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A M03

搜索文档
小鹏汽车-W(09868):欧洲首个本地化生产项目启动,全球化布局再添新篇章
长江证券· 2025-09-17 23:20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6] 核心观点 - 欧洲首个本地化生产项目于2025年Q3在奥地利格拉茨麦格纳工厂启动 首批小鹏G6与G9顺利量产下线 德国慕尼黑研发中心已启用 未来预期投产更多车型 [2][4][8] - 智能驾驶持续领先 渠道变革和营销体系加强 叠加强势新车周期开启 公司销量有望稳步提升 [2][8] - 规模提升、平台和技术降本效果将进一步体现 叠加软件盈利的商业模式拓展以及出海持续增长 公司未来盈利具备较大弹性 [2][8] 全球化布局进展 - 欧洲本地化生产项目启动 研发与生产协同 助力全球化布局 小鹏汽车在欧洲完成从研发到批量生产的全价值链布局 [8] - 自2021年进入欧洲 目前已覆盖全球超46个国家和地区 2025年1-7月海外销量达1.87万辆 同比+217% [8] - 欧洲市场小鹏斩获中高端纯电汽车中国品牌销量第一 2025年上半年销量超8千辆 G6作为主力车型占比约67% [8] - 前期小鹏首个海外产能印尼KD工厂投产 实现X9生产交付 本次欧洲产能启动进一步完善全球化布局 [8] 销量与业绩展望 - 2025Q3预期交付量11.3-11.8万辆 同比增长142.8-153.6% 预期收入196-210亿元 同比增长94.0%-107.9% [8] - 新款小鹏G6、G9上市即热销 多次获得国内细分市场销量冠军 在多个海外市场长期位列细分市场第一名 [8] - 7月3日小鹏G7正式上市 Q3发布全新一代P7 Q3将有两款全新的重磅车型开始交付 Q4小鹏鲲鹏超级电动车型逐步进入量产 [8] - 预期公司Q4实现单季度扭亏 实现全年规模自由现金流 [8] - 预计公司2025年收入为928亿元 对应PS 1.6X [8] 产品与战略 - MONA M03和P7+开启公司新车周期 [2][8] - 后续小鹏P7+即将登录欧洲 车型拓展有望持续增强欧洲销量 [8] - 实现"一车双能"战略 [8]
小鹏汽车-W(09868):2025年8月销量点评:同环比持续增长,新P7上市高热度
长江证券· 2025-09-07 21:46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基于公司新车周期开启、智能驾驶领先优势及盈利弹性预期 [6][8] 核心观点 - 8月交付量37,709台创历史新高 同比大幅增长168.7% 环比增长2.7% [2][4][8] - 1-8月累计交付27.2万台 同比增长251.8% 反映强势增长态势 [2][4][8] - 新车周期驱动销量提升 MONA M03连续12个月交付超万台 累计突破16万台 [8] - 新P7上市7分钟大定突破万台 创品牌最快破万纪录 热度超越MONA同期 [8] - 海外市场表现亮眼 2025款X9在香港及泰国登顶纯电MPV销量冠军 [8] - 预计Q3交付11.3-11.8万辆 同比增长142.8-153.6% 收入196-210亿元 同比增长94.0-107.9% [8] - 平台技术降本与软件盈利模式拓展将显著提升盈利弹性 预计2025年收入928亿元(PS 1.6X) [8] 业务表现 - G6车型8月交付环比提升11% 新G6于泰国上市开启预订 [8] - G7于7月上市 Q3将发布新一代P7 两款重磅新车开启交付 [8] - Q4鲲鹏超级电动车型量产 实现"一车双能"技术突破 [8] - 预计Q4实现单季度扭亏 达成全年规模自由现金流目标 [8] 竞争优势 - 智能驾驶技术持续保持行业领先地位 [2][8] - 渠道变革与营销体系强化助力销量增长 [2][8] - 大众软件合作大幅改善财务表现 [8] - 出海业务持续增长 强化全球市场布局 [2][8]
新势力排位赛再次生变
