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iCAR 03
icon
搜索文档
再次冲击IPO!奇瑞汽车更新港交所招股书,一季度净利润上涨91%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8-29 11:08
转自:新华财经 新华财经上海8月29日电(李一帆)奇瑞汽车港股IPO再迎新进展。8月29日,奇瑞汽车更新港交所招股书,芜湖 市投资控股集团仍作为单一大股东持股21.17%。 值得注意的是,8月27日,中国证监会国际合作司发布《关于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境外发行上市及境内未上市 股份"全流通"备案通知书》,显示奇瑞汽车拟发行不超过6.99亿股境外上市普通股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公 司18名股东拟将所持合计20.16亿股境内未上市股份转为境外上市股份,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流通。 据此次更新的招股书显示,奇瑞汽车核心业务覆盖燃油车与新能源汽车的设计、开发、制造及销售,产品销往 全球100余个国家及地区,累计销量突破1300万辆,2024年销量排名全球乘用车第11位、中国自主品牌第2位。 2024年,奇瑞汽车业绩表现强劲,全年营收达2699亿元,同比增长65.4%;净利润143亿元,同比增长37.2%;销 量增速位居全球前二十大车企之首,达49.4%,且为其中唯一实现新能源车、燃油车、国内市场及海外市场销量 同比增幅均超25%的企业。 2025年第一季度延续增长趋势,营收同比上升24.2%至682亿元;净利润同比上 ...
从iCAR到风云,奇瑞在方盒子赛道上的自我调阵
钛媒体APP· 2025-08-20 15:02
在新能源车竞争的"百团大战"中,奇瑞又打出了一张新牌。 8月16日,风云X3与风云X3 PLUS正式上市,这对"双子星"不仅是车型的简单迭代,更是奇瑞内部产品 矩阵调整背后的信号弹。iCAR 03系列正式退出舞台,以"风云X3家族"的名义重生。表面上是名字的更 新,实际上是奇瑞在细分市场重新排兵布阵的一步暗棋。 为什么是风云,而不是iCAR? 过去两年,奇瑞在新能源赛道上同时铺开捷途、iCAR和风云三大品牌。捷途主打电混越野,iCAR偏向 年轻潮玩,而风云则承担起大众化新能源的任务。 问题在于,iCAR 03的市场表现并没有形成预期的声量,用户对它的认知偏边缘化,难以支撑一个独立 序列的持续增长。于是,奇瑞选择把03收编进风云序列,重新包装为"风云X3"。这一操作的实质,是 通过品牌合力来避免资源分散,让风云这个大盘子承担更多销量任务。 如果说过去奇瑞像是把几支部队撒在不同战场试探,那么现在它开始把部分兵力调回主力阵营。风云 X3的诞生,是奇瑞在细分市场做减法和聚焦的结果。 对奇瑞来说,这不仅是一次产品更名,而是一次品牌战略收拢:以风云为核心,打通轿车、SUV、 MPV,再加上如今的方盒子,逐步覆盖主流细分赛 ...
奇瑞iCAR人事换防:李东春出任副总 助力品牌突围
犀牛财经· 2025-08-18 17:44
面对困境,2023年11月,章红玉紧急接管奇瑞新能源并掌舵iCAR品牌,主导了iCAR 03的上市,并引入智米科技CEO苏峻担任首席产品官。此后,在2024年 的广州车展上,苏峻主导的iCAR V23开启了预售,8小时订单突破3.1万辆,"年轻人的第一台方盒子"话题阅读量超10亿。 随着章红玉2025年2月调离,苏峻独掌了大权,从首席产品官升任iCAR品牌事业部总经理。苏峻确实为iCAR注入了鲜明的个性与爆款产品,然而,在营销 层面,iCAR仍面临着诸多挑战。随着iCAR V27增程版在迪拜首发亮相,以及2026年规划的V25、V21、V29等车型陆续推出,iCAR迫切需要建立系统化的 营销体系与渠道能力,于是李东春这位奇瑞营销体系的"元老级"人物就接下了这一重任。 近日,奇瑞集团旗下新能源品牌iCAR迎来重大人事变动,奇瑞品牌国内业务部原副总李东春正式出任iCAR品牌副总。 iCAR品牌诞生于2023年4月,尽管成立仅两年,却已经是奇瑞新能源领域的中坚力量了。最新销量数据显示,2025年1-7月,iCAR累计销量达51076辆,同比 增长51.1%。尽管增长势头强劲,品牌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此前初期团队的动 ...
