行业动态 - 河南省出台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行动方案 目标2027年AI产业规模突破1600亿元 [11] - 恒为科技拟收购上海数珩信息科技75%股份 [11] - 索辰科技全资子公司拟收购北京力控元通科技51%股权 [11] - 东软集团获56亿元智能座舱域控制器定点 [11] 市场表现 - 申万计算机指数周下跌0.16% [7] - 涨幅前五:卡莱特/信息发展/有棵树/安联锐视/开普云 [7][9] - 跌幅前五:*ST东通/新炬网络/*ST云创/纬德信息/博睿数据 [7][9]
新力量New Force总第4864期
第一上海证券· 2025-09-22 16:47
网龙公司分析 - 网龙2025年上半年营收23.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8%,毛利17亿元,同比减少24.7%,毛利率提升2.9个百分点至69.5%[5] - 游戏业务收入17.4亿元,同比下降18%,但经营利润率环比回升至28.8%,MAU同比增长11%[6] - 教育业务收入6.4亿元,受客户预算收紧影响,公司正开拓新兴市场应对挑战[7] - 公司财务状况稳健,账面净现金23亿元人民币,持有12,000枚以太币,承诺一年内向股东提供不低于6亿港元回报[5] - 目标价调整至20.24港元,较当前股价有71%上升空间,维持买入评级[8][12] - 2025年预测EPS下调25%至1.004港元,2026年预测EPS下调22%至1.175港元[2] 多邻国公司分析 - 多邻国股价回调48%,因AI叙事反噬与竞争门槛下移,Q2 MAU环比下滑1%,美国8月预订量下滑8.1%[14] - MAU天花板测算为1.6亿,当前1.28亿已过快速发展阶段,年付费用户占比90%但跨年续费率仅30%[18][34] - AI策略引发用户反弹,CEO激进表述导致Reddit负面评论如潮,课程质量受质疑[14][51] - 苹果AirPods实时翻译功能支持多语言,直接冲击多邻国"学会外语以便交流"的基本逻辑[18][19] - 估值EV/EBITDA去化区间40-65%,当前处于40.2x但仍有向下空间[16][64] 科技行业趋势 - 推理应用驱动算力投资,国产算力产能瓶颈突破,2026年预计放量,华为发布昇腾芯片路线图[72][73][82] - 光模块需求攀升,2026年1.6T光模块预期出货超1,000万只,800G超4,000万只[75] - 端侧AI硬件发展,Meta发布AI智能眼镜,OpenAI计划推出AI硬件如音箱和眼镜[77][82] - NAND存储涨价,SanDisk调涨报价10%,长江存储预计跟进,消费SSD需求疲弱但产能排挤导致价格上涨[79] - 模拟芯片国产替代加速,商务部对美进口模拟芯片反倾销调查,终端价格小幅上涨10-20%[79] 宏观经济与策略 - 联储议息会议分歧巨大,鸽鹰之比9:8,点阵图26年置信度下降,市场短期乐观但长期不确定[86][88] - 核电组合一周涨幅显著,上游Cameco涨12%,中游Centrus Energy涨40%,下游Oklo涨72%,产业政策支持趋势不改[86] - 量子计算板块普涨,Qbts涨60%,IonQ涨31%,Rigetti涨59%,技术成熟预期约20年但事件驱动股价[90] - 以太坊质押收益率从3.5%降至2.5%,质押比率提升至31%,但缺乏催化剂,溢价率升至56.9%[91][92]
科创50ETF上大涨4%,芯原股份、海光信息、晶晨股份涨超10%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2 14:30
科创50ETF市场表现 - 午后开盘大幅拉升 上涨4.05% [1] - 单日成交额超40亿元 [1] - 持仓股票芯原股份、海光信息、晶晨股份涨超10% [1] 华为昇腾技术发展路线 - 2026年Q1计划推出950PR芯片 [1] - 2026年Q4计划推出950DT芯片 [1] - 2027年Q4计划推出960芯片 [1] - 2028年Q4计划推出970芯片 [1] - 开发Atlas 950 SuperCluster支持8192卡超节点 [1] - 开发Atlas 960 SuperCluster支持15488卡超节点 [1] 科创50指数行业构成 - 电子行业持仓占比68.77% [1] - 医药生物行业持仓占比9.85% [1] - 两大核心行业合计占比78.62% [1] - 覆盖半导体、医疗器械、软件开发、光伏设备等硬科技领域 [1] 指数投资价值定位 - 当前指数位置接近基点 [1] - 参照创业板历史走势具备成长空间 [1] - 与国产芯片、人工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方向高度契合 [1] 相关金融产品 - 科创50ETF(代码:588000)为追踪标的 [2]
华为“沉默”6年辟出一条算力路 手机领先赋能造车探索技术变现
新浪财经· 2025-09-22 12:39
算力技术突破 - 公司发布全球最强算力超节点Atlas 900 最大算力达300 PFLOPS [5] - 推出Atlas 950/960 SuperPoD超节点 分别支持8192及15488个昇腾计算单元联接 [5] - 基于超节点构建Atlas 950/960 SuperCluster集群 算力规模超50万卡/达百万卡 为全球最强算力集群 [5] - 公司Ascend芯片规划三个系列 包括950/960/970系列 具体芯片持续开发中 [4] - Atlas 950超节点算卡规模达英伟达NVL144的56.8倍 总算力为其6.7倍 [5] 市场表现与业务进展 - 2025年第二季度手机出货量1250万台 以18.1%市场份额重返中国市场榜首 [1][11] - 2025年上半年手机出货量2540万台 市场份额18.1% 稳居国内第一 [11] - 鸿蒙智行全系累计交付突破90万辆(截至8月) 后更新至93万辆(截至9月16日) [1][11] - 与广汽联合打造新品牌"启境" 拓展智能汽车业务布局 [1][11] 研发与技术积累 - 近10年研发投入累计约1.25万亿元 超半数员工从事研发工作 [12] - 截至2024年底全球累计持有有效授权专利超15万件 [12] - 通过持续技术创新实现算力领域曲线突围 历时6年形成独特技术路径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