新浪财经· 2025-09-04 18:58
新势力车企8月交付量排名及变化 - 零跑汽车8月交付57066辆 连续8个月位居新势力销量冠军[1] - 鸿蒙智行8月交付44579辆 其中问界品牌贡献九成业绩[1] - 小鹏汽车8月交付37709辆 创单月历史新高[1] - 小米汽车8月交付超3万辆 与上月基本持平[1] - 理想汽车8月交付28529辆 跌破3万辆大关[4] 蔚来汽车交付量结构性增长 - 蔚来8月交付31305辆 环比增长49% 时隔8个月重回3万辆水平[2] - 蔚来品牌交付10525辆 环比下滑17%[2] - 乐道品牌交付16434辆 环比增长175%[2] - 萤火虫品牌交付4346辆 环比增长83.7%[2] - 乐道L90单月交付10575辆 成为品牌历史上交付破万最快车型[6] 前8个月累计交付表现 - 零跑汽车累计交付328859辆 同比增长136.43%[5] - 小鹏汽车累计交付271615辆 同比增长251.79%[5] - 理想汽车累计交付263198辆 同比下降8.64%[5] - 蔚来累计交付166472辆 同比增长29.95%[5] - 深蓝汽车累计交付198640辆 同比增长64.6%[5] - 埃安累计销量205865辆 同比下降17%[5] 二线新势力品牌表现 - 方程豹、岚图、腾势、阿维塔、极狐8月交付量均过万 实现同比环比双增长[5] - 极氪品牌出现同比负增长[5] 爆款车型对销量的拉动作用 - 小鹏MONA M03单月交付超1.5万辆 占品牌总交付量超40%[6] - 全新小鹏P7上市7分钟大定破万 创品牌新车最快破万纪录[6] - 乐道L90与理想i8同期上市 均定位大尺寸纯电SUV[7] 理想汽车面临挑战与调整 - 理想i8交付节奏晚于乐道L90 8月20日才开始交付[7] - 理想汽车CEO提出纯电车型销量目标:i8稳定后6000辆/月 i6稳定后9000-10000辆/月[7] - 理想计划通过MEGA等车型实现纯电车型总交付18000-20000辆/月[7] 行业竞争态势 - 新能源汽车厂商位次变化加速 容错空间缩小[7] - 9月将迎来新车上市旺季 多款重磅车型集中发布[7] - 产品定价、配置、营销、交付等环节均不能出错[7]
8月新能源车企销量普涨,多个品牌同比翻倍
经济观察报· 2025-09-04 04:21
新造车企业8月销量排名 - 零跑汽车以5.7万辆位列第一 同比增长88% [1][2] - 鸿蒙智行以4.5万辆位列第二 同比增长32% [2] - 小鹏汽车以3.8万辆位列第三 同比增长169% [1][2][4] 头部新势力车企表现 - 零跑汽车1-8月累计销售32.9万辆 同比增长136% 首次实现半年度盈利 上半年营收242.5亿元 净利润0.3亿元 [1][2] - 小鹏汽车1-8月累计交付27.2万辆 同比增长252% MONA M03车型占比约40% 售价低于15万元 [2][4] - 蔚来汽车8月交付3.2万辆 同比增长55% 乐道品牌贡献1.6万辆 萤火虫品牌贡献4300辆 [4] 传统车企新能源品牌表现 - 深蓝汽车8月销售2.8万辆 同比增长40% [2][6] - 阿维塔8月销售1.1万辆 同比增长185% [2][6] - 岚图汽车8月销售1.4万辆 同比增长119% 月销持续过万 [2][6] - 极氪汽车8月销售1.8万辆 同比下滑2% [2][6] - 智己汽车8月销售7000辆 为唯一未过万品牌 [6] 整体新能源市场格局 - 比亚迪8月新能源销量37.4万辆 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1-8月累计销售286万辆 同比增长24% [7][8] - 吉利汽车8月新能源销量14.7万辆 同比增长95% 增速领先 [7][8] - 长安汽车8月新能源销量8.8万辆 同比增长80% [7][8] - 广汽埃安8月销量2.7万辆 同比下滑24% [7][8] 产品与战略动态 - 零跑汽车主销车型为C11/C16/C10及B10 B01上市首月销量过万 [1] - 鸿蒙智行主要依赖问界品牌 8月交付4万辆 含1万辆M9及2万多辆M8 其他品牌合计仅4000多辆 [2] - 理想汽车处于增程与纯电转型期 纯电车型i8未上量 已调低Q3销量指引 [5] - 小米汽车连续两月销量超3万辆 1-8月累计约22万辆 第二季度汽车业务收入213亿元 毛利率26.4% [5]