曾高达1500亿元估值!长跑20年,奇瑞汽车冲向港股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2-28 18:55
奇瑞汽车港股IPO申请 - 公司于2025年2月28日正式向港交所递交IPO申请,若成功将成为国内唯一未上市大型汽车集团的里程碑事件 [2][3] - 联席保荐人为中金、华泰及广发证券 [3] 财务表现 - 2022年至2024年前9月营收持续增长:2022年926.18亿元、2023年1632.05亿元、2024年前9月1821.54亿元 [6] - 净利润从2022年58.06亿元增至2023年104.44亿元(年增80%),2024年前9月达113.12亿元(同比增60%) [6] - 2024年前9月毛利率14.8%(2023年同期16.1%),研发开支占比3.6% [8] 销量与市场表现 - 2024年全球销量260.39万辆(同比增38.4%),其中新能源车58万辆(同比增232.7%) [9] - 海外市场收入占比持续提升:2022年35.7%、2023年48.7%、2024年前9月53.4% [11] - 2024年出口量超114万辆(同比增21.4%),创中国车企出口纪录 [10] 产品与战略布局 - 旗下五大品牌(奇瑞、捷途、星途、iCAR、智界)覆盖燃油/插混/纯电车型,价格区间5.79万-33.98万元 [10] - 2025年计划推出60多款新车型,重点布局电动化(插混/增程/纯电)与智能化技术 [12] - 拟将IPO募资用于研发新车型、下一代技术、海外市场拓展及产能提升 [11] 上市历程与估值 - 公司历经20年坎坷上市路,曾因经营问题、市场环境多次搁浅 [16][17] - 2023年估值达1500亿元,但近期传闻估值缩水三分之二 [19] - 母公司奇瑞控股2024年1月获青岛城投、IDG资本等融资,被视为IPO前兆 [19] 行业竞争分析 - 2024年行业价格战下公司逆势实现利润高增长,但新能源销量与比亚迪、吉利仍有差距 [9][13] - 智能化领域需追赶行业头部,计划加大自动驾驶研发投入 [13] - 海外市场成为第二增长曲线,支撑销量与利润双提升 [11]
2024,中国汽车行业打脸报告
投资界· 2024-12-20 11:06
新势力销量目标与生存现状 - 月销一万辆成为新势力生死线,哪吒因1-9月累计销量8.59万辆(月均不足1万)现金流告急,CEO张勇下课 [5] - 蔚来需12月交付3万辆(环比增长28%)才能达成全年23万辆目标,依赖乐道首破万及政策刺激 [5] - 小鹏原预期G6/X9爆款未达预期,MONA 03和P7+下半年挽救目标完成率至60% [5] - 极氪需12月冲刺3万辆以完成23万辆年度目标,001与7X车型内耗严重 [5] - 智己、岚图等二三线新势力月销刚过1万,明年生死线或升至2万辆 [8] 传统车企新能源转型困境 - 奇瑞前11月新能源销量48万辆,远低于比亚迪375万辆,目标"行业第二"落空至第四 [10] - 高端新能源车型星纪元ES月销仅300辆,智界S7表现不及问界,余承东一年内三次调整配置降价 [10] - 奇瑞新能源无单车型月销破万,iCAR 03月均4000辆,QQ冰淇凌和小蚂蚁合计贡献超1万 [10] - 尹同跃再立flag:智能化领域"不客气",但此前新能源转型成效有限 [13] 产品策略与市场反响 - 理想MEGA目标月销8000辆,实际销量不足1000辆,引发纯电战略推迟、裁员30% [15][18] - MEGA因外观、定价、补能争议退出潜在客户清单,补能基建目标2000座超充站仅完成1100座 [18][23] - 蔚来换电站建设目标1000座仅完成448座,调整为"县县通"下沉策略 [23] 技术路线转向与市场适应 - 小鹏从"坚守纯电"转向增程,首款增程车型2025年推出,因2024年增程销量增速88.5%远超纯电14.1% [26] - 奇瑞、长安从多档PHEV转向单档PHEV/增程,大众计划2026年推出增程车型 [26] - 理想L6全系采用磷酸铁锂电池,推翻李想此前"三元锂最优"论断 [27] 价格战与市场策略调整 - 小鹏X9月销2000辆未达预期,转向20万以下市场,Mona 03(11.98万起)和P7+(18.68万起)3个月内成爆款 [29] - 零跑通过增程SUV(C10/C11/16)以理想50%价格提供60-70%体验,11月交付破4万辆 [30] - BBA量价齐跌:宝马8月销量大跌42%后重返价格战,1-9月宝马/奔驰/奥迪销量分别下滑13.1%/10.2%/8.6% [32][35] - BBA 40万以上车型销量萎缩,三年保值率跌破60%,雷克萨斯残值对折 [35]