新势力8月交付量分析:零跑卫冕榜首 小鹏、蔚来创新高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9-03 13:45
行业整体态势 - 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呈现显著分化态势 政策推动与技术革新双重作用 [1] - 新势力品牌通过差异化路径改写市场规则 为行业注入新的增长活力 [1] - 9月将有多款重磅新车发布 各车企开启年度销量目标冲刺 行业竞争进一步升级 格局或迎来新变数 [19] 零跑汽车 - 8月交付量达57066辆 同比增长超88% 再创历史新高 [3] - 累计交付量突破90万辆 为全年58万-65万辆销量目标奠定基础 [3] - 全新个性战略新品零跑Lafa5将于9月8日亮相慕尼黑车展 定位个性两厢车型 瞄准年轻市场 [3] 鸿蒙智行 - 8月交付新车44579辆 全系累计交付突破90万辆 [5] - 车辆成交均价38万元 反映高端市场竞争力 [5] - 依托华为技术赋能及合作伙伴资源 产品竞争力持续提升 多款重磅新车(尚界H5、问界M8纯电版等)将发布 有望10月冲击累计交付百万辆里程碑 [5] 小鹏汽车 - 8月交付新车37709辆 刷新单月纪录 同比增长169% 环比增长3% [7] - MONA M03每月交付量稳定在万辆以上 G7累计交付超万辆 全新P7上市7分钟大定超万辆创品牌纪录 [7] - 扩大与大众汽车集团电子电气架构技术战略合作 第二季度毛利率提升至17.3% 现金储备达475.7亿元 凸显智能化+全球化战略协同效应 [7] 蔚来公司 - 8月交付新车31305辆 同比增长55.2% 创历史新高 [9] - 蔚来品牌交付10525辆 乐道品牌交付16434辆 firefly萤火虫品牌交付4346辆 反映多品牌战略阶段性成果 [9] - 乐道L90爆发式增长 首次超越蔚来主品牌成为公司销量核心驱动力 [9] 小米汽车 - 8月新车交付量持续超30000辆 连续两个月保持该水平 稳居造车新势力头部阵营 [11] - SU7系列交付趋于稳定成为销量主力 门店扩张加速 8月新增8家 全国105城覆盖370家 [11] - 9月计划新增32家门店 覆盖14座城市 进一步渗透下沉市场 [11] 理想汽车 - 8月交付新车28529辆 跌出3万辆俱乐部 [13] - 销量滑坡暴露纯电转型缓慢与增程市场饱和双重困境 增程+纯电双线战略需加速落地 [13] 极氪品牌 - 8月销量17626辆 7X、009等车型在细分市场有较强竞争力 [15] - 极氪9X在成都车展开启预售 1小时后订单达42667辆 预售价47.99万-56.99万元 [15] 岚图汽车 - 8月交付量达13505辆 同比增长119% 连续6个月交付破万并实现七连涨 创历史新高 [15] - 梦想家新款上市1小时订单破万 FREE+和知音凭借华为鸿蒙座舱、乾崑智驾等配置及高性价比形成竞争力 [15] 阿维塔 - 8月销量10565辆 同比增长185% 连续6个月销量破万 [17] - 阿维塔07达成7万辆下线里程碑 预计9月升级智能驾驶与座舱系统 阿维塔06上市不到4个月累计交付突破2万辆 [17] - 新增Ultra增程版标配宁德时代5C大电池 搭载华为乾崑ADS4与鸿蒙座舱HarmonySpace 5 通过高阶智能辅助驾驶+超快充优势扩大用户覆盖 [17] 智己汽车 - 8月交付6108辆 相较于头部阵营仍面临挑战 [19] - 新一代LS6预售订单小订突破5万辆 将成为品牌新增长级 [19] - 通过增程+纯电双动力布局、高性价比定价及技术升级提升产品竞争力和市场认可度 以缩小与头部品牌差距 [19]
8月新势力销量零跑第一 蔚来靠新车实现逆袭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9-01 20:42
新势力车企8月销量表现 - 零跑汽车8月交付超5.7万辆 同比涨幅超88% 稳居销量榜首[1] - 小鹏汽车交付3.77万辆 同比增长169% 创历史新高[1] - 蔚来汽车交付超3.1万辆 同比增长55.2% 创历史新高[2] - 理想汽车交付约2.85万辆 出现销量下滑[2] - 小米汽车8月销量超过3万辆[2] 具体车型交付情况 - 零跑汽车全系交付创新高 将亮相德国慕尼黑车展展示新品Lafa5[1] - 小鹏MONA M03交付超1.5万辆 G6交付环比增长11%[1] - 蔚来乐道L90上市首月交付超1万辆 成为销量破万最快车型[2] - 理想MEGA交付超3000辆 9月产能有望突破3500辆[2] - 理想i8预计9月底交付8000至10000辆[2] 企业战略布局 - 零跑汽车加速全球化布局 出口销量稳居新势力前列 欧洲订单创历史新高[1] - 小鹏汽车G6于8月下旬在泰国上市 全新P7车型市场反响良好[1] - 小鹏汽车预计9月销量突破4万辆[1] - 理想汽车9月将上市纯电新车型i6[2]
小鹏汽车-W(09868.HK):销量结构改善 毛利率超预期
格隆汇· 2025-08-28 10:53
财务表现 - 2025H实现销量197千辆同比+278% 总收入3409亿元同比+133% 净亏损114亿元同比减亏151亿元 [1] - 2025Q2实现销量103千辆同环比+242%/+10% 总收入1827亿元同环比+125%/+16% 单车收入164千元同环比-275%/+71% 净亏损48亿元同环比减亏80/18亿元 [1] - 2025Q2毛利率173%同环比+33/+18个百分点 因高定价高毛利率车型占比上升及纯视觉方案降本效果显著 [1] 销量与产品结构 - Q3交付指引113-118千辆再创新高 新P7及海外增长有望带动毛利率进一步提升并实现单季度扭亏为盈 [1] - MONA系列占总销量比重环比下滑 X9及海外销量占比环比提升 [1] - 增程平台将满足更多消费者需求 X9增程版工信部已公示 预计四季度推出成为新增长点 [2] 技术合作与业务拓展 - 与大众汽车集团扩大电子电气架构合作范围 从纯电平台扩展至燃油/混动/纯电全平台 [2] - 技术服务收入规模及持续性增强 为后续智驾层面合作奠定基础 [2] - 机器人+飞行汽车2026年将大规模量产 值得重点关注 [2] 盈利预测与估值 - 下调2025年营业收入至814亿元 上调2026/27年营业收入至1292/1660亿元 [3] - 下调2025/26年归母净利润至-18/24亿元 上调2027年归母净利润至64亿元 [3] - 给予2026年16倍目标PS 相较目前涨幅空间26% [3] 产品与技术进展 - MONA M03及P7+将月销从10千辆提升至30千辆 [2] - G7将智驾能力推入L3级别 新P7延续G7智驾定位销量有望显著改善 [2] - 新款G6、G9均迭代至纯视觉方案降本效果显著 [1]
小鹏汽车-W(09868):销量结构改善,毛利率超预期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8-27 16:11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预期相较目前涨幅空间26% [1][6] 核心观点 - 销量结构改善与持续降本推动毛利率超预期提升 2025Q2毛利率达17.3% 同比+3.3pct 环比+1.8pct [4][6] - 增程平台有望扩容用户群体 四季度X9增程版推出将满足更多消费者需求 [6] - 非车业务贡献显著 与大众汽车合作扩展至全平台 机器人及飞行汽车业务2026年大规模量产 [6] - 盈利预测调整 2025年营收下调至814亿元 2026/2027年营收上调至1292/1660亿元 [6] 财务表现 - 2025H销量19.7万辆 同比+278% 总收入340.9亿元 同比+133% 单车收入15.9万元 同比-33% [4] - 2025Q2销量10.3万辆 同比+242% 环比+10% 总收入182.7亿元 同比+125% 环比+16% [4] - 2025H净亏损11.4亿元 同比减亏15.1亿元 2025Q2净亏损4.8亿元 同比减亏8.0亿元 环比减亏1.8亿元 [4] - 2025E归母净利润预测-18.0亿元 2026E转为正盈利24.0亿元 2027E提升至63.8亿元 [5][6] 业务进展 - MONA系列销量占比环比下滑 X9及海外销量占比提升带动毛利率改善 [6] - 新款G6、G9迭代至纯视觉方案降本效果显著 [6] - Q3交付指引11.3-11.8万辆再创新高 新P7及海外增长有望推动单季度扭亏 [6] - MONA M03及P7+推动月销从1万辆提升至3万辆 G7智驾能力进入L3级别 [6] 估值依据 - 基于2026年1.6倍目标PS估值 考虑机器人、飞行汽车及robotaxi业务突破潜力 [6]
博俊科技:公司目前为小鹏汽车供货的量产车型为MONA M03,暂未供应全新P7车型的车身件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7 13:45
公司业务动态 - 公司为小鹏汽车的车身件供应商 [2] - 公司目前供货的量产车型为MONA M03 [2] - 公司暂未供应全新P7车型的车身件 [2] 投资者关注事项 - 投资者询问肇庆子公司是否为小鹏全新P7独家供应商 [2] - 公司通过互动平台明确回应未供应全新P7车型 [2]
“小鹏汽车曾一年换血十余位高管”,何小鹏亲述创业“至暗时刻” ,称汽车行业淘汰赛还有五年
36氪· 2025-08-26 20:57
公司创始与命名背景 - UC优视创始人之一何小鹏通过创业实现财富自由 最初考虑买彩票、买房、加入好公司拿期权或创业等路径 [1] - 网易CEO丁磊曾借出80万元人民币支持其移动邮件业务 这笔资金在当时可维持公司运营两年 [1] - 2014年联合YY李学凌、猎豹移动傅盛、腾讯吴宵光等互联网人士及风投机构共同创立小鹏汽车前身广州橙行智动 何小鹏最初以投资人身份加入 [2] - 公司原计划命名"橙子汽车"但因商标被注册 最终选择可注册的"小鹏汽车" 考虑其在互联网行业的声誉与人脉 [3] - 命名引发长期争议 多位朋友建议改名并称"一改名销量翻一倍" 争议在销量低迷及组织架构调整期间最集中 [3] 经营挑战与战略调整 - 2024年二季度经历严重亏损 月销量仅几千辆 与骨干员工聚餐数十次后仍有30%人员流失 [4] - 何小鹏亲自接管一线业务 一年内更换十几名高管 大部分为主动退休 调整过程果断且保持友好关系 [4] - 公司在小鹏G9上市失利后启动长期调整 2024年下半年推出MONA M03和小鹏P7+新车 带动销量与业绩增长 [4] - 2025年上半年业绩同比增长200% 反映2024年同期基础较差 [4] 财务表现与运营数据 - 2025年第二季度总营收182.7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25.3% 环比增长15.6% 创单季度历史新高 [5] - 汽车销售收入16.88十亿元 同比增长147.6% 环比增长17.5% [7] - 汽车毛利率达14.3% 同比提升7.9个百分点 环比提升3.8个百分点 [7] - 整体毛利率17.3% 同比提升3.3个百分点 环比提升1.7个百分点 [7] - 净亏损0.48十亿元 同比收窄62.8% 环比收窄28.1% [7] 行业竞争与未来展望 - 中国汽车行业淘汰赛预计持续五年 最终可能留存5家左右中国企业 海外车企仍将存在 [8] - 何小鹏认为所有企业均未"拿到船票" 包括特斯拉面临新挑战 行业存在周期性起伏 [8] - 称赞大众汽车等竞争对手优点 但指出车企需避免过度自信 需经过五年淘汰赛才能进入"全明星赛"阶段 [9] - 强调企业应稳健发展 扎实进步 学习他人优点并解决自身缺